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能够展现作者的才华和文化修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给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思考和启示。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一
看着河边的外婆在洗衣服,她的背影是那样的清晰,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她送我上学时的那一幕。
那天早晨,天气晴朗,太阳透过密密的树梢,筛下一束束光芒,照在我的脸上,把我给唤醒了。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了下来,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便上了外婆的自行车。外婆两只脚努力地蹬着,拼命地骑,生怕我会迟到。看着外婆白发苍苍的背影,我心里一阵酸楚。外婆骑到一半,要过桥了,可因为我人重,所以外婆不得不下来推着自行车走,但是那段时间外婆生病了,还老咳嗽,就连晚上睡觉也没睡好过,再加上现在是上坡路,要推上去可真是雪上加霜啊!
只见外婆身子向前倾过去,两只脚艰难地挪动着,还不时地咳嗽,听着这咳嗽声,我鼻子酸酸的,泪水在我的眼眶里不停地打转。我说:“外婆,让我下来走吧!”外婆回头看看我,关切地说:“不用了,还剩一点点路,坚持一下就到了。”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学校,要离去时,外婆千叮咛万嘱咐道:“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热了记得脱衣服,冷了千万记得把衣服穿上…”走进学校大门,我不时地回头,看着外婆那渐渐远离的背影,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实在忍不住了,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慢慢地流淌下来。
就这样,外婆每天都会送我去上学,风雨无阻,我爱我的外婆,她那高大的背影永远凝聚在我的心里。
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走着,一个肥胖矮小走起路来很困难的一个老太太从我身边走过,我盯着她看了好一会,我猛然地想到了外婆,外婆走路也是这样的。
还记得是在秋末,风呼呼地吹,脸都被吹得通红,我被安排成跟班,专门负责拿着外公的拐杖在外公需要的时候递给外公,因为不满意这项工作我在他们后边走得很慢,拉开了一大段距离我在后面细细打量这对恩爱的老夫老妻,虽然外公的腿脚不方便,但外婆走起路来轻松自在。两人相依着,外婆紧紧的拉着外公的袖子,好像生怕发生意外。到了桥中央他们停了下来,我也慢了下来,他们看着远处快要落山的太阳愣了好一会。我也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外婆的背影在外公的相衬下显得好微不足道,像一株倚在大树旁努力盛开的不知名的小花,外公外婆的银发在落日的照耀下闪着金光。
当我得知外公病危了,马上从学校赶到了医院,我用力的把病房门撞开,撞出了很大的声音。只是看见外婆用无光的瞳仁扫了我一眼又转向窗外,病房里弥漫着刺人的消毒水味,仪器发出“嘀嘀嘀”的声音,有一种毁灭的气息,躺在床上,胸腔有节奏的起伏着。从收音机里传来夹杂着噪音的歌曲“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首《最浪漫的事》是外公和外婆最喜欢听的歌曲。我静静的把自己挪到外公的床边,看着失去了往日生机的外婆。外婆的背影显得很悲凉孤独,但是从外婆那背影中还依稀感到外婆假装的坚强,因为外婆知道外公倒下了,但天不能塌,需要她坚强的活下去。此时的外婆在外公身边就像另外一棵大树,他们会携手走到落山处。
记忆里,总有一片棉花地。那地里有个身着粗布短袖、黄色军鞋的老人,正身子前倾、汗流满面、神情专注地一锄头一锄头侍弄着。那老人,就是我亲爱的外婆。外婆总是很忙。田里的大事小事,每一样都离不了她。
我还在老家时,每次幼儿园放学,途径外婆家门前,总盼着外婆能站在门口,笑嘻嘻地等我,手里还拿着我喜欢喝的“娃哈哈”。可是,到了外婆家门口,总见“铁将军”把门,那个伤心啊终于有一天,我伤心到了极点,一边哇哇大哭,一边用一个大砖头使劲往外婆家的门上砸去。邻居们拦都拦不住!今年五一期间,我想外婆了,就在妈妈的陪同下,回了趟老家。还是“铁将军”把门!正当我灰心丧气之时,妈妈提议说去田里找。当时已近午饭时间,一路上遇见许多熟人,就是没有外婆的身影。也不用我们开口,他们全热情地指路:“还在地里呢!你们快去叫她回来”走了很远,一直走到路上都没有其他人了,才看见外婆坐在田头的大树底下,正大口大口地嚼着干馒头。锄头倒放在她的跟前,一同放着的,还有杀虫剂、小铁铲。外婆真的很累了,花白的头发湿漉漉的,全粘在头皮上;那件白色的粗布短袖也湿透了,边沿还在往下滴水。突然,外婆怔了一下,好像是噎住了。我奔跑过去,赶紧递上手中的纯净水。我闲不住的外婆,她打算就这么吃完,继续干活了!暑假期间,我又去了趟外婆家。依然“铁将军”把门。我还是去田里找。
