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传统的春耕节气,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人们祈求来年丰收和平安。下面是一些关于春节期间放松和快乐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愉悦和轻松的心情。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一
春节的味道是什么?有人说是甜的,是幸福的,是温暖的。
“吃团圆饭喽!”妈妈和爸爸是主厨,我和妹妹只能当“跑堂"的,只见妈妈手拿铲子,快速的在锅里翻炒着。我和妹妹则忙着摆碗筷忙得满头大汗。爸爸正在切菜,时不时还帮妈妈一下。我们都笑了。没过多久,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便做好了。我们一家坐在桌子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看快乐的笑容。团圆饭的味道是幸福的。
大街小巷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喜气洋洋的春联:”五福临门福满门,天增岁月人增寿。”妈妈说,“你读反了。我不好意思的笑了。我还看到了许多办年货的人,他们挤得像鑵头里的沙丁鱼,把超市挤的密不透风。
到了外公家,我和妹妹争先恐后的跑到了外公面前。我抢先在妹妹前说:“祝外公:福如东海五福来,寿比南朝不老松!”妹妹赶紧补充说:“祝外公财通亨运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外公笑的不亦乐乎,把两个红包塞进了我和妹妹的手里。我笑得脸红红的,像门口的红梅了。回家后,妈妈把我们搜括了。
虽然年已经过完了,但是过春节的味道还是在我心里,久久不肯离去!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二
我喜欢的节日很多,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最具有中华传统特色,最热闹。还有很多美味的饭菜,春节的味道总是令我难忘。
春节的味道是香喷喷。因为它有美味的年夜饭。每到春节,所有的亲人都会聚到一起,大姨、小姨、妈妈,她们三姐妹就会在厨房里演奏动听的厨房交响乐。忙活一整天,隆重的年夜饭终于上桌了。哇!瞧一瞧饭桌:红的是番茄,酱紫的是红烧肉,金色的是四喜丸子……还有美味的鸡汤,喷香的排骨,外酥里嫩的炸肉丸子……各种菜所发散的香气融在一起,钻进你的鼻子,鼻子都快被香掉了。就等长辈开始啦!长辈们不吃,晚辈们只能眼巴望这满桌的佳肴,流口水啦!
春节的味道又是酸中带甜的,因为可以收到许多的压岁钱。大年初一,我们就要去拜年,拎着礼品,给亲友拜年。看到长辈叫声“新年好!”就会收到红包。
春节的味道是呛人的。因为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从吃年夜饭开始,春节里听到的烟花爆竹的声音便不绝于耳。白天,大孩子会领着小孩子放。晚上,大人们会召集及全家老少一起欣赏节日里最美的烟火。五颜六色的烟花很美,五彩斑斓,给节日增添了喜庆。但是大量的燃放烟花、爆竹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每次闻到空气里弥漫的呛人的烟味,就会不禁引起我对环境的担忧。如果能有不污染空气的烟花,该有多好啊!
春节,承载着人们的快乐和美好的愿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它的味道很独特。希望它也能顺应发展的潮流,走向国际,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到乡下外公、外婆家过年。外公、外婆准备了一桌丰盛可口的年夜饭,有年年有余红烧鲤鱼,路路通糖醋藕,年年高螃蟹炒年糕,大吉大利白斩鸡,大团圆汤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着甜蜜的话语,聊着一年的收获,吃着美味的佳肴。春节的味道就在这舌尖上扩散开来。
吃完年夜饭,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给我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我开心极了!压岁钱包含着长辈们对我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春节的味道就在这红包的祝福中蔓延开来。
分好压岁钱,放好开门炮,开始放烟花了,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的花花绿绿的,有的像一条龙,直冲云霄,有的像孔雀开屏,还有的像花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烟花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春节的味道就在这烟花中绽放开来。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四
每每走过街道,一阵阵腊肉,香肠、五花肉的香味飘了出来,也似个“勾魂使者”,令人神魂颠倒,那味道肥厚绵长,愈嗅愈浓,愈抗拒愈留恋!禁不住唾液的潜溢了。吃饱喝足后,满意的拍着肚皮,就连喉咙里都游走着腊肉的味道。
街边小摊的一幅幅对联,闪着金光大字,异常耀眼。金漆纸泊的味道虽然有点刺鼻,但令人无限憧憬。幻想着对联被贴在门上的情景,对联被折得整整齐齐,还有一阵浆糊的味道。这便是春节的预告了!
