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宣泄,更是对书籍内涵和文化的思考和探索。如果你正在头疼如何写读后感,以下是一些范文,希望能给你一些思路。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一
以前人们的学习条件真的是太艰苦了,教室里没有一样像样的学习工具,锅灰摸到墙上当黑板,两块石头上面支一块长条木板就是书桌,用黄砖当粉笔,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是那么刻苦的学习,董存瑞学习特别认真,经常考试考得好成绩。我们和他们相比,现在是教室有整齐的桌椅,电扇,空调,学习工具都很齐全,可是我们还不好好学习,不珍惜这学习的好机会,好条件。觉得真是惭愧呀。
我很敬佩董存瑞,他很勇敢,机智,不怕牺牲。
在一次战斗中,解放军摧毁了敌人的无数碉堡,敌人藏在了一座桥里了,向解放军疯狂的射击,牺牲了许多人,解放军要胜利就必须炸毁这座桥,董存瑞奋不顾身的冲上去炸桥,可是没有支架,炸药包没地方放,就在冲锋号吹响的时候,他用自己的身体当支架,举起了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冲啊!桥炸毁了,董存瑞牺牲了,战斗取得了胜利。多么勇敢的战士呀。
如果没有解放军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解放军叔叔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二
董存瑞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英勇牺牲的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了解董存瑞的故事后,我深受感动,这位年轻的战士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以下是我对董存瑞故事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董存瑞的事迹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他年仅22岁,在执行任务时临危不惧,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毫无保留,以自己为代价换取了他人的生命。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战的战斗中,展现了真正的英勇和无私。我被他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深深打动,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其次,董存瑞的故事让我思考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董存瑞在进行炸弹拆除任务时,面对生死选择,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担当。他知道自己的任务是极其危险的,但他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他的担当精神让我思考,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是否也能够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贡献呢?董存瑞是一个榜样,他告诉我,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我们肩负起责任,勇往直前,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第三,董存瑞的奉献精神让我明白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董存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舍己为人,以身作则。他的行动展现出对国家的无限热爱和忠诚。这让我深思,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是从小事做起,还是通过学习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都应该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第四,董存瑞的信念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困境中,他没有放弃,没有退缩,坚持到底。他相信自己的行动可以改变战斗的局势,为国家带来希望。这种信念和对未来的乐观让我深受触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董存瑞故事中的信念给了我力量和勇气,让我相信未来的美好。
最后,董存瑞的故事让我明白了珍惜生命和时间的重要性。董存瑞在年轻的时候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牺牲让我深思,生命是如此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要浪费时间。同时,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和梦想而努力奋斗,不要辜负了董存瑞和其他英雄为我们争取到的机会。
总之,董存瑞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他的勇气和无私奉献让我深受感动。他的事迹激励着我,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责任和担当,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坚持信念的意义,以及生命和时间的宝贵。董存瑞是我心中的英雄,他将永远激励着我努力向前,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三
董存瑞出生在现在的河北省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上几年学就辍学了。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参加了中国八路军,在当兵的生活中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机制勇敢的小战士,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在一次我军与敌人的战斗中,为了炸敌人的碉堡,他抱着炸药包到桥下,可是没有支架,他想用枪挖洞放炸药包的时候,这时冲锋号响了,许多战士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为了减少战士的伤亡,他不顾一切的用自己的双手举起了炸药包,拉开了导火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读了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许多为国捐躯的英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献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虽然我们现在处在和平的年代,但是我们还有我们的任务,为了我们国家以后的繁荣富强,为了科技的'发展,为了以后的生活我们都应该好好的学习,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四
一个年仅19岁的生命啊!用自己的身躯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董存瑞的英雄事迹感天动地。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这一代少年儿童身处和平幸福的年代,更应该时刻牢记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良好学习环境。虽然现在没有战争,但学习就是自己和惰性的一场战斗。我要学习英雄毫不退缩的精神,努力学习,克服困难,改掉以往做作业拖拖拉拉,遇到难题不爱动脑筋的坏习惯。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争取优异的成绩,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祖国有用的人。
我想对大家说:“记住董存瑞,记住所有为祖国做出贡献的英雄们。让他们的精神激励我们前进!”
