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这些大班教案的范本不仅仅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更是教师对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一
通过让幼儿复述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四要素,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发散性和灵活性。
(二)情感与人格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激发幼儿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品德。通过理解这一童话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一)知识经验准备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物质准备vcd、电视机、录音机,故事主要内容汉字字条,故事人物图像每人一份,文字故事每人一份。
(一)提出要求,重温童话。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童话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四要素)。
2.向幼儿提出要求后,完整重温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引导幼儿讲出故事四要素,助幼儿理解童话内容并尝试复述童话。
1.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故事四要素,师出示汉字对幼儿所说的语言进行概括和规范。
2.鼓励幼儿胆地操作材料,复述故事,教师用正确的书面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并在黑板上出示。
(三)跟随录音朗诵童话内容,激发幼儿根据情节自由表演(激发幼儿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分三组进行,让幼儿自由选择。
1.表演小女孩。
2.运用人物图像跟读故事。
3.边指字,边跟读。
艺术:提供头饰,让幼儿自发地表演。
健康:组织幼儿参加扶贫助困的捐款活动,让幼儿养成乐于助人,同情他人的品质。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二
1.知识目标:
1)比较北国的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体会对比手法及欲扬先抑的写法在文中的作用。
2)揣摩、赏析精彩的词句,体会本文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3)理解文章的主题,领略作者的情感。
4)掌握如何准确形象描述景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欣赏散文的能力,迁移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为了追求美好的未来,应该做一个勇于挑战困难、挫折的人。
2)要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人。
目标1、2。
诵读、合作探究等。
目标2、3。
多媒体。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直接导入。
二、新授:
1)教师范读课文。
2)作者是如何描绘江南春天的?
(学生读书)。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在欣赏江南春景图片)。
3)江南春天具有什么特点?
4)作者是如何描绘江南春风的?
(《绝句》志南)。
5)江南春风具有什么特点?
6)北京人认为“春脖子短”,对于北京的春天,还有其他看法吗?
7)作者喜欢的是南国的春风还是北国春风?(划出文章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在朗读中体会北国春凤的特点)。
(这里可欣赏几幅北国春景图片)。
9)为什么作者一开始不写自己喜欢北国之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你认为北国的春风赋予了我们北方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12)你喜欢北国的春风还是南国的春风?为什么?
13)总结准确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出示大屏幕)。
14)作业:小练笔。
15)课堂小测。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三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的与同学们合作,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学会演唱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的第一乐章,能熟悉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境。教学设想:
春天来了,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呈现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喜爱春天是由于不仅远离了寒冷,还可以尽情地去享受鸟语花香,花红绿叶的大自然。本节音乐课以“春”为情境主题,根据学生对春天已有的.感受与经验,我设计了歌曲《春风》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的教学活动,歌曲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并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与同学合唱二声部;欣赏《春》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目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启发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与同学合唱二声部。
教学准备:
cal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cal课件播放)(展示一组春天风景图片。)(背景音乐歌曲《春天在哪里》)。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2、师:同学们还能说出那些描写春天的诗歌,歌唱春天的歌曲?
(学生分别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春天的诗歌和歌曲)。
讨论交流。
三、新课教学。
(一)、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
1、初听《春》(cal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听完了刚才的音乐,说一说你对春天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教师指导)。
2、介绍作者及乐曲背景。
这首乐曲是意大利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安乐尼奥·维瓦尔第(1678——1741)的一部作品,作者创作的小提琴套曲《四季》旋律优美,曲意清新,备受人们的青睐。《春》是《四季》中的一首。
3、复听《春》(cal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讨论,乐曲中用的什么乐器?模仿了什么的叫声?(引导学生体验小提琴音色)。
4、唱一唱。
学生跟音乐轻生哼唱主旋律。
(二)学唱歌曲《春风》。
1、听一听。
cal课件出示带有歌词的大歌单,播放歌曲《春风》。
师:春风唱着轻快地歌声向我们吹来,我这里有描绘春风吹来的旋律,请同学们用“噜”来模唱。(复听音乐)。
师:歌曲用什么力度?
