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提前思考教学全过程,既能预防教学困难,又能及时解决教学难点。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优秀的三年级教案范文,希望对您编写教案有所帮助。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一
1、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2、熟读并试着背诵《数九歌》,了解冬至过后的数九节气。体会人们向往、热爱春天的。
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你们平时经常写错字吗?遇到容易写错的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是一直让它错下。
去?
2、全班交流。
3、师:今天我们将学习解决易错字的方法。
二、展示台。
1、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处理易错字的,一起来看看吧。
棉被———泼水纸巾———低头。
带领———展现战士———土地。
散步———南瓜今天———口令。
带领———穿戴果园———圆心。
以后———已经汽水———气体。
再见———正在心情———晴天。
2、读一读,把平时你也容易写错的字圈起来。
3、你也学学书上的办法将这里边到再在你还容易写错的字也单独记下来,时刻提醒自己。
4、给你们5分钟,将你们平时容易写错的字在笔记本上用相同的方法记下来。
5、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易错字,提醒其他同学。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数九歌。
2、学生自由读一读,借助拼音把数九歌读通读熟悉。
3、再读数九歌:自由读、同桌读、分男女读、全班齐读。
4、简要理解数九歌的意思。
5、试着背一背。
四、老师总结,布置作业。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学生书写乱,学习习惯差。因此新学期中我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本册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本册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达到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异。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三
《与朱元思书》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学会读书5中的第3篇课文。它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着重写了“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第二点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
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课后练习安排。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看注释后积累课下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缥、湍、轩、邈、柯、泠、嘤、鸢、窥。
2、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3、诵读课文后,谈谈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养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情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4、探究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后,做口语复述练习。
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读懂读熟文言文。
教学难点是:把握课文的主旨。谈谈文中流露出的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及追求自由的情怀。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四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主要是写童话。我们要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以事实为基础的有想象力的童话。
2、选定内容: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
(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先交代时间、事情的起因。接着描写啄木鸟看病和治病的过程,最后写治好病后的啄木鸟和树的心情。
()。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五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小猴爸爸风风火火闯进了啄木鸟的诊室,慌慌张张地说:“我的桃树要死了。前一段时间还好端端的。可前两天开始,它好像快干枯了。眼看我就有鲜美的桃子吃了,这下可泡汤了。你快去我家看看吧。”
来到小猴家,啄木鸟医生看着那棵桃树,从容镇定地绕着树枝飞了一圈。啄木鸟一边飞,一边细心地观察:“这棵树啊,如果不是缺水,就是树虫惹的祸。”果然,他看见树上有许多小洞。于是,啄木鸟医生就用尾巴支着身子,用爪子抓住树干,稳稳当当地站在树干上,把它尖尖的嘴巴,伸进树洞里,把一只黑色的毛毛虫叼了出来,给猴爸爸看了看,然后吃了下去。
治完病后,啄木鸟说:“猴爸爸,你放心好了。我保证你会有桃子吃的。包你吃个够。”猴爸爸很感激啄木鸟医生,说他是森林好医生。
两个星期后,桃树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生机盎然。小动物们在树上玩耍,猴爸爸也收获了很多桃子,他拿出桃子和森木里的动物一起分享。
开头扣题,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用“风风火火”写出小猴爸爸的紧张的心情。
动作描写,写出了啄木鸟工作认真。
首尾呼应。
童话世界多么神奇啊!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六
《俺们能做点什么》是课程规范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园地二》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此次口语交际要求同学课前通过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知道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哪些工作以及让同学对自身家乡的环境有更多的了解。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培养同学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课时的公开课教案以此为理念,在教学中以“情境”贯穿课堂,让同学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互动,在情境中明理,快快乐乐地交流,真真切切地触摸环境实际,懂得维护环境、维护绿色家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小朋友的未来和环境的未来打好底色。
1、走进实际生活,激发交际欲望。课前安排同学调查家乡的环境现状,查资料了解地球的环境情况,激发同学的交际欲望。
2、发明性地使用教材,着眼综合能力。让同学勇于参与实践,乐于参与讨论,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精彩,提高同学多方面的素养。
3、创设交际情境,搭建互动平台。通过同学看录像,小组交流,地球妈妈招聘环保小卫士等形式,让同学倾心交流、合作互动、一起发展。
〖片断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同学们,美丽大世界,处处好风光,老师今天带你们到大自然去旅游,愿意吗?
