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往往能够抓住读者的眼球,让人愿意去阅读和思考,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赏的优秀作文,它们或让人震撼,或让人温暖,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力。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一
今天是月9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因为我们一家三口要去有世博了。上了旅游大巴,望着上面那一个个生疏的面孔,难免有些不自在,但小吴导游帮我们调节了气氛,原本安安静静的大巴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
下了车,我们刚好能看到中国馆,只见中国馆是一个倒着的角锥形,带点红色点缀在上面,看上去既美观又大方,可以说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我们第一个参观的馆是阿联酋馆,爸爸在进去之前就对我说了五遍“阿联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进去后我才觉得这个馆太令人震撼了!阿联酋馆分为四个区,第一个区是一个影院,用一个大屏幕讲述了阿联酋总统手上的珍珠。主要是想告诉我们:只有付出了努力,才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第二个区上面有许多的'小屏幕组成的大屏幕,上面描述的都是阿联酋的一些名人成功的原因。离开时,妈妈用手在屏幕墙上摸了摸,又敲了敲,说:“这分明就是墙啊,怎么接收信号的啊?”单凭我妈那股感叹,我就知道爸爸为什么将那句话反复讲了五遍。我们一直往前走着,到了第三个区,我禁不住小声赞叹:“哇,这儿的科技也太精湛了吧!”原来第三区分为两个屏幕,第一个屏幕是专门放映的,大屏幕下面,是两个小孩。不过,不是真的,而是动画片里的那种,就是这两位给我们大家介绍了阿联酋的特色文化与地理环境。其中,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声鲨鱼的叫声,那叫声震耳欲聋,地面好像在颤抖,似乎要裂开了一般,把我吓得半死。而最后一个区里留下了我们珍贵的回忆,在那儿我们与阿联酋的志愿者拍了照,还盖了章,代表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哦,对了,忘了告诉你们,阿联酋馆“全身”金黄,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就像沙漠里的仙人掌一样。接下来,我们还去了以色列、非洲、法国、卢森堡、印度等馆。
这次的世博之旅令人难以忘怀,我会永远记在心里。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二
今天,我们班由三班何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有意义的游戏作文课。本次游戏的题目为:“同舟共济”
游戏开始,是一张较大的挂历纸。当我们组的成员到齐时,就已经摇头说:“no”了。第一次,我们人人都争着抢者上船,可这种自私的行为使我们受到了“惩罚”。最后一名的滋味很不爽。但更艰难的挑战落在我们面前,一张更小的挂历纸让我们几个胖子上去。“哎呀!着也太强人所难了吧。”我很不满的抱怨道:“这不可能,算了吧。”“没有尝试怎么会知道不行呢,我们要总结上一次的失败原因,这次决不能故伎重演。只要每人互相让一点就能上去。来吧!”我们几个一拥而上,你挤我我挤他的上去了。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还有一个没上去。“怎么办没地了。”我们几个好似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啊!“组长背上他,快!”我们笑着说。“一!二!三!”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成功的喜悦让我们觉得世界真是太美好了!
原来,团结的力量是最大的。有时,我们人类真的不如小动物们啊。你看那些蚂蚁们为什么能用小小的身躯来带动比它自身大上几万倍的食物呢?因为它们并不是一只,而是一群的合作运送。我们几个人斗争枪,那要是一群人的话,恐怕就闹翻了。只要我们像诗中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互相谦让一点,我们会做一个成功的青少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三
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迷茫的往前走着,,忽然眼前出现一个外形是淡紫的,酷似一个形态怪异的动漫娃娃,正懒洋洋的再沙滩上晒太阳呢!仔细一看,大门口上方标着“日本馆’.哦!原来我来到了上海世博会呀!既然来了,那我就好好的看看吧!
