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来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以下是一些建设性的教学工作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使用。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2、113页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
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乘除法等知识,知道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小组合作。
1、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说给大家听。
2、同位互相说说(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交流汇报。
1、请同位互相背乘法口诀。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先看懂图意,再进行列式计算。
出示第2题。(练一练,进行填数的练习,互相说说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再进行填数。
出示第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出示第4题(是一道口算题练习)或活动前线说明活动规则和要求,轮流出示表示得数的数字卡片,反复练习,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
出示第5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二
2.进一步弄清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使学生对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掌握得更加熟练.。
4.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主要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理解,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易混淆的概念.。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谈话: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在课下复习了第十册课本中约数和倍数一章的内容,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过了哪些概念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时由一名同学做记录.(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知识网络.【演示课件“数的整除”】。
1.思考:哪个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并说一说概念的内容.。
反馈练习:
教师说明:能除尽的不一定都能整除,但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2.说出与整除关系最密切的概念,并说一说概念的内容.。
反馈练习:下面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因为15÷5=3,所以15是倍数,5是约数.()。
因为4.6÷2=2.3,所以4.6是2的倍数,2是4.6的约数.()。
明确:约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约数和倍数必须以整除为前提.。
3.教师提问:
由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约数你又想到什么概念?并说一说这些概念的内容.。
根据一个数所含约数的个数的不同,还可以得到什么概念?
互质数这个概念与哪个概念有关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互质数这个概念与公约数有关系,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讨论互质数与质数之间有什么区别?
5.教师提问:
如果我们把24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那么这几个质数叫做24的什么数?
只有什么数才能做质因数?
什么叫做分解质因数?
只有什么数才能分解质因数?
6.教师提问:
谁还记得,能被2、5、3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征?
由一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又可以得到什么概念?
(二)比较方法.。
1.练习:求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思考: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1.教师提问: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练习.。
(1)想一想,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2)。
(3)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0.1081.0810.81081080。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弄清了各概念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并且强化了对知识的运用.。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一个数的约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三
分数除法的复习与应用。(教材第46页整理和复习,第47页练习十)。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很好地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正确列出数量关系,掌握四类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复习倒数。
(1)师:倒数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抢答,教师板书意义)。
(2)师: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学生抢答)。
(3)师: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引导学生分整数、小数、分数回答。
2.复习分数除法及其计算法则。
(1)师:分数除法有哪些类型?
引导学生回答: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板书类型)。
(2)师:写一道除法算式,让同桌算一算。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回答:分数除法要转化为分数乘法计算。
(3)师: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算一算,说一说。(课件出示题目)。
3×7=21÷3=21÷7=。
5/3×1/2=5/6÷5/3=5/6÷1/2=。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生共同总结: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或小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就是说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板书计算法则)。
(4)点名学生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复习分数除法应用题。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类应用题?它们的特点和解题思路是什么?
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四种应用题类型)。
二、知识应用。
1.教材第46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之间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2.教材第46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师:3个问题分别属于哪一类应用题?(点名学生回答)。
(3)让学生先写出数量关系,再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3.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4题。
第1题:教师读题,学生判断正误,点名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
第2题:点名3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订正。
第3、4题:先让学生读题说一说属于哪一类应用题,再独立计算。(教师订正)。
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4.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3)同桌交流,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4)点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教师订正并总结。
三、巩固反馈。
(课件出示题目)。
1.判断。
(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2)甲数比乙数多1/4,乙数比甲数少1/4。()。
2.粮店运来面粉140袋,是运来大米的袋数的7/9,大米运来多少袋?
