优秀作文是在阅卷老师眼中值得称赞的一篇文章,它能够充分展示作者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包含了各个方面的主题和风格,相信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一
1.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个,它们的和是()。
2.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
3.15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8分米=()米1250克=()千克。
35立方分米=()立方米3083毫升=()升。
25平方分米=()平方米23小时=()日。
5.9个组成的分数是()它比1()是()分数。
6.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1。
7.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相差2,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3,这个分数是()24的因数有()。
8.=0.75==()÷24。
9.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因数和倍数是()的。
1.的分子乘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可以()。
a加上3b乘3c除以3。
20.87里面有()个。
a7b8c87。
3给再添()个它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a4b14c19。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且这两个数都是合数,它们是()。
a3和8b4和10c9和10d22和23。
5.盒子里有三种球,红球占,白球占,黑球占,摸到()球的可能性大。
a红的b白的c黑的。
1.两个分数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也相等。()。
2.约分和通分都只改变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不改变分数值的大小。()。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等于它的最大因数。()。
5.分子和分母是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6.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
7.真分数一定小于1()。
3.脱式计算(12分)。
-+1--(-)-(+)。
1.一批货物共600吨,已经运走了250吨,运走的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剩下的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7分)。
2.五(1)班有男生26人,比女生多2人,男女生人数个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数学课上,老师用小时讲课,学生用小时探究,其余时间做练习,学生做练习用了多长时间?(一节课按1小时计算)(7分)。
4.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小时,其中上坡用了小时,走平路用了小时,其余时间走下坡路,走下坡路用了多少小时?(8分)。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二
一题形得分分析:
2.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只有11、14,15题较为简单,其余题都有一定难度,很多同学不会做。
3.三大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52分,17,18,23都是计算题,由于有的学生基本功太差,本来能得到一点分的题目都没有得到。可见学生在基础知识上还是掌握得不好。19,20,21,22,24这部分题都是知识应用的题目,只有部分题比较简单,有的大题难度比较大,只有成绩特别优秀的同学才能得到较高的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说这套题的难度合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达到想要的要求。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错误较多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学生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技能较差,甚至包括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应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一些简单的题目都没有办法完成。审题能力不强,错误理解题意。
三、教学上采取的补救措施。
1.在课堂上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把教学的中心转到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把握。
知识上来。
2.狠抓基础,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安排课堂检测,及时补救。
3.通过必要的梳理,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4.根据个分数段分清学生好,中,差不同层次。课后分层进行辅导。
5.落实到人,落实到题,哪一个题是哪一个学生出错,哪一个知识不明白必须讲清。
6.考试之前复习注重质量,搞透每一个知识点。
这次总体对1班成绩比较满意,有的同学有明显进步,说明平时紧盯紧抓学生还是比较到位的,对于基础偏下不够自觉的学生来说,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反复加强基础训练。但是这次考试2班的大部分成绩是不令人满意,粗心的毛病还是很严重,一些细小地方的差错还是值得引起我重视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认真地备课,对1班成绩在55—75分的同学和2班班成绩在50分以下的同学要加强关心和辅导,争取将他们的成绩提高一个台阶。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三
试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考核对象是五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统一笔试形式,由永嘉县教育局教研室命题。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五(1)班和五(2)班共94名学生参加考试。五(1)班平均分80.73。五(2)班平均分为80.66%。
试题类型为:
第一大题是填空题。其中错的.比较多的是这样一道题:右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大小相同,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那么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只会用公式去做,而不懂得利用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去做。
第二大题是判断题。错的比较多的是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多人认为是对的,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都行,面积相等或许形状不相同。
第在三大题是选一选。错的比较多的是王阿姨买了14个苹果共重2。15千克,如果买这样的苹果13千克,大约有苹果几个。这个问题跟平时的问题正好相反,所以很多同学思维定势,没绕过弯来。
第四大题是口算和笔算,解方程和递等式。
第五大题是画一画,算一算,利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公式去计算。
第六大题是解决问题。
1、小数的乘除法,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主要体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
2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和简便计算(主要体现在第四大题)
3、多边形面积(主要体现在第五大题)
4、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第六大题)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第二单元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试卷第一至第六大题大部分是基础题;第一大题第7小题,第二大题,第三大题,第六大题属拔高题。试卷难易程度总体适中。
1、基础题上失分。虽然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但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并且,还没真正学会如何去检查,所以,计算时容易出错。此外,笔算中失分比较多。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上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口算水平。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够准确的弊病。
2、拔高题上失分。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第三大题第5小题和第一大题。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
1、必须夯实数学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教师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和“最优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5、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6、教师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7、作为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任课教师,再次强调要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四
一、填空(25分)。
1.20前面的第8个数是(12)。
2.比9多4的数是(13),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18)。
3.14里面有1个(十)和4个(一)。
4.写数九十一二十十八。
(9)(11)(20)(18)。
5.看图填空。
(1)从左边数,第(2)、(6)和(8)个是,
是第(4)个。
(2)有(2)个,有(3)个,有(3)个.
