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维的冲击。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赏析,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发。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一
春节喜庆的气氛仍浓,却传来奶奶去世的消息,我很伤心。
我爱我的奶奶,她勤劳、俭朴、善良。奶奶的一生,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奶奶生活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镇里,和那时的许多人一样,爷爷奶奶的家境并不富裕,爷爷常年在外打工以养家糊口,而在家中照顾孩子、洗衣做饭等繁重的家务,全部都落在奶奶一个人的肩上。
由于家境贫苦,奶奶总是过着节俭的生活。衣服大都是自己缝制,即使买上几件衣服,也是精挑细选货比三家。一套衣服,老大穿,老二老三接着穿。奶奶总是吃着清淡的饭菜,很少沾上油水。有时做肉,也都分给孩子们吃。即使生活是贫苦的,由于奶奶的聪明能干,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奶奶一共生养七个子女,为让子女们都能接受教育,为能买书买本,奶奶省吃俭用,竟让七个子女都顺顺利利地读完高中,其中有三个还上大学。当日子富裕的时候,奶奶依然保持着这种俭朴的习惯。
奶奶十分同情和怜悯贫苦的人。虽然自己并不富裕,但遇到沿街乞讨的可怜人时,也会为他们施舍饭菜和钱财,这时人们朴素而又善良的阶级意识。但她自己是十分节省的。这种习惯奶奶保持一生。
奶奶那勤劳俭朴的习惯,奶奶那乐善好施的性格,在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心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应该感谢奶奶,是她带领我们走上勤劳刻苦的道路,是她告诉我们,只有勤劳,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只有勤劳,才能使生活更加美好。在奶奶的一生中,勤劳俭朴,乐善好施贯穿始终,也同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此时,奶奶是安详的,虽然离我而去,却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愿奶奶安息吧!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二
今年,我跟随爸爸妈妈离开家乡来到温岭,已经几个月没回老家。我特别想念故乡年迈的奶奶。
以前,每次放暑假,我都都要去奶奶家。一到奶奶家,表姐呀,表弟呀,还有几个认识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一拥而上,把我团团围住。而奶奶呢,就把我一下子抱在怀里,不断地亲我,嘴里还说:“你终于来,想死奶奶啦,太好,太好。”
这个世上,奶奶是最疼我的人。每次我做错事,奶奶都会护着我。暑假过完,爸爸来接我去浙江,问我作业做完没有。我随口说:“写。”爷爷在一旁说:“每天就是看电视,作业一个字没动。”爸爸的脸立刻由晴转阴,眼看就要打我。奶奶急忙说:“她怎么没有写作业呀,都是那两姐弟(指的是我的表姐表弟)在看电视,她可是每天都写作业的。”爸爸叫我把日记本拿给他看。因为我每天睡觉前都写一篇日记,一个暑假已经写很多篇。爸爸看我的日记都写完,脸也变和气。总算逃过一关!在我小小的心里,奶奶是最安全的保护伞。
我的奶奶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她会把家里仅剩的半瓶油借给邻居。就连与她有过结的王奶奶,她也把家里东西借给王奶奶用。
不过,奶奶有一点不好,她有些偏心。我和表姐表弟经常在一起打闹,但无论发生什么,奶奶总是袒护我,而去骂表弟表姐。我猜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不常在她身边的缘故吧。
现在几个月没有见到奶奶。有时我真想自己有一对翅膀,恨不得立刻飞到奶奶身边。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三
那是一个月以前的事了,一天,我去您家玩,您见我来了,就拿出了许多苹果给我吃。表姐问:“外婆,您什么时候买的?我怎么不知道?”您说:“早就买了,只是你弟弟没过来,一直没拿出来给你们吃。”
一会儿,我吃完了一个苹果,看见表姐没吃,就过去问她为什么不吃,却意外地发现表姐哭了。在这儿,我想对您说,你平日对表姐有很大的偏见,对表姐这管那管,让她感觉不到家的温暖和自由。
表姐是个内向的女孩,平时不爱和别人说话,再加上二姑和二姑父在外打工,一年只能回来一次,表姐说话更少了。表姐从一年级就转到大姑家那儿的学校上学了,到三年级就又转到我们这儿来上,所以更需要您对她的关心,和她沟通,与表姐谈一谈心里话,让她不再感到孤独,感受到家的温暖。
奶奶多关心一点表姐吧,不要再因为旧社会的观念,让新社会少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儿,多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了。
奶奶,您答应您的孙子吧!
