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反思,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下心得体会范文是经过认真筛选和整理的,值得大家仔细阅读和思考。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一
“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空灵的歌声翩翩而至,不禁让我想起《诗经》。这一本唯美的诗集,就像一位佳人伫立在水中央,是多么的吸引人!但她其中的精髓真的需要细品呢!
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也不管是朝廷,民间,边塞,都在这本书得到阐述与诠释。读这本书,不仅能品最纯真的文字,也能窥得历史一角。
我最喜欢的是《国风·卫风·木瓜》,这首诗令我想到“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从千里送来的鹅毛虽然很轻,但我的情谊是重于泰山。而《木瓜》中送的虽然是比鹅毛重的木瓜、琼琚,但表达的思想是一样的:“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尽管朱熹说这是写爱情的,但我觉得这是写友情的。这让我回忆起我小学时代的一个好闺蜜,自从我们成为好朋友后,她时常送礼物给我,而我只回赠过两次,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友情,因为礼物只是我们友谊的一种见证,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里都喜欢牵挂着彼此,对彼此的情谊是重于泰山的。现在的我们,尽管不在同一所学校,但我们依旧有联系,友情的温度并没有下降。
诗经不仅让我体会到友情的珍贵,还让我感受到文字的美好。倾城倾国的美人,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读了这几句诗,我仿佛看见了庄姜从书中走出来一样,举止端庄优雅,相貌沉鱼落雁,身段曼妙多姿,如仙女下凡一般,令人回味无穷。还有《国风·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将我带入一个静谧的情景,皎洁的月亮,向大地撒满银光,它照耀在了月下的美人身上,映照出她姣好的面容,微风撩动她的头发,步态轻盈,让男子“劳心悄兮”。
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开播。这一季在网上引起不小的争议,其中我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争议:主持人龙洋在形容一对革命中结缘的老夫妇时,用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诗在《击鼓》中意为:“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是形容战友之间的情谊。但现在很多人都理解成形容爱情的。有网友在底下评论,既然现在都是这样理解了,主持人用这句话也没问题吧?我倒觉得理解诗经就该理解它原来的意思,不该失去它原汁原味的意义、情感。读《诗经》是为了什么呢?不仅是为了陶冶情操,还是为了真切、正确的感受,书中的那一段历史不应误解它原来的意思,应还原它原本的美。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二
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是《蒹葭》,全称《国风·秦风·蒹葭》。全诗共有三段,皆以起兴开头。
全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为了追求河那边的“伊人”而不顾道路险阻的情景。
首句“蒹葭苍茫,白露为霜”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无须过多的修饰,就能让人遐想万千。次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适时地点出了年轻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时暗示路途遥远。第三句“溯洄从之,道路且长”表明了追求过程的艰辛。第四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写出了年轻人认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寻“伊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年轻人却始终执著地前进着,一种被称为爱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心里有你,再大的风雨也不畏惧,因为心里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爱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它能够让你倾尽全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这是《蒹葭》给予我的启示,而《蒹葭》又仅仅是《诗经》中的一首,如果我们能细细研究每一首诗的内涵,取其精华,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些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化会让国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错特错了,除去科技的进步外,对比古今作品,反倒觉得很多现代文章比不上那短短的几十字古文,现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静不下心来,使得传统的中国文学底蕴正逐渐流失。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闲时间多读一读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名家作品,读一读真正的中华经典。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三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读诗经,就像是穿越时光的隧道,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读诗经,我受益匪浅,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思考。在诗经的熏陶下,我对人生、真善美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以下是我读诗经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探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深入人心,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譬如《关雎》,这首婉约而充满哀婉情感的诗,描绘了爱情的复杂和纠结。读完这首诗,我不禁陷入沉思。人生苦短,爱情又是如此匆匆而过,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眼前的幸福?在读诗经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仅存在于功利和权力的追求,更在于用心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意。
