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案的编写是为了指导和帮助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系统性和有组织性的学习计划。在编写四年级教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内容的难易程度,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因此,编写一份好的四年级教案是非常重要的。借鉴一下这些精心编写的四年级语文教案,相信会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一
2.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4.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的读、写基础,够在具体情境下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依托长度单位、货币单位实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沟通,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所以我决定利用正方形、正方体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沟通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从而突破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昨天跟大家一见面我就发现,咱们班的同学思维特别的好,表达也非常的'清晰、完整,而且学习习惯也特别的好,你看现在各个做的多好,眼睛都看着老师,真棒!”
生答。
好了孩子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小巨人姚明的身高是xx米,这是一个什么数,生活中,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小数。(板书小数)关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购物、测量的过程中都见过或用过小数,对小数已不陌生。从简单回顾到“你还想知道什么”?从已知到未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借助直观、迁移推理,理解小数的意义。
1.借助直观,认识计数单位0.1、0.01,感知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
(1)借助直观,认识0.1。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研究整数时是从几开始的吗?(1)师:从1开始,我们认识了一位数,一位数所在的数位是xxxxx,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再大一些的计数单位有xxxxxx,这些计数单位就像数的根一样,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数,借助这些根让我们对数有了深入的认识,今天,我们要研究小数,你认为应该从几开始?生:从0.1开始。
师:真是一群有见解的孩子!(你真是一个有见解的孩子)。
师:(出示正方形)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是什么?用哪个数来表示?师:你能这个正方形表示出0.1吗?这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师: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们的意义相同,也就是说1和0.1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它1011就是0.1,0.1表示的就是。101010.1)(相等的)1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板书:
(2)借助直观,认识0.01。
师:我们继续平均分。(课件出示:平均分成100份)。
师:现在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0份)这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说出分数百分之一,)师:“能说说为什么吗?”师:那用小数又该怎么表示呢?(0.01)。
师:动手之前,请看老师给你们的几点提示,谁来读?生读。
师:同学们的推理能力真强。再仔细观察这两组分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吗?分母是10的分数用几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分母是10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推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师:一份是0.1,2份就是2个xxxxx,也就是0.2。师:那5份呢?0.7呢?
师:那你们觉得这些小数的根是谁?生:0.1。
师:就是那1份,十分之一也就是0.1。师:那两位小数的根是谁?生:0.01。
(课件正方体平均分成100份)。
师: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是0.01,8份呢?25份呢?表示多少个0.01?
师:那这一份百分之一也就是0.01就是两位小数的根。
设计意图:从“形”到“体”,让学生理解只要是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01.有了前面的铺垫,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这些根其实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2.认识0.001。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32——p33的内容。
教学目标:
2.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4.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的读、写基础,够在具体情境下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依托长度单位、货币单位实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沟通,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所以我决定利用正方形、正方体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沟通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从而突破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课前交流:
“昨天跟大家一见面我就发现,咱们班的同学思维特别的好,表达也非常的清晰、完整,而且学习习惯也特别的好,你看现在各个做的多好,眼睛都看着老师,真棒!”
生答。
好了孩子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小数。(板书小数)关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购物、测量的过程中都见过或用过小数,对小数已不陌生。从简单回顾到“你还想知道什么”?从已知到未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借助直观、迁移推理,理解小数的意义。
1.借助直观,认识计数单位0.1、0.01,感知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
(1)借助直观,认识0.1。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研究整数时是从几开始的吗?(1)师:从1开始,我们认识了一位数,一位数所在的数位是_____,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再大一些的计数单位有______,这些计数单位就像数的根一样,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数,借助这些根让我们对数有了深入的认识,今天,我们要研究小数,你认为应该从几开始?生:从0.1开始。
师:真是一群有见解的孩子!(你真是一个有见解的孩子)。
1和0.1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它1011就是0.1,0.1表示的就是。101010.1)(相等的)1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板书:
(2)借助直观,认识0.01。
师:我们继续平均分。(课件出示:平均分成100份)。
师:现在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0份)这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说出分数百分之一,)师:“能说说为什么吗?”师:那用小数又该怎么表示呢?(0.01)。
板书:
师:动手之前,请看老师给你们的几点提示,谁来读?生读。
师:同学们的推理能力真强。再仔细观察这两组分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吗?分母是10的分数用几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分母是10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推想。
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师:一份是0.1,2份就是2个_____,也就是0.2。师:那5份呢?0.7呢?