(3)比多(2)个。
6.看钟面填空。
(8)时(9)时大约(3)时。
7.20和15中间的数是(16171819)(2分)。
8.按要求排顺序。(3分)。
(1)13,18,20,19,15,3。
(3)(13)(15)(18)(19)(20)。
(2)10,17,12,5,8,18。
(18)(17)(12)(10)(8)(5)。
二、在里填数。(12分)。
5+(6)=11(5)+9=14(12)-2=10。
8+(8)=167+(8)=159-(9)=0。
9+(5)=1410-8=(2)4+8=9+(3)。
(9)+9=184+9=(13)(5)+5=17-7。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五
7.助手说自己“明白”了导师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2分)。
8.从哲学家的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2分)。
9、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能超过100字。(3分)。
十、妙笔生花。(30分)。
在本学期的学习或生活实践中,你一定经历过不少感受深的事情,它带给你什么启发呢?请你写自己印象深的一件事,题目自己定。相信你能把做这件事的过程写具体,用上我们学过的一些人物描写方法,也能把做事的感受写清楚。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六
本次期中检测试题包含五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五单元分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一年级数学半期考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一年级数学半期考总结1已经是第二轮使用课标教材教一年级,自我感觉对教材的把握比以前有进步,教学中对以往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做了重点指导,因此,感觉学生们总体掌握的不错。
从期中考试成绩看,照自己预期的还有一定的距离。一班及格率100%,平均分,优秀率为%;二班及格率%,平均分,优秀率为87%。两个班差距明显。
本次期中检测试题包含五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五单元分类。试题涵盖面广,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为主,通过不同题型都进行了考查,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完成的较好。但也有部分试题难度大,从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
一、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完成很好。
填空题学生能准确数数,并能按要求填空;计算比较准确;学生能正确看图,理解题意,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3、不良习惯造成错误。个别学生做题不认真、不细心,不按要求读一题做一题,而是自己凭感觉去做。
二、今后数学教学的思考。
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两个多月的教学发现,学生的学前教育差异很大。二班有11名学生因为不够年龄,无论是从知识的储备、上课认真听讲、还是思考问题上与一班都有差距。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克服困难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课堂上多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给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教师牵着走。争取在学期末消除两个的差距。
2、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必要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完整的学习任务。本学期,一年级两个班的大屏幕都不能使用,为避免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并理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中做到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做好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4、加强学困生辅导。
一班刘佳宇、邵禹、徐梦凯、董天琦;二班金艳坤、赵丽娟、李博。这些孩子对简单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可以,如果稍有难度,学起来很困难。对于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多鼓励;课下多辅导。把基础知识抓实,加强方法指导,和家长配合好,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年级数学半期考总结2期中考试结束了,我班总体上成绩后退了两名。在总结中发现,一年级的同学多数错在马虎和不认真审题上,在期中考试前两个星期,我已经把各种题型集中起来练习和讲解,但是有些同学还是出错了。这次考试的试卷题型我已经统计,在学习比较弱的题型上要更加用心练习。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有必要适当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一、考试情况分析。
1、做题马虎,这是做数学题的大忌。如一些同学在应用题解题时列算式正确而答案却错。还有的同学做认时间的题目时,分针时针看不清就写答案,对数学上的一些口算题都马虎得数。需要考前多提醒几次!