140÷7/9=180(袋)。
12÷1+3/7=。
400÷1-1/9=450(元)。
1-9/24÷1/16+1/24=6(天)。
四、课堂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这节复习课我分成了三大模块。第一模块为建立知识网络,第二模块为检测效果,第三模块为质疑总结。
第一模块先让学生回忆章节中的所有概念及其含义,重新感知概念,然后梳理概念,根据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知识结构图。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整合能力,他们能快速读懂提纲、表格等形式的知识框架结构。
第二模块需要改进之处是,我应该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示,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告知学生,并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模块只有几个学生进行质疑,说明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有待加强,这是以后需要更加努力的环节。
2.我的补充: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四
教法建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课件演示:能被2、5整除的数)下载。
8267697218675625。
(板书:能被2、5整除的数)。
二、探究新知(继续演示课件:能被2、5整除的数)下载。
(一)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1、新课导入:写出20以内(包括20)2的倍数。
2、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并讨论)。
3、引导学生明确:右边的数是左边的数的倍数,都能被2整除.。
右边的数个位上是0、2、4、6、8.。
(教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4、反馈练习:
(1)判断:下面这些数能否被2整除.。
102、718、900、96、34。
(2)学生相互举例并判断:能被2整除的数。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五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过程:一、合作学习,梳理知识1、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更大的数,在这单元你学到了很多知识。小组合作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知识点,全班汇报交流,投影作品。2、师:生发言说的全面具体(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读写数、改写数、求近似数)师板书知识点。二、实践练习,体验成功师:我们学过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我们要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了。我们进行闯关练习!第一关:数位顺序记得牢师:聪聪不小心把数位顺序表弄破了,你能帮他修复好吗?1、出示表格,生在练习纸上完成数位顺序表汇报:生说师课件演示:师:兔博士有问题要考考大家!投影显示,抢答(1)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2)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0)个百万是一亿,(10)个亿是十亿。师:数位顺序表熟记于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读数写数呢!第二关:读数写数我最棒1.师:投影4005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10843005(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我们已经学习了更大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生:第一步要分级,用虚线隔开,再从高位往低位读起。2.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师:这有两个数会不会读?生读你是怎么读的?.如:7890000读作:七百八十九万4563000000读作:四十五亿六千三百万师总结: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师:再看看下面的'两个数,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读出来如:40052136143500710532师:你是怎么读的?4.师:读和写是一对好朋友,我们练习写数。5.师:如:五百二十一万(5210000)怎么写的?6.师:七千万零五十。(70000050)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生: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一亿零六十四万零七百师小结:同学们表现的太棒了,我们继续闯关吧!第三关:变变改改我不迷1.改写整亿整万的数。举例如:4700000=470万12700000000=127亿师:这样的数要怎样改写的?生独立完成。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2.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近似数。(1)美国的超级圆顶体育场能容纳76791人。(2)通信卫星离地面35860千米。(3)截止11月1日,我国总人口为1295330000人。师:近似数该怎么求?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师:我们在改写整万数或整亿数和求近似数时用的连接符号是不同的。师总结:看来大家对这一单元的知识掌握的很好。要我要在班里组织一次争星比赛,看谁能运用所学知识得到的星最多。想不想参加比赛,准备好了吗?三、课堂小测,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93页“练习与实践”第7~9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
理解“一种药品降价10%”的含义。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题。
两种衬衫的原价相同,由于打的'折扣不同,所以现价不同。108元原是这两中衬衫现价的和。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
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活动,适时互换角色,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开展竞赛,以提高练习效果。
二、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交流。
三、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七
目的:
掌握“幕、喜、宽、紫、事、蒙”六个字的书写。
一、出示田字格中的字,齐读要写的字。
二、指导学生观察日字格中的范字。
1、说说它们大部分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
2、写这类字要注意什么?
3、学生分析各字在格中所占比例,教师指导示范。
三、学生认真描红、临写。
四、对照范字检查,看看每个字写得是否匀称、美观,上下部分比例安排是否适当。
五、选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参加小组评选,再全班交流。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应该帮助他们。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说一说、演一演如何帮助残疾人,培养与人主动沟通和有礼貌地交谈的能力。
目的:
1、懂得遇到有困难的残疾人应该主动沟通、帮助。
2、能联系生活,自拟·清境进行口语交际。
一、板书课题。
问:课题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你平时见过哪些残疾人?
二、看图表演。
1、看左边的图,想象说话。
(1)图上的小姑娘在做什么?她和盲阿姨开始怎样见面,小姑娘怎么主动与盲阿姨沟通,在领盲阿姨过人行横道时,她们在说着什么话。同桌合作想象说话。
(2)同桌或小组分角色表演,全班表演。
2、看右图,想象说话。(方法同左图)。
三、搞一次助残活动。
1、想一想,你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过哪位残疾人,怎么帮助的?
