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仅仅是一篇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用心灵和文字创造出的美妙艺术,令人叹为观止。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一
小时候,我常常不会安分地待在家里,因为我每次无聊,就会哭着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而玩的时候,我经常摔跟头,每次摔完又会哭,哭声震天响。隔壁家的大哥哥就给我起了个绰号——“朝天吼”。
三岁那年,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跟爸爸妈妈来到公园晒太阳,刚到公园门口,我心里就想:嘿嘿,上次没玩好,我今天一定要把上次没玩好的补回来!我以百米冲刺地速度往公园里跑,一直跑到了树底下,休息了一会儿,真是不回头不知道,一回头吓一跳!爸爸妈妈不见了,我急忙往回跑,找爸爸妈妈在哪儿。可是找了半天,还没有找到他们一点儿身影,正当我要嗷嗷大哭时,爸爸妈妈从草丛里蹿了出来。原来,刚刚他们一直在叫我,可是我压根儿没听见,所以他们躲了起来吓我,让我不敢继续乱跑了。可是我呢?完全不听他们说的话,只顾着嚎啕大哭,哭得惊动了半个公园的人。
五岁那年,我来到广场学骑自行车,爸爸告诉我骑车要胆大心细,一开始,爸爸扶着车尾陪着我骑。不一会儿,我骑得平衡一些了,可是当我回头看见爸爸居然不在了,我心里一慌,手一抖,难以保持平衡,磕到了旁边的石头上了。脚上擦破皮了,鲜血不停往下流,“呜呜呜,呜呜呜!”我又开始“朝天吼”了,一直哭,直到最后,爸爸给了我一根雪糕,我的眼泪一下子止住了,拿起雪糕,就开始啃起来。到如今,妈妈都还笑我是个爱哭鬼,还是贪吃鬼。
七岁那年,我看了《中华诗词大会》,心血来潮,准备跟爸爸赛一首关于“儿”字的诗。我叫来爸爸和妈妈,跟他们讲完规则,比赛就开始了!只听“美丽裁判”妈妈大喊道:“家庭版诗词大会开始!”我迅速答出:“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爸爸接下来一直想不出来,“耶,我胜利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爸爸妈妈都很佩服我的知识,还鼓励我:“儿子,你真棒!”我心里顿时比吃了蜜还甜。
童年,陪伴了我们小时候,童年像一本相册,记录了我们点点滴滴的欢声笑语和快乐时光!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二
我跟她是幼儿园、小学的同学。从幼儿园说起吧,我和她是不折不扣的“死党”,印象最深的,就是大班时候的毕业典礼上,我和她跳的'《数鸭子》,她每天都到我家来排练,扎着两个小辫子,手里拿着面包,就匆匆来我家,头上的小辫子也蹦蹦跳跳的,跟她一样活泼。我们练习,会有一点争吵,或者在家门口玩游戏,抱着一起笑;她要走了,就挥挥手,盼望着明天她会来。那时候我们单纯,单纯的玩,单纯的吵,单纯的话题,我们很快乐,无拘无束。
到了小学,我们分在同一个班级,虽然身边的朋友多了起来,但是我们还是玩在一起。我们感谢上天,让我们这么有缘分,可以让我们还在一个班级学习成长,我们的感情也就越来越好了。我们常常去跑步,有时候天才刚刚亮起来,大街上没有什么人,我们可以放肆的笑得很大声。我累了,她拉着我跑;她累了,我也拉着她。她跟我说着昨晚爸爸抓到了一只老鼠,我们两就咯咯的笑个不停。就一路的,我们看着太阳从东边升起,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是属于我们两个的,对着阳光,我们说着心事,或者互相奔跑追逐。
那天她哭着就打电话给我,她们家失窃了,东西被偷走了好多,她好伤心。那时候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交谈了,也许是因为时间的变迁,岁月的消磨,或者是我们彼此厌倦了对方,我们最终还是有了新的朋友圈子。她的这一通电话让我觉得她还是把我当好朋友的,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她的依靠还是我,心里有点小小的喜悦,我安慰她,像是小时候我们,那么无话不说。
到了初中以后,她认识了另外一群朋友,虽然我们还在一个班,是同学、是朋友,但是我们开始形同陌路。或许是因为她那张漂亮的脸蛋,她有许多最求者,而且她选择了回应,回应那些追求者。她恋爱了。我不理解她,我开始厌倦她,把她当成坏学生,离她远远地,跟她在一起,我认为不在合适了。