教师点评:简洁准确的语言让董存瑞这位英雄人物的形象仿佛就在读者眼前高大鲜明。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五
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克服种种原因的困扰,终于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都不满20岁,但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和魄力,在战斗中他屡次立功,让连长和队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中,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陈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跛组组长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在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曹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面对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然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眯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看完电影后,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进革命队伍、入党等过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难,但他还是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当他在炸暗堡时,那种为革命事业奉献、为祖国和人民付出的勇气深深的打动了我。
现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6岁,却比我强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胆量、勇气、思想都是我所没有的。他只是一个上了几天学的青年,但却有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比我们要优秀许多。想想现在的我们,衣食无优,在老师、家长的关爱下成长,我们没有经历过董存瑞那样的困难,也没有为祖国奉献出什么。但我们也应该为祖国、为人民作出奉献,现在我们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们奉献出自己生命。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董存瑞为中国的发展奉献出的生命;才能对得起那些为革命事业、为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们。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战士吧!是他们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为我们建立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想想他们,谁不愿意在家中和亲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们还是为中国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战场拼杀流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想到他们的那种奉献精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为祖国、为人民做奉献呢?从这部电影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就应该向董存瑞那样,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有一种无私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董存瑞--一个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的xxx员。
董存瑞--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战士!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六
突然,他发现迎面的桥身却是一座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的前进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并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我看了这本书,感动极了!董存瑞为了后继部队的不断前进,为了战斗胜利,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舍身为国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革命英雄不断前进。
就是一个个像董存瑞这样的共产党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才有了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学习。看看我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环境优美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这些都是谁给我们创造的?当然是共产党给我们创造的。她就像一轮无私奉献的太阳,我们就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在阳光的呵护和滋润下茁壮成长,竞相开放。想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他辛苦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才能建设祖国,发展祖国,报效祖国。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七
我最近看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令我非常感动。故事写了年仅19岁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和战友们,接连炸毁敌人的碉堡群。这时,总攻冲锋号已经吹响,突然他们发现迎面的桥身却是座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的前进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并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我看完这本书心里特别感动,董存瑞为了后继部队的不断前进,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舍身为国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革命英雄不断前进。就是一个个象董存瑞这样的共产党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才有了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看看我们每天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环境优美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这些都是谁给我们创造的?当然是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创造的。她就像一轮无私奉献的太阳,我们就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在阳光的呵护和滋润下茁壮成长,竞相开放。
