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提前预设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为教学活动提供有序的指导。范文七: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一
1、祝福送老师:
(1)爱要大声说出来。
(2)大班幼儿代表讲话。
2、爱心手工送祝福。
(1)大班幼儿献画教学。
(2)中班幼儿献爱心教学。
(3)小班幼儿献花教学。
3、深情拥抱爱升华。
(1)与身边的老师拥抱,亲亲你爱的老师。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二
1·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学习将平面小鱼贴在作业纸空白处。
2·在教师示范及自我语言提示下,学习用食指蘸少量糨糊。
3·学习使用糨糊等粘贴材料,知道不用手抓糨糊,手指用过糨糊后要在抹布上擦干净。
1·幼儿人手一张画有鱼缸轮廓的作业单,用各色彩纸剪成各种形状的鱼。(每名幼儿3—4张。)。
2·教师教具作业单和各种形状的鱼卡片,内容同幼儿学具,放大2——3倍。
3·糨糊、抹布,每组两份。
1·出示操作材料,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彩色瀣地卡片。(看,谁来了)。
(2)出示教具作业单。(小鱼要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
(3)教师介绍小鱼的'家。
(4)幼儿尝试将小鱼送进鱼缸,帮助幼儿了解“家”的含义。
(5)教师将手松开,引导幼儿发现小鱼会掉下来,并出示糨糊。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活动的玩法和操作规则。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糨糊不要抹的太多)。
4·展示、欣赏作品。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三
(1)回忆你最敬爱的一位老师。
(2)谈谈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你的想法和感受。
(3)我们怎样向老师表达节日的祝贺呢?
回忆、讨论、回答。
2:课件欣赏学生作品。
分析并讲评课件上的学生作品。
3: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a:题材b:绘画方式c:主体形象的位置d:色彩的表现。
二学生作业,教师行间辅导。
三小结下课。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四
通过参观“我们幼儿园的老师”照片展,使幼儿初步了解幼儿园各工作人员的劳动内容和工作态度,激发幼儿尊敬、热爱他们的情感。
二、中间部分。
(一)幼儿自由结伴参观。
1、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响亮的声音相互介绍自己熟悉的老师。
(二)师生互相介绍老师。教师提供纸笔等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绘画出简单情节,从而了解教师节的意义。
(三)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绘画出和老师在一起的各种简单情节,体验老师的辛苦。
(四)展示并讲述绘画内容。
三、结束部分。
按照画上的内容,给老师一个拥抱、制作一朵小花等等。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五
1.知道有鲤鱼跳龙门这个励志故事。
2.通过活动,让小朋友能口述故事和表演其中情节。
3.初步感知近似色和对比色,并学习运用两种近似色或对比色进行线条彩绘。
材料准备:彩盘、废弃盒子记号笔、蜡笔、水粉、毛绒球、双面胶、透明胶、龙灯会及龙的图片、刻刀、安全剪刀、kt板、大小相同的箱子四个。
1.导入:
(1)请幼儿观看视频——鲤鱼跳龙门动画片,激发兴趣,说说里面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角色?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
2.制作过程:
(1)小朋友拿笔蘸所需颜料涂在纸盒上;
(2)在许愿条上画上自己的`愿望;
(3)老师帮助小朋友把画好的纸盒贴在墙上,配合龙头,形成一个龙身;
(4)小朋友将制作好的愿望条贴在龙身下,以丰富我们的作品;
(5)和老师一起粘贴鳞片;
(6)一次请三个孩子,钻到鲤鱼的身体里,用手扶住纸箱,这样就可以自由的游来游去,模仿鲤鱼跳龙门。
重点:使小朋友对不同颜色搭配在一起会形成什么视觉感受有一定认识。了解什么是渐变色和对比色。
难点:
1.小朋友可能无法将颜色调涂均匀,需要老师帮助。
2.小朋友对对比色,渐变色概念模糊。需要老师事先调好几组渐变色和对比色,方便小朋友认识和选择。
不同年龄段的活动安排:
3~4岁:在老师的构图下,幼儿会在纸盒上涂上漂亮的颜色。
4~5岁:在老师的指导下基本能清楚对比色和渐变色的概念。
5岁以上:通过这次制作和互动,能回家对家长口述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六
1、向幼儿介绍:“教师节”,说一说教师节的由来,让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2、组织幼儿讨论:
(1)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2)幼儿老师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3)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引导幼儿利用平时收集的废旧物,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礼物送老师。
4、制作小礼物。
教师出示同幼儿一起收集的材料,请幼儿说说可以怎样利用材料制作礼物。
(1)幼儿自选材料,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礼物送给老师。
(2)启发幼儿在向老师送礼物的同时学说一句祝福的话。
