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他们对主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感谢以下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这些精彩绝伦的优秀作文,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一
无论记事写人,都离不了事。认真写好一件事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记叙一件事(或一项活动),要有条理。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
一般来说,记叙的顺序可按时间的先后。事物的发展的顺序和地点变换、方位推移的顺序等来写。但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也可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
练一练。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有条理的话。
清晨,雷声隆隆,下起飘泼大雨,接着电光闪闪,跳进水沟,挽起袖子,只见小华脱掉外衣,卷起裤管,拿起铁锹,一锹一锹地清沟排水,学校的水沟积水不通,我心里很激动,望着他的背影。
2、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两篇,分别归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3、从生活中选取一件熟悉的事,自拟一个题目,把要写的内容扼要地填在表格里,然后作文。
题目时间。
地点人物。
事情的经过起因:
经过:
结果: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二
今年春节我是在外婆家度过的,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比起繁华的城市,那里更多的是淳朴的年味。走亲访友、拜年、祭祖……总有着许多让我乐此不疲的有趣事伴我匆匆送走每一天。不过,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次放鞭炮。
那天傍晚,我们聚在阿姨家吃完晚饭后,阿姨准备好了许多鞭炮,安排我们到阳台上去燃放。阿姨家对面是一座大山,天气很冷,还飘着鹅毛大雪,山顶、屋顶、树枝、电线杆、草垛子、小路上白雪一片,真是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接过妈妈递给我的鞭炮,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支支吾吾地对妈妈就:“妈妈,这么大个东西,它会不会烧到我手上呀!”“当然不会,妹妹都敢放,你怕什么呀!”妈妈边说边把鞭炮塞到我手里,并替我点燃了鞭炮。随着导火索闪着火星“咝咝”燃尽后,只听“轰”一声巨响,灰蒙蒙的夜空中瞬间划过一道金光,然后“唰啦”一声,金光变成了一朵金色的“鲜花”,“花瓣”似下雨般四下散开,最后悄悄消失在夜空中。啊,一切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困难和紧张,快乐来得就是那么容易,而且更多的是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那种感觉是你无论观看过多少次盛大的烟火晚会都无法体会和形容的。“放鞭炮真好玩!”我这么想着,心里不再害怕了,兴致勃勃地继续放着。
“我们来比一比谁放得高,行不?”姐姐总爱出点子。
“好呀,比就比!”我和妹妹异口同声。
于是我们边说边把鞭炮举高。我把鞭炮举成45度的斜度,听妈妈说这是有一些道理在里边的,现在我还不懂。“轰、轰、轰”三响,三朵“鲜花”一起绽放在高空中。“我最高!”表妹抢着说,“对,是妹妹的最高。”我点点头。接着我们又开始比第二次、第三次……玩得真开心啊!直到把所有的鞭炮全部放完,还意犹未尽。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们都能去亲身经历一下,尤其是那些胆小的女生们,相信一定不会令你们失望的,但兴奋喜悦之余也千万别忘了防火安全哦!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三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暴露——()挺进——()。
璀璨——()黑暗——()漆黑——()。
二、连线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拿”的词语。
1.妈妈()着篮子去买菜。
2.人们()着红旗来到广场。
3.芳芳()起碗大口大口地吃饭。
4.小红()着灯笼来到院子里。
三、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四
动物园里,最吸引我的要算那群顽皮的猴子了。猴子的头很小,一张心形的脸上,嵌着一对敏锐的小眼睛,时刻在窥测着。它长了一身棕色的毛,好像穿着一身棕色的外套。猴子的尾巴不长,但它的四肢却又细又长,脚爪灵活得像手一样,能抓住各种细小的东西。最有意思的是猴子吃香蕉。有一次,一个人扔下一只香蕉,一只老猴子看见了,慢慢地爬过去,闻了闻,觉得没有危险,就熟练地剥开香蕉皮,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完,它随手把香蕉皮向地上一扔,爬走了。一只小猴子见了,急忙爬过去,抓起香蕉皮就咬了一口。它好像觉得不太好吃,又吐了出来,扔下香蕉皮就跑了。说了你可能不信,猴子也懂得母子情呢。你瞧,那只老母猴正在一只小猴身上抓着什么,小猴子也挺听话,老实地躺在老猴的怀里,眯着一双小眼睛,还挺舒服呢。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五
2.害怕________________。
3.难过的_______________。
4.高兴的________________。
5.担心的,发愁的________________。
6.看病________________。
7.数数_______________。
8.穿________________。
9.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
10.深的________________。
11.呼吸________________。
12.深深吸一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数到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做多些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穿多些暖和的衣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汉语意思写英语句子。
1.这个卡通片是讲什么的?是一部关于一只猫的。
2.它们害怕他。
3.这只猫很生他们的气。
4.怎么了?你爸爸生病了。
5.他今天早上应该去看病。
6.不要伤心。
7.你爸爸现在感觉怎么样了?不大好。
8.我该怎么办?你应该穿多些暖和的衣服。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六
一、填空。
1、圆的位置由()决定,圆的大小由()决定。
2、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直径的()倍,是半径的`()倍。
