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调整性,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实例。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一
一、了解农历、24节气。
1、欣赏校本课程-24节气图片。
2、了解农历与公历区别。
3、了解24节气由来。
4、读、背24节气歌,清楚24节气名称。
二、学习冬至习俗、传说。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节气吗?(冬至)。
1、那冬至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天呢?(每年12月22日左右,12月21——23日),今年正好是12月22日这一天。
2、冬至有什么特点呢?谁来给大家介绍?
3、读“九九歌”。你知道这首九九歌和冬至的关系吗?(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4、还记得冬至那天晚上你们吃的什么吗?怎么都吃的饺子呀?难道有什么讲究吗?(学生交流,了解冬至吃饺子的故事)。
5、原来还有这样的习俗和传说!那你还知道冬至有哪些习俗和传说吗?
(1)冬至大如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2)冬至吃狗肉。习俗从汉代开始。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狗肉,觉得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3)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4)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6、同学们搜集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下面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注意刚才交流过的就不要重复了。
三、交流冬至谚语。
四、交流冬至诗词。重点诵读《邯郸冬至夜思家》,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意,感受诗人情感。
五、总结。
六、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谚语、诗句,并抄写到农历游记本上。
2、搜集有关梅花的诗词、图片。
3、下一个节气是小寒,搜集、准备资料。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全新的课,对于学生、对于家长、对于我来说都是如此。由于要对家长开放,所以心里一直有些忐忑:家长能接受这样的课程吗?课堂上该以什么为重点学习?学生们的准备能不能达到预期设想?学习效果会怎样?……众多问题困扰着我,在上课之前心情一直是紧张的。但最终的展示结果还是很令人欣慰的。孩子们课堂上充满了兴趣,表现的很精彩;家长们反映也很热烈,觉得这样的课堂很能锻炼孩子的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也让孩子对诗词的.背诵更有兴趣,都表示会支持我们的校本课程继续开展下去。尽管课堂上取得了令人高兴的效果,但不足之处还是很明显的:
1、由于是第一次开课,所以对于课堂模式还是不很清楚,整节课下来环节不够紧凑,重点不是很突出。
2、课堂容量过大。由于是第一节课,要把农历、24节气的知识都介绍给孩子,所以课堂内容有些多,导致整个课堂比较急,每个环节都不能深入进行,有些浮于表面。
3、教师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也有待深入。以后每节课前要做大量准备,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有的放矢,避免出现不知孩子在讲什么的情况。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二
教案是老师对整节课的时间安排及知识把握。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冬至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1、了解冬至节气的由来、特点。
2、学习《邯郸冬至夜思家》和《辛酉冬至》,感受诗歌的意境。
3、收集并分享与冬至相关的知识,尝试做一张以“冬至”为主题的书签。
:品诗歌,悟意境。
课件,学生专用记录本
一、了解冬至节气的特点。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节气,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是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
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吃饺子、南方有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
《邯郸冬至夜思家》和《辛酉冬至》,感受诗歌的意境。
1、带读;2、抄写;3、给出相关注释,帮助学生理解。
4、交流感受;5、背诵
三、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2)方法:1、带读;2、抄写;3、给出相关注释,帮助学生理解。
交流感受;5、背诵
夜至長而晝至短。麋角解,熊深眠。一陽生,水泉動。萬物白茫,霜雪漆地。此時,一爐炭火,照印紅顏;滿室蒸騰,香溢千戶。北吃餃子,南食湯團。寒中取暖,懶懶閒話今年往事。寒暄一壺茶,席間萬壺酒。正是可長歌,可醉飲,惟不可離去也。冬至日,圍爐話新年。
農曆十一月十二日。
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三
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1、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板书:冬至。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
(教学形式:学生介绍,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
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见补充材料)。
传说二:冬至吃狗肉。(见补充材料)。
传说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见补充材料)。
传说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习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习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亦称“冬至丸”。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3)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1、交流:引领学生走进冬至节,齐过冬至节,交流自己的父辈和祖父辈是怎样过冬至的。
2、回忆:自己家里是怎样过冬至的。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等,将择优评奖。
1、畅想:下一个冬至,你打算怎么过?
