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需要具备清晰的结构和层次感,使得文章的逻辑关系和内容安排合理有序。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著名作家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一
今天是除夕,我们兴高采烈地换上了新装,容光焕发。以往昏昏欲睡的奶奶都很有精神。我盼望着除夕夜的来临,因为有年夜饭、压岁钱、春晚。
时间过得很慢,终于熬到了下午。这时,亮亮哥哥和嫂子来了,他们还带来了喜庆的春联。贴上以后,老屋变得熠熠生辉。耳边响起了阵阵的鞭炮声,我开始催促爸妈做饭,爸妈真给力,一下子就做好了。
爸爸和亮亮哥哥开始放烟花了。我们的烟花响了一声,像流星一样冲了出来。忽然在天空中一下子爆开,一点点慢慢地飞出来,像极了天女散花,真是绚丽多彩!
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真开心。最后,我们共同举杯,祝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也祝我自己学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喜欢过除夕!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二
有人喜欢端午节,有人喜欢重阳节,而我却喜欢大年三十的春节。过春节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习俗就是贴窗花和放鞭炮了。我记得我家有一个挂在墙上的一个钟,里面有一个福字,这个福字是倒着的,寓意是:福倒(到)了。
接下来和你说说放鞭炮。我和爷爷拿了一些钱下了楼,到小店买了一些擦炮和一个打火机,来到了小河边放擦炮。我拿出一个擦炮,点燃了它,赶紧扔进河里,生怕炸到自己。过了一会儿,河里炸出了水花,我突然异想天开,觉得炸鱼应该没问题。这样的话,今天晚饭就有着落了。嘻嘻,说干就干,我一连点燃了好几个擦炮,一起扔进水中,小河里的'水立刻像小喷泉一样喷出来。再仔细一看,不仅鱼没炸到,却把我身上弄湿了,但是我玩得还是很开心的。
晚上,妈妈煮了一大盘饺子,我迫不及待地蘸着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就这样,我愉快地度过了春节之夜。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三
中华民族的统文化真的很丰富,历史、饮食、宗教、科技、教育、建筑、文学、风俗、艺术,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传统节日三年级。
作文。
供大家参考!
中国的传统的节日有很多很多,这是我们这个经历了几千年文明民族的宝库,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记得去年我在外婆家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里面的小品逗得我们一家人哈哈大笑。看着看着,突然有两声砰砰、砰砰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阳台一看,呀!真是好美阿,原来是烟花!
回头一看钟,原来已经十二点了,这时听到外公在楼下大喊一声,说:“我们也快点放鞭炮和烟花吧!”我匆匆忙忙地跑到楼下去,看到鞭炮已经挂起来了,像一条红色的大蜈蚣,鞭炮挂在二楼,一直垂到一楼地上。这时我看见姨丈手拿着一根香,然后和我们一起异口同声说:“1、2、3。”数完之后,鞭炮声音就震耳欲聋的响起,我高兴的大喊起来说:“新年到喽,新年到喽。”我和妹妹一人拿着一枝烟花,插到地上,点起烟花,一会就有烟花冲向天空,五彩缤纷的烟花漂亮极了。
这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不是很有趣?