还有,今年妈妈上班去了,您过来和我们一块儿住,我多想对您说,晚上不要去打麻将,奶奶,晚上留我一人在家,我多么害怕呀。妈妈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我不想对妈妈说您打麻将的事,可是时间久了,妈妈一定会发现蛛丝马迹的,我也不想看到您和妈妈吵架,尤其是为了我的事。我相信奶奶是爱我的,也一定会答应我吧!
奶奶,我爱您!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四
奶奶,您是一位忙忙碌碌的奶奶,您对我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我也爱您。奶奶,我有好多话想对您说。
奶奶,您已经71岁了,您头发已经白了,走起路来不在像以前利落,但是您依然那么辛苦,每天您在家里给我们全家人做饭、洗衣服,家里人出去后,您拿起拖把还要拖地,把家里各个房间地面拖得干干净净,光亮光亮的。您整天忙的没有一点的休息时间,可是您还坚持。
早晨,您叫我起床,我洗漱之后,来到饭桌前,饭已经盛上了。我摸着饭碗,里面的饭还是热的,也正好能吃下去,于是,我端起饭碗吃了饭。快到上学的时间了,您总会催促我背上书包,戴好红领巾,拿上帽子。别忘记上学必须带的东西。您真是想得周到!
中午回到家里,您首先来到我的面前,拿下我的帽子,对我说:“饭已经做好,给你呈上了,吃饭吧。”我开始吃饭,这时候您没有闲着,您在一旁拿着拖把拖着地,每当我问起您,您总会说:“我一会儿吃。”,做完手中的活,您坐在了饭桌前,这时候我看到了您的饭碗,我看到您的碗里几乎没有肉,低下头再看到我的碗里盛的肉那么多,我一时的高兴,我知道,奶奶,您爱我。
下午放学回来,您又从我的肩上取下书包,拎起书包放到了沙发上,您总会问我:“怎么回来这么晚?”您还会拿着一盒牛奶递给我,或者给我倒一杯水让我喝。
奶奶,您从各方面关心我,您对我的爱是无尽的,您辛苦了。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五
亲爱的奶奶,您去世四年了,我真的非常想您!
上一年级时,一天中午我刚回家,就见门口好多人戴着白帽子,还放着葬礼用的花圈。我连忙跑进屋里,才知道您去世了!那一瞬间,我号啕大哭起来,心都要碎了。
奶奶,当我摸着您冰凉的手时,我多希望您能活过来,陪我一起看电视,一起说话。在您住院时,您无数次想让我去看您,可我因为作业多,只去探望过您一次。看到您遗体的那一刻,我真后悔,真该多去医院陪陪您。
奶奶,您知道吗?爸爸妈妈看似坚强,可内心却是非常脆弱的。您去世后,他们表面上一滴泪没流,强忍着悲痛为您举办葬礼,可在房间里,他们却偷偷地低声痛哭了一次又一次。而我,则没有爸爸妈妈那么坚强,悲痛的眼泪随时随地地涌上眼眶。
奶奶,我想您了,您快回来吧。哪怕回到我的梦中来,多看我几次也行啊!每当我看到别的同学的奶奶到学校接他们放学时,我就好难过。我多么想念您到学校接我放学的那段难忘的岁月啊!我多么希望您能再来学校接我一次呀!那时我就可以自豪地跟同学们说:“这可是我的奶奶哟!”
奶奶,我现在已经从一年级时的小孩子长成了五年级的少先队员了,您不用再为我操心了。现在的我不再那么淘气了,不再那么娇气了,现在的我变得更听话更懂事了。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照顾好爸爸妈妈,请您放心!
亲爱的奶奶,过去这四年,身在另一个世界的您过得还好吗?我想您了,您想我了吗?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六
奶奶,我想对您说,对不起。这些年来,都是您接送我上学。啊!屈指一算,都八年了。
奶奶,整整八年了,您都步行送我上学。幼儿园时,我走不动了,撒娇让你背我,每次你都满脸笑容地蹲下来背我。在幼儿园三年里,您的背已经驼得直不起来了。日积月累,您又多了一丝白发,一丝 皱纹。我上小学了,爸爸妈妈工作忙,您又带我去报到。回来时带回来的新书又是您替我背,我上小学了,书包应该我背呀,您却不让我背。
奶奶,您每天还有许多事要做,洗衣服,做饭,给爸爸的房间消毒……每天早上,您又是五点半起床,给我、爸爸、妈妈烧饭,我起来之后,您又帮我梳头。每天您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只有到了晚上 ,您才可以放松去楼底下散步。
这些年了,您完全可以呆在老家享清福,每天与您的朋友们磕磕瓜子,打打麻将……快乐地过着每一天,可您,却到城市里来受累。
现在,我五年级了,我可以自己上学,自己回家了。可您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接送我上学。奶奶,这么些年来,您接送过我无数次,给我做过的饭数也数不清。
奶奶,以后,您就和妈妈一起做饭,每天轮着送我上学,少操一份心,好吗?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七
奶奶,您听到了吗?您亲爱的孙女!——滢滢在呼唤您!
