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拘泥于表面的华丽辞藻,而是注重用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思想、深刻的内涵打动人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着——《鲁滨孙漂流记》,它让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放弃希望,要勇敢地寻找解决的办法。
英国青年鲁滨孙踏上了航海的征途,但却意外流落荒岛。在没有人烟,没有一点儿食物的情况下,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而是抱着乐观的心态,动手为自己创造生活条件。他反复种植稻谷,每天带着枪,到森林打猎,还解救了一个野人,取名“星期五”。最后他们救了一位被绑架的船长,因此终于回到了英国。鲁滨孙独自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几年,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强,毅力和聪明才干!
读完这本书,我被鲁滨孙那遇险不慌,乐观沉着的精神打动了。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遇到困难不能慌张,要冷静,机智地应对。
每每想起那件事,总会心有余悸,但同时自豪和得意也涌上心头。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遇事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用勇气,智慧让生命之花迎风绽放。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二
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阅读可以增长见识,丰富阅历,从不同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一本好书就像一个好朋友,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支持,使人的性格更加坚强。快乐的假期,让我们享受阅读的快乐。
xxxx年是xxx年,我给自己做了一些阅读计划,在寒假期间以及下学期内要完成一些有趣书籍的阅读:《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文字的奥秘》(这本书非常有趣地说了文字的故事)、《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这是一本有关恐龙的'书,写得有趣极了)、《幸运的棒棒糖》、《棒棒糖小姐》、《稻草人》(叶圣陶童话集的名称)、《小猪唏哩呼噜》、《时代广场的蟋蟀》、《亲爱的汉修先生》、《爱心树》、《小鼹鼠的土豆》、《夏洛的网》、《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爷爷一定有办法》、《我想有颗星星》、《我有友情要出租》。
当然,好书还有很多很多,如果能提前看完以上的书籍,我会看更多更好的书籍。如果我看到好看的书,我会让妈妈买下来,推荐给同学。在以上读书目录中我会自选3至4本书,认真阅读,反复阅读,反复思考,拓展阅读,我会越来越聪明哦。每次阅读后,我都会写读书收获,还让妈妈给我点评,给意见。
下学期学校要评选书香少年,我要好好读书了!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三
1.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3.正方形的边长是()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分米。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二、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单位:厘米)。
三、判断。
1.一个角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2.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四、选择题。
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a.相等b.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
2.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
a.长度b.面积c.重量。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a.16米b.8米c.16平方米。
4.铁丝的长度是()。
a.1千克b.1米c.1平方米。
五、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5.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
1.长,宽,边长,边长。
2.15,16。
3.2,8。
4.5,26。
5.5,20。
二、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1.周长:2×4=8面积:2×2=4。
2.周长:(4+2)×2=12面积:4×2=8。
三、判断。
1.×2.×3.√4.×。
四、选择题。
1.c2.b3.a,c4.b。
五、应用题。
1.周长:(15+4)×2=38(厘米)面积:15×4=60(平方厘米)。
2.200分米=20米(30+20)×(30+20)=2500(平方米)。
3.3×3=9(平方厘米)9×4=36(平方厘米)。
因为6×6=36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6×4=24(厘米)。
4.120÷2-36=24(分米)24×36=864(平方分米)。
5.24÷3=8(米)8×8=64(平方米)。
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问这个数是多少?