2、结合时令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或描绘出你最向往过的冬至的情景。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四
1、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2、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
3、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增进父母亲情
20xx年12月10日小班8:00开始中班8:30开始大班9:00开始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案板、围裙,菜刀(班主任合理分组安排)
以微信、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家长需要准备的物品(提前三天通知家长)
3、班级准备:洗手液体、洗手水。
(一)介绍冬至来历
冬至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我国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不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祭天祭祖外,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宰羊、吃馄饨的风俗,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二)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始包饺子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饺子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比赛:
1、擀皮
2、包饺子
3、吃饺子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饺子拿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协同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儿歌、唱歌、故事、亲子朗诵等活动(班主任设计好)(等待饺子煮熟)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2、邀请家长品尝————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xx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五
1、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节以及冬至节的来历。
2、感受绘本故事中冬至节的习俗。
3、让幼儿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3、制作课件。
1、播放《节气歌》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出《冬至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讲述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绘本故事《冬至节》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冬至”又称为“冬节”。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2)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
(3)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
(4)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
用纸黏土制作饺子和汤圆,感受冬至节的氛围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六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吃麻糍来表示全家团聚、庆丰年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厨具却很难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很多人对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已全然不知。冬至即将来临,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麻糍,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息,了解麻糍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l.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1、与客座教师联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准备好。(糯米、芝麻、黄豆、红糖)2.联系车辆。
六、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糍店,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1章:小朋友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
2-章: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章: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章: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七
1、冬至,问候传,路途遥远,短信传思念,短信虽然小,价值就毛,情谊却不小,含义有千万,祝福声声在里面,健康平安念一念,愿你幸福快乐能长远!
2、冷冷的天,锁不住情意的暖;缕缕的风,吹不断思念绵绵;问候已装满,拨弄在心间。冬至时节,愿你身体棒棒安,日子蜜蜜甜,幸福恒久远,快乐永无边!
3、冬天到,寒气袭,锻炼不忘记,多做运动好身体;天气变,北风起,记得多添衣,注意保暖要切记;好朋友,常惦记,问候短信表心意,愿你开心快乐过冬季!
4、愿你人生道路上的阴霾就像冬至以后的黑夜一样,越来越短。愿你生活长河里的光明就像冬至以后的白天一样,越来越长。祝你好运连连,幸福永久。冬至快乐。
5、深冬已来到,短信来报到:保暖很重要,不要太花哨;热汤嘴边绕,晚间要烫脚;适当慢慢跑,卫生别感冒;送你温暖袄,健康当外套。祝你冬天身体好!
6、冬至到了,我送你一分温暖,两分温馨,三分温润,四分温婉,五分温情,六分温柔,七分平安,八分甜蜜,九分吉祥,愿你度过十分幸福暖洋洋乐融融的冬季!
7、短信一毛表我心,轻于鹅毛情意深。好久不见常挂念,电话这头等佳音。秋风乍起柳荫飞,河畔倒影夕阳辉。天冷加衣莫着凉,常发短信表我慰。
8、摇摇手,快乐全部围绕你,挥挥手,悲伤全部远离你,摆摆手,幸福全部奔向你,动动手,我的短信发给你,祝你冬至快乐乐,爱情甜甜蜜蜜,事业更是红红火火!
9、冬至到,刺骨寒;昼短夜长美梦笑;享天伦,吃饺饺;煲热汤,驱寒冷;发短信,送祝福:祝你身安康业有成事事顺!
10、冬至到,送你肉馅饺子,益气补血,祝你一整个冬天充满快乐;送你海鲜饺子,营养丰富,祝你健康成长,远离疾病;送你蔬菜饺子,绿色健康,祝你的心情也如大自然般纯净舒畅。
11、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大雪随风降,祝福与您行;降温总无情,问候暖身心;短信虽礼轻,礼轻情意重!冬季渐深,温度渐冷,注意身体,健康养生!
12、被关怀是幸福的,所以我把关怀送给你;被思念是甜蜜的,所以我把思念送给你;被祝福是快乐的,所以我把祝福送给你。祝你立冬快乐,开心无比。
13、白天忙着包饺子祭祖先,晚上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喜闹一场,满桌菜肴因有尽有,表示节日的慰问。愿朋友身体好!一路顺万事兴。冬至快乐愉悦!
14、冬至送你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快乐与你拥抱,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你微笑。
15、冬至太阳开始回转,天气渐进寒冷,冰雪加厚北风呼啸。朋友有病在身千万注意身体,穿暖喝好出门戴上耳套口罩,防止伤风感冒。愿你冬至祭祖扬德交好运!
