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书中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文学作品。以下是一些影响深远的读后感摘录,让我们一起探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和价值。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一
你是否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否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另外一个我?如果你回答是的话,那你就错了。在辫子姐姐郁雨君的书中,向你展示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离奇却美妙,悬疑却温暖,读起来不可思议,又爱不释手。我最感兴趣故事中的主人公“姚果粒”,她是一个被领养的小孩,从小跟着“妈妈”生活,为人低调,又充满好奇心,对钱特别敏感。她那在5米之外都能感觉到钱的数量、面值的本领,让我不禁深感佩服。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她撞上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又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蓝泰格。两个“形式”相同,“内容”却相反的女孩,时而发生冲突,讨厌对方的存在;时而忍不住好奇,彼此悄悄探究;时而又有神秘的认同感。异想天开的置换游戏更让她们发现了内心的另一面,两个女孩在好奇和烦恼中慢慢长大。
你想认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吗?翻阅这本书,去认真体验我们的生活,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是有另外一个自己的!只有你用心去寻找,就会发现“另外一个我”。然后你才会明白,世界上是没有陌生人的,只要我们能够用心,以诚相待,每个人都有可能和“另一个我”心灵相通,成为最好的朋友。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二
在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也许不会相信,但是这本书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女孩姚果粒在某一天放学后发现,家中小猫豆沙在窗台正在和一只一模一样的流浪猫对视。没想到这种事眨眼有降临到她的头上——一个古怪摄影师叔叔“不是双胞胎”的摄影计划,让她撞上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但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蓝泰格。两个“形式”相同,“内容”却相反的女孩,时而冲突,讨厌对方的存在;时而忍不住好奇,彼此悄悄探究;时而又有神秘的认同感。种种变化让她们的生活起伏不定,异想天开的置换游戏更让她们发现了内心的另一面。而他们也在这个游戏里边的成熟了许多。
我觉得就像一个科幻小说一样,但又仿佛是真实的。我想,如果我也有一个长得一模一样的自己,然后也玩一个置换游戏,如果和他住在一起,那早上醒来会不会想找镜子一样?我也想拥有像桃果粒一样的想法,开始觉得是件可怕的事,然后觉得是件冒险的事,然后觉得是件好玩的事,然后觉得是件可恨的事,最后觉得是件可爱的事。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三
我读过无数本的好书,但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还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光听名字就感到奇怪,那就让我带着你们的种种好奇,走进书里吧!
小女孩姚果粒发现自家小猫豆沙在窗台上和一只一模一样的流浪猫对视,没想到这种事情也落到自己头上,一位奇怪的摄影师叔叔的“不是双胞胎”计划,让她也遇到了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长得一模一样得女孩蓝泰格。
两位女孩时而讨厌对方;时而喜欢对方;也是而好奇对方……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和猜想,让她们变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好玩极了!
如果世界上真有另一个我,看着她就像是在看自己;如果世界上真有另一个我,我也要和她一起玩“置换游戏”我去她家生活,她去我家生活;那该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
如果有时间,我还要把这本书再读一遍!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伦.凯勒,她是一位盲人。本书讲述了海伦的一生,虽然她的一生都生活在黑暗里,但是她很快乐。海伦长大后,如愿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毕业后,海伦说出了自己心里最大的希望——希望自己能拥有光明,哪怕是三天也好。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海伦热爱生活,爱世界,爱自己。正是生活与希望,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海伦考上了好大学,而生活与希望也是她迫切想要拥有光明的动力。
这让我想起件事:我们小区有一位盲人大哥哥,他天天独自出门锻炼。开始,他常常撞到东西上,也常常摔跤,但他会从失败中找原因,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练,他成功了。一心要做到自己走路,而且没有一点阻碍,这对盲人来说是很难的,但大哥哥却做到了。他人残志不残,有勇气,有理想,有毅力,不怕失败。大哥哥真有恒心!但也正是因为这,他才能自立。
从此,我养成了坚持的好习惯,一心一意地做事,从不放弃,因此做成了许多事。我很感谢盲人凯勒和大哥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如何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五
