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大班教案需要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理念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在大班教案的准备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范文,拓宽教学思路和方法。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一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协调性。
2.练习双脚交替在直线型、s型“木桩”上行走,练习在高矮不同的物体上行走,保持身体平衡。
3.练习匍匐前进,激发幼儿敢于挑战的兴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重备:
奶粉罐填沙制作的祥云,八宝粥盒填沙制作的`木桩,跨栏,自制“灌木丛”,音乐。
利用孙悟空“72变”的本领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体验变化多种角色的乐趣上操练多种本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扮孙悟空带幼儿进教室,组织幼儿模仿猴子,(抓耳挠腮等动作)练习走、跑、滚,进行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激发幼儿学习本领的兴趣,引出孙悟空72变的本事,带领幼儿练本领,将小猴变成乌龟、兔子、小马等练习爬行、单脚或双脚跳、慢跑或快跑等动作。
(1)乌龟爬。爬过草地,绕过土丘,到达终点。
(2)兔子跳。跳过草地,跳过土丘,到达终点。
(3)小马跑。跑过草地,跨过土丘,到达终点。
2.教师创设情境,带领幼儿走木桩、爬灌木丛,练习走s线和匍匐前进。
走木桩动作要领:腰挺直,双臂展开保持平衡,脚踩稳。
匍匐前行动作要领:身体贴住地,双臂弯曲,放在肩的两侧,交替运动带动身体前进,同时双腿协调地随身体向前运动。
3.游戏“腾云驾雾”。教师介绍游戏玩法,鼓励幼儿大胆挑战,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动作要领:腰挺直,双臂展开保持平衡,脚踩稳。到达最后一个祥云作眺望状,轻轻跳下。
三、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面条人。
孙悟空吹了一口气把小猴变成了面条,放进锅里煮,引导幼儿做全身放松活动。
2.创设到对面山上摘桃子情景,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二
1、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对复制现象感兴趣。
2、 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复制、发展扩散性思维。
3、 对“克隆”技术感兴趣,有热爱科学的态度。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1、各种相同物品。
2、拷贝纸、复写纸、剪刀、果冻盒、橡皮泥、印章、印泥、。
3、幻灯片:动物的克隆、复制技术等。
一、变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二、看一看、分一分,认识复制现象。
1、幼儿观察物品并进行分类练习。
2、提问:“你是怎样整理的?丰富“一模一样”
3、这些一模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三、试一试、做一做,尝试复制平面物体。
1、 帮孙悟空做卡片,根据意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复制。
2、提问:“你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告诉幼儿,刚才小朋友操作的过程叫“复制”。
四、了解复制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1、平时,你看到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这些复制的办法?
2、观看录象,感知复制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3、为什么要使用复制?引导幼儿说说运用复制的好处。
五、继续探索复制的多种方法。
1、 帮孙悟空制作商品:卡通画、做蛋糕、做饼干。
2、 交流自己的复制过程,互相欣赏。
六、了解生活中的生物克隆技术。
1、 观看幻灯,激发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 简单了解复制或克隆的利与弊
七、给孙悟空送货。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三
1使幼儿认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
2了解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特征。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使幼儿掌握孙悟空怎样智斗妖怪。
evd《孙悟空打妖怪》音乐碟片《白龙马》
1、出示头饰:有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唐僧、妖怪
2、 提问:小朋友喜欢这些图片中哪个人物?(我们喜欢孙悟空)
3、 问:你们喜欢的人会干什么?(会打妖怪)
4、 好,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孙悟空是怎么打妖怪的?