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发展祖国,报效祖国。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八
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一个贫苦家庭。14岁就担任了南山堡第一任儿童团团长。18岁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5月,董存瑞所在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奉命向当时热河省省会承德的大门——隆化城挺进。“打隆化”的消息传来时,战士们热血沸腾,为什么?因为我军曾在隆化血战十天十夜,而没能攻克。为什么打隆化如此困难?因为隆化是承德的屏障,国民党军在这里驻有一个团的兵力,周围筑有40多个永久性碉堡,由母堡、子堡组成碉堡群。在碉堡群周围,还设有很多副防御工事,如铁丝网、陷井、梅花桩、外壕等,各碉堡群之间都有火力联系,构成交叉火网。这些工事与隆化城依托的苔山、龙头山的有利地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相当坚固的'防御体系。因此,国民党认为隆化“固若金汤”。当解放军包围隆化之后,国民党军十三军军长石觉还在承德吹嘘:“共军能打下隆化,我就把承德白送给他们。”
十三天后,战斗开始了,董存瑞爆破组的任务是炸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五个碉堡和四个炮楼。“爆破手出击”一声令下,挟好炸药包的董存瑞应声跃出战壕,带领战士向敌人的炮楼冲去,“嗒嗒嗒”张万才倒下了,孙永德也倒下了,愤怒的董存瑞带着满腔怒火冲了上去,一股作气的把四个炮楼、五个碉堡全炸上了天。隆化中学的“铜墙铁壁”被撕开了个大口子。战士们正要冲时,几条火舌从旱桥上的桥型碉堡冒了出来,郅顺义说:“连长,我去炸了他。”
“不,我是连长,应该我去。”
“不”,指导员按住他。
“我熟悉这里的地形,我去!”李振德已抱着炸药包冲向暗堡。他机智的跃进,眼看就要冲出火力网了。不料,一颗子弹打在管上,“轰”李振德牺牲了。
“老李”董存瑞伤心极了,他说:“我去,隆化不解放,就是我没完成任务。”指导员沉思了一会儿,答应了,于是,董存瑞给了指导员一个小包:“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一次交党费。”“不!”指导员眼里含着眼泪说:“你的党费还没交到头,我等你回来。”其实他知道凶多吉少。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和郅顺义一前一后配合着,虽然密集的子弹从耳边飞过,但是董存瑞带着愤怒,带着仇恨,带着一腔热血,冲出了火力网。到了桥下,这里桥底光滑得很,放低炸不着,又没有支撑点,眼看总攻的时间就要到了,一分一秒是那么珍贵,董存瑞使劲用枪把,在桥底凿啊凿,头顶是敌人狂扫的机枪,远处是心急如焚的战友。
总攻的号角吹响了。董存瑞毅然举起炸药包,用他的血肉之躯做成了支撑点,坚定的拉响了导火索,董存瑞使用浑身的力气,高呼着:“为了新中国,同志们,冲啊!”随着一声天崩地裂地巨响,火—光—四—溅,浓浓的黑烟弥漫天空,好像在为董存瑞哭泣,为了新中国,董存瑞献出了他那年仅19岁的生命。
中国人民永远铭记这个日子——1948年5月25日,这是一个董存瑞用生命擎起的火红的日子,这是一首共产党人用鲜血谱写的生命之歌,朱总司令亲自为他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我们永远怀念这位英雄。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九
这段时间,我满怀深情阅读了《董存瑞》这本书。他真实而又生动的描写出董存瑞在准备炸碉堡时,做出了牺牲自己,保护国家的选择,这一点令人敬佩。
当我读到董存瑞在准备炸碉堡的时候,因为找不到地方放炸药,所以他就选择了自己拿着炸药和敌人同归于尽的一段时,我不禁赞叹不已。他为了给自己已经牺牲的战友们报仇,为了不让还活着的战友牺牲,毅然放弃了生命。他拥有着舍身为国的光荣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由此,我想到了英雄故乡的好少年――马自军。
马自军是“存瑞乡中”的一名同学,他从懂事起,听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董存瑞挺身炸碉堡”。从此,他就非常崇拜董存瑞。有一天傍晚,他正在街上玩,突然看见一匹惊马,向正在街口玩耍的一个四岁小孩飞奔而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挺身而上,把小孩抱到了安全地带。孩子得救了,马自军被人们称为“英雄故乡的好少年”。他和董存瑞一样拥有舍生忘死的好品质。
董存瑞的英雄业绩,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也要向董存瑞学习这种舍身为国的高尚品质。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题目叫作《董存瑞》董存瑞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战士,还是一个光荣的烈士。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参加了儿童团,在儿童团里,他是一个爱学习,积极向上,聪明,勇敢的好孩子,他帮助部队放哨,送情报,打击日本侵略者。后来,他对自己严格要求,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他在部队里积极学习,刻苦训练,作战勇敢,还成为了一名班长。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董存瑞为了解放全中国,跟随部队英勇作战,在一次战斗中,他当了爆破班长,负责炸掉敌人的碉堡,好让部队顺利前行,可是当他去炸敌人的最后一个碉堡的时候,他碰到了难题,因为那里没有放炸药包的地方,偏偏这个时候,部队冲锋的时间到了,他看到自己的战友,兄弟一个一个冲上去,就被碉堡里所射出的子弹击中而牺牲,董存瑞真是又心急又没有办法。这是,他想到了部队对他的教育,他又想起自己的国家,人民,他决定用自己的身体去托着那个炸药包,去炸掉那个碉堡,最后,他高喊一声”为了新中国,前进。“就光荣牺牲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一
月25日攻城的大炮响彻整个隆化重城,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
解放军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可是狡猾的敌人在桥上建了一座暗堡,挡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董存瑞准备去炸掉暗堡,他夹着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终于冲到了桥下,可是找不到支撑点,炸药包无处按放。总攻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桥上暗堡里的机枪喷射出罪恶的毒焰,无数名勇士倒在了前进的路上……董存瑞毅然大步跨到桥底中央,昂首挺胸,左手将炸药包高高擎起,右手一垃导火索――“为了新中国冲啊――”英雄的呐喊伴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久久回响在历史的高空。那时候他仅19岁啊,在当今和平年代,19岁这个花季年龄应该还在上高中吧?还在学堂里与朋友们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一起在背古诗文,一起写字,一起谈论老师交给他们的内容的看法,而董存瑞却在战场度过了应该欢声笑语的年纪,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自从我读了他的故事后,我就发誓,一定要学习董存瑞那种舍身为国的精神,要向他一样勇敢,乐于奉献,舍生忘死,不要做一个懦夫!