5、请幼儿同家长一起制作一件“送给老师的礼物”。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七
知识与技能:介绍水果搭配的好处,讨论水果拼盘的意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合作设计并制作水果拼盘。
过程与方法:介绍水果拼盘的特点,讨论为什么要设计水果拼盘,展示优秀漂亮的水果拼盘示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图案,制作水果拼盘。
1、发挥同学们的创造力。
2、培养同学们的合作协同意识。
3、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与同学的讨论中相互学习,互相尊重,在合作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加深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同学相互帮助、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1、情景导入:
(1)新疆是一个生产瓜果的地方,香甜的瓜果,大家都喜欢吃,多吃水果也对同学们的身体有好处。水果的搭配食用,是有利于我们营养的均衡。看上去漂亮的水果拼盘能促进我们的食欲,设计制作水果拼盘也能丰富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2)简要介绍各种水果所富含的营养和味道。
2、教学活动过程。
(1)将同学分为四组,每组6至7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2)每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并设计拼盘图案,讨论完毕向老师同学汇报设计思路、设计结果。
(3)老师发放水果等物品,学生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由各组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按照本组设计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制作本组水果拼盘。
(4)小组展示本组的`制作成果,互相点评,交流心得和收获,选出优秀的作品。
3、课堂小结: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八
目标:
1.运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来进行,让大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有创作的空间。
2.在折一折、做一做、玩一玩中,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准备:
1.各种图片、录象带。糖纸、废旧报纸、各种颜色、形状的纸。
2.各种绘画材料、水等。
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1)先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录象和现实生活中的船,让他们系统浅显地观察了解小船的外部特征。
(2)让幼儿说说小船的特征,还有用处。
(3)激发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
(4)先让幼儿用纸折最简单的小船。
(5)评价。
2.折纸小船。
(1)先出示各种小船,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折纸示意图,让幼儿看折,学习用对折、三角折等方法折成小船。
(3)培养幼儿折纸兴趣和初步的相互合作能力。
(4)评价。
3.折纸美丽的船。
(1)出示各种各样的小船,引起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运用折叠、涂色块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小船。
(2)让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最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评价作品。
4.玩小船。
(1)先让通过折一折,折出各种各样的小船,然后让幼儿把小船放在水中玩一玩,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2)让幼儿了解小船在水中的一些沉浮现象。
(3)让幼儿讲讲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样了?
(4)评价。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九
1、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热爱秋天的思想感情。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及创造美得能力。
3、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能运用不同形状的树叶创造性剪贴出与之有类似的形状或花纹的物体,体验制作的成就感。
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能运用不同形状的树叶创造性剪贴出与之有类似的形状或花纹的物体,体验制作的`成就感。
1、到幼儿园操场上观察各种树叶。
2、收集各种落叶,并用湿布擦干,压平。
3、卡纸、胶棒、剪刀人手一份。
4、课件,背景图。
激情引趣。
1、律动进教室。
2、现在是什么季节?我们一起到秋天的树林里捡树叶。
3、说说你捡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它像什么?
观赏课件、感知各种树叶的特征。
教师示范作画,幼儿欣赏树叶贴画。
1、老师也捡了一些树叶,我想把树叶变成一只小乌龟。(边制作边讲解)。
2、你想把树叶变成什么?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2、说说你把树叶变成了什么?