5、 放儿歌碟片
6、 教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7、 按儿歌中的主要内容提问:把幼儿引入高潮,
8、 让幼儿模仿唐僧骑马的动作;孙悟空打妖怪的动作;沙和尚挑担子的动作;学猪八戒挺着大肚皮走路的样子。
9、 放音乐碟片让幼儿学着骑马的样子走出教室
10、 让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模仿西游记中的人物
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充分发挥爱好从而提升幼儿的兴趣,模仿了主要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记住了儿歌的主要内容。
要注重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能一味地模仿惊险动作,不能学习猪八戒贪吃贪睡,更不能把同伴当妖怪。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四
设计意图:
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是幼儿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到每位幼儿的心灵,尤其是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
活动目标:
1、观察动画片中人物服装、神态、动作,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2、关注道具和场景变化,感受动画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愿意通过语言和动作大胆表达自己会动画片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幼儿与父母共同收集关于《西游记》的连环画、图片、vcd等,对《西游记》及孙悟空有初步的了解。
2、金箍棒、塑料袋、皱纹纸、纸壳等。
3、《大闹天宫》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欣赏动画片,在关键处暂停并根据需要提出一些问题,如:
(1)在播放天宫场景时暂停并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在哪里看出来的你喜欢这里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关注场景的变化,说出自己的感受。
(3)引导幼儿尝试分组表演《大闹天宫》的片断。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幼儿的表演情况,并请个别组向大家进行展示表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活动区继续表演进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表演。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五
2、了解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特征。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1、出示头饰:有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唐僧、妖怪。
2、提问:小朋友喜欢这些图片中哪个人物?(我们喜欢孙悟空)。
3、问:你们喜欢的人会干什么?(会打妖怪)。
4、好,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孙悟空是怎么打妖怪的?
5、放儿歌碟片。
7、按儿歌中的主要内容提问:把幼儿引入高潮,
8、让幼儿模仿唐僧骑马的动作;孙悟空打妖怪的动作;沙和尚挑担子的动作;学猪八戒挺着大肚皮走路的样子。
9、放音乐碟片让幼儿学着骑马的样子走出教室。
10、让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模仿西游记中的人物。
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充分发挥爱好从而提升幼儿的兴趣,模仿了主要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记住了儿歌的主要内容。
要注重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能一味地模仿惊险动作,不能学习猪八戒贪吃贪睡,更不能把同伴当妖怪。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六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3、懂得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人、对事要分好恶。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1、图夹文、面具。
2、已经对《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所了解。
1、上次老师给你们讲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那个故事里有谁?
2、谁上当了?唐僧、八戒为什么会上当?
1、教师示范念儿歌,提问:
儿歌的题目是什么?儿歌里都有谁?他们是怎样的?
2、教师运用教具第二遍朗诵儿歌。提问:
儿歌里是怎么说唐僧师徒的?用了哪些好听的句子?孙悟空又是怎样打败妖怪的?
3、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速度从慢到快,以增加念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可以用拍手、敲鼓等形式边念边打节奏。
1、图片的排列上什么秘密?(引导幼儿先找出相同的图片,然后说说相同的图片都排在什么位置,最终得出“句首和句尾是相同”的规律,引出“顶针”)。
2、感知连锁歌的形式。把句尾和句首重叠在一起,并连成一长条,告诉幼儿:像这样,相同的部分连在一起,像一把长长的链条锁那样的儿歌叫做“连锁歌”。(幼儿学讲)。
你最喜欢儿歌里的谁?为什么?(教育幼儿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人、对事要分好恶。)。
1、请幼儿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
2、请个别幼儿戴上面具或者进行装扮后,一边念儿歌一边表演。
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充分发挥爱好从而提升幼儿的兴趣,模仿了主要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记住了儿歌的主要内容。
要注重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能一味地模仿惊险动作,不能学习猪八戒贪吃贪睡,更不能把同伴当妖怪。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七
活动目标:
1、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对复制现象感兴趣。
2、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复制、发展扩散性思维。
3、对“克隆”技术感兴趣,有热爱科学的态度。
活动准备:
1、各种相同物品。
2、拷贝纸、复写纸、剪刀、果冻盒、橡皮泥、印章、印泥、。
3、幻灯片:动物的克隆、复制技术等。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二、看一看、分一分,认识复制现象。
1、幼儿观察物品并进行分类练习。
2、提问:“你是怎样整理的?丰富“一模一样”
3、这些一模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三、试一试、做一做,尝试复制平面物体。
1、帮孙悟空做卡片,根据意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复制。
2、提问:“你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告诉幼儿,刚才小朋友操作的过程叫“复制”。
四、了解复制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1、平时,你看到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这些复制的办法?
