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差异,教案应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一年级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一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时”“候”“觉”等11个生字,会写“自”“己”“衣”3个生字。掌握3种偏旁“彳”“忄”。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要学会正视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自己又很小。
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感情对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
2.激趣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
3.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启发质疑。
1.指名背诵识字7《大小多少》,生齐读词语。
2.谁大谁小?生:黄牛大猫小苹果大枣小。
3.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导入课题。板书课题。强调“还”字的结构和偏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课文中的小朋友认为自己有时候很大,有时候认为自己很小,出示句子,女生齐读句子。
2.出示词语:时候觉得从读音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是轻声词。“得”,它的偏旁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偏旁:“彳”
3.区分“彳”“亻”,生说“亻”的字。再读句子,找出双人旁的字“很”,组词。
4.相信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预习课文时你做了些什么?生:一读二圈三标,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6.师范读。要求:老师读到哪儿,小眼睛看到哪儿。
7.生自由练读。
(三)、再读课文。
1.小男孩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呢?出示句子和词语。
生读,纠音。
生展示读,指导学生读出正确的语气。
2.出示小男孩穿衣服插图,除了穿衣服,小男孩还会穿什么呢。
生:穿袜子穿鞋子。
练习说话:我自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的时候,我自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3.师:到底是什么时候小男孩觉得自己很大呢?生汇报,师总结。
4.小男孩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出示句子,生练读。
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呢?结合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5.读儿歌。引入:小朋友真能干,自己能做的事情有这么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儿歌。
大还是小。
有时候,我很大,穿衣服,不拖拉,系鞋带,也很快。
有时候,我很小,按按钮,够不着,怕雷声,妈妈抱。
我是大,还是小?小朋友,来回答!
(四)写字指导。
1.出示“自”字,你怎样记住它?生观察,师范写。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4.展示评价。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能够想象出集市上热闹的情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课文,识字。
教学准备:
可以准备一些实物,如镰刀、姜、蜡等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物品。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韵文,识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大家到农贸市场走了走,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妞妞一起去赶集,到集市上看一看。(板书课题)。
读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画出你叫不准的字。
3、随机识记二类生字。
做一下猜字游戏或是拍字游戏,加强二类字的识记。
4、同桌之间配合读课文。
5、拍手读课文。
6、在课文中学习一类生字。
吓:使人害怕,威胁扩词:吓唬。
(he)恫吓、恐吓。
跳:左右结构形声字字义:1、蹦,跃,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引申为越过,通路。2、一起一伏地动。
扩词:跳跃、跳高、跳远、跳绳、跳板、心跳。
三、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虚宫格中字的整体结构再书写。
四、游戏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生字,朗读课文。
2、课后习题。
(1)读一读,连一连。
(2)读课文比赛。
(3)采蘑菇,涂色。
(4)买卖游戏。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三
1、读一读: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四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开、竖折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开、竖折3个基本笔画。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件。
一、猜谜导入。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一猜。谜底是(云)(风)。
2、板书课题,老师范读,再齐读。
二、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一共有几句话?
2、老师带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3、指句来读,分男女读,齐读。
三、感知内容,学习生字。
(一)学习第一句。
1、出示图片,说一说图上的内容。认识“云、雨、雪、风”,抽认生字,看图了解意思。
2、为什么云对雨,雪对风?对对子,一个字对一个字。
3、“云、雨、雪、风”都是什么?(自然现象)。
4、朗读第一句,注意节奏。
5、指名朗读,齐读。
6、老师范写“云”,学生跟着书空字形。强调“撇折”的写法,不要分成两笔去写了。
7、老师板书笔顺,学生跟着书空笔顺。
8、云可以组哪些词?学生说,老师板书(白云)(云朵)。
(二)学习第二句。
1、出示图片,说图上的内容。认识“花、树、鸟、虫”。
2、指名读生字,打乱顺序认,齐读。
3、“花、树”都是什么?(植物)“鸟、虫”都属于什么?(动物)板书植物、动物,齐读。
4、朗读第二句,老师教读,学生跟读,读出节奏。
5、老师范写“虫”,学生跟着书空。强调“提”的写法,让生反复书空,跟着老师写。“虫”的第二笔是(横折)。
6、老师范写笔顺,学生跟着书空笔顺。
7、让学生给“虫”字组词,老师板书,(虫子)(虫牙)。
(三)学习第三句。
1、出示图片,说图上的内容,认识“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2、指名学生读,老师教认,打乱认,齐读。
3、“山清水秀、柳绿桃红”都是美丽的景色。双字对的形式。
4、朗读第三句,指名读,分男女读,齐读,以对子的形式来读。
5、老师范写“山”,学生边书空边说笔画名称。
6、认识“竖折”,让学生反复书写,强调这是一笔,不要分成两笔书写。
7、让学生给“山”组词,老师板书(大山)(山上)(山下)。
四、对对子。
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对子,分男女来读对子。
2、对对子的要求是什么?