奶奶,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门外有一棵大榕树,您常对我说这棵树是愿望树,只要在树底下诚心诚意地许下一个愿望,不久便会实现。从那以后,我常常在榕树下默默许愿,愿您可以健康长寿。 可是,到您去世时,我才明白这种许愿是无法实现的。
奶奶,您离开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刚开始我不相信这个事实。每到夜深人静时,我都梦见您,而且感觉您就在身旁,但当我冲过去抱您时,却扑了个空,然后哭醒,才知道您真的不在了。这种痛苦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不停地安慰、开导我,后来,我才慢慢地接受了现实。
奶奶, 您是世界上最疼我的人!您还记得吗?小时候,我很娇,总在您身旁撒娇,什么事都不会做,现在,我长大了,吃饭、洗碗,上学等很多事都是我自己做;小时候,我很矮,现在我已经有1.56米了,差不多超过妈妈了;小时候,我总是很胆小,要您陪着我才能睡着,现在,我自己一个人都能进入梦乡了;小时候,我总是要您陪着我去买东西,可是,现在我敢独自拿着钱去买东西了;小时候,我身子很弱,经常生病,每次都是您细心的照顾我,现在我身体很棒,是体育健将,在今年校运会上我还破了学校两项记录,受到学校的表彰。
奶奶,您的孙女——滢滢,长大了,您一定很高兴吧!不用挂念我,奶奶,您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
奶奶,亲爱的奶奶,我永远地想你, 永远地爱你!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八
6岁那年的一个早晨,我刚醒来,妈妈便含着泪,一字一顿地说:“你祖奶奶,凌晨3点15分去世了。”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是看到妈妈哭得那么伤心,我知道,这是事实。
中午,妈妈带我来到了奶奶家。奶奶家周围都是人,有的在吹喇叭、有的在敲鼓、有的在给祖奶奶磕头。一脸悲伤的奶奶看见我们,赶紧过来跟我们交待了一番,转身又忙着去料理别的事了。
我和妈妈来到祖奶奶灵位前,给祖奶奶磕头。我一抬头看到祖奶奶的相片,正微笑着看着我们。我忽然觉得祖奶奶还活着,就在眼前。可是,周围的香炉,还有反复播放的哀乐告诉我,祖奶奶再也走不出这张相片了。
来到殡仪馆,我们在大厅内举行了一个简短的道别仪式。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围着祖奶奶的遗体,看祖奶奶最后一眼。大家给祖奶奶鞠躬,每个人都泪流满面,依依不舍。
我牵着妈妈的手,走过祖奶奶身边。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祖奶奶了,我心里伤心极了!以前与祖奶奶度过的美好的时光都重现在眼前。祖奶奶在世的时候,我很顽皮。总是拿着祖奶奶的拐杖到处玩,使祖奶奶走路时一次一次差点摔倒。看着祖奶奶的样子,我还兴灾乐祸地哈哈大笑。大人们见了都很生气地责备我,可祖奶奶却看着我慈祥地笑了。此刻,想起我的不懂事,我真想打自己两下。
祖奶奶,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您,我非常想念您。您的离去,使我第一次体会到失去亲人的悲伤。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九
今天,我们全家到乡下祭拜老祖宗。进入老宅,堂屋正中的墙上,曾祖母那慈祥的遗容立刻映如眼帘。
曾祖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离开我们,上天堂。那时侯我还小,根本不懂得人间的是是非非,更不理解什么是死亡。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葬礼,所以一点也不伤心,只看见大人们哭得昏天暗地,我还好奇的对自己说:“不是说老太太只是去天上旅游吗,干吗要哭?”
