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帮助。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一
你们都吹过气球吧,白醋和小苏打也能吹气球,你们相信吗?我不相信,所以我做了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点。
我拿来了几个气球,又找来了几勺白醋和小苏打,还有一个空瓶子和半张a4纸。好了,实验材料准备齐全,可以开始实验了。
首先,要把小苏打倒进气球里。我把纸卷成漏斗,插在气球口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小苏打倒进了漏斗里。只听“沙沙”几声,小苏打顺着漏斗钻进了气球里。
接着,我往空瓶子里倒了三勺白醋,再把气球嘴扣在瓶子上。这时要特别小心,必须让气球垂在瓶子旁边才行,不能让小苏打漏进瓶子里。我有点紧张,心里想:“如果小苏打漏出来了,实验可能就不成功了,那该怎么办呢?”不过还好,小苏打并没有漏出来。
最后,我把气球提起来,让里面的小苏打全部倒进瓶子里。瓶子里发出“滋滋”的声音,不断冒出白色的小气泡。我还以为里面的液体像水到了沸点那样沸腾了,我用手摸了摸瓶子,却发现瓶子里液体的温度和外面差不多,真奇怪呀!再看看气球,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气球慢慢鼓了起来,它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直到瓶子里的液体不再冒泡了,才慢慢停下来。我的实验成功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白醋和小苏打能让气球鼓起来,就去问爸爸。原来,它们在一起形成了化学反应,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科学是奇妙的',只要我们一直去探索,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我觉得科学挺有趣的,相信我会越来越喜欢它的。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二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我连忙翻看《游戏中的科学》这本书,看到了“自动浇花器”这个实验,心里很好奇,就开始准备实验材料了。
我找到了一个小口的玻璃瓶,一盆花和一个漏斗。我先用漏斗往瓶子里灌满清水,然后取下漏斗,接着用手捂着瓶口把瓶子倒过来,迅速插入土中。“哎呀,不好,瓶子插松了。”我一边大叫,一边赶快把瓶子拿了起来,但水还是流了一地。这时,爸爸听到声音,急忙拿着拖布跑了过来。他一边拖地一边说:“没关系,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再试一次一定会成功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又有了信心,决定再试一次,我又接了一瓶水,接着还像刚才一样猛的插入花盆中。
“成功啦!成功啦!”我欢呼雀跃。过了一会儿,我问爸爸,自动浇花器的原理是什么呢?爸爸说:“瓶中的水慢慢流入土中,空气也会进到瓶子土,潮湿后会形成密封状态,空气无法注入瓶中,空气中的水也就不会往外流了。”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啊!今后,我一定要勤动手、勤观察、勤发现,争取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科学知识。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三
水晶泥是一种女生喜欢玩的手工材料,它颜色丰富又美丽,有的是香香的,里面还带有小闪片,看上去还亮晶晶的,闪闪发光呢!我就非常喜欢玩水晶泥,可是市面上卖的很多水晶泥都是由工业色素和香精制成的,不够安全卫生。正好今天放假有时间,妈妈建议我,让我自己动手操作,尝试亲手做一做水晶泥。
我在网上查找了制作水晶泥的方法,然后一样一样仔仔细细地记录在小本子上,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准备材料了。需要的材料很简单,刚好家里也都有:一些小苏打、一瓶60ml液体胶水、适量的清水和一个能放下这些材料的恰当容器。
首先我把一整瓶胶水都倒入了容器中,接着再放入三分之一胶水量的清水,用筷子搅拌均匀,然后准备加入小苏打,但是这个时候我犯难了,网上没说加入多少小苏打啊!这可怎么办呢?我从厨房跑进屋子问妈妈,边跑边喊:“妈妈,妈妈怎么办?”妈妈笑着告诉我:“没事,孩子,小苏打要少量加入,看成形情况,再依次添加就可以了,加多了可就拿不出来啦!”听了妈妈的建议,我小心翼翼地分几次加入小苏打,最后使劲搅拌,手腕和肩膀都累酸了。我迫不及待地从盆子里拿出了自己制作的水晶泥,可是水晶泥太粘手了,拿在手里粘乎乎的,哎呀!看来第一次实验没有成功,但是我并没有就此放弃,因为我想起了一句话,那就是“失败乃成功之母”。第二次我改变了一下用量,这次我把小苏打多放了一些,大约是之前的三分之一,接着我屏住呼吸,紧张地使劲搅拌,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第二次我终于成功了,水晶泥的手感和外面卖的一样了,不粘手,不也硬,真是刚刚好呀!但是妈妈鼓励我还可以再研究一下,于是我又增加了小苏打的用量,这回我惊奇地发现:之前的水晶泥变成了起泡胶,用力一捏还发出噼里啪啦的爆炸声。上网一查,我发现水晶泥可以变成起泡胶都是小苏打在当中起到了发酵的作用。为了让水晶泥颜色更好看,我准备加入食用色素试试,让它变成五颜六色的。看!我在水晶泥里加入了蓝色和紫色的色素,就变成了一盒深蓝色的水晶泥,最后还在里面加了闪粉和亮片。这盒水晶泥看起来就像深夜里闪烁着星星的夜空一样,让人浮想联翩,爱不释手。
自制水晶泥无毒又好玩,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动手操作就会发现很多小玩具都可以在家制作呢!我亲爱的朋友们,你们也亲自动手实验一下吧!