2、不认真审题,一年级由于认字的原因需要老师读题,尤其是应用题,老师还没读题就断定用加法还是减法。
3、分析题不够透彻,导致审题失误,答案错误。针对这一现象就在平时练习中加强学生读题思路,培养读题好习惯。
4、有些学生在平时作业中就存在问题,这不仅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如在学生错题的时候,能更仔细的讲解让其订正效果会更好。在错误多的地方记下来加强练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以后的作业辅导中,我会在平时同学作业中找出他们的薄弱环节加强练习,多总结一些题型,这样让同学们对每个题型都练会,这样积少成多的练习会使他们在以后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今后数学教学的思考。
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半年多的教学发现,学生的学前教育差异很大。我班有9名学生因为不够年龄,无论是从知识的储备、上课认真听讲、还是思考问题上与其他同学都有差距。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克服困难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课堂上多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给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教师牵着走。
2、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必要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完整的学习任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运用多媒体,为避免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并理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困生辅导。
张梦涵、刘鹏、马艺宁、朱思宜、张子涵、张武、周家民、孙西芹。这些孩子对简单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可以,如果稍有难度,学起来就很困难。对于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多鼓励;课下多辅导。把基础知识抓实,加强方法指导,和家长配合好,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七
1.3.2是0.4的______倍;50个0.2相加是______.
2、当x=______时,x﹣0.96=2.3.
3、一辆公共车上有32人,到站下车x人,有上来y人,这时车上有______人。
4、连续3个自然数,中间一个是a,前一个是______,另一个是______.
5.0.123÷0.15=______÷1519÷25=______÷100。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到5.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______,最小可能______.
7.8.296取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是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
8、一本书有150页,小东每天看x页,看了8天后还剩______页。
9.4.023023…可简记作______.
10、由边长为a米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周长是______米。
二、判断题。
1.7.56565656是循环小数。______.(判断对错)。
2.m﹣n是方程。______.(判断对错)。
3.5.3×101=5.3×100﹣5.3______.(判断对错)。
4.3.5和3.50的意义相同。______.(判断对错)。
5、一个足球,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一定是圆形。______.(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
1、与0.456×2.1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2、食堂每天用大米a千克,用了2天后还剩下b千克,原有大米()千克。
a.a+2﹣bb.2a﹣bc.2a+bd.2(a+b)。
3、做一套西服用布2.4米,30米布最多可以做()套。
a.12.5b.12c.13d.14。
4.4.2÷0.7的商()。
a.大于4.2b.小于4.2c.等于4.2。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2、用竖式计算。
3.98×3.611.27÷4.91.35÷15。
3、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的最好用简便运算。
0.4×0.8×2.5×1.25720÷12.5÷84.5×101÷512÷(0.5×1.2)。
4、解方程。
26.3+x=930.7x=1.54。
五、解决问题。
1、要运送200吨大米到港口,一辆载重4.5吨的汽车,至少需要多少次运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用35元买了4千克甜橙和3千克苹果,已知甜橙每千克5.2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列出方程并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水龙头滴水,拿桶接了半小时,共接了1.8kg水,平均每分钟浪费多少水?(用方程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八
慷慨()垂死()恼羞()满腔()
最新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宁死()气急()乐善()为非()
褒义词:
贬义词:
1.举目远眺()举国上下()轻而易举()举手()推举()
解释:a..向上抬b.举动,行为c.提出d.推选e.全
2.随遇而安()随手关灯()随风转舵()跟随()随便()
解释:a.后面紧紧跟着b.顺从c.像,以d.任凭e.随便
适当适应适合
1.奶奶每天都做()我口味的饭菜。
2.我转学到西安一年了,现在基本上()了这里的一切。
3.这件事在()的时候,我会告诉妈妈的。
即使……也……如果……就……不仅……还……
1.养花()能修身养性,()能陶冶人的情操。
2.()没有什么事,我()不去了。
3.你()很聪明,不学习()会变得很愚蠢。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他会灵活运用词语。他每次作文都写得不错。
合并成一句:
2.夜幕笼罩了房屋、树木、大街小巷。
改为“被”字句:
改为“把”字句:
改成比喻句:
4.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修改病句: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九
1、如果在银行存入300元,记作+300元,那么取出200元,表示()元。
2、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3、把6243850000人改写成用“万人”作单位数是(),用“亿人”作单位并保留整数是()亿人。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0平方米,高是5米,底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5、5个0.01和6个1组成的数是()。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近似值是6.5,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7、用1、2、3和小数点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小数,请你把这几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8、在()里填“”或“”。
0.93×7.2()7.219.5÷0.6()19.5。
9、1.7公顷=()平方米。
80公顷=()平方千米。
1、整数都比小数大。()。
2、10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千分之一。()。
3、大于0.3而小于0.4的小数有无数个。()。
4、一个小数添上零或去掉零,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5、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为十。()。
1、9.579…保留二位小数是()。
a、9.57b、9.58c、10.68。
2、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的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b、面积相等c、完全一样。
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c、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等底等高的。
4、3.8=100×(),括号里应填几?