生(齐):愿意!
(播放配乐的风光片:一碧千里的大草原,巍峨挺拔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湖水,金黄的稻穗,鲜艳的花朵……)。
师:大家欣赏完奇丽的风光,现在你最想说什么?
生: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
生:这简直是人间仙境,俺们的地球多美啊!
生:俺想用照相机把这些景色拍下来贴在俺的书房里,天天欣赏!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却日益受到威胁!请看:一些不和谐的画面已经发生了(生疑惑地睁大眼睛)。
(师播放录像:山洪瀑发,长江上的白色污染,沙漠化的伸延,森林中的滥砍乱伐……)。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怎么都缄默不语了?
生:树都被人们砍了,俺担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会再发生。
生:长江历来都是俺们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怎么会有人把垃圾丢到里面呢?
生:这么美丽的森林慢慢变成了沙漠,俺真伤心。
师:你为什么伤心?
生:没有了草原,羊群就没有家了,牧民也没有家了。
师:多么有爱心的小朋友呀!俺们把掌声送给他。(生热烈鼓掌)。
师:要好好生存,俺们只有怎样?
生(齐):维护环境!
〖片断二:合作互动表真情〗。
师:俺们的家乡,俺们的地球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你们想当环保小卫士吗?
生(齐大声地):想!
师摆出“地球妈妈”头饰,环保小卫士证等)。
师:请各小组长戴好“地球妈妈”头饰,到各小组挑选环保小卫士吧!
(小组长领取头饰戴好,师轻轻搬凳子走入一小组中坐好。)。
生:这位同学你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你想当环保小卫士吗?
师:你为什么叫俺同学呀?
生:因为你现在和同学们坐在一块儿嘛!
师:说得真妙!俺还是你们的好朋友呢!
生:你准备怎样来维护环境呢?
师:多植树造林,节约能源,向人们宣传环保知识。
生:恭喜你,你被俺录取了。
(这位“地球妈妈”给“老师”戴上了环保小卫士证)。
师:请被聘请的环保小卫士上台宣布自身的环保奇招。
生:在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到处张贴环保标语,让环保知识深入人心。
生:每年有计划地在沙漠上植树,让沙漠早日变绿洲。
生:社会对维护环境的意念和个人设立环境奖。
生:进行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约能源。
……。
〖片断三:放眼家乡唱真情〗。
生:走在街上不乱丢乱扔。
生:注意自身的每一个细小行动。
生:保护每一棵树木。
生:保护鸟类,让更多的鸟儿到宜都来安家。
……。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老师为你们感动!宜都市的全体人民也将为你们感动!让俺们携起手来,美化宜都、美化祖国、美化地球!
绿色环保意识在对比中燃起。
要是在以前,俺肯定会直接播放第二组“环境恶劣”的画面,让同学直接感受到环境被破坏现象。这样做,很难让同学入情入境、心神合一。《语文课程规范》要求俺们“灵活运用多种战略”。在课前,俺精心剪辑了两段不同的画面。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七
1.请同学们默读习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
2.出示要求:读懂文章内容;写出读后感受;引用相关资料。
课件出示例文:
《草船借箭》读后感。
今天,我反复读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读后我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很妒忌,于是设下陷阱陷害他。诸葛亮不但没有拒绝,而且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军士、青布幔子,并吩咐不要告诉周瑜。诸葛亮在大雾天气向曹操借箭,顺利借到了箭。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
当读到“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的时候,我想曹操实在是太多疑了,最后造成白白送箭给诸葛亮的结果。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人们如果都像周瑜那样,不允许别人比他强,忌贤妒能、心胸狭窄,就一定会走上歧途,犯下了滔天大祸。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的顾全大局,有胆有识,神机妙算。他不但巧妙地化解了周瑜的阴谋,而且顺利地将十万支箭借到,最后打败曹操,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2.小组交流,总结读后感应怎样写。
3.归纳总结:写读后感要先写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写自己对文章中一两方面内容的感受,还可以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思想表达。
1.请同学们就本单元所读的课文或课外读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2.可以重点介绍哪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3.题目可以是“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
1.读一读自己写的习作,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标出来。
2.在小组内互读,小组推出两篇习作在全班展示。
1.结合评议,自己修改作文。
2.教师小结:
(1)写读后感要读懂全文,正确理解原文中心思想,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延伸。
只要你记住这些,就能写出好的读后感。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八
1.初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1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积累词汇,体会词语的意思,学会在句子中使用合适的字词,初步认识和了解比喻句的基本结构。
4.通过写话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5.熟读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初步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6.了解《月亮姑娘做衣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训练倾听的注意力,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识11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
3.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学会在句子中正确的使用。
4.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5.能熟练背诵《二十四节气歌》,能用通顺的语言进行写话训练。
6.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1.自学课外阅读部分(学生)。
2.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2课时。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引入:班级进行大扫除,你会准备些什么、准备怎样做?