早晨,一地的鞭炮和烟花狼藉一片哪晓得昨夜的欢腾与兴奋。绚烂缤纷的烟花道出了人们对未来的期望,空气里弥漫着烟雾,好似仙境,在这时候,总觉得连火药味都是淡香欣雅的。
餐桌前,前来拜年的亲戚络绎不绝,增添桌椅声,叫喊添酒声,声声不绝。一桌的菜肴,一桌的家人,围在一起唠嗑,也好暖暖心,至少在这个热闹非凡的时候,心不会像往常那么冷!
这便是春节的味道,是家人团聚的甜馨味道,是烟花爆竹的味道,是满桌菜肴的味道,更是暖暖的味道!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五
除夕夜,大街小巷都挂满了火红的灯笼,贴上了寓意着吉祥的对联,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气。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笼罩了整个村庄。
随着一阵阵炮竹声接二连三的响起,村里的邻居早已团团圆圆的围在了饭桌前,等待着年夜饭的开始。唯有我却坐在门前的.石板凳上,煎熬的等待着迟迟未归的父母。奶奶做了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我看着却不是那么有食欲。
过了许久,一辆出租车缓缓的从那巷子口驶了过来,在我家门口停了,两个熟悉的身影走了出来,我一股脑儿的冲进父亲的怀中。心里是责备父母的晚归的,父亲却一再以他工作忙为借口,而我却并不对他的文过饰非领情,但仍感到一丝宽慰。父母们收拾好了东西,便围在了奶奶做的那一桌子菜前。闻着菜香,一股温暖涌上了心头。在奶奶的吆喝下大家吃上了一年一次的年夜饭,一大家子有说有笑,好生热闹,那一碗碗可口的饭菜也所剩无几了。
晚饭后,母亲带着我和妹妹来到了楼上,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大箱子都是零食和衣服。母亲摆弄着一件件新衣,又在我身上比划着,生怕我们有一点儿的不喜欢。母亲拿起给爷爷奶奶买的新衣,让他们试穿上,一向节俭的爷爷奶奶责怪母亲乱花钱说,老人不像小孩子,过年哪要买什么新衣。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我很幸福。”每当我遇到困难,每当我想念在外工作的父母的时候,我总会回想起家人团聚时的一幕幕。它像是有魔力似的,总会带给给我无穷的力量。因为我知道,春节的味道,沁入了我的心脾。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六
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寒假!寒假到了,那春节就不远了,那时我可以……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春节是甜蜜的。你看!大街上的年货琳琅满目,购买年货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他们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购年货,有的在买新衣服,把整条街挤得水泄不通,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但是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精神饱满。
春节是温暖的。家家户户都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他们把自己的`家装扮得温暖与温馨,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春节是幸福的。你看!小朋友们都早早起床,来到长辈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他们对长辈说一些祝福的话,长辈就会发压岁钱。此时,最高兴的就是我们了。我想:我可以把压岁钱攒起来,然后欢天喜地跑到书店买书,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品等。
春节是开心的。亲朋好友还会欢聚一堂,品尝美酒佳肴,聊一些开心的事,有的还会在一起打麻将,玩游戏,一直嗨到深夜。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七
每逢过年的时候,我最期盼的不是压岁钱,不是年夜饭,而是做爆米花的老爷爷能够快些来到我们的村子。因为,那是我最开心、最珍贵的时刻。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腊月,终于盼来了做爆米花的老爷爷。这时,我们会苦苦地请求父母给我们一点大米、黄豆、玉米、糖,还有一点钱,让我们去做爆米花。得到他们的同意,我们这些孩子便活蹦乱跳地拿着东西去老爷爷安摊的地方排队,依次等待老爷爷给做爆米花。