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变迁,她走了,离开这这座小城市,去了另一个地方读书,我们不在相见了。我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很想给她写封信问候一下,才发现没有地址。我翻开小学毕业时候她给我写的同学录,在“最好的朋友”那一栏中,她填了我的名字。但是我至今也不能明白,不敢肯定,这是不是真的,我想知道。
那些琐碎的记忆不再发亮。
那些未完的故事,就算了吧。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今年的端午接又格外的不一样,因为今年是奥运年。
大概从上周开始,大街小巷就开始卖粽子、五色线、各种各样的荷包、挂饰,一问才知道:端午节要到了。小小的街道似乎变得异常热闹,连妈妈也变得比已前更加兴奋,还给我缝了荷包,买了五色线。领着我在大街上、超市中来回转动、挑选节日要用的物品。不一会儿就买了好多东西,于是,我和妈妈回到了家中。
在盘点物品的过程中,妈妈告诉我门上要放桃枝,使不好的东西都逃之夭夭。端午节的由来其实是我国古代人民为了纪念屈原的死去而建立的一个节日,而粽子则是由人们怕屈原在河里没有吃的,就把米饭用粽子叶包起来,扔入河中,从而演化成的。端午节还要系五色丝线,带荷包、荡秋千、熏五毒、吃鸡蛋、吃鸭蛋等许许多多不同的风土民俗。
今天,爸爸突然回来了。他的到来无疑是为我们家今天晚上的节日气氛添加了一份温暖的香气——因为爸爸做的饭菜很好吃。爸爸虽然很久没回家,可他的活儿并没有减少——所有的饭菜都要爸爸一个人来完成,至于妈妈却又跑出了家门,接着逛街买东西,留下我和爸爸两个人在家,一个学习,一个干苦力。很久以后,天色渐渐暗下来,饭也做好了,妈妈也在爸爸的念叨之中回来了,原来妈妈去学做荷包去了,我高兴极了,并给妈妈倒酒祝妈妈身体健康,也开始吃那翠绿色的棕子,一家人在齐乐融融的氛围下度过端午的夜晚,这大概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夜晚了。
希望在这小小的粽子中小小的希望会使今年的奥运年变得更加顺利。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四
凡从旧社会过来的女人,大多数不识字。奶奶也是中的一个。可能是她对自己不识一字而遗憾的缘故吧。她总是殷切地希望我们兄妹俩能好好念书:“你们可要好好念书哇,不念书是没有出息的。奶奶是没法上学堂,你们有条件就要珍惜。”每当我做作业时,奶奶总是坐在一旁默默相伴。只要看到我拿回一张张奖状,她就会露出舒心的笑容,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奶奶没有文化,也会闹笑话。一次奶奶拿起桌上的书本,一本正经地看起来,我凑近一看,呀!书拿倒了。我笑了。忙说:“奶奶,书拿倒了。”奶奶一愣,也笑了。她指着书上的字要我念,听着我流利地读书,奶奶开心地笑了。这笑声是那么的'舒心,饱含着宽慰,也寄托着希望。
前几年,奶奶也曾到我们这儿住过一段日子。奶奶六十多岁了,她从旧社会走到新社会,经过了一段段辛酸的生活。每当我们在一起聊天时,她总爱摆起过去,“过去那些日子苦哟,三年困难时期啥都没有,粮食定量,一个大人每顿只有一碗饭,吃不饱;哪象现在?天天吃肉。还浪费。”这些话说了一次又一次。每次说时.奶奶总是副严肃而沉痛的表情,像是在追忆过去的岁月。我不知道奶奶当时想些什么,是在忆苦思甜,还是在教育我们。但我看来,好象是那么遥远。我也没有放在心上。但现在再回头细细咀嚼那些平淡的话语,却又领悟到这是老人用自己的经历教育如今过上舒适生活的后辈,不要忘了过去。人生的真谛往往蕴藏于平淡而真实的话语中。
手套,对,还有手套。我从记忆的仓库中找到了一颗闪亮的珍珠。冬天寒风凛冽,无情地撕裂着我的手,冻疮,猖狂地生长起来。奶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忽然有那么一天,我一觉醒来,发现枕边整整齐齐地摆着一双崭新的手套。我高兴极了,戴上一试。真暖和。奶奶来了,带着慈爱的笑问我合适不?我全明白了,拉过奶奶的手,想要表达我心中的感激。却发现奶奶的手生满了大大小小的裂口,有的还渗着血水,十分可怕。再一摸皮肤,粗糙、于裂。顿时,我的那股高兴劲没了,我内疚地低下头:“奶奶,您的手……”“没事。贴点胶布就好了。“奶奶若无其事地打断了我的话。此后,每当我一戴上这双奶奶用满是裂口的手编织的手套,眼前就晃动着奶奶那双手,挥也挥不去。我只能在心底默默他说。“奶奶,谢谢您!”