2、观看录象,感知复制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3、为什么要使用复制?引导幼儿说说运用复制的好处。
五、继续探索复制的多种方法。
1、帮孙悟空制作商品:卡通画、做蛋糕、做饼干。
2、交流自己的'复制过程,互相欣赏。
六、了解生活中的生物克隆技术。
1、观看幻灯,激发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简单了解复制或克隆的利与弊。
活动反思:
让孩子操作,在操作体验中,感受到复制的神奇。在这之后,再认识不同的复制方法,知道利用科学技术复制的神奇。这样,孩子们从最贴近自己的操作的认识,向未知的拓展,更循序渐进。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八
1.练习双脚交替在直线型、s型“木桩”上行走,保持身体平衡。
2.能根据木桩摆放的距离、形状等,创造性地玩木桩。
3.敢于在高矮不同的木桩上走过,体验和木桩做游戏的快乐。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练习双脚交替在直线、s型“木桩”上行走,保持身体平衡。
能根据木桩摆放的距离、形状等,创造性的玩木桩。
1.用易拉罐、纸筒、奶粉桶制作的“木桩”若干。
2.课前观看《西游记》,了解故事情节及孙悟空的本领。
一、创设“孙悟空变变变”游戏情境,进行热身活动。
教师以“孙悟空变变变”游戏,引导幼儿通过变、老鹰等动作。
练习上肢摆动、单脚站立等动作,进行热身练习。
二、通过“在花果山玩游戏”,探索木桩的多种玩法。
1.根据木桩摆放的位置,引导幼儿创造性的玩木桩,如:绕木桩、滚木桩、单脚站在木桩上等。
2.师友交流并展示玩木桩的多种方法,及时肯定和小结,重点练习在木桩上平衡站稳的方法。
三、开展“腾云驾雾”学本领游戏,练习掌握双脚交替走木桩。
1.师幼自主摆放直线木桩,练习双脚交替走直线木桩。
(1)幼儿自主摆放出高、中、低三组高度不同的直线木桩进行练习。教师观察幼儿动作,引发幼儿讨论交流:“怎样能平稳、连贯走完?”掌握双脚交替走木桩的要领。
动作要点:双手侧平举,上体直,眼睛看准木桩,落脚到桩中间,单脚支撑的时间短。
(2)鼓励幼儿选择其他高矮不同的直线木桩进行练习。
要求木桩跌落者应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师幼分享经验:“你是用什么方法走的?”可请个别幼儿师范,进一步掌握平衡走的要领。
2.将直线调整为s型木桩,练习双脚交替走曲线木桩。
(1)引导幼儿观察木桩的变化,探讨走s型木桩的方法。提问:到拐弯处怎么走?
(2)幼儿自选1-2种不同高度的s型木桩进行练习。
小结:看谁木桩的位置再落脚,拐弯时注意身体保持平衡。
3.将三组木桩连在一起,延长距离,练习连续走过s型木桩的.动作技能,提高游戏难度。
鼓励幼儿大胆行走,巩固身体平衡的动作技巧。
小结:走长距离的木桩时,要坚持、不能着急,随着木桩变化的感受、调整身体的平衡,站不稳的时候可以停下来稳一稳,就能顺利连贯地走完。
四、开展“蟠桃园摘桃”游戏,幼儿自选路线走高低、远近不同的木桩,再次提高游戏难度。
1.请幼儿在方形场地内自主摆放木桩(木桩打乱顺序,高低、远近不同)。
引导幼儿观察场地布局并思考自己的行走路线。
2.第一遍游戏:从方形场地中自主选择路线平稳地走过。
鼓励顺利通过的幼儿说说成功的感受。
3.第二遍游戏:引导幼儿挑战自我,选择不同路线再次尝试走过高矮、远近不同的木桩,增加游戏的挑选性。
表扬挑战自我,增加难度的幼儿。
五、创设“吃桃”的游戏情境,进行快乐放松活动。
1.在“吃桃”的游戏情境中引导幼儿进行吸呼气和全身放松活动。
2.把小木桩送回“家”,离开场地。
本活动,我以幼儿熟悉的《西游记》为主线,以“变变变”、“腾云驾雾”、“蟠桃园摘桃”等游戏情境贯穿始终,从准备活动、动作练习到放松活动,都较好的体现了情境化、游戏化;三首不同风格的《西游记》乐曲在活动中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练习的热情。
