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将参与更多的游戏和团体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请大家一起来阅读这些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或许其中的经验和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一
活动目标:
知道家人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辛苦。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并记录下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活动准备:
图片,绘本,音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以图片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妈妈肚子的图片、孩子哭闹的图片、妈妈喂奶的图片、爸爸逗孩子开心的图片等。
2.提问:你们从图片上都看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请你说一说。
3.小结:家人养育我们非常辛苦,现在我们长了,我们也要爱他们,回报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提问:你今年几岁了你觉得你长了吗那你可以做些什么。
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鼓励幼儿多说,但要说得实际,是自己这个年龄可以做到的。(如扫地、做清洁、泡脚、按摩等)。
三、填写记录表。
1.出示记录表,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你想为家人做的事情。教师可简单示范一幅,不要求幼儿画得有多好,能形象表达出做的什么事情即可。
2.播放音乐《感恩的心》,幼儿填写记录表。
四、分享记录表。
请幼儿拿着自己的记录本给家分享一下,说说自己能为家长做些什么,鼓励幼儿胆分享。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记录表,回家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二
1、知道自己在幼儿园三年身体的成长变化。
2、感受和小伙伴一起长大的欢乐和骄傲。
了解成长的过程。
画纸、油画棒、刚入园时的照片、刚到园时的身高记录、幼儿用书。
2、教师展现幼儿刚入园的照片。
争论:这是谁?和现在的她比有什么变化?请幼儿也来说说自己的变化。
3、引导幼儿表达成长的想法:看看自己长大的样子,你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么想的?也来看看教师的变化吧。(教师展现自己童年的照片,让幼儿来分析比拟。)二、探究身体成长的事实。
1、引导幼儿运用自己在前面活动中把握的测量阅历,来验证自己长大的'事实: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长大了多少?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教师这里有你们刚入园时的记录,我们一起来比拟一下。
2、3-4个幼儿贴墙壁站好,教师将他们入园时的身高画在墙壁上,然后在为他们画上现在的身高。
3、请幼儿自看看长高了多少,说说使用了什么测量的工具知道结果的。
三、表达成长的心情。
通过谈话、比拟等方法,让幼儿感受自己的力量在不断提高、体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1、教师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启发幼儿谈论小时候的趣事。
2、小朋友,你们在很小的时候闹过笑话吗?
3、你还想长得更高吗?假如你长的更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四、引导幼儿谈话“长大了干什么”,使幼儿从小树立远大抱负。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三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诗歌的稚拙美,学习运用“长大了,我就可以--”创编诗句。
2、过程方法目标:活动体例:散文童诗重难点:引导幼儿会用“长大了,我就可以……”创编诗句。
活动准备:
教具:小蝌蚪与毛毛虫成长历程图、教学挂图、小鸡、小鸭、小猴、毛毛虫、小蝌蚪的头饰、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盘。
学具:幼儿与家长共同准备一张婴幼儿时期的照片。
教法设计:
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视听教学法学法设计:整体感知--探讨交流--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弹奏律动:小蝌蚪律动表演,谈话激趣导入教师提问:“小朋友,老师刚才弹的律动曲名字叫什么呀?”(教师出示小蝌蚪与毛毛虫的'成长过程图)提问:“小朋友,你知道小蝌蚪与毛毛虫长大后,分别会变成什么吗……它们长大了好吗?”(板题《长大真好》)幼儿认真观察画面,积极思考作答,齐读课题。
二、看图欣赏整体感知。
1、出示本课教学挂图配乐诗朗诵组织幼儿认真看图、欣赏诗歌。
2、探究交流提问:你听到了诗歌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有哪些本领?(粘贴动物图片)举手回答问题,请个别幼儿来粘贴图片。
教师邀请六位小朋友扮成小猴子、小蝌蚪、毛毛虫、小鸡、小鸭和小朋友,并请每位扮演者说一段属于自己的儿歌。
3、结合自己扮演的角色运用:“长大了,我就可以……”说一句话,可加上舞蹈动作边说边表演。
提问:小朋友,说说为什么长大好哇?