要好好学习,以后回报祖国,为祖国做出奉献!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二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一个小故事,叫《董存瑞炸碉堡》。
说到董存瑞,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今天,我就给你说一说他的英雄故事。董存瑞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10月15日出生在察哈尔省南山堡。7岁时因家贫而辍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13岁他就当上了儿童团长。1945年春天,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七月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的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担任爆破组组长,他带领战友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发起冲锋,突然遭到一座隐蔽的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二班,三班冲锋几次都失败了。董存瑞二话不说,扛起炸药包冲了上去。暗堡四周光滑,炸药包无处可放。情况万分危急,董存瑞毫不犹豫的用左手举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一声巨响暗堡炸得粉碎,董存瑞英勇牺牲了。那年,他19岁。
同学们,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用一个个革命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三
1948年,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了,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重要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关键时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请准许我去!”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由于两头桥台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董存瑞牺牲了自己,保卫了祖国,不仅在当年受到人民的敬仰,成为人民的榜样,他的舍身取义的精神仍激励当今的人们。
读了这篇文章,我哭了,这样一名优秀的战士就这样牺牲了,但他牺牲得非常英勇,给中国人长了志气,我还看出了战争是多么可怕。战争虽然残酷,虽然可怕,虽然无数中国人牺牲了,但永远击不倒中国人民的精神。无数英雄事迹呼唤我们,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奉献,互相帮助,见义勇为,为国家、为他人、也为自己,我们国家和社会就一定会更加安宁、富强、和谐。我爱《董存瑞》这本书,希望它激励更多人为国奋斗。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四
我读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后,感受到了董存瑞奉献祖国的坚强决心。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正是因为先辈的热血身躯才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对此,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而不能枉费先辈的一片苦心。现在,我们的国家还不是很强大,与欧美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今,只有靠我们来缩小差距,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现在,美国又来挑衅我们,他们想让悲剧重演,让更多的人失去生命,我们必须阻止他们,不能让东方雄狮再次沉睡!
读后我的感受是:对于身边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好好保护。要学会保护别人、保护自己,更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祖国!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五
《董存瑞炸碉堡》讲了英雄董存瑞为了给部队争取时间,英勇地牺牲了。
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所在的6连奉命攻下苔山,董存瑞带领爆破组炸掉了敌人的4个炮楼,5个碉堡,准备发起总攻。就在这时,一串子弹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抬不起头。原来,狡猾的敌人在一座桥上装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这时,董存瑞和他的战友纷纷向连长请求去炸掉碉堡。当前几名战友失败后,连长派董存瑞去炸掉碉堡。董存瑞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一阵猛跑,冲进了火力的死角。
但桥下没有可以放炸药的地方,董存瑞顿时心急如焚。这时,他的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发起总攻的时间到了。他楞了一下,突然他冲到桥中央,左手高举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砰”的一声,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六
当我读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后,非常感动。这故事写了年仅19岁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和战友们,接连炸毁敌人的地盘。这时,总攻冲锋号已经吹响,突然他们发现迎面的桥身却是座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的前进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站在桥下高举炸药包并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然而,董存瑞也牺牲了他年轻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胜利。
我看了这一事迹后,感触万千,董存瑞为了后继部队的不断前进,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舍身为国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革命英雄不断前进。就是因为一个个董存瑞这样的共产党员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才有了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有着幸福温暖的家庭;环境优美的学校;这些都是谁给我们创造的?是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创造的!
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共产党在我心中是一种朦朦胧胧的高大而神圣的形象。此时,对党的崇敬之情在我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2023年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七
文中有这样一个的片段令我非常感动:董存瑞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炸暗堡!”说完,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他在前进中左腿负伤,还顽强地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定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并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了,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每当想起董存瑞惊人的壮举,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知难而退,有时甚至就放弃了,更不用说为他人奉献,为国家奉献了。而董存瑞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他的这种不怕牺牲,勇于为国家而死的品质深深地教育了我。
我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