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大班教案,教师可以提前预知教学难点和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应对教学中的挑战。在这里分享一些大班教案的案例,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一
1、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活动展开:阅读幼儿用书,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请打开书的`第17页,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朋友,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知道预防传染病的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相同的选取画得较好的粘贴。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二
1、在活动中体验、感知,了解和掌握基本卫生、游泳安全知识,形成自我保护和保健的基本能力。
2、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课件、创设去海边游泳的情境、水果、饮料、游泳衣、救生圈等。
1、谈话:炎热的夏天悄悄来到了,你最喜欢参加夏天的什么活动?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播放海滩的游泳景象的录像,激发幼儿参加的热情,创设一起外出去游泳的情境。
1、创设情境:在途中大家口渴难忍,要购买水果、饮料。
2、出示水果,幼儿自主选择、辨析。
教师扮演水果店的老板出示两盘水果,(一盘洗过了的好的.水果,一盘没有洗的还有点烂的)请几个小朋友挑选。
3、明确饮食卫生。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对夏天吃水果的认识,形成讲究卫生的意识。
2、通过讨论,教师小结:(1)中暑的原因或条件;(2)怎样预防中暑。
3、请幼儿商讨救鲁蛋的方法。播放另外一半动画片,即鲁蛋得救的部分。
1、到达目的地,创设游泳氛围。教师扮演游泳教练,讲述发生的溺水事故,引起幼儿重视。
2、教师播放游泳片,让幼儿明白准备活动的要领和安全知识,以及注意事项。
1、教师小结:在炎热的夏天,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边走要注意健康和安全,现在暑假快要到了,每一位同学小朋友都要注意这些问题,过一个健康、安全的暑假。
2、师生一起伴着音乐学唱儿歌。
夏天到,火辣辣,小朋友们乐陶陶。多喝水,慎饮食,出外活动要当心。健康安全要牢记,养成生活好习惯。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三
1、通过本次学习,为学生控制秋季疾病流行和健康的生活提供了知识保障。
2、使学生知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谈话导入。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二、介绍常见的传染病以及特点。
1、流行性感冒。
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流行性腮腺炎。
5、麻疹。
6、猩红热。
7、手足口病。
三、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
——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
——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
4、虫媒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
——见于乙肝、艾滋病等。
6、土壤。
——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
四、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更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产生?采取哪些措施?
1、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从事餐饮业、保姆等工作的人员应定期体检。
2、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
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3、教儿歌:
预防疾病15字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衣被”自主预防传染病儿歌。
4、掌握七步洗手法。
5、按时、及时接种疫苗。
五、怎样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学生自由发言)。
(1)每天扫地。
(2)常擦桌椅和门窗。
(3)不乱扔纸屑果皮。
(4)不随地吐痰。
(5)桌椅摆放整齐。
(6)注意通风换气。
(7)加强锻炼身体。
六、教师小结。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四
1、了解在水边玩耍的危险。
2、知道在没有成人陪伴的时候不靠近水深的地方,不到危险的地方玩水。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
(1)有水的地方:湖边、河边、海边、游泳池等场景一组;。
(2)故事《小猫咪咪落水记》。
2、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幼儿学习资源《水中游玩要当心》。
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喜欢玩水吗?
幼: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玩水,你们有没有去过这些地方?