如果真有一个人完全像我,看她就像拥有另一个自己,会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这是儿童文学《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中的一句话。
世界上会有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长得和自己一样吗?在《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中,就有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孩长得一模一样,她们之间发生了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女孩桃果粒,她碰到一个和她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孩蓝泰格。异想天开的置换游戏让她们发现了自己的'另一面,两个女孩在一种神秘、好奇和烦恼中豁然长大。
读完后我想法很多,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一面,我们需要一面镜子让自己了解自己,发扬优点,改善缺点。桃果粒和蓝泰格虽然长得一样,但性格却相反,她们讨厌对方的存在,但却忍不住去“探索”对方,后来从对方身上认识了自己,最后成为好朋友,对方就像是自己的镜子,她们从对方身上发现了自己的另一面。
“如果真有一个人完全像我,看她就像拥有另一个自己,会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宇宙天地间将有无数个我,世界上是没有陌生人的,只要我够用心,每个人都有可能跟我心灵相通,我可以和所有的他们交朋友,还可以让所有的他们喜欢哦。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六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就被书名《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吸引住了。这是辫子姐姐郁雨君写的。世界上怎么会有另一个我呢,就算是双胞胎,也不可能长得一模一样呀!我带着急迫的心情开始阅读。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女孩姚果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见到了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蓝泰格。奇怪的是,她们并不是亲姐妹,却长得一模一样!从此,她们彼此把对方看作亲姐妹对待。当她们逛街的时候,经常有人觉得她们是从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现在,果粒看见泰格的时候就像是镜子里的自己,就像拥有了世界上的里一个我。她们可以互相了解,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
在这里,我觉得自己好羡慕果粒和泰格,如果真有一个人完全像我,看她就像拥有了另一个我,那会是一件多么可爱、好玩的事!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七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人完全像我,看他就像看另一个自己,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浅蓝色的书面上的这句话,使我不由得拿起了这本书——《世界的另一个我》。翻开书,我顿时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离奇、美妙又温暖的故事:女孩姚果粒发现家里的小猫正和窗外另一只一模一样的流浪猫对视,可没想到这古怪的事却眨眼间降临在自己身上。她遇到了她毫无血缘关系,却长得一模一样的的女孩蓝泰格。虽然长相相同,可他们的性格却截然相反:果粒随和低调,泰格骄傲高调、不可一世。这两个女孩时而互相排斥,时而又互相探究,最终成为朋友。
我们也会像果粒和泰格一样互相探究吗?然后在排斥中成长成熟,在探究中热爱生活宽待世界?“另一个我”一定会让我改正自己不曾意识到的缺点,让我挖掘自己深埋着的闪闪发光的优点,观赏到自己身边不曾留意到的风景,享受生命中被自己忽略的快乐。。她轻轻地告诉我“你可以这样的!你可以这样做得更好过得更快乐!”她让我睁开了眼睛:天这样蓝、树这样绿!生命原来是这样珍贵!
世界上那个一定有另一个“我”!她是上帝赐予我的独一无二的礼物!她现在正在热切地注视着我,深情地呼唤着我!她渴望着我心灵的发现!
我渴望着我们的相遇!那一定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相遇!我会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幸运最幸福的女孩!
我知道我们会相遇的!生命会在最美的相遇中开出绚烂的花!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八
寒假里,我在书店中邂逅了郁雨君写的《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这本书。书中的世界离奇而美妙,悬疑却温暖,读来不可思议,却又爱不释手。
读完这个故事,我忽然想到看过的一本物理书,书中这么告诉我们: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一种很小的东西,我们的眼睛是看不见的。而这种很小的东西是由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和一个带负电的小球组成的。也就是说两个截然不同的小球组合成一个原子这正是世界的基本结构。再让我们用书中的故事打比方。书中有一个叫姚果粒的小姑娘,她通过一个古怪摄影师叔叔“不是双胞胎”的摄影计划,让她发现世界上还有另一个和她长得一模一样,但实际性格完全不同的小姑娘蓝泰格,就像一对性格相反的双胞胎,但真正的问题是这个叫果粒的小姑娘,和那个叫泰格的小姑娘不是一个妈妈生出来的,她们两个不是真正的双胞胎,压根一点关系都没有。见了,并且迫切想知道对方的生活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甚至彼此交换。交换之后,很多看起来高深莫测的秘密就完全暴露在她们面前,她们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生活呀!