第二段:诗经中的美的追求。
诗经以其简约而优雅的文体,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美景和幸福的生活状态。譬如《蒹葭》,这首诗用寥寥数语,表达出对秋天的美好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通过阅读这些美好的诗篇,我不仅对自然界的美感有了更深入的把握,更珍惜了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这种感悟使我更加关注美的存在,不仅是外在的美,更追求心灵的美。
第三段:道德与价值的思考。
诗经中有许多讴歌君主贤明,劝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篇章。通过读这些篇章,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偏离了道德的边界。而诗经正是通过揭示那些真善美的方方面面,引领我们更好地做人、做事。读诗经,不仅是欣赏它的文学价值,更是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和人生哲理。
第四段:历史文化的启示。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传统的重要遗产。通过读诗经,我对古代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譬如《国风》中的《子衿》,通过抒发婚恋之苦,展示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严厉、不平等的婚姻制度。诗经不仅是一本诗歌集,更是一部关于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的记录。通过读诗经,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第五段:情感与审美的升华。
诗经中的很多篇章都充满了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爱情的追求。通过读这些诗篇,我深刻感受到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唤起内心共鸣的方式的魅力。诗经中的很多诗篇不仅仅在描绘美景,更在于通过美的表达融入人们对生活的感悟与感情。读完这些诗篇,我觉得自己不仅更加懂得了欣赏诗的技巧,也更加能够体会到诗歌带给人们的愉悦与感动。
总结:通过读诗经,我不仅领略到了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更深入思考了人生的意义、美的追求以及道德与价值观念的问题。诗经是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心灵的宝藏。它给了我们启迪和思考,引领我们更好地生活和成长。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四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人情世故以及人类情感世界具有极大的价值。在我读诗经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的力量。通过阅读诗经,我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认识到了古人对于生活的思索和领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分享我对于诗经的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诗经中的诗歌充满了对于人类情感世界的感悟和表达。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集合,诗经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生活的喜怒哀乐的深刻把握。每一首诗都是受作者的体验和感受的直接反映,因此在阅读诗经的过程中,我可以生动地感受到古人们的快乐、痛苦、希望和失望。这些情感的表达非常真实和深刻,使我有一种与古人心灵相通的感受。
其次,诗经中的诗歌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诗经涵盖了从周朝初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世纪,其中记载了古代中国各个社会阶层的思想、信仰、道德观和生活方式等。通过阅读诗经,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社会,亲身感受着古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例如《关雎》中的赞美妇女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和功能,以及对于美的追求。这种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体验,使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神认同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三,诗经中的诗歌以简短、精炼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使我对于文学的审美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强调的是以简约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丰富的内涵和意境,诗经则是这一文化传统的典范。每一首诗都是由几十字组成,却能够表达出作者的心情和所要表达的意义。在阅读诗经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欣赏简练而富有力量的文字,也敏感地意识到了每个字词背后蕴藏的意义和情感。
第四,诗经中的诗歌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思索。古代中国人视自然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诗经中的大部分诗歌都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喜爱和对自然规律的思考。例如《关雎》中的“乐只君子,福履绳墨;厚德载物,四海为家。”此诗将人与自然相结合,表达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阅读这些诗歌,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类的生命与命运。