同伴交流讨论,请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
5、观察、思考作答。
三、练习说话。
1、引导幼儿用:“长大了,我就可以……”说一句话,逐一发表自己对“长大”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自己是小动物而不是小朋友,也会期待长大吗?”练习说“长大了,我就可以……”的句型(对能够大胆说话的幼儿奖励小红花)。
2、思考回答五、课堂小结小朋友今天学习的兴趣真浓!知识掌握的也很快,并能大胆讲话,和小伙伴们一起愉快的学习,你们真棒!我给你们鼓鼓掌。
六、作业把今天学习的诗歌发挥想象说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幼儿很感兴趣,特别是在幼儿交流分享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的时候,有儿显现的很兴奋,与老师配合的也很好,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本节课的最后进行一个延伸活动,就是进行一个“过家家”的游戏,我想这节课会更出彩的。
所以,如果在有类似活动,我认为加进去角色游戏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四
1、让幼儿知道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故事、衣服、音乐。
活动进程。
1、讲述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引出课题。
故事大概,讲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样,就是一个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却依靠父母。。。。。。
2、设计提问(让幼儿明白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什没说某某长大了?
(3)教师小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
3、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
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此节课孩子们懂得了张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环节穿衣大赛有些单调,准备应再丰富一些。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五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自己在逐渐长大的愉悦和自豪,感恩长辈。
2、用比较清楚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成长变化,表达自己的感受。
3、比较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活动准备:
1、两名幼儿成长照片一组。
3、音乐《火车开了》。
活动过程:
一、分享成长的快乐。
1、猜照片导入:
2、教师把幼儿1岁、2岁、现在的照片呈现出来,请幼儿猜一猜。
二、回忆成长历程。
1、出示ppt,共同观察回忆成长的过程。
师:小时候的你是什么样子的?现在长大的你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2、抚养你们长大的过程中是谁照顾你们,谁最辛苦?
小结:对了,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都付出了许多艰辛劳动,我们要关心、体贴他们。
三、发现成长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看身高、体重数据测量表,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观看ppt,并说说从动作、自理能力等方面自己现在与过去的不同。
3、引导幼儿观看ppt,并说说从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自己现在与过去的不同。
4、师幼共同归纳总结成长的变化。
四、表现成长的喜悦。
1、游戏:火车开了,展示现在能干的我。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六
1、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2、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
3、能创编动作。
4、认读“我长大了”。
婴儿和成人的衣服若干、词句卡“我长大了”、自制的魔棒、录像机、幼儿成长的照片或录像带(幼儿自备)、各种美劳材料。
1、出示婴儿和成人的衣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自己不穿这些衣服,这些衣服适合谁穿。
2、出示《变变变长大了》,讲述故事《衣服变小了》。
故事:衣服变小了?
今天放学时,欣欣把一张邀请卡送给美儿。美儿打开一看,原来星期天是欣欣的。生日,她邀请美儿参加她的生日会,美儿十分高兴。回到家,她亲手做了一份礼物,准备在生日会上送给欣欣。星期天终于到了,美儿打开衣柜,想找一条心爱的裙子,穿着去参加欣欣的生日会。美儿首先穿上一条红色的裙子,她发现裙子太短了。接着,她穿了一条橙色的裙子,又发现裙子太瘦了。之后,她又想穿一件蓝色的衣服,但当她拿起衣服一看,便说:“太小了。”美儿站在镜子前不停地试穿衣服,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衣服都变小了。美儿快要哭了。这时妈妈拿着一条新裙子走了过来,对美儿说:“美儿,妈妈已给你准备了一条新裙子。你的衣服没有变小,只是你长大了。”美儿一边看墙上的照片,一边说:“妈妈,原来我真的长大了。”
3、故事完成后,提问幼儿故事的情节。
为什么美儿的衣服变得不合身了?
美儿最后有没有新衣服参加生日会?
你会怎样处理不合身的衣服?