3、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用字母()表示。
4、一个圆的直径是7厘米,周长是(),面积是()。
6、一个车轮外直径是55厘米,车轮滚动一周,大约前进()米。
7、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8、圆是()图形,()是圆的对称轴。
9、一个半圆的直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10、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半圆,周长是(),面积是()。
11、圆的半径扩大3倍,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12、小圆的半径是大圆半径的1/2,小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13、一个圆半径由2厘米增加到3厘米,周长增加(),面积增加()。
二、判断。
1、所有的直径相等,所有的半径相等。()。
2、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半径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5、圆的直径越大,圆的面积越大。()。
6、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
7、兀=3.14。()。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七
选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这就是选择题材,选材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与中心无关的就不采用。
第二,要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教育或有收获。
第三,题材要力求新颖,吸引人,避免一个模式。但也不能为奇巧凭空编造。
练一练。
1.下面是一组半命题,要求选择题材,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一题作文。
我学会了________;我喜欢的________;难忘的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芳芳的十个事例,然后分别以《热爱劳动的芳芳》、《刻苦学习的芳芳》为题,从事例中选择材料,拟出作文提纲,要求中心与材料一致。
芳芳的十个事例。
带病坚持到校上课。
春天,与爸爸妈妈在院子里垒花坛、种花草。
帮助军属王大爷搞卫生。
热心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下雨了总是撑着伞接送小同学。
作业认真,常受到老师的赞扬。
积极参加清扫红领巾卫生街的活动。
拾到钱包交给民警叔叔。
一篇作文,反复修改多次,刻苦练习跳高。
3.《老师来到我家》这篇作文题,可写的内容很多:来的是哪位老师?是哪一次或哪几次来?为什么来?来后说了些什么?我当时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情?先列出写作提纲,然后写成文,要求紧扣中心,取材新颖。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八
审清题意。即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
如:《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虽然都是写小孩,但前者是写自己,后者却是写别人。又如在状物的文章《我最喜欢的×》一题,仔细研究,它要求我们写最喜欢的东西或有趣的动物等。如果按《我最喜欢的人--妈妈》来写这就弄错了写作的对象。
第二,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夏天的晚上》、《课间》。有的从地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操场一角》、《在公共汽车上》。有的从内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学洗衣》、《植树》。也有的从几个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放学路上学雷锋》,就是从时间、地点、内容几方面规定了写作的范围。
第三,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重点是指题目中表示思想意义或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如,《二十年巨变》重点应放在巨变上,写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或家乡)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以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的辉煌成果。
练一练。
1.分析下列作文题,按照要求把题目分类(在横线标出题号)。
限制中心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时间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地点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叙事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写人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写人物关系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
2.用~~~~~~划出下列题目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它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他家富起来了我和同桌比手劲妈妈教我洗衣服这件事做对了他的心灵美。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九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可以使愚者变得博学多才,使我不断的充实自己。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从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拥有了许多图画书,我一有空儿,就常常扎再“书海”里,虽然当时的我连一个字也不认识,但翻着那些精美的图画,就猜到了八九分,一个又一个美丽多彩的故事在脑海中心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喜欢的书也越来越多,类型也都不同。从图画书到故事书,从故事书到星际科幻,又从星际科幻到自然文学,又从自然文学到世界名着,每本书都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像《十万个为什么》让我知道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中华五千年》让我明白了古代王朝的兴衰,《一百个中国名人》让我了解了名人的生活与他们的事迹,一本又一本,无数的知识,让我时时倘洋其中。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名着类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主要写了:鲁滨逊因乘船事故,流落到荒无人烟的荒岛。同伴们都被淹死了,只有他一个人九死一生活了下来;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想办法自救,并学习生存的技能,独自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二个月十九天,竟然靠自己的双手将荒岛变成了“世外桃源”,还勇敢的救了一个土着人“星期五”这本书的精彩内容让我时时陶醉,它让我明白了:如果遇到困难,却没有人来帮助,那就要乐观地接受现实,改变现状。