真巧,刚走到半路就远远看见了:外婆她扛着铁锹,一大袋雪白的棉花斜挂在她的腰间,正佝偻着疲惫的身子一步一步往回走。我叫了一声。她抬起头,一脸的惊喜。夕阳照在她脸上,那些被深深强调的皱纹,成了一朵怒放的金菊。在家,外婆也一样忙个不停。那晚,为了招待我,做好的饭菜摆了满满一桌,可做饭的外婆还在后院的柴火堆、鸡圈、还有菜园子里忙这忙那。洗完澡的我去催她好几回,她才急忙把沾满土灰的手往围裙上一抹,嘴里直说:“来了来了!蚊子多,你赶紧回去吃,别等我。”等做完所有家务,外婆才开始洗澡。
洗完澡的她,也不问热不热,倒头便睡。听着她匀称的鼾声,我悄悄把风扇往她那边转了转:我这闲不住的外婆,真累啊!江苏省兴化市陶庄中心校晨曦文学社点评:习作借助一个“忙”字拉开记忆的闸门,围绕着三个典型的情节呈现出一幕幕细微而感人的有关外婆的镜头。朴素的文字之下,透露出习作者内心的真情;别样的结构,牵引着读者绵长的思绪。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二
记忆当中,奶奶有一双小脚,窄窄尖尖的鞋子,腿上打着绑腿,稍微有点罗圈腿。我一直觉得奶奶的腿之所以罗圈,跟她的小脚有关系,她的那双小脚承受不住她的身体,压弯了她的腿。
看着风都能吹倒的奶奶,年少的我就好奇她的脚何以那么小,甚至觉得她的鞋子都有一种神秘感。终于有一天,我偷偷的拿出了奶奶的鞋子。我试着将脚伸进去,脚趾立马被挤成一团叠在一起,虽说是软布鞋,那脚也着实很不舒服,更别说走路了。
这更增强了我想看看奶奶那双脚的欲望。但是奶奶的脚不穿鞋也总是被裹脚布包着,轻易不能看到。我费尽心思,总算想到了一个办法。
一天放学后,我去奶奶家,进门就喊:“奶奶!我们今天学了篇课文,是关于孝敬长辈的,老师要求我们做一件孝敬长辈的事情,然后写一篇作文。奶奶,我帮您洗脚吧。”奶奶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乖孩子,你就写帮奶奶洗脚就成了,至于脚就不用洗了。”“那不成,那样是不诚实的孩子,奶奶您怎么可以教我不诚实呢?”我故意撅起了嘴巴。奶奶拗不过我,她一圈圈解开绑腿,然后是那长长的裹脚布,我兑好水,眼巴巴的盯着奶奶的那双脚。
当裹脚布解开后,我的心像被蝎子蛰了似的,不由自主的颤栗了一下。那双脚脚趾都折断了叠在脚底,脚背竟然也变成了像桥一样的拱形。“奶奶您的脚。。。。。不疼吗?”奶奶明显看到了我表情的变化,她慈爱的摸摸我的头,“不疼的,乖孩子,吓着你了吧,我自己洗吧。”
我脱下鞋子,掰着脚趾一用力,立马疼的呲牙咧嘴的。奶奶慌得忙拉我的手。“傻孩子,我只是说现在这样了不疼。”
我轻轻的撩水摩挲着奶奶的脚:“奶奶,您咋把脚弄成这样啊?”奶奶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社会的潮流啊,那时的女孩子如果不裹脚,长大了是嫁不出去的。”看着奶奶饱经沧桑的脸,我觉得奶奶生在那样一个时代真的是一个悲哀。
如今,时代变了,妇女们解放了出来,再也不用裹脚了,但让人悲哀的是,那些“不慎走光”,“一脱成名”的行为,那些个凤姐、干露露们为了金钱置廉耻仁义于不顾,是不是也是一种摧残呢?如果说裹脚摧残的是妇女们的肉体,那么现在则是在摧残她们的灵魂!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三
外婆没上过学,也没多少文化,可是外婆懂得的道理比我们多得多!她告诉我们,做人要宽容,不能斤斤计较而伤了大家的和气.听妈妈说,小时候外婆对她们三姐妹很严厉,特别是在行为习惯方面,但是外婆从来是不打她们的.我想,外婆能在过去的农村培养出三个大学生,也真是不容易!
外婆就是这麽一个能干的人.我长大后一定要以我最好的成绩来回报外婆.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四
奶奶是小脚人,在东北她那辈分的女人兴裹脚。就是女孩儿到了四岁时,就用白布把脚紧紧地裹起来,目的是让脚不能长大、脚尖要尖,先裹脚掌,再裹脚尖,长年累月地裹着,直到成人,脚都不能超三寸,要穿小鞋,大人的小鞋尺码大约15公分左右,头是尖尖的,多数是黑色的,也有花的或镶嵌花边的。故,有“三寸金莲”之说。据古乐府《双行缠》里写道: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妍。所以,那时的女人脚不能大,小是美、是福,大脚是丑、不吉利。奶奶就是这样的小脚人,她的脚只有17厘米。每天都穿着小鞋在屋里干着干那的,从没出过大门。
有时我就好奇地掰着奶奶的小脚玩,奶奶的小脚是尖尖的,脚趾一个压一个地蜷在脚掌下。我问奶奶为啥这么点小脚啊。奶奶就告诉我说,过去富人家的女孩子不干活,大家闺秀,都兴裹脚的,脚大是嫁不出去的,没人要啊。“那多疼啊!”我看着奶奶问。奶奶心酸地说:“是啊,又遭罪又麻烦,每天都用长长的脚布把脚紧紧地裹起来,有时把脚都勒出血、裹烂了,那真是‘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啊!”