最后,诗经中的诗歌使我对于人生的意义和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诗经中的诗歌以悲凉的色彩对待许多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命运的转变。在阅读诗经的过程中,我不禁思考,人类的一生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对于自己的命运有多少掌控力?古人们透过诗歌表达了他们对于这些关键问题的思索和困惑,这也反过来激发了我对于现实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总之,诗经作为一部反映古代社会和人类情感的经典之作,在我读书的过程中为我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和启发。通过阅读诗经,我不仅对于古代社会和人类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发现了文学的美妙和深刻的内涵。同时,诗经也激发了我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使我对于自己和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我相信,诗经的智慧和情感将伴随着我一生,启迪我前行。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五
《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以爱情诗为其最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距今约30了,它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其中爱情诗就有80篇左右。这些爱情诗从文学的角度反映了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表现出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个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为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深刻的情感烙印。
《诗经》中的爱情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展示了完整爱情的过程,凡属恋爱婚姻生活里所有的忧喜得失,悲欢离合,都在这些诗里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在这里,既有初恋时的甜美羞涩和砰然心动,如:《诗经·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宛丘》描写对一位跳舞女子的暗恋,但这样暗恋是一种无望的相思,不过这相思之中双含着一种理解,对女子无论冬夏的舞蹈的一份同情。暗恋是一种很特别的经历,暗恋就是单相思。古龙曾经说过:爱的本身没有错。无论如何,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都不是错,只不过暗恋着一个人时,心里会有那么一丝丝的甜蜜,也还带着一丝丝的心酸。暗恋是一种特殊的初恋。
《诗经》中的爱情往往是简单的、真挚的、纯粹的,没有杂质,也没有功利成分。《诗经》中的恋爱男女不会去考虑什么地位、名分、金钱或者社会舆论的谴责,他们只是带着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去寻觅生命中的另一半,然后相互试探,得到了爱的回应之后,就有了幽期密约,有了铮铮誓言,从此夕阳下,他们如影相随,共同品味爱情的甜蜜。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六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那是极清冷寂寞的夜。无边的暗夜将呼啸着寒风的原野吞噬,星月在重重厚重的暗色云层后无力地闪着黯淡的光。令人几近致盲的黑中,几颗稍显明亮的星点零落地散落在东方的夜空中,挣扎着将残烛般微弱的光辉洒向大地。原野尽头的村落中,只有一间房内透出几束摇曳的火光。影影绰绰地可以看见一点忙碌着的人的轮廓,仔细看去,确乎是在翻阅着什么似的。夜深了。
这个夜晚和过去的千百个无月的暗夜差不多,眼下这位官员批改文书疲倦的神情与涣散的目光,大概也与从古至今千万熬夜苦读抑或加班加点劳作的人们没什么不同。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仅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没有留下过任何存在痕迹的无名小卒之一。从未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大概将来也不会有人记得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奔波于尘世之间,被一桩桩不足道的蝇头小事搅得烦躁不堪罢了。
或许生活对他们来说真的就像白开水一样。机械,重复,如同不知停歇的陀螺般周转于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劳累疲倦却还是要咬牙坚持、拼命努力,用心中最后一丝信念支持着沉重的身体活下去。就像,暗夜中的小星。明知自己的力量与黑暗相比微不足道,但还是忙碌着把自己散发哪怕一点星光无私地洒向大地。奔波操劳、疲于奔命的同时,内心深处仍天真地渴望光才能被人窥见,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带来改变。这精神固然可敬,但事实上,不如说是可笑又可悲。
那几点小星,大概就是无数劳苦群众心中燃着的最后那丝火苗。学子渴望教科书式的成功,努力坚持埋首书海;职员希望物质的丰富,遂让青春留在办公桌前,心底叹息抱怨却不知何时休停。为了心愿与信念牺牲一切的普通人啊。像小星般竭力为心中不可及的梦想努力发光。
但有多少人在意识到梦想不切实际后就放弃发光发热的信念泯然众人了?理想一天天渺茫、熄灭,最后凝固成坚硬冰冷的石头,坠于大地,遍体鳞伤。
我曾不明白奋斗的意义。关于未遂的梦、达不到的远方我有太多猜测。事实上,星空绝不是被无故点亮的,《小星》的含义也正在于此。
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能成为人上人,所能点亮的也不过是偌大天空的百万分之一。不过,若是每个人心里常闪烁着这么一颗明净的小星——无论有多暗,只要保留心中最本真的那部分就好——心中只要有一点儿希望,那星光必定是璀璨无比的。
小星之火,亦可燎原。
其实,只要活过、真正存在过,那么留下痕迹与否也就不再重要了。拼搏的人生,才是最美丽的啊。
奔波在路上的艰辛、无奈与酸楚一读《周南.卷耳》。
这是一首结构很特别的歌。
第一部分只有一小节,用第一人称,唱出家中妻子的无比思念: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妻子挎着浅浅的筐子采野菜,采了许久都不满筐。为何会这样?因为她的心思并不专注在采野菜,而是在思念奔波在外长久未归的丈夫,竟不由自主地走到大路边上,放下浅筐,呆呆地望向路的尽头,希望能看见丈夫的归来。
第二部分却有三小节,也用第一人称,唱出奔波在外的丈夫的艰辛和无奈:
“陟彼崔嵬”、“陟彼高冈”、“陟彼砠矣”,突现出遥远的归途山高路险、阻隔重重。
“我马虺颓”、“我马玄黄”,强调马已跛足并已呈现病态,只能挣扎而行,这是无休无止、强行赶路的必然结果。
“我马瘏矣”、“我仆痡矣”,终于,病马躺在路旁,劳累过度的仆人也无法迈步(这时的主人,又能好到哪里?)。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同样疲惫不堪的主人只得借酒浇愁,反而激起更强的思念和更浓的悲伤。这里不同于四字的基本句型,出现了六字、五字的句型,为的是强调那种无力后的无奈,那种无助中的辛酸。