3、让学生试对对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占位,让学生说一说每笔占什么位置。
2、老师强调易错的笔画和笔顺。
3、学生先描红,再独立写。
4、老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把生字和笔顺记住,背诵课文。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五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二”。
二、学和用。
板块二:用拼音。
1.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看看这是什么?
按照声母的顺序连一连。
2.出示:
看看上面的图,分别是用什么摆的,摆出了什么?
(手摆出了c,毛线摆出了s,木棒摆出了x。)。
试一试,看你还能摆出什么?
用自己身边的东西或我们的身体,可以摆一摆学过的字母。
(1)用毛线摆。
(2)用小手比。
(3)用你的小手、毛线试着摆出所有学过的声母和韵母。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六
1.每人发一张写有本课生字的纸条,要求学生在纸上圈出认识的字,读一读,再把这些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互相教一教。重点带读正音:"日、水、山、石"。
2.联系生活,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在广告牌上看到的,在书上看到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二、探求规律,理解字义。
1.出示汉字"日、月、水、火"和对应的甲骨文,分小组将生字和对应的甲骨文配对。
2.小组反馈,以"日"为例,重点点拨:
(1)出示图片,理解字义:"日"是指什么?
(2)对比中了解字形:图片与甲骨文的"日"对照,说说相像之处,可以将图文重叠对比。
(3)出示"日"变化的系列字体,了解"日"字形的逐步变化。
3.做游戏"找朋友"。请分别拿到"山、石、田、禾"4组生字、图片、甲骨文的同学,找到对应的"朋友"。同一组排成一列,读一读生字。
三、学习笔顺,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日、田",引导学生说说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2个字。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日"与"田"在整体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看田字格,学一学笔顺,强调笔顺"先里头后封口"。
4.范写,学生练写。反馈点评后,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觉得哪个字写得不满意,可以多写几个。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七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八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而,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应把目光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受到了教师的关注。本课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拼音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都有和同学交流的时间。教师在每个学生的自我表现中,还能时时发现学习落后者,进行查漏补缺。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九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十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由两幅情境图组成。第一幅图是一家三口人共进早餐的情景;第二幅图是一家三口人共进晚餐的情景。两幅图的内容表现了中国人用餐的习惯和变化。特别是通过全家人围坐餐桌旁共同进餐、让儿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和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一个部首:“木”。会写6个一类生字,了解“刀”字的演变过程。
2、积累词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在情境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激发儿童尊重别人劳动成果和爱惜粮食的意识;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关怀。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食物图卡。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观察对比两幅图的情境。
2、认识情境中出现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情境导入。
二、观察图片,体会情境。
1、分别观察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你分别看到了什么?
2、注意观察比较两幅图,看看有什么区别?
(1)第一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
吃的:米饭、汤、炒菜。
用具:筷子、勺子。中餐。
其它:水杯、香油。
(2)第二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
吃的:奶油、面包、橙汁。西餐。
用具:叉子、刀。
(3)说一说:中餐和西餐有什么不同?
三、识字与写字。
1、图文结合。把本课的食物图片分别贴在黑板上,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找出要学习的生字。认读一、二类字,书写一类字。
(1)看刀的字理演变过程,学习“刀”字。
(2)学习“杯”字。注意“木”字旁做部首时捺变点。
(3)注意“叉”“勺”“包”的笔顺。
2、对号入座。把食物图片贴在左侧,生字卡片贴在右侧,请同学连线。
3、游戏:模拟用餐。3人为一组扮演家庭成员,共进西式早餐和中式晚餐,以词卡代替食物,通过表演的形式读出词语或物品的名称。
作业设计:晚餐时说一说,餐桌上有哪些食物和用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巩固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做游戏:西餐有哪些食物和用具?中餐有哪些食物和用具?找到字卡贴到黑板上。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朗读。
二、朗读指导。
1、轻声:叉子筷子勺子。还有哪些类似词语?