16、三节相连,冬至的饺子,圣诞的帽,元旦的祝福提前闹。冬至刚过,浪漫圣诞又来,值此节日交汇之际,愿君“饺”好运,得浪漫,永幸福!
17、春分最美是亭亭玉立的玉兰,夏至最美是郁郁葱葱的.林木,秋分最美是绚烂多姿的红叶,冬至最美是热气腾腾的水饺。祝你冬至“饺”上好运,“至”乐无边。
18、冬至气温低,天寒地冻多穿衣,发发短信传温暖,捎带祝福一点点,愿你身体健康不心烦,工作顺利多赚钱,爱情甜蜜人人羡,家庭幸福好运添,心情愉快笑容灿。
19、圣诞冬至串一串,开心快乐永不散。好运幸福串一串,家庭和睦财不散。朋友祝福串一串,友谊常青情不散。转发短信串一串,保你圣诞冬至温暖祝福不断。
20、冬至吃饺子,一个饺子一颗心。吃韭菜馅饺子,愿你青春常驻;吃萝卜馅饺子,愿你健康长寿;吃蘑菇馅饺子,愿你钱袋渐鼓;吃三鲜馅饺子,愿你家庭和睦。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八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九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有冬至吃米团、吃长线面、吃汤圆等习惯。我们漯河的习俗是冬至吃饺子,有吃了冬至饺子就不冻耳朵的传说。
冬至那一天,我们照常上课,中午在学校没有吃饺子。下午,爷爷奶奶给我家送来了他们亲手包的饺子。晚上,妈妈煮好饺子,我就迫不急待地盛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着可口的饺子,不由得想起爷爷奶奶对我的关爱。
自从我出生后,爷爷奶奶就从老家赶回来,一起养活我、照顾我,还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但是有时候我在他家调皮捣蛋,他们只是数落我两句就“完事”了,仍然一如既往地疼爱我。
饺子越吃越饱,心里越来越暖,爷爷奶奶仿佛就在我身边,用爱时时刻刻抚摸着我。以后我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多吃他们做的饭,因为他们最喜欢看我吃他们做的饭了。
我喜欢冬至这个传统节日,喜欢吃爷爷奶奶包的饺子,更喜欢全家人的亲情。
文档为doc格式。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十
今天是冬至,爸爸妈妈说要吃饺子,他们就一起包起了饺子。我想,能帮爸爸妈妈做点什么事呢?对了,我可以帮他们砸蒜啊!
平时看爸爸砸蒜都特简单,我想应该没啥问题。说干就干,我找来蒜头,剥了七八瓣,蒜瓣白白胖胖的,就像小娃娃。我抡起擀面杖,对准一个蒜瓣,使劲砸下去。“嗖!”地一声,蒜瓣像只青蛙一样,跳到了洗菜池里。你这个淘气包,我就不相信砸不烂你。我又举起擀面杖,瞄准蒜瓣砸下去,结果还是砸偏了,差点打到我的左手。说时迟,那是快,我拿起擀面杖“咚咚咚……”七手八脚地乱砸一通,结果没砸碎几个蒜瓣,蒜汁还溅到了我的眼睛里,搞得我泪流满面。妈妈见我这样狼狈,说:“哎呀,你这是在砸蒜,还是在打仗啊!你应该先把蒜瓣压破,撒一点盐,再砸。你试试看吧!”我照妈妈说的,把蒜瓣一个个压破,再撒上一点盐,砸起来,蒜不但不乱跑了,也不再溅蒜汁了。我终于学会了砸蒜。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用心、掌握方法才能把事情做好。
文档为doc格式。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十一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一个传统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
每到12月份时,太阳直射点往南半球移动,在12月22日移动到南纬23°26′时,便不在往南移动,过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便开始往北移动,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中文名:冬至
别名: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
代表寓意: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
气候特点:暴雪、低温
季节:冬季
时间:每年12月21或22或23日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270°
前一节气:大雪
后一节气:小寒
属性:二十四节气的十一月中气
冬至假期:汉代5天假期、唐代7天假期
起源:依据天象物候制订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十二
1、短信传递,快乐为你。祝福其间,多多留意。冬至福至,饺子送你。吃一个快乐,吃两个幸福,吃三个好运,吃四个记得喝汤。冬至快乐。
2、冬至雪落,寒意脉脉。天各一方,山遥水阔。情意不减,思念如昨。真心祝愿,平安快乐。好运相伴,成功在握。善自珍重,心平气和。
3、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平安皮包如意馅,冰天雪地不觉寒。
4、冬至到,祝福送,短信关怀早送到,愿你:烦恼忧愁全抛掉,寒风冷意都赶跑,幸福平安来开道,开心快乐紧拥抱,温暖真情来储藏,幸福一生乐逍遥。
5、冬至到了,为你点燃友情的篝火,赶走冰寒冷霜;为你煲上思念的热汤,驱跑发烧感冒;为你抒写真挚的问候,温暖你的心扉。愿你生活美好,健康幸福。祝你冬至快乐!