走进日本馆,“叮叮叮叮叮……”一阵优美的.音乐传来,往音乐的方向一看,原来,一个好像穿着航天服的机器人,正在拉高难度的小提琴!还是那一首著名的《好一朵茉莉花》他的身体左右摇晃,仿佛也融入音乐当中。演奏完毕,他也会很绅士的挥手告别。
我又接着往前走了一会,看见一大群人围在那里,正在不停的跺着脚,“他们在干吗啊?”我心想,走进一看,工作人员对我说:“这个啊,是发电的!不妨你也试试啊!“我兴奋的点点头,也走了进去,随着人流一起才了起来。因为踩得越来越有力气,灯光也越来越亮,所以,此时的灯光已不亚于太阳。
我又去了丹麦馆,着丹麦馆的形状可着奇怪!说也说不出。
“醒醒!”我睁眼一看,原来是场梦!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四
秦九韶,南宋数学家,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其中“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高次方程正根的数值求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在中国数学史上,广泛流传着一个“韩信点兵”的故事: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他英勇善战,智谋超群,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卓绝的功劳。据说韩信的数学水平也非常高超,他在点兵的时候,为了保住军事机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部队的实力,先令士兵从1至3报数,然后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再令士兵从1至5报数,也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最后令士兵从1至7报数,又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这样,他很快就算出了自己部队士兵的总人数,而敌人则始终无法弄清他的部队究竟有多少名士兵?因为《孙子算经》早就对这类问题有过研究,但只是初具雏形,还远远谈不上完整。因此,后人把这一命题及其解法称为“孙子定理”主要是推崇《孙子算经》在这一类问题处理上的时间领先,其实想法的成熟,还有待提高。为了解决“孙子问题”中的不足,秦九韶推广了“孙子问题”的解法,从而提出了“中国剩余定理”。秦九韶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苦心钻研,于公元1247年写成《数书九章》。这部中世纪的数学杰作,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创造,其中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正是因为这样,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称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剩余定理为“中国剩余定理”。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五
一天,茜茜姐姐交给我们一个游戏:两人轮流从1~10按顺序报数,每次只能报1~3个数,谁先报到10,谁就赢了。
大家都想将对方“打倒”,但是,怎样才能让自己百分之百的胜利呢?这个问题总在我脑海中回荡,使我疑惑不解。回到家,我在小篮子里挑了十个石子,准备新手操作一下。我把爸爸叫来,让爸爸和我一起做这个游戏。我找来一支笔和一张纸,将我做的每一步记录下来。规则是这样的:我和爸爸轮流拿石子,最多拿3个,至少拿1个,谁拿到最后一个,谁就赢了。
第一场我失败了,原来爸爸让我先拿,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输的“很惨”。第二场我先拿,我居然赢了……我将记录反复看了几遍,终于发现:我把最多可以拿的数和最少要拿的数相加,即1+3=4,又用了石子总数除以它们的和,也就是10÷4=2……2,如果有余数,我就先拿,余数是几就拿几个石子,如果没有余数,就让对方先拿。现在余数是2,就拿2个石子,剩下的每次拿的石子和对方拿的和是除数4,我就可以必胜了。
依据这一发现,我又增加了取物的数量,修改了游戏的规则,把石子数增加到33,两人轮流取石子,每次取1~4个,谁先取到最后一个石子谁获胜。先用1+4=5,33÷5=6……3,也就是说谁先手谁将取得获胜机会:先取3个石子,以后每次取的石子数与对手取的加起来是5,这就也就必胜无疑了。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六
星期天,我和爸爸玩数学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用一副扑克牌,把里面的大小王和j、q、k、a拿出来,剩下的牌两人平分,游戏时每人出两张牌,这样就有四个数字,然后用加、减、乘、除以及括号对这四个数字运算,谁最先得出二十四谁就获胜。
第一次,我拿出了2和5两张牌,爸爸拿出了3和6两张牌,我刚看清楚四个数字,爸爸说道:“我算出来了。”“二乘以六得十二,五减三得二,十二乘以二得二十四。”爸爸清晰地说着计算方法。“下一次我一定先算出来!”我暗暗下决心。但是第二次仍然是爸爸赢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手中的牌越来越少,心里暗暗着急。“玩这个游戏不能急,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才行。”爸爸笑着说。
我听了爸爸的话,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着。慢慢地,我终于开始赢牌了,经过一个多小时,我终于把爸爸手中的'牌全赢了过来。