评语: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小实验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快乐成长!在文章里,我们感受到了孩子自己动手做实验过程中的紧张及期盼,以及最后取得实验成功的喜悦心情,可以极大的引起读者对这个实验的共鸣,有感染力,值得推荐的习作!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四
今天,我做了一个探究盐水的浮力是否比清水大的实验。
爸爸看到了,告诉我:“盐加得太少了,再说这鸡蛋太大了,肯定很难浮起来!”于是我按爸爸的办法,往装满盐水的碗中又加了很多盐,搅拌到盐水完全溶解为止,然后把两个鸡蛋换成两个鹌鹑蛋。不同的现象出现了!放在清水里的鹌鹑蛋沉入碗底,放在盐水里的鹌鹑蛋浮出了水面。实验成功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懂得了一个原理:因为盐水比清水密度大,所以它的浮力比清水大。
验的结果。”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实验开始,去探索自然界中无穷的奥秘吧!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五
听说在水中加足够的盐可以让鸡蛋飘在水面,无论多重的东西,只要盐比这个物体重量大一点就能让它浮起来。我想做个实验。
我拿出一支筷子、一个透明玻璃缸、一杯盐、一个鸡蛋。先把玻璃缸装满清水,接着把鸡蛋放入缸里,此时的鸡蛋一动不动的躺在缸的底部,先往缸里加一小勺盐,此时没有出现什么变化,接着又加了五小勺的盐,这时缸底的鸡蛋突然立了起来,我紧接着又加了一些盐,鸡蛋慢慢地上升到了水缸的中部,就像水里的不倒翁,孤独的停留在水里。
接下来,我把手里一半的盐都倒进了水里并且搅拌了起来,鸡蛋也随着我的搅拌不停的旋转起来,当鸡蛋终于停止旋转后,它把头微微地露出了水面,我把剩余的盐全部倒入了玻璃缸,鸡蛋大半个身子都浮出了水面。
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鸡蛋浮在水面上不是因为它很轻,而是因为水中加盐后,水的密度变大了,因此浮力也变大的缘故。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六
前几天,我在手机里无意间看到一个小实验:用一根筷子就能将一个装满米的杯子提起来!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让我们去尝试一下能不能成功吧!
我需要准备杯子一个、米一杯(装满杯子)、筷子一根。可令我发愁的是,到底是又高又细的杯子,还是又矮又胖的好呢?因为好奇心驱使着我去做实验,所以我只是随手拿了一个矮矮胖胖的杯子做材料。
我准备好材料,就开始做实验了。我先用米把杯子填满。接着,用手使劲地按压米,把米压得死死的。然后把手指搭在瓶口,把筷子从手指缝里插进去。最后,我闭上眼,用手提起筷子。不对啊!怎么这么轻?我睁开眼,看见只有筷子被我提了起来。我一下子失望极了。
既然矮杯子不能成功,不妨去试一试高杯子?于是,我又找到又细又高的杯子,往里面放满米,压过后插进一根筷子。
插的时候我感觉,在又高又细的杯子里插筷子比在矮杯子里插筷子要吃力。我推测,可能高的杯子空间窄,所以倒下的米会非常紧,筷子和米完全结合在一起了。而矮杯子比较胖,空间比高杯子里的松弛,筷子就不能和米结合得那么紧,筷子就不可以提起杯子了。果然是这样,我用筷子提起了那只又细又长的杯子。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七
听说只要在水中放上盐,在水中的鸡蛋就会浮起来。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就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吧!