首先,我创设“孙悟空变变变”游戏情境,进行热身活动。以《西游记中》激烈的乐曲激发起幼儿兴趣。其次,通过设计“在花果山玩游戏”环节,探索木桩的多种玩法。引导幼儿创造性的玩木桩,重点练习在木桩上平衡站稳的方法,为后面的活动奠定基础。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创新出了好多不同的玩法,如:绕木桩、滚木桩、跳木桩、单脚站在木桩上等。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腾云驾雾”学本领这一环节,主要让幼儿练习掌握双脚交替走木桩。先从走直线开始,个别幼儿不能平稳走过,尝试第二次明显有进步,第二步进行走“s”型,幼儿在走直线的基础上走“s”型相对容易些,但个别幼儿在拐弯时有些不稳。第三步将三组木桩连在一起,延长距离,练习连续走过s型木桩的动作技能,提高游戏难度。紧接着又开展“蟠桃园摘桃”游戏,幼儿自选路线走高低、远近不同的木桩,再次提高游戏难度。幼儿在此环节中表现不一,有的选择比较简单的路线,有的喜欢挑战难度。最后一个环节,创设“吃桃”的游戏情境,进行快乐放松活动。
此次活动我充分放手鼓励幼儿依据情境自主摆放木桩、自由选择适宜路线练习,从三排直线摆放到变s型再到变方阵,给予幼儿不同的体验与挑战,很好地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幼儿积极性较高。但幼儿在走木桩时因水平不一样,有快有慢,个别幼儿出现有推搡现象,走完的幼儿在等待时稍微有点乱,应该在开始之前加以强调。总体来说,活动目标完成得不错。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九
1、体验诗歌的意境美,并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听读习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识字: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妖魔鬼怪。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能根据常规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音乐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电脑
2、课文范例
一、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音乐《猴哥》视频。
2、《西游记》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3、《西游记》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今天西游记里的主人公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学字卡。
1、电脑课件出示图片和字卡。
2、幼儿认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朗读。
1、欣赏课文,出示欣赏常规。
师;(1)、妖魔鬼怪吃到唐僧肉了吗?
(2)、妖魔鬼怪哪里去了呢?
2、跟读课文,出示跟读常规。
3、朗读课文,出示朗读常规。
4、用响板配节奏读课文。
四、识字游戏,巩固本课字卡。
1、课件出示,妖怪图片。
师;我知道孙悟空是小朋友们心目中的英雄,今天王老师也给小朋友们一次化身孙悟空的机会。
2、游戏规则:请小朋友选择你要打的妖怪,读出妖怪背后的字卡才能真正消灭妖怪。
3、请4名小朋友参加此项游戏。
五、即兴表演。
1、每名幼儿分发一个字卡,请幼儿按照卡片的字自动分成四组。
2、请每组幼儿听音乐即兴表演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
六、结束部分。
在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中幼儿退场。
本次活动选取自婴幼儿全语言整合教育.字宝宝乐园中的一首诗歌《孙悟空打妖怪》这首儿歌堪称经典,所以我选择了这篇教材。这节上课开始我以音乐导入,播放了音乐《猴哥》,调动幼儿的情绪,让孩子们自由的`说说《西游记》中的人物特点,这样孩子们对儿歌的梗概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教授儿歌时,发现孩子们基本能将儿歌完整的念下来,而且在一遍一遍的常规朗读中孩子们的兴趣不减,再加上用响板配节奏读课文,孩子们的兴趣盎然,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识字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请小朋友选择你要打的妖怪,读出妖怪背后的字卡才能真正消灭妖怪,当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好多孩子积极踊跃的要来打妖怪,通过游戏,孩子们认识了本课的重点生字,达到了教育目标。