通过这个游戏,我不但获得了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游戏锻炼了我的口算能力。(指导教师:李莲芬)。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七
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因此人生中受到的启示也有许多。当然,我也从生活中得到不少的启示。
我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是在烧开水中得到的。那一天晚上,我们家烧开水准备洗脸睡觉,但水不够了,我本来想用电水壶烧的,但速度太慢,因此我决定用煤气烧水。过了一会水烧开了。我跑去关煤气,我跑到那的时候,看到水像喷泉一样一点一点喷出来。我几次想靠近但又怕烫着,最后还是妈妈用毛巾把水壶提了下来。
自从那次烧水后,我一直在想水会喷出来的原因是什么?但都想不通。最后我到网上查了资料,终于找到了原因,原因是水烧开后,热气无法再进入水中,就成了小汽泡往上窜,然后从壶口出来,同时小汽泡在往上窜的同时也带动了水,也把水带了出去。
我知道到了原因后,又想该怎么样解决这种现象。我在脑子里不断试验,终于想出了办法,在烧水的时候,尽量把热水壶盖子打开,让汽有个进出的空间。
通过这次的观察,我知道了烧开水这个生活中常见的事都有这么大的学问。当然在往后的生活中会有更多的发现。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八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使我感受很深,因为我就有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在我五岁那年去了日本,学会了几句话就自以为是,而妈妈总是劝我再多学点,可我就是不听劝,总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
一天下午,天气格外晴朗,太阳一直露着笑脸。因为那时是冬天,所以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那天,我像往常一样趴在床上看书。妈妈推开门,笑着说:“今天,天气不错,我带你出去玩吧!”“好啊!快走吧!”说完,我就蹦蹦跳跳地跑出家门,一出家门便看到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和她们的妈妈在那里玩。妈妈走过来对我说:“你不是常说你会说日语吗?去和她们聊天吧!”“有什么了不起,去就去!”我满不在乎地说。“你们好!”“你好!”“你们几岁了?”“我们都三岁半!你是中国人吧我一听就征住了。她们说的是什么呀?我怎么听不懂?妈妈看我一脸疑惑,就把话接了过来,和她们聊天去了。我听见小女孩的妈妈对她说:“你看看人家,一个中国人能把日语说得这么好,是你学习的榜样。”这时我想到了晚上妈妈的房间里一直开着灯,原来是在看书!我心想:妈妈这么刻苦,才把日语说得这么好,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九
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1736-1813),18世纪的伟大科学家。他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中都有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拿破仑曾称赞他是“一座高耸在数学界的金字塔”,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把数学分析的基础脱离几何与力学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由于是长子,父亲一心想让他学习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毫无兴趣,偏偏喜爱上文学。直到16岁时,拉格朗日仍十分偏爱文学,对数学尚未产生兴趣。16岁那年,他偶然读到一篇介绍牛顿微积分的文章《论分析方法的优点》,使他对牛顿产生了无限崇拜和敬仰之情,于是,他下决心要成为牛顿式的数学家。在进入都灵皇家炮兵学院学习后,拉格朗日开始有计划地自学数学。由于勤奋刻苦,他的进步很快,尚未毕业就担任了该校的数学教学工作。20岁时就被正式聘任为该校的数学副教授。从这一年起,拉格朗日开始研究“极大和极小”的问题。他采用的是纯分析的方法。1758年8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写信告诉了欧拉,欧拉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此,两位大师开始频繁通信,就在这一来一往中,诞生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变分法。1759年,在欧拉的推荐下,拉格朗日被提名为柏林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接着,他又当选为该院的外国院士。在柏林科学院工作期间,拉格朗日对代数、数论、微分方程、变分法和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813年4月10日,拉格朗日因病逝世,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科学旅程。他那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每一位科学家。而他的学术成果也为高斯、阿贝尔等世界著名数学家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可以说,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数学中的很多重大发现几乎都与他的研究有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十
