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我们对于细节描述和描写形象的生动性,以及行文逻辑和线索连接的合理性。优秀作文描绘了作者深入思考的过程,展现出独特的观点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它不仅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和条理清晰的内容,还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这篇作文一定能给读者带来启迪和思考。想要写一篇优秀的作文,首先要有充分的材料准备和思路规划。通过广泛的阅读和积累知识,我们能够积淀丰富的素材库,为作文提供充足的支撑。此外,有一个清晰的思维导图和逻辑框架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这些范文既有优美的语言和精准的表达,又具备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一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二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要来了。为了纪念屈原,有的地方赛龙舟。我们河南有包粽子的.习俗,我们家也不例外。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忙着洗粽子叶、泡花生、糯米,我问:“今天包粽子么?”“是啊!下午才包”奶奶说“那为什么这时候泡啊?”我说“因为提前把粽子泡四个小时,容易熟,粽子软,口感好。”奶奶说。
下午奶奶开始包了,我搬个小凳子在一旁看着,奶奶一边包给我讲:“先把粽子叶折成三角形的斗装,为了米不洒出来,先放花生再放米然后放枣,上面盖一层米,把余下的叶子盖过来包着下面的米,把尾部折过来,缠上线,一个粽子诞生了。
看着容易,做着难。奶奶包一个成一个、我包一个、撒一个。我不灰心,接着包。一次又一次我终于包成了一个没有型的粽子,”不错,煮熟就能吃。“奶奶说。我一连包了十几个,样子还不错。
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软软的,甜丝丝、香喷喷,真好吃啊!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三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故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故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故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正因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故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四
我要继续努力,不断“长大”!读书,能让我学习到许多的知识,这不,现在就跟大家说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粽子。最后,将其中6个粽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得不堪人目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
雕刻。
得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人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有十几米长,由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
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五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听老辈讲,端午节来历是这样。
a>。
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仅是重臣,还是有名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当时,七国鼎立,数秦国最强,也数秦国野心最大,要一统天下。当时楚国国君制国无道,防御不行,非常容易被打败,自然成了首选。这一点,才思敏捷屈原早察觉到了,便上书楚王,希望国君加强防御,不让秦国阴谋得逞,楚国国君不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道理,认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国,把屈原调到汨罗去,屈原非常伤心,非常委屈,自己好言相劝国君加强防御,国君不但不听取意见,还当成恶意。终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尽了。水火无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没了,百姓知道屈原是个好官,于是下江开船,纷纷抢救屈原,可这怎么捞到?当时人们说水里有蛟龙,会吃了屈原尸体,蛟龙吃饱了就不吃尸体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尽日子叫端午节,每年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划龙船,祭奠屈原。端午节就是这样来。
记得小时侯,端午节,我随父母去外婆家,当时外婆家那里端午节比较昌盛,几乎每年都要划龙船。今年也不例外。
当时,我家大舅舅身强力壮,也参加了划龙船比赛。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黄澄澄香喷喷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们夹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万把五颜六色雨伞,成了一道奇观,一道亮丽风景线,这时,我才知道,观众是有多少,——数不清;并把大江两岸围了个水泄不通。
江上,远远只见八条三丈多长一米宽龙舟,停在江中,每条龙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龙头擂鼓指挥,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间十六人,分列龙舟两侧。每条龙舟就是一个独立团队,每个团队着装整齐,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比赛开始了,八条龙舟,象离弦之箭,队员们跟着鼓点节奏,挥舞着船浆,喊着整齐雄壮号子,“一二、一二、一二……”龙舟越来越快,八条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象八条鲛龙争夺东海明珠。一转眼,一条黄龙飞跃过终点,比赛结束。所有观众一齐鼓掌。比赛真精彩呀!