奶奶对我的关怀是多方面的,不仅是织手套。那次雨中送伞更让我难以忘怀。
奶奶,如今我是多么思念您老人家呀!我忙坐下,摊开纸笔,给奶奶写信,尽管她不识字,但我相信,这用爱写成的文字,她一定能看懂!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五
记得那是八年前的一件事......
在八年前,年仅七岁的我就已经很爱看书了。吃饭的时候想着它、上学的时候想着它,就连睡觉的时候也在想着它......那时的我就已经离不开书了。
有一天晚上,爸爸又新买了几本书给我,这下子我可高兴坏了。我迫不及待的去拿书来看,可是爸爸却说:“你要先写完作业才准你看书。”没办法,爸爸都下了死命令了,我也只能先去写作业了。
写作业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那几本书,就没什么心思去写作业了。所以我就乱写了几笔,就去拿书来看。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我读的`正起劲的时候,爸爸来了。我的第一反应是:惨了,这下爸爸一定会检查我的作业的,怎么办啊?!嗷嗷!!!没想到爸爸真的按我想的做了。我悲剧了......呜呜......
爸爸看了看我的作业后,叫我过去,我只好像个蔫茄子似的走了过去。唉~~当时我猜爸爸肯定要训我一顿了,可是我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就是——爸爸没有训我,反倒语重心长的和我说了一番话。那就是:“孩子,爸爸支持你看书,可是你为了看书就不好好做作业不行啊,你应该先去把作业做好,在看书啊。这样,你先去把作业好好重新做一遍,染后爸爸陪你一起看书,好不好?”我高兴的点了点头。因为自从我上学之后,爸爸就很少和我一起看书了。
很快,我做完了作业。爸爸也兑现了他的诺言,陪我一起看书。后来我又撒娇说:“爸爸,我要你念给我听,嘻嘻。”爸爸说:“好吧,我的小宝贝。”随后她就念给我听了,而我也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六
其实我到现在仍旧习惯的把端午节叫做五月节,这是北方老家那里对端午节的叫法。现在听起来更像是母亲给孩子另起的乳名,带着一丝亲昵,一丝宠爱。就像北方人常把小儿子喊成老儿子,或者南方人口中的幺儿。这样看起来,端午更像一个大名,带着郑重的官威和文化积淀的疏离。
一直以来,北方人的五月节总是没有南方端午节那般声势浩大,那般热闹朝天。它更像一个小家碧玉的亲切随和和温暖如玉。北方人的五月节,感觉上和纪念屈原也并无太大的关系,或许是当年地域过于遥远,没能保留住那些最初的原味,在路途的迢遥迁徙中渐渐失去了本色。所以,北方的五月节更像是单纯的节日,祈求平安、祈求健康和幸福的节日。
其实,北方的五月节也是仅次于春节和正月十五以外的一个“大节”了,很多家庭为过好这个节,要做上很多准备。在曾经贫瘠穷困的岁月里,鸡蛋、鸭蛋是攒来卖钱的,但是在五月节前至少一个月,很多人家便有意识的开始积攒鸡蛋、鸭蛋,留作五月初五那天过节食用。即使再贫寒的家庭,也会让五月节这一天过的较为“奢华”:不但要煮上积攒了很久的鸡蛋、鸭蛋和鹅蛋,让每个孩子饱餐一顿,还要再每人分上几个留作“私房”。家家户户还要去小卖店里买上几张彩纸,做成纸葫芦挂在破旧的老房子,也会在窗户上、门上、鸡架鸭舍猪圈牛棚旁,都要插上一把艾草和五颜六色的纸葫芦。
用艾草驱邪,是北方五月节和南方端午节唯一相像的地方。接下来南方人吃粽子、赛龙舟,而北方人则是吃荷包蛋、疙瘩汤和佩戴五彩线以及制作纸葫芦,各有各的特色。艾草放在脸盆里洗脸,插在门上驱邪,还要再院子里放上一捆,将它点燃成微冒熏烟。只是小孩子并不喜欢艾草的味道,五月节那天早上的洗脸便成了父母重点督促的事情,祈求平安父母不会落下一个孩子,哪怕这个孩子带着叛逆和调皮的不情愿。五月节那天,走到哪里都会有浓浓的艾草的辛辣涩苦味道,整个村子都笼罩在这浓浓的气息中,这气息变成了过节的一种标志。