特别的结构分出两个彼此独立的声部:
夕阳西下的土路,一个失望的女声滑落在草丛深处。
暮色渐浓的山道,一个无奈的男声回荡在陡峭深谷。
期待安居,却常常奔波在路上;渴盼相聚,却常常天涯各一方。
两个声音遥相唱和,倾吐生命奔波在路上的艰辛、无奈和辛酸,三千年后,又双双穿越岁月的尘埃,在我们心中回荡。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唯美中带有一点凄凉,让人回味无穷!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瞧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泉水,艳的让我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他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妫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数不胜数!再看看,诗经里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很短的一首诗,但却情意深长,悼亡之音沸腾在诗中蔓延。这就是《邺风·绿衣》。起初还不能理解透彻思无邪这种一点点的玩世不恭,又有一点点的心花摇曳的感觉。我总说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观绝决,现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未有宝钗的任性激昂。思无邪,一本前人着传,后人追捧的书,其实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
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诗经》却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
这是一本受益终身的良书,它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三个古国的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中国的文明保留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后淀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这无边的中华文化大海中,有一颗金子之重在闪闪发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的民风民情。其中最为人们所喜欢的是他的爱情诗。
《关雎》是为人们所主旨的一首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为此青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结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首是描述了一个男子为追求心爱美好的女子使劲浑身解数,表达了男女之间最为纯洁的爱情。类似表达纯洁爱情的诗歌还有《静女》、《木瓜》等,当然爱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这类的怨妇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几句诗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边守关,边关的军旅生活是艰苦的,性命没有保障、生活条件差这些都是其次,更为难过的是无边无际的孤独,在边关没人慰问、没人关心、没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终于可以回家时,一切已经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轻,心情是沉重的,开头的几句试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这首诗写出了广大将士戍边的辛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几句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们都出自《鹿鸣》。《鹿鸣》是一首燕飨诗,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人向嘉宾或君主表达自己的热情和谢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诚。因此诗也是一种政治工具。
《诗经》中还有其他主题,在此就比一一举例列举。《诗经》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历史、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把,《诗经》中更多的诗歌以各种形式编入教材,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让他们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深度。
《诗经。考槃》为隐逸诗之鼻祖,讴歌士大夫的一个重要选择——归隐山林。
自古读书人常走两个极端,一则出仕。二则仕途挫折后隐居林下,诗歌赋画,更有成就者著书立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什么只走两个极端?因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因其手足无力、耻于百工?是,也不是。表面客观正确的疑问,回答不了中国传统读书人的骨气问题。
如今的读书人有更多的中间道路可以选择:经商、从军、自由职业等等。这固然是时代的进步,但传统意义的读书人总是迂腐地选择一种极端,一种用毕生热情去热爱和创造的东西。因此他们之中的杰出者不断走上人类某个领域的顶峰,成为千古不朽的大师级人物,如一生只写一部书的李时珍、曹雪芹。相比之下,当代名家充其量不过一巧匠。
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即内圣外王,不得已立言。内圣立德,外王立功,不能实际举帝王之业,以推圣人之道,才退而立言。著书立说为最后,不得以后为之。恍然明白相声大师马三立简单名字的深刻内涵。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常常流连往返于诗经中这些让人陶醉的诗句中。《诗经》本称“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美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声音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诗经》里不但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而且应该说她所表现出来的纯洁的爱情,过人的智慧,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现实的满足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完全是超越现代、超越时空的!