我爱划龙舟,我爱端午节!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六
摘朵鲜花送金龙。
端阳,端阳,
粽子香,
拿个粽子塞龙洞。
龙戴鲜花吃粽子,
吃饱粽子回龙洞,
请你不要伤害屈原公公。
读到这首儿歌,你一定猜到要过什么节日了。哈哈,就是端午节啊。
还没到端午节,爷爷奶奶就开始忙起来了。
爷爷穿好长衣长裤和雨靴,到河边去采摘新鲜的芦苇叶,准备回来包粽子。奶奶呢,找来颜色鲜艳的布块,还准备了一些干的薰衣草,说要给我缝一个漂亮的香囊。我呢,像只小麻雀,一会儿飞到奶奶面前,看看香囊缝得怎么样了;一会去看爷爷用清水浸泡刚摘下来的苇叶和糯米。
爷爷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可以包粽子了。只见爷爷拿起几片苇叶,把它们折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洁白的糯米装进去,再放进一两颗新红的大枣,再用苇叶把口封好,最后用线扎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为了满足我这个小馋猫想吃不同口味粽子的要求,爷爷还在粽子里放了不同的馅,有葡萄干,有花生米,还有咸肉馅的呢。粽子包好了,爷爷把粽子放进大锅里煮。如果只是煮熟了还不行,还要慢慢用小火煨,直到你老远就能味道粽子的香味才算行了。
端午节这天,爷爷折下桃枝插在大门上,说可以辟邪。客厅里,还摆上两束艾草,奶奶说那也是可以辟邪的,还能治病呢。至于奶奶做的锦囊呢,早就挂在我的脖子上了。饭桌上,有香喷喷的粽子,还有咸鸭蛋黄,还有一种红红的菜,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吃这种菜,奶奶告诉我:“端午节要吃‘五红’,这样身体健康,一年都不会生病的。”咦,还有这种作用呀?我赶紧多吃了几口红菜,希望自己身体健康。
吃完饭,我们打开电视,收看有关端午节的节目。看了电视,我知道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诗人节。我还看了一场激烈的龙舟赛,真是太刺激了。
端午节真有趣呀!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七
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端午节,一道门口就闻到一股艾草的香味。
我在我家门口看见了几条东西,长长的薄薄的中间有圆柱形的茎。如果直一点,硬一点,装上把柄,就成了一把宝剑,我问妈妈:“可以摘下来玩吗?”我妈妈回答说:“不可以玩,这是习俗。”听朋友说这个东西叫蒲剑,是用来辟邪的',别的东西也是用来辟邪。只不过这些都是迷信。在古代,端午节是个不好的日子,妖魔鬼怪多,蚊虫鸟兽多,疾病多等,现在端午节不像古人说的那样邪。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粽子,佩香袋,赛龙舟,吃五黄。
既然我知道这么多端午节的习俗,那我也要照做。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八
“叮叮!”端午节的钟声打响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我特别兴奋,因为又可以边吃粽子边看赛龙舟了。
我们吃的粽子是自己做的。我和外婆先去市场买糯米和包粽子的叶子;买回家后,我便把肉和蛋黄放进粽子里;接着把粽子包进叶子里,并包成三角形;最后再把生的粽子蒸熟。这样,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
我们拿着几个粽子去江边,看见江畔站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原来江面上横着五条“龙”,期待已久的赛龙舟马上就要开始了。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运动员们便卖力地划起来,鼓声震耳欲聋,但鼓手们还是表现得很淡定,仿佛他们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声音。
我刚想拿起粽子开始吃时,却不小心手滑了,粽子便滚落到江里。我可惜得直跺脚,妈妈却表现出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这让我有点奇怪,妈妈平常可是最节省的了。我问妈妈这次为什么不在意,妈妈说“粽子最初就是用来在端午节投入江中祭奠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人们之所以把糯米包在粽叶里,是因为不想让鱼虾把给屈原的祭品吃掉;之所以赛龙舟,是为了把鱼虾等赶跑,不让他们来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这些历史文化传统!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就在几天前,端午节悄然而至。这时,每家每户都在包粽子,吃粽子,走在大街上都能闻到粽子的阵阵清香。每当我闻到这种香味,思绪就会飘回我小时候在家乡过的那次端午。
那时的我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听到端午节可以回到家乡,瞬间开心得一蹦三尺高。经过几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回到了老家——湖南。我们刚到时,其他长辈已经开始做粽子了,我立马跑过去嚷嚷着也要做。他们无奈,只好让我跟着他们依葫芦画瓢捏了一个出来。原来,做粽子的步骤可不简单,一个粽子要从糯米开始,再与馅混在一起翻炒,就连包粽子的粽叶也要挑选最好的,这些麻烦的步骤我哪会耐心去做啊,马马虎虎做了一个就去听曾爷爷讲故事去了。