答:这个数是1。
答:这条公路全长200米。
请用列表法解答19--22。
答甲原来领奖金39元,乙原来领奖金21元,丙原来领奖金12元。
用列表法,见下表。
答:甲原来买钮扣花了0.55元(55分),乙原来买钮扣花了0.35元(35分)。
先求变动后最后每人钮扣数。24÷3=8(个)。然后再用倒推法并结合列表法进行分析,见下表。
0.3元=30分,30÷6=5(分)。
乙原来买钮扣花钱数:5×7=35(分)(即0.35元)。
甲原来买钮扣花钱数:5×11=55(分)(即0.55元)。
答:原来第一堆有火柴18根,原来第二堆有火柴10根,原来第三堆有火柴8根。
采用倒推法,从最后每堆都是12根出发逆推。依据题意可知第一堆最后的12根是在前次所有根数上再增加同样的根数再加4所得,所以,前次的根数是(12-4)÷2=4(根)。前次第三堆应加上第一堆还回的,应是12+4+4=20(根)。以下可按此类推,用列表法表示(如下表)。
答:甲原有铅笔37支,乙原有铅笔19支,丙原有铅笔10支。用倒推法列表如下:
答:30棵。20×3÷2=30(棵)。
有一个正方形水池,外沿边长40米。沿着外沿围一圈铁栏杆,每个角上都要埋一根竖铁管,每相隔2米再埋一根竖铁管,可埋竖铁管多少根?(请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答:4.80根。
解法1:40×4÷2=160÷2=80(根)。
解法2:(40÷2+1)×2+(40÷2-1)×2。
=21×2+19×2=42+38=80(根)。
解法3:(40×2÷2+1)+(40×2÷2-1)。
=41+39=80(根)。
马路的每边相隔7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千米=1000米)。
答:21千米。
先求出无轨电车3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小时行的路程。
7×(151-1)÷3×60÷1000。
=7×150÷3×60÷1000。
=21(千米)。
或
7×(151-1)×(60÷3)÷1000。
=7×150×20÷1000。
=21(千米)。
p1:一、填空:2、(1)毫米(2)厘米(3)分米(4)米。
3、2厘米2毫米5厘米8毫米。
二、判断:
(1)×(2)∨(3)×。
p2:三、(1)吨(2)千克(3)千米(4)千克。
四、解决问题:
1、15000元2、280千米3、略。
p3:二、1、b2、a3、c。
三、1、米,合2千米。2、400千克。
p4:五、(1)255个(2)略。
p5::(略)。
p6:一、(1)106(2)754(3)429(4)374(5)900。
二、1、×2、×3、×4、×。
三、(略)。
四、(略)。
p7:一、1、772、5863、
二、1、2500米2、435元3、(略)4、(略)。
p8:一、1、c2、a。
二、2、105只320只。
p9:一、1、四条四边形2、四边形443、20分米2米4、16厘米。
5、(略)答案不。
二、1、a2、a3、a。
三、(1)10米(2)8米。
p10:一、略。
二、1、b2、b3、c。
三、16厘米。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四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好朋友。假期,享受阅读的快乐,愿你们在读书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健康快乐成长。每天读一个小故事。
2、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背诵5首唐诗,题目自选;有计划地背诵《弟子规》,我已将《弟子规》装订成小册子,发给你们每人一份,每天背诵3—5句。
3、完成《寒假生活》。
有计划,按页数完成《寒假生活》,依据情况自己安排。
4、写一手漂亮的字。
5、做好预习。
(1)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相信你们能行!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五
1.(1)填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1.
答案:分析:要求横行、竖行的3个数相加都得11,则1和3的下面是11-1-3=7,2和3的右侧是11-2-3=6。
(2)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
答案:分析: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则6和3之间是15-6-3=6,3和8之间是15-3-8=4,6和8之间是15-6-8=1。
2.把1,2,3,4,5分别填入下面的圆圈中,分别满足下面条件。
分析:本题最重要的是中间的圆,因为它在横行和竖行均被加了1次,即共被加了2次,而其它均只被加了1次,且题目要求数字不可重复使用,所以关键求出中间圆所填的数,再采用枚举法求出其它圆所填的数。
(1)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8。
答案: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8,所以两行的和是16,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1,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1,剩下7,根据枚举法可知7=2+5=3+4。
(2)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9。
答案: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9,所以两行的和是18,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3,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3,剩下6,根据枚举法可知6=2+4=1+5。
(3)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10。
答案: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10,所以两行的和是20,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5,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5,剩下5,根据枚举法可知5=2+3=1+4。
(图形计数)。
知识点:图形计数有很多种方法,如枚举法、打枪法、公式法、编号法以及分类法等等,而今天的作业重点是采用分类法,即由小到大数,注意一定要把每类情况都考虑到,并要按照一定得顺序来数,这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1.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2)小三角形4个,大三角形(2个小三角形组成)4个,共4+4=8(个)三角形。
2.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2)大、中、小正方形各1个,共1+1+1=3(个)正方形。
(3)小正方形4个,大正方形3个,共4+3=7(个)正方形。
3.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2)小长方形3个,中长方形(2个小长方形组成)1个,大长方形(3个小长方形组成)1个,共3+1+1=5(个)长方形。
4.找出只含一个圆圈的正方形的个数.