读了《诗经》足以静心、净心:《诗经》语言朴实,思想单纯,没有现代人们的那浮躁和不安分。阅读了《诗经》,就会被文字里的纯净所感动。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看几章,便能沉下心来,安心学习,安心工作。
读了《诗经》足以踏实、专心:《诗经》教会我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走,才能到千里之外,留心生活中的每一点滴,珍惜现在,努力工作,日久坚持才能成为富有者,只有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才能成为成功者。
读了《诗经》足以返朴归真:《诗经》犹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诗经》内的人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人们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他们远离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代生活。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特质。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七
《诗经》像一盏清茶、一杯淡酒无声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当你彷徨的时候,请你读一读《诗经》;当你无助的时候,也请你读一读《诗经》;当你无法找到自己人生坐标的时候,《诗经》可以让你安静下来,慢慢思考自己、生活、周围的一切。她就像一位老者,无所不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诗经》,她是一本让人受益终身的良书,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寂寞和不舍之情,人世间的背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们懂得了真谛,学会了怎样去面对,叩问自己的“心”,人来世间为了什么,一个人的命运如何,是由自己良心所控制的。诗经她能让人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真心希望我们中国人都能读诗经、传颂诗经,学习诗经这本代表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她可以充实我们的内心,我们才不会丢失自己的民族魂。我们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继往开来展望明天,这一代、下一代、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才会有希望,我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此纯真干净的《诗经》怎叫人不爱,她宛如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是生长在野外的山花,是初长成的少女,那么的自然。留下永恒的芬芳。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八
诗经大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读书经典。通过阅读诗经大雅,我不仅增加了对古代文化的了解,还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读书心得和体会。
首先,读诗经大雅让我深刻理解到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诗经大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情感、思想和生活方式。例如,《大雅·荡》中的“于以采薇,亦集采薇,于以为文,维薇之故”表达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深情和华丽,也为古代文化的丰富多样而惊叹不已。
其次,读诗经大雅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对于修养提升方面。诗经大雅中的许多篇章都表达了对道德伦理的思考和追求。例如,《大雅·阳春》中的“心之忧矣,或维其股,或维其舆,或维其马”反映了古人对道德、品格的关注。诗经大雅告诫我们不仅要注重物质生活,更要修身养性,注重品德修养。这一点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意识到读书不仅是为了学到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格和修养。
此外,读诗经大雅也让我体验到了古代诗人的情感与境界。诗经大雅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抒发了古代人们真挚而深沉的感情。例如,《大雅·韩奏》中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表达了古人对真爱的坚持和执着。这些诗句给予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感受到了古代诗人的艰辛和智慧,也让我对生活中的情感更加珍视。
除此之外,读诗经大雅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语言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诗经大雅中有很多使用了古代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诗句,例如修辞手法中的夸张和比喻等。”比如说,《大雅·伐柯》中的“念来其如矢,思维其如虺。贸弓逝将,言将不可停。”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迫切心情和意愿。通过学习这些诗句,我加深了对语言之美的理解,并且在写作和表达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最后,读诗经大雅让我更加珍视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诗经大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情感。通过阅读诗经大雅,我体验到了文化传承的深厚,也明白了继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性。