奶奶脚小,可走起路来却很快。从我记事起,就没见过奶奶摔过跤。那年,父母工作在外,我住在奶奶家。上学了,奶奶就每天早早起来为我做饭,然后催道:“快起来,吃完饭我送你上学去!”
“奶奶,你脚那么小,咋送我呀!”我边穿衣服边嘟嘟。
奶奶不再吱声了。等我吃完了饭,奶奶还是帮我背好书包,领我上路了。
那时的路全是土路,高低不平,加之昨天夜里又下了大雪,走起来直摔跟头。奶奶就在前面等我,看我起来了,又迈开小脚往前走了,白皑皑的雪路上奶奶踏出了一行行小脚窝。我追上奶奶,催她回去,可奶奶就是不回去,还冲着我说;“这还老摔呢,我能回去吗!”然后,奶奶把书包抢过去,又唠叨:“这书包咋这么沉?老师也是,这么小的孩子能背这么沉的东西吗!真坑人!”奶奶气呼呼地背着书包在前面走,不时地又回头对我说:“可也对,书包沉好哇,沉才有学问啊,有了学问路要走稳,可不能摔跤啊!以后长大了,当了官可别忘了奶奶啊!”我在后面似懂非懂地答应着奶奶。那年我8岁。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五
刚开始在南京后勤篮球队受伤时,勤妹凭着年青身体棒还不当会儿事。她认为军人轻伤不下火线。在球队忍着伤疼依旧活跃在篮球场上。
改行做政工干部了,膝伤时有发作,勤一心为部队四化建设服务,对经常发作的膝伤更不放在眼里。她从不在领导和同志面前叫苦;也从不在家人面前流露出伤疼带来难以忍耐的痛苦。她的膝伤一直拖到一九九七年,膝关节发炎已严重影响到她正常行走。每迈一步都象针刺一样难忍。当地部队医院建议她到上海长征医院检查治疗。
勤到上海来住院,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多年来勤身上有这么重的外伤。在我的眼里:勤一直是个乐天派,很少听到她在人面前诉苦。我到长征医院去看勤,听她的.主治医生介绍说:勤的膝伤已十分严重,一定要开刀。医生还说:“这么严重的炎症,常人根本忍受不住这种痛苦,一个女同志做到这样还真不简单。”
勤开刀后,我几次去医院看她。每次问她如何?勤都安慰我:“没什么,挺一下就过去了。”我知道,两个膝关节同时开刀带来的疼痛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但在坚强的勤那儿,我却找不到丝毫消沉。
开刀后一个星期,在勤的强烈要求下,医生被迫同意她出院回去休息。医生反复关照:“回去后一定要卧床休息两个月。”但我知道,勤回部队后不到一个月就一拐一瘸的上班了。我打电话问她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为什么不听医生话这么快就上班了。勤回答说:“部队现在很忙,我怎么闲得下来呢?”
勤又一次住进了南京总医院。听妈妈打电话告诉我;“勤膝关节炎症又发作了而且这次还发现发炎处有一块脱落小来的小骨头这次又要动手术。”
这次手术后,总医院的专家一再告诫勤:“你的膝关节损伤很严重,回去后不注意休息,关节再发炎就要动大手术,两个膝关节都要换上人造关节了。”
尽管勤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我以为勤这下可以松一口气了,可以适当休息休息。可是,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勤妹,几乎没有让自己有丝毫空隙喘息的机会,就一头扎进新的工作中去。
这不,离她第二次开刀才六年,勤的膝关节再度发炎。我昨天下午给勤打电话,姐妹之间相互问长问短后,勤轻描淡写地告诉我:“这几天膝关节又发炎了,疼的不能走。”
我一听就急了,我知道勤妹的老伤疾又发作了。按南京总院的专家讲:再发作就要换人造关节了,这可是大手术啊!手术后再也不能恢复到术前那样行走自如了。
今天我再一次打电话问勤,勤告诉我:“浙江的专家已会诊过了,建议我换人造关节。”
勤告诉我:“目前先采取保守治疗,换关节是迟早的事。能拖一段时间就拖一段时间吧!最好能拖到退休以后。现在工作这么忙,我不能丢下手中的工作不管啊!”
我知道勤妹除了放不下手中的工作外,她还放不下中**亲网千千万万个母亲和孩子们。放不下那些关心和爱护她的人。
我的勤妹,就是这样一个永远不知道疲劳永远只想到他人的闲不住的狼外婆。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六
我很爱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也十分关心我。每年,我总要去看望她。
外婆已经66岁了,她中等个儿,瘦瘦的,却十分勤劳,双手红通通的'。在外婆又圆又黄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眼睛不大,却显得和蔼可亲。她的嘴巴红红的,特别会说话,说起话来总是头头是道。还有外婆的头发,是齐耳短发,半白半黑,摸上去软软的,真舒服!