a、380b、0.38c、0.038。
1、口算。
2、竖式计算。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下表是某校食堂库存大米在一个星期内的变化情况。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1)、星期三运来大米()千克,运出大米()千克。
(2)、星期()只运出大米而没有运进。
(3)、星期五运出的大米比运进的大米多()千克。
2、三角形的底是15厘米,高是底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十
“堪慰处,有沈家园里,呵护遗踪。山盟一误成空,剩离恨相思伴此生……”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波折重重,仕途坎坷,爱情不幸。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青梅竹马,婚后伉俪情深。但却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她认为陆游沉溺于温柔乡中,不思进取,误了前程,逼迫孝顺的儿子休妻。虽然两人感情很深,但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纵然百般恩爱,终落得劳燕分飞的地步。
寻绪向前,“断云幽梦事茫茫”,断云石,沈园入,谐“断缘”,诉悲情,几时殇……。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十一
一、填空题。(24分)。
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12dm3=()cm34升40毫升=()升。
69秒=()分3.85立方米=()立方分米。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
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30()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0()。
5.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如果把它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可以切出()块。
6.把2米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总长的(),每份长()米。
7.42和54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8.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二、判断。(4分)。
1.24是倍数,6是因数。()。
2.吨表示1吨的,也表示3吨的。()。
3.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4.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一个长2米、宽2米、高3米木箱平放在地面上,占地面积至少是()。
a、6平方米b、6立方米c、4平方米d、4立方米。
2.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5,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a、ab、bc、5。
3.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
a.表面积增加,体积不变b.表面积减少,体积不变。
c.表面积和体积都增加d.表面积和体积都不变。
4.一只茶杯可以装水()。
a.250升b.250立方米c.250毫升d.2500克。
5.有一个数,它既是30的倍数又是30的因数,这个数是()。
a.15b.30c.60。
四、计算(10分)。
1、直接写答案。
0.32=13=43=83=0.53=。
2、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
五、我会思考:(10分)。
1.用0、3、9排成一个三位数,5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
2.48的因数有(),在这些因数中,。
质数有(),合数有(),
奇数有(),偶数有()。
六、我会观察(6分)。
上面的图形中,从正面看到的有(),从正面看到的有(),从侧面看到的有()。
七、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16分)。
八、解决问题。(25分)。
4、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答案。
一
1、1/43个。
2、120004.0469/60或23/203850。
3、94018102730。
4、毫升平方米升厘米。
5、72。
6、1/92/9。
7、1.2.33。
8、6128。
二、
1、错2、对3、错4、错5、
三、
1、c2、b3、b4、c5、b。
四、
1、0.091645120.125。
2、3四又四分之三五又七分之一十一又八分之一12。
五、
1、5的倍数(三位数而且末尾是0即可)3的倍数(只要是039组成的即可)。
2、48的因数(12346812162448),在这些因数中,质数有(123),合数有(46812162448),奇数有(13),偶数有(246812162448)。
六、
(127)(345)(68)。
七、
表面积:(8×6+8×5+6×5)×2=236平方厘米。
体积:8×6×5=240立方厘米。
表面积:7×7×6=294平方厘米体积:7×7×7=343立方米。
八、
1、4分米=0.4米3分米=0.3米。
(2×0.4+2×0.3)×2×12=33.6平方米。
2、(8×3.5+6×3.5)×2+8×6=146平方米。
3、5×5×40=1000立方分米=1立方米。
5、54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6,所以分成6组,
54÷6=9人60÷6=10人每组有男生9人,女生10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十二
一、想想填填。
1、如果在银行存入300元,记作+300元,那么取出200元,表示()元。
2、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3、把6243850000人改写成用“万人”作单位数是(),用“亿人”作单位并保留整数是()亿人。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0平方米,高是5米,底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5、5个0.01和6个1组成的数是()。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近似值是6.5,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7、用1、2、3和小数点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小数,请你把这几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8、在里填“”或“”。
0.93×7.2()7.219.5÷0.6()19.5。
9、1.7公顷=()平方米。
80公顷=()平方千米。
二、慎思妙断。
1、整数都比小数大。()。
2、10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千分之一。()。
3、大于0.3而小于0.4的小数有无数个。()。
4、一个小数添上零或去掉零,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5、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为十。()。
三、精挑细选。
1、9.579…保留二位小数是()。
a、9.57b、9.58c、10.68。
2、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的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b、面积相等c、完全一样。
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c、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等底等高的。
4、3.8=100×(),括号里应填几?
