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优秀的作文可以给读者带来深入思考和共鸣。优秀作文范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的标杆,激发了我们的写作潜力。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一
从大年三十那天开始,人们就忙着迎接春节的到来,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我家自然也不例外。爷爷准备把旧春联撕下来,我不禁想到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春联分为上下联还有横批,左边贴的是上联,右边贴的是下联,横批贴在上面。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这些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到了晚上,人们放鞭炮、放烟花、吃年夜饭,最重要的是亿万观众看春晚。我们即将和说“拜拜”,迎接崭新的20××年,这让我兴奋不已。我把早已备好的小零食放在床边,八点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翻到中央一套,静静地收看春晚。丰富多彩的春晚节目,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个个精彩无比,我最喜欢的节目是:《爱你1万年》《美丽中国年》《在此刻》,《真情永驻》。春晚中最令我自豪的一幕是:景海鹏,陈冬等航天英雄手捧太空花,高呼那句我们“完美的完成了祖国的航天任务”。这让我们感觉到伟大祖国实力增强了,科技进步发达了,同时感受到作为中国人,格外光荣、自豪!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当你睁开眼睛打量周围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年份,新的太阳,新的衣裳,新的鞋子,就连脸上的笑容都是新的。新年,给我们带来好多新奇的感觉,给我们带来好多新鲜的想法,让人忍不住对美好的新年充满热切的向往,坚信一切理想都能实现。美好的20××年我们会有更多的追求,更多的期待!
总评:
这篇作文不但写了小作者春节“所见”,还写了小作者春节“所感”,有感想,有感悟,写出了小作者通过春节,对祖国、对未来、对自己的新认识,作文的主题得到升华,这是很好的。从取材来说,小作者选取的材料有点宽泛,作文前面的贴春联、放鞭炮,可以少写点,就从春晚里看到航天员登场,来写祖国的日益强大,这样也许重点会更突出、更集中一些。不过,四年级小朋友,能写出这样文通字顺,有材料有思想的作文来,不错了,值得称赞。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二
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里美味佳肴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老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新年快乐,红包拿来”这句话几乎是在过年时都会说的一句话,拿了红包很开心,(咳咳,虽然老爸老妈说存着)。当然还有那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啦,有鱼,有虾,还有螃蟹,反正是有很多好吃的,平常的时候都吃不到啊。该讲正事了,我跟大家讲讲我们家的人在除夕一夜的“任务”。
首先当属吃饭时最重要的任务―吃,由我们吃货来完成,坐在椅子,手拿筷子,看着佳肴,如暴风卷地一般横扫美食。不要说吃货不好,如果没有我们吃货这美好世间又要浪费多少粮食呢;没有我们吃货哪会有这么多餐厅;没有我们吃货怎么会有如此繁荣的美食世界呢?由此要感谢吃货。
还有任务―做,职业―“厨师”,由我大妈胜任,她虽然没有一顶洁白的厨师帽和一套洁白的厨师服,但她有着非常高超的技艺,吃过之人无每每不赞叹,鸡虾鱼肉,营养搭配,无所不妙。当然有时还会有厨师助理―老妈、奶奶。
吃饭时,气氛不能冷,这时候需要一个人来提提气氛,让大家都有过年过节的快乐心情。很多的时候,都会有一段祝词:来来来,在新的一年里祝大家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学习更上一层楼。这一段话里充满着属于一个家、一个国、一个世界的爱。
饭后,最不能接受的任务就是―收拾。谁愿意在吃饱喝足时去起身收拾呢?这时候就要一个勤奋的人带动大家去收拾,我很敬佩这种人,要是我就会“卧枕江山”。其他不干活的人就开始看电视、玩手机等等。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三
“瑞雪兆丰年。”在新年即将来临的时候,下雪了,真开心!正因为这场雪,才有了过年的感觉。虽然这雪阻碍了交通,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回家过年的向往和决心。我们也一样,手里提着年货,踏上了回家的班车,一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提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喜悦,准备回家过年。