2.出示生字词卡片,老师带读。
3.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
4.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相指读,开火车读。
5.老师指名读,检查认字情况。
6.根据主题扩展词语,比比谁的词汇多。
二、字词句运用。
1.字词运用。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2)课件展示表示这些动作的卡片和图片,学生分组演示词语,体会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3)小组比赛用加点字组新词。
2.词句运用。
(1)试读句子,找找这些句子的相同点。
(2)教师引导,用相应的语气读出句子表达情感。
(3)学生联系生活自由选词再造相同的句子,比一比谁的句子最好。
三、写话。
1.老师指导,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通过查资料或上网了解它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然后从这几方面来描述出喜欢它、想养它的理由,注意语句通顺。
2.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养什么,理由充分即可。
四、书写提示。
1.学生观察生字。
(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找出这些字的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由表示节气的图片导入《二十四节气歌》这首诗。
2.诵读古诗,牢记内容。
(1)学生大声自由地朗读古诗,同桌互读。
(2)指名读古诗。
3.品读古诗,背诵古诗。
引导学生发现节气歌中包含的所有节气。
4.巩固深化。
(1)提问:这首节气歌中包含哪些节气呢?
(2)你能按时间顺序排好节气吗?
5.课外延伸。
学生了解每个节气的大致时间。
二、我爱阅读。
1.让学生了解文章《月亮姑娘做衣裳》的基本内容。
2.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3.全班诵读。
4.鼓励学生上台范读,展示自我。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九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五彩池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河山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五彩池的特点。
3、认识“亩、拇、舀、簇、珊、蝴”等6个生字。
教学重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学习品读字词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齐读课题:五彩池。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瑶池吗?在西方昆仑山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传说是王母颐养生息的天庭别府,名为——别有洞天,也就是瑶池。那里湖水粼粼,清澈透亮。水鸟云集,有时飞翔于湖面,有时在水中嬉戏,金风送爽,瑞气蒸腾,一派祥和景象,湖畔水草丰美,野牦牛、野驴、棕熊、黄羊、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湖旁有一平台,传说每年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专门在此设蟠桃盛会,各路神仙便来向创世祖先西王母祝寿,热闹非凡。(传说天上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池里的水油红、黄、绿、蓝、紫五种颜色,好看极了,是神仙住的地方。其实这个神奇的地方就在人间——四川松潘的藏龙山。)。
2、(过渡)然而,在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的五彩池比瑶池还美还要神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游览、欣赏一番。
3、配乐播放五彩池图片。
二、依据自学提纲,识记生字,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五彩池给你什么印象?板书:(神奇、美丽)的.五彩池。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五彩池的神奇、美丽?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感受到的?(抓住重点句段,理解五彩池的特点。1、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做记号,找出描写五彩池的特点的句子读一读。2、想象五彩池神奇而美丽的景色,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3、说说五彩池水为什么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
三、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提出疑问。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2、学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体会到:水池很多。
从哪里体会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
(2)理解句子b:“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体会到:水池很美。)。
师范读,读边听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看到了宝石)(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把水池的美读出来。(女同学齐读句子)。
水池除了美,还怎么样?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体会到:水池很好玩)(媒体显示:大小深浅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
读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学齐读)。
(4)理解句子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体会到:水池的形状很多,各种各样)。