2、儿化音:橙汁(儿)。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连线,读一读。拼拼音,读词语,进行连线。
2、读一读,比一比。
(1)准确地读出下列字。
(2)观察比较这几组字有哪些特点?引导得出规律:“加一笔”组成新字;“加一个部首”组成新字。
(3)扩词与区别。
3、分类,涂颜色。
(1)准确读出下列词语。
(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词语如何分类?说一说,涂一涂。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背一背。
(1)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背得快!
(2)说一说《锄禾》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3)平时吃饭时,小朋友的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为什么?
作业设计:把《锄禾》背诵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用餐。
第一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
吃的:米饭、汤、炒菜。
用具:筷子、勺子。中餐。
其它:水杯、香油。
第二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
吃的:奶油、面包、橙汁。西餐。
用具:叉子、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2、能正确通顺的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3、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设计。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学任务。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认识12个字,学写7个生字。
教学环节教学预设(提问设计)小组任务修改补充。
揭题导入。
导学反馈。
用时:4分钟。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出示字谜:一加一。请大家猜一个字。交流猜一个字。交流猜的方法。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字”并组词。小组讨论交流。
精讲点拨。
用时:18分钟。
一、初读第一则字谜,学习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小老师带读,指名读)。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检查读字谜,要求读准确,通顺。
5.指导写字:左、右、红、时。
二、初读第一则字谜,学习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3.检查:带音节的生字。(小老师带读,指名读)。
4.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5.检查读字谜,要求读准确,通顺。
6.指导写字:动、万。
当堂训练。
巩固拓展。
用时:13分钟。
一、认字并扩词是: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
二、书写生字。
达标检测。
用时:
作业设计。
《好字行天下》。
板书设计4、猜字谜。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第2课时)。
教学任务。
1、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2、培养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环节教学预设(提问设计)小组任务修改补充。
揭题导入。
导学反馈。
用时:5分钟。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检查认字。
2、听写。
精讲点拨。
用时:15分钟。
一、学猜第一个谜语。
1、出示第二个谜语,自读。小老师教读。
2、逐句读读猜猜。
(1)、读了第一句想到了什么?
(3)、什么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
(4)、连起来想想,猜猜谜底。
4、再来读读这个谜语,回想一下猜谜的过程吧。
5、再跟老师念念猜谜语的儿歌。
6、齐读儿歌。
二、学第二个谜语。
1、师:有信心猜出第二个谜语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小组内试着说一说,猜猜。
2、小老师带读。
3、我们来看看谜语说了什么。提示理解词语:“互相”、“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洁透明”。
4、你怎样来猜这个谜语?
(2)、猜到谜底了吗?怎么猜出来的?随学生回答板书。
(3)、奖励大苹果。
5、在这则谜语里学了哪些生字?小老师教读。
三、再读课文。
1、这两个谜语有趣吗?课后,你打算说给谁来猜一猜?
2、要求学生能记住,说给爸爸妈妈听。如果他们猜不出来,就告诉他们该怎样猜。
当堂训练。
巩固拓展。
用时:
一、拓展性学习。
1、投影出示谜语卡(,老师读,猜猜看,谜底是什么?
2、猜谜语,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自悟方法:抓住特点。
3、可以把什么编进谜语里呢?观察教室里的东西,想想他们都有什么特点,试着编谜语。大家评一评,编得怎么样。
4、自编谜语,考一考同学。
二、做猜谜会的准备。
1、猜谜语真有趣,还想猜吗?搞一次猜谜活动怎样?
2、谁去准备谜语?到哪儿去搜集谜语吗?
3、哪些同学能自编谜语?
4、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达标检测。
用时:15分钟。
1、准确、通顺的读两则谜语。
2、完成练习。
作业设计。
1、回家自己试着再编一些谜语,讲给爸爸妈妈听。
2、《同步精练》。
板书设计。
识字4。
秋
讠请。
忄 青情。
日晴。
氵清。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12个生字,学会“着、那、到、高、兴、千、成”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色?
生:赤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彩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
生:三件事情:
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
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
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教师引导)。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着、那、到、高、兴、千、成”,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学生分小组读,给生字正音。
2、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
3、课文读给同桌听,想一想,天上真的有一座美丽的桥吗?
三、课文详解。
1、分小组朗读课文,想一想:天上美丽的桥是什么?读后,小组汇报交流。
生:天上美丽的桥是雨后的彩虹。
师:文中的我把彩虹说成美丽的桥,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我爱想象、爱思考。
师:那“我”真的能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它是彩虹,像桥,而且在天空中。
师:那课文中“我”却在这座桥上为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了好多事,又是怎么回事?