瞧,老爷爷开工了。他把煤火调好后,先把桶盖打开,抓起米,用漏斗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放进桶里,生怕米掉到地上,又加了一些糖,做好这些,他便盖上盖子,拿出一根铁棍,插进桶盖上的一个小洞,麻利地把桶盖拧紧。再轻轻一推,椭圆形的桶便巧妙地滑进铁架。接着,一只手摇起手柄让煤火旺起来,另一只手抓住桶的把手,两边一起摇。老爷爷边摇边目不转睛地看桶上的压力表,不一会儿,老爷爷摇柄的速度变慢了,因为要开始调节火候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看,老爷爷要起身了,这时米熟了,一放气,米就要爆开了。胆小的女生吓得捂着耳朵跑得远远的,虽然我也有些害怕,但还是壮着胆子捂着耳朵,一步一挪地靠近桶。而老爷爷呢,他把铁棍子插进盖子的洞里,拿着一个大麻袋,把麻袋口套在桶盖口上,半蹲着身子。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再看老爷爷把手中的铁棍一拧,又是一声“咝”的声音,伴随着一阵浓雾,还有一团香气扑鼻而来,我们开心地凑上去一闻:“呵!好大好香的爆米花。”
做完爆米花的孩子满心欢喜,忙着去拿自家的爆米花,前来等孩子回家吃饭的大人也忘不了给没有做出爆米花的孩子几大把爆米花吃,孩子们吃着爆米花,真是香呀!
因为刚拿回来的爆米花是散的,所以还可以自己做成各种形状。把糖或蜂蜜放在锅里在火上加热化开,倒进爆米花,就能做成各种形状。妈妈专门给我做了几个很大很大的爆米花团,我捧着大大的爆米花团,小伙伴们看见我无从下口的狼狈样子,都会笑个不停。
童年时,过年的日子是最快乐的,因为有了做爆米花的经历才有过年的气氛、过年的体验、过年的乐趣和过年的味道,而等待过年,等待爆米花来临的日子也因有了期待而香甜起来。如今,爆米花成了随时都可吃到的平常事物,我却再也寻不回记忆里过年的味道、幸福的味道了。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八
冬天的脚步,愈发临近离开,春天的脚步,蠢蠢欲动。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儿时记忆,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如舌尖轻轻触过冰凉的味道,使作者久久难以释怀。
飘雪之冬已渐渐隐去,春天的脚步却不经意地在枝头划下痕迹。伫立窗前,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儿时记忆,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经舌尖轻轻触过冰凉的味道,使我久久难以释怀。
平常,会先去长辈家拜,然后放可随意去拜年。儿时的春节似乎年年都会下着大雪,在纷纷扬扬的年夜里,天气尽管是寒冷了点儿,可厚厚的棉衣下,我们的心却总是暖和的。七八个孩子会组成一群,登门索要这那份红包。而今却被那深深的沉默取代,站在高处望着那熙熙攘攘的孩子们,似乎自己的童年也是那样:在爆竹声中,随着伙伴踏雪而去,然后载着满满的快乐而回。而今只是看着看着,这些已经不属于我了。
今天,回想着儿时过年的味道,又给了我这份久违的心境:家家户户的窗花、春联,半空中绽放的爆竹、烟花,还有那美味温馨的团圆饭席……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美好,没有喧嚣,没有繁华,也没有忙碌的生活。
去吧,去聆听、去回忆、去品味……回味这春节的味道。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九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江西,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对联,挂上了大灯笼。除了这些,我们还会聚在一块空地上——打年糕。
家乡的年糕是打出来的,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当然它的制作过程也有一套呢?
爷爷从里屋搬出来热腾腾的糯米,把它们小心翼翼地倒入一个石臼里,随即就开始真正的制作了。
两位健壮的叔叔撸起袖子,看样子是项“大工程”。把两根近一米的棍子插入石臼,接着双手紧握棍子。看他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一旁的我急着说:“快点,快点开始吧!”