曾祖母年轻的时候是位白衣天使,她那双灵巧的手,迎接许多小生命的诞生。在我模糊的记忆里,曾祖母是个衣着朴素却非常洁净,身材矮小却异常干练的老人。每次去乡下,总看到她忙忙碌碌的,将老宅内内外外,上上下下收拾得井井有条。
我爷爷和爸爸两代都是单传,到我,却是个女孩。曾祖母不像大多数老人一样重男轻女,反而非常非常疼爱我。她常说自己老,牙不好,把好吃的水果和点心留给我吃;她常讲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将我从无理哭闹中逗笑;她常唱那几首我听不懂歌词的广东童谣,把我哄得安安静静,慢慢入睡;她会和我一起做“躲猫猫”游戏,她会为我做又好吃又有营养的菜粥……因为有她,我小时候才长得白白胖胖,我的童年才更加富有值得回味的乐趣。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曾祖母去天上“旅游”已经有六年,我也从一个小毛毛头长成一个四年级的小姑娘。我知道,曾祖母去天上“旅游”是永远也不会回来。现在,我只能在每年清明祭祖的时候,亲手供上曾祖母喜欢吃却从也舍不得吃的苹果、香蕉和酒酿饼,让她也尝尝鲜。
曾祖母,我想您!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十
在我家中,最辛苦的,就要数奶奶了。
奶奶今年56岁了,白头发不算多,满脸慈祥。奶奶很温柔,无论你犯了多大的错误,她都会原谅你的。
奶奶,我想对您说一句话,就是:奶奶,不要太辛苦了,您的腿不撑啊!
奶奶早上早早地叫我起床,给我做好早饭,又骑着电动车送我去上学;中午,您又要给弟弟洗尿布、尿不湿和他的小衣服,以及妈妈的衣服;下午,您又把我送到古筝学校学古筝;晚上,您又做好饭等着爸爸回来吃饭。
奶奶,您在弟弟身上操了很多心。弟弟这个小屁孩,一点也不听话,从出生半个月开始,他就每天晚上到十二点才睡,妈妈经常说他是:今天的觉明天再睡——十二点之前不睡觉,而且还经常闹腾,只有做一些好笑的动作,才能让他平静下来,要不然,想让他平静下来很难。晚上太兴奋了也不行,有一次晚上逗他玩,由于玩的太兴奋了,到了第二天凌晨两点才睡觉,给奶奶增加了很多负担。
奶奶,您休息一会吧!不要太累了!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十一
乡下人对于土地的热爱是无限的,在脱离了繁杂的城市生活后,仿佛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使人感觉更加和谐自然,而使我深刻地感受到这点的人,正是我的奶奶—刘雪阳。
奶奶也向往平凡的生活,可以说她的一生是朴素而又充实的,本可以享有晚年幸福的她选择了继续辛勤地劳动,但她始终是那么乐观,不去羡慕,也不去埋怨,她总是不求最好的东西,反复地强调“能用就行”。
每次回家看望奶奶,爸爸的新车总是让奶奶看得又开心又纠结,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她肯定会为此感到开心,但奶奶她小的时候受过苦,从小省吃简用,可当他老了,也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出息的人了,她依然靠自己每天辛勤地劳动来照顾爷爷和她的孩子。
奶奶是个慈祥的老人,她总是很细心地照顾着家里的大事小事,无论在厨房,池塘,菜地,还是鸡窝,都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而这些也许就是她的全部,过年回家,她总会用她那双勤劳的手,为我们烹饪出最美味的团圆饭了。她的筷子忙活个不停,一直为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们夹菜,夹了不知多少次,碗里的菜已经堆得很高,她才停下,并说:“多吃点菜,少吃点饭。”
她把碗里的厚实的猪腿肉和可口的甜菜全都夹到我们的碗里,而自己却独自把碗里的肉末都挑干净,吃一点点蔬菜就吃完了一碗饭。之后,我想把好吃的让给奶奶,可奶奶总是不忍心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她每次都委婉地拒绝道:“你吃吧,吃好一点的肉才会长身体”,而我也却总是不想拒绝奶奶的好意,而当我一再要求的到时候,奶奶才会品尝一点点,剩下的还是希望留给我们。
奶奶细腻的性格令我十分尊敬她也为她感到心疼。听爸妈说,我刚出生时就被放在老家给爷爷奶奶抚养,奶奶那个时候都还年轻,她也有带孩子的经验,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无比地疼爱我,那是我也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也就是家里的长孙,奶奶更是十分地宠溺我。奶奶她总是爱将她阳光,豪爽的一面展示出来,但却将自己细腻的心藏起来。
一天深夜,我路过老家的仓库,这么多年了,这扇门里的景色使我好奇,我也忍不住推开了它,用手电筒对着周围的墙壁,发现除了一捆捆茅草外,这里全都是我小时候我吃剩下的奶粉罐和两箱小时候的玩具。我怀着疑问去询问奶奶,奶奶说:“这些东西伴随着你长大,你不想要了,可是奶奶却不忍心丢掉。”我的心软了下来,有点郁闷,却为此感到高兴,奶奶永远是这样默默地,细心地见证我的成长。
我的奶奶,即使她没有什么学问,但她年迈的双眼里,充斥着只属于她的人生哲理。奶奶是个平凡的人,但就是奶奶那平凡的脸庞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让我铭记奶奶给予我的爱和关怀。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十二