听故事听了一半,曾爷爷突然要给我们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这个可新鲜啊,我和其他小伙伴们都瞬间来了精神,耳朵都迫不及待地竖了起来。原来,就像是开头诗中所说的一样,在春秋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名叫屈原,他一心为了人民,受百姓拥戴。只不过楚国国君并不采纳他提出的政策,屈原郁郁不得志,最终跳河自杀。而当地的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吃掉,便用糯米做成团投进河里喂鱼,也就形成了今天的端午节的粽子。
听完曾爷爷的故事,粽子也都快做好了,开餐!等家里长辈们动筷之后,我便开始狼吞虎咽,大快朵颐,碗里的粽子瞬间被清理干净,此时我已经满足地靠在椅背上了。
现在,我们什么时候都可以吃到粽子,但是,就像春节的饺子一样,只有端午节的粽子最香,因为那是中国的传统。而在每一个端午中,那次端午的粽子是我记忆中最香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九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
比赛的队伍有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和鼓声中划着龙舟前进。这项活动是由当时汨罗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划船寻找屈原演化而来的,这个传统一直保持了两千多年。
在端午节,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包着肉。花生。蛋黄以及其他材料,再用竹叶包裹而成,而粽子的传统则是来源于汨罗江边的渔夫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希望它们不要将屈原的尸体吃掉。因为端午节流行于汉。
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所以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十
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过节。
我一到外婆家里,只见外婆在厨房里忙着,姨爸爸,姨妈妈都在帮忙着,我连忙跑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呀?”外婆笑着说:我们在做好吃的,你猜猜是什么好吃的?我说不知道,让我好好的想想。
爸爸说开饭了,只见满桌子香喷喷菜,我说,不是和平时一样吗?我走过去盛饭。打开高压锅..啊!原来还有胖乎乎的粽子和咸鸭蛋。哦,原来外婆要我猜的是粽子呢。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一个又大又香的粽子,拨开棕叶,轻轻的咬了一口。真好吃啊!我给大家一人分了一个。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十一
6月16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跟妈妈去上山踏青。
刚一上山,我就被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苍青色的群山,一座叠着一座,像大海的波涛,无边无尽伸到遥远的天边。还有黄灿灿、红艳艳的小花从草里冒出来,在山坡上一簇簇喷放。
这时,太阳升起来了,红艳艳的太阳射在山尖上,把山顶的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人们拿出准备好的毛巾,开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面部,传说端午这一天,当太阳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脸可以除灾袪百病。
踏青结束,人们手里都拿着新鲜的艾蒿,在传说中,把艾蒿挂在门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进入家门。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粽子,自然很高兴,但我又想到了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为了纪念他,发明了粽子这种食品。
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我只好等候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可以继续上山踏青。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十二
我们盼望已久的端午节来了,大家都忙个不停。妈妈在包粽子,爸爸在煮粽子,一会儿就做好了。
我看着香喷喷的粽子,忍不住流了口水,爸爸看见了哈哈大笑。妈妈给我绑上五筛线儿,爸爸把艾叶插到门上,我们围着桌子,阵阵香气向我扑面而来,我把白糖撒到粽子上,动起筷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妈妈一看,原来是我的脸上全是米粒,像一个小花猫。
吃完粽子爸爸就给我讲,端午节的传说。原来是,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非常爱国,他提出了爱国的政治主张,但国王不予采纳。后来,屈原只好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十三
今天,我们到福建武夷山九曲溪去漂流。
我们来到码头,穿好救生衣小心地踏上竹排,坐在位置上。工作人员开始划起竹排来。竹排在水中顺流而下。九曲溪的水又清又凉爽。我扔下鱼饵,鱼儿们游过来都抢着吃。我还看见两岸有各种各样的岩石,有的像乌龟、有的像脚趾、有的像玉米,还有的像草莓汉堡。我突然想起了一首诗:小小竹排画中游,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香,小小竹排画中游。啊!漂流真好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十四
端午节快要到了,家家户户正忙着包粽子呢!