望着外婆的头发,我忽然灵机一动,对了,我给外婆梳小辫吧,也让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外婆也开心开心。嗯,我要梳五条冲天辫,头发中间一条,头顶两条,后脑也两条,我要把外婆打扮成儿童的模样!嘿嘿,想着想着,我差点笑出了声。
此时,外婆正在嗑瓜子,我忍不住微笑着说:“外婆,我来给你梳辫子吧!”
外婆听了,脸上立刻绽开了花,高兴地说:“好啊!好啊!我正想看看我的外孙女是怎么梳辫子的!”
说干就干,我满怀欣喜地拿了一把梳子和5根不同色彩的牛皮筋。首先,我要先将头发梳顺,外婆的头发有些打结,我拿着梳子小心地将打结处慢慢梳顺。然后,我要给头发分头路,我用梳子那又细又长的柄轻轻地在外婆的头皮上划一条路,将头发慢慢分均匀。接着,我就要开始梳小辫了,我先按头路用梳子挑起一簇头发,然后用手抓住,整理好,接着用右手拿根牛皮筋套在头发上,再用手轻轻地拉出牛皮筋,绕一圈,接着套在头发上,这样反反复复地绕上几圈,头发就紧了。外婆的第一根小辫子梳好了,瞧,它多像一朵盛开的喇叭花呀!真可爱。我又高兴地梳起第二根,第三根……就在我梳第五根小辫时,由于我一时不小心,把外婆的几根头发拉了下来,我心疼极了,我想外婆一定很疼吧,都怪我不好,我不好意思地对外婆说:“外婆,对不起,我把你的几根头发给拉了下来。”
还没等我说完,外婆开口了:“没关系,拉下几根头发算什么?我根本没感到痛,头发还会长呢!”
我听了这话,十分感动,可我心里仍充满了内疚。终于,五根小辫梳好了。
外婆迫不及待地来到镜子前一瞧,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外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五条小辫就像五朵喇叭花盛开在外婆的头上,这打扮就像二三岁的小女孩。外婆笑得前仰后合,一笑起来,外婆的脸就变得红红的,嘴边还有两个小酒窝,仿佛年轻了好几岁呢!我和妈妈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七
犹记得十多年前,小小的我总是爱缠着外公外婆,跌跌撞撞地随他们走到田垄上,看着他们锄草种地,清晨的阳光暖暖的,甜甜的,我眯起眼,傻傻地看着他们相持的背影,是那么温馨,那么和谐,我坚信外婆是一块残缺的玉,而外公正是唯一的能与之完美对接的另一块残玉,拼起来,就是整个生命的圆。
原以为,他们会相濡以沫地一直走下去,直到的夏天,外公被检查出胃癌晚期,苦苦支撑了三个多月,还是离开了我们,原本开朗的外婆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总对着外公的遗像喃喃自语,暗暗流泪,那晶莹的泪一滴一滴砸进我的心里,生疼生疼的。
时间从指尖滑过,一点一点抚平外婆心中的伤痕,“外婆,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吧!”我轻轻摇着外婆的手,外婆却只是笑笑,不回答些什么,多次劝说,她总是拒绝,宁愿独自呆在乡下的那栋老屋里。种着和外公一起种过的田,哼着外公爱听的小调,拜访外公生前的朋友,做着曾和外公一起做过的事,似乎外公从未离开过。
我知道,外婆深爱着外公,她对外公的思念从未消散,她坚守着与外公的山盟海誓,纵使物是人非,世事变迁。
门前的青石板是外公亲手铺上去的沉沉的,凝聚着外公对家的坚守,外婆每天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清扫石板,“沙沙”声似流韵开成的音乐奏响了一首不灭的爱之歌。她的眉宇在此刻舒展,温暖的阳光透过瞳孔直射到心里,望着阳光中金黄的外婆,心中溢满太多太多的感动。
阳光灿烂,微风静静地流淌在老屋间,用优雅的姿态,诠释老屋,用不变的姿态诉说着外婆的坚守,所谓百年好合,是经不起岁月蹉跎的,任何人也无法逃避死亡,但人们所能承载的爱永远不会被历史存封。有了爱的坚守,短暂也是永恒。
外婆的坚守,是对爱的坚守,是对心中不灭的爱的坚守!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八
我的外婆是个很善良的人,而且总是为别人着想。
几十年的光阴匆匆忙忙地过去了,我的外婆依然如此,还是那样——处处为别人着想。只不过,那不再是照顾弟弟妹妹了,而是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了。
每次我到外婆家,只要提前给她打过电话,她便会早早地来菜场,精挑细选各类蔬菜、肉类,回来之后烧好饭菜,等待我推门而入的那一刻。“你来啦!!!”这一层不变的一句话,说了多少次。每次我吃饭时,她总是最留意我吃什么菜最多,有一次我发现婆婆烧的水芹很好吃,就吃啊吃啊,结果呢,下一次还会烧水芹,可能我胃口不好,吃得不够多,她便会说:“你不是爱吃水芹菜么?多吃点啊!”如果她发现我喜欢吃某种糖,那我下次去时,桌上一定会放许多这样的糖,看来我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铭记在心啊!