4、出示卡片“我长大了”与幼儿一起读。
5、请幼儿创编一个表示“长大了”的动作。老师出示一支自制的魔棒,让幼儿轮流拿着魔棒扮演魔法师,当幼儿用魔棒指某幼儿时,该幼儿便要做“长大了”的动作。
6、请幼儿出示自己成长的照片或录像带,介绍照片或录像带的内容,例如拍摄地点、自己正在做什么等,并说说自己的身材和相貌的变化。如果幼儿有一系列的成长照片,可以请他们按照成长的次序,把照片贴在图画纸上,加以装饰,摆放在展览区,互相欣赏。
1、结合本活动的进行,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长大了的自豪感,如可结合新生入园鼓励幼儿主动帮助弟弟妹妹做事情,或开展赠送礼物、表演节目等各种形式的大带小活动等。
2、可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制作动植物的成长图,如蝴蝶、青蛙、花等,让幼儿体会万事万物都在成长变化。
3、创设种植、饲养区,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测量等方式,记录、感受动、植物的成长变化。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七
1事先请家长帮幼儿準备小时候的衣物、鞋子及手脚印(在婴儿手册裡)。
2老师拿著一双小孩子的鞋子假装努力的想要穿进去,但怎样都穿不下,露出苦恼的表情说:「这是我最喜欢的鞋子,為什麼穿不进去了?呜呜……」。
3诱导幼儿说出脚长大了,鞋子才会穿不下,请幼儿说说还可以从哪裡发现自己长大了(如:衣服、手套穿戴不下……)?并请几位幼儿分享相同的'经验。
4请幼儿拿出自己小时候的衣物、鞋子分别穿戴看看,再将手脚分别放在小时候的手脚印上比比看,并分享穿戴及比较之后的结果及感觉。
5翻开小种籽「买新衣」带领幼儿看图说话,再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上自己喜欢及不喜欢的衣服位置,练习序数的概念。
6带领幼儿进行「买新衣、换新鞋」的游戏:
(1)準备两件(双)比班上幼儿身形稍小的外套(以大多数幼儿体型為主)及拖鞋。
(2)将幼儿分成两组,把幼儿的衣服和鞋子(现在年龄所穿的尺寸)分别排成一列,每组各派一位幼儿站在前方当关主。
(3)各组第一位幼儿出来,先穿上小外套及拖鞋,哨声响起,请幼儿跑向关主并说出自己衣服和鞋子分别是第几件(双),由关主找到后交给该位幼儿,请幼儿换穿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接著,拿著小外套及拖鞋,返回起点交给下一位幼儿。
(4)以此类推,换下一位幼儿进行游戏;看哪一组最快完成,即為优胜。
能指出衣服和鞋子是在第几位。
能比较出小时候与现在身体上的变化。
引导幼儿完成「好玩的数––序数」学习单。
增进序数概念。
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身体上的变化。
搭配小种籽「买新衣」、小时候与现在的衣物(手套、袜子……)、鞋子、手脚印。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八
设计理念:
恐惧是学生惧怕某种物体或景象时的一种心理体验。恐惧中往往带有厌恶、焦虑等心理反应。严重的恐惧心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它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还会是学生个性向软弱、胆怯方向发展。低年级学生心理恐惧现象较普遍,克服这些心理恐惧是学生心理成熟的重要过程。
教育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成长包括身体和心理两部分;激起学生一往直前,勇于克服心理恐惧的决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教师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看图讨论《小辉长大了》的故事。
(故事大意:小辉很害怕一个人睡觉,所以他总想方设法和爸爸妈妈睡同一个房间,上学后,妈妈说:“小辉,你是小学生了,要去自己房间睡觉。”小辉同意了。第一晚,小辉很怕,妈妈就开着灯让他睡。几天以后,小辉慢慢不怕了,可以关掉灯睡觉了。妈妈说:“小辉长大了。”)。
2、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为什么小辉能独自睡觉,妈妈就说“小辉长大了”?
3、教师小结:小辉在心理上长大了。
(二)咨询明理。
1、全班讨论:长大的标志有哪些?
2、教师小结:我们的成长是多方面的:有身体的变化,如长高、变重;更重要的是我们心理的成熟。克服心理恐惧就是心理成熟的重要表现。
3、小组交流讨论讲使自己心理恐惧的事物或情景以及恐惧体验,请别的同学为自己出谋划策。
(三)体验理解。
2、分组讨论,续编《上学的故事》。
3、分组表演小品《上学的故事》。
4、教师小结:克服恐惧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和智慧。
(四)实践活动。
以填色游戏为主,让学生在代表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星星上涂颜色。比比,谁涂的星星最多,谁就最能干!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九
1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2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准备:
1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一)情境感知:
3、小结:我们长大了,头发长长了,个子长高了,变瘦了,所以和小时候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2、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为什么穿不下衣服。)3、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导讨论:(1)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你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5、小结:我们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长大了会自己做各种事情,会。。。。。。希望小朋友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十
1、初步学习使用简易的礼貌用语:请进、感谢、再见等。
2、培育孩子与母亲间的亲情,明白自个儿长大啦。