我的外婆也买来了芦苇叶、糯米,包起了粽子,有白米粽、红枣粽、肉粽。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是那么得小巧可爱。粽子煮熟以后,整个厨房便飘满了那芦叶那浓郁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我最喜欢吃白米粽了!剥开粽叶,晶莹透亮的米粒散发着撩人扑鼻的糯米香,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软软的',糯糯的,满嘴都是米的香味儿。要是蘸上白糖,那味道就更美了,甜津津的,可好吃了。
端午节还有很多风俗,赛龙舟、挂艾叶等。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那时屈原大夫投江自尽后,百姓们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为了不让鱼儿去啄食屈原的尸体,他们纷纷把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饱鱼儿。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便有了江上划龙舟,投粽子的习俗。
我爱端午节,爱吃那香香的粽子。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十五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将至,我已包好粽子。
选取上好的芦苇叶,老嫩适宜,宽4—5厘米,长30厘米以上,放在锅里,水要超过叶面。先大火烧开,再文火闷大约45分钟。使之软化增加弹性,同时也起到消毒杀菌作用,起早了叶子脆,起晚了浪费。
起锅后放在冷水里洗净,剪去叶柄备用。捆扎以蓑草(要和芦苇叶同煮)为上,现在大多用尼龙线或者蛇皮袋拆成单股。
包时取3-4片苇叶,在大头窝成漏斗状。大头尽量往前推,使之严密,不漏米。上米(可依个人口味加枣子、咸肉、葡萄干等)后右手中指、无名指分开将其夹住,大拇指从后往前推压,使其紧、平。左手拇指、食指顺势将漏斗口朝里推成等边三角形,再将大拇指推过来的叶面盖在三角形上,并以左手拇指、食指顺势将漏斗口集合处捏紧,再将余下的尾把顺拐角贴折。再取线捆扎,松紧要适度,太紧,粽子硬,口感差,甚至会夹生;太松,没口劲,甚至会散。最后,把多余的'叶尾剪掉就可以了。
再就是煮了,水要没过所有粽子,也是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煮45分钟以上。放在锅里待自然冷却后再起锅。可口的粽子就成功了。
可能有人要说:这是娘们的事情,你怎么也——?我就是喜欢动手呢,没办法。
等我快要打完这文字游戏的时候,已经从厨房飘来淡淡的香味了,这就是所谓的成就感,最后一句算抒情吧。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十六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了,今天,家里的人都回来了,有伯伯、干妈妈、哥哥…,我一回到家,就看到了桌上有很多美味可口的美食,当然有我最喜欢的粽子,看到它,我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到了洗手间里,洗了洗手就赶快跑到了椅子上,开始吃粽子了。
粽子的外形十分独特,有好多种形状有三角形、圆锥形、枕头形、宝塔形、圆棒形等等,各式各样。
我最喜欢粽叶的颜色,是那种墨绿色的,被煮过之后,就显得格外绿,青翠欲滴。一剥开碧绿的粽叶,里面包裹着黄黄的糯米,黏黏的,让人一看就觉得清清爽爽,有一种舒心的感觉。
粽子的品种也很多,有肉粽、豆沙粽、蛋黄粽等。粽子味道也不同,肉粽是咸咸的,豆沙粽是甜甜的,蛋黄粽是香香的,我最喜欢的可是香香的、沙沙的蛋黄棕哟。
饭桌上,当过老师的爷爷还说起了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因为屈原抱石投汨罗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去吃他,而把粽子投在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他。所以我们今天能吃到美味的粽子还要感谢屈原呢。
一家人吃饭可真是其乐融融,我最喜欢热闹的大家庭了,喜欢过节日,现在的端午节啊,早就变成了家人团聚的节日了,我家我的家人,更爱那美味可口的粽子。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十七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鱼儿不吃屈原的身体,只吃他们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那在家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还有挂香袋,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在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人们就在门口挂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挂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虫子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黄酒也是为了不让蛇来咬,就有这个习俗了。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欢粽子呀!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十八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端阳、重五、龙舟节。这个节日的许多活动都与屈原有关。据传,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人们每年都会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
