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因为这一天晚上人们会点亮各种华丽的灯笼。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元宵节总结,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热爱和探索。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一
我是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度过的这个我过得很快乐。
上午,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看了的街头闹红火表演,可真热闹呀!有扭秧歌的,划旱船的,舞龙灯的,敲鼓的…….最好看的就是挠阁了,叔叔们背上背了一个铁架子,上面有一个小女孩儿高高地站着。好羡慕她呀,我也想站在上面威风威风。我们跟着红火队伍走了很远也不觉得累。
晚上吃过元宵后,我们先在小区放了好多花炮,然后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行五人一起去广场看彩灯和礼花。一路上,看灯的人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有,他们兴高采烈地边说边笑,整个城市一派节日的气氛,好不热闹。
到了广场,我就被各种五彩缤纷、样式各异的花灯吸引了,有金兔送福、牧童吹笛、百鸟迎春等,真是看得我目不暇接。八点钟开始燃放礼花了,伴随着广场上人们的阵阵欢呼一个个礼花相继在夜空中绽放,美不胜收。首先一个“导弹”“嘭”的一声飞向天空,就像d飞机似的,在天空中炸开了,五颜六色的伞兵飘然而落,快到地面时就消失了。几颗“流星”从空中划过飞向云层,接着出现了无数小礼花,小礼花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小朋友们都赶忙捂住了耳朵。一会儿,小礼花便消逝得无影无踪。还有的礼花就像很多朵蒲公英一样一下子出现在我们眼前又慢慢地向四周散开。
的晚上可热闹了,看灯和看礼花的人人山人海,个个笑逐颜开,每个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真是一个又快乐又难忘的呀!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二
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正月十五夜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到今一直在延续着。
又称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这一夜就叫元宵。
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每年,妈妈都会包汤圆给我们吃。汤圆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和芝麻馅。只见妈妈先往糯米粉中和水,把糯米粉揉捏成糯米团,把糯米团切成一个个糯米块,然后在糯米块上放上馅,再封口,最后搓圆,一个个汤圆完成了。
我喜欢,因为不但可以吃到汤圆,还可以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三
今年的过的是比较开心的,因为我前天做了个小手术,所以我不能干活啊,只好看着他们干活。我就只等着吃就行。饭吃的还是比较快的,吃完了我们就去放烟花这才是我最喜欢的`。
可是今年的烟花可不那么好看啊。吃完饭老爹和她孙女先去放烟花了,我在厨房看我姐洗碗,好像听到烟花声音了,我就急急的跑出去看看。天!他爷俩竟然把草都给点着了,好像老爹不会放,因为以前都是我老公放的,昨晚他去上班了,我就跑过去教他们,不教还好,我教的好像是错的。天!只见烟花从地下就炸开了,火星四溅啊,后果就是,我侄女的衣服烧破了,婆婆的眼睛上方给蹦了个疙瘩,往外一看,邻居的一堆柴火也给烧着了,我当时笑得都不行了,我们怎么会这么笨啊,连烟花都不会放,剩下的那几个谁也不敢放了,只好仍在门后面了啊。
就这样过完了,新的一年也开始了,就当是岁岁平安把,因为什么东东都炸碎了啊。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四
爆竹声中,迎来了我国传统的节日——。
早晨起床当然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元宵用黏黏的面搓成有大有小放在笼里毛巾盖着铺着红纸。煮好的元宵活像一个个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滚入心脾舌头上留着那种甜蜜蜜的情思与味道代表着一家与与睦睦的生活。