最后还让孩子自由创编儿歌的动作,让孩子们进行儿歌表演,再加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孩子们还创编了很多形象生动的动作,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一直在感染着我,当时听课的老师也都赞不绝口,从本次活动我发现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感受幼儿的心理,和简单的一两样道具就能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学得很开心。当然活动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自己在语言组织方面有些欠缺,显得比较的啰嗦。相信在我今后的不断磨练中,我的课堂教学能有所提高。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十
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没有生命力的,可以通过一个充满童趣的活动形式带给孩子们,可以看出小朋友们是很感兴趣,很有激情的。
2、《西游记》的敝事在戏剧舞台上展现得丰富多彩,但可惜的是,好像离我们现在的孩子太远了。通过表演游戏这样的形式,让我们的小朋友走进传统艺术,使他们从中感受快乐,体昧传统文化带来的无限魅力。
3、在表演游戏活动中,每一项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小朋友们之间的配合。这是对幼儿合作意识,与他人交往,沟通的社会性培养的一个绝佳机会。
4、表演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在他们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好的活动能够给每一个孩子一块适于他成长的土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每一个孩子所需要的环境是不同的,每一个孩子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每一个孩子的关注点、兴趣点也是不同的。而生态式艺术教育活动,就是打破千篇一律。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追求的教育目标。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十一
1.练习双脚交替在直线型、s 型“木桩”上行走,保持身体平衡。
2.能根据木桩摆放的距离、形状等,创造性地玩木桩。
3.敢于在高矮不同的木桩上走过,体验和木桩做游戏的快乐。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练习双脚交替在直线、s 型“木桩”上行走,保持身体平衡。
能根据木桩摆放的距离、形状等,创造性的玩木桩。
1.用易拉罐、纸筒、奶粉桶制作的“木桩”若干。
2.课前观看《西游记》,了解故事情节及孙悟空的本领。
一、 创设“孙悟空变变变”游戏情境,进行热身活动。
教师以“孙悟空变变变”游戏,引导幼儿通过变、老鹰等动作
练习上肢摆动、单脚站立等动作,进行热身练习。
二、 通过“在花果山玩游戏”,探索木桩的多种玩法。
1.根据木桩摆放的位置,引导幼儿创造性的玩木桩,如:绕木桩、滚木桩、单脚站在木桩上等。
2.师友交流并展示玩木桩的多种方法,及时肯定和小结,重点练习在木桩上平衡站稳的方法。
三、开展“腾云驾雾”学本领游戏,练习掌握双脚交替走木桩。
1.师幼自主摆放直线木桩,练习双脚交替走直线木桩。
(1)幼儿自主摆放出高、中、低三组高度不同的`直线木桩进行练习。教师观察幼儿动作,引发幼儿讨论交流:“怎样能平稳、连贯走完?”掌握双脚交替走木桩的要领。
动作要点:双手侧平举,上体直,眼睛看准木桩,落脚到桩中间,单脚支撑的时间短。
(2)鼓励幼儿选择其他高矮不同的直线木桩进行练习。
要求木桩跌落者应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师幼分享经验:“你是用什么方法走的?”可请个别幼儿师范,进一步掌握平衡走的要领。
2.将直线调整为 s 型木桩,练习双脚交替走曲线木桩。
(1)引导幼儿观察木桩的变化,探讨走 s 型木桩的方法。提问:到拐弯处怎么走?