不同地区的端午节习俗也有所不同。在南方,比较常见的.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小时候,我曾和家人一起回老家过端午节,奶奶早早地包好了粽子,有红枣馅、肉馅、咸鸭蛋馅以及肉加咸鸭蛋馅的,刚出锅的粽子香气扑鼻,我一口气可以吃上两个,非常好吃。
中午时分,爸爸带我和妹妹去观看龙舟竞赛。爸爸和叔叔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在一艘龙舟上划桨,船头有人擂鼓,船尾有人吹哨子。龙舟在水上划过时,水花四溅,彩旗飘扬,周围欢呼声不断,非常热闹和壮观。我和妹妹在岸上为爸爸加油打气。河道两边挤满了观众,每个村庄都分河段竞赛,比赛非常激烈,争夺锦标赛。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之外,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习俗,比如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一个“王”字,挂艾草在门上,自己做香包,据说可以辟邪。端午节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节日。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十九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首先会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它是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里蒸熟的。我最喜欢吃糯米粽子,因为它又香又甜。每年的端午节,妈妈都会亲手包一些粽子,我会帮她一起包,这让我感到非常开心。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赛龙舟。龙舟是一种长长的.船,上面有很多人划桨。我们会去河边观看龙舟比赛,人们在船上拼尽全力划桨,争取第一名。我喜欢看龙舟比赛,因为龙舟在水上飞速前进的样子非常壮观。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统,那就是挂艾草和穿香囊。艾草是一种草药,人们相信它可以驱走邪恶。我们会在门口挂上一束艾草,以保护家人的安全。而香囊则是用布料制成的小袋子,里面装满了香料。我们会把香囊挂在脖子上,这样可以闻到香香的味道,还可以驱走蚊虫。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乐趣和传统的节日。我喜欢吃粽子、看龙舟比赛,还喜欢挂艾草和穿香囊。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期待着和家人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二十
那天,天气是阴暗的,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仿佛在为诗人屈原所受委屈而伤心。
大清早,我就被妈妈的金嗓子叫了起来。奶奶带着我去菜市场选购粽子的材料:猪肉、香菇、干贝、花生、粽叶,绳子、糯米……准备就绪后,我们开始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有棱有角的,我学得有模有样,包出来的粽子却是四不像,难看极了!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包着粽子,有说有笑,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
一会儿,妈妈突然从背后拿出一个香包,说要送给我,我看它形状可爱的香包,真是爱不释手。此时,电视里正在直播精彩的龙舟比赛,加油声,锣鼓声是那么的震耳欲聋。电视里和我的家中都热闹无比。
品尝粽子的时候,爸爸给我讲了端午节的由来: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他学问渊博,受到楚王的重用。可是,有些奸臣嫉妒他的才干,故意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楚王死后,屈原流放到长江以南,他眼见国家日益衰败,更希望全国人民能够振作起来,就抱石跑江自尽,以死相谏。那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
听完故事后,我感慨万分。难怪,屈原如此受到后人的敬爱。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但品尝了好吃的粽子,得到了漂亮的香包,最高兴的是了解了爱国诗人屈原,学到了包粽子的本事,这真是一个意义非凡。