生:这是“我”想的,希望可以帮助他们。
师:“我”能想象出这么多事,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我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2、全班集体读二、三、四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为每一个家人都做了事情。
生2:这三段最后一句话都是“你高兴吗”。
师:从这些发现上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懂事、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3、那么,我们也应该向这位小朋友学习,多关心父母、家人,同学们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学生自由回答)。
4、小组分段朗读、小组比赛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除了学习,我们更应该多关心父母和家人。
板书设计:
11彩虹。
彩虹桥上为爸爸洒水浇田地。
彩虹。
彩虹桥上。
拿镜子照妈妈梳头。
关心父母、家人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十三
1、学会独立分析字的笔画,正确书写“巾、衣、本、牙”四个字。
2、听故事,讨论怎样才能见到雪孩子。
3、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两课时。
1、独立说说“巾、衣、本、牙”四字的笔顺并书空。
2、玩一玩“我说你写”的游戏。学生说一个字,例如:“以”,找另一个同学书空笔顺。
3、写字。看谁写得又准确又漂亮。
1、出示“木”字,抽生读一读,书空写。
2、你能给“木”字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吗?开动脑筋想一想。(本、术、禾)3、出示“力”,请你变魔术,加两笔后让它变成另一个字。(办、为)。
4、出示“巴”字,请你给它加偏旁,看能变成哪些字?(把、吧)。
5、你还能给哪些字变魔术?
互相说一说。
1、出示词语:青蛙、刺猬、熊、蛇,你觉得这些词语表示的是什么?(动物类)你还能说出哪些动物名称来?2、第二类:黄色、红色、绿色,是表示颜色的,请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3、第三类:围巾、棉衣、手套,是表示衣物的,请说说表示衣物的词。
4、你还能说出哪些词是一类的?
1、例句:冬天的本领真大呀!
2、句式:谁真怎么样?
3、请依照这种句式说一句话。
1、自由朗读,看你从中能读懂点什么?
2、你知道这首儿歌讲的什么意思吗?
3、教师介绍有关节气的知识。领学生揣摩儿歌的意思。
4、读一读,争取能背诵。课后背给爸爸妈妈听。
1、听老师读两遍故事,可让学生提一些关于内容的小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听懂了。
2、分组说一说,怎么才能再见到雪孩子?老师不要讲太多的自然常识,让学生问、学生答。
3、试着把故事接着讲下去。“第二年冬天,又下雪了……”
1、想一想,你从这些字中发现了什么?
2、收集这样的字,写在本子上,再和伙伴们交流这些字的特点。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十四
1、学会本课生字8个和11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懂得应该热爱劳动,凭着自己的劳动,才能丰衣足食的道理。
难点:理解“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录音带。
4、抄有课后练习4的小黑板。
5、春天到来了,引导学生在盆里或空地上栽种一两样蔬菜或花草,每天观察观察。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小狮子》的故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只小兔子的故事。(出示第一幅挂图)这就是那两只小兔子,一只白,一只灰。板书课题。谁来读课题?学习“灰”。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教师提出学生要求:
(1)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读准这些生字的音。
3、学生按要求自学后,进行检查:
(1)开火车公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2)利用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导读课文一至六段。
1、教师引读第一段:老山羊在地里——小白兔和小灰兔——。
2、学习生字“收、菜”。提示“收”的声母是翘舌音,“菜”的声母是平舌音。“菜”的“艹”表示白菜是一种植物,下面“采”表示读音。
3、收完白菜,老山羊为了感谢小白兔和小灰兔,就要送白菜给他们,小灰兔和小白兔怎么做,怎么说的呢?指名两位同学分别读第二段、第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写小灰兔、小白兔的句子。
4、学生汇报所画的句子,教师出示两句话。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谢、您”。这两个字都是由学过的偏旁和熟字组成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您”是尊称,联系课文理解:小灰兔收了老山羊的白菜,从心里感谢老山羊。小灰兔称老山羊“您”,说明它很有礼貌。
5、引导学生看插图,练习朗读课文,读出小白兔、小灰兔话话有礼貌的样子(板书:要菜子收下白菜)。
6、小白兔回到家里,怎么做的呢?请同学自己读读四、五两段,圈出表示小白兔动作的词。
7、汇报交流,学习“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等词,看看第二幅插图,练习朗读四、五两段课文。(板书:种白菜)。
8、小灰兔把一车白菜拉回家里,怎么做的呢?请同学读第六段。(板书:不干活)学习“饿”。
9、看第三幅插图,指导朗读第六段。
10、读一至七段,先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集体读。
一、复习。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开火车认读。
2、集体朗读一至六段课文。
二、导读七至九段课文。
1、小白兔和小灰兔做得不一样,结果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自己读第七、八、九段课文。同座位分角色练习朗读它们的对话。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送白菜要白菜。
3、引导学生观察第四幅插图,然后练习朗读小白兔、小灰兔的对话,读出小灰兔觉得很奇怪,而小白兔很自豪地语气。
4、总结板书,回顾全文:通过老山羊、小白兔种白菜的事启发学生明白“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
三、学习生字。
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完“挑、哪”的字形,认读“担”。
四、朗读课文。