也就是说,人也可以像原子一样,由完全不同的两部分组成,只要你用心去寻找,就会发现另外一个自己,然后你才会彻底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将明白怎样面对那些困难的问题。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脑海里跳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我也有很多个呢?有胆小的我、有笨笨的我、有爱漂亮的我、有爱跑步的我……那么会不会就有很多个另一个我,有胆大的我、有不爱漂亮酷酷的我、有不爱跑步懒懒的我……宇宙天地间将会有无数个我。世界上是不会有陌生人的。只要用心,每个人都有可能心灵相通,我可以和所有人交朋友,也可以让所有的人喜欢我。
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梦想,古希腊有一个很聪明的人早就发现了,把它叫做“理想国”;中国古代有个很聪明的人也发现了,把它叫做“和而不同”。真的是很美的梦想啊!但是要实现它就有难度了,因为到最后,很多人都会互相怀疑起来,不相信对方是自己要找的人,甚至会把对方当做敌人去对付。
你是否能够豁达的,胸怀像海洋一样永远的相信它?
先不要着急告诉我你的答案,读完这个故事,你再慢慢的告诉我吧!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九
一开始想看这本书,纯粹是因为看完电影《无法触碰》,被两位主角间超越种族、超越阶级的情谊深深打动而意犹未尽。然而,当我开始看下去的时候,越来越被书中那种不紧不慢的叙事节奏吸引,感觉就像是坐在田垅上看着远方的缀在山间的落日,听着身边的.一个刚刚对你敞开心扉的人,讲述他所淌过的流年。
他叫丹佛・摩尔,易怒、危险且令人生畏,但是他不仅改变了一座城市,也为人们燃起了希望。他没受过教育,每天不停为“主子”捡棉花,但积蓄始终是零。后来,他跳上了路过的火车去流浪,万万没想到在那座陌生的城市里,他会遇到一个白人百万富翁,并且成了他的朋友。另一个他叫朗・霍尔,是一个百万富翁,有着敏锐的艺术眼光,以及绝佳的生意手腕。从卖罐头窜升到投资银行,再到买卖毕加索、凡・高的名画。他在好莱坞有大庄园、画廊及欧式古堡。而他也想象不到,他的下一页人生,竟是与一名流浪汉一起写下。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的叙事方法,并不像传统的书籍一样,从一双眼睛来见证事情的发展。它是朗・霍尔和丹佛・摩尔共同完成的作品,在阅读中不断地切换视角去看同一件事,让读者感觉到心灵的奇妙,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在流浪汉的圈圈里是不问名字的,明白为什么一个原本目标就是赚钱,慈善的主要目的也是为做场面的富翁却最终愿意将一个黑人流浪汉奉为心灵的导师和救赎者。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十
这本书讲了一个怪咖叔叔让两个小女孩姚果粒、蓝泰格相遇后,发现两人长相一模一样。刚开始,她们觉得是可怕的事情,渐渐地,她们又觉得是冒险、好玩、可恨和可爱的事。她们的性格各不一样,姚果粒谦虚开朗,蓝泰格高傲不爱理人。
她们进行过一次”换家行动“,这一举动改变了对对方的认识,也解开了两位母亲的心结。她们之所以相处那么好,就是因为在其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使他们从陌生到友好。
如果这个世界是存在着另一个我的'话,我会和他成为好朋友,和他一起玩,一起度过快乐的日子。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十一
书中有一段丹佛对于贝蒂女士的描述,让我感动。说贝蒂女士只是相信上帝不会让坏事发生在做善事的人身上,要是真发生了,那也是上帝的意思,然后微笑着走在醉鬼与流浪汉横行的街道上,即使深夜也是一个人若无其事的穿梭在各种危险人物之间。而这些人也确实是都不会去碰她一下,因为他们知道要是碰了贝蒂女士,下一秒他将会被其他流浪汉和醉鬼流氓们摁倒在街上。
而现实中又往往给人错觉,感觉一直在重复我我我的人真的是在做很多事,在很努力且能干。有时候会心里不平衡,有时候又会有点鄙视,然后还是默默的做自己。因为活着是给自己和亲人,而非其他,是否急于想别人展示自己付出的人心理空荡荡一片。