下车了,放眼望去,整个村庄好像被一层白色的银装所覆盖,我穿过银白色的田野,走过那座难忘的小桥,来到我家门前,屋顶上唯一没有被雪覆盖的烟囱,冒着一缕缕炊烟,屋檐下挂着一条条腊肉。大年三十,奶奶在厨房里蒸馒头、包粽子。老妈准备年夜饭。爷爷在门口贴对联、挂灯笼。大伯伯在清扫门前雪。老爸在房前屋后种下了石榴树和柿子树,向往着春天能够开花结果。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麦田里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放鞭炮,开心到了极致!年夜饭前,需要放鞭炮,越响越好,这样可以赶走“年”兽。然后点蜡烛祭祖,给逝去的先人烧香、叩头。希望先人能够保佑我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保佑老爸事业有成。最后吃年夜饭,在吃饭的过程中,爷爷奶奶便会递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压岁钱。
年夜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新年文艺晚会,聊着家常,吃着点心。一直到凌晨,我们走出家门,点燃烟花,望着天空中满天飞舞的烟花,我想:明年一定是一个丰收年。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四
年味儿是什么?年味儿是大门上贴起的春联;是窗户上一张张窗花;是厨房里堆成小山的年货;是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更是全家人团团圆圆相聚在一起。
三十儿一大早,我就从头到脚穿上了崭新的衣服,准备过年了。看,门框上已经贴上了红艳艳的.春联;所有的门上都贴了倒着的福字,福到了;窗户上贴满了漂亮的窗花;家里还挂起了串串红红的灯笼和中国结。真是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厨房里,年货早已堆起了小山,鸡、鸭、鱼、肉、水果、蔬菜、桂圆、花生、木耳、香菇,真是琳琅满目。桌子上还摆满了一个个红包,这是压岁钱,是妈妈为我们这些孩子和家里的老人准备的。
电视里播放着欢快的音乐。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年夜饭被端上了桌,真丰盛啊!有水煮活鱼,葱烧海参、清蒸扇贝,还有黄焖鸡、小炒黄牛肉、腊味合蒸,更有年夜饭传统菜式蒸扣肉和八宝饭。我的口水已经流出来了。大家一起举杯相互祝福。长辈们喝起了酒;我大口大口吃起来,只有一岁多的小妹妹也欢快地敲起了勺子,仿佛在给我们奏乐。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年夜饭结束,到了我最期待的时刻。妈妈和家里的长辈都拿出了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我们这些小孩儿,希望我们来年学习进步;发给家里老人,希望他们来年健健康康。红包里的钱有多有少,却都满载着深深的祝福。
由于我的妈妈来自于北方,我们家过年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你一定猜到了,那就是包饺子。我们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妈妈拿出了准备好的饺子馅儿和和好的面。大家齐动手,有的擀皮儿,有的包,还一边看春晚,一边聊着过去和未来。当鞭炮齐鸣,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也已经包好了上百个饺子。圆圆滚滚、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我们品尝着美味的饺子,欣赏着电视里的歌舞、小品、相声,还抽空拿起手机,到处抢红包。屋子外的鞭炮声越来越响,屋子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新的一年也红红火火地到来了。
这就是年味,它是热闹、美味和丰收,更是团圆、祝福和希望。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五
夜幕冰凉,华灯初上,窗外路旁昏黄的街灯把所有人和物的影子拉的很长,屋子里,墙上的那本挂历已经被撕至寥寥无几,我看时间白白的从挂历上悄无声息的流走,自己却显得苍白无力。随着时间的拉长,年龄的增长,对于年味儿,再没有曾经的期盼与渴望,多了的是肩上的梦想与责任。儿时记忆中的年味儿如夏日的桂花缓缓盛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那飘香的回忆溢满心间,只留下一份对逝去岁月的感怀和深深的眷恋。
我们家在西部山区上的偏远小乡村,在当地也是属于大家都不愿意去的老高山。记得儿时家里物资是较比匮乏的,对于农村长大的我来说,过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件最幸福的事,也许正因为贫穷,才有了今天让我难忘的那份简单真实的快乐!那份年味儿令让我记忆犹新!