在月日这天我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去了世博会,当我们走下了公交车时,惊叹不已。从号们开始,人就排得满满的`,犹如几条卧龙,正等待时机向前冲刺!我们还算行远的,没排多长时间,后面的人起码要排到小时左右呢。
我们四个走进了世博园,里面有好多馆,有:电网馆、韩国企业联合馆、日本联合馆……你会奇怪为什么我没有说“中国馆”,那是因为,当我们坐轮渡到那时,才知道要预约才能进去,这是我们只能拍几张照片回去。我们进的馆中电网馆最好玩,里面有一种自动感应灯,你只要用力拍一下手,就会亮起,在用力拍一次,就熄灭。还有一个类似桌球的,一个桌子上有许多“小球”在上面移动,你只要用手迪南有叶子的球,就能得分,超好玩!在往里面走一点,就会让你进“魔盒”这个游戏里,你站在里面就会有种天旋地转的感觉,很刺激!
韩国企业联合馆里,有三层楼每一层都有新鲜的东西让你眼花缭乱,进去人家还发给你张奖票,我们四个一人得到一把扇子,后来我们就说,来一次世博扇子赚了不少。
还有许许多多好玩的事,我也就不多说了,等你们自己去探索与发现!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十一
1、出示盒子。
生答。
2、摸一摸。
3、猜测。
师:现在盒子中有9个黄球,我再加一个白球,摇一摇,摸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5、生猜并填写课本想一想。
二、探索新知。
1、每个组都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9个黄球和1个白球。我们在摸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2、出示课件。
3、验证猜测。
4、连一连。
完成课本作业。
5、出示:练一练第1题。
6、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连一连,看看每个箱子中分别摸出一个球后结果如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巩固应用。
1、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学具:袋子、9个白球、1个黄球、圆形卡片。
教具:盒子、9个白球、4个黄球、2个红球、转盘、课件。
2、同桌交流结果。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十二
1、出示盒子。
生答。
2、摸一摸。
3、猜测。
师:现在盒子中有9个黄球,我再加一个白球,摇一摇,摸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5、生猜并填写课本想一想。
1、每个组都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9个黄球和1个白球。我们在摸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2、出示课件。
3、验证猜测。
4、连一连。
完成课本作业。
5、出示:练一练第1题。
6、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连一连,看看每个箱子中分别摸出一个球后结果如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1、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学具:袋子、9个白球、1个黄球、圆形卡片。
教具:盒子、9个白球、4个黄球、2个红球、转盘、课件。
2、同桌交流结果。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十三
1、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二年级上册,学生学过《抛硬币》,初步感知:一定、可能、不可能。
(2)三年级上册,学生学过《摸球游戏》,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一定、经常、偶尔、很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而本学期所学的概率知识主要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三个年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与发展。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及五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能力:通过摸球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摸球、猜测、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同时渗透概率的思想,从数的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难点:。
因本课是让学生从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并掌握用数表示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二、说教具、学具:。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求知欲,我准备了盒子、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若干个、转盘、题卡,给学生准备了(每组)五个摸球的图片、一张表格、两个红圆片、一个白圆片。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采取用。
(1)引导发现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规律、发展学生思维.