说起纸葫芦,也算能够和春节对联媲美的节日装扮了,家家户户都要去买上若干张五颜六色的纸张,早些年,那些彩纸类似于写福字的粗糙宣纸,至少有8张a4纸般大小,一毛钱一张,平时非常抠门的母亲通常会很“豪气”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各买上一张。然后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在晚饭后油灯下,带着笑容和憧憬,耐心的教我们折叠纸葫芦。母亲的手很巧,纸葫芦可以折成单独一个的,两个、三个、四个连在一起的,一个单独的纸葫芦又可以两边有小翅膀的、四边都有小翅膀的,然后把几种颜色的纸葫芦颜色交错的用长线串在一起,底部的纸葫芦下面还会用边角废料的碎纸做成手掌长短的波浪形穗子,长线拴在折回来的树枝上,插在各处,像随风起舞的欢快小鸟,看着满村、满院的彩色飞舞,节日的气氛不知不觉间就热起来了。因为很小就喜欢和妈一起做这些,即使到现在,还是能轻松的就折叠出来各种形状的纸葫芦,可见童年的记忆会是多么的牢固持久。
五月节另外一件大事是五彩线。在五月节的早上,在孩子们没醒来之前,母亲把头天准备好的五种颜色的彩线捻成一根彩色细绳,拴在孩子们的脚脖、手勃和脖子上。然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都会比一比谁的五彩线更漂亮,因为有钱的人家会买上五种彩色线,而稍稍困难的人家,会把平时缝补衣服的黑线、白线也掺杂进去,使五彩线看起来有些单薄和色暗。等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只有女孩子还肯戴着五彩线,而男孩子是怎么劝说也不肯再让五彩线上身了,生怕减低了男子汉应有的气概。但是妈总是在弟弟们睡着的时候给他们拴上五彩线,即使他们一醒来就急急的找了剪刀剪掉。但妈说,即使只戴了一个小时,也能起到祈福平安的作用。我曾问过妈:五彩线是祈祷什么的?妈也只是重复历年历代传下来的老话:五种福气。后来,我自己去查了资料,才发现五彩线祈祷来的五福还真是有个长远的出处。“五福”一词,居然原于《书经》和《洪范》。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真的想不到,看似小小的五彩线,居然包含着这样深远的寓意。
正因为有了这些不一样的习俗,让北方的端午节有了自己的名字和特色,查看资料的话,你会发现它有点明清时被叫做女儿节的味道和影子。明清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五日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玉毒灵符……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在北方老家那里,五月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出嫁闺女回家来走一趟,以前妈总是说这是历年传下来的老令,现在看来真的是包含着众多美好愿望的历史传承。在现代人日渐看淡这些节日的时候,那些传统的节日,该是我们该用心来保留的珍贵纪念,只有我们一代代的坚持,才会让我们的后人找得到温暖心灵的.回家路。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七
今天是传统端午佳节,在传统端午佳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早晨,我一大早起床便闻到了粽子香喷喷的气味,心想,哈哈,今天又有顿大餐了。再看看我的手脚都系上了五丝。
到了餐桌上,我拿起一个豆沙的粽子,这可是我最爱吃的粽子。我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
在吃粽子时,我想到了传统端午佳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当年屈原含冤而死,老百姓为了保护他的尸体不让鱼虾吃掉,所以家家户户都做粽子去喂鱼。可见屈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有何等的重要啊!的那首诗写得好“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传统端午佳节吃粽子忆屈原,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八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撤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时候我最爱唱这首儿歌。因为每次唱这首歌的时候就又有的吃,又有的玩啦!