教师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水的地方(湖边、河边、海边、游泳池等)。
师:谁陪你们去的?你们是怎么玩的?(幼儿回答)。
基本部分。
1、师:小猫咪咪也很喜欢去这些地方玩耍。(教师出示小猫咪咪的图片)但是呢,小猫咪咪在水边发生了一件事,让小猫咪咪再也不敢独自去水边玩水了,是什么事呢?请听故事。
教师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2):故事《小猫咪咪落水记》。
小结:水边虽然很好玩,但是水边又湿又滑,很容易发生危险。没有大人在身边,小朋友不能独自到水边玩耍。
2、互动讨论:他们的做法对不对。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或阅读故事《水中游玩要当心》。提问:他们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1)在公园的中心湖:爸爸妈妈带淘淘划船,淘淘趴在船舷上,使劲够湖里的水草,船都被他压歪了。
(2)小河边:当当一个人挽着裤腿在捉鱼,晴晴站在窄窄的河沿上两手伸开在玩走平衡木的游戏。
(3)大海中:兵兵不顾妈妈呼喊,自己去追赶被海浪卷走的皮球;莉莉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跳海浪。
(4)游泳池里:婷婷在妈妈的帮助下,带着游泳圈玩水;丁丁站在游泳池边模仿运动员跳水。
小结:在水中玩耍,一定不能远离大人,要避免做危险的动作。
结束部分:完成幼儿学习资源的操作练习。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五
1.了解流行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活动展开:阅读幼儿用书,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请打开书的第17页,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朋友,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知道预防传染病的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
4.活动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相同的选取画得较好的粘贴。
因为有的幼儿以前就看见过或者自己就被传染过某些传染病所有自身的经历,老师可以请那些小朋友讲讲自己的感受,然后大家一起论,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效果更好。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六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易察觉,在有害气体中中毒发病率最高,但生活中我们处处也离不开“一氧化碳”的使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警惕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为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让我们的孩子了解生活中一氧化碳存在的地方以及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希望幼儿在学习此类知识后,能从生活的各方面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七
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1、教学挂图。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
(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幼儿讨论、讲述。
(2)教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3)教师小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传染病一定要隔离、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感情朗读课文,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1、多媒体课件。
2、了解艾滋病的一些知识。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揭示课题,指名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长句。)。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指导读好长句。
生再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
三、思考质疑的问题。
全文的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依据是什么。
请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你觉得本篇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读后互相交流。
学习第一自然段。
四、学生自读。
通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为什么一位12岁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去世了会引起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指导学生结合重点词语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写生字词。
学生说说这一课的大致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细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感悟不幸。
读悟课文第2段。生自读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读悟课文第三,四段。
感悟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语,体会艾滋病的疯狂可怕,体会恩科西不幸中的侥幸。(如第三段中抓住每天,都有,近200名,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也许是,最强的,竟然,一直,挺到体会出得了艾滋病的不幸。)。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细读课文第五,六,七段,感悟抗争,结合第一段,细读课文第八,九段,感悟关注——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用学习三,四段的方法去继续理解和感悟课文。
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
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和灾难,都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我们还要同情,帮助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九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从1982年6月5日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发表的第一份报告列举了5例此后被称作艾滋病的病例到今天,已经26年了。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艾滋病的现状。
这种疗法俗称“鸡尾酒疗法”,由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于提出,通过联合使用3种或3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来治疗艾滋病。这种疗法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
培养孩子健康的性心理。
培养健康的性心理应该破除我们观念中的“自然明白论”和“儿童不宜论”。直到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各级教育机构里,健康的性教育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许多人的头脑里还存在着不少有害的观念,将其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明白论”,认为过去没搞什么性教育,一代一代不也都结婚生子,什么也不耽误,这类事情长到时侯自然就啥都明白了;一类是“儿童不宜论”,认为对儿童进行性教育会使孩子过早地注意和明白性方面的问题,因而担心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从表面上看,这些观念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实际上这些观念必然会导致对孩子进行不健康的性教育,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即使你在孩子面前故意躲开所有与性有关的问题,但这种表现本身就是对孩子作了很糟糕的性教育。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十
(一)观看视频,了解山林火灾事故。
1、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
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什么,你还在哪里看到这样惨不忍睹的场面?你看来有什么感受?
(二)参与讨论,了解发生山林火灾的原因。
1、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
2、视频中有几种动物?他们有哪些不同的神情?
1、幼儿自由讨论讲述。
2、图片展示,提升经验。
l上山游玩不带火种。
l不在山上吸烟、烧东西吃。
l上山祭祀不烧纸钱。
l认识中国山林防火标志。
1、小朋友发现山林火灾,先逃生再报警。
2、找到逃生出入口,找到水源,浸湿衣服裹住头逃出来。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课件。
3.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春天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比如在春季有些小朋友就得了手足口病,你知道吗?谁来给小朋友说一说。幼儿个别说。
2.春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呢?(春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气候多变。)。
3.春季还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呢?幼儿自由说。
4.观看课件。
5.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咳嗽、水痘、腮腺炎、红眼病、麻疹、手足口病等。
1.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
2.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3.幼儿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1.提问: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不喝生水,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勤剪指甲,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相同的选取画得较好的粘贴。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十二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禽流感知识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老师引出本次班会的内容:
最近一段时间,禽流感作为传染病在一些地方出现,为了更好的预防禽流感、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特别召开主题班会。
二、简要介绍禽流感:(班长)。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三、预防措施:(学生交流)。
2、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3、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4、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
5、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6、这段时间也尽量少吃肉类食品,饮食要清淡,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营养平衡,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多吃水果、多饮水,避免疲劳。
四、班主任小结:
只要同学们注意讲卫生,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将禽流感拒之门外。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十三
1、了解流行性的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请打开书的第17页,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朋友,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知道预防传染病的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相同的选取画得较好的粘贴。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学会勇敢地接受医生的治疗;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健康地生活。
活动准备:
课件《“阿嚏”不见了》。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讲述故事《“阿嚏”不见了》。
2.回忆故事,回答问题:
提问:1)妈妈去买药之前,嘱咐彬彬怎么做?