我需要准备:一个玻璃杯、一个鸡蛋、一袋盐、一根筷子。材料准备好后,就开始做实验了。首先,我在玻璃杯里加满水;接着,洒上少许的盐,可是,鸡蛋并没有浮起来。我有些失望。
既然一点盐不行,那就来多一点吧!我开始疯狂地加盐,加到第十勺的时候,鸡蛋竟奇迹般地浮了起来。我想把鸡蛋压回水里,可是,当我压蛋时,水中仿佛有一个力量把蛋推上了水面。
可是为什么在水里放上盐,鸡蛋就会浮上来呢?原来,随着逐渐地往清水里加盐搅拌,水的密度逐渐变大,鸡蛋所受的浮力会逐渐变大,当浮力大于鸡蛋自身的重量时,就会逐渐浮起来,一直浮到水面上。这让我想起了可以让游客浮在水面上的“死海”,原来是这个原理呀!
“浮蛋”实验真有趣!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八
相信大家一定做过很多实验,今天我也要做一个实验。它就是神奇的色素,我准备了食用油、水杯、清水、泡腾片、食用色素,还有一个滴管。
我先拿出一个水杯,在水杯中倒入大半杯食用油,再倒入小半杯清水,静置两分钟。两分钟后,我发现水和油中间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水可真是一位“大力士”,把油抬到了自己的上边。接着我拿出滴管和色素,把滴管伸到色素瓶中吸了一些色素,在水中滴了几滴,当我拿着滴管,感觉手都在抖,生怕出了一点差错,就前功尽弃了。蝌蚪般的.色素浮在油上,唉,“小蝌蚪”慢慢地游到了水和油的分界线上。小蝌蚪似的色素像浓雾一样扩散到“大力士”水的怀抱中。然后,我把半块泡腾片放进水中,这时我的心跳越来越快,简直要蹦出来了。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九
这周末,老师安排我们在家做一个科学小实验,我便想起了,爸爸有一个实验工具箱,里面有一个电动机。于是,我便央求爸爸,能不能教我组装一个变速的电动机,来让风扇转起来。爸爸爽快地答应了。我先准备好要用的.工具―电动机,滑动变阻器,电池盒,开关和几根导线。
我先把电池按照正负极装在电池盒里。这个装电池是小case啦,我幼儿园就开始自己给玩具换电池了。然后,把它们一字排开,把两节电池通过插口,连在一起。电池盒旁边又一个可以断开的,插入导线的接线柱。爸爸认真地告诉我:“插入开关的时候,开关必须断开,不然会有危险的。”“啊,好害怕哦。”我虽然用调皮地口气说着。心里暗自告诫自己:“我一定得小心点,不能马虎。我小心翼翼地断开开关,插入导线,另一边也这样插好。正在我准备连接电池时,爸爸喊道:“不要接,不要接,等一下。”我疑惑不解,“为啥?”“这样电池会烧掉的。”我吓得连忙把手缩了回来。爸爸拿来了电动机,我在他的指导下,接上了导线,闭合了开关。咦?开关闭合了,怎么风扇不转呢?是不是电池没电了?正当我找电池准备换的时候,爸爸说:“小宝,你还漏了一步。”原来,我忘了把方形小磁铁插了进去。找到原因,我迫不及待地更正。呼呼呼,风扇转了。开心一会儿过后,我的眉头皱了起来,心想:“好像不怎么凉快,这速度不快!”爸爸似乎看穿了我的小心思,他拿来一个小东西,在上面一捣鼓,左右一滑动。咦?风扇可以调节速度了!真神奇!爸爸解释说,这叫滑动变阻器,物理上是用来调节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这个科学小实验让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让我知道了科学和物理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十
实验是这样做的:“首先,拿出一张餐巾纸,再准备一个水杯。然后把水杯装满水,再走到水池旁边,把餐巾纸放到水杯上,再快速的'把水杯倒过来,因为空气的作用,餐巾纸把水给挡住了。”
我惊奇地说:“原来纸巾也有有力的一面啊!”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十一
不久前,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视频,视频里面说,把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所以把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三原色。我有点怀疑,于是就让爸爸和我一起来做这个三原色的实验,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个实验中我用到的工具有护目镜、滴管3根、取样勺3根、量杯6个,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色素,还有一个容量在300ml左右的烧杯,烧杯里面接上40度左右的热水备用。
实验开始了,我首先戴上护目镜,接着把烧杯里的热水分别倒入三个量杯中。然后把红、黄、蓝三种色素分别滴入加了热水的量杯中,用取样勺把每种颜色搅拌均匀。第三步,取出剩下来的三个量杯中的一个,在里面滴入红色和黄色的试剂,搅拌均匀后,我发现量杯里面的颜色竟然神奇的变成了橙色,我的内心激动不已。紧接着我拿出了第二个量杯,在里面滴入红色和蓝色试剂,杯子里面的颜色变成了盈盈的的紫色,像成熟的紫葡萄的颜色,好美啊!最后我拿出第三个量杯,在里面滴入蓝色和黄色试剂,它变成了苹果绿一样的颜色,真是好看的不得了。我又用不同的比例进行了各种颜色的混合,发现混合出来的颜色真的是千变万化,美丽无比!