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珍视古代文化,并且为其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总之,读诗经大雅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和成长之旅。通过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受益匪浅,领悟到了重要的修养提升方面,并且体验到了诗人的情感与境界。此外,我还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语言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读诗经大雅让我收获颇丰,也为我的人生之旅增添了许多珍贵的体验和智慧。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九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读诗经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其深邃的思想与精湛的艺术所感染和熏陶。下面我将从“爱国情怀”、“人生哲理”、“家国情怀”、“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五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诗经中蕴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大陆沉厚,岳阳楼阁……征夫砺兵,岁旦昧早”这是《大雅·荡》中的诗句。诗经中的《大雅》叙述了周文王伐纣的历程,表达了对国家兴旺的向往和对侵略者的永不低头的决心。这份爱国情怀在古人的笔下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为之动容。
其次,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究谁刈我?以蕙纕兮于嗟悔?究谁刈我?以蕙荑兮于嗟悲?”这是《小雅·车舝》中的诗句。这句诗描绘了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和无尽的悔恨和悲伤。正是这种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活得更加有意义。
第三,诗经中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彼其之子,邦之司直。”这是《国风·车辖》中的诗句。诗经中有很多表达家国情怀的诗句,这些诗句表达了对国家的赞美和对家人的眷恋之情,让人感受到家国之间的深厚情感。
第四,诗经中蕴含着人际关系的智慧。“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这是《小雅·车舝》中的诗句。诗经中诸多的描绘人际关系的诗句,教育我们做人处事的智慧。正如这句诗所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和理解,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匪车匪舆,载驰载过。”这是《小雅·车舝》中的诗句。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爱情、友情、亲情等各种情感。通过这些表达,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阅读诗经,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思想与艺术。诗经中所反映出的爱国情怀、人生哲理、家国情怀、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不仅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把握人生、如何表达情感等方面受益匪浅。诗经既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更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让智慧的火炬在历史的长河中燃烧下去。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十
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从口头创作的民歌到贵族祭祀的乐歌,口中喃喃地念着这五百多年的人间百态,心中有然而生的敬仰与盎然,似细水,长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好一个痴情人!
芣苡。
找回洒遍山村的每一个角落,被青葱的树木掩映的山坡无处不洋溢着生气。添加妇女兴高采烈的前去采集芣苡。
怎样清丽明朗的意境!
怎样愉快喜悦的心情!
怎样热爱劳动的人民!
君子于役。
都说,黄昏最容易勾起人们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鸡儿回窝,牛羊归圈,有一次沐着夕阳的余晖远眺,服役的丈夫却依旧不知归期。山村妇女那深深切切的思念谁人知?那无可奈何的愁烦谁人懂?只一声深情的呼唤冲口而出:“曷至哉?”
闭目呆立,那迷离怅惘、深沉绵渺的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呵!干吗苦苦的追寻所谓神圣、所谓深刻?看看手中的《诗经》,不正是么?听听“雎鸠”的欢快鸣叫,闻闻“东山”的战火硝烟,看看“七月”的悲惨生活,在《风》、《雅》、《颂》的每一个角落,感悟——不朽的经典!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十一
呢喃着这两个字,仿佛看到一片青涩的芦苇,像泛黄的雪绒漫天扑过来。
芦苇青涩,天真,最接近自然,最让人感到亲近。而《诗经》,诗三百,总结起来,也正是:思无邪。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读完这一段话,仿佛美丽端庄的庄姜就站在眼前,她有着闭月羞花的容颜,有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妃黛无颜色”的神韵。这段话,读的似懂非懂的人会感慨她的楚楚动人,而确切理解每个字词解释的人更会惊叹古人的艺术水平:柔荑草,蝤蛴蝎、瓠犀虫,讲人的美貌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这正是最古老淳朴的人,生活在自然的人对大自然亲近、敬仰的体现啊!此时自然与人,已经融合在了一起。
在古人的世界里,他们怀着一颗亲近自然的心,去接受自然,敬畏自然,赞美自然,享受自然。在一句句如“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的优美的诗句里,他们对自然的真挚之情也可见一斑。比起现在的我们,自认为能吟上一两句古人的“关关雎鸠”,就认为自己是文艺青年,在浮躁的社会里用浮躁的心去对待万物,实在是愧对于这一两句诗后不出于任何目的的热爱自然的真挚之情啊!