板书:轻快的mp。
2、唱一唱。
学生跟着音乐轻声模唱歌曲(体验歌曲轻松活泼的意境)。
3、小组展示。
4、二声部合唱训练。
cal课件播放低声部范唱音乐。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5、师生合作二声部歌唱。
6、演唱全曲。
7、分角色演唱。
8、学生互评。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春》,学会演唱了歌曲《春风》,从中领略到了春天的美好时光,愿每位同学都在这美好的春天里有新的收获,获得健康成长。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四
2、尝试创编动作,能用动作表现儿歌的内容活动重点:较清楚地朗诵儿歌。
一、实物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和风有关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初步欣赏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春风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春风都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
2、教师分段朗诵儿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多种形式朗诵儿歌。
三、再次欣赏儿歌,尝试创编动作。
你们觉得这句儿歌哪位小朋友的动作最漂亮?我们请他来当小老师教教我们吧。
四、表演儿歌。
3、我请每组小朋友自己在剩下的儿歌里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给他配上好看的动作。
4、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5、反馈。
五、儿歌表演。
让我们一起变成儿歌中的一员吧。
教师邀请集体朗诵儿歌并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表演。
六、延伸。
春风还让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吧?
春风。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近小草,轻轻一亲,小草醒了。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进树林,轻轻一吹,树叶绿了。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到田野,轻轻一挥,麦苗高了。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进花园,轻轻一唱,花儿开了。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到河边,轻轻一摸,冰融化了。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到幼儿园,小朋友笑了:“春天到了”。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五
有感情地朗诵短文《春风娃娃》。
识字:“红花、树叶、小河、大山。”
了解反义词“大——小”。
了解轻声读法:“娃娃画画”
可移动的春天挂图、字卡、板书、教材。
1、引导。
春天来了,小朋友知道动物、植物有哪些变化吗?用完整话讲给大家听,好吗?(调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历)。
2、出示春天挂图。
请幼儿用完整话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教师指导幼儿有序观察画面,并引导孩子用形容词描述,使语言更生动。)。
3、出示短文。
《春风娃娃》,让幼儿找一找短文中认识的字,用不同颜色的图形标注。(复习颜色、图形,找认识的字,激发识字兴趣。)。
4、听教师范读短文。
幼儿结合挂图理解短文描述的画面。(帮助幼儿形象记忆短文内容)。
5、游戏。
“唱反调”,随师读短文,熟悉短文内容。
6、配乐短文朗诵《春风娃娃》。
7、游戏连一连,画一画。
(教师取下挂图中的绿树叶、小红花、小河、大山、风筝、娃娃)请幼儿边读短文,边动手贴回图片,复原画面。(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8、游戏。
“夺红旗”,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送幼儿进行美文美读,看谁读得动听,先夺到红旗的组胜利。
9、知识点解析。
找一找短文中的.反义词:大——小;给“娃娃、画画”注音,强调第二个字读轻音,了解拼音的标法。
10、游戏。
11、朗读教材。
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短文《春风娃娃》。(培养阅读习惯和手指点读能力。)。
小朋友了解了春天的变化,回家画一幅春天的图画,为春天做一张贺卡。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六
1、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模仿动作的兴趣,感受春天的舒适感觉。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示力。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知识有一定的节奏感。
《春风》磁带,钢琴。
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发展幼儿协调性。
能够听音乐创编动作。
一、导入
春天真美丽,到室外感受春风拂面。
二、展开
1、带幼儿感受春风,进教室。
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小结:春风拂面,春暖花开,引导幼儿表达表达春风的感受。
2、听音乐,感受节奏
这个曲子好听吗,你们听到这么欢快的曲子,想到了春天的什么啊?