(2)幼儿自选 1-2 种不同高度的s型木桩进行练习。
小结:看谁木桩的位置再落脚,拐弯时注意身体保持平衡。
3.将三组木桩连在一起,延长距离,练习连续走过s型木桩的动作技能,提高游戏难度。
鼓励幼儿大胆行走,巩固身体平衡的动作技巧。
小结:走长距离的木桩时,要坚持、不能着急,随着木桩变化的感受、调整身体的平衡,站不稳的时候可以停下来稳一稳,就能顺利连贯地走完。
四、开展“蟠桃园摘桃”游戏,幼儿自选路线走高低、远近不同的木桩,再次提高游戏难度。
1.请幼儿在方形场地内自主摆放木桩(木桩打乱顺序,高低、远近不同)。
引导幼儿观察场地布局并思考自己的行走路线。
2.第一遍游戏:从方形场地中自主选择路线平稳地走过。
鼓励顺利通过的幼儿说说成功的感受。
3.第二遍游戏:引导幼儿挑战自我,选择不同路线再次尝试走过高矮、远近不同的木桩,增加游戏的挑选性。
表扬挑战自我,增加难度的幼儿。
五、创设“吃桃”的游戏情境,进行快乐放松活动。
1.在“吃桃”的游戏情境中引导幼儿进行吸呼气和全身放松活动。
2.把小木桩送回“家”,离开场地。
本活动,我以幼儿熟悉的《西游记》为主线,以“变变变”、“腾云驾雾”、“蟠桃园摘桃”等游戏情境贯穿始终,从准备活动、动作练习到放松活动,都较好的体现了情境化、游戏化;三首不同风格的《西游记》乐曲在活动中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练习的热情。
首先,我创设“孙悟空变变变”游戏情境,进行热身活动。以《西游记中》激烈的乐曲激发起幼儿兴趣。其次,通过设计“在花果山玩游戏”环节,探索木桩的多种玩法。引导幼儿创造性的玩木桩,重点练习在木桩上平衡站稳的方法,为后面的活动奠定基础。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创新出了好多不同的玩法,如:绕木桩、滚木桩、跳木桩、单脚站在木桩上等。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腾云驾雾”学本领这一环节,主要让幼儿练习掌握双脚交替走木桩。先从走直线开始,个别幼儿不能平稳走过,尝试第二次明显有进步,第二步进行走“s”型,幼儿在走直线的基础上走“s”型相对容易些,但个别幼儿在拐弯时有些不稳。第三步将三组木桩连在一起,延长距离,练习连续走过s型木桩的动作技能,提高游戏难度。紧接着又开展“蟠桃园摘桃”游戏,幼儿自选路线走高低、远近不同的木桩,再次提高游戏难度。幼儿在此环节中表现不一,有的选择比较简单的路线,有的喜欢挑战难度。最后一个环节,创设“吃桃”的游戏情境,进行快乐放松活动。
此次活动我充分放手鼓励幼儿依据情境自主摆放木桩、自由选择适宜路线练习,从三排直线摆放到变 s 型再到变方阵,给予幼儿不同的体验与挑战,很好地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幼儿积极性较高。但幼儿在走木桩时因水平不一样,有快有慢,个别幼儿出现有推搡现象,走完的幼儿在等待时稍微有点乱,应该在开始之前加以强调。总体来说,活动目标完成得不错。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十二
活动形式:集体、分组。
教案目标:
1、体验同心协力的同伴关系。
2、理解有情节的内容,感受中国传统连锁调的形式特点,能学会有表情地朗诵。
3、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要跟着陌生人走)。
4、能够分角色表演。
教案准备:
1、响板一个,音乐《一个师傅三个徒弟》。
2、《孙悟空打妖怪》磁带,唐僧师徒及妖怪(双面)头饰、面具、卡片。
3、《孙悟空打妖怪》相关情节的道具:金箍棒、大钉耙、行李箱、贴绒黑板。
教案过程:
1、教师故作神秘状让小朋友猜猜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他们都是谁呢?然后放音乐《一个师傅三个徒弟》。(声音先小后大)。
3、与幼儿互动,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卡片,并说出他们各自有什么特征(如孙悟空有金箍棒、猪八戒非常贪吃……)。
(1)、请幼儿自行表演角色动作,放录音机让幼儿听《孙悟空打妖怪》。
(2)、带上围裙,有节奏地念《孙悟空打妖怪》,同时按顺序一一出示头饰。
(3)、听后请幼儿说说这首念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教师加上身体语言完整地念一遍,让幼儿跟着老师念。
(2)、重新找小朋友将重复1—2遍,加深幼儿印象。
小结:在《一个师傅三个徒弟》的音乐中让幼儿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出活动室。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十三
1、喜欢参加表演活动,能自然大方的表演,体验表演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喜悦。
2、“值日生拓展”从学期初的活动设计、活动实践、活动的整理都是三位教师一起完成的,体现了保教结合、团队合作、共生共长。可见,班上3位老师只有深度的配合、互助,才能建立真正的默契与合作。
3、生活活动教育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真正合作的平台。这也启示我们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幼儿园集体中,管理者如何从分班、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班级团队建设理念、目标、方法的培养等方面下工夫,帮助各班级建设成高效的团队。
活动一--画宣传海报:
通过讨论小朋友们了解到演出前要宣传一下自己,最常见的是张贴海报的形式。我们收集了一些海报请小朋友们观察。
而后讨论:为什么演出前人们会绘画海报贴在外面?它是起什么作用的?海报上都包括什么内容,随后幼儿自由分组,分工创作。进行海报展示,小朋友们来评价。最后评选出最能表现我们演出的海报贴出去进行演出宣传。
活动二--设计演出门票,绘制背景:
我们用一次完整的活动来设计制作有关这次表演的门票。很多小朋友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内向的不善表达的小朋友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