又称“花灯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看花灯,花灯的品种很多,有的是加菲猫形的,尖尖的耳朵,粉红色的小鼻子,樱桃似的小嘴。一打开开关,加菲猫中的风车“呼”的一声,风车旋转起来。泡沫球也上蹦下跳的,站在中间拉着小提琴的小女孩还唱着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有的是蜻蜓形的,大大的眼睛,小黑点般的眼珠,薄纱似的飞翼,一节一节的尾巴,只要推一下开头,蜻蜓绿色的飞翼就有节奏地跳起舞来。我买了一个莲花形的灯,小巧精致的莲花,叶子上白里透红,闪着明亮的光。
亚细亚超市的门口有两条龙,龙头上戴一颗珠子,两边顶着白色的龙角,黑亮的大眼睛,锋利的牙齿,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今年是x年,龙身上站着几只神气十足的老鼠,大大的耳朵,在向我们招手呢。
猜灯谜也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走在南峰服饰广场里,到处都是灯谜。“飘雪下雨(打一成语)”,“落花流水”,爸爸兴奋地说。“回答正确”售货员小姐说。“自小在一齐,目前少联系(打一字)”,会是什么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了答案:孙。
这个过得真搞笑!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五
是,我们社区的元宵灯会可好玩了,有灯谜,猜中了有一个小哨子拿,有自己制作的兔子灯笼和象征着美好的灯笼,各种各样,还要评选出各个奖项,还有好几个有趣的活动。
我印象最深的是猜灯谜和评选灯笼。
哇!这儿的灯谜可真不少,数一数,有五十个呢!我独自猜了几个谜语,一个、两个、三个……哇,我猜了还真不少,有八个呢!
过了一会儿,元宵灯会正式开始了。主持人―――王玲阿姨宣布开始猜灯谜,同学们和家长紧紧地簇在王玲阿姨的四周,生怕抢不到谜语。我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举了好几次手,王玲阿姨都不叫我,我放弃了,哎,真遗憾啊!
手,我做的灯笼出世了!
经过同学们和家长的指定,我的灯笼被评为了二等奖,好高兴啊!
明年,我还要来参加做灯笼、猜灯谜的活动!!!!!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六
今天是,我在县城里观看了大型的文艺节目表演。
大街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各乡镇组织的表演队伍按顺序在大街上慢慢的前进,各种文艺表演制作的多姿多彩,表演的的活灵活现,舞龙的人们更是不甘落后,他们跑前跑后,把一条条彩龙舞动的上下翻飞,令人们眼花缭乱,扭旱船的人们更是喜气洋洋‘,他们时而向人们至意,时而相互穿行。作出的动作仿佛在大海中穿梭的小船,各式各样的彩车更是装扮的多姿多彩,威风锣鼓震耳欲聋。后面的是秧歌队伍更是风采,他们有的拿着扇子,有的舞动着彩绸,他们舞出了节日的喜庆,扭出了节日的快乐的气氛。
晚上我们全家人吃完元宵就去看灯了。一路上人来人去、车水马龙。我们来到会演中心,看到这里人山人海,,四周挂满了形态各异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有火红的金鱼灯,象征吉祥如意的福星高照,开屏的孔雀灯……今年是兔年,兔当然是这灯的主题了,有吉祥兔闹春灯,玉兔送福灯,一排排闪亮的玉兔灯,祝福人们今年身体好,事业成,生活越来越美好。
远处,一闪一闪的灯塔吸引了我,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前面,高高的灯塔上镶着漂亮的霓虹灯,红的,蓝的,黄的,绿的,五彩纷呈,耸立在广场中央,美丽极了。人头蹿动、人流如潮。街道两旁是五光十色、五彩斑澜的灯,大街小巷灯火通明。
我最喜欢的是我们明星小学的灯了,中间是我们的校徽,两边飞着一条龙和一只凤,象征着学校对我们的期望,希望我们将来男同学成龙,女同学成凤。天上几朵白云在飘来飘去,你瞧,还有两只小粉兔子了,好像在说:“兔年快乐”。我兴奋极了,接下来我们开始看街道两旁的灯,它们个个形态各异,有打秋千的熊猫,有会跳舞的青年,还有转动的飞机,好看极了。一路上人们有的在照像,有的在赞叹灯火,还有的在广场上嬉戏,真是热闹极了。
天色已晚,我还沉浸在这激动人心的气氛中,久久不想离开。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七
没办法,我们只好不看了,可是,也不能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去吧!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到了九龙公园,九龙公园的人相对来说较少,我们抄近路走,近路就是土坡,我们爬呀爬,经过十几分钟的奋斗,终于爬上了坡顶。在最高处往下看,好美啊!淡淡的雾气中“漂浮”着许多房屋,仿佛是童话中的仙境。今天虽然没看到热闹,但是却领略了人间仙境,也算是一种美的享受。再见了,九龙公园。
下午,父亲开始装火锅,我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看得入了迷。