书籍,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我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把自己的视野增加,让自己的知识增长。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十
童年像一个美丽的宝盒,里面装满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回忆。其中有一段回忆令我最难以忘怀。
记得那是我5岁的时候去外婆家。几个小伙伴想找点新花样玩。我就回房间,从妈妈包里拿出5元钱,冲出来对小伙伴们说:“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们来种钱玩吧!”“好呀!”伙伴们欢呼道。“怎么种呢?”一个小伙伴问。“看我的吧!”我又回房间拿出一把小铁铲,在土里挖了一个小坑,把钱塞进坑里,再把土盖上;我拍拍手说:“你们看,好了。大人们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我们种钱不也能得到钱吗?”伙伴们听了恍然大悟,纷纷学着我的样子做起来。
我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希望几天以后给她一个大惊喜。可是一天,两天,三天……我日日夜夜给它浇水,它却连芽都没有长出来。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忍不住扒开土一看,它不但没有结更多的钱,反而还烂在土里了,我坐在地上哇哇大哭。“怎么了,宝贝?”妈妈关心地问。我哭哭啼啼地说:“我把钱种在土里,都没有长钱,还烂在土里了。呜……”“哈哈!”妈妈不禁笑了出来,“钱怎么能种呢?”“大人们不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那可不一样。”妈妈说,“钱要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你的双手就是天生的肥料啊,只有你用双手辛勤劳动,才会得到很多钱。”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那时傻傻的我做了件傻傻的事,至今令我难忘。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十一
【知识视窗】:能识别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分辨分数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区别。
【典例精析】。
例1、一根绳子长36米,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问还剩下多少米?
【分析】:分数不带单位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因此题中所给的两个表示不同意思,不能混为一谈。
【解答】:36—36×—。
=36—9—。
=26(米)。
答:还剩下26米。
例2、一件衣服原价100元,先降价,再涨价,问衣服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分析】:这题先降价,再涨价,看似降价和涨价一样多,实际上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在100元的基础上降价,第二次是在降价后的价格(90)上涨价,因此衣服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解答】:100×(1—)=90(元)。
90×(1+)=99(元)。
答:衣服现在的价格是99元。
【分析】:把原来篮子里的鸡蛋看作单位“1”,那么第一次买走了总数的,第二次买走了总数的,第三次买走了总数的,第四次买走了总数的,也就是说每次买走的都是总数的,共买了四次,还剩下总数的。
【解答】:(个)。
答:还剩下45个鸡蛋。
【分析】:题目中出现三次“其余三人”但“其余三人”所包含的对象不同,因此,三个单位“1”不同。我们可以把四人的种棵树作为单位“1”,“甲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就可理解为甲植树的棵数占1份,其余三人占2份,那么甲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同理,乙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丙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这些过程就是所谓的转化单位“1”,使单位“1”统一为总棵数。
【解答】:丁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1---=。
丁植树棵数是:60×=13(棵)。
答:丁植树13棵。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十二
茵( ) 券( ) 腊( ) 屡( )
菌( ) 卷( ) 蜡( ) 缕( )
吨( ) 谱( ) 盲( ) 醒( )
纯( ) 普( ) 育( ) 醉( )
瞎( ) 恬( ) 键( ) 涛( )
割( ) 括( ) 健( ) 滔( )
粒 缕 艘番 片 层 株 支 摞
一( )画报 一( )石子 一( )帆船
一( )话语 一( )草滩 一( )微云
一( )歌曲 一( )柳树 一( )涟漪
a.充满同情、爱意、遗憾、内疚 b.迫切
c.诚恳、热情 d.体谅、安慰
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
2、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4、贝多芬朔:“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一、幽静、入场券、蜡烛、陌生、盲人、琴键、一缕、恬静、记录、微波粼粼、波涛汹涌
五、
六、1、(b) 2、(a) 3、(d) 4、(c)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十三
在暑假期间我发现我们小区多了很多的垃圾分类广告牌及垃圾桶,提醒我们时时要记得把垃圾分开投放。还好我们家一直都有将可回收垃圾存放一处再变卖的习惯,虽然卖的钱不多,不过可以让我们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这也是不错的。