小时候因为家贫,学校读书的日子里,常年寒假快到的时候,一个月、二十天…….便扳着手指数着“年”的到来。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上崭新的衣服,有勇气吵着闹着让父亲给我买心仪已久的玩具,心里美滋滋的。任凭冬天屋外的天气多冷,却丝毫没有一丝冷意,就算脸蛋冻得像熟透的红苹果,也阻挡不了透着无限的天真与快乐的笑脸,小伙伴们在雪地里一起疯玩着,笑声一片,叽叽喳喳像一群的燕子,传递着春的信息,像一群美丽的天使,将春的喜悦传遍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
在家过了小年,母亲就开始忙碌了起来,那时候家里的房屋还是土坯房,寥寥两间房,母亲却认认真真的打扫房间每一个角落,扫尽所有的尘垢,亦如扫去了过去一年中所有的烦恼忧愁,以洁净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虽然那时的生活贫困拮据,不可能人人都焕然一新,即便如此,母亲还是将家里所有的衣物,床单统统的洗了一遍,依然从家里每个人身上,从屋内到场坝里,都能感受到浓浓年味儿的气息。一张张大红福字、挂钱、幅幅对联和各种各样的年画贴满了家里所有的`门,预示着来年的福气来到、财源滚滚,阖家欢乐,到处无不透着年味儿的吉祥与喜庆。红彤彤的颜色也映衬着孩子们脸上冻得像熟透的红苹果的脸,温暖着一颗颗天真无邪的童心。
大院子的对窝已经一年没有这样热闹了,左邻右舍在过完小年后聚在一起,将煮熟的糯米充着,打着土家儿女特有的糍粑粑,在长辈们的吆喝声中,手里的大木锤时上时下,你一锤,我已锤,糯米的粘稠随着捶打的次数不断加大,而变得越发的柔软,从对窝里是不是飘出来的香气,散满了整个院子,而院子里的孩子们,总喜欢把长辈们锤好的糯米球,做成大小不一的圆饼,然后在上面模上各种图案,送给院子里的老长辈。
年年母亲都会准备她最拿手的卤猪头肉,每次热气腾腾的不断飘来浓浓的肉香,不仅令馋嘴的我们垂涎欲滴,肚子也咕噜咕噜的作响,恨不得马上就能吃上我向往已久香喷喷的卤猪肉,趁在母亲不注意时,和妹妹就偷偷的跑到碗柜里吃上一口,让后假装无事继续跑出去玩,至今想起来,那滋味依旧在心头缭绕。那些今天看来每餐都可以吃到的食品,儿时是多难得的奢望,为此这也是我小时候期盼过年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而今却在也没有了当年的年味儿。只能的留在记忆当中,成了永远的一种念想!
年终将近,小叔也从恩施回来,和大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年饭,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在这时候可以在大人的带领下,围在院子里放鞭炮。由于家贫,小时候过年,父亲只会准备一些必备,放在高高的衣柜上,让我们可望而不可即。而我的小叔却满足了我们小小的心愿,从我记事开始,他就是我们家唯一一个在外地工作的人,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在家里住上几天,每次过年回家,总会为我们准备几箱烟花炮竹。夜晚,在欢笑伴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那烟花绽放的五颜六色绚烂色彩,瞬间将我们和整个院子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照亮了我们大家的心灵。然而,回首儿时过年守岁,嘴里含着糖块,手里握着苹果睡着了的情景,无不令人心里头略过淡淡的苦涩,淡淡的哀思。
经历了人生的春季,在现在的夏季,回头看过去走过的二十二个春夏秋冬,走过的每一段,痛苦、欢乐、感动皆由具备。生活的风雨,五味杂陈。岁月婆娑,赋予了我面对生活淡定与从容,用冷静的思维泰然处之。面对困难,不是逃避,而是敢于承担,因为生命不可重来,时光不可能倒流,因此无论是憧憬也好,畏惧无也罢,年都会把我推向未来。岁月的沉淀,也逐渐让我对年味儿有了更深的感触!儿时的年味儿是父母对我满满的爱,我感谢我的父母,在贫困的年代,给了我欢乐的童年,在往后的岁月里,深深的烙在我们的脑海里、记忆中。我懂得,令我难忘的其实不是儿时纯真的岁月,而是那满满的爱!