a、380b、0.38c、0.038。
四、计算园地。
1、口算。
2、竖式计算。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五、解决问题。
1、下表是某校食堂库存大米在一个星期内的变化情况。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1)、星期三运来大米()千克,运出大米()千克。
(2)、星期()只运出大米而没有运进。
(3)、星期五运出的大米比运进的大米多()千克。
2、三角形的底是15厘米,高是底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十三
四、计算(42分)。
1、换算成百分比(4分)。
0.254=0.7212=6.84=0.812.5=。
13.80=10099.5=0.810.9=2.45=。
2、竖式计算。(10分)。
2.064=54.721.8=(验算)。
8.624.3(保留两位小数)42.56.1=(验算)。
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要的简便计算)(12分)。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十四
2、()米=18厘米。
3、3.6吨=()千克。
4、0.8公顷=()平方米。
5、4.15×0.53的积有()位小数,54.16÷3.2的商数的最高位在()位上。
6、把9.5463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整数约是()。
7、甲数是a,乙数比甲数的5倍多x,乙数是()。
8、一根铁丝长b米,每次截下3米,截了m次后还剩下()米。当b=40,m=10时,还剩下()。
9、一个梯形上低是8厘米,下底是14厘米,高与上低相同,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一个三角形的低是7分米,是高的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11、在3.24,3.204,3.204,3.204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12、3.53737…用简便写法写作(),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13、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6,7,12,15,18,20这组数的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1、把12.4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100位。()。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从卡片中任意抽取两张,抽到和是双数的我赢,抽到和是单数的对手赢,是公平的。()。
4、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小数时,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5、中位数就是处于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
14.06×3.54.25×6.812.5×2×0.8。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十五
4、解方程(9分)。
5x-24=202x+3.6=5.69.3x-6.2x=24.8。
五、应用题(27分,1-4每题5分,5题7分)。
3、有一台拖拉机,作业宽度是1.8m,每小时行5km,大约多少小时可以拖拉完下面这块地?(得数保留整数)。
5、小华搬进新居后,妈妈买了6双男式拖鞋和8双女式拖鞋,一共用去了92元,男式拖鞋每双8元,女式拖鞋每双多少元?(用方程解)。
五年级考试卷(模板16篇)篇十六
经历了一个半小时的奔波,我们到达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在人间天堂中觅得一片书香之地,我们步入了浙大。几座红楼映入眼帘,庄严之感油然而生。跟随学姐导游的步伐,我们一起领略这里的魅力。
徜徉在浙大郁郁葱葱的路上,虽然汗流浃背,但汲取知识的欲望超越了抱怨的情绪。我们了解到:浙大,前身是18创建的求是书院,中华民国时期,是浙大百年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如今是我们向往的985学院。校长竺可桢才华横溢,文理兼通,真不愧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浙大崛起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
听着讲解,也别忘了欣赏风景。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雅,草木繁盛,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我们徜徉在浙江大学的绿荫下,抬眼,望周,湖边,些许白天鹅黑天鹅嬉闹戏水,甚是悠闲。走着走着,一座月牙似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这是浙大的月牙楼,三角地。接着我们进入浙江大学校史馆,它由“浙江大学校史展”和“竺可桢纪念馆”两个部分组成。我们参观了校史展,展览共分四个部分:求是溯源——求是书院至第三中山大学;探求崛起——国立浙江大学时期;调整发展——建国后的浙江大学到四校发展时期;争创一流——合并后的浙江大学时期。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浙江大学跨越三个世纪、沧桑而绚烂的百年发展历程。了解了浙大的发展历程,难道不该立下高远之志吗?浙江大学本着“求是、育英”的校风,有着“求是创新”的校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如李政道、陈独秀等。校园的街道两旁处处有着激人奋进的话语,使人看了无不精神抖擞,全力以赴!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浙大的精神是: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浙大在努力变强,我们也要发愤图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今日参观完浙江大学,我们心中那曾经模糊的梦想,被清晰地勾勒,让我们不再等待,憧憬未来,努力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