这就是我做的三原色混合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网上视频说的真的是对的,让我了解到了三原色的奥秘,也让我知道了要自己动手去解决心中的疑惑。我会用科学的态度面对我今后的生活。这个实验是不是很有趣呢?大家也一起来做一做吧!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十二
在众多的科目中,我最喜欢科学,尤其是做实验。清早我打开我的百宝箱,里面有我长期积累的宝贝,它们是我做实验的好伙伴。今天我做一个“火山爆发”的实验。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材料,有小苏打、柠檬酸、红色色素、一瓶水和两个杯子。我先挖一勺小苏打放入杯子里,另外一个杯子要放柠檬酸,把它们混合,然后滴入五到十滴红色色素,再搅拌均匀。紧接着我看到无数小气泡如气球般浮上来,小气泡越聚越多,最后小气泡从杯子里冒出来,真奇妙!
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原理啊?妈妈说:“火山喷发是因为小苏打和柠檬酸与水产生化学反应就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出来时似乎火山爆发的场景。”
这次实验真有趣!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十三
今天,我从我们班的微信公众号上到看韦曼珊同学分享的一个小实验神奇的水压。我感到很奇怪:水怎么没有流出来呢?于是,我决定亲手做这个实验。
我找来一个空饮料瓶子,用一枚钉子在瓶子上戳了一个小洞,用左手的大拇指按住小洞,并往瓶子里灌水,灌满瓶子,我把盖子轻轻地拧紧,为了更好的观察,我把瓶子放在桌子上面,双手离开瓶子,发现瓶子里的水没有从洞口流出。我还发现,我用手轻轻地捏瓶子,瓶子里的水就会从洞口流出来。我伸出左手,握着瓶子,同时伸出右手,小心翼翼地拧开瓶盖,水就哗啦啦地往外流,当我拧上瓶盖,水又不流了如此反复地进行了几次,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会这样。
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原因。妈妈说:“等你上初中,学了物理就会明白的。这是因为大气压强的原因。开着盖的时候,瓶内外大气压强不相等,水自有的重力将水从洞口压出,自然水就会流出来。拧上瓶盖后,气流不流通,大气压直接作用于瓶盖而非水面,瓶内大气压相等,所以水就流不出来。”
原来如此!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十四
说干就干!我先从厨房找来一个新鲜的鸡蛋和一个注射器,接着用注射在鸡蛋上钻一个小洞,然后把鸡蛋里的:蛋白、蛋黄都用注射器抽走,再找来墨汁注射到鸡蛋里,最后用注射器往鸡蛋里面注射空气,就大功告成了,你会发现,鸡蛋周围冒出了许多一滴滴的墨汁,就像出汗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鸡在蛋里面业需要空气,鸡蛋的表面一共有7000个左右的小洞,经过空气的挤压,墨汁就从小洞里“跑”出来了。
看,通过这项小实验,我知到了鸡蛋“出汗”的`秘密,生活中要多多观察,揭开更多的秘密。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十五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自己动手完成一个小实验。今天作业太有意思了。
一回到家,我赶紧找资料,得找个有趣的实验,“硬币水上漂”这几个字眼引起了我的兴趣,那么就选它了。我按实验要求,准备了水、碗、纸巾和若干枚硬币,先把水倒入碗中,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接着用剪刀把纸巾剪成碗口大小的尺寸,再把纸巾轻轻地平铺在水面上,纸巾左右移动吸满水后慢慢地下沉了,我赶紧把硬币放进去,硬币像被施了魔法似的,乖乖地平躺在水面上,像是在享受着水的抚摸一样,应该要放五枚才能算成功吧?我想着便动手实践了。一枚、两枚、三枚,啊呀!硬币一下子全部沉到了碗底,实验失败了。
第二次实验重新开始,我按步骤一步一步的做下去,然而到了放硬币的环节,我顿时紧张起来了,生怕像第一次实验一样。第一枚硬币轻轻地放了进去,我咬紧牙,屏住呼吸,眼睛直直地盯着水面,第二枚、三枚、四枚,到第五枚硬币时,我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快成功了,成功了!实验成功了!我高兴地喊着。