又是一年春节至,聆听着静静岁月,轻轻的看着日子的年轮,翻过所剩寥寥的日历,即将开始新一年的篇章。越是感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越是如此,越是感触“新春佳节至,更添一分思”。于是,年成了车票,无论天南地北,回家过年成了所有的心愿;年也就成了所有人忙碌了一年,最后心里的归属和新春祝福;年也就成了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亲人的相聚。为了团圆,无论风雪,因为亲情是的根!
努力吧!新的明天,江山如画,分外娆妖,浓郁的年味儿,如一杯苦涩清茶,品的是情!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六
阴天,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可是并不能打消我们办年货的兴致,我们拿了两个大的环保袋,一路说说笑笑的走向了超市。
路上,我们看到大街上车水马龙,有好多车的车牌上写的都不是以“豫k”开头的,这一定是回家过年的游子们,看着这些,我不禁浮想联翩,想到了老人看到孩子回来了的喜悦,看到了那些老人们特意准备的团圆饭,看到了孩子向父母说最近自己的工作顺不顺利,问老人最近身体怎么样,总之,因为牵挂。
走到了超市,我们彻底惊异了,车棚里的车子停的满满的',很多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外走,我们被这浓浓的年味儿吸引着,随着人流涌进了超市。
刚刚迈进大门,一片火红的颜色就在我们的眼前绽放了,原来了那些灯笼和新年挂坠展览,任顾客选购,走进展览区,头上是一个个灯笼,四周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挂坠,有鱼挂坠(年年有余——年年有鱼)还有鞭炮样式的,还有大大的“福”字,中间的柜台上当然少不了春联和窗花咯,总之,这里是一片红色的海洋。
走到食品区,只见一片人山人海,各个柜台都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想找一辆手推车都甭想,全部被人们抢走了,我们只好垫了个篮子笨手笨脚的挤来挤去,偶儿碰撞了,也不会发生口角,大家互相相视一笑,一句年货办齐了吗?办齐了!一句朴实的话语温暖人心,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呵呵,在这里,我又感受到了浓浓年味儿,这是一种拥挤的年味儿。走进服装区,这里也是人山人海,看来大家都在买新衣呀!
看着一个个小朋友缠着妈妈要买走自己喜欢的那一件衣服,甚至流下眼泪,看着有的想小朋友眼睛上还挂着泪珠,但是脸上却笑眯眯的,手上抱着自己跟父母磨了好长时间才得到的衣服,心里只想笑,这些小朋友还是天真,不懂事儿呀!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七
放寒假就意味着快过年了,我们乡下过年年味可浓了。
一过腊八,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淘糯米,蒸点心馒头,做年糕。村里人还会杀猪宰羊,做年豆腐炒年小菜,让人们闻到了年味。
临近小年,大家便争着购买年货,有的会到集市上购买鞭炮烟花,挑选春联;有人会到菜场上采购水果蔬菜,留着过年时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是帮家人添置新衣新鞋,大家焕然一新过春节。大街上热闹非凡天天像赶集,年味愈来愈浓厚了。
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从内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全世界的华人尽情享受这顿丰盛的文化大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过年,而是利用过年这段时间外出旅游,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一些人家由于生活条件好了,平时工作忙,便会同全家人到饭店吃年夜饭,真是别有一番风趣。年味在悄悄变化着。
春节一大早,人们便起来走亲访友互拜新年,孩子们穿戴一新在屋前屋后兴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单位的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有的单位还在楼体边缘挂上了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街道中央隔离带中四季常青的松树也被缠绕上五颜六色的小彩灯,远看像一件色彩缤纷的纱衣。街道两旁的路灯也被人们用绳子连了起来,上面挂满了一个个红灯笼,美丽极了。春节让人们充分品尝着浓浓的年味。