我的奶奶是一位退休工人,年已七旬。一头短发像罩上了一层白霜,一双大眼已深深陷进眼窝,嘴里的牙几乎全落了,一双粗糙的手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血管又青又紫,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好象刻记着70年来的千辛万苦。但她仍然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我的奶奶是一个“热心肠”,我们村数她最热心了,
有一回,我家前面的一位老太太,她的儿子和女儿都出差去了,家里就只剩下她一个人。奶奶知道了,她就问那位太太生活上有仕么要帮助的,她得知那位太太行动不方便,于是,奶奶每天把饭菜烧好了,送到太太那儿去,等到太太吃完了,她再回来自己随便吃点。这样一直到那位太太的儿子和儿媳妇回来,奶奶才罢休,而且,奶奶也不求一点回报。
邻居都说奶奶这样做很好,奶奶却说:“没有仕么,应该这样做的网,如果换了你们,你们也会这样做的。”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位退休工人,也是一个“热心肠”。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十三
我的奶奶,杨爱芝,出生于1947年12月1日,汉族,是一名退休教师。
奶奶小时候条件艰苦,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好,能吃上玉米面馍就非常不错了,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哪里烂了就补个大补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哥哥姐姐穿不上的衣服再给弟弟妹妹穿,总归是十分节俭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慢慢有了改善,但家里仍十分贫穷。奶奶很小就开始干活了,帮着家里割草、捡柴火、做饭。因为重男轻女,村里女孩能上完学的不多,大多只是上两年学,学会记工分就行了,可奶奶例外。
奶奶上学较晚,九岁才开始上学。她勤奋刻苦,成绩优异,但因为家境贫寒、思想落后等种种原因,十八岁初中毕业后便不再上学,十九岁时随朋友一起去寺河教书,那时候还是民办教师,每月没有工资,只有工分,一天十个公分,一年到头才换成钱。村里分为几个队,队长总是说女人怎么能挣这么多钱,十个工分非得按八个算。
奶奶与爷爷结婚后,便到车窑教书,校长待人很好,把奶奶等一些民办教师报给了上级,国家才知道有这些人。后来国家把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后,奶奶每月终于有工资。当时爷爷的母亲住在家里,因为爷爷在外面工作,奶奶不得不挑起照顾老人的重担,由于老奶看不见,奶奶只能每天早上做好饭再去学校,趁着中午大课间时,又赶紧跑回家做饭。老奶的脾气不好,因为年龄大了,双眼看不见,不知道时间,时常半夜起来责怪奶奶没让她吃饭,但奶奶还是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没有一句怨言。
奶奶教书一直到退休,前前后后有30年左右。2009年奶奶突发脑梗,好在抢救及时她坚强地挺了过来,但因此落下了病根,通过不断康复训练。奶奶能用拐杖走路,但腿脚还是不便,行动很慢。
现在,每次去奶奶家,她总是要翻箱倒柜的拿出所有好吃的、好喝的给我们,还要给我和哥哥零花钱。她对自己十分节俭,但对别人十分大方。每次别人有困难时,奶奶总是尽她所能的去帮助别人。
奶奶的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但她的勤劳节俭、顽强坚毅、贤惠孝顺值得我铭记一生。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十四
说到家人,我第一个想到的无疑是我的奶奶了,她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了,因为她和平常人一样,都过着简朴且平凡的生活,却仍像焰火那样美丽。
如今,奶奶已经年过花甲了,她脸上的皱纹足以体现她对子孙儿女的牵虑和操心,每次看着奶奶脸上的皱纹和老人斑,心里总会涌起一阵酸楚和内疚,十分难受。若不是我们当年那般调皮,奶奶也不会这样憔悴吧!
据奶奶说,她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带孙子了,而如今,奶奶已经六十三岁了,这么算起来,奶奶已经带了二十多年的孙子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可她却只专注地做了一件事,带孩子是一件不止累且责任很大的劳力活儿,她教会我们吃饭,教会我们走路,教会我们做人,也教会了我感恩。这么多年奶奶是日服一日的操劳,她所遇到的艰辛远远是我不能想象的。
现在,奶奶终于把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带大了,她也终于可以放下手中的担子,好好歇一歇了,可说得轻巧,奶奶现在虽然没带我们了,但心中的那块石头从未落地,到现在都还在为我们操心,如今,看着奶奶曾经乌云般的黑发一缕一缕的变成“银线”,皱纹一点一点的加深,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曾经想过,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余下大的生命和奶奶交换,或者说把我的寿命拿给她,但这永远也实现不了,于是我就只能对着每天的朝阳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我的奶奶每天都能活得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因为我害怕,我害怕那一天的到来,我害怕我会失去奶奶,我害怕!