3、引导幼儿做动作,创编动作
春天风一吹,柳树怎样了,春雨沙沙,小鸟叽叽喳喳讲不停。
教师可以现制定动作,然后可以请幼儿创编动作。
三、结束
春天太美了,小朋友要快乐的.表示出来。
活动反思:
又是一年春来到,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满了春的气息。用自己的歌声来赞美春天是我们最美的抒情方式,我们班的孩子对于音乐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次音乐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考虑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依据季节,以多种形式的艺术手段开展的。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七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模仿动作的兴趣,感受春天的舒适感觉。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做模仿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并能根据音乐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知识有一定的节奏感。
重点: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发展幼儿协调性。
难点:能够听音乐创编动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春天真美丽,到室外感受春风拂面。
二、展开。
1、带幼儿感受春风,进教室。
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小结:春风拂面,春暖花开,引导幼儿表达表达春风的感受。
2、听音乐,感受节奏。
这个曲子好听吗,你们听到这么欢快的曲子,想到了春天的什么啊。
3、引导幼儿做动作,创编动作。
春天风一吹,柳树怎样了,春雨沙沙,小鸟叽叽喳喳讲不停。
教师可以现制定动作,然后可以请幼儿创编动作。
三、结束。
春天太美了,小朋友要快乐的表现出来。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八
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燕子,
吹醒了/青蛙。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自由读、齐读、指名个别读)。
五、指导背诵。
1.按课文描写顺序指着投影片引导背诵,然后再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2.练习背诵(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六、小结。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长出了绿叶,桃树上开满了桃花,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尽情地飞舞,青蛙醒来,快乐地唱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只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背诵第1节。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2节。
2.出示句子:“春风吹”和“春风轻轻地吹”。
提问:这两句有什么不同?(春风很轻柔,吹在身上使人感到舒服,不像冬天的风寒冷刺骨,也不像夏天的风带股热气。第二句加上“轻轻地”,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3.指导朗读。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春风、春雨的特点,朗读时语气要柔和、舒缓,并注意停顿和重音。
春雨/细细地下。
4.齐读最后两行。
提问:“快来种”是怎样种?为什么让大家快来种树、种花?(引导学生看投影片后思考,懂得春天是种树、种花的大好季节,要抓紧时间。)。
5.指导朗读,读的速度稍快些,体现出时不等人,并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大家/快来种树。
大家/快来种花。
三、指导背诵。
1.用问题引导:春天的风怎么样?春天的雨怎么样?大家应该怎么做?
2.练习背诵(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3.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记住“蛙、细、树”的字形。
2.重点指导分析以下几个字;
绿:左右结构,左边是“纟”。
轻:右边的写法与熟字“经”的右半边相同。
家:注意指导下半部的笔顺。
五、指导写字。
课后练习第2题,先读生字,描写生字后,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写好下面几个字。
绿:左窄右宽,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右下不要写成“水”。
蛙:“虫”要写得短小,第五笔写成提,“圭”要写大些。
树: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第六笔是点,不是捺。
六、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大家先读一读三个生字,再组词语。家:国家、大家、人家。
快:飞快、快走、快来。树:树枝、树叶、桃树、梨树。
2.课后练习第4题。
提问:什么轻轻地飘?(树叶轻轻地飘。纸片轻轻地飘。雪花轻轻地飘。)准轻轻地干什么?(我轻轻地关上门。小明轻轻地放下书包。)。
七、布置课外活动。
1.课后开展种树、种花活动。
2.搜集有关写春天的诗歌,准备参加“我爱春天”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九
春天来到了,谁都向往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花吐蕊,小草吐绿,这个季节给小朋友提供了充分感受美好自然界的环境。在一次午后散步中,孩子们被幼儿园院内的白玉兰、桃花的阵阵清香和他们的美丽吸引住了,小朋友三五成群的看着说着,兴致勃勃。《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感知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设计出一首以"春风"为主题的诗歌,让幼儿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来感受美好的春天。