树叶作品展。
活动延伸。
让我们唱着歌到外面去寻找秋天吧!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十
1、从课题入手,激发幼儿制作欲望,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2、围绕主课题,引导幼儿大胆实践,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1、废旧材料:饮料瓶、玻璃珠、光盘、彩绳等。
2、背景图:草地、树。
3、制作蜗牛的`流程图。
一、出示礼物盒子。
二、幼儿探索蜗牛转珠的方法。
幼儿猜测制作的过程,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测出示流程图。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十一
七星瓢虫。
培养宝宝的创造精神。
塑料瓶、彩色的纸、彩笔、胶棒、剪刀。
1.将塑料瓶洗干净,放置通风处晾干备用;
2.将准备好的彩色的纸分别剪出七星瓢虫的'头、一对翅膀、触须等;
3.将剪好的头、翅膀等,用彩色的纸画好,做好装饰;
4.用剩余的废纸剪出两条长纸条,做七星瓢虫肚子的装饰用;
5.将准备好的塑料瓶取来,将剪好的头等装饰用胶棒粘合在塑料瓶上;
6.稍作整理,一只可爱的七星瓢虫就做好了。
小百科:瓢虫科之一种。又名“七星瓢?”、“七星花鸡”。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概体圆卵形,背弓似半球。体长5—7毫米,宽4—5.6毫米。触角节状,短,褐色;头、口器、复眼、前胸、小盾片及腹面、六足皆为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具7个不规则黑色圆斑,其中一个黑斑由两鞘翅中间接拼而成。年生4—5代。多见于田野、树林、果园,嗜食小型昆虫。性颇机灵,常跌落匿踪或擦飞而去。体色美丽,玲珑娇小。饲用透明虫盒或生境箱,亦可作瓢虫牌点及标本赏玩。同科尚有二十八星瓢虫、龟纹瓢虫及瓜茄瓢虫等,皆可饲以玩赏。
第一课剪纸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2.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
第一课时折纸教学目标: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教学准备:活动前带幼儿观察青蛙外形,大范例一个,正方......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十二
1、使孩子们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x月x日x:x—x:x。
xxx门口(xxx村附近)。
1、游戏,绘画,做手工。
2、到场后孩子们先签到,领取活动通行证,然后去各区域进行活动。
5、手工区:与爸爸一起做模型。
教师节手工课教案(通用13篇)篇十三
1、经过拆纸盒游戏,发展托儿的撕、剥技能,进一步激发托儿的探索兴趣。
2、教育托儿自我的事情自我做。
童鞋盒包装成的礼物盒人手一个(桔子、花生、毛巾),垃圾筒两个。
一、引入活动。
1、整理散落在地上的礼物盒,引导孩子按颜色摆放。
2、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把地上的礼物盒都捡起来了,杨教师要把这些漂亮的礼物盒送给你们。
二、物盒中的秘密。
1、你喜欢什么颜色呀?(针对孩子的回答,一一送礼物)。
2、摇一摇!谁在礼物盒里呀?我们拆开来看看好吗?(托儿拆纸盒)。
三、发现秘密。
1、是谁呀?(学说:桔子、花生)。
2、桔子必须很好吃,想不想吃桔子?谁会剥?(请本事强的孩子演示)。
3、教师小结并简单演示:先用食指在桔子的小肚肚上钻一个小洞,然后,请大拇指帮忙把桔子的衣服剥开。
4、托儿团体操作剥桔子,教师观察指导。(引导托儿用毛巾擦手)。
5、托儿品尝桔子。(鼓励托儿与他人分享自我的劳动成果)。
6、剥花生。
我们小朋友自我剥桔子,教师真高兴,我们自我的事情自我做!
1、看!这是什么?(花生)花生怎样剥呢?
2、教师示范讲解剥花生,托儿尝试剥花生。
3、托儿品尝花生(结束)。
四、延伸活动:盒子游戏。
将活动后的鞋盒进行自由操作,如:筑高楼、排长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