师:那你们觉得这些小数的根是谁?生:0.1。
师:就是那1份,十分之一也就是0.1。师:那两位小数的根是谁?生:0.01。
(课件正方体平均分成100份)。
师: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是0.01,8份呢?25份呢?表示多少个0.01?
师:那这一份百分之一也就是0.01就是两位小数的根。
【设计意图】:从“形”到“体”,让学生理解只要是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01.有了前面的铺垫,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这些根其实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2.认识0.001。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三
课标要求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的转化。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预设:0.3。
师:谁能说一个和他不一样的?
预设1:0.47。
预设2:0.356。
预设:(0.3、1.8)(0.47、2.75)(0.356、4.702)我是这样分的,看小数点后面,有一位的分在一起,有两位的分在一起,有三位的分在一起。
师:我们把第一组给他起个名字,叫一位小数,第二组叫两位小数,第三组叫三位小数。
二、探究新知。
(一)0.1表示什么。
师:今天学习小数的意义,要想知道0.3表示什么?我们得从研究0.1表示什么开始。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如果把这张纸看作“1”,怎样表示出0.1呢?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学生操作。
汇报:将这张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1。也就是0.1就表示,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
2.谁能借助你手中的正方形纸说一说,0.3表示什么?
预设:将这张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3。也就是0.3就表示。(追问:0.5里有几个0.1?)。
3.你还想表示哪个小数?
预设:我还想表示0.8。将这张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8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8。也就是0.8就表示。
4.观察这三组,你发现一位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预设:一位小数都表示十分之几。
(二)0.01表示什么。
师:现在我们探究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么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按照这个思路,完成导学单第二题。
小组讨论。
汇报:
1.两位小数表示什么,应先从研究0.01开始,我们把这张纸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01。也就是0.01就表示。
2.0.06表示,它里面有6个0.01。
3.我还想表示0.73。我们把这张纸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73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73。也就是0.73就表示。
4.小结:我们发现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三)0.001表示什么。
预设:0.001表示。我们把这张纸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也就是0.001就表示。
师:平均分成1000份是不不好分呀,我们找电脑帮帮忙。(ppt出示正方体)。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三位小数都表示千分之几。
(四)认识计数单位。
ppt出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通过ppt演示,学生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课堂检测。
1.写出下面图形所表示的分数和小数。
2.哪两只手套是一副,用线连一连。
3.填空。
0.8里面有()个0.1。
0.32里面有()个0.01。
0.620里面有()个0.001。
0.1235里面有()个0.0001。
4.在直线上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
0.42.61.33.85。
四、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0.1=0.01=0.001=。
0.3=0.06=0.365=。
0.8=0.73=0.798=。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四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课件。
师出示课件并问到:首先来见见几位老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指一名学生试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想一想,括号里应填几?
指名回答。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生:1米1分米、1米2分米。
师:如果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呢?
生:1、1米、1、2米(师板书)。
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小数?来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我们把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找一找还有一位小数吗?
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的叫做两位小数,能找一找吗?
谁能说一个三位小数?
师: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课件: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这里的一份是多少?
生:一分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生:十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0、1米。
生完成,师指名回答,并让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评价。
师: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如果有困难,师引导: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是几?小数是几位小数?
得出结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理解了吗?考考你,完成作业纸巩固练习1。
生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师:刚才我们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如果平均分成100份,会是什么样子呢?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师: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
生:1厘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一百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呢?
生:0、01米。
师:真聪明,那么后面的括号继续交给你独立完成。
生完成,师指名说,集体评价。
师:再来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和小数,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交流,得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学会了吗?还得考考你。请大家完成作业纸上巩固练习2。
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00份是什么样子呢?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和同桌,交流讨论,完成第三个探究。
生生合作交流,师巡视。
生完成,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师:观察这里的分数与小数,能得到一个结论吗?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4、推想、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能不能把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概括成一句简洁明了的话呢?
生交流,师引导说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现在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起来,请大家完成作业纸《应用感受,巩固意义》。
生完成,指名回答,订正。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与进率。
师出示课件:思考一下,0、3里有几个0、1?