孩子们自己用绘画、剪纸、剪贴的方式设计演出门票,表演活动、美工活动使得班中的小朋友都能够有参与艺术活动的机会,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喜欢艺术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快乐,丰富了情感体验,能够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富有个性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小朋友合作的意识。较好地实现了《纲要》中社会领域目标要求的幼儿要能够主动参与班中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活动三--布置剧场、邀请观众,好戏开场:
小朋友们把自己设计的门票送到了小二班小朋友手中,邀请他们来看戏!听说要看表演,小班的小朋友们都非常的高兴。
有检票员检票人场,有引导员带领小班小朋友按票上的排号就座。小班的小朋友都就位了,有小主持人提示大家注意剧场的公共礼仪。这样的活动使幼儿关注周围的环境状况,使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够初步自律,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
演出结束我们还不忘问一问观众小朋友看得怎么样?
在表演活动中小朋友们得到了快乐,增加了对戏剧的喜爱,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十四
1、对孙悟空感兴趣,在讲述孙悟空的故事中辨别是非与好坏。
2、尝试用“假如……”句式说话,并乐于参加谈话活动。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1、活动前请幼儿观看动画片,了解孙悟空的故事。
2、进行谈话经验储备,收集孙悟空的资料。
3、动画片《西游记》光盘、音乐《猴哥猴哥》、地震、火灾、水灾、生病等图片和场景。
4、心愿树。
一、听音乐《猴哥猴哥》,感受孙悟空降妖除怪的故事。
1、师:你看过〈西游记〉吗?《西游记》里都有什么人物?(幼儿答)。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途遥远,历经磨难。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孙悟空铲除妖怪地精彩片断呢?(想)。
2、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片断。帮幼儿加深对孙悟空不怕困难,坚强通勇敢的精神的印象。
二、讨论:
1、《西游记》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2、你喜欢谁?为什么?(如喜欢孙悟空,他能保护师傅。)师小结(因为唐僧去西天取经是件好事,帮助别人做好事,本身也会是快乐、开心的事。)。
3、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孙悟空那样的人?
三、重点谈话,教师启发幼儿“假如我是孙悟空……”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小贴画奖励)。
2、师也对心愿树许愿——(卖关子,听说大胆地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我们会变得更聪明。)(假如我是孙悟空,我想变成一大片草坪,让幼儿园里到处都有绿地,而且一出教室门,就可以在柔软的草坪上打滚,不怕摔伤。对了,我还想变出许多好玩的玩具,送给我们大班乖巧、听话的孩子……)。
3、鼓励每位幼儿用“假如我是孙悟空,我想变成……”说话。(启发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自己的设想。)(始终要扣题)。
4、刚才心愿树悄悄告诉我,说小朋友都是懂事的、有爱心的孩子,你们美好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四、扩展到关爱那些特别需要帮助的人。
1、我们在幼儿里开心地生活,可是有些人却在遭受灾害,我们来看一下图片,看图上都发生了什么灾难?(逐一出示地震、水灾)。
2、图上出现了什么情景?(地震了)地震了,许多楼房倒塌,许多人可能就被砸死了,假如你是孙悟空,你会怎么做?(如幼儿答:我会赶快救人,师启发怎么去救,变成什么来救?可能变成一架好大的飞机,变成许多小魔仙,坐上热气球,就不怕被埋到废墟里了。)。
五、小结,再次激趣。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认为这节活动一定很好开展,因为孙悟空这个故事人物对我们幼儿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由于问题的设计,幼儿完全脱开了《西游记》中情节的影响,将这个孙悟空的本领与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有了较多的谈话内容,幼儿小手各个高举,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对第二个问题,从幼儿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心中充满的爱心,让人听了很感动,我很满意。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十五
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能学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孙悟空打妖怪。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3、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1、课前排练儿歌的情境表演。
3、唐僧师徒及妖怪(双面)的.桌面教具一套;响板、木鱼、等节奏乐器若干;橡皮筋、呼啦圈等若干。
一、以情境表演引入,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引入情境表演。
2、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师以旁白的口吻根据表演讲述儿歌的内容。
二、学习儿歌,引导幼儿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播放儿歌录音,师根据儿歌内容一一演示桌面教具。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师完整地念一遍儿歌,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提问:。
(1)儿歌里都有谁?