令人难忘的中国文化节——端午节。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二十一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年的农历五月处五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件事发生离现在已经xx多年的历史了,那时侯秦国和楚国打仗,秦国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爱国诗人屈原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家失败,便提出建议,让我国也就是楚国和齐国一起打仗这个建议;很多人不同意,屈原辞职,楚怀王把爱国诗人屈原流放了,带到很远的地方,屈原再也看不下去了,便跳江自尽;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在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每年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蠹虫或防止蠹虫孳生。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小学二年级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小学二年级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这就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二十二
今天是端午传统佳节。
过端午传统佳节必然是少不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了。上午,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包粽子,午饭我们就吃粽子。
吃过粽子,才十二点,我们全家就出发去看赛龙舟了。我们本想早点去占个好位子,没想到已经来满了人,把这条几里长的湖围了个水泄不通。这时,比赛还没开始,我们全家在茫茫人海中挤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挤进去。人来得越来越多了,想要挤进去也越来越难了。有些人挤不进去,索性跑到人家房顶上去看。我们随后也跑到房顶上去。
一点多,比赛就要开始了,赛场边上挤满了无数的男女老少。鳞次栉比的房屋顶上也挤满了人。就连不远的小山坡上也挤满了人。在这人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人们那不肯退让,即使再小的缝隙我也要挤进去的心;那不肯屈服,不肯退让的精神。看着这人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多壮观的场面啊。”
比赛开始了。先是男子预赛。双方队员准备好,裁判员一声令下,双方立刻划起来。比赛进行地非常激烈,湖中的水被船桨拍得满天飞,还有啦啦队在湖边助兴,鼓号队打起鼓吹起号。人们在岸边呐喊。在这震耳欲聋的人声中,我隐约听见人们在喊;“龙马队,加油。”这时,龙舟已快到岸了,双方队员还是各不相让。忽然间,“龙马队”一个箭步冲了上去,超过了另一艘龙舟。“龙马队”果然不负大家重托,在预赛中得了个冠军。
接着进行的是女子预赛。正当比赛进行地非常激烈时,天空中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大雨似乎是老天赐给队员们的考验。但队员们还是毫不示弱,反而速度更加快了。
雨越来越大,人们纷纷打起雨伞,五颜六色的伞汇集成了海洋,红的,黑的,绿的,花的……给节日添了许多喜庆。
雨丝毫没有要减弱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了,比赛也进行得越加激烈,这大雨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阻挡,没有一个人看见大雨返身回家的。
总决赛比完后,雨却停了,太阳出来了,天空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远处出现了一座七色的彩虹。多美啊。
四川的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正在看赛龙舟呢。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专业23篇)篇二十三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
所有大街小巷都沸腾起来了,有卖香囊的,卖艾草的,还有卖五色线的。俗话说的好,屋上绑艾,家家有爱。于是我家到处也都放上了艾草。妈妈还买了一些五色线,戴在了哥哥姐姐和我的手上。
今年的端午气息,老家最旺,和一家人团团圆圆吃粽子,那才叫艾。所以我们决定去奶奶家过端午。
一路上鸟语花香,果实累累。到了,我下了车,便向家门奔去。爷爷奶奶在看电视,听说某地又新增确诊病例23例,不会吧!病例又增加了这么多,看到这儿,我才想起自己又忘戴口罩了。唉,我真是大马虎!
中午,爸爸妈妈准备包粽子,我也想包一下试试,可妈妈说我还不能包粽子,因为我太小了。爸爸比较善解人意,说:她想包就包吧,小孩子手巧,说不定能比咱们包的还好。于是我就加入了包粽子团。
首先,准备一张方形的粽子皮,然后把糯米平铺在上面,再放几粒花生,可花生到底放几颗呢?我不太爱吃花生,那就不放了吧。然后再放两颗蜜枣,这样口感吃起来甜丝丝的更符合我的少女心。最后再放一层糯米。开始包了,先将长的那两边往里包一下,再把上面短的一边往下折,然后翻个面,用绳子固定好粽子叶。看到爸爸妈妈娴熟的手法,我百般羡慕,可我还是第一次包。绳子一绑,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我那个有点拙态的粽子,心里欢喜着:我会包粽子了!我屋里屋外的跑着,看见人都指着我的粽子说:看,我自己包的粽子!人们都连忙夸赞:妞妞会包粽子了!我快乐地回了家,爸爸说:要上锅蒸了,把粽子给爸爸好不好?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把粽子给了爸爸,然后去看电视。
不知不觉中,粽子蒸好了,爸爸把我包的粽子放到我的碗里,那粽子白白的,像个白胖子,吃一口糯糯的。
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