原来,装火锅是这样的:一层白菜,一层肉丸子,一层海带,一层瘦肉片子,一层木耳,一层肥肉片子,最后浇上用酱油、味精、生姜粉、盐等调成的汁子。这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夜幕落下,炮声阵阵、礼花声声,还来不及看晚会,母亲说:“快去写作业了”,于是我提起了笔,写下了这篇见闻。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八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
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聚在一起,吃饺子、吃元宵。傍晚,天刚暗下来,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炮竹声,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来到院子里放烟花,我小心翼翼地点燃烟花,只见一道亮光升到了天空,“啪”的一声,美丽的烟花绽放在空中。
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朵朵美丽的烟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喇叭花,有的像梅花······它们绽放的多姿多彩,照得夜空五彩缤纷,像白天一样。
伴随着烟花的绽放时一声声清脆的响声,有的像哨子,有的像鸟儿叫,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那烟花燃后的碎片就像流星一样洒落人间。大家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包括我。
“开饭啦!”妈妈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对我们说。看着那香糯圆滑的汤圆,小表弟眼冒金光,口水都已经流出来了。“小馋猫们,再不来,汤圆就要被吃光了呦。”我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拿起汤匙选了一个放在鼻口闻了一下好像是芝麻馅的,我用牙齿咬了一小口,顿时芝麻香就扑鼻而来,看着裂开的汤圆像一个笑脸好像在笑。不一会儿,碗中的汤圆都滑进了肚子里,撑得我的肚子也像一个大汤圆。
多么难忘的元宵之夜啊,我要永远记下这美好的夜晚。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九
今天是,我过得很快乐。
早上,我吃了一肚子汤圆,肚子圆圆,身体强强,可以做很多事。果然,上午我和奶奶去市场上买了两包烟花,帮奶奶提着蔬菜,得到了奶奶的表扬。回来后,我和孙明阳同学一起去家访,完成了老师交给我的任务,心中有种胜利的喜悦。一整天我都沉浸在快乐中,还没等到晚上我就出去放了一次鞭炮。
晚上,万家灯火、爆竹声声、礼花绽放,家家户户的大人和小孩都在楼下放烟花。我带着快乐无比的心情在楼下放了许多的烟花爆竹,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那五光十色的美丽烟花,让我欢呼雀跃。最让我欣喜的是我还看到了美丽的夜空挂着一轮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听妈妈说今天的月亮在22:00时是50多年来最大最圆最亮的一次。
今天,我感到很快乐,我希望明天还是!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十
我很喜欢过年,因为过年会让我们全家人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渐渐接近尾声了,而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便是正月十五的了。
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以往,爸爸妈妈一定会在上午带我和弟弟去广场上看民俗文化表演,到下午,我们小区内就会举行猜灯谜活动,而晚上呢,我们就会去绿色庄园看灯展,吃元宵。现在我一想起那些场景,心里总怀着一种美妙的感觉。但是现在,新型冠状病毒不断流传,使得我们都得待在家里,所以想要外出做习俗活动都没有机会了。
但是,我们心里并没有被病毒所占领,早上,有的人家会在自家门口的楼道里掌灯、点蜡烛,祝愿在这一年中红红火火、吉祥如意。等到十点钟左右各家各户就要开始准备丰盛的午餐了。
中午,也就是到了午饭的时间,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就等着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享用了,有鱼有肉、有菜有饭,酒足饭饱之后,便开始睡起午觉,这时,整个小区都好似静了下来。
傍晚,我向窗外望去,每个树上都有着不同颜色的彩灯,十分吸引人的眼球,在我们小区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晚饭是可口的元宵,一个个黑芝麻馅儿的元宵在嘴里既甜又滑润,忍不住让人多吃几个。晚饭后,我们全家就围坐在沙发上电视前,收看晚会,我们家中充满了欢笑声。