生:0、3里有3个0、1。
师:0、06里有几个0、01呢?0、007里有几个0、001呢?
生依次回答、
师:0、1、0、01、0、001写成分数分别是多少呢?
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师:再思考:十分之一里有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里有几个千分之一?
生回答。
师:所以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生:是10。
生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综合应用》。
第一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第二题: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课件出示教材“你知道吗?”指名读一读。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五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第5页1-4。
千百十个十百千。
位位位位?分分分数位。
位位位。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六
1、我能通过观察知道小数的产生。
2、我能通过分析明白小数的意义。
3、我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课前谈话
孩子们们,平时喜欢猜谜语吗?(喜欢)
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大家想猜一猜吗?(可以)
请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听,看谁能猜中?
生来公平,拿在手中,要问长短,它最分明。打一度量器具。
生猜尺子。
师:他猜尺子,大家同意吗?你猜中了,给他掌声鼓励!
咱们这节课中就让尺子来帮助我们进行学习,那让我们上课吧!
一、教学小数的产生:
课桌的高度大约1米多一些,大家估计的差不多,可见咱们班同学的估算能力还是很好的!
师:那如果我们想知道课桌准确的高度该怎么办呢?生:用尺子
师:哎,尺子。孩子们,生活中我们对尺子已经非常的熟悉了吧,下面就请大家用手中的米尺测量一下身边物体的长度。请同桌两人合作测量。师:哪个孩子先来汇报测量数据。
师:还有谁愿意起来汇报,还有吗?教师有选择的板书:1米8分米,2分米5厘米等二三个即可。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可以知道,课桌的长度、高度,数学课本的长度,铅笔的长度都不是整米数,像这样不能得到整数结果时,我们常用小数来表示。例如课桌的长度可以写成1.2米,数学课本的长度为0.35米。
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于是人们就发现和运用了小数。
点击出示“你知道吗?”课件展示小数的历史。
这节课就让我深入研究一下小数的意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适当复习有关记量单位的有关知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基础。
二、探究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师:孩子们,想一想米尺上面有哪些不同的长度单位,我听同学们说了很多,哪位同学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呢,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师:我们在进行测量长度时,不够1米时,需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用较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孩子,请思考,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也可以说是10厘米,这一份的长度就是1米的十分之一,是十分之一米。
师:孩子观察这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板书:分母是10,咱们班孩子特别善于观察,来孩子再观察这组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像这样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告诉我,十分之一米和0.1米,十分之三米和0.3米,十分之七和0.7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选择哪个符号呢?说说你的想法,用红笔填写等于号。
生1:我发现分数和小数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可以把分数写成小数。
生2:我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师: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那说了这么多,请同学们思考一位小数就是表示什么呢?师:看来一位小数就是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生观察米尺,找出不同的几分米,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到十分之几和一位小数的关系。
2、认识两位小数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验证大家的猜想。请在米尺上面找出1厘米,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3厘米呢?是几分之几米?可以观察手中的米尺进行思考!谁来说,来你,这个孩子,说说你的想法?小数可以写为?说说你的想法孩子,说的不错!
6厘米呢?孩子!用米做单位是百分之几米?怎样用小数表示?
师:这组分数的共同特点是怎样的?这些小数又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汇报,师板书百分之一等于0.01,百分之三等于0.03,百分之六等于0.06.师:来,看这里,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1: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生2:可以说两位小数表示百分知几。
设计意图: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同学说的非常好,如果我们把这把米尺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多少呢?从0到1表示1毫米,那它是几分之一米呢?(课件出示米尺放大图)写成小数呢?板书(一千分之一米,0.001米)
师:孩子,那这样的12份呢?师板书。123份呢?师板书。
师:指板书,从这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生2: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说的非常好,指板书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五位小数呢?
生: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五位小数表示十万分之几。
生1,:我认为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生2:我们知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生3:还可以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我们知道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只是的形成过程,有意识的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如果我们还想在这把米尺上面找到更精确的数值怎么办呢?有同学知道吗?更小的单位还有微米,纳米,也就是说继续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随着我们队测量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你会发现这个长度单位可以越分越小,最后小的肉眼都看不到,数学就是这么神奇!
4、学习小数单位
那么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呢?请思考!