这两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有。
对联。
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在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飘飘的彩旗。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外面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出门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春节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节目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我还喜欢“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古老的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这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知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几天我们收集了很多资料,但是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春节了。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的春节。在中国的所有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新年的时候会全家人聚在一起,十分热闹。
中国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就开始过年了。在这个时间里,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放鞭炮、写。
春联。
做好各种食品及工作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晚上的时候,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
过了除夕自然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就要走亲戚、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的时候要说一些健康的吉祥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四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到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做香囊,更有激烈的赛龙舟。龙舟上,鼓手在拼命打鼓,“咚、咚、咚”,另外的人整齐地坐成一排,随着鼓手的节奏,在拼命地划桨,大家都沉浸在欢乐中。
在吃粽子、赛龙舟的背后还有一个传说,据说著名诗人屈原因为不忍心看见自己的祖国被毁,在江边写下了一首诗后抱石投江。事后,楚国人拼命在江边打捞他的尸体,人们把饭团投进江中,不让鱼虾吃他的尸体。后来慢慢演变成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我会和妈妈在一起包粽子。妈妈心灵手巧,动作娴熟,只见她先把糯米和粽叶洗干净,再把叶子弯成漏斗型,接着把糯米放进去,放上几个肉丁,最后用细绳包扎好,一个精致的肉粽就完成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开始包粽子,刚开始有点笨手笨脚,经常把糯米漏出来,但是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把粽子包好了。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五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
春节前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比如:贴对联、打扫卫生、买各种年货等等。
转眼间到了除夕。一大早就给爷爷奶奶和父母拜年了,还得了不少压岁钱。我很开心。奶奶准备了一桌子的菜,包括春卷、鱼、羊肉等好吃的菜,把我的肚子弄得圆圆的。晚上大家一起看了春节晚会,很开心。
每个家庭都在农历正月初一互相拜年,但县城不允许燃放鞭炮,不太热闹。
第一个月的第二天,我们给爷爷奶奶叔叔拜年,我收到了几个大红包。奶奶家可以放鞭炮,我嫂子买了好多鞭炮和烟花,我们小朋友一起玩。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点燃了烟花,随着“噗”的一声,烟花升上了天空。很耀眼很漂亮!笑声、嬉闹声、鞭炮声,响成一片。我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
春节太美了,大人小孩都喜欢。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六
明天便是风趣的元旦了,大师都沉醉正在悲哀的天下里。
元旦的早晨,我以及家人怀着高兴冲动的心境前去爷爷家。只见,爷爷家面目一新,年夜门的双方贴着红红的春联。看着红红的春联,让人决患上不祥喜庆。穿戴一套整划一齐的新衣服的爷爷向我走了过去,说:“新年高兴!”我说:“新年高兴。”奶奶在厨房里繁忙地做饭,妈妈也赶忙跑过来帮她们。
过了一下子,饭桌上呈现了甘旨口可的饭菜。哇!有暖洋洋的暖锅、好吃的牛肉丸……我拿起勺子,正在每一盆香馥馥的菜都夹了一点点。吃患上差未几了。爸爸忽然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我们一同去爆仗。”我一听到“爆仗”这两个字,我头里呈现了一道金光。我兴致勃勃地说:“好啊!好啊!”因而,我跑到了院子里,爸爸不寒而栗地就拿起了三角雷,扑灭了火星,三角雷正在地上,酿成了刺眼的金光,嘣的一声炸开了。我也高兴地拿着爸爸方才买来的爆仗。院子里想起了“嘣!嘣!嘣!”的声响。院子里灯火透明。咱们放了一袋又一袋。没有知没有觉中,我发明地板上有很多多少的烟花盒。
这一年的元旦,可真风趣呀!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七
这两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在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飘飘的彩旗。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外面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出门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春节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节目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我还喜欢“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古老的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这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知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八
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大年初一的春节。
这一天,天还没亮,爸爸和妈妈就起床去门口贴对联了。他们分工合作,爸爸贴春联,妈妈剪胶带。剪胶带时发出的“嘶,嘶,嘶”声,把我和妹妹给叫醒了。贴好了大门,大门就像穿上了红色的新衣服。
爸爸给我们买了一大堆的鞭炮,有的是三角形的,是紫色的;有的是圆形的,是黄色的;有的是一粒一粒的,是彩色的;还是的是细长的,是绿色的……各式各样,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啊!我们放了一个最美丽、最大的三角形鞭炮,过了一会儿,喷出了比喷泉还美丽的火花。
就这样,我和妹妹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春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九
在二零一九年的二月,爸爸妈妈带着我、外婆和奶奶去长白山过了一个北方的春节。
年三十的那一天,我们去了一个当地人的家里吃年夜饭。一个阿姨说我可以跟他们一起学包饺子。她让我把手洗干净,学她包饺子。阿姨先取了一张饺子皮,把它放在左手的手心。再用右手拿着筷子,搛了一点肉做的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左手小心翼翼地托着饺子皮上有馅的地方,像摇篮托着小婴儿一样。接着,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几下饺子皮的中间。她用手指把饺子皮从右边往中间推一下,捏紧,再推一下,捏紧。重复几次,直到右边的饺子皮都被捏紧了为止。然后再换左手,重复刚刚的动作。最后,调整一下它的形状,一个雪白滑润的月芽饺子就完成了,躺在蒸笼里,散发出小麦的香味。我心想:原来做饺子这么简单呀!