当我看到她忙这忙那的时候,我总要问问:“外婆,你累不累呀?”外婆总是笑着说不累的。但我知道,不是这样。
我常常会站在一边儿,观察外婆。有时,油烟太重,外婆便会把头侧向一片,捂着嘴巴咳嗽,那时的她,紧锁着眉毛,我知道,外婆很累。有时,外婆弯着腰洗那一大摞盘子,洗一会儿,便捶捶背,这样周而复始,我知道,外婆很累。可外婆却总说不累。我也从不驳倒她的话。等她忙完了,我就奔到外婆身边,帮她捶背,此时她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但怎么也掩饰不了疲惫。
有时外婆会烧清蒸鲈鱼,很好吃的,但外婆竟然碰都不碰,反而在吃一些剩青菜,我说:“外婆,你怎么不吃鲈鱼呀?”她说有点辣,不能吃,不然会咳嗽。但我发现,那鲈鱼确实放了辣椒,可是一点都不辣呀!怎么会咳嗽?“外婆,你吃吃看嘛!”婆婆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尝了一小块鱼尾附近的鱼肉,她说:“是不怎么辣,你多吃点吧!”后来她就再也没有碰过那鲈鱼。也许她一开始就知道那鲈鱼辣不辣,只是觉得她吃多了,我就吃少了,她便省着给我吃。其实,我饭量很小,她却巴不得我把桌子都啃了,什么都往我碗里夹。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九
走进外婆家,果然看到外婆躺在床上。问了以后,我才知道外婆受了风寒,得了感冒。她看到我就从床上爬起来又是给我倒茶,又是拿好东西给我吃,还问我学习好不好,身体怎么样。我立刻说:"外婆,你身体不好,快去床上躺下。我的身体好,学习也好。你放心好了。"外婆说:"现在,我去地里采一点新蚕豆烧给你们吃。"我和妈妈同声说:"你有病,还是躺到床上休息一下。"外婆说:"不要紧的,你们一来,我的病就好了。而且你们难得来一次,我一定要好好招待。"说着,她就走出门到地里去了。我和妈妈马上跟着来到地里,一起采蚕豆。
采了蚕豆,又割了几棵青菜,外婆就回到家里忙着清洗起来。她还叫舅舅去买一条大鲫鱼,给我烧汤喝。她自己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于是,我对外婆说:"你歇一会儿,还是让我妈妈来烧吧!"外婆却说:"没有关系,现在不干,以后可就没有机会了。"听了外婆的话,我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我一定要好好对待外婆,不让她多为我操心。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十
勤劳、能干、有耐心。在家里她是我的学习榜样。
外婆中等身高、偏胖,长的普普通通,最显眼的是她的头发,浓浓密密的,却有一半已被辛劳染白了。
平日,外婆她总是在家里不停地忙这忙那:洗衣服、打扫卫生、烧水、做饭。妈妈劝外婆不要太劳累了,可外婆总是只说一句话:“不累,不累,都习惯了。”
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就把我交给外婆抚养,一直到我上小学了,我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在那几年里,外婆每天接送我上幼儿园,中午喂我吃饭,晚上哄我睡觉,细心地照顾我。那时的事我还清楚地记得。
我体质差,经常生病,一生病就发高烧。外婆怕影响爸爸妈妈工作,都没告诉他们,她和外公背我上医院打点滴,整夜不睡地看着我,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一会儿喂我喝水,还得经常地替我换汗湿的衣服。两三天后我的病好了,外婆却因过度操劳生病了,可外婆却还是辛勤地“工作”着,仍然是一刻都没有歇息,到周末爸爸妈妈回来,她又是精力充沛忙碌着,完全没有生病的样子。
外婆不只在生活上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至,在学习上她还是我的老师呢。外婆没上过学,没文化,可她的手特别巧,会用纸折好多动物。有时我闷了烦了,外婆就会逗我说:“昊昊,喜欢仙鹤吗?外婆教你折好不好?”我兴奋地去找纸张跟外婆学折纸鹤。一开始我老学不会,可外婆没有不耐烦,而是一遍又一遍地折给我看、手把手地教我折,在外婆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折纸鹤。后来,我还跟外婆学会了折灯笼、衣服、裤子、青蛙等好多东西呢。
上小学一年级时,爸爸妈妈把我接到了他们身边,一开始我还哭着闹着不肯呢,我舍不得离开外婆,外婆劝着我,把我送上车,车开动后,我回过头,发现外婆在抹眼泪。
现在,我经常给外婆打电话,告诉她我的学习、生活情况,有空我也会跟爸爸妈妈一起回去看外婆外公。我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为他们做什么,但我会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外婆。