师:说的很对,这些两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01组成的,所以它们的计数单位就是百分之一,也可以用0.01来表示。
师:继续思考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嗯,很对!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千分之一,也可以用0.001来表示。
师:那谁能说说两位小数呢?师:说的很好,三位小数,谁来说。
5、学习单位进率
以前我们学过整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有谁知道?
那相邻的两个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还会是10吗?生:是。师:说说你的理由!师:嗯!好,非常好,我们现在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孩子请思考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嗯,好的!1分米等于10厘米,相当于0.1米等于10个0.01米,所以我们可以说0.1和0.01这两个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师:谁来说说0.01和0.001这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呢?1厘米等于10毫米,相当于0.01等于10个0.001,由此得出0.01和0.001之间的进率也是10.师:那三位小数呢?师:看来小数和整数一样,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练习
学习了这么多关于小数的知识,老师想知道大家掌握的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做几道小练习,试一试。
1、把下面各图中涂色的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让生分别写出分数和小数。
2、做一做,填空。
0.3里面有()个0.1
0.09里面有()个0.01。
0.35里面有()个0.01.
0.006里面有()个0.001。
0.136里面有()个0.001.
4个()是0.004.
3、练一练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马上要下课了,能跟我谈谈你们的体会和收获吗?
同学们,关于小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有机会我们在一起探讨好吗?整理好学习用品,下课!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七
1.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板书: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0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思考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小数?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1)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3)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4)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交流小数的计数单位。
四、达标训练。
1.填空。
(1)0.1是()分之一,0.7里有()个0.1。
(2)10个0.1是(),10个0.01是()。
(3)写成小数是(),写成小数是()。
2.课本做一做。
3.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2)35克=0.35千克()。
4.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0.090.0359。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堂清检测题。
1.填空题。
(1)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部分。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计数单位是()。
(3)一个小数,它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4)千分位在小数点()边第()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5)有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2.读出下面各数。
0.785.70.3078.0056600.50688.188。
3.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七点七零七二十点零零零九。
四千点六五零点九一八五十三点三五三。
(二)堂清反馈:
布置作业。
教材p55页1.2.3题。
板书设计。
十分之一----------------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
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
数叫做小数。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八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师板书:500×3=1500(克)。
(二)变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教师板书:1500÷3=500(克)。
1500÷500=3(筒)。
(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结: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练习:根据小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0.9÷1.8=。
(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
2.小组讨论,理解算理,尝试计算.
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4.练习:68.8÷485.44÷16。
5.总结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84÷767.5÷15289.8÷18。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一)计算下面各题.
101.7÷979.2÷6716.8÷7。
(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九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每个学生空白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和平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纸各一张。
1、出示100,问:认识吗?一起说(100)、把100缩小10倍是多少?(板书:10)、把10缩小10倍是(1),把1再缩小10倍,你知道是多少吗(0.1或),把0.1缩小10倍,又是多少呢?(板书:0.01或),接下去是……?(板书:0.001或)。
2、师:像这样,我们可以一直地写下去(用省略号表示)。
(一)教学0.1。
1、如果我们用一张正方形表示1的话,请你估计一下,0.1该有多大,用手比划一下。请将你心目中的0.1在这张白纸上用颜色涂出来。
3、取出一张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准确地表示出0.1。
4、请涂出其中的3份,涂色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用分数表示是__,0.3里面有多少个0.1,空白部分呢?(用小数表示,用分数表示)。
5、投影:阴影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有多少个0.1,空白部分呢?
6、想一想,1里面有()个0.1。
(二)教学0.01。
1、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0.1的?
2、你能在纸上表示出0.01吗?请你在格字图上表示出来(生取出平均分成一百份的正方形纸片)。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空白的部分呢?(电脑演示过程)。
3、请看老师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小数?
4、看到0.23,你还想到了什么小数。
6、生汇报。
(三)教学0、001。
1、对于0.001,你有什么想说?2.黑板上掩饰0.001。
3、看到0.001,你会想到哪些小数?