于是他们开始一上一下地搅拌糯米,那样子可真和谐。一个上一个下,配合得非常有默契,他们的嘴里还轻生念叨着:“嘿呦!嘿呦!”随着节奏,他们的动作越来越快。让我感觉像广场上披着狮头的舞狮者。气氛越来越活跃,周围的大人小孩都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会有小孩拍着手,大声地说:“真厉害真厉害!”也有几个淘小子围在石臼边转着圈玩儿……过了一会儿,爷爷就提着一桶水,喝道:“来来来!搽水喽!”大伙儿都让开,只见爷爷兴致勃勃地往石臼里洒水。然后挥了挥手说:“继续!”总之,在打年糕的时候,大家有说有笑。
正午的阳光洒在大家的脸颊上,人人脸上红润了不少。打完糯米,还差最后一道工序——。
姑姑和婶婶早已准备好了:她们在桌子上抹满了食用油。爸爸把打好的年糕小心翼翼地搬到桌子上。刚打好的年糕黏糊糊的,于是姑姑沾了油,把整团年糕都涂上油。然后婶婶熟练地把年糕拉长,撕开,搓团。一团年糕在婶婶的手上翻过来翻过去,我们都拍手叫好。
家乡的春节是热闹欢跃的,我觉春节就应该缺不了这抹年味。
又一年春节将至,来的悄然,就这一年在杭州过年,忘不了老家的春节……。
——后记。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十
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到春节,我们都会特别高兴。
在大年二十九,是我们全家人吃年夜饭的日子。早上起来,全家人非常忙碌,我和弟弟忙着写作业,爸爸和妈妈正忙着在打扫卫生,贴窗帘和挂灯笼呢。只见爸爸拿出一个灯笼,熟练地装着,之后把它顺利地装到天花板上;妈妈拿出抹布在水盆里沾了沾水,往窗户上擦了擦;一阵香味从厨房里传了出来,奶奶正在厨房里炖着菜呢。过了一会,家就像变了一个样似的,大门上贴了红红火火的福字,两边的墙上贴满了对联。天花板上也挂上了新的灯笼,在晚上闪闪发光。
晚上,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灯笼,都在闪闪发光。年夜饭准备好了,奶奶把做好的香喷喷的菜和热腾腾的饭,这倒把不少人给吸引到了餐桌旁,妈妈给我们都倒上了饮料,就开始大吃起来了,有大大的甲鱼,鲜美的鸡汤......可美味了,吃了一会儿后,爷爷拿出了压岁钱,给了我和弟弟,我和弟弟非常开心。
第二天,我们一早收拾好东西去了外婆家。一进门,我和弟弟亲热地叫了一声奶奶,之后我们就坐下写作业了。到了下午,我们就去塘栖玩了一会。我们也买了特别多好吃的,还玩了特别多的小游戏,也特别好玩。回去之后,就到了吃饭的时候了,我们坐在饭桌上,香喷喷的菜和热腾腾的饭也端上了饭桌,我们开始吃起来,这香味可浓了。饭吃好了,我和弟弟就去放鞭炮,摔在地上特别响,一惊一乍的,把妈妈都给吓坏了。晚上,天空特别黑,但还有几颗星星发光着,我和弟弟开始玩闪光棒,在天空中发着光,比天空中的星星还亮,我和弟弟非常开心。
初一早上,我们一早就被鞭炮声吵醒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穿上新衣服,跑进新的一年。
文档为doc格式。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十一
窗外,漫天飞雪,整个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路上的行人都换上了新装,孩子们在雪中追逐、打雪仗,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个不停,空气中传来浓浓的春节的味道。
我吃完早饭后,便骑上自行车,去找伙伴们。身后传来爷爷急促的呼喊“小心点——!”