虽然实验成功了,可我不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于是,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因为水面有表面张力,硬币就能浮在水面上。哦!原来是这样的,我恍然大悟。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十六
听说粘土糊加肥皂水能成型,我想做个实验,求证是否真能这样。
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盒粘土,我想我终于有材料做实验了。肥皂水在洗手间真是唾手可得,于是,我一阵风似的拿着粘土就跑进洗手间,我的实验室就是这里了。首先,我接了一些水,然后我又把水加进了粘土里,搅拌成了粘土糊。接着我又调了一杯浓浓的快变成白色的肥皂水,我把肥皂水放一点进粘土糊里,可粘土糊似乎更加稀了,我有些着急了,于是一口气把余下的肥皂水全倒了进去,让我失望的事情发生了,粘土糊变成了粘土水。看来网上说的根本是不符合实际的呀!真让我疑惑不解。
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我想了一会儿,思绪在我脑海里游走,游到了新点子旁边,用肥皂泡试试吧。毕竟是同一种材料,只是形态不同,于是我重新做了这个实验。这次我改变了主意,我没把粘土糊做得那么稀了,肥皂泡取代了肥皂水。首先我把粘土糊和肥皂泡混合,然后搅拌,最后干脆直接上手捏,但还是很粘,于是我加了更多泡沫,但是加多了,它们变得硬邦邦、脆生生的,一拉就会断。我马上加了一点洗手液,终于把它们从抢救室抢救过来了。它恢复了柔软,而且可以拉很长而且不断,延展性超高,实验终于成功啦!
通过实验,我发现粘土糊加肥皂水不能成为可拉丝的固体,但是粘土糊加肥皂泡是可以成型的。看来网上有些知识是假的,我们需要探究去寻找真相。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十七
今天我听老师讲了一个实验,说可以用尺子把纸吸起来,听上去很有趣,我决定做一做。
我先准备了一把20厘米的尺子、几条毛巾、一把剪刀和一张白白的a5纸。接下来我把a5纸用剪刀剪成一片一片的小纸片,这样需要的材料就已经准备好了!
第一步,我先拿尺子,一直在毛巾上摩擦,摩擦的时候我快乐的唱起了歌: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我感觉摩擦的够了,就用尺子靠近纸片,但是纸片并没有被吸起来,还是在那里乖乖的一动不动。我想应该是摩擦的次数不够,我再继续努力的摩擦,这次我开始计时,10秒,失败;20秒,失败;30秒成功!太好了!
后来我去查资料明白原来这个实验的原理是用尺子摩擦产生静电,把纸片吸住。产生静电虽然难,但是只要你坚持,肯定可以做到的!
我做了个小实验(精选18篇)篇十八
大自然中有许多神奇的力量,我却难以置信雪碧饮料中也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偶然的一次机会,在科学杂志中看到一则,在雪碧中的葡萄干会跳舞,让我兴奋不已,今天我们就见证一下这个奇迹吧。
首先,我拿来一瓶500毫升的雪碧,一个透明的玻璃空杯,一袋葡萄干,我心急如焚的样子,很想快点见证一下雪碧饮料能变成葡萄干的舞台,一见葡萄干的舞姿。
接着,我把雪碧的盖子拧开,快速的倒入玻璃杯中,这时,一堆堆,一串串的气泡迅速窜满整个杯子,像是夏日森林里一团团浓烟滚滚的雾水,白茫茫的一片,紧接着我又把葡萄干紧紧的捏在手指间小心翼翼地放入杯中,生怕被抖落在杯子外面,此时,我目不转睛的盯着杯子里面生怕漏看了哪个精彩的瞬间。
然后,哇!哇!太不可思议啦!随着我的惊讶和赞叹声!葡萄干果然在杯中上下窜动着,左右摇摆着!这些葡萄干好像用探出水面的脑袋好奇的和我打招呼!摇动着几下身姿,又到别的气泡密集的地方去了。也有一些悄悄地沉入杯底,当起了观众,观赏着上面葡萄干的舞姿。我又一次惊讶着感叹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我兴奋之余又疑惑不懈的神情望着玻璃杯,为什么雪碧饮料有这股神奇的力量呢?
最后,我明白了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的浮力也比空气大,就把葡萄给托起来了。当二氧化碳在气压的作用下消失后,葡萄干也就沉入杯底了。
多么神奇的力量,多么神奇的科学。只有不断探索,不断观察,才能畅游神奇又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