2、小记者采访同学们的平时助残事迹。
3、记者发布新闻,口头报道典型助残事迹。
四、创设情境表演。
1、表演助残活动。
2、虚拟情境表演,题材可由助残扩大到扶老携幼,帮助伤病人员等。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八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巩固复习声母。
2、能熟读音节及音节词。
3、能认读已学过的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摆一摆”及“读读连连”中的轻声练习。
三、教学准备:
1、已、学过字母卡片。
2、已学过的生字卡片。
3、准备小棒、线等。
教学过程:
一、字母顺序连一连。
1、用字母卡片认读23个声母。
2、翻到《复习四》的声母表,读一读。
3、按声母表顺序连字母,看看出现了什么动物?
二、摆一摆:还能摆出什么字母?试试看。
1、书上用什么摆出什么字母?
2、你还会用什么摆出什么字母?
3、展示:如小棒和圆片可以摆b、p、d、q等。
4、启发:还可以用橡皮泥、剪纸等方法摆出字母。
三、想一想:哪些同学的姓里有什么声母?
1、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姓里有什么声母。
2、出示九个声母:g、k、h、j、q、x、zh、ch、sh、。
做认朋友的游戏:谁的姓里有某个声母,谁就是它的朋友。老师把本班中出现的姓分别写在这九个声母下面。
3、读一读姓。
四、读一读:比较音节。
1、自读后,互读。
2、指名读。
3、说说每组两个音节的异同。
4、齐读。
五、读读连连。
1、自读音节词。
2、开“火车”读。
3、看例子,说说为什么qi、che、同huo、che、连。
4、自己练习连线。
5、指名说说怎么连,为什么这样连。
六、我会认。
1、师:树上有这么多的苹果,只有认得它们的同学才有资格摘下来。谁来摘?
2、学生做“摘苹果”游戏。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9页“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2、3-5,第90页上第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加法和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和除法中的一些运算规律。
2、能运用运算律使计算变得简单。
3、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运算律使计算变得简单。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我们已经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请先将第89页上的表格填写完整。
2、说说各运算律用语言文字怎么理解?
3、除了这几个运算律,在减法与除法中还有哪些规律?引导学生得出减法与除法中的`规律,并用字母表达式表示。
二、基本简便计算。
1、第89页上第2题。
要求先分析各题特征,看能否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怎样简便计算?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对。
2、第89页上第3题。
分析这4题特征,看能否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怎样简便?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对。
3、拓展练习(一)出示:(见补充练习纸)。
拓展练习(二):第90页上第6题。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再观察前两题的简便计算过程,再按照这样的方法计算后两题。
拓展练习(三)出示:(见补充练习纸)。
(由于补充的习题中有分数,无法发帖,所以只能发在共享空间了)。
课前思考:
复习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抓住两点进行:一是明确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是含有两级运算的先算第二级,再算第一级。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二是加法和乘法运算律既适用于整数,又适用于分数和小数的运算。练习与实践中,要借助第2题,让学生补充其它一些运算性质或运算规律,高教导又补充了一些具体的题目丰富学生的运算知识。
课前思考:
四则混合运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一些经常练习的简便计算学生基本掌握得不错,但也有个别学习困难生掌握的不好,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十
1.掌握自然数的分类和关系,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网络.。
2.理解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概念.。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抽象概括的能力.。
区别整除和除尽、互质和质数、分解质因数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不同.。
边总结边练习(讲练结合).。
一、揭示课题,确定研究对象——自然数。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数的'整除知识(板书:数的整除)。
你知道的数有哪些?我们研究数的整除时,这里的数是指什么数?(板书:自然数)。
二、研究自然数的分类。
1.提问: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
生: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按照约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1、质数和合数.(板书:奇数偶数1质数合数)。
2.提问:你能说说什么叫奇数、偶数?什么叫质数、合数?质数和合数有什么关系?