自行车在积雪上行走,轮胎深陷雪中,十分难行,走过的地方留下一条深深的痕迹。但我很兴奋,今天是春节的第一场大雪,怎么能在家里度过呢。
雪地上太滑了,车把手很难控制,突然轮胎往右边一滑,“砰”车倒了,我也重重地摔在地上,幸亏雪比较厚,没把我摔疼,但当我扶起自行车时却发现脱链了。这可怎么办呢?推回去吧,还有好一段路呢!去修吧,可这大过年的,人家都回去过年了,哪有人呀?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朝我走了过来。
等走近了些,我发现他和我爷爷差不多年龄,头上戴着厚厚的帽子,精神矍铄,他在我前面停下,呵呵一笑:“小朋友,怎么了,愁眉苦脸的?”我指指车子无奈地说:“车坏了。”老人蹲下身子,却轻松地说:“原来是脱链了,小事一桩,你放心,交给我吧。”我一听,心里顿时平静了下来,真是雪中送炭啊。
老人伸出双手,开始摆弄自行车的链条,这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我借此打量了他一下:一顶褪色的大棉帽,脸上的皱纹很深,但嘴角却是上扬的,很慈祥,双手又粗又大,布满了老茧,已经满是油污。他熟练地把链条对准齿轮,转动车轮,链条“咔”的一声就装上了。老人站起身来,从雪地里抓了一把雪,搓了一会,洗净污垢,然后拍拍双手,站起身对我说:“好了,你骑上试试。”我十分感激的连声说谢谢。他摇摇手说:“这点小事算什么,大过年的,大家开心就好。再见,路上小心!”这句朴素的话像一股暖流流进我的心底,他的背影越来越远,我的心越来越暖。
雪还在下着,我又想起了出门时爷爷对我的关照,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多像自己的爷爷,在这个春节里,我体验到了一份不一样的味道——暖暖的、温馨的味道。
“别动!”中年男子突然不耐烦的骂了一声并且粗暴的用手拽开那个小孩的手。孩子的脸上露出惊慌的表情,吓的忘记了哭。“哦哦,宝宝乖,呜呜……”奶奶带着那有些乡音的普通话一边安慰着孩子一边慈祥的抚摸着他的头。
一会儿,奶奶把西瓜称好了,小心翼翼地装好,笑着点头把西瓜递给中年男子。中年男子接过西瓜,转身带着孩子走了。奶奶收拾着摊位,整理东西时,却在车子边上发现了中年男子挑瓜时落下的手机。
奶奶立马停下了手中的活,站起那有些麻木的双腿向着中年男子的方向跑去。“诶诶,你的手机……”也许是不常这样跑,也许是太着急,她有些喘气。中年男子恍然大悟地回头,”谢谢!”“不用谢!呵呵。”奶奶带着额上的汗水走了回来嘴角挂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夕阳斜射在奶奶瘦弱的身上,我目睹了这一切。红色的短袖镀上了一层金色,不知是因为夕阳还是奶奶散发的光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十二
“红红的对联门上挂,大红的福字墙上贴;红红的鞭炮震天响,大红的灯笼高高挂”伴随着喜庆的歌谣,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节。
我的外婆家在舟山群岛的.岱山岛上,今年,在外婆的盛情邀请下,我度过了一个风味独特的新年,那里的年味可比我们萧山浓多了。
农历腊月二十四,我顺利登岛。刚跨上岸,空气里就闻到里浓浓的海鲜的味道。外婆说,那是家家户户晒鱼鲞产生的味道。晒的鱼越大,越多,就意味着今年的海味是个丰收年,同时也表达了海岛居民的喜悦和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美好祈愿。车子行进在去往外婆家的路上,确实可以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窗户外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鱼鲞。跟随外婆来到农贸市场,一股浓浓的海鲜味扑鼻而来。鳗鲞、安康鱼鲞、风带鱼……菜市场里购买鱼鲞的市民络绎不绝。外婆说从腊月廿三祭灶日举行过祭灶起,海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社区里的年糕作坊早就已经开工了,由于我的好奇,外婆带我来现场感受了一把年糕甜甜的味道。