朗先生,其实我有点羡慕他,有个善良有智慧且洒脱的妻子,有明睿的艺术和经商头脑,强大的销售心理和胆量,晚年还有个忠实可以精神寄托的朋友。
也有点同情他,他背叛过挚爱的妻子,天使般的妻子离他而去,他描述他埋葬妻子的过程让人痛到窒息,曾经的背叛在妻子离世后让他更痛。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十二
对待生活,我们很难决定下一分钟会出现什么样的事件,也许你的生命就会终结,也许你会鲤鱼跃龙门,也许你会咸鱼翻身,但是不管下一分钟出现什么样的可能,我们都应该坚强地活着。
只有活着,我们才有选择的机会,也只有活着,我们才能笑到最后。人生就像一场赛跑,最初从起跑线最快出发的未必是第一个到达终点,而最后一位到达终点的反而能目睹先行者的喜悦与悲伤。
人与人之间,本来是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有些人专志于“有为的事”,有些人专志于“无为的事”,但这有为与无为之间,并不是从第一声啼哭就决定的,而是饱含着父母的期盼、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影响,但归根到底还是个人生命的力量在起作用。从此岸到彼岸,也许是两三秒钟的事情,也许就是挪一挪脚步、伸一伸臂膀的效果,但是成事者、成功者,最难的就是这种坚持。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句人见人赞的句子,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到底”,却没有对“坚持”有了正确的认识。坚持,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力量,但无论如何,不会坚持比坚持更难,你坚持的一定是你认为正确的,但正确的认识从何处来,从实践,那么没有实践,不但没有完美的人生,而且也写不出《世界上另一个你》这样的优秀作品。
我读西方作品,特别亲切,因为生活在传统的东方社会,我们的视野只会越来越狭窄,满口、满脑、满心的仁义道德在维系社会关系中固然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这种关系是稳定的,体现在人际交往上是“老死不相往来”,可悲又可叹,但是在西洋作品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人如飘萍,居无定所,可能不断地突破自己,为了爱好也好,为了生存也罢,总之如同一句俗话“树挪死、人挪活”,也正是如此,丹佛摩尔的奇遇就如同在前面等候的路标,只要你坚持走下去,不要说是白人的千万富翁,就是国家的首脑、宗教的领袖都有可能遇见,由此可见,命运并不是在你手中的,而真的在上帝手中,你所期待、奋斗、想象的,可能在冥冥中已经决定。
世界上另一个你,只因为你就是这世界的唯一主角,别人可以想象你的生活,但不能决定你的生活,这就是我读此书感受最深的意味!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十三
一个从小生活在黑暗中的黑人,一个只知道在棉花田里给“主子”捡棉花的奴隶,因为受不了一年到头的劳作后仍然一无所有,从此跳上一辆远去的列车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当了一名流浪汉。为了生存,他犯过法,待过安哥拉监狱,多年无家可归,是黛比小姐一次又一次爱的召唤,一次又一次真诚的付出最终使他放下了自我保护,而接受了她,接受了她的先生。最终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彼此交换的是真情,是信任,是无以回报的爱!
在黛比小姐爱的感召下,丹佛真心照顾一个年长于自己的流浪汉三年,却一直被他骂做“黑鬼”,因为他的内心是封闭的,这种封闭缘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我凭什么相信你?你凭什么对我好?你到底图什么?”三年的真心真情终于感化了一个内心已经石化的人。因为没有人是真正铁石心肠,人都有向上向善向美的本性,只看你的耐心够不够,你的爱真不真!