这就是我们濮阳的!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十一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在用笑脸迎接的到来。
晚上,我在楼上,听到楼下有一阵阵锣鼓声,我赶紧冲下楼一看,一大群人围在一起,我挤进人群,看见几只“狮子”正精彩地表演着。突然,一直“狮子”朝我扑过来,好想要把我吃了,我很害怕,连忙向后退了几步。这时候,它向我摇头摆尾,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仿佛在说:“你这个胆小鬼!怕了我吧,哈哈哈……”我看了很不服气,就壮着胆子向前走了几步,趁它不注意,偷偷揪了一下它的毛,心里想:哼,叫你得意,现在知道我的厉害了吧!我终于报了这“一吓”之仇。这时候,有人放了鞭炮,送他们到下一个地方表演。我一直站在那,看他们慢慢离去,直到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今年的,我不仅看了舞狮,还猜了灯谜、放了烟花,真是个令人难忘的元宵。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十二
今天是,晚上,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跟着爸爸来到了这场热闹的元宵灯展中间,也同时来欣赏这绚丽缤纷的奇妙灯展。
灯展设在一座古香古色的小庭院里。院中央是一座高高的“灯塔”,里面高挂着七个大灯笼和二十个小灯笼,将灯展的大门找得更加绚丽,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真是一个奇妙的灯展!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十三
爸爸带我去豫园看灯会,晚上6点钟我们到了豫园。
豫园入口处,一幅用彩灯装饰的“2019年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会标展现在我的眼帘,真是宏伟又气派。进入园内,我目不转睛地观赏着各种各样造型的、五彩五彩缤纷的彩灯,让我眼花缭乱!
从灯会入口处开始,总共100只造型各异的“老虎”让人目不暇接,或憨态可掬,或雄壮威严,恭迎八方游客的到来。
接着我又看到一组灯竟然是:世博会的吉祥物——可爱的“海宝”灯展,形态可爱、各种姿态的“海宝灯”,向我频频招手!我也情不自禁地举起手,向它们招手,心里激动地说:“小海宝们我喜欢你们!我想和你们一起跳个舞……。”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举起手机给我照几张了相,我可高兴了。
最后,我们来到豫园广场,看到一盏由几千只易拉罐组成的巨型虎灯,那一盏盏彩灯与易拉罐组合成威猛的老虎灯,别具一格、造型别致,赏灯的游客纷纷留影合照。
今晚的豫园,百虎迷人眼,海宝大拜年,彩灯如昼,烟火生辉,灯会里处处都是美景;古色古香的豫园商城今晚华灯高照,迎接着四面八方赏灯的游客,预示着猪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
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十四
转眼间,寒假接近尾声。这一天是,在今天,村子里有个游神活动,所以村子里也异常热闹。
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在这一天,我最喜欢看烟花。今年也不例外,带上几个要好的朋友,来到了村子里拜神的地方看烟花。
终于,第一个烟花升起,带着无数人美好的愿望,翱翔在天际。美丽的烟花在天空绽放,如同一把巨大的五颜六色的雨伞从上往下盖,盖住那些到处乱跑的调皮小云。看见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绽放,心情也不由得的好起来。今年十分惊喜,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烟花,这种烟花十分漂亮,按螺旋的方式冲上云霄,周边还带有一丝丝金白色的火花,如同一条巨大的火龙在吐丝。
虽然寒假过去了,但是这些美好的回忆还时不时地浮在我们的心头。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十五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意思是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各个叫好。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放炮人是我和弟弟。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弟弟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天空五彩缤纷,十分美丽!