我爱我的外婆。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十一
我家外婆虽已年近古稀,可她从不享受这份安静的晚年生活,而是一天到晚泡在她的自留地里,自得其乐。
每次周末去看望外婆,我们总是满载而归--满满一篮蔬菜。有一次,我们又像以往一样提着外婆的菜篮子回家了。刚到家,外婆就打来一个电话,对妈说:“你们到家了,我也放心了。外头青菜这么贵,又有农药,要吃出毛病来的。我反正吃不完,你们尽管到我这里来拿,以后不要去买了,自家的菜吃了放心。还有,篮底里有一只小塑料袋,我里面包了一百块钞票,给鑫鑫用,要他一日用一块,不要多用。我特意不跟你说,你晓得肯定不会拿的。”
原来,外婆家门前有块菜地,外婆常常与它相依为伴,捉她的虫,除她的草,施她的肥,种她的菜。自从马路旁建起了高楼大厦,那块土地就失去了阳光,菜伢儿也长得很慢。好不容易长高了,外婆就踏着雨靴,提着篮子,拿着剪刀,弯着腰杆去剪菜。一剪就是老半天,往往累得头昏眼花,双腿发麻,站也站不起来。
因此,妈妈总是劝阻外婆,说我们又不缺这点菜,要她不要再受这份罪了,可外婆总是乐此不彼。她觉得,每次能把菜分给五个女儿,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
哦!一篮菜,一份情!一篮菜,一片心!一篮菜,满是爱……我永远都忘不了外婆,更忘不了外婆的那只菜篮子!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十二
那是我第一次吃糖醋排骨,其他的细节都不记得了,但记得外婆做好起锅后,就挑出一块几乎没有斩过的猪排,吹了吹,又晃了晃,是在让它快快凉下来,然后递给我。我就这样一手抓在手里,吧叽吧叽地啃起来。那昧酸酸甜甜的,我就像吃冰棒一样,塞在嘴里舔呀,吮呀,似乎那酸酸甜甜的味永远也吮舔不尽。
自那以后,我最钟爱的菜就是糖醋排骨了。
后来我回城里上学了,外婆告诉妈妈,我最爱吃的是排骨。妈妈当然记住了,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妈妈就是翻开菜谱,糖呀、盐呀、醋呀、姜呀、葱呀,一一配料都按部就班,却还是做不出外婆的糖醋排骨味来,要么显得太酸,要么觉得太甜,即使酸甜适中,也吃不出口留余香的回味来。
于是,我就特别地思念外婆,特别想吃外婆做的糖醋排骨。
有一次,老爸老妈带我去出席一个档次很高的宴席,席间,同桌的食客啧啧称道一道道菜品,特别是等一盘大闸蟹上桌后,大家更是掰腿取壳,又动筷子又动刀,吃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怎么也没吃出有外婆做的糖醋排骨那样的口感来。
现如今,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吃的品的食物越来越多,但我独独还是忘不了外婆做的糖醋排骨。后来,每次回老家,第一要告诉外婆的,就是给我做糖醋排骨。现在,外婆老了,眼花了,背也驼了,手脚也不如原来麻利了,虽然馋虫时时在喉咙里爬来爬去,但不好意思再向外婆要糖醋排骨吃了。
老妈说,嗯,我儿懂事了,知道心疼外婆了,说明你钟情的不是外婆的糖醋排骨,钟情的是外婆对你的爱呀。我会心地笑一笑。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十三
我对外婆的记忆是短暂的,同时也是永恒的。
外婆在我五岁那年就去世了。到现在,我对外婆相貌的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但每次走进外婆原来住的那间屋,脑海里总会出现那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外婆的后半生就是在这间屋的床上度过的。床头经常放着一盒糖――是为我们这些小宝贝们准备的。于是,这里就成了我和表弟的乐园,我们经常去讨糖吃,嘻嘻哈哈不知有多高兴,全然不知外婆就要离开我们了。
一天,妈妈突然说带我去看外婆,我高兴极了,心想又有糖吃了。到了那儿,见舅舅舅妈们都在床边,旁边是一个有我两倍高的氧气罐。突然我眼前一亮,看见了床头的糖盒,便伸手去拿。刚把糖放进嘴里,就看见外婆把头别了过去。一直跪在床边的妈妈一下子哭了出来。我一边吃这甜甜的糖一边想:“外婆不过是睡着了嘛,妈妈哭什么啊!待会儿把外婆吵醒了怎么办?”
一直到举行葬礼,我才知道:那不叫睡,那叫死。我似乎从没听说过这个词,但好象又依稀记得这是个可怕的东西,所以,在拜外婆遗体时,我很害怕,但还是装模作样地拜了几拜,然后又和表弟玩去了。
后来,我们没有了糖吃,才知道外婆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
几年后,我们有了一个“假外婆”,是表弟这样叫她的。她倒也不反驳,只是从眼神里可以看出几许失落。我比表弟懂事多了,我可不那样叫。