虽然年味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永不改变的是我们中国人的乡情和亲情。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八
年味,便是寻常体会不到的味道。
——题记。
这是古时候的年味,那么现在的年味呢?我思量了许久,年的味道,大概是平常体会不到的味道。
在新年这一天,在早晨一系列繁琐的活动之后。我开始了寻找”年味”这一旅程。外公带我们来到了后山上,那一朵朵开着白色小花的菜,便是我们要寻找”野菜”但我去的晚,在外公给我们介绍野菜时,未曾听见外公讲述野菜的模样,只知道它开着一朵小白花,因此当我看到开着白花的植物就将它连根拔起,东挖挖,西挖挖。这里一朵,那里一簇,星星点点的白花,仿佛是夜里的星星调皮,在白天躲到了这里。看得我更是手痒痒,忍不住去挖。等我整只手都抓满了,便兴高采烈地跑到外公身边去,“外公!外公!你看看这些是不是都是你所说的野菜。”外公往我手上瞟了瞟说:“这些是野菜,”然后又皱了皱眉头,“可是都老了不吃了要没有开花的才好吃呢。”“这样啊!”虽然心里有些不满但仍兴奋地去找野菜了,我回来家里已经是各种菜香交织在一起,铺面迎我而来,手中的野菜有一部分已经择好、洗净放入锅中了。
到了下午爸爸说要挖葛根,在竹林里顺着葛藤寻找到葛桩,它们个一连着个。每当我寻找到葛桩时都会露出孩提般的笑容。当用锄头将它挖出时其他的小弟弟妹妹都会“哇!哇!哇!”的叫起来,仿佛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宝藏一般。回到家后将它洗净、碾碎、过滤、沉淀最后风干变成了现在我手中的葛粉了。
我认为这便是不寻常的味道,年味!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九
有一种泥土的味道,是极符合我心中对年的印象。
小时候,听长者说,“年”是一种野兽,每年阴历大年三十就出来祸害妇孺百姓。为了吓退“年兽”,大家开始击锣放鞭,真的就把它给赶跑了。从此每年的阴历大年三十大家就会放鞭庆祝。
那时对这种“年”有了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于是“放鞭炮”在我看来成为了过年必备的习俗。
不知从几何时许,这种鞭炮声却有些遥远了。没有鞭炮,只有挨家挨户和一些陌生的面孔相向庆贺,总让我感觉年味淡了些许。
一年寒假我坐上开往湖南的列车,夜还未完全降临,窗外开始飘雪。抹了抹车窗上的雾珠,窗外疾驰的屋舍、田垄或是平铺的高速大道,在雪中竟十分相似。远去的风景,就像空白的时光一样,飞逝如昨。月光还来不及捕捉那白色里的炊火,天便悄悄地黯然了。
无法想象那是一种如何的陌生,在口头上的嘘寒问暖,怎么也填不满一种莫名的失落。我知道,年来了。带来一场雪,一个寂静的星空。
我们不过是离开家乡去往远方的游子,漫长的道别只为一次重逢。我惊叹人人口中流利的“新年快乐”,却是失掉了365个日夜的温度。冷藏的一夜的寒霜,很完好地保存最初的模样。使家大家得以相认;然而即便咫尺,亦如天涯,我们同样陌生。
我坐在圆桌边,静静地等那些甚至叫不出名字、辈分的亲友在桌上摆菜。我等他们习惯性的开启中央一套,和相互祝福。我在心里也筹备着祝词,稍稍练习。——这是大年三十。
快到转钟时,我听到有人放鞭炮了,那声音此起彼伏,然后变得渐渐稀微。天上的焰火也很美,像蛇信子。我跑到阳台上,向烟花的各个方向各拍了一张照片,很快鼻腔里充斥了尘土和火药的气味。
我不在乡下,没有鸡,没有蛙,没有柴火。我没有闻到泥土味,我闻到了来自各个角落的碗筷声和五彩的火药。我搓了搓手,手依旧是冻得红疮。
家乡的年味已经淡了许多。
或许我也到了淡忘的年纪。
而我此时却一个人独自坐在桌子前,吃着从远方送来的佳肴,品尝着今年的年味。是的,今年的三十,我是一个人,在出租屋。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十
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是个多么富有味道的字啊!这几天,我们就将迎来新的一年——马年。
大家有没有觉得,今年的年味有所不同呢?是的,最大的变化就是“俭”这个字。往年,人们临近过年时,大家都出手大方。而今年,人们花钱都是“小心翼翼”,精打细算——办置年货就是很好的'例子。
再说说几个常见的年味。
年味一:贴春联。一提到春联,我会激动起来。我很喜欢春联,更喜欢收集春联。我不仅喜欢这些字的字体,还喜欢它的声律美,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它让我受益多多。我想,很多人也很喜欢春联吧。春联是个“百变小精灵”每年春联都有一大批,我要如饥似渴的阅读春联,丰富词汇量。
年味二:放鞭炮。鞭炮可以说是我非常喜欢的,它的种类很多。我尤其喜欢那“挂”在天上五颜六色的烟花。今年鞭炮的种类又增多了不少,我很高兴,因此我又可以看到许多迷人的色彩了,可是我们放鞭炮一定要小心哦!