我深深地反思!改变自己从想法开始,从小事开始,从细节开始,从今天开始。
世界上的另一给我读后感(汇总14篇)篇十四
朗·霍尔做过很多行当——曾经在商场卖罐头浓汤勉强维持生计,后来从事画作买卖,进而进行跨国交易——当他一步一步向富人阶层前进的时候,内心中却有一种茫然若失的感觉。起先,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工作使他越来越富有,却也变得自私、与家庭疏离……但幸运的是,他的妻子帮助了他。黛博拉·霍尔,一个富有爱心的女子,她鼓励丈夫前往庇护所去为那些流浪汉服务。也许她这样想、这样做只是出自于她朴素的宗教理念,但在客观上,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因此而拯救了她的丈夫!而在没有受过教育、曾受困于美国20世纪的黑奴制度并且每天不停为“主子”捡棉花的丹佛·摩尔看来,他的人生也离不开黛博拉——正是黛博拉,使得这个曾经一度愤世嫉俗的黑人走出了心灵的沼泽地,并且愿意为平等与公平的目标做一些事情。如今,他是一名艺术家、公开演讲者、流浪汉事务意愿者。
在《世界上的另一个你》中,讲述了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单纯说到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也许不少人会想到三角恋之类的俗套剧情;但这里显然不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极富有爱心和鼓励、坚持与坚强品质的女人,如何以自己温柔的外表、充满爱意的内心去影响自己的丈夫、影响其他的陌生者,从而赢取了人生更大的价值的前前后后。剔除书中所反映出的一些宗教因素,单纯从人性这个普遍的概念来看待的话,也可以看出黛博拉·霍尔的可贵之处。她对这个世界怀有足够的爱心与热情,所以才能够影响了很多人,让自己的丈夫从此摆脱了冷漠与自私,让看不到阳光、看不到出路的黑人不仅找到了阳光与明媚,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和努力方向。就像是一盏明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只有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爱,才足以支撑着自己去放下私心、去关心和帮助他人。朗·霍尔由一个钻营于金钱游戏中的浮华之徒转变为投身慈善事业的志愿者,丹佛·摩尔从一个注定在歧视与贫穷中度过一生的黑人却实现了人生的大逆转,两个男人都实现了跨越,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而他们的联接点就是黛博拉·霍尔。如果没有这个女人,一切都不可想象:朗·霍尔不可去想象他会主动结识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并且给他们以帮助,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将自己身上累积的恶习顺利去除;而丹佛·摩尔也没有想到,他会由一名在街头游荡了好几年的流浪汉,一个曾经持有、打算洗劫公车而遭逮捕,甚至待过安哥拉监狱的所谓“坏人”,在黛博拉那里得到一次彻底的感动与净化,最终也投身于流浪汉庇护事业,并被当地居民誉为“年度慈善家”。
三个人都完成了实现了人生的闪光点。特别是朗·霍尔和丹佛·摩尔,原本他们俩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最终却变成为能够一起上路、一起前进的同行者,两人之间也结下了浓厚的友谊。谁说人生就一定会是那样的呢?!只要愿意改变,只要愿意付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也有自己的选择——原来的人生或者选择,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在这个时候,改变通常情况下会很难,需要一个机会,也需要发自内心的坚持和信念。路毕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天才通常情况下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人生的十字路口,会面临一个或者两个甚至更多个选择。可以照着原来的路走下去,也可以换一条路继续走下去……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方向,一定会注定一场属于自己的不同的人生!这条路到底对不对,自己经过一段时间或者很久,都不难判断清楚!但接下来,如果想要有所改变的话,除非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否则很难找到一条正确的路,也很难认清自己应该选择的正确方向。
正如朗·霍尔后来所说的那样,他从自己的妻子黛博拉以及丹佛·摩尔那里获益很多。他们告诉他,不要去想如果自己在大街上停下来帮助别人自己会怎么样,而是要去想,如果自己不去帮助他们,他们会怎么样!这一句话说得非常实在,也非常具体,人们不难得到很多启示,也不难知道自己在面临这些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世界上最难的其实并不是作出正确的选择,而是在作出正确的选择之后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