孩子做的美工作品、娃娃家的经常用玩具。
情景图-全家福、祖父、姥姥的装扮教学用具。
培育孩子对娃娃家教学游戏的兴致
初步学习简易礼貌用语,请进、感谢等,且能吐字清晰明了。
这一次教学游戏是个场景教学游戏,通过祖父、姥姥等家人来玩,孩子与他们间的沟通组成一個能显现孩子彬彬有礼、敬爱长辈的场景教学游戏。
1、母亲与孩子在一家装扮漂亮的家。
2、母亲到外面买菜,祖父、姥姥各自到家中玩,且赠送给孩子们礼品"六一"幼儿节啦,孩子们彬彬有礼的接待了客人。
3、母亲回家后,明白此事夸奖了他们。
4、隔壁家(其余教学区的孩子)的房子尚未有安排完,母亲带着小孩们一块儿去协助隔壁家的好伙伴安排新家(即一块儿整理玩具)
5、完结
备注:教师既饰演母亲,又饰演祖父、姥姥。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十一
由于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进一步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但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幼儿对自己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这为本活动奠定了基础。本次活动通过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1、通过活动,体会成长的喜悦,并学会感谢家人、老师、同伴在自己成长过程的对自己的帮助。
2、能用比较、测量的方法,感受自己三年来在行为上的变化
3、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行为上的变化,知道自己的长大与家人、老师、许多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重点难点重点:用数字、长度等方式表示自己长大的过程,用语言描述自己行为上的变化。
难点:感受自己三年来在行为上的变化。
1、小班、中班、大班的集体照片。
2、尺子、电子秤、记录表、笔,每人4张卡片,胶棒。
3、每个小朋友自己从小到现在的生日照片。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小班集体照。)
导入语: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你们小班时候的样子吗?那现在我们就和哆啦a梦一起去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观察照片,了解自己的变化。
指导语:小朋友们在照片中找到自己了吗?那请小朋友说说你看到自己小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幼儿的照片,请幼儿按从小到大的成长顺序排序,并贴在卡纸。
教师小结幼儿成长变化的地方(比如身高、力气、体重等)
3、幼儿用测量的方法发现自己的变化。
(1)、老师出示教具,让幼儿自己测量,并记录在有相应照片的卡纸上。
(2)、小朋友们,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吧。
(3)、教师出示2年前幼儿体检表,并让幼儿记录,观察数字的变化,并制作成“我的成长书”。
指导语:把你在成长足迹中的发现,按照从小班到中班到大班上学期的顺序记录在卡纸上,再来测量现在的你,如果你一个人不好测量,可请朋友帮忙,测量好记录好的小朋友就可以制作自己的成长书了。
4、集体交流自己在行为上的变化。
(1)教师用榜样示范法进行示范,再让小朋友自由交谈。
指导语:刚刚小朋友们都发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其实呀!小朋友们的变化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班的xx小朋友,以前,妈妈送他上幼儿园,他会拉着妈妈大哭,不让妈妈走。现在,他会高兴地和妈妈说再见。现在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发现自己了那些变化。
(2)、幼儿谈论自己在行为上的变化。(教师可适当用行为练习法)
(3)、教师小结:大家都长大了,三年来变化都很大,学会生活独立了,学会关爱他人,整理房间,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学会谦让小朋友。大家都很棒!表扬一下自己吧。
三、结束部分
1、学习用自己的方式感谢帮助自己成长的人。
在活动中,我主要通过“回忆——交流表达——大胆展现——记录总结”四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的。其中,“交流表达”的环节,幼儿有了之前的经验准备及记录表的参照,在和同伴交流中就显得就显得较轻松愉快。之后让幼儿与陌生的客人老师交流,这环节师幼互动,孩子们从中得到了老师们的帮助和肯定,表达能力更加大胆流畅了。进而让孩子上台表现,上台表现有讲述表达和行为表现等方式,让孩子体验到了新鲜感和自豪感。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从中体验“大胆展现自己”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长大了(专业12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增强自我意识,体验成长的快乐。
2、引导幼儿学习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感受一年来的变化。难点是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
活动过程:
听音乐《长高了,变矮了》,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长大一岁了,你觉得你有什麽变化?
谈话活动:
新年过去了,小朋友又长大一岁,现在实际岁了?
今年你有那些变化?
小朋友会做哪些事情了?
老师总结今年一年幼儿的变化和进步:如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了,会唱歌了,会自己穿衣服、会自己吃饭了。
3、欣赏儿歌《长大一岁了》,提问:
布娃娃长大一岁了,还让人抱好不好?
小朋友长大一岁了,你应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学习朗诵儿歌。
5、游戏《好宝宝才艺展示》。
幼儿即兴表演一年来自己进步最大的地方,如会自己穿脱衣服,会背儿歌讲故事。
生活活动:
提供多材料,让幼儿给娃娃家的娃娃们过新年。
环境创设:
师生共同布置教室。
家长工作:
引导孩子过年期间用不同方式给观爱他的人送去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