年糕谐音“年高”,寓意年年高升,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外婆说以前的年糕都是手工搡出来的。搡年糕是个力气活,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手握大木槌反复敲打;另一个人则要趁着木槌提起的时候,手在温水中一蘸,捋一下木槌,让热气腾腾的糯米在大石臼里来回舂,渐渐变成香糯可口的年糕,浓浓的年味也从这反复敲打中慢慢地弥漫开来……现在手工制作基本上都被机器生产取缔了,既方便又快捷,只要有两个人在机器的终点把做好的年糕移到空处就行。年糕作坊里都是左邻右舍熟识的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说笑笑,气氛热闹又喜庆,这是我从没感受过的。刚出炉的年糕吃起来糯糯的,弹弹的,沾点桂花糖,能直甜到你的心里。
过年的重头戏就属辞旧迎新了,也就是岛上说的送年。岛上的送年有非常多的讲究,首先得先翻阅黄历,挑个好日子,看准涨潮落潮的时间。送年的食材种类要求繁多,有鸡鸭鱼肉、蔬菜瓜果、点心糖果,还有各种饮料酒水,且不能落下。我和外婆提前两天就开始准备,将鸡鸭肉类都摆好造型煮熟,蔬菜按照数量搭配炒好,水果洗净,糕点上桌。摆桌的位置和碗碟茶盏的数量也有讲究……全程我都在做外婆的小助手,欢快地跑来跑去帮外婆递东西。等到东西全部上桌,香点起来,蜡烛点起来,叩拜的时候也要不停的说吉祥话,让菩萨保佑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谢年结束后,再做年羹饭,这个次序决不能反过来。年羹饭就是供奉祖先及已逝世的亲人,祈求先人的保佑,即“请祖宗大人”。供品可以用前面谢年用过的供品。如果碰上很好的日子过年,涨潮时辰一到,岛上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意味着别家送年和年羹饭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在大家的欢歌笑语声中到来了。
除夕夜的团圆桌上早就高高的垒起了菜盘子,冷菜热菜,荤菜素菜,各色酒水饮料随便选,只要你喜欢的外婆全都满足。一家人围坐一团,在推杯换盏中期盼明天的美好,在轻语呢喃中互诉衷肠,这就是圆圆满满的寓意。时间即将过零点,新一轮的鞭炮声足足响了半个多小时,没有人出来说扰民,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的都是幸福满足的微笑。
这就是海岛上的春节,热热闹闹,欢欢喜喜。有海的味道,更有幸福的味道。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十三
又是一个春节到来了。对我来说,今年过春节和往年不一样。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今年我、哥哥还有爸爸妈妈一起在宁乡外婆外公家过春节!
其实我感觉到在哪里过春节都行,因为哪里都是热热闹闹的。不过在外婆家过春节感觉还是我非常喜欢的,最后我告诉你们为什么吧。
我们只在春节的这一天在外婆家,所以我感觉这一天过得非常开心,就是太快了。起床后,我就把过年的新衣服穿上了,心里特别高兴。外公外婆和爸爸在门外贴春联,我们在客厅看电视。还是过年好,因为在外婆家,外婆不仅给我们兄弟准备好了我们喜欢吃的零食和水果,还有厚厚的压岁钱。“这时候的我是最幸福的。”我大声念叨着。外公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后,对我笑了笑。我还真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我长大了。
过春节就是团团圆圆。听妈妈告诉我说,外婆家每年过春节都是外婆和外公两个人过,只有妈妈一个女儿,十分冷清,所以妈妈决定:外婆和乡下爷爷家两边轮流过春节。
记得我小时候也在外婆家和外婆外公一起过春节非常的开心快乐,可以边看春节晚会边吃自己喜欢的零食。其实在乡下奶奶家过春节一样的,但在外婆家过春节,看着外婆外公和我们团聚在一起快快乐的样子,我也很快乐。同时,妈妈心里也比较安心。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十四