《诗经》如芦苇,若想真正了解,必须先有一颗芦苇般的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每一字每一句背后那种最原始,最纯真,最贴切自然的心。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十二
淡淡的书香,古朴的气质,随着手中的页数缓缓增加,我仿佛看到了那午后暖暖的阳光,轻拂的柳叶,还有听到小山坡上那低低的吟唱。诗经,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万分柔弱,在我眼里,它有的是那午后的明朗,风儿的轻抚,虽有枪林弹雨中的烟火,却少了那一份尖锐,虽有小桥流水般的思绪,却淡去了那一份娇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诗音,短短几句,却深深地奏出了那一份对少女的倾慕。河水细流,荇菜参差,道出了在水一方的思绪,道出了翻来覆去的挂牵。“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转眼,又是那坚贞的女子在扞卫爱情。谁道红颜娇弱不已,耳边,是她那誓死的决心。
硝烟漫天,烽火连连,又有谁知叱咤风云的背后,却是深深的无奈,深深的思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百年前,千年前,又是谁在刀枪铠甲之下,脑海中浮现出妻与子的笑颜。只愿弃甲归田,与你漫步庭间。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爱惜,是对那些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官吏无尽的赞美。而‘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魏风伐檀》却又用着那声声的哀怨唤出了他们的不满,在那腐败的社会,在那只会搜刮民脂民膏的社会,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惨遭剥削,却只能是敢怒不敢言,换来的只是这深深地呢喃,叹息,指责,无奈!
诗经,一本不灭的书,她似动听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赞美;她似哀怨的二胡,唱出了一份无奈。她,拥有着一份典雅,一份清新,一份美丽,是桃花源里那清澈,美丽的小河,在人们心中缓缓的,流淌!
小学生诗经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篇十三
“同学们要多背诵一些优秀古诗词,长大以后才能文思泉涌。”这句话,是主席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说的。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就有大量的优秀古诗词,是主席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孔子在论语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诗经》是真实反映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有感而发。《诗经》中大量的诗句,因其美好,内涵丰富,意味深长而被世人不断引用。
《诗经》的开篇《关雎》,就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爱情诗篇。诗中的男子,遇见心仪的女子,却顾虑重重,羞于开口。他沉浸在爱的幻想中,这种爱,朴素而纯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以求”、“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等成语均出自于《关雎》。相反,《诗经》中的另一篇《氓》,则反映了一个女子刚烈果断的性格,以及对爱情的失望之情,诉说了婚姻的悲剧。“夙兴夜寐”、“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等成语就出自于《氓》。
《诗经》中自然不乏描述战争的诗,最为典型的就是《击鼓》一诗,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厌战的情绪。诗中的男主人公曾与妻子发誓白头偕老,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这美好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多么真挚的,却只能叹息“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或许这只是一个士卒的心声,却表达出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安定的向往。
“百善孝为先”,《诗经》中描写孝顺的也有很多篇,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南方吹来的暖风,温暖了万物,滋润着成长,这是母亲无私、不辞辛苦的品质啊!幼小的孩子在母亲抚养下健康成长,全是母亲辛勤哺育的功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到了老年,虽然有七个子女,却无人尽孝,让人对母亲深表同情,鄙视这不孝子女,让我心灵震撼,感悟孝顺不能嘴上说说,要实实在在行动。
《诗经》中,还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夙夜在公”等脍炙人口的名句,都让我受益匪浅,学有所用。
深读《诗经》,让我感受到它不仅是诗歌总集,也是当时人们生活的活字典,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