现在,“假外婆”对我们也挺好的,表弟也早已不那样叫她了,我们又是融融洽洽的一家子。
我想,外婆的在天之灵看到我们这样子,一定也很高兴吧。
我有一个爱我、疼我而又慈祥的外婆。她已经九十多岁了,白发苍苍,脸上布满了皱纹。可是,我外婆的体力却还是非常好。她每天都要到田里去劳动。家里的蔬菜地整理得非常好,长的蔬菜品种多,结的果实又大又多,真是果实累累。走进地里,你就可以看到一片又一片的黄瓜、茄子、西红柿、蚕豆……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到外婆家看望外婆。远远地,我没有看见外婆在地里劳动,就对妈妈说:“不对呀,外婆怎么不在地里了,可能身体不好。”妈妈说:“你不要瞎说,可能在烧饭!”走进外婆家,果然看到外婆躺在床上。
问了以后,我才知道外婆受了风寒,得了感冒。她看到我就从床上爬起来又是给我倒茶,又是拿好东西给我吃,还问我学习好不好,身体怎么样。我立刻说:“外婆,你身体不好,快去床上躺下。我的身体好,学习也好。你放心好了。”外婆说:“现在,我去地里采一点新蚕豆烧给你们吃。”我和妈妈同声说:“你有病,还是躺到床上休息一下。”外婆说:“不要紧的,你们一来,我的病就好了。而且你们难得来一次,我一定要好好招待。”说着,她就走出门到地里去了。我和妈妈马上跟着来到地里,一起采蚕豆。采了蚕豆,又割了几棵青菜,外婆就回到家里忙着清洗起来。她还叫舅舅去买一条大鲫鱼,给我烧汤喝。她自己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于是,我对外婆说:“你歇一会儿,还是让我妈妈来烧吧!”外婆却说:“没有关系,现在不干,以后可就没有机会了。”
听了外婆的话,我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我一定要好好对待外婆,不让她多为我操心。
我们家五口人,除我之外,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教育着我。其中,外婆对我的影响最大。
外婆今年六十八岁了,是一名入党四十五年的老党员。她虽然体弱多病,但始终不忘发挥老党员的余热,她是我们社区的老积极。
去年七月的一天,知了热得直叫唤。我不能出去玩,只好站在窗前向外张望。突然我发现楼下有一些老人正在巡逻,让我惊讶的是,我的外婆又在其中。要知道,外婆可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股骨头坏死的毛病啊!只见她左臂上挂着“上海平安志愿者”的鲜红标志,严肃地一瘸一拐地向前走着,脸上挂满了亮晶晶的汗珠,我的眼睛潮湿了。
当外婆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后,我问她:“今天我在房间里都热得受不了,您身体又不好,怎么还去巡逻?”外婆回答说:“我是一名老党员,能为世博做点事,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春节前的一天,小区里的湖水冻得结了一层冰。我一身严严实实的防寒“武装”出去玩,发现外婆和小区里的叔叔阿姨们一起拎着袋子,拿着长钳,在小区里捡垃圾。只见外婆弯着腰钻进树丛中,仔细地捡起垃圾放进袋子里,那一头白发像一团雪球似的滚来滚去。她钻出树丛后,不住地擦着冻出来的鼻涕,拍打着直不起来的腰。
一个多小时后,外婆回家来了。我拉着她冻僵的手,心疼地问她:“这么冷的天,您这个老病号怎么还……”
外婆急忙打断我说:“小声点!”然后指指爸爸妈妈的书房,她是怕爸爸妈妈心疼啊。接着她又悄声讲:“我是党员志愿者,为了小区干干净净过春节,冷点累点没关系的。”我听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外婆的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以外婆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也像外婆那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我的外婆已经60多岁了,她很能干,整天里里外外,忙忙碌碌,干的有滋有味的。她从不轻易扔掉一样东西。外婆像魔术师一样,不能穿的衣服经她的手转眼变成了马甲,旧的衣服变成了拖鞋的面料等。邻居总是夸奖外婆心灵手巧,我更是对外婆敬佩的五体投地。
记得去年的一天,外婆到我家玩,妈妈边整理我放衣服的抽屉,边和打着毛线的外婆聊天,妈妈从一叠衣服里取出我的几件内衣,递给外婆:“妈,这几件衣服拿去当抹布吧,擦擦电器蛮好的。”
“这衣服又没坏,为啥要当抹布?”外婆一边翻着看衣服,一边紧锁着眉头问。
妈妈无可奈何地说:“我给宇丽买来的内衣,只洗了几次就缩成这副样子,明年肯定不能穿了,到那时再重新买两件吧!”“再买不是又要花钱了吗?这么新的衣服当抹布太可惜了。我来想想办法。”
我在一旁听了好奇,这回外婆又有什么新招呢?