小时候,天天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好啊,有好吃的、有新衣穿,还有压岁钱。一放寒假,好像年已来到一样,我们小孩子就满心欢喜的满村子里跑,年总是追赶着我们的脚步跑,有时甚至比我们跑得还快,那快乐的童年一晃就跑过去了。
可是,那种追跑中有着浓浓年味的记忆啊,是多么的令人追忆。
现在,就要过年了,还嗅不到一丁点的年的味道,童年记忆里的那种浓烈的味道,快乐幸福的味道。虽然母亲也是像以前那样忙着蒸了好些的馒头、包子、枣糕,父亲也将大红的灯笼挂起,我也忙着贴春联,可是却找不到往昔年的味道了,记忆里的那点味道真的一去不返了。
孩子们倒是欢天喜地跑进跳出,看来“年”是孩子们的节日,我在心里想。
天凉了下来,站在大门口望着头顶这片天,望着它慢慢的暗下来,净净的天空,偶尔会有只归巢的雀儿飞过。“砰”地一声炮响,让呆呆出神的我惊了一跳,让我一下子嗅到了年的味道,是啊,记忆里的年是有炮声的,那时我们拿着炮满世界的跑满世界的放,“砰砰砰”,这才是年的味道。
邻家孩子调皮地放着炮,一声声的响声将我的思绪又带到了童年,带到了那本已久远模糊的记忆中。
小时候,一过年,我们小孩子的衣兜里哪个不装着一挂鞭炮啊,大爷叔叔这些长辈们每每赶集回来后都会给我们一包鞭炮的。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们碰到一块也无他事可做,看看谁的炮多,比比谁的炮响。那么多的炮儿,一个一个的放,我们可有着乐了,想着法变着法的放。胆大点的拿在手里点燃了,看着引子快速的燃着,快要爆时,猛地一下丢开了,紧接着就是“砰”的一声炮响,胆小的把炮插在墙缝里,伸长胳膊点着就跑,跑出老远那炮也不见的响。
过年的笑声首先从那炮声里传来的,一会儿把酒瓶子炸烂了,一会又将一个铁盒子打上了天。更淘气的竟在路边厕所里放,把炮点燃了丢进茅坑里就远远的躲去了,像地雷战里等着地雷爆炸一样等着,等了一会响了还好,若是没响,就有沉不住气的要去一探究竟,小心翼翼,探头探脑的,往往是这边他刚一进去,里面就传来沉闷的炮声,还有他嗷嗷的叫声,外面的我们也是很配合他的声响,一个一个哈哈地笑翻了天。于是他就在我们的笑声里回家换衣服去了,回来后还是照样玩。
要不就把炮点燃了丢到穿的干干净净、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孩子们的脚下,炮儿就在她们抱头乱跑中响了,看着刚刚还说说笑笑的小姑娘们,现在一副惊恐万分的样子,我们的炮儿又接二连三的点燃丢过去,最后在她们一片的叫骂声中我们扬长而去。
要不就跑到东家,把炮丢进人家的狗窝,窜进西家把炮放在了鸡舍,随着一声炮响,场面就是鸡飞狗叫,等这家人从屋里出来看时我们早已溜之大吉了。
放炮是儿时过年时的唯一的一件有趣的事情,给了童年多少的快乐啊,让儿时的我感到年味仅此而已!现在生活好了,小孩子们的乐趣也多了,也很少有小孩子放炮了。满世界里放炮的趣味,那响声那气味那笑声只有在记忆里才能寻得。
于是,思绪一次又一次的向记忆的深处溯去!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十五
“书香”是一个含义颇广的词语,既可泛指书籍刚刚印刷出时的那种味道,也能代指“书香世家”这类词语中所蕴含的人生阅历等。但单就从味道上来说,我认为不同的书又有不同的书香味。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曾经一度对那些月刊杂志不能自拔,原因也很简单,占据了大部分版面的全彩图片总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合适的字体、底色总能把你的目光指向每一页的重点;而且大部分杂志又不具备那么深刻的思想深度,以至于在车站、课间或是放松时都能随意翻阅几页。
得益于全彩的工业印刷,每次一本新杂志到家,那种印刷的味道简直就是“华丽”,似乎想要强烈地占据你的脑海,甚至让我无法发觉纸张原有的味道,并且在这种强烈的味道冲击下,我更不会渴望细细品味这种工业味道后所蕴含的东西,如果它真的存在。