在泰国旅游时我发现他们在这方面也是挺环保的,因为酒店基本不存放一次性用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牙刷、梳子、拖鞋等),除非客人提出要求才会提供,这样就可以省下很多资源减少垃圾。
如果我们人人都坚持下去,我相信还会有一个绿色地球!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十四
如果5m=n,那么m和n成();。
如果m/n=1/2那么m和n成();。
如果nm=4,那么m和n成();。
如果m/9=4/n,那么m和n成()。
二、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三、选择.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
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
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
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十五
一、形近字组词。
陪()稿()极()。
培()搞()及()。
朴()记()碟()。
扑()纪()蝶()。
二、从课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文件一()台灯两()绿茶。
一()写字台一()花生米两()转椅。
三、将意思相近的词用线连起来。
思索一般。
普通增添。
劳苦马上。
增加简便。
立刻思考。
简单劳累。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
五、选词填空。
无论……总是……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1、()周总理是国家的领导人,()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2、周总理审阅文件()浏览一遍就算了,()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3、()我送稿子给总理审阅,()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
4、()工作量有多大,总理()那样一丝不苟。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十六
判断对错。
1、圆柱的体积一般比它的表面积大。
2、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锥,体积也相等。
3、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4、“做圆柱形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5、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填一填。
1、2.8立方米=立方分米6000毫升=。
306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5平方米40平方分米=平方米。
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0cm,它的底面积是cm2,侧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3、用一张长4.5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制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最多是平方分米。(接口处不计)。
4、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76cm3,圆柱的体积是cm3。
5、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cm,它的体积是cm3。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十七
1、“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38”,()是单位“1”。
a、小羊b、大羊c、无法确定。
2、()的倒数一定大于1。
a、真分数b、假分数c、任何数。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a、110b、910c、1110。
4、12×(14+13)=3+4=7,这是根据()计算的。
a、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结合律。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4,求面积的算式是()。
a、20×34b、20×34+20c、20×(20×34)。
6、比35的27多9的数是()。
a、19b、14c、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同步(通用18篇)篇十八
小时候以为时间是老人,岁月如流水般漫长。时光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向前走。当他再迈一步的时候,我在他面前耐心等待。有一天独自回首往事,突然发现自己还在襁褓中,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现在的苗条可人。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时间是一个永不停息的青春。
时间不会溜走,他会留下他去过的痕迹。当我跟上它的节奏,和他并肩而行,回头一看,会发现脚印,这是我成长的见证;但是,当我抛弃了时间,他把我留在了身后,我看着离我很远的时间,看到前面留下了一系列的脚印。那是我心中的一个遗憾!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爸爸看着过去蓝的奶奶,现在满是秋霜;我看着爷爷额头上的皱纹。我终于明白了时间的珍贵,懂得珍惜。在我的脑海里,我从来没有让一分钟轻易地从我身边溜走。我每天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有计划地安排每个周末。除了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睡觉前还会把课本外的知识吸一吸;在校车上的时候,经常听广播,了解国家大事。我从不让自己活在空虚中。
列宁先生说:“浪费别人的时间是在消磨金钱,而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我不仅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还鼓励父母在课余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为生活的每一分钟增添色彩。
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是今天。据说时间是最公平的。我觉得时间是最没有同情心的。我叫他,他假装听不见,继续往前走。时间最贱。我求他再给我一分钟,但他从不答应。时间就像大海,冲淡了留在你脑海里的旧记忆,把我拿着讲台上的证书那一刻的荣耀化为泡沫。
时间是宝贵的,让我们一起珍惜时间,与时间同步。——让我们的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