只见外婆从衣服堆里找出一件还是能穿的。接着,拿来了剪刀,针,线就忙开了。外婆先把一件旧内衣齐腰剪下来。然后,把它和缩了水的下围缝在一起,衣服变长了。我在一旁看了有点不高兴了:“呀,多难看,两种颜色的衣服。”
“有什么难看的,穿在里面别人有看不见。再说,现在不是也流行镶拼式吗?”外婆一字一板地说着。一番话,说的`我捧腹大笑。这一天,外婆给我拼长了两件内衣,加长了两条棉毛裤的腰。两套内衣的钱,就这样省了下来。
我的外婆就是这样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她常常说:“现在条件好了,可不能忘了节约。‘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把节省下来的钱买我们最需要的东西。”外婆的话,说的多好呀。他不仅仅是关心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她在教我如何对待生活。
外婆是个闲不住人,听说她年轻的时候,什么轻活重活都难不倒她,在村子里勤劳可是出了名的。可是现在,外婆老了,妈妈想让她安享晚年,把她接到了我的新家里。爸爸妈妈工作忙,白天都不在家,外婆总是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煮好美味的饭菜等我们回来。
爸爸妈妈又是感激又是心疼,商量着请个保姆在家。可外婆总是不让:“请保姆要花钱,我在家又没事儿,给你们做饭还不好啊!难道你们嫌我烧的菜不好吃?”吃完饭,外婆又和妈妈抢着洗碗,固执的外婆总让我们没办法。外婆喜欢织毛衣,没事的时候,她就在家里织毛衣,妈妈看她织毛衣不时地摘下眼镜揉起眼睛来,心疼地说:“妈,您别织了,歇歇吧,这么盯着织毛衣伤眼睛。”可倔强的外婆总是笑笑地回答:“没关系,吃得消!”这让妈妈很无奈。不过外婆织毛衣的水平可真是一流的,隔壁的阿姨婶婶都经常过来取经,这可是最让她高兴的事,她总是耐心地传授着自己的经验,有时候想出了新花样新织法也很乐意地跟大家一起分享。瞧,我身上的毛衣可都是外婆的杰作呢!外婆还有一招拿手活,就是熨衣服,听妈妈说,外婆年轻时还做过裁缝呢,那时的熨斗没我们现在的先进,还都是用碳的。
不过外婆操作起现在用电的熨斗,仍是得心应手,她总是夸着说:“还是现在的熨斗好啊,使用起来方便,不像当年……”于是,我们家的那些需要熨的衣服,妈妈的大衣,爸爸的衬衫都用不着拿到店里去熨了,这可省了不少钱呢!这就是我的外婆,一位闲不住的外婆。关于她的事情我可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什么时候你到我家里一见自然就能明白了。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十四
晚风吹动树林,月光照应小路,艾草的香气萦绕在鼻边……又是一年盛夏来临,轻柔的旋律将我的思绪带回那些与外婆共度的时光。
夕阳将至,我总是喜欢站在小门外,慢慢等待太阳公公下山,外婆在这个时候也不会打扰我,这是属于我的私人空间,也是属于我们的默契。吃完饭后,外婆和我坐在大门口,与村里的老人们聊聊天,时不时的吹来一阵风,就这样一直等到夜幕降临,这场局才会散。小村人口不到百户,都是些老人们,也都习惯了早睡早起,不会外出散步,这样的夜晚到是显得有点寂静。
一天过的十分充实,本以为会这样一直下去,可终究是败给了岁月,在今年的暑假外婆去世了,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眼泪瞬间流了出来,是一种无措的感觉,因为这个时候我还在城里,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外面下着暴雨,车票也已经没有了,无措崩溃的感觉真难受。第二天出来时也已经晚了,外婆早已打上了防腐剂,蒙着面,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真遗憾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真遗憾还没有等到我成年,真遗憾还没等到我带您享福。
那就不留遗憾,外婆,隔着棺材让我再拥抱您一次,好吗?
外婆的小脚高中(热门15篇)篇十五
暑假来临的时候,外婆和奶奶很巧地一起住到了我家。
两个老亲家,十多年未见一面。当初她们各自在子女的婚宴上献上了祝福以后,便悄然离去。不料多年后,一个已头发花白,另一个已站不稳脚跟,两人却再次相见了。
我的奶奶与外婆,一个曾是在讲台上拿着三尺教鞭的教师,爽利知性,和蔼可亲;另一个曾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勤劳善良,质朴干练。
诗情画意的乡间小路上,曾经缓步走着我的奶奶——那个年代“稀有”的女高中生。她是柯桥中学早年的校史上赫然有名的几位女性之一。在那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这个坚定的少女,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对母亲说:“我要读书!”当时,村里同龄的女孩子不是嫁人,就是做工,奶奶的要求绝无仅有。在尖利的吵嚷声中,奶奶冲出了家门,跨进了柯中的校门,一直念完了高中。多年后的今天,她依然是一个爽朗的老人,利落的短发,依稀有年轻时的痕迹;小小的个子,身体里却蕴藏了无尽的力量与韧性。她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经常骄傲地对我讲:她是柯中第三届毕业生,也是那时村里唯一的高中生。年轻的时候,她没有愧对自己的青春。还记得她曾经特别跟我强调:“不要给奶奶丢脸啊!”当时我望着她,笑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暗自决定,一定要努力地向着她的期望前进。
外婆的人生道路与奶奶恰巧相反。年轻时,外婆是插队的知青,骨子里就有种不安分的劲儿。下乡以后,她素面朝天,任风吹,任雨打,褪去了白皙的肌肤;还学着农村姑娘的样子,将原本服帖的蘑菇头留成了长发,扎一根又粗又黑的麻花辫,走起路来,辫子在腰间摆来摆去。后来,她爱上了我的外公——一个家中世代务农的憨厚青年,并因此放弃了回城的机会,和外公一起住在草房子里。再后来,就有了我的母亲,有了我的阿姨、舅舅……她实实在在地在乡间度过了自己的大半人生。乡间的生活远没有城里的舒适,多年的日晒使她的皮肤变得粗糙,手指龟裂,指甲里蓄满淤泥。但是,她一直感觉很快乐。她说:“有家的地方才有温暖。”
其实,奶奶和外婆的人生并不顺遂。我的爷爷和外公都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她们磕磕绊绊地拉扯孩子们长大。无情的光阴如水般逝去,她们也意识到自己老了。无论愿意与否,她们一个放下了手中的教鞭,另一个丢下了沉重的锄头,开始安度自己的晚年。
我望着满天繁星,雨后的夜晚总是如此静谧。两位老人,两把藤椅,两盅凉茶。走廊上,她们轻轻地摇着蒲扇,闲话着那些年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