唯有假期的时候,我才会去选择几本真正意义上的书籍阅读,毕竟像杂志那样光鲜靓丽的东西是不能长存于我左右的,过于浓烈的色彩看多了也会觉得审美疲劳,就像山珍海味吃多了也会感到油腻。而一本能够让人安静下来的书便如同一杯清茶,带给人香远益清的馥郁。书页上不会有华丽的图片,有的只是一个个安静的五号铅字,等待着我去细细品味,也许是心理作用,我总觉得那种铅字的墨香是清新干净的,只会向真正喜爱它的人展示它的魅力,即便是细细品味也不会有压迫感,并且每每品味总是有不同的`体会,那便是纸张厚重的芳香在弥漫吧。
而我尤其爱读龙应台的作品,我认为她的作品与别家著作又有不同:固然是清香,而那种清香却是长久难以消散的,其中又有一种给人安慰的力量,每次品味,都会感到它的存在,萦绕在我的脑海,似乎在向我诉说,那种情感却又比诉说还要强烈,如同向我宣告般,也许是在讲述真理、事实,讲出了我心中的念想,但更深处似乎又在淳淳教导,要我遇事冷静,学会剖析,发掘事物内在的本质;更要我以此为基础,学会形成自己的想法、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这种味道总是给人力量的,即使是现在,我不再常读她的作品,这种力量却依旧支持着我,未曾远离。就像有糟糕的事情发生,我却也知道抱怨是没有用的,我需要的是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取得一定成功以后,我也学会保持冷静的心态,而不是被别人的话语影响。并不是说每件事情的处理都可谓完美,而是即使再回首时也不会留下太多遗憾。
也许这才是“书香”的真正含义吧:既有瑰丽、炽烈的色彩,又有安静、抚慰甚至是鼓舞人心的力量;就像人生,有时明亮,有时灰暗;有时灿烂,有时却也懂得坚持黎明前的死寂。而这,就是我所品味出的书香的味道。
春节的味道高二(实用16篇)篇十六
春节伴随我们走过一年又一年,它凝聚起了华夏子孙的力量;它有浓郁的民俗味道;它有在外的游子泪水的味道;它有举国欢庆,烟花飞腾的味道;它有一家人团聚的,幸福温馨的味道;它有亲人间祝福的味道,它也有思念亲人的味道。在此时此刻,我想说说春节放烟花的味道。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爱放烟花的孩子,每年过年时,我都要放许多的的烟花,当然,今年也不例外。
记得在第一次放炮时,是外婆带着我,她就给我说:“我最喜欢烟花了,小时候没条件,见上一回都困难,现在好呀!可以亲自放了,还每年都可以放呢!时代改变,我们的梦想也实现了。”那一年,我六岁,在我的记忆中,是我最快乐的一年,因为有外婆的陪伴。
七岁,外婆在过年之前随着烟花的消失而去世了,没有人陪我,那时候对外婆的思念,真的不是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这种感觉无法表述。那一年,我不是笑着放烟花,而是哭着放烟花。仿佛升上天空的烟花,都是流着眼泪的。
八岁,对外婆的思念淡了一些,终于不是伤心的去过年,哭着去放烟花,而是有了笑脸,在放烟花时,也同时向在天国的外婆问候。
九岁,妈妈带着我,在大年夜之前去“看”了外婆,先和外婆问好,并带了两只烟花棒,在外婆的坟前,笑着放,希望这样,远在天国的外婆也能和我们一起笑,一起快乐......
十岁,我长大了,放烟花的时候不再让大人陪着了,也变得调皮了,不再担心会受伤,大胆的放烟花,大声的笑,大声地向外婆问好。
十一岁,我会自己去买烟花,我买了当时外婆最喜欢的烟花:冲天炮。我和姐姐一起放,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给外婆祝福。
十二岁,烟花的样式多了几番,我各买了一只,在大年夜的晚上,放飞它们,“希望外婆也会看见如此美丽的烟花”,我在心里这样祈祷着。
在20xx年,我十三岁了。我一改往年的风格,买了烟花中的小茨花,左手拿一支,右手拿一支,在晚上划着弧线,画着笑脸,在心里,默默地为外婆祈祷,给外婆最美好祝福。
现在,又是一年飞雪飘,我知道,我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哭泣的小女生了,我会慢慢的坚强起来,让天上的外婆看到我对她的祝福,我的成长。
这就是20xx年春节的味道,烟花放飞的味道,随着烟花思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