师:那省略号说明什么?(还有很多形状,作者没有都写出来。)(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
请同学发挥想象力,想想还有哪些形状的?(学生交流)。
3、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通过数量、形状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下欣赏美丽的画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
4、默读课文第三段,找找课文中用了几个“却”字,去掉这些“却”字再读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媒体显示:有着各种颜色的水池)。
师生对读,再次感悟。(颜色的神奇)(小组赛读)。
指导朗读。师:五彩池仅仅是五种颜色吗?请同学换个词语说说。(换词练习)。
五、协作学习,深入探究。
学习第四自然段。师: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同学读读课文,打开知识库找找有关的资料,同桌的同学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
小组交流。小结成因:
(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
(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媒体显示: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
(3)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六、欣赏品味,体悟情感。
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齐读第五自然段)。
小结;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七、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五彩池。
玲珑多姿、形状、美。
鲜艳多彩、颜色、奇。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十
1、知道彭总是个不搞特殊化、不愿脱离群众的人,对他产生敬仰之情。
2、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及新词。认识九个认读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通过课文对彭总的言行、神态的描述,体会出彭总是个不搞特殊化、不愿意意脱离群众的人。
2、引导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现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
一、揭示课题: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师板书课题后,请全班齐读课题。
(1)、问: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说:“同学们,引用人物说的重要的一句话作为课题,这是一种拟题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可以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了解几种命题的方法。”
1、以事件的主要内容命题:捞铁牛;
2、用一个慨括性的词或词组命题:全神贯注;
3、用人名或事物的名称命题:李时针;
4、运用拟人手法命题:蟋蟀的住宅。
真好!教师对此感受到很满意。)。
(3)、师小结:彭德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之一。(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恒、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彭德怀是党和国家军队杰出的领导人。他从1954年9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和国防委员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本课讲的就是1956年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今天在课堂上,同学们用心地体会课文内容,相信你会被彭德怀的伟大人格所感染。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小黑板(自读课文要求)。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字音,然后与同桌交流汇报自己在字词方面的收获。
(2)全班汇报新积累的词语。(见小黑扳)。
(3)完成填空练习。
这篇课文讲了(谁)_______(什么事?)________。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这件事?(2—10)。
2、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小黑板出示。
(1)读课文第二段,用“—”画出彭总在公园门口看到“休息”的牌子后说的几段话,想想各是什么意思?该用什么语气读?体会彭总这个人物前后心情的变化。
(2)小组内分角色试着读一读2——10自然段。(请各学习小组长负责)。
2、全班汇报交流(出示三段话)。
(1)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警卫员:“你们搞的什么鬼?”
(2)“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冲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
(3)“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彭总()地说)。
3、朗读。
(1)刚才同学们分析这三段话确实动了脑筋,分析得很好,如果请你来读,能读出这三种语气吗?(自由练习读)。
(2)师生合作读(师读旁白;男生读彭总说的话,女生读工作人员说的话)。
4、感悟:此时此刻,你体会到彭总是怎样一个人?
5、板书:(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群众平等)。
6、你还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彭总就是这样一个人!
(1)穿便衣;
(2)步行到公园;
(3)很多人亲切地称呼他为“彭总”——(担任国家多种职务,位高权重,但他与群众相处很好,平易近人,与人相处没有官架子。说明他与大家平时相处很好。)。
想一想:“彭总”与平时人们现在叫的“李总、张总”有什么区别?