(2)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相互间的合作意识,这两种教学法相结合,批导学生会观察、会思考、分交流。
由以下几部分展开教学(出示流程图):摸球游戏-------机智问答-------感知数据(0、分数、1)----描述生活现象。
四、说教学程序:。
(一)摸球游戏(复习可能性的大小)。
首先,我谈谈第一个环节:摸球游戏。(贴出五个盒子的图片)。
(课堂情境模拟)“同学们,老师这里准备了五个百宝盒,里面装有各种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五个盒子中,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老师,我认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因为里没没有白球!”“我认为5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白球最多有七个!”“我认为2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全是白球!”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让他们进行简短的交流。
这样的引入,学生既复习了可能性的大小,又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本课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笔。
(二)机智问答(用0和1表示“不可能、一定”)。
“同学们,请看第一个盒子,能摸到白球吗?”生:不能。“那么,谁能用一个数来表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老师,就用0表示吧,0就是没有!”好,我们就用0表示不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在“不可能”边写下0)。那么,第二个盒子,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这时,有的学生说用1表示,有的学生说用2表示,因为里面有2个白球,我让他们进行简短讨论,最后,统一了意见,用1表示一定发生的可能性(在“一定”旁边写下1)。
(三)感知数据,生活中的0和1:
这里,我放手让学生去说,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用0或1表示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让他们把数数回归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有了前两个盒子作铺垫,第三个盒子,学生很快就找到了1/2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紧接着,我把问题抛向学生“怎么用一个数来表示第四、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让他们自己去先思考,再讨论,再汇报。最好,学生得出了用1/8表示第四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用7/8表示第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我再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8表示的是盒子里共有8个球,共有八种可能的结果,这里的1是4号盒子里只有一个白球,同样,再引导学生说出这个7/8中的8和7各表示什么。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让学生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我在给出0和1作铺垫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些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学生碰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运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从而得出用一个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从而突出了难点,也突破了重点,这也是我在处理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特色设计。
为了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我让学生小组做课后的“做一做”摸球游戏,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再次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然后,让学生解析为什么有的小组共摸了2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是12次,而有的小组摸了1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只有3次,而不一定是1/2?让学生认识实际摸球活动中记录的数据和标准概率1/2是有差距的,让学生明白摸球的次数越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越接近标准概率,这就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可能性的高度。
五、说板书。
最后,我说说我的板书,这样的板书,简单明了,学生通过以前所学知识自然过渡到今天所学知识,(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符合学生的识知规律,期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十四
1、出示盒子。
生答。
2、摸一摸。
3、猜测。
师:现在盒子中有9个黄球,我再加一个白球,摇一摇,摸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5、生猜并填写课本想一想。
二、探索新知。
1、每个组都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9个黄球和1个白球。我们在摸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2、出示课件。
3、验证猜测。
4、连一连。
完成课本作业。
5、出示:练一练第1题。
6、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连一连,看看每个箱子中分别摸出一个球后结果如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巩固应用。
1、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学具:袋子、9个白球、1个黄球、圆形卡片。
教具:盒子、9个白球、4个黄球、2个红球、转盘、课件。
2、同桌交流结果。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十五
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想象、分析、验证等思考方式亲自体验、感知,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与此同时,也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应用部分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能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文档为doc格式。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十六
课题:摸球游戏(本节共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二、新知导学。
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等学习形式,自学探究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自我测试。
1、玻璃杯从很高的地方落在水泥地板上,那么玻璃杯摔碎的可能性为();
2、公鸡下蛋的可能性为();
3、一粒有1~6个数字的色子,随便投掷,出现数字“7”的可能性为();
4、你、我活一万年的可能性为()。
四、我的问题(参考)。
1、分别从书本上的五个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说说从不同的盒子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
2、用分数表示出从第五个盒子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五、达标测试。
1、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用()表示,一定能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用()表示,发生和不发生的可能性各为一半可用分数()表示。
2、曾经有人预言上世纪末地球将要毁灭,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
4、一个正方形的纸盒子,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1、2、3、4、5、6六个数字,
向空中投掷后,有“5”字的面向上的可能性是()。
六、学习难点。
1、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情况。
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情况,并能够分析实情。
七、重点达标。
1.盒子里有下面这些卡片,任意取一张。
(1)取出奇数卡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2)取出偶数卡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3)取出的数小于9的可能性有多大?