答案:包含1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1个,包含4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4个,包含9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1个,所以共有1+4+1=6(个)正方形。
5.找一找图(1)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图(2)中有多少个四边形,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1)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则有6个正方形;。
(2)三棱柱中有3个四边形,2个三角形。
(数方块)。
知识点:数方块的方法有:(1)分层数,这种方法最简单,其中没被上一层压住的,完全露出来就是多出来的,且从上往下数依次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2)分排数。所以以后遇到数方块的问题要记牢a、分层来数它们。b、藏起来的方块要数清。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六
一、填空题。
1.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
3.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4.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6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2米,宽是8米,正方形的边长是()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周长增加()厘米。
a.2b.4c.8。
2.用5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20b.16c.12。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长是宽的2倍,则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24b.36c.72。
4.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长方形后,周长增加了()厘米。
a.0b.5c.10。
三、操作题。
1.计算各个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2.先在虚线框里画出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再求长方形的周长。
3.先在虚线框里画出两个长方形拼成的正方形,再求正方形的周长。
四、解决问题。
1.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长是8米,宽是6米,这个喷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12分米。
4.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画出图形)。
6.用一根长3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11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7.在一张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的正方形。剩下的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画出图形)。
参考答案。
一、1.(长+宽)×2边长×4。
2.203.264.40。
5.20cm60cm(或6dm)7cm8dm6.10。
二、1.c2.c3.b4.c5.a6.c。
三、1.30厘米24厘米。
2.180cm。
3.32cm。
四、1.(8+6)×2=28(米)。
2.12×4=48(分米)。
3.(50+36)×2×4。
=86×2×4。
=688(米)。
4.画图略。
长方形的周长:(12+3)×2=3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6×4=24(厘米)。
5.应该把长18米的一边靠着河岸,这时篱笆的长是18+8×2=34(米)。
6.32÷2-11=5(厘米)。
7.(30+10)×2=80(厘米)。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七
知识目标: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二、练习。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计算的方法。
2、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统计图表,理解八五折和八折的意思,然后题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答案:1500×85%=1275元,1600×80%=1280元。
南极牌冰箱比较便宜。
3、第3题,先帮助学生理解提议,由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
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包括所学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
整理与复习。
分数乘法:意义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意义计算方法。
知识目标:。
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沟通分数乘除法间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
弄清分数乘除法间的区别和联系。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包括意义、运算顺序。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
二、练习。
1、第4题,先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弄清题意,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环保知识。
2、第5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结果,并鼓励学生说出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证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3、第7题。本题是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问题,如果学生用算术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也应给予肯定,但应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路,用算术法不做要求。
解:设这个地区前年降雨量是毫升。
―2/9=427。
7/9=427。
=549。
答:这个地区前年降雨量是549毫升。
96014.8=142.08(万平方千米)。
知识目标:进一步提高应用百分数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单位间的换算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回顾所学的百分数知识,说处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
二、练习。
1、第9题。本题是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如果让学生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应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路,教师也应给予肯定,但不做基本要求。
答案:。
解:设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是x元。
80%x=2800。
x=2800÷80%。
x=3500。
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约是3500元。
2、第10题。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题意,说说覆盖率是什么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同时,教师可让学生检阅有关绿化问题的资料,了解绿化的意义及作用。
答案:175÷960=18%。
3、第11题。主要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可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进行交流,注意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
答案:。
科技馆:30000×10%=3000(平方米)。
教学楼:30000×25%=7500(平方米)。
操场:30000×20%=6000(平方米)。
食堂:30000×2.5%=750(平方米)。
花坛:30000×0.03%=9(平方米)。
空地:30000-(30000+7500+6000+750+9)=12741(平方米)。
解:设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是x元。
80%x=2800。
x=2800÷80%。
x=3500。
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约是3500元。
知识目标:。
巩固和复习统计知识,沟通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弄清题目中的单位统一问题。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借助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复习统计知识。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
二、练习。
1、第12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相关计量单位的换算。教学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要注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第13题。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相关知识。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对于逆向思维的题目,教师要注意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3、第14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1)升、(2)立方厘米、(3)毫米。
4、第15题。
第(1)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理解领奖台底部是不许要涂漆的。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可以先数出一共有15个面需要涂漆,再用15×50×50=37500(平方厘米);也可以先求四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再减去不涂漆面的面积。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第(2)题,50×50×50×4=500000(立方厘米)。
5、第16题。引导学生理解不规则铁块的体积相当于底面积是48平方厘米、高是0.5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所以是48×0.5=24(立方厘米)。
6、第17题。此题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教师要利用此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答案:(1)18×20×30×1.5=16200(立方厘米)。
=0.0162(立方米)。
=0.02(立方米)。
(2)0.02×40=0.8(立方米)。
(3)0.8×365=292(立方米)。
7、第18题。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读图能力,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
(2)根据题目的条件,学生可以求出彤彤家10月份每项开支花了多少钱。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8、第19题。根据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那个数即中位数,运用中位数表示这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的平均水平比较合适。
答案:1925万人。
复习。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0)。
容积单位:(液体)升毫升(1000)。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八
今天,我做了一道关于过河的数学题,可有趣了。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我看到这个题,觉得很简单。就随口答说:“先把白菜运过去,再运狼,最后运羊。”在看书的妈妈听见了,笑着说:“你把白菜运过河了,那还没过河的狼和羊会怎么样呢?”