1、请你观察这三组的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得出:一位小数、十分之几,两位小数、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千分之几等)板书: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小结:像这些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完善板书)。
3、师:其中的一份,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我们把它叫做计数单位,也可以写作0.1、0.01、0.001等。如0.3的计数单位是0.1,它有3个0.1。0.25的计数单位是__,它有__个0.01。
4、思考:(电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__。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十
教学设想:
小数的意义是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同时小数的意义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是学生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充,也是对学生日常经验的一个归纳与总结。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在本节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充分调动学生的旧知,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同时加强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十进关系。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以及数的计数单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习卡2张、米尺、皮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孩子们,北京奥运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迎接奥运的到来,我们学校为了迎接奥运也举办了一场校动会。(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们从这幅图上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张兵跳远的成绩是2.36米。
生:王志跳高的成绩是0.92米。
生:校运会60米的纪录是7.8秒,100m的纪录是13.4秒,跳远的纪录是2.87m,跳高的纪录是1.06m。
生:我知道这些数都是小数。
师:孩子们真聪明,观察真仔细.那么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小数吗?
生:想。
师:现在我想让两位孩子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和宽。
学生上台用皮尺测量。
生:黑板长3米10厘米。
生:黑板宽95厘米。
师:孩子们黑板的长和宽是不是都是整数呢?
生:不是。
师:在测量的计算中,我们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板书:小数。
师:孩子们,我们在三年级时都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那么下面这些空我相信大家都能填出来吧!(课件出示)。
1角=10元=()元0.1元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份。
1dm=()10米=()m0.1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5角=()()元=()元0.5元是把1元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3dm=()()m=m0.3是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二、探索新知。
师:孩子们完成的真不错,来鼓励一下自己。好!现在请大家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每个小组(二人一组)的学习卡片1,然后听清老师讲要求。(课件出示)。
(1)、涂一涂:用斜线把其中十个直条涂出阴影,并用分数、小数表示,再把7个直条涂上阴影,用分数小数表示。
(2)、填一填:
分数()10。
分数()10小数()。
小数()。
(3)、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个0.1。
0.1、0.7都是一位小数,都表示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份,分别取其中的()份,()份。
(4)、讨论: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几分之几表示一位小数?
(5)、完成后,组内两个同学相互说一说。
(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师:好!孩子们我看大家完成的差不多了,谁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生:(上台用视频展示台把学习卡1展示)我们小组是这样涂的。
分数110分数710。
小数(0.1)小数(0.7)。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十一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师板书:500×3=1500(克)。
(二)变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教师板书:1500÷3=500(克)。
1500÷500=3(筒)。
3.练习:根据小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0.9÷1.8=。
(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
2.小组讨论,理解算理,尝试计算.。
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4.练习:68.8÷485.44÷16。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84÷767.5÷15289.8÷18。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一)计算下面各题.。
101.7÷979.2÷6716.8÷7。
(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数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热门12篇)篇十二
1.使学生经历认识小数的过程,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唤起经验。
出示:1/2585/120.51.25.8。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数分别是什么数吗?
谈话:后面的三个数,你平时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学生可能会想到:铅笔芯的规格、眼睛的视力、商品的价格等。
揭题:是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这样的数。它们都是小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1.提出问题。
提问:你想了解小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提出:小数是怎么来的?学了小数有什么用处?小数应该怎样读,怎样写?……。
2.教学第一个例题。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其实小数就来自我们的生活。先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活动:小组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并用不同的数、不同的单位把测量结果表示出来。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表示方法最多。
学生在小组内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交流不同的表示方式。教师巡视,并作适当指导。
反馈:你们小组的测量结果是多少?想到几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学生量出课桌面的长是60厘米,宽是40厘米,并用600毫米、60厘米、6/10米等表示课桌面的长,用400毫米、40厘米、4/10米等表示课桌面的宽。(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分米=6/10米,4分米=4/10米)。
提问:除了上面几种表示形式外,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表示吗?
如果学生主动想到分别用0.6米、0.4米表示课桌面的长和宽,则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到的,0.6米和0.4米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用小数来表示,则讲述:其实,6/10米还可以用小数0.6米来表示,0.6读作零点六。(板书:=0.6米0.6读作零点六)也就是说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6份可以用0.6米表示。
提问:你能说一说0.6米表示的意思吗?
学生回答后,让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引导:那么4/10米还可以怎样用小数来表示呢?(板书:0.4米0.4读作零点四)。
提问:0.4米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时,分别让学生在米尺上指出0.1米、0.5米、0.8米的实际长度。
小结: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