(4)取出的数大于5的可能性有多大?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十七
一、填空。
1、4.18×0.7的积是位小数。
2、4.95保留一位小数是。
3、在计算0.73÷0.2时,应先把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都向移动位。
4、当a=3,b=1.5时,5.2a-3b=。
5、小冬家养了a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只数的4倍还多2只。养了只白兔。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腰是a厘米,高是b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3.6㎡,它的底边是8.4㎝。它的高是厘米。
8、下表中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172146140142139138143140。
9、1.5÷0.14的商的小数部分第位上的数字是8。
二、判断。
1、等式是就是方程……。
2、4.8÷0.07的商与480÷7的商相等……。
3、x=1.5是2x+6=9的解……。
三、选择。
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米,高是2米它的面积是。
a.5平方分米。
b.5平方米。
c.1平方分米。
d.4米。
2、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4.3x=7×1.5。
b.3x+2。
c.3x+55。
d.4-2.5=1.5。
3、根据26×73=1898,下列算式的正确的是()。
a.2.6×7.3=1.898。
b.2.6×7.3=18.98。
c.2.6×7.3=189.8。
d.26×7.3=189.8。
4、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8.6÷1.5。
b.8.6×0.2。
c.8.6×0。
d.8.6×1。
5、下面算式中,乘号可以省略的是()。
a.4.5×1.2。
b.3.7×a。
c.7.5×1。
d.5.6+x。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十八
又是周末,唉,作业做完了,漫漫长日,该怎么过啊?我嫌无聊,随手拿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捧起来看。“唉,又是看过的书。”我抱怨着。
“咔啦”,房门打开了,哦,原来是爸爸,正好,我想出气呢!“爸,我好闷啊!”“闷就看书啦!你爸我小时候哪有什么电脑、电视啊?”“可你又不给我出去玩……”“对了,我最近看到一道数学题,恐怕……我们廖家大小姐也算不出来。”显明,爸爸是在吊我的胃口。不过,一向好胜好强的我还是经不起这番考验,说:“出题吧!”
“我先讲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个国王,非常爱玩。有一次下令在全国张贴招贤榜:如果谁能替国王找到奇妙的游戏,将给予重赏。”
这还不容易吗?我偷偷地拿来一台计算机,爸爸却说:“谅你用计算机也算不了。”这我可有点心慌了,因为我爸爸可不开玩笑。
让我们算一算,第1格里有1粒米,第2格有2粒,第3格有4粒……从第1格到第64格,2必须相乘64次,再减去1,经过我一个小时的计算,结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十九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d实践d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材创设了摸球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猜测d实践d验证的过程,从而感受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本节设计思路如下。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引起思考,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现的问题。
2.学习新知。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3.应用拓展。
多层次多样式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以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
(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将生活场景展示出来,唤起学生记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操作、探索、实践、感受。
(1),这个盒子里有9个白球和1个黄球。(板书9白1黄)。
现在老师来摸球,猜猜,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学生猜测。
现在,老师来摸一个球……看,你们猜对了吗?