我爱您,奶奶!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十五
我的奶奶,杨爱芝,出生于1947年12月1日,汉族,是一名退休教师。
奶奶小时候条件艰苦,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好,能吃上玉米面馍就非常不错了,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哪里烂了就补个大补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哥哥姐姐穿不上的衣服再给弟弟妹妹穿,总归是十分节俭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慢慢有了改善,但家里仍十分贫穷。奶奶很小就开始干活了,帮着家里割草、捡柴火、做饭。因为重男轻女,村里女孩能上完学的不多,大多只是上两年学,学会记工分就行了,可奶奶例外。
奶奶上学较晚,九岁才开始上学。她勤奋刻苦,成绩优异,但因为家境贫寒、思想落后等种种原因,十八岁初中毕业后便不再上学,十九岁时随朋友一起去寺河教书,那时候还是民办教师,每月没有工资,只有工分,一天十个公分,一年到头才换成钱。村里分为几个队,队长总是说女人怎么能挣这么多钱,十个工分非得按八个算。
老奶的脾气不好,因为年龄大了,双眼看不见,不知道时间,时常半夜起来责怪奶奶没让她吃饭,但奶奶还是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没有一句怨言。
奶奶教书一直到退休,前前后后有30年左右。2009年奶奶突发脑梗,好在抢救及时她坚强地挺了过来,但因此落下了病根,通过不断康复训练。奶奶能用拐杖走路,但腿脚还是不便,行动很慢。
现在,每次去奶奶家,她总是要翻箱倒柜的拿出所有好吃的、好喝的给我们,还要给我和哥哥零花钱。她对自己十分节俭,但对别人十分大方。每次别人有困难时,奶奶总是尽她所能的去帮助别人。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十六
她看起来八十多岁的样子,身材瘦小,常穿着颜色黯淡的衬衫,一道道梯田似的皱纹是岁月的痕迹。眼神里总给人一种慈善的感觉,常常说:“唉,老了,老了!”她就是我的奶奶。(肖像式开头,给读者印象深刻,引出下文。)。
奶奶是一个乐于助人、勤俭持家的人。(简单叙述,过渡。)。
奶奶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中心句,使文章段落格式清晰,值得借鉴!)在繁华的大街上,身着华丽的人们匆匆走过,一个穿着破烂的乞丐跪在地上,(补入必要的神态描写为宜。)嘴里念叨着:“行行好吧!”奶奶看见了,把仅带的钱都给了乞丐,乞丐连连道谢,当别人告诉奶奶那个人是骗子的'时候,奶奶只说:“唉,毕竟是可怜人,都不容易,而且我看那人不像骗子”(语言描写,人物身份化,值得借鉴!)。
奶奶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中心句,同上。)自己的袜子破了,不扔掉,也不买新的,只是自己拿出针和线。将线扯到足够长,一手掐着,另一只手再按在这里,掐着的手后退,最后将线用牙咬断。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常。但唯一不同的是,奶奶再不能像年轻时候一样轻轻松松把线穿进针眼里面了。第一次穿,没有成功,奶奶把线团了团,又试了一下,依然以失败告终,但奶奶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就在奶奶感叹自己老了的时候,线穿了过去。奶奶乐呵呵的说:“看来还中用啊!”然后开始缝,再将线高高举过头顶,就这样重复了许多次,袜子才缝好,奶奶又将袜子好好的放起来……(文章详略得当,缝袜子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值得借鉴!)。
这就是我那乐于助人,勤俭持家的奶奶。(卒章显志结尾,紧扣主题!望你今后作文,加强描写技巧的训练,多看老师空间里的优秀范文,你会有所借鉴和思悟的!)。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十七
奶奶姓沈名春香,今年65岁,她一头白发,脸上刻满皱纹,双手很粗糙,可见她平时是多么辛劳。
奶奶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她这一生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也有几段“可圈可点”的经历。
爷爷说,当年他家中特别穷,只有三间低矮的草房,奶奶的父母坚决不同意他们可爱的小女儿嫁给爷爷,可奶奶认准了爷爷的为人,觉得跟着爷爷过日子有盼头,像一头犟驴一样,非爷爷不嫁。为此,奶奶开始绝食。最后,家人拗不过她,只得同意了这门婚事。不过,奶奶出嫁时,除了几件换洗衣服,其他什么陪嫁都没有,可奶奶一点也不在乎这些。爷爷和奶奶的爱情故事,被人们议论了好多年。直到现在还有老人拿奶奶寻开心:“沈奶奶,你家陈老头就有那么好,值得你寻死觅活?”每每这时,奶奶总是附和着:“是呀,是呀。”说这话的时候,奶奶的脸上总是漾满幸福。