(板书:分解质因数质因数)。
3.练习:判断对错。
(1)自然数可以分成质数和合数.()。
(2)质数都是奇数,合数都是偶数.()。
(3)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奇数.()。
(4)把15分解质因数是3×5=15,3和5叫质因数.()。
三、研究自然数的关系。
(一)整除关系。
1.提问:两个自然数之间会存在哪些关系?(板书:整除互质)。
2.什么叫整除?(引出约数、倍数)(板书:约数倍数)。
它和除尽有什么区别?(板书:除尽)。
约数、倍数表示的是数吗?(板书:关系)。
公约数、公倍数表示什么?(板书: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3.练习: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12÷4=3,()。
12能整除4.()。
(2)6是倍数,3是约数.()。
(3)约数的个数有限,倍数的个数无限.()。
(二)互质关系。
1.什么叫互质?它和质数有什么区别?考虑下面各组中什么样的两个数间存在互质关系?
2.判断练习:
(1)两个数互质,这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2)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3)两个奇数一定不互质.()。
(4)两个偶数一定不互质.()。
(5)奇数和偶数一定不互质.()。
(三)既不互质,又不整除的关系。
1.出示一组数:根据自然数间的关系,将下列一组数分类。
(1)13和26(2)2和7(3)4和21。
(4)45和3(5)8和5(6)14和42。
(7)12和15(8)9和10(9)30和48。
(10)12、18和24。
整除关系互质关系。
(1)13和26(2)2和7(7)12和15。
(4)45和3(3)4和21(9)30和48。
(6)14和42(8)9和10(10)12、18和24。
(5)8和5。
师:(指除整除关系、互质关系外的一组数)这类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板书:既不整除,又不互质)。
2.这类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怎么求呢?(用什么方法?)。
数的整除(参考教案一)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练习:下列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十一
1、学生经历探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中最高位的书写位置。
课件、小棒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谈话: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把46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求每班分得多少个)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6÷2=)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求每班分得多少个,就是把46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个?)你想怎样算的?和同学交流。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46÷2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根?(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述)
(2)还可以怎样想?
想法预设:
每班先分得2筒,是20个,再分得3个,合起来是23个。
40÷2=20
6÷2=3
20+3=23
(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竖式该怎样写,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46,最后写除数2)。
(4)怎样计算呢?(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从最高位除起,先算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2,商是2,2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2表示4个十除以2得2个十),所以对其被除数的十位商的位置写2。
小结:我们回顾笔算过程:笔算46÷2要从最高位除起,也就是从十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十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个位上。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板书课题。
2、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出示教材第51页“试一试”,246÷2=
你能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试做这道题吗?学生独立尝试。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1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2个百除以2得1个百所以1要写在商的百位上)
3、比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谈话:今天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呢?
引导学生明确:除的过程是一样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比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多算了一步,百位上除好以后还要把十位上的数写下来继续除,要注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 列竖式时,注意数位对齐,商写在被除数的上面。 同桌交流算法,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联系生活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十二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知识要点: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4.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图形与位置”。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
二、整理与反思。
1.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
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用数对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图略)。
5.练习:(五下p.16练一练)。
7.教师投影一幅野生动物园的示意图,学生用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各个景点的具体位置。(图略)。
8.刚才我们复习了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这里的距离都是已知的,但有的时候需要我们计算,这时又需要用到什么知识?(比例尺)。
三、练习与实践。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讨论时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够准确的表述。还要提醒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全班校对讨论。提醒学生注意:量图上距离时要中心点到中心点,计算实际距离时数字比例尺可以转换成线段比例尺,使用量角器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两个重合。
3.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
4.补充:以校门为观测点,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完成图示。(出示线段比例尺:1厘米表示40米)。
(1)校门正北40米处是一个喷水池。
(2)教学楼在校门西北,与正西成40°夹角,离校门60米。
(3)市少年宫在校门南偏东35°方向,离校门80米。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复习,你对哪些知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五、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相应的作业。
(其他补充练习见共享空间)。
板书设计:
图形与位置。
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课前思考:
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内容较为简单,五年级教学时学生都能掌握。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我放在比例尺的知识上,让学生说说比例尺的含义,再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总得来说,本节课的任务相对而言比较轻松,再补充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即可。