1.谈话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诗歌,并感受诗歌优美的韵味。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字卡、操作卡、小图卡若干、磁带、观察春天。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带着谁来了?(出示春姑娘图片)
2.利用图夹文形式教师逐一出示图卡,进行描述春天的特征。
春风一吹
吹绿了……吹来了……
吹开了……吹醒了……
吹得……轻轻飘
小朋友们……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
1.教师依据幼儿提出的想法,示范创编诗歌的方法。
2.个别幼儿自由选择图片来试编诗歌。
1.介绍材料和操作方法。
2.幼儿练习创编,互动交流。
3.展示作品。
1、活动的选材结合季节特征,并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的环境中,教师在活动中注意运用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思考、充分培养幼儿创造思维。
2、教师为幼儿提供独立活动和创意活动的机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在活动中的审美体验和创造。
3、在尝试使用图记中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时机运用图记。
小班出现图记时多以阅图为主,它可以出现在学诗歌之前,而且图记要大,具体形象,色彩鲜艳,幼儿对图记有了一定理解认识后,可采用标志、手势、来学诗歌。
中班多以图夹文的形式出现,在制作图记时开始向抽象性过渡,可出现简笔画,数量多一些,也可偶尔出现文字符号。
4、根据此类活动我还展开相应的延伸活动,如《夏天》《我爱》,都是通过以上的形式创编不同的诗歌内容,孩子的创造空间更加宽泛,口语表达能力也大大增强。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十
1、通过画春、颂春,培养学生听、说、画的能力。
2、学会“绿、醒、桃、青蛙”等生字。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4、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通过画春、颂春,培养学生听、说、画的能力。
1、教师准备音像磁带:《春天在哪里》。
2、学生准备水彩笔和画纸。
3、学生搜集歌颂、赞美春天的诗句、词语等。
生成与反思
一、激趣导入,观察春景
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自主阅读,感受春景
1、放声自读课文《春风吹》,扫除阅读障碍。
2、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教学“绿、醒”等生字。
3、课文与实物对照,说说春天的美景。
(要求按顺序简单地说说柳树、桃花、燕子、青蛙等景物。)
提供句式:美丽的春天到了,柳树了,瞧!。
4、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向往之情有感情颂读课文。
三、创设氛围,描绘春景
1、伴随着《春天在哪里》,学生绘春天美景,可溶自己丰富的想象于其中。
2、自由赏画,评出佳作,排列好。
四、畅所欲言,咏颂春景
1、指名按一定顺序说出自己画的内容,小组评议。
(要求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语言通顺、连贯、完整,且更具体、形象、生动,想象合理)
2、说一说歌颂、赞美春天的诗句、成语,分小组竞赛评优。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雨沙沙、细如牛毛,春雨贵如油,春到人间,春回大地)
3、生将诗句写在纸上,诵读
活动小结:鼓励观察并积累诗句。在歌声中结束活动课。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十一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教育学生珍惜春光,创造条件开展种植活动,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教学重点。
重点是抓住突出春天特点的词语,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音,有些字形的字比较复杂。
课前准备。
1.描绘春天美丽景色和小朋友参加种值活动的投影片。
2.带领学生到公园或郊外去春游。
3.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谁知道一年中有哪四个季节?春天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6课《春风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绿”的声母是边音,“树”的声母是翘舌音,“红”和“轻”的韵母是后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听课文朗读的录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提问:春风吹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思考)。
2.出示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投影片,启发学生结合看投影片,理解“绿、红、来、醒”的意思。
(1)“绿”是什么意思?(诗中的“绿”有变绿的意思。“吹绿了柳树”,就是和暖的春风吹来,柳树发芽了,长出了绿叶。)。
(2)用同样的方法,启发学生理解“红、来、醒”的意思。(“红”有变红的意思,“吹红了桃花”,就是和暖的春风吹来,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燕子在南方度过了冬天又飞回来了;青蛙经过冬眠又醒过来了。)。
3.指导朗读。
读第一行时轻一些,第二行可以读得稍重些,体现春天由冷逐渐变暖。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丽,要读出欢喜和兴奋的心情,注意停顿和重音。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十二
2、初步领悟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 教学难点:几个特殊句式的翻译,孔子为何“哂由”。
3、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二、因声求气
先由老师读一二两段,接着学生齐读。
三、疏通文意
1、同桌互译,左边同学翻译到“愿为小相焉”,右边同学接下去翻译。
2、遇到双方讨论仍翻译不了的句子做好标记,留着集体解决。
四、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的中心话题是什么?——“谈志”
五、问题探究
切入口: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问题一:夫子为何“吾与点也”?
问题二:夫子为何“喟然叹”?
六、拓展
孔子之志现在实现了吗?