年味三:赏花灯。现在花灯真是千变万化,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些是花灯的做工精湛,美丽无比,真是巧夺天工。再说说它的颜色,搭配纯正,人们都纷纷和这些花灯拍照,在想节日到来这一天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我嘛,绝对是花灯的“粉丝”,每当花灯做出来时摆到街边,我都会忍不住拍几张来欣赏,这些花灯每年都不同,令我眼花缭乱。
上面三个是年味比较浓的,像这样的年味还有很多呢!有贴窗花、包饺子、吃团圆饭……。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柳开口贺新年。”祝愿我们过的每个年都和和美美,幸福安康,年味十足!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十一
今年,我们是回老家龙岩过年的。除夕的前一天早上,听说家里要杀猪,可把我高兴得跑里跑外。那头家养的肥猪毛色是黑的,又肥又壮,肚子鼓鼓的,几乎要贴到地面了。这是专门为过年饲养的。节前农村家家户户少不了杀猪这挡事。
一大早,两位杀猪师傅来了,一个高,一个矮。三下两下把猪赶进笼子里,又把笼子抬到院子外面。杀猪过年可是喜庆的事,除了家人,还有不少邻居的大人,小孩都来围观。开始杀猪了,高个子师傅拿起锋利的钩子,钩子猪的脖子,矮个子师傅用尖刀,说时迟,那时快朝猪的喉咙里刺去,刺得又准又有力。猪大声地惨叫着,吓得我急忙用双手捂住耳朵。鲜血从刀口里井喷而出,流入事先准备好的铝盆里。
渐渐地,猪叫声变小了,猪闭上了眼,躺在笼子里一动不动了。两位杀猪高手一起把猪从猪笼子里拖了出来,放进装着滚烫开水的大木盆里,一边烫毛,一边拿起刀“刷刷”地刮起猪毛来。不一会儿,黑猪变成了“白猪”。第一次看杀猪的我,睁大眼,咧着嘴,傻愣愣地看得发呆。紧接着,两位师傅把猪抬进院子里,放在长方形桌上。高个子师傅用刀往猪肚子上一划,猪的五脏六腑就露出了“原本面目”。矮个子师傅将猪的五脏六腑一一掏出,扔进盆子里。这下,猪头也保不住了。高个子师傅挥起刀,往猪脖子砍,三下五除二,将肥猪给“斩首”了。
接着,矮个子师傅也举起刀一砍一砍地,把整条猪很快劈成了两半,剔出了猪的脊骨,轻松地把骨肉分开了,并将猪肉扔进另一个大铝盆里,还把四条猪腿也剁了下来。
不到半个时辰,一头近三百多斤重的大肥猪就全部屠宰完毕。
围观的人们又说又笑,有的在夸奖杀猪师傅的精湛手艺;有的在称赞我爷爷养的猪是那么肥壮;有的在数数,统计全村过年宰了多少头猪;还有的在交流怎么灌香肠、熏腊肉呢。
这是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第一次看到杀猪,亲身体验了老家农村的生活,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十二
穿新衣,蒸馒头、贴对联、拜年,这些记录了我们祖先文明的一个个符号,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更是每一个人记忆中的“年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牛年春节,感受一下那赋予了现代情感、充满了书香情调的新“年味”。
购书狂。
也许受爸爸爱看书的影响,我这个“小书虫”有先天爱看书的遗传,每年大部分压岁钱都被我用来买书了,这不,大年初四,我已准备选购新学期的教铺资料了。
我来到南京新街口书城,店里红红的中国结和大灯笼衬托出浓浓的“年味”。书城内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为读者准备的座位已座无虚席,找不到位置的我只好站在书架前看书。一些“小书虫”干脆就席地而坐,地面虽然很冷,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看书的热情。
听旁边的工作人员说,今年春节每天来书城的人都很多,早晨书城还没开门,就有不少孩子等着进场了,不少像我这样的“小书虫”在书城一呆就是半天。等我精心挑选了几本自己喜欢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鲁宾逊漂流记》,结账的队伍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我惊喜地发现其中不少孩子是爸妈陪同来购书的,手里拿的是沉甸甸的新书。
新春的“年味”里融入了书城暖暖情调的书香味!