放完了焰火,我就想玩点新玩意儿——放孔明灯。说干就干,于是,我们便买了几个。拆开包装一看,发现灯的底部有开口,中间有一根铁丝,另外有一包蜡。我们一家四口第一次放孔明灯,就看着说明放。我先写上愿望,再把蜡装到了孔明灯下方的铁丝绳上,爸爸掏出打火机,“咔嚓”,点着了,火苗往上直窜。我拎着上方,让它“蓬松”得更快些。妈妈握住孔明灯的边缘,一会儿功夫,孔明灯就鼓了起来,如轻气球一般。爸爸选好时机,大声对我说:“放!”“哦,哦,哦”,我一边应着一边轻轻松开了手。果然,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孔明灯摇摇晃晃地飞了上去。我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十六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要全家人团团圆圆地吃汤圆呢!今天的阳历日期也非常有趣,是2月22日,全都是“2”,真是太有趣啦!
上午,外婆就来到了我们家,舅舅也要来和我们一起吃团圆饭,我和妈妈都很开心。中午吃完香喷喷的午饭,我和妈妈准备陪外婆去新蕾公园和未名园溜达溜达,顺便消消食,嘻嘻,既玩得开心又消消食,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今天的天气很适合走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走到了新蕾公园。那里的人真不少,空气里弥漫着欢乐的气息,满面笑容的孩子们在荡秋千、玩攀爬架……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爬山,精神抖擞的老人在走路锻炼身体。黄色的腊梅娇艳欲滴、刚长出芽苞的柳丝随风舞动、迫不及待迎接春光的红梅含苞待放,几只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好像在为我们欢唱。我感到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正向我们走来!
未名园可以改名叫风筝园了,这里可真是个放风筝的好地方,简直成了风筝的世界。天上飞着无数个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风筝,人们跑着、笑着,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风筝越飞越高,成了未名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我买了一个可以吹出超级大泡泡的泡泡棒,这种泡泡棒一按一个键,头部的泡泡棒就张开了,成了一个倒箭头形,这样吹的面积变大,泡泡也就变大了。用这种泡泡棒吹出来的大泡泡格外地大,足足有3个气球拼在一起那么大,在阳光的照射下,一会儿是金黄色,一会儿是淡绿色,一会儿是浅蓝色,真神奇呀!我一会儿拿着泡泡棒转圈,吹出一个一米多长的大泡泡;一会儿把吹出来像皮球一样的泡泡轻轻地、柔柔地放在杆上,一上一下地晃动,泡泡就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一会儿像炒菜一下,迅速搅动大泡泡,它就变成了一团密密麻麻的小泡泡团了,可真是太好玩了!
下午四点,我们心满意足地往家走去,要赶回家做团圆饭。好期待吃那香香、甜甜的汤圆呀!祝大家快乐!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十七
讲究的是走出家门普天同乐,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的欢腾、热闹,也道出了与其它节日的不同之处。所以说,我很喜欢这个节日。
今年的与昔日的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元宵灯也随之好看了起来。昨天晚上,我随妈妈去街市看花灯,虽然门外的冷风吹得我冷的发抖,但是这寒冷低档不住我对看花灯的热情。
真美!真热闹!真是五彩缤纷!是吧?
元宵节做元宵(模板18篇)篇十八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据说,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候,周勃、陈平铲平“诸吕之乱”,汉文帝登基的这天正是正月十五。以后,每年这一天的晚上,他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祝。因“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便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这天晚上,举国上下都要张灯结彩欢度元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用各种果饵作馅,外面裹以糯米粉滚成丸子,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丸子在锅中时浮时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人又改称为“元宵”,古时人们又称“元宵”为汤团、圆子或者粉果,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古时“元宵”价钱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其中“珍品”既是“元宵”。明国初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总是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同音,“元宵”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他做贼心虚,便在192019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称“汤圆”。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原来中国传统文化是那么有趣的,以后我要多一点了解下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