七、结束语
八、作业布置
1、把本文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亲友听。
2、选做下面题目
(1)孔子的礼乐治国能取代今天的依法治国和民主治国吗?请查阅相关资料,写篇研究性小论文。
(2)本文既是弟子和孔子的“侍坐”,又是一次颇有情趣的教育活动。作为教育家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仔细研读课文,与同学讨论一下,并写出讨论纪要。
(3)本文中孔子的四个弟子,你最喜欢谁?再查阅一些资料,制作几张人物短评的小卡片。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十三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教育学生珍惜春光,创造条件开展种植活动,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重点是抓住突出春天特点的词语,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音,有些字形的字比较复杂。
1.描绘春天美丽景色和小朋友参加种值活动的投影片。
2.带领学生到公园或郊外去春游。
3.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谁知道一年中有哪四个季节?春天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6课《春风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绿”的声母是边音,“树”的声母是翘舌音,“红”和“轻”的韵母是后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听课文朗读的录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提问:春风吹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思考)
2.出示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投影片,启发学生结合看投影片,理解“绿、红、来、醒”的意思。
(1)“绿”是什么意思?(诗中的“绿”有变绿的意思。“吹绿了柳树”,就是和暖的春风吹来,柳树发芽了,长出了绿叶。)
(2)用同样的方法,启发学生理解“红、来、醒”的意思。(“红”有变红的意思,“吹红了桃花”,就是和暖的春风吹来,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燕子在南方度过了冬天又飞回来了;青蛙经过冬眠又醒过来了。)
3.指导朗读。
读第一行时轻一些,第二行可以读得稍重些,体现春天由冷逐渐变暖。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丽,要读出欢喜和兴奋的心情,注意停顿和重音。
春风/吹,
春风/吹,
吹绿了/柳树,
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燕子,
吹醒了/青蛙。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自由读、齐读、指名个别读)
五、指导背诵
1.按课文描写顺序指着投影片引导背诵,然后再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2.练习背诵(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六、小结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长出了绿叶,桃树上开满了桃花,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尽情地飞舞,青蛙醒来,快乐地唱歌。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只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背诵第1节。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2节。
2.出示句子:“春风吹”和“春风轻轻地吹”。
提问:这两句有什么不同?(春风很轻柔,吹在身上使人感到舒服,不像冬天的风寒冷刺骨,也不像夏天的风带股热气。第二句加上“轻轻地”,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3.指导朗读。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春风、春雨的特点,朗读时语气要柔和、舒缓,并注意停顿和重音。
春风/轻轻地吹,
春雨/细细地下。
4.齐读最后两行。
提问:“快来种”是怎样种?为什么让大家快来种树、种花?(引导学生看投影片后思考,懂得春天是种树、种花的大好季节,要抓紧时间。)
5.指导朗读,读的速度稍快些,体现出时不等人,并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大家/快来种树。
大家/快来种花。
三、指导背诵
1.用问题引导:春天的风怎么样?春天的雨怎么样?大家应该怎么做?
2.练习背诵(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3.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记住“蛙、细、树”的字形。
2.重点指导分析以下几个字;
绿:左右结构,左边是“纟”。
轻:右边的写法与熟字“经”的右半边相同。
家:注意指导下半部的笔顺。
五、指导写字
课后练习第2题,先读生字,描写生字后,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写好下面几个字。
绿:左窄右宽,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右下不要写成“水”。
蛙:“虫”要写得短小,第五笔写成提,“圭”要写大些。
树: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第六笔是点,不是捺。
六、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大家先读一读三个生字,再组词语。家:国家、大家、人家。
快:飞快、快走、快来。树:树枝、树叶、桃树、梨树。
2.课后练习第4题
提问:什么轻轻地飘?(树叶轻轻地飘。纸片轻轻地飘。雪花轻轻地飘。)准轻轻地干什么?(我轻轻地关上门。小明轻轻地放下书包。)
七、布置课外活动
1.课后开展种树、种花活动。
2.搜集有关写春天的诗歌,准备参加“我爱春天”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春风吹
柳树——绿
桃花——红
燕子——来
青蛙——醒
大家——种
春风教案大班(汇总14篇)篇十四
1、欣赏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儿歌中的某些名词。
课件、电脑、投影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掌握儿歌内容,愿意大胆的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设问导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出示大的背景图,导入活动。
1、师:春天到了,景色非常的漂亮,一起来看看图片上都有哪些漂亮的景色呢?
2、出示大的背景图,引导幼儿自由说说。
3、小结:春天有漂亮的东西,小朋友们说到了桃花、柳树、蝴蝶等等,今天老师还把这些漂亮的景色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观看教师播放的多媒体课件,尝试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观看教师的课件,知道本次活动与春天有关,萌发不断探索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二、学习儿歌,熟悉儿歌的主要内容。
1、教师:这首儿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春风,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听听老师的儿歌里都念到了些什么。
2、教师念儿歌,幼儿倾听。
3、组织个别幼儿说说听到的内容。
4、小结:小朋友们听到了儿歌里有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学习念儿歌,初步掌握儿歌。通过设问导答法,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活动氛围中逐渐掌握儿歌的内容,从而喜欢上春天的一景一色。
三、初步尝试仿编儿歌,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1、提问:
(1)小朋友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
(2)那我们应该怎么念,才会更好听呢?
2、组织个别幼儿讲述。
3、教师:对了,我们念的时候要有感情,那我们再来有感情的念一遍。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有感情的念儿歌。
5、提问:
(1)春天真美,春风吹绿了柳树,还能吹绿什么呢?
(2)吹红了桃花,还能吹红什么呢?根据教师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通过教师问题的引导,让环节层层深入,使得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答案,一边说一边尝试掌握儿歌的内容。
四、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