7、师小结:是啊,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的彭总处处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的品质确实令人敬仰,下面就让人们怀着这种敬仰之情把课文有感情地再读一遍。(彭总男生读,女生读旁白的话。师:读工作人员的话)。
五、拓展交流。
六、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1、师引:彭总作为国家的领导人,都能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班上的班干部中,能不能在班上不搞特殊化?(不能,班干部做得不对,老师照样会批评、教育他们。)再如:学习委员、小队长收作业时,只记别人的名字,自己没交不记自己的名字,劳动委员只叫别人劳动,自己不干活……)。
2、在平时,如果你去爸爸、妈妈单位上,能不能搞特殊化?(坐公家的小骄车等)(我了解我们学校的教工子女、课间一般不随便进入办公室,每天从家里自带开水,参加托管中心,也与其他同学一起同吃同住。)。
七、总结。
1、彭德怀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今天,我们缅怀他,深深地被他的崇高品质和人格力量所感动,所鼓舞。彭德怀同志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载入史册,世世代代铭刻在人民群众的心里。他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作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今后我们要向彭总学习,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要与大家平等相处,遇事有商量,本学期开始,国家又给我们减免了学杂费,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心,为了感谢政府,我们从小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创建和谐社会努力。
2、这节课又学会了几种命题的方法。
3、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我们知道了写人离不开事,通进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彭总的优秀品质,而且叙述这件事例中,又重点抓住彭总的动作,语言、神态、心情的特点来写,因而这件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我们又积累了一些词汇。
八、作业(三选一)。
1、把这个故事给家长听,家长评价:———。
2、在小练笔话上用一段话记下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
3、许多伟人,名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懂得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自己官大、有地位就搞特殊化。请你继续搜集一些有关伟人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的事例,下周才艺表演时,请讲给大家听。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一
1、会认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能选择词语说句子。初步掌握写好字的方法。
2、展开想象,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3、能尝试写出好朋友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
4、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1、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2、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不能给我们做个简单的介绍?(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指名读词语,针对读不准的生字,集体商议识记的好方法。(生活识字法,形近字对比识记法,数笔画识记法)。
4、交流:你的家人中有这些职业的人吗?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一下。
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课本短文。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画面内容。
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们?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图片展示)。
3、指名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鲜花——蝴蝶小河——飘带月亮——白玉盘。
4、写一写。拿出练习本,写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
5、作品展示。挑选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解。特别:第一句中的“特别”强调“格外、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第一个“经过”是“经历”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通过某个地方”的意思。
4、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四、我会写话。
(一)引导交流,明确训练目的。
1、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事?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课件出示三个男孩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的好朋友。
(1)淘淘的好朋友,剃了光头。眼睛很大,睫毛像小刷子一样长长的,密密的。
(2)君君的好朋友,脸圆圆的,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眼睛眯成了两条小细缝儿。
(3)大宝的好朋友,眉毛很粗,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3、学生猜测,并交流自己猜测的理由。
4、教师小结:只有抓住人物的外形特点来介绍,才能让别人知道你介绍的好朋友是哪一位。
(二)观察实践,介绍朋友外貌。
1、学生回忆或看照片,想一想:自己好朋友的外貌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2、指名交流,如果介绍的人物是大家认识的,可以猜一猜同学介绍的是谁。如果介绍的人物是大家不认识的,可以把照片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说一说介绍的内容是否体现了好朋友的外貌特点。
3、根据评议时大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再来回忆一下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用准确的语言说出他的外貌特点。
5、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说完整。
(三)练习写话,落实写话要求。
1、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清楚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事?可以采用书中表格的形式填写内容,也可以将这三个方面连成一段话,完整地写下来。
2、学生动笔实践,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子?用几句话介绍一下他吧。
五、展示书写、交流经验。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的写话片段,重点展示书写美观的片段。
2、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同学的书写,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组展示:你最近有没有自己比较满意的书写作品,展示给小组同伴,组员互相评价,说说这些作品好在哪里,或有什么建议。
4、经验交流:你是怎样把字写得美观漂亮的?
预设:
(1)我在写字时注意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得越仔细,字就写得越漂亮。
(2)我在写字时还特别注意了书写姿势,姿势正确,字才会写得更端正。
5、请大家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句子,美观大方地抄写在田字格中,注意回忆同学总结的经验,并用上这些经验。
6、将同学的书写作品集中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参观、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3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交流句意。(学生先自由说,教师总结)。
3、读了这些谚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要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4、背诵并积累这几句谚语。
5、小结: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地帮助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读完小组交流。
3、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节,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正音。
5、理解诗歌内容。(出示“踮、疲倦、挂牵”,放到句子中理解)。
6、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
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尝试背诵诗歌。
三、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形式等着我们去探索。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地继承和发扬。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自主探索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认识和了解到谚语和诗歌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二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 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
: 习作(学生动笔写)
: 读、说、写相结合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让学生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三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我们家乡有着闻名中外的风景名胜。看课件说说景区的名字。(南雁荡山、北雁荡山、敖江南几、温州楠溪江、温州中山公园、金乡海口、文成铜铃山、泰顺原始森林、瑞安玉海楼、洞头的海霞女子民兵营……)
家乡的一山一水总关情。比如小河、小溪、小山、小岭等。你想讲讲哪座山,哪条河呢?