(2)你们喜欢玩这个游戏吗?现在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盒子,四人一组进行摸球,要求:轮流摸球,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在书的表格里。
(3)填完表格后,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师小结:由此可见,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与不同颜色球的数量有关,白色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黄色球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
数量。
多
少
可能性。
多
少
板书:
(通过摸球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亲自操作,来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再次摸球。
(1)刚才我们做了摸球游戏,现在老师把盒子里的球做了变动,盒子里有14个球,分别是8个白球,4个黄球和2个红球,如果老师随意摸出一个球,你们想想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列举出来,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2)师小结:可见,可能性不仅有大有小,还具有不确定性。
(从学生情感体验看,他们仍对小组合作的摸球游戏意犹未尽,再次摸球,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加深体会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及不确定性。)。
3.转盘游戏。
这个游戏好玩吗?咱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
师出示转盘,请同学们猜猜,转动指针后,指针最有可能指到什么颜色,为什么?同桌先说说。
(1)学生汇报。
(2)师小结:涂色面大,转到的可能性就大,涂色面小,转到的可能性就小。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前面的活动都是请学生猜、摸、试,这一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应用所学知识设计转盘,进行逆向思考巩固知识。)。
(三)巩固强化,应用拓展。
1.我会判断。(下面的箱子,分别摸出1个小球结果是那个?)。
8白2红可能是白球10红。
一定是白球。
5白5红一定不是白球。
很可能是白球。
2白8红白球的可能性很小10白。
2.我来做参谋。
寒假到了,为了增长见识有很多家长打算带孩子出去旅游。小明的妈妈准备带他到海南、武汉、哈尔滨去,你能帮他参谋告诉他这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上“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3.我来填一填。
在()里填“可能”“不可能”“也可能”“一定”等词语,使句子意思完整无误。
(1)太阳()从东面升起。
(2)从2,3,5,8,9中任意取出三个数,数的和是20是()的。
(3)明天我校()有4个或4个以上同学过生日,()没有4个同学过生日。
(4)今天上课我们表现那么好,听课的老师()表扬我们。
4.我来做判断。
(1)从一个红球,一个白球中,任意摸出一个,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
(2)不大于6的数可能是6。()。
(3)把8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不可能有一个盘里放有6个苹果。()。
5.我来说一说。
通过“连、说、填、判”等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智的愉悦,保护了学生创造和成功的信心。整个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师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着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二十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解决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决策兴趣。
教学重点:
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情况。
教学难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情况,并能够分析实情。
教学准备:
白球7个,黄球2个,袋子一只。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今天由宋老师来和大家一起学习,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可能性的有关问题)。
宋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思考,今天我带来了几个问题,想和大家一起研究研究,看看三个大组里,哪个大组给老师的惊喜是最多的。
点名询问:有可能是你吗?(每组一个)。
从老师的眼睛里看来,每个组同学的精神都很饱满,相信每个组给老师的惊喜是一样多的。
二、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
一)、交流中复习。
1、出示问题。三白一黄的球放入袋子里。
2、问题:摸球游戏,以前有做吗?老师摸一个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
结论:可能是白球,因为白球的数量比黄球多。
也可能是黄球,只是他的可能性小一些。
追问:摸出什么球的可能性比较大?
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结论:袋子里黄球和白球的数量有关,白球的数量比黄球多,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就大。
3、实践:动手来摸一摸。(请同学来,调节一下气氛)。
二)、用“0”和“1”来表示可能性。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老师来处理一下,看:袋子里只有两个白球。
问:能否摸出我想要的黄球?(生答)。
2、象这样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用一个数来表示,那可以说它发生的可能性为?
小结:发生的可能性为“0”时,表示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3、如果我想摸出白球,那情况又将如何?
全是白球。(老师同样请你来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为一定发生的事件,你会用什么数?)。
4、小结:当有些事情一定发生时,我们可以说他的可能性为“1”,当有的事不可能发生的时候,我们说他发生的可能性为“0”。那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0”。
老师出题:
玻璃杯从很高的地方落在水泥地面上,那玻璃杯破碎的可能性为?
太阳每天早晨升起的可能性为?
公鸡下蛋的可能性为?
一粒有1~6个数字的骰子,随便怎么投掷,出现数字“7”的可能性为?
学生举例。汇报。
5、刚才举了大量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些事件一定会发生,有些不可能发生,也知道用数字来表示这些可能性的情况,下面我们继续来看。
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情况。
(在袋子里放入一黄一白两个球)。
1、现在,老师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回答)。
你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情况吗?(1/2)。
为什么用1/2表示?