6、冬至节气,养生第一,饮食规律,喝粥适宜,护肝补气,红枣蜂蜜,出门加衣,保暖切记,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祝你如意,好运广聚,万事顺利,家庭甜蜜。
7、冬至冻一冻,增强抵抗力,身体更健康。冬至动一动,提高耐寒力,无病又无恙。愿你身体好,心情更好。冬至节气快乐!
8、朵朵霜花,想到儿时窗上的剪纸。片片雪花,忆起父亲忙碌的故事;点点梅花,就是母亲教我的小诗。我思念的亲人:冬至到了,注意身体,多多保重。
9、风起时,云不会孤独。叶落时,大地不会孤独。飘雪时,天空不会孤独。想你时,我不会孤独。温暖在,季节不会孤独。祝好友冬至快乐!
10、关怀不是今天才开始,祝福也不是今天就结束,我把最诚挚的心,最多的关怀和最深的祝福送给你,轻轻的告诉你,今天是冬至别忘记吃饺子!
11、寒风凛冽多加衣,地上冰滑小心摔。白昼短暂早归栖,雪花飘逸心自怡。饭肴滚烫胃更饱,雪景美好我自赏。祝您冬至愉快!
12、我原是一只羊,在冬至这一天连肉带毛和血,被你吃了,为驱寒。我的贪图是:能躺在的肚子里,感受温暖。
13、大河上下千里冰封,两岸人民意气风发。机器轰响满天雾霾,一派热火现代工业。朋友冬至到了,别因工作忙忘了祭祖吃饺子。愿你冬至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14、冬至开始数九,愿你快乐越数越“九”,烦恼统统溜走;钞票越数越“九”,压力匆匆出游;健康越数越“久”,疾病不敢存留;祝冬至数九,幸福久久!
15、冬至到来天已寒,昼夜长短也已变。男要补肾女养肝,寒凉食物不要沾。多吃蔬菜和水果,牛肉羊肉是首选。适当运动不可忘,健健康康每一天。祝冬至快乐!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十三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比立冬更冷一些。
"至"冬季是截止了"立"是开始进入冬季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冬至是"数九"的开始,表示冬季最冷的时候到了,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个"九",俗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杏花开;八九燕归来。意思是冬天最冷在三九,之后就逐渐春暖花开了。
热粥暖胃。
立冬补冬不可盲目"进补"。
在补冬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如吃"腊八粥"有助于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固精、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
甘薯、马铃薯、红薯。
立冬养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立冬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那么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
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
鸡蛋、鱼类、乳类。
立冬饮食养生以增加热量为主。
立冬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立冬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十四
1。愿意参与冬至的民俗文化活动。
2。能独立或与同伴合作制作饺子。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气冬至,知道它的来历。
幼儿听说过冬至要吃饺子或汤圆的习俗。
教师用材料:课件“冬至的秘密”
幼儿用材料:《健康・社会》
教师和幼儿谈话,引发幼儿已有生活经验。
教师:你知道冬至是哪一天吗?在冬至时我们会吃什么?
1。播放课件“欣赏吧”中的故事动画,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并理解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教师:你觉得饺子像什么?冬至时我们为什么要吃饺子?
小结:古代名医张仲景把药做成耳朵形状的“饺子”治好了人们耳朵的冻伤,后来大家就在每年冬至时吃饺子来保护自己的耳朵。
2。播放课件“欣赏吧”中的电子挂图,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相关习俗。
教师:冬至的时候除了吃饺子,还可以吃什么?人们会做哪些事情庆祝冬至节呢?
小结:冬至的时候,大家会吃汤圆、饺子、糯糕等,有的地方有贺冬、送鞋等风俗。
1。播放课件“玩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制作饺子的乐趣。
2。请幼儿完成《健康・社会》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并理解冬至的民俗文化特点。
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经验。
教师:今年冬至,你想和家人怎样过节?