“啊。羊会被狼吃掉的。”我说:“那我先运狼,不让它吃掉羊。”我忽然想起来,不如做一做实验吧。看看会怎么样。
妈妈说这是个好办法。说做就做。我把布娃娃喜羊羊当做“羊”,把沙皮狗当做“狼”,把我的绿皮球当做“白菜”……我做了一次次的实验,终于找到了正确答案。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九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16分)。
1、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9位是()位。
3、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一种计算工具,是()。
4、在605300000数中,6表示();5表示()。
5、平角等于()个直角,是()度。
6、自然数的个数是()的。最小的自然数是()。
7、比较大小:208808○9999998965○100000。
8、把98010000改写用万作单位是()。
把3964000000改写用亿作单位是()。,
9、用0,0,0,0,8,8,8这七个数字组成一个七位数,一个0也不读的是()。
二、判断题(10分)。
1、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2、线段可以无限延长。()。
3、经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
4、3004000读作三百万零四千。()。
5、周角是一条射线。()。
三、选择题(10分)。
1、4000000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a.199亿b.1996亿c.亿d.200亿。
2、如图,有()个角。
a.4b5c6d.7。
3、5个一百万,4个十万,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a.54b5402040c5402004d5042004。
4、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a.直线b射线c线段。
5、9时整,时针与分针成()角。
a30°b60°c90°d180°。
四、细心计算。(20分)。
1、用竖式计算(16分)。
124×73180×50182×47290×20。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http://。
372÷31625÷25540×181508÷29。
309×28598÷28645÷327200÷40。
600×35645÷32605÷13760÷42。
2、估算(4分)。
49×103≈416÷70≈645÷79≈215×19≈。
五、操作(4分)。
(1)画出下面图形的高。
(2)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a。
五、解决问题(42分)。
1、王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0米/分,12分钟可行多少米?
2、某校共有学生245人,学校组织春游活动,每人费用36元,全校共需多少元?
5、菜市场运进15筐大百菜,每筐重124千克,运来的大百菜一共有多少千克?
6、小华上学步行的速度是76米/分,他每天上学要走20分钟,他的家离学校多少米?
7、下面是一个社区图书室双休日图书借阅情况统计图表。
文艺旅游科技生活。
星期六138186110164。
星期日17610892198。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社区图书室双休日图书借阅情况统计图。
文艺旅游科技生活(种类)。
1、星期六借阅哪一种图书最多?借阅哪一种图书最少?
2、星期日借阅哪一种图书最多?借阅哪一种图书最少?