采取分组读、分角色读、指名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五、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去拼音认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练习2,重点指导写好下面几个字。
谢、哪:左中右三部分要写紧凑,不能写得太宽。
您:心字底要写扁一些。
拔:右半边不是“发”。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六、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
先说说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再口头组词区分字义。
3、完成练习。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填空,其他同学填在书上。写完集体订正。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十五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在课文中标出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6、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十六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1自然段:写小公鸡和小鸭子出去玩。
第2自然段:写小公鸡和小鸭子到草地里玩,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第3自然段:写小鸭子下河捉鱼,小公鸡偷偷地跟着下了水。
第4自然段:写小鸭子听到小公鸡咕救命,赶紧去救他。
2.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了哪件事?
明确:本文一共写了两件事。一件是他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时候,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第二件是他们到河边去玩的时候,小公鸡偷偷下水差点儿淹死,小鸭子救了小公鸡。重点写的是小鸭子救小公鸡。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猜字谜教案范文(17篇)篇十七
1、认识“朗”、“识”“玉”三个字,会写“识”、“玉”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和情感。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教学重难点:如何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如何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贴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众星下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个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抬头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在他眼里,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写的《古朗月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诗文,找出生字宝宝。
1、大家自己先来读读古诗吧,有信心读好吗?如果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2、学生在古诗中找到生字宝宝,读读它们,并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适时指导朗读,相机理解诗意。
(一)指名学生读诗,读后及时评价指正。
(二)检查生字的学习,并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认识“朗”,并理解题目:古朗月行。
1、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能给“朗”字组词吗?
2、引导理解“朗月”。
什么样的夜晚才会有明月?(晴朗)。
古时候有个叫鲍照的人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看见了月亮,于是写下了“朗月行”这首古诗。几百年以后,李白也看见了这样的朗月,他也特别想为月亮写首诗,所以他就借用古人鲍照写过的《朗月行》的题目,并在前面加上一个“古”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朗月行。学生接读题目。
认识和书写“识”这个字,并理解“小时不识月”。
1、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在田字格里怎么写这个字呢?
2、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识”字,(什么结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告诉老师该怎么在田字格里写这个字。学生再书空,然后在书上写这个字。
3、给“识”字组词。
4、李白小时候不认识什么呢?齐读第一行诗:小时不识月。
认识和书写“玉”,并且朗读和理解“呼作白玉盘”。
1、出示“玉”,这个字和哪个字很相像?(区分:玉王)怎样在田字格里写好这个字呢?学生自己观察,自己书写。
2、给“玉”字组词。
3、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他把月亮称呼为什么?齐读第二句诗:呼作白玉盘。想象白玉盘是一只什么样的?如果你见到了这样的月亮你会怎么样?李白小时候和你们一样,见到如此美丽神奇的月亮,可是却不知道是什么,他忍不住大声呼唤:呀!天上有个白玉做成的盘子!
4、那这句诗该怎么读呢?指名学生读,在不断评价中引导学生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然后再齐读。
学习剩下的两行诗。
1、天上的圆月还让李白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自己读读剩下的两行诗。再指名回答。
3、我们该怎样读这两行诗才能读出月亮的神奇与美丽呢?在指名读后的评价上引导学生读出惊叹的语气。在必要的时候,老师也可示范读。
四、整体感悟,指导背诵。
1、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晴朗的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一个小孩子抬头望着它,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啊,它那样洁白,美丽,一定是的白玉做成的'盘子吧?不对!不对!它那样明亮,那样神奇,一定是王母娘娘的镜子飞到了云朵之上。
2、你喜欢这样的月亮吗?喜欢它的什么?那让我们边读诗,边展开想象吧!配乐齐读古诗。
3、想不想把这么美的诗背下来呢?指导背诵。
五、拓展延伸。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或者是儿歌?
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