(多喝热水,不要乱跑)。
2)医生在给彬彬打针之前,对彬彬说了什么话?
(感冒了是要看医生的,不然就会传染给别人)。
3)彬彬的病是怎么好的?
(打完针吃完药)。
小结:生病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使你不能上幼儿园,不能和朋友们出去玩,甚至不能吃你心爱的冰激凌。但是,如果拒绝打针、吃药,只会让病变得更严重,还可能把病传染给别人。所以,勇敢地接受医生的治疗吧!
二、说一说——知道感冒了该怎么办。
1、通过谈话,归纳感冒的主要症状、原因及简单的治疗方法。
提问:1)你感冒过吗?你感冒出现了哪些症状?有什么感觉?
(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通,喉咙干痛、头痛等,身体非常不舒服。)。
2)人为什么会感冒?
(太累了,着凉了都有可能)。
3)感冒了怎么办?想一想,感冒时,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
小结:当我们受凉或是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流鼻涕、咳嗽等,感冒时要及时看医生,按时吃药,多喝开水,注意休息等。
三、学一学——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来预防感冒。
1.翻翻乐:幼儿回忆以往经验,设想预防感冒方法,老师根据幼儿回答运用图示的方法逐一出示。
小结:爱干净、经常洗手;
注意冷暖(热了要脱,冷了要穿),
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
注意营养(蔬菜、水果;达到营养摄入均衡)。
感冒流行时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2.带领幼儿到户外游戏,锻炼身体。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十五
1、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1、教学挂图。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
(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幼儿讨论、讲述。
(2)教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十六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通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一、揭题解题,推知大意。
1、揭示课题,指名读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2、师简要的介绍一下艾滋病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词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小斗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课文2、3、4节,感悟不幸。
1、读悟课文第2节。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2)让学生抓住相关的词语,朗读体会这一段中所包含的情感。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读悟第三、四节。
(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可怕。
(2)指名读课文,体会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运的无辜、不幸、可怜。
(二)细读课文5、6、7、节。
1、自由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样做的呢?
2、自由读第7节,同位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节。
(三)细读课文8、9节,感悟关注。
1、自由读课文第8、9节,说说恩科西是哪一天离开人世的?
2、出示:第九节的内容。
(1)指名读。
(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三、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
(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
(2)同情、帮助、尊重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顽强抗争。
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
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大班范文(17篇)篇十七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
5、周围无人,可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地呼救。
3、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4、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5、遇到大风大雨、大浪或雾太大的天气,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
6、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
7、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8、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如果出现有人溺水,更不要冒然下水营救。
1、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戏、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2、游泳时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或老师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有哪些防溺水的知识。
游泳应在有安全保障区的游泳区内进行,严禁在非游泳区内游泳。农村的少年儿童应在选择水下情况熟悉的区域。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1、和大人一起,去游泳的孩子们一定要带上爸爸妈妈,因为自己还不能应变突发情况,主要时候还得靠爸爸妈妈,并且还要提醒家长们看好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长总是把孩子丢在一旁玩手机,要时刻地盯着孩子才行。
2、做好热身,游泳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学过游泳的小伙伴都会知道,这是常识,这是为了让身体适应过来,就不会发生一些抽筋等情况。
3、去游泳池,去游泳的话,一定要去正规的游泳池,因为一些湖、江区域,有可能有不知道的危险,所以我们从来不去那些地方游泳。
4、不会游泳要带游泳圈,不会游泳的小伙伴,去玩水,要带上游泳圈,这样比较安全些,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事情。
5、学会游泳,学会游泳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自己遇到危险时,可以自己救自己,还要学会一些常识,这是一项求生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