家乡的大街小巷一定是咱们生活和休闲的好地方。你想讲讲哪条街道呢?
你也可以介绍家乡一年四季的变化。
二、明确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你打算从几个方面介绍,怎么介绍?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口头填空:我介绍的是(),那里()。我打算从()、()、()、()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我要用()的顺序把它们串联起来。
3.指名学生说说填空,老师引导。注意倾听,构思。
4、指名个别上台介绍。要求: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介绍。
1.小组互相介绍,提问,解答。
2.推选一位同学上台介绍。
四、全班交流。
1.学生介绍时,其他人点评或提问。学生介绍后,其他同学可以点评。点评从几个方面进行:是否按照填空的几个方面来讲。用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连贯,特点是否讲清楚,段落是否有序。
2.评出最佳口才奖、最佳风度奖、最具吸引力的风景奖。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自己向父母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要求:
1.语言完整、通顺、尽量做到生动。
2.讲得有一定顺序。
3.重点段落要讲具体,讲明白。
教学过程(第2.3课时)
习作
一、导入,激发兴趣
生:要把家乡介绍得吸引人。
生:要充满感情,让别人也喜欢我们的家乡。
生:还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让他们印象深刻。
二、指导写法
那怎样才能把景物介绍得吸引人呢?老师有几个小小的秘诀。
1.寻找景物的特点。
(1)先想一想准备介绍哪些景物。
学生互相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校园里的奇形怪状的树,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说说你要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3)、完成表格。
什么地方什么景物景物特点
(把介绍的目标锁定。为以后的作文做好提纲。)
2.展开想象的翅膀。
出示例句:
(1)读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的妙处。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
生:我好象看到了水的美丽。
生:句子写得很美,把我吸引住了。
生:他们都写进自己的想象。
师:是啊,想象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其实你也能做到。咱们来试一试。师:是啊,想象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其实你也能做到。咱们来试一试。
(2)小片段仿写:出示一棵大树的照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大树写具体。
(在具体的一项事物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3)评议交流。在交流中体会写法。
三、学生写作
掌握了这么多的本领,我们能写好我们的家乡。我们先
网
想好写哪几处景物,再想一想景物的特点,然后展开想象把景物写具体写清楚。别忘了还要取个好题目呢!
四、交流评议。
1.学生上台读作文,师生共同评议。在交流中渗透按一定的顺序写,有条理地表达。
2.同学们,在交流中大家一定又有一些新的想法了,现在老师还要告诉你们第三个秘诀,那就是多修改。一会儿就请大家互相来修改修改作文。我们要颁发“火眼金睛奖”。课件演示孙悟空翻着筋斗云颁发“火眼金睛奖”。
3.在修改以后颁发“火眼金睛奖”。
4.学生誊写习作,请大家评出最佳创作奖,最佳文才奖、和进步奖。
(用评奖的形式来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在快乐进取的氛围中学习。)
五、板书设计
我的家乡
寻找景物的特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
按照一定的顺序
教学过程(第4课时)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教学过程(第5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
(4)多样读
(5)背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十四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来描绘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这首诗共有四节,诗歌的语言和描述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亲近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认读二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五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积累诗歌中的优美词语。
2、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一、激趣导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唱)在你的眼中,春天在哪里呢?(学生回答,春天在……)
是啊,春天就像一个美丽、幸福的小姑娘,快乐地走遍了祖国的每一个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她的脚步到祖国各地领略春的美景,你们高兴吗?(高兴)
二、品读诗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带着幸福、快乐的心情一起来读诗歌的第一节。(学生齐读)
2、春天这个幸福的小姑娘都去哪了呢?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诗歌的2—6节。
学生自由读文。
指名汇报(田野、河流、草原、山冈、村庄)
师问:你是如何发现的?