小结: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小朋友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包汤圆,讲一讲冬至节吃饺子的由来。
1。教师可以布置“冬至节”的展板,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冬至节气的特点。
2。根据园所实际情况,可以在“操作体验”环节引导幼儿一起包饺子、品尝饺子,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
1。在阅读区投放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让幼儿通过图片欣赏感受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特点。
2。请家长扫描《健康・社会》封三下方小火车中主题四的二维码,找到故事动画《冬至的秘密》和幼儿一起欣赏,并商量、制订家庭庆祝冬至的计划。
冬至节日教案(汇总15篇)篇十五
为进一步弘扬民俗文化,继承传统习俗,享受健康娱乐,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在这充满激情的十二月份,冬至节的步伐慢慢迈近,这正是我们举行活动的好时期,也是我们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大好时机。而作为新时代的代言人,高中生总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对新奇的活动必定会踊跃参加。这也是为了展示高中生的青春风采,增进思想交流,繁荣校园饮食文化,拓宽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同时,借冬至佳节、圣诞气氛、元旦喜气以师生包饺子的方式,在动手中共创和谐,在和谐中品味欢乐,在欢乐中放飞梦想,为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携手创造的每一次成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冬至时节“吃饺子”是中国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在今年冬至到来之际(12月22日)举办“第二届饺子文化节”活动,围绕冬至节日书画展、包饺子比赛一系列活动,让同学感觉到节日的温暖,并借此活动弘扬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包饺子。给学生讲解“冬至”的含义。
2、借此机会,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协作精神。
3、临近期末,也借此机会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让大家用轻松的心态,来对待即将到来的考试。
4、以“丰富同学生活,增进师生之间感情”为宗旨,使我们的精神更加饱满,让同学们更好体验到从制作到品尝“饺子”这一传统美食的全过程。品尝饺子是为了品尝那含在饺子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味道。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三)上午9:30—11:30预计时长2小时。
餐厅
活动内容:包饺子(提前准备好几枚洗干净的硬币,需找福饺子,最后合影留念。注意别吃到肚子里!!!)、煮饺子、吃饺子、包饺子比赛、敬老师吃饺子(第一碗饺子献给老师们,学生齐声喊:老师,你们辛苦了!请您吃饺子!)。
游戏环节:包饺子比赛(质量)将学生分组,用准备好的馅料和饺子皮进行包饺子比赛。
判定标准1: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包的最多。饺子数量一个一分,质量不过关的饺子不计分,记录各组得分情况,得分最高为胜。
判定标准2:每小组选出5个饺子进行评比,看哪些饺子最好看美观,最有创意,评出手最巧的小组和个人,用饺子摆造型,并合影留念(注意收集素材)。
1、班主任宣传:关于冬至的由来(文字、视频)
横幅标语宣传:今日冬至饺子明日三高骄子
温暖冬日
百饺盛宴
冬至冬至祝我福祉
冬至吃饺学习学好
(办公室柴彬负责,挂在餐厅,餐厅电子屏能用更好)
2、摄像、电视台录像制作宣传。(张霖负责摄影、顾校长联系电视台)
3、各班老师做好安全讲解和发动工作。
(1)以班级为单位包饺子,班主任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人员分工有班主任老师分配,根据实际情况,年级主任把老师分到班级(必须参加)。
(2)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物品有:拌好的饺子馅、和好的面团、面粉,锅排4—6个(也叫盖排,放饺子用的)、擀面杖(若干)、案板6个、勺子、围裙,袖头,口罩等(班级自备)。(注:老师把所带物品提前分给有条件的学生,提前和家长进行沟通,周二下午5:00前送到学校)
(3)活动期间播放音乐,烘托气氛(年级主任准备音响设备)。
4、学校提供面粉及和好的饺子面和拌好的饺子馅。(学校餐厅提供)
5、保持好班级所在区域的卫生,注意安全(刀具)。
活动期间不能任意涂抹面粉,吃饱不乱倒,杜绝浪费。
班主任和配班教师
1、安全教育、节俭教育(工具的使用)
2、学生带厨具要和家长沟通,征得家长同意和配合。
3、注意个人卫生(提前香皂净手)。
4、横幅内容:热烈祝贺“冬至,我们在一起”活动圆满成功!(餐厅门口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