由于家底儿太薄,爷爷奶奶婚后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转眼,爸爸初中毕业了,因为中考失利,他未能考上重点中学,只考上了一所很普通的高中,这所学校每年能考入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爷爷觉得上不上高中意义不大,家中孩子多,不如让爸爸回家干活。爸爸也心灰意冷,不准备再求学。奶奶却态度坚决,她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爸爸把高中念完。爷爷拗不过奶奶,最终爸爸还是继续读书。在奶奶的鼓励和严格要求下,爸爸在学校发愤图强,最终考入一所师专,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每每谈及此事,村里人总是对奶奶竖起大拇指,说奶奶有眼光、有决断。
奶奶還做过一件事,也让村子里的人刮目相看,那就是带头跳广场舞。别看奶奶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却乐于接受新事物。从电视上看到城里人天天晚上跳广场舞,奶奶就按捺不住了。她悄悄怂恿几个和她差不多岁数的老太太一起跳广场舞。大家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村里人对此也是风言风语,说她们年纪大了还爱出风头。不过,一段时间后,村里跳广场舞的队伍竟然越来越庞大,还有许多年轻人也加入其中,那些质疑的声音也消失了。现在,每到农闲时,村头的广场上,一群人就跳起广场舞,十分热闹。另外,奶奶所带的这支广场舞队伍,还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呢。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有主见、有个性、慈祥、可爱、人老心不老的老太太。读了这篇小传后,相信你也一定会喜欢我的奶奶。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十八
我的奶奶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愿望——她想上学。可是一切并不能如她所愿。
1962年,在一个无名小村,一个贫困的家庭中,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降临于这个世界,这个女孩就是我的奶奶。这个家庭有七个孩子,五个男孩两个女孩。在当时的农村抱走人家的孩子自是常事,我奶奶的家中也被抱走了两个孩子,即便如此,奶奶仍是上不了学,因为啊,老阿太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奶奶只能下地干农活。在奶奶幼小的心中一颗想读书的种子悄悄发芽。
在1998年时,村里说开设了一个夜校,妇女们要是不识字便可以去读,不要钱。那时的女人们哪里敢去啊,面子薄,怕村里人说闲话,唯独奶奶不怕,她在晚上天天往夜校跑,家中留下两个孩子。爷爷是一个老实人,若是奶奶说她想上学,他便默默支持她。奶奶便更加坚定信念,白天在田间干活,晚上在灯下苦读,在桌上写着不大美观的字——如同小虫在纸上爬,但她写的认真、写的仔细,就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本以为能成功学完知识的奶奶,再一次辍学了。因为我奶奶的一个亲人办了一个工厂。缺人手,喊她区帮忙,奶奶便义不容辞地答应下来。
2000年,厂里的人手渐渐多了起来,奶奶也逐渐了解到工厂里的那些人都读过书。奶奶并不想与大家有所不同,再一次决定读书。去找老师,学费要300元,对于奶奶来说也是一个负担,但心中的那火苗仍未熄灭,她想想不该选择放弃,毅然交了300块钱,高高兴兴又开始读书了。可不幸的事发生了,爷爷在工厂为了奶奶的学费努力工作时,钢片溅到眼中,爷爷的眼睛发红发肿,人们急急忙忙将爷爷拉入医院进行手术。
当奶奶得知消息时仍在上课,归来时心碎了一地。拼了命地赶向医院,眼中不断溢出泪珠。手术室的红灯熄灭,变成灰色时医生推开门,叹了一口气,缓缓讲到:“手术失败。”从那一刻起我的爷爷失去了一束光。奶奶自此,没再学习。
我很幸运,可以拥有好环境学习,我的奶奶却并不是那么幸运。奶奶不止一次告诉我要好好学习,我想,那也是曾经她对自己的期许吧。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十九
我的奶奶长着一头洁白的头发,头发下是一道一道为我操碎了心的皱纹。两条黑色的眉毛下,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身黝黑的皮肤显得十分疲倦。
严肃的奶奶。
奶奶是个严肃的人。
我不爱学习,每当我做一些与学习有关事情的时候,她就会咧着嘴笑,一但我不学习了,她的眉毛会皱成个疙瘩。这不,我刚放下笔,正奔我的电脑去时,奶奶开始唠叨了,并且说要给爸爸打电话说我又不学习了,让爸爸回来管教我呢。
体贴的奶奶。
奶奶是个体贴的人。
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奶奶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特别体贴,奶奶又给我端水,又给我拿药。上次回家,我生病了,我告诉奶奶:“奶奶,我想吃您烙的饼。”就这样不足一个小时,一张香喷喷的烙饼就送过来了。
絮絮叨叨的奶奶。
奶奶爱絮絮叨叨。
奶奶此人天生特点四个字——絮絮叨叨。每次睡觉时,总传来奶奶的话语,在寂静的夜晚,我急着睡觉,奶奶的说话声会打破了宁静:“彪彪,快起床,五点了,起来!快起来!”我会把枕头盖在头上,就算这样,我还是抵挡不了奶奶的“语言”攻击,烦哪!