学生讲述各诗节构段方式。
3、是啊,春姑娘带我们走过田野,走过河流,走过草原,走过山冈,走过村庄,在那些地方她都看到了什么呢?我们先跟随她到田野上去看一看。
指名读第二节,一边读一边想,春姑娘的到来,祖国的田野有什么变化?(百花开放,农民开始播种,有的农作物都开始出芽了)
你觉得春天的田野被作者描绘的美吗?都哪美?(学生讲解相关的诗句,并适当渗透拟人的修辞方法)
谁愿意来读?
4、春天来了,河流又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诗歌的第三节,并画出能够表现河流变化的动词,讲一讲这一节的内容。
谁来试着说一说?(学生抓住歌唱、汇合、滚、流、冲讲述河流的变化)
从作者丰富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河流也充满生机,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你是否聆听到河流的歌唱了呢?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品一品它那高兴的心情。
5、春姑娘走过田野,走过河流,还来到了哪里?(草原、山冈、村庄)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诗歌的第4、5、6节,把你最喜欢的一节多读几遍,谈一谈春姑娘的到来给那里带来的变化。
学生自由读,学习小组展开研讨。
全班汇报,抓住一节谈具体,并鼓励学生想象画面,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
6、跟随着春姑娘,我们走过了这么多的地方,你最想说些什么?(春天真美啊!……)
作者也想说:多么美丽啊!祖国的春天,多么欢畅!
诗歌的最后一节是对全诗的总结,你们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读出“欢畅”)
全班齐读。
三、欣赏意境
1、春天是每年都要来到的,世界上的国家都有春天,为什么这首诗的题目是“祖国的春天”呢?(作者喜爱春天,更爱自己的祖国)
2、是啊,我们要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融入到诗歌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老师为你们的朗读配上优美的音乐,希望你的朗读能带给大家美的享受。
全班齐读第1、7节,指名读2—6节。
四、拓展练笔
1、春姑娘还会给祖国的哪些地方带来变化?(街道、小院……)
2、你也试着像作者那样,用诗歌的形式写一写?
3、学生读自己的作品。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六
1、认读词语。
2、回顾主要内容,说说你心目中的赵州桥。
雄伟、坚固。
1、学生读第2自然段。
2、学生找这一段的中心句:赵州桥非常雄伟。
3、为什么说它雄伟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赵州桥非常雄伟"的。
4、学生汇报交流: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
5、引导学生体会大小桥洞的作用和这种设计的优点。
6、播放"赵州桥"图象资料,感受它设计上的巧妙,理解"创举"。
7、看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吗。
8、体会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9、再读第2自然段,
美观。
1、学生轮读课文第3自然段,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赵州桥到底怎样美观呢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4、齐读,再次感悟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1、齐读最后一段。
谈谈学习感受。
小练笔:
下课了,操场上真是热闹啊!……。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七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1、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剪报和科技知识卡片。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带网
一、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五、教师总结: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八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难点:立石碑的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查找相关生字
生字:
挖:w wa左右结构查提手旁
组词:挖空心思挖苦挖掘
迁:q qian半包围结构查走之旁
组词:迁就见异思迁时过境迁迁居
席:x xi半包围结构查广字旁
组词:凉席首席席卷天下
担:d dan左右结构查提手旁
组词:扁担担子一担水
浑:h hun左右结构查水字旁
组词:浑身解数浑然一体浑浊
坑:k keng左右结构查土字旁
组词:泥坑焚书坑儒坑害火坑
渗:s shen左右结构查水字旁
组词;渗出渗入渗透
盐:y yan上下结构查皿字旁
组词;精盐盐湖食盐海盐
区别字:
渗()坑()浑()但()
参()抗()混()担()
一、揭示课题。
2、今天我们就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坝”等)
3、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掌握的生字,掌握生字的读音。
三、解题引入,整体把握。
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
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
四、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有几句话?
(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五、读想结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
(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
(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
(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
(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
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前两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
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
(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
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
作业:写本课生字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第三自然段。
1、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
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
(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
(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3)把这句话画下来,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例?
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读全文,并注意三个自然段的顺序。
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一、复习检查。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出示以下生字,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升刻——该外——处
比较每组生字有什么不同讲给大家听。
实践活动: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活动课交流。
板书设计:
吃水的困难
引水进村}事情发展顺序
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