端午的前一天,家家忙着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这一天,奶奶是大忙人,我是小忙人。因为奶奶包粽子的手艺最好,而我是奶奶的心头肉,自然要在一边帮忙唆。每次奶奶包粽子的时候总是左手拿着粽叶,先把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锥体,然后用右手抓米,放进空心的锥体里,直到装满为止。接着,奶奶用棕叶紧紧裹住锥体。最后,再用一根蓑草把粽叶紧紧扎住。我呢,就在一旁“指挥”―这个粽子包果脯的,那个棕子包咸肉的……奶奶呢,就笑眯眯地照我说的做。等奶奶包好了粽子,我就3个、5个、10个地把那些小巧玲珑的棕子连成串……可惜每次不等奶奶把棕子包完,我就趴在凳子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爷爷总会早早喊我起床,让我和他一起从田埂上砍来艾叶插在门窗上,说是可以驱蚊,还能避邪。
早餐当然是粽子。吃棕子的时候,我喜欢用筷子插在粽子上,然后蘸上白糖。哇!香喷喷的粽子可好吃啦,我一口气能吃掉好几个呢!除了棕子,桌上还会有咸鸭蛋、鲜鸡蛋和妈妈从超市里买来的绿豆糕,足够我们一家吃个痛快!
吃完早餐,奶奶总是会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缠在我的手腕上,还要我佩戴上她亲手缝制的五颜六色的香囊才许出门。
午餐也很丰盛。除了荤菜,还少不了这几样菜:糖拌西红柿、炒觅菜、凉拌胡萝卜、烧海虾、红红的西瓜,妈妈说这是“五红”。
我喜欢端午还因为爷爷的肚子里有说不完的关于端午的有趣故事。从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青掘墓鞭尸到越王勾践演习水师;从东汉时期的烈女曹娥到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爷爷真不愧是当教师的,他说他的故事能一直让我听到老呢!
我爱端午节,它既让我快乐又让我感到神奇。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九
骤雨初歇,日落西山的美丽似乎要给早已灰心丧气的百姓们一丝慰藉,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屈大夫随着破灭的国家远去,从此天下少了一位才高八斗的诗人,国家失去了一位爱国恤民的忠臣,异国他乡的道路上,也将消逝这么一位失心的人,而历史上的素稿上,他将成为最浓墨重彩的点缀!