爱砍价的奶奶。
奶奶爱砍价。
奶奶的砍价本领不低。她的砍价本领让我不得不佩服。有她在,就没有她砍不了的价。去年,快到春节了,奶奶和我一起去买鞋,去到那个门市部,才知道有点贵,奶奶和我进去后挑了一双60元的鞋,奶奶便开始开“大招”了。
“老板。这多少钱?”
“60元太贵。少点吧!这些质量不好,你看,这鞋带都脏了。除了我,估计没人要……”
坎来坎去,终于,奶奶最后以50元买下了这一双鞋子。
严肃,体贴絮絮叼叨,讨价还价的……这些成为了奶奶的性格特点!也成了一个独特的奶奶!
正因为有了这些性格,才让我感到这家的热闹与温馨。
我爱我家,我更爱我的奶奶!
潮奶奶团小传(优质20篇)篇二十
“我福浅。”她这样说。
奶奶生于安徽,生于一个农民生活贫困的年代。太奶奶生了五个孩子,后来一个孩子因为没吃食饿死了,再后来奶奶出生,起名“见兰”。奶奶说:“兰命贱,容易活,你太奶奶给我起这名就希望我能活着,但我也命贱,享不着福。”她笑着说,咸咸的泪埋在心里,她受了多少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奶奶告诉我,她跟我一般大时,没读过书,干活供她的哥哥弟弟读书,到有钱人家做饭,没饿着。十九岁,她与一个男人结婚,那个男人是我爷爷。爷爷虽当过军、做着县官,但喝酒抽烟,家中常常入不敷出。奶奶便养猪养兔子,卖得一笔不少的钱,花在爷爷身上,爸爸、姑姑身上,唯独忘了她自己。她总是这样,即使常挨爷爷的打,也总记着他的好。
日子过了许多年,直到我出生。爷爷奶奶把我养大后,又开始照料我年幼的弟弟。一日奶奶抱着弟弟在稻田中走着,不小心走到了一个疯子家的田。记不清那疯子为何疯,仿佛因为高考失利。总之,奶奶被那疯子瞧见了,他一铁锹挥下去,奶奶的腿部开了一道大口子,血流不止。弟弟哇哇大哭,却被奶奶护在怀里,毫发无伤。
后来爷爷奶奶来了宁波,选了处宽敞向阳的地方住下。本以为奶奶可以清闲下来,却不曾想爷爷患了老年痴呆,除了吃饭什么都不知道。有时去奶奶那,看到门口又晒着被子,便知道爷爷又尿床了,冬天亦是如此。下雨天,她小腿总是疼,便坐着,或找一些手工活做做。爸爸总是让她别给自己找活做,她却总是笑着:“我们两个老了,不挣钱,还给你们添麻烦,找点事做心里好受点。”我曾问她:“爷爷不是有退休金吗?”她不语。
奶奶从未说过她喜欢什么。她总喜欢先想着别人。邻居家的衣服晾在外面,她看着天要下雨便帮人家把衣服收回来,有时甚至叠好后才还给人家。她要买了什么吃的,给别人分一分,给爷爷吃一些,剩下的便留给我和弟弟,她自己是不舍得吃一点的。奶奶说,她到这个年龄了,再没什么想要的,只希望我和弟弟多去她的住处看看她,家中也显得热闹些。她说她也没想活多久,只要看到我们考上大学,她就开心了。这怕是奶奶这一生,唯一为自己许下的愿望,而这愿望,也是关于我们。
望我十年之后,学业有成,再见兰,依旧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