两种球出现的机会是一样的,各占一半。
2、很好!那么,现在呢?(老师慢慢放入一个白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还是1/2吗?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交流,商量商量。可能性是几,为什么?
反馈。黄球的数量占总数量的1/3,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1/3。
3、那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呢?(2/3)为什么?
白球的数量占总数量的2/3,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2/3。
4、如果现在袋子里放7个白球,1个黄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放1个黄球,7个白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5、总结:现在谁来说一说,这个可能性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看有多少球,其中黄球占了多少个,这样就可以直接表示出来了。
三、应用可能性解决问题。
1、练一练2:读题――解决问题――说明原因(红色占总数的一半,所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2、练一练3:仔细审题――独立解决――小组讨论――反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关于可能性的一些问题,那你觉得自己有那些收获?
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数字表示。
利用可能性的大小,判断一些事情发生的几率。
五、综合实践活动。
讨论的问题。数学书上的乒乓球队发奖与选拔区里的赛事人员。
如果你是这个球队的负责人,你会选哪个运动员?
课后反思:
这一节课出乎意料得让我感到轻松、自然,就是那么顺理成章,似乎从来没有过的愉悦感,然而我深深知道,越是这些时候,就越容易让人犯错误。也恰恰如此,在我设计的重点难点都顺利完成了之后,一堂课还有18分钟的时间剩于,第一个幼稚的直觉告诉我说,你还有很多时间,接下来只有一组练习与一道综合讨论题,那似乎要不了多少时间的啊。
可恶,就是这个直觉误导了我的课堂行为,让我还自以为有时间多多的。其实只要稍微想一想,那个讨论是占的比例和课后的总结还是要10多分钟的啊,就这点时间,如果按正常的节奏下去,那是多么恰如其分的安排啊。
这节课后,我静静地思考了一下,其实我的成长还远远没有,不能在课堂上做出最正确的估计,不能在自己的课堂节奏上恰如其分地控制好,奔重点,破难点,让我们的课堂在紧凑的节奏中度过,在落实了双基的基础上,求思维的发展,提高我们学生的思维品质。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二十一
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本节课我总结有三大特点。
课始,首先播放故事《守株待兔》,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创设情境,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而且趣味性十足,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上,同学们是在小组活动中合作摸球,探索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猜测、观察、分析、验证等方式亲身体验、感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并且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我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最后应用拓展部分。首先设计幸运大转盘,让学生设计两种转盘,第一种做为商家你怎么设计,第二种做为顾客你怎么设计,并说明理由,学生在多项思维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说说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有关抛硬币问题的.研究,利用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抛硬币实验的结果统计,使学生发现当抛得次数越多,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接近相等。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研究数学的意识,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验证猜测,从而得到最后的结论的严谨求学的精神。
游戏中的数学五年级(汇总22篇)篇二十二
我们在学数学时,老是有同学问为什么要学数学,生活中别人又不会考你数学题,但是其实生活中充满数学,只是你不注意而已。不行的话,就让我讲一件事给你听听吧。
有一次,我去买牛奶,买东西嘛,总是要货比三家才能知道哪家便宜哪家好嘛。于是我跑了三家超市,发现了三家超市的价钱都不一样,而且优惠方法也不一样,我就想:那我要好好算一下才行了!第一家的价钱是50元,而且折扣是所有商品都一律八折,我要买5瓶牛奶,于是算式就是这样的:50x5x80%=200元。第二家则是一瓶52元,而且买三送一,算式就是:5&pide;3=1……2,52x(5—1)=208元。第三家:每瓶60元,满200减50,我想:60x5—50=250元。接下来,比较一下,200<208<250,肯定是第一家便宜呀!但我又想:第一家光去到都要花十几块,那相比之下,第二家和第三家都在我家楼下,这样一想,肯定是第二家便宜呀!
生活中,数学处处都在,只是需要你细细观察而已!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