3、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十
快乐的寒假就要到来,为了使我的寒假变得更充实有趣的`同时学习功课也不落下,我要定个寒假计划,以方便我执行。
因为过年后要走亲访友去拜年,就没时间写作业了,所以我决定在过年前将作业完成。也就是在x月x号前完成作业,除去今天不算,也就有十天写作业的时间。在这十天我将把所有作业写完,下面是我十天的作息表:
7:00起床,然后在在半个小时内穿好衣服洗好脸刷好牙;
7:30吃早餐,然后在家里做一些运动;
8:00-8:40做英语作业;
8:40-9:00休息;
9:00-9:40做语文作业;
21:00洗漱(要每个星期洗一次澡)睡觉。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十一
今天,爸爸带我和哥哥去肯德基店。爸爸买我们爱吃的蛋塔、鸡翅、鸡腿……我们三个人就坐下来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好以后,我们开心地回家了。一路上,爸爸问我,中午总共吃了27元,我们每人吃了几元?我想了想,回答说:“每个人吃了9元。”爸爸问:“你怎么算的?”我说:“只要会除法的人都会算,我就是这样算的。你看这个算式是对的吗?27除以3等于9。”哥哥说:“3个人一共吃了27元,平均每个人就是9元。”爸爸说:“你们真棒。”不知不觉到了家,我想:真是生活处处有数学啊!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十二
新的寒假开始了,我打算写一份计划,来规划我的完美寒假,计划如下:
1.学习.寒假里要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我打算借姐姐的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与数学书,每天背诵需要背诵的课文并读一篇课文,掌握一个数学公式,拼读一遍英语单词,每天学习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2.游戏.当然也不能学习太久,要有适当的时间游戏,放松身心。我要做到学一会儿,玩一会,每天游戏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
3.睡眠.据专家统计,全国三分之二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23.5%的中小学生晚上难入睡。调查显示,小学生中每天睡足10小时及以上的为33.4%,初中生每天能睡足9个小时及以上的共有22.9%。教育部对中小生睡眠时间曾经有明确的规定: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应该要超过9个小时,初中生应该达到9个小时,高中生的睡眠时间要达到8个小时,按照这样的规定,我国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初中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因此,我要晚上8:00入睡,早上6:00起床。
我要做到以上的事情,充分度过我的完美寒假!
新的寒假开始了,我打算写一份计划,来规划我的完美寒假,计划如下:
1、学习。寒假里要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我打算借姐姐的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与数学书,每天背诵需要背诵的课文并读一篇课文,掌握一个数学公式,拼读一遍英语单词,每天学习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2、游戏。当然也不能学习太久,要有适当的时间游戏,放松身心。我要做到学一会儿,玩一会,每天游戏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
3、睡眠。据专家统计,全国三分之二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23.5%的中小学生晚上难入睡。调查显示,小学生中每天睡足10小时及以上的为33.4%,初中生每天能睡足9个小时及以上的共有22.9%。教育部对中小生睡眠时间曾经有明确的规定: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应该要超过9个小时,初中生应该达到9个小时,高中生的睡眠时间要达到8个小时,按照这样的规定,我国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初中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因此,我要晚上8:00入睡,早上6:00起床。
4、以下是我的计划表:
00:00_6:15起床6:15_7:00吃早餐7:00_8:30学习。
8:30_9:30写作业9:30_11:00看书11:00_14:00吃饭午休。
18:00_19:00看作文写作文19:00_20:00做睡觉前的准备。
我要做到以上的事情,充分度过我的完美寒假!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十三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最基本的阿拉伯数字“0”。
“0”和“1”一起就是“10”,它是最小的两位数。2个“0”和“1”一起就是“100”,它是最小的三位数。3个“0”和“1”在一起就是“1000”……“0”渐渐地骄傲起来了。可是有一天,“1”生气了,它就说:“我不和你在一起了!”“0”毫不在乎地说:“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有什么了不起。”“1”走了,“0”没有朋友,无论走到哪里都是“0”,再也不会成为两位数,三位数……了,它伤心极了。“0”这才知道,骄傲会失去朋友。它找到“1”,对“1”说:“朋友,我错了,我们还在一起好吗?”“好!”
从此,“0”又快乐起来了。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十四
一、填空。
1、笔算乘法时,乘到哪一位数满几十,要向进几。
2、计算5070时,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3、27的30倍是,12个30是。
4、0和任何数都得,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5、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或者位数。
6、1919的积大约是。
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8、26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二、判断题。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3169的积大约是2100.
3、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4、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6、用十位上的2乘13积是26。
三、我是小小的神算家。
1、直接写出得数。
5050=8030=5=。
6030=2140=60200=。
10500=60013=25200=。
8340=7050=4520=。
2、用竖式计算。
321327564358。
251763724525。
3、脱式计算。
68+2440125539。
78351258+231。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848。
2465。
122240。
616288。
6282528。
小学寒假数学(热门15篇)篇十五
今天,天空万里无云,山羊老师给大家上了一节数学课,动物们都觉得山羊老师写的字很难看。突然,山羊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5×6=?”由于山羊老师写的乘号像加号,所以小猴说:“等于11。”山羊老师说:“你错了。这是5乘6,等于30。”小猴争辩道;“你明明写的是5加6,这不是11吗?”山羊老师往黑板上看了看,就擦了,认认真真地重新写了一遍。大家鼓起掌来。因为,大家认为老师有错就改,真是位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