课后反思: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要先确定列,再确定行。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时,先确定角度,再画出相应的一条射线,截取一定的厘米数并写出相应物体的名称,标出角度。这节课的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都完成的不错。
课后反思:
教材提供的第111页上的第2题综合性较强,将方位知识、比例尺的知识结合起来,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运用以前学习的知识来解答,但仍有少数学生对方位还搞不清楚,时常会出现错误。
和其他老师一样,感到考试时间迫在眉睫,但复习的内容又很多,课堂上由于要照顾到学习困难生,复习节奏就无法加快。
课前思考:
这节课主要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在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学过哪些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在确定位置时,还应用过哪些知识”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明确确定物体位置的不同方法,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的特点和作用。
课后反思:
完成“练习与实践”时,第1题先让学生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动物园中各景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再让学生用数对描述上述关系,帮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物体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第2题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平面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图中建筑和场所的位置,再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两组方向和距离在图中确定百货大楼和图书馆的位置,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方向和位置综合确定位置的方法,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第3题根据提供的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说说公共汽车行驶的方向和经过的站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几题学生完成的都不错,但在做《天天练》时,部分学生根据文字描述用方向和距离来画图确定具体位置还有点困难。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十三
:教科书第120页,第1~5题。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光盘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这些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今天我们要一起到“数的世界”去看一看,重点复习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会发现生活中也是处处有负数,处处有小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复习负数
1、什么样的数是负数?请大家举例说明。
2、完成第1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正、负数?
三、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什么样的是小数?举例说明。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4、复习数位顺序表。指导学生完整的说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板书数位顺序表。
5、完成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四、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怎样比较小数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完成第4题说说为什么4。3和4。300是相等的?
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五、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1、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2、通常情况下用什么方法求近似数?
3、改写与求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4、完成第5题。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十四
3.掌握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明确数的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一)复习整除概念。
出示以下算式:
4÷20.8÷0.41÷3。
30÷57÷318÷4。
上面这些题都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
(板书,用集合圈把算式圈起来。)。
直接口答结果:
1÷3和7÷3能不能得出有限小数?为什么?(除不尽)。
(把1÷37÷3两个算式移到除不尽的圈里)另外几个算式都能除尽吗?(能除尽)。
(板书:除尽)。
在能除尽的算式里,哪些是整除式?(4÷230÷5)。
(板书:整除。并把4÷2,30÷5两个算式放在整除圈里。)。
谁来说说什么叫“整除”?
(指名叙述整除的概念。)。
整除和除尽有什么关系?(凡是整除的算式一定能够除尽,但是除尽的算式不一定能整除。)。
数的整除复习课教案(优秀15篇)篇十五
1、归纳整理“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有关概念,使学生理解每个概念,并能够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2、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复习概念,找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物投影仪。
一、揭示课题,回忆整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数的整除 复习)
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部分内容,你们都学过哪些知识呢?(生答,师板书:整除,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偶数,约数、倍数、互质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质因数。)
请同学们继续研究这些知识,根据它们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能不能用线连起来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用彩色的'粉笔连接相关的概念)
(师指黑板)这样的整理同学们满意吗?(生:不满意)
为什么?(生:太乱了)
怎么办呢?(生:重新整理)
这节课我们就对“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好吗?(师在课始课题空白处添上“整理”)
二、沟通联系,形成网络
现在小组合作,按照你们自己的想法,根据概念间的联系,把“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整理在纸上,比一比,哪组整理得既完整又科学美观。(生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可用彩笔勾画轮廓)
下面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设计(实物投影仪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要讲清楚自己设计的意图,其他组进行评议。(学生表达方式有很多集合图、枝形图、表格,还有同学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展示)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从下面的几个概念中任意挑一个说一句话。
偶数合数 奇数 质数
2、找出每题中与众不同的数,并说明理由
423 3315 22
2 132131 11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本领?(学生可以从数学知识掌握方面讲,也可以从学习技能方面讲)。
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就能把零乱无序的内容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网络。
老师的电话号码是7位数,每一个数字的密码依次 :
(1)2和3的最小公倍数
(2)最大的一位数
(3)最小奇数的最小质数的和
(4)最小的合数加1
(5)10以内的最大质数
(6)有约数2和3的一位数
(7)能被2整除的最大一位数
你知道老师的电话号码吗?(6935768)
请将你家电话号码的密码写在纸上,让你的同学猜一猜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