后来,我包的饺子一个比一个好看,我在我包的饺子上作了记号。在吃饭的时候,我们脱掉鞋子爬到炕上,围着桌子盘腿坐下。在吃饺子的时候,我还吃到了自己包的饺子呢!我感觉自己亲手做的食物才是最美味的。
这个春节我过得很开心,我觉得非常难忘。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十
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有黄澄澄的炒蛋;火红的大闸蟹;红绿相映的胡萝卜炒芹菜;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美味的红烧肉……浓香的炖鸡煲还冒着热气。
“开饭了!”妈妈大声喊道。筷子开始在餐桌上飞舞,爸爸夹起一块糖醋排骨放在我的碗里说:“多吃肉长高高!”我立刻开心的吃了起来,吃的满嘴都是油,大家看着我的吃相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举起可乐杯来到姥爷姥姥面前,笑着说:“祝姥爷姥姥,身体健康,新年快乐!”姥爷姥姥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接着我又对爸爸妈妈说:“祝爸爸、妈妈牛年大吉,工作顺利。”爸爸妈妈也举起可乐杯说:“祝宝贝,学习进步,健康快乐。”大家相互祝福着,一句句祝福在家里回荡,一阵阵暖流流进心窝。最让我开心事,就是每个人都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
在这温馨、幸福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包饺子,一起守岁、跨年。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十一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粽子。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等。在这之前的几天,人们就开始忙起来了。五月初一都要带上由五种颜色的线搓成的花绳,接下来几天就要去收集包粽子的材料——粽叶,小米,糯米,枣,豆子等等。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特定的习俗。
看见了奶奶在包粽子,我也好想学学,想尝尝自己做的粽子。粽子是这样包的:先拿上三四片棕叶,绕成个类似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米,枣,豆子混在一起放进去,最后一层一层包好,拿绳子捆起来,一个粽子就成形了。等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就把它们放入锅中煮两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我等啊等,终于等到奶奶揭锅了,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一眼就认出了我包的粽子,奶奶拿给我后,我边剥粽叶边吃了起来,好香啊,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做竟这么好吃,我大口大口吃起来,爸爸妈妈看见了,忙说:“小心枣核!”说完便哈哈大笑,我也笑了。
我喜欢过端午节,因为棕子香纯可口,只要我一看见它,口水就会流三尺长,恨不能天天是端午节。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十二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家家户户挂起大灯笼。这一天,我们都喜气洋洋的。
往常的元宵节,我们全家只是出去看看花灯,再吃一些速冻汤圆。然而这一次我们全家要过个不一样的元宵节――自己亲手做汤圆。
这天要开始做汤圆了,我们准备了芝麻馅、红豆馅、面粉和水。我们先把面粉倒进碗里,水倒20毫升,然后磨面搅拌均匀,面团软了,不再散了才算可以。接着掐下一小团面,搓圆,压扁再把红豆馅放进去,搓圆,把汤圆放进盘子里,就做好了一个可爱的小汤圆。第二个做芝麻馅,也是第一步步骤一样,先掰一点,搓圆,再压扁把芝麻馅放进去,最好搓圆,就又做好了一个可爱的汤圆,照这样,再做4个就行了。
把汤圆放进锅里面煮,煮了一会儿香喷喷的汤圆就出锅了,我赶紧用筷子夹一个尝,虽然口感不及超市买来的汤圆那么有嚼劲,但亲手制做汤圆还是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儿!