(2)谁上当了?为什么唐僧、猪八戒容易上当受骗?
小结: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4、请一幼儿示范,启发幼儿用上身体语言有表情的朗读儿歌。提问:这首儿歌读起来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小结:前一句的最后一个词是后一句的开头,念起来好听顺口又有趣,就象我们玩的接龙游戏一样。
5、幼儿分组轮流朗读儿歌,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三、提供相关材料,幼儿分组练习巩固儿歌。
1、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念儿歌,使儿歌读起来更好听,更有趣?
2、幼儿分组自行选择材料,尝试不同形式的儿歌读法。
乐器组:利用打击乐器,引导幼儿边打节奏边念儿歌。
玩玩跳跳组:利用橡皮筋、呼啦圈等,引导幼儿边跳边念儿歌、边转边念儿歌等等。
表演组:启发幼儿利用桌面教具,边操作边念儿歌。
3、请一两组幼儿上来表演不同的儿歌读法。
四、活动延伸:。
1、语言角:继续投放与《西游记》有关的服饰、道具、游戏材料等,引导幼儿创编儿歌,继续开展儿歌表演。
2、体育角:布置《四人取经》的游戏场景,引导幼儿比赛竟走,体验同心协力的伙伴关系。
这首诗歌幼儿很喜欢,度起来朗朗上口,和容易学会,人幼儿知道什么坏,什么是好,培养幼儿的合做精神,及表演能力。
孙悟空超市大班教案(精选16篇)篇十六
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能学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3、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1、课前排练儿歌的情境表演。
3、唐僧师徒及妖怪(双面)的桌面教具一套;响板、木鱼、等节奏乐器若干;橡皮筋、呼啦圈等若干。
一、以情境表演引入,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引入情境表演。
2、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师以旁白的口吻根据表演讲述儿歌的内容。
二、学习儿歌,引导幼儿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播放儿歌录音,师根据儿歌内容一一演示桌面教具。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师完整地念一遍儿歌,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提问:
(1)儿歌里都有谁?
(2)谁上当了?为什么唐僧、猪八戒容易上当受骗?
小结: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3、师利用身体语言引导幼儿熟练、有节奏的一起朗读儿歌。
提问: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儿歌读起来才会好听?
4、请一幼儿示范,启发幼儿用上身体语言有表情的朗读儿歌。
提问:这首儿歌读起来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
小结:前一句的.最后一个词是后一句的开头,念起来好听顺口又有趣,就象我们玩的接龙游戏一样。
5、幼儿分组轮流朗读儿歌,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三、提供相关材料,幼儿分组练习巩固儿歌。
1、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念儿歌,使儿歌读起来更好听,更有趣?
2、幼儿分组自行选择材料,尝试不同形式的儿歌读法。
乐器组:利用打击乐器,引导幼儿边打节奏边念儿歌。
玩玩跳跳组:利用橡皮筋、呼啦圈等,引导幼儿边跳边念儿歌、边转边念儿歌等等。
表演组:启发幼儿利用桌面教具,边操作边念儿歌。
3、请一两组幼儿上来表演不同的儿歌读法。
四、活动延伸:
1、语言角:继续投放与《西游记》有关的服饰、道具、游戏材料等,引导幼儿创编儿歌,继续开展儿歌表演。
2、体育角:布置《四人取经》的游戏场景,引导幼儿比赛竟走,体验同心协力的伙伴关系。
评析:
这首诗歌幼儿很喜欢,度起来朗朗上口,和容易学会,人幼儿知道什么坏,什么是好,培养幼儿的合做精神,及表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