高一:朱颜
点评: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很好的印象。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端午进行。
美中不足的是:语言有些晦涩,感情表达的不够直白。
作者以平常心描写文章表达感情即可,无需刻意卖弄,反而显得感情不真实。
点评老师:苏璐璐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十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很多数不清,但我最喜欢的传统就是赛龙舟了,说到这里,我就要跟大家解释一下赛龙舟的由来了。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很流行,在北方也有划旱龙舟的习俗,关于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未期。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
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是20xx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我和传统文化的故事就更有趣了,一天,我往窗户一看:“咦,为何岐江上站满了人呢?哦,今天原来是一年一度的赛龙舟啊。”这时候,我连忙叫醒妈妈,跟我一起去赛龙舟。
到了现场,只见湛蓝的天空下,碧绿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我们也拖着龙舟一步一步向前走了过去。比赛开始,裁判的哨声响起,我和妈妈都像疯了一样,我敲锣打鼓,妈妈使劲划龙舟,慢慢的,慢慢的,我们都感觉不到自己的手了,眼看要到终点了我和妈妈使出了吃奶的力,小龙舟立马快速前进了,终于第一个划到了终点了。之后,我和妈妈带着微笑回家了。
赛龙舟是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了。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十一
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就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不少的传说。流传最广的就是纪念中国历史伟大的诗人屈原。
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带了端午节那一天,我们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状有三角形,四角维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子里面的陷也有很多种,有豆沙·霉干菜肉·芹菜肉·还有红枣的,味道非常好。一株香时间粽子出锅了,外婆把粽子端了过来,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先把外面的绳子解开,再把粽叶剥掉,啊!真香,我吃了一个还想吃第2个,可惜我的肚子已经装不下了。
啊!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节。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十二
端午的味道,有如百合花的清香,淡而优雅。
端午的味道,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
端午的味道,有如玫瑰花的芳香,鲜而浪漫。
早盼,晚盼,日盼,夜盼,盼盼盼……盼望已久的端午节终于到了,可是今年的端午节与往昔不同,因为在外地求学,为了中考的奋力一搏,我不得不留在学校里过端午节。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庆祝端午节。原本以为这是件很悲伤的事,可没想到却是如此快乐。
一大清早,还没睡饱呢,就被几个室友吵醒了:“快起来啊,我们到后面那座山上去采艾蒿了!”之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拖出了温暖的被窝,再之后便是一阵忙乱。十分钟之后,我们各自整理好了衣装,迈开了豪爽的步伐,朝后面那座山进军,哇!端午的味道,充满了激情。
到了山脚下,我们不约而同地抬头望着这高似喜马拉雅山的山峰,互相打气后毅然向山顶攀去,由于刚刚下过小雨,所以没登多高我们裤管都被打湿了。“啊!艾蒿。”顺着声音望去,嘿!别说还真有哇,我们一窝蜂似地涌过去,开始疯采,边采边在嘴里嘟囔着:“希望中考顺利,祝愿家人一切平安……”呀!端午的味道,满载欢喜。
我们手中握着艾蒿束,头上戴着艾蒿环,兴高采烈地下山回到学校。刚坐到位子上不久,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我定睛一看,啊!是妈妈。妈妈看到我说:“初三了也不能不过端午节啊!想不想吃粽子啊?来,把粽子拿过去和同学们解解馋吧!”呀!不听妈妈提及,我差点忘记吃粽子了。哇!太棒了,妈妈竟带来这么多粽子,我们都涌上去把妈妈围住,剥开粽子皮,鲜红的大枣就浮现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飘来,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一口下去,粽子少了半边,妈妈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开心地笑了,呵!端午的味道,幸福加甜蜜啊!
你知道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吗?就是端午这天的记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天,端午的味道――四个字“幸福多多!”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十三
端午节快到了,这使我想起了在外婆家过的那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在那里农历的五月初三,就有了过节的气氛,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栽上一盆艾草,到了初四,妈妈和舅妈就准备包粽子了,舅妈拿来煮好洗干净了的粽叶,妈妈把洗好的糯米、红豆、大红枣一起拿了过来,一切准备就绪,就包起粽子来,她俩包粽子的手法很熟练,一会儿功夫就把几十个粽子包好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拿到厨房的大锅里,放满水、架好柴火,开始煮了,我就跟在妈妈的后面围着灶台打转,直到闻到粽叶散发出来的香味,我再也挪不开步了。我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呀!过了好长时间,妈妈说:“粽子煮好了,小馋猫,你要吃甜的还是咸的?我赶忙说:“我要吃甜的!”妈妈就给剥了一个红枣馅的粽子。我大大地咬了一口,说:“妈妈,这个粽子真甜,真好吃呀!”