这个不一样的元宵节让我深深领悟到了传统节日风俗的有趣和奇妙!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十三
新年在人们的期盼中悄然而至,空气里也弥漫着过年的气息,人们的脸上喜气洋洋。
一大早,爷爷在大门两边贴上了一副春联,奶奶给门口的那棵冬青树挂上了许许多多的小灯笼,就像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柿子。
傍晚,奶奶做好了香喷喷的年夜饭,大家围着桌子,有说有笑的`吃了起来,开心极了,最开心的是我收到了压岁钱。
晚上,村里成了鞭炮和烟花的世界,天空被烟花点亮了,有的像满天的星星,有的像彩色的菊花,有的像孔雀开屏,五彩缤纷,美丽无比。烟花时断时续,像五颜六色的闪电,地面上,爆竹声不绝于耳。
除夕的夜晚,在烟火的点缀下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十四
今日是端午节,我非常想吃粽子,奶奶便包粽子给我吃。
我和奶奶来到小河边采苇叶。芦苇长得很茂盛,绿油油的苇叶迎风摇曳,真像绿色的小旗子。
回到家后,奶奶先烧了一锅热腾腾的热水,然后把苇叶放进锅里面。奶奶说:“这样既能除虫子,又能让苇叶变得有韧性。”过了好一会儿,奶奶把苇叶拿了出来,接下来开始淘糯米。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先将苇叶围成一个类似漏斗的形状,然后往里面加一些糯米,再加入一些红枣、腊肉片、红豆,接着再次加入糯米,把它填满。最后,用细长的绳子将粽子扎紧。粽子包好后,就可以开始煮我喜欢的粽子了。
粽子终于煮好了,整个厨房都是粽子的香味。奶奶拿了一个最大的粽子递给我说:“小馋猫,吃吧。”我赶紧接过来,解开绳子,剥开苇叶,吃着吃着,奶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叫屈原……”
今天,我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还知道了屈原的故事,真是一举两得啊!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十五
今天是中秋节。晚饭后,我早早地躺在窗前,等着看月亮。
可是等啊等啊,没看到月亮的影子,整个天空灰蒙蒙的。妈妈说:“可能下雨了。今晚看不到月亮了。”我不愿意看着天空,心想:月嫂一定是在家睡懒觉了!我默默地对着夜空喊:“月姐,月姐,天快黑了,快出来!”可是,一点用都没有,天空变得更黑了。没看到月亮,我很失望。奶奶说:“有什么意思?“你不是说‘月亮在第十五天是十六吗?’明天一起看吧!"。
我希望明天月亮又圆又大。当我转身上床睡觉时,我突然发现月亮已经高高挂在天上了。我高兴的大叫:“出来,出来,月嫂出来了!”她一定是听到了我的哭声,醒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十六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今天,是端午节,我快乐极了!中午奶奶和我在包粽子,奶奶预备了粽叶,糯米。奶奶把粽叶做成漏斗形,在里面放了栗子馅儿、小鲜肉馅儿、蛋黄馅儿……第一个粽子放的`是枣馅儿的,奶奶放好馅儿,用粽绳把粽子绑好,放进锅里。我看着很简单,真没想到那么难,包了好几次也没成功,终于有一个成功了!奶奶把粽子下了锅,要等个几分钟才可以吃。
于是,我们就去看了赛龙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都预备好了,裁判说:“三二一,开始!”话音刚落,龙舟就往前冲,上一届的冠军落后了,于是,他用了许多力气,比四号快了两秒,赛龙舟终于结束了,我们回去吃了又香又好吃的粽子。
绿色的艾草,飘香的粽子,漂亮的龙舟,构成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粽子,还欣赏了龙舟竞赛,感受到了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这真是一个欢乐的端午节啊!
三年级传统节日(实用17篇)篇十七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这天,大家可以吃元宵,猜灯谜......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祝大家开开心心吃元宵,高高兴兴猜灯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