出游乐。
大年初五,我和老爸、老妈一起出游,首选景点——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秦淮八艳、乌衣巷、王谢故居、六朝烟雨,旧时的秦淮曾让那些文人墨客留念不已。
在石头城公园外秦淮河游船码头上,已经是人山人海,聚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码头上停靠8艘张灯结彩的画舫,聚光灯巨大的光束游移在水面上、游船上、岸上、灯影桨上一片辉煌。我迫不及待地用数码相机摄下一个个美丽的瞬间,处处是景、移步换景,最后连自己也融入了这个美丽的画卷中。
忘不了秦淮河上的万盏荷花灯竞艳的美妙夜景,忘不了精美的仿古“秦淮画舫”集体亮相的美丽瞬间,忘不了大人们喜笑颜开、小孩们欢欣鼓舞的激动场面。
“嘭、嘭、嘭”天空中不时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烟花,火树银花不夜天,更是增加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就连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似乎都融入了“年味”!
新春的“年味”里融入了夜游秦淮、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火药味!
当春节的脚步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依然深深的保留对亲人对朋友的祝福。新的一年,让我们在遐想的时候,感受春节的快乐;新的一年,让我们走向希望,感受春节美丽的梦幻;新的一年,让我们走向成功,更多的感受春节文化带给我们的新“年味”。
感受年味初中(优质13篇)篇十三
“爆竹千声除旧岁,梅花万朵迎新春。”于是,带着憧憬,带着梦想,我跨到了新的一年——2017,除夕之夜,甚是热闹,爆竹声,欢笑声像是要吞没整个世界似的,回荡于天地之间。
那晚的夜空就像一个仙女披着彩衣一样漂亮,光彩照人,观看的人们都在不停的赞叹道:“哇!
好美啊!
”美丽的花竹让人们望尘莫及,赞不绝口,欢笑声、追逐声、爆竹声真的是无所不有,美丽的夜景给人们留下无限的畅想,瞬间的畅想成为人们心中快乐的音符,在新年的钟声即将要敲响之际,人们停止了一切哗然之声,托起心中美丽的梦想,为新的一年祈祷和祝福。人们停止了一切哗然之声,托起心中美丽的梦想,为新一年祈祷和祝福。无论大人还需要是孩子,无论长者还是少儿,脸上都留下一串安然与欣慰的平静,当人们祈祷完毕,便载着满面心的喜悦踏进温馨的家中,去享受一份新的气息。
有人说,家是避风的温馨港湾,在新一年迈入每家门坎之际,新一年的气象与面貌也如影随形而来,继而接之的便是吃礼包,即吃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起了香甜的饺子,香气四溢的饺子顿入口中,清香可口,让人们回味,爸爸妈妈的脸上时刻都弥漫的笑容及温暖的心语,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刹间已弥漫于整个房间。随着时间的变化及时代的接轨,发红包的旧俗也雅化起来。但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纯真的微笑,丝毫没被余年的气氛所冲淡,孩子们把自己的红包及亲人的祝福一并装入衣袋,去继续追赶逐属于自己的快乐。
当新一年的钟声再度在耳畔敲响,岁岁枯荣,新一年的新气象也随之而至。年年有余,新一年的新景更伴之随地而安。早的,伴着梦想,伴着新意,我们将会走进2017最广阔的天地;因为我想念“你富我富大家富,国富民强;你乐我乐大家乐,新年快乐。”这句话会长伴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