第二天,我早早地就起来了,因为妈妈说要带我去看赛龙舟。吃完早饭,妈妈、舅妈和我,一起来到了奎湖,远远地望去,湖边密密麻麻人山人海,到处都挤满了人。
我急忙跑到湖边去,看到湖面上有十几条龙舟他们个个腰系红丝带,身穿同一色服装。龙舟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每条龙舟上都有十几人,龙头上站着一个敲锣呐喊的人,龙尾上有一个掌舵的人。
10点钟,比赛正式开始了。看,运动员们已停泊在起划线上整装待发。随着一声枪响,十几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渐渐地7号队的龙舟超越了后面的龙舟,划在了最前面,后面几队也不甘示弱,紧紧咬住不放,“加油、加油!”两岸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所有龙舟上的运动员使出全身的力气,拼命的划着。最后,不负众望7号队以领先半条船的优势获得胜利。
龙舟赛结束了,我们仍然沉静在大赛的呐喊声中,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十四
大家一定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吧?!到了那天,人们就会把早已准备好的粽子叶以及佐料拿出来,精心地包出一个个绿色的四角形粽子,人们再小心翼翼地剥开粽叶,无比美味地咬上一口,啧啧,那味,简直妙不可言!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各地还要进行精彩的划龙舟大赛,人们边狼吞虎咽地啃着端午节的美味佳肴,边尽情地呐喊着为湖上赛龙舟的人们加油,喝彩……端午节是快乐的,那么,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呢?这可是关系到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呢!
屈原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楚国的士大夫,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当时皇帝的重用,最后却被奸臣所迫,被逼得走投无路,带着对自己国家的爱忍痛奔到江边,含着泪背着石头跳江轻生了。当楚王知道这个消息后,才醒悟过来,可为时已晚,我们伟大的屈原,早已跳江几个钟头了,连个尸体都捞不到。极度悲伤的人们害怕屈原的灵魂饿了,便将饭倒入江中,后来又害怕江中的鱼虾将饭菜吃掉,在外面包上叶子做成菱形的样子,那样,鱼虾就不敢偷吃了。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将乘小舟打捞尸体和将做成菱形的饭团转变成了现在的赛龙舟和吃粽子。有的地方还要在那天给孩子的手和脚踝绑上色彩鲜艳的细线,据说那样可以防止蛇咬,相当于端午节的护身符呢!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十五
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粽、火腿粽、赤豆粽……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盼星星,盼月亮,按照我们吉林的习俗,昨天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包粽子。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保佑我们人间的平安。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草,香满堂。吃白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十六
月初五是端午节,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一大早,我一起床就听到家家户户在放鞭炮,我还听到奶奶在一楼拜神,有很多祭品,这一定少不了粽子。我还知道端午节大概的来历:
古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杀死后,楚国老百姓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以后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了。然后妈妈叫我打开电视,我一打开电视就看到有红,黄,橙,绿,蓝各五种颜色的'旗子的龙船在比赛。龙船头的人是打鼓的,为划船的人加油。本来是黄色旗子的龙船赢的,然后红色旗子的龙船赶上了黄色旗子的龙船,红色旗子的龙船就赢了。
今天我真高兴。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十七
吃粽子,赛龙舟,放鞭炮……可真热闹啊!我最喜欢的端午节又来了。
这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金山看赛龙舟。爸爸开着车带我去东建河,到了东建河的岸边,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看见了清澈见底的河流,周围人山人海。
我跑到东建河边,看见有五条船,每条船上有13个人,裁判响亮的喊:“预备,开始!”只见五条船像离弦的箭飞驰而去,每条船上都有一个总指挥,这个人拿着鼓槌在“咚咚”地敲,船员们听着响亮的的'指挥声,按节奏向前划,岸边的观众一直喊:“加油,加油。”听到加油的喊声,船员们更加齐心协力地划船,直到最后,3号船胜利了,他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咧开嘴笑了。看完比赛,我和爸爸妈妈高兴地回家了,但是我脑海里满是赛龙舟的情形。
龙舟赛让我懂得,团结就是力量,不知道明年的端午节,3号船还是不是冠军啊?我一直期待明年的端午节!
端午节初中(热门18篇)篇十八
端午节就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就是赛龙舟。此时这时,妈妈对我说:“你明白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明白呀!此时相传龙舟竞赛就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
把粽子投进江河,就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明白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齐。
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此时这倒就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齐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此时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此时就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