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

时间:2023-10-29 作者:JQ文豪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

范本中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具体地理解总结的写作要求。在阅读这些范文范本时,记得用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去理解和评价。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一

摘要:。

在高职院校组织体系中,中层干部起到了上传下达的枢纽作用,其枢纽作用如果发挥不好,就可能使得高职院校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陷入瘫痪的状态。因此,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改善,这是保证高职院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完善的必要性,对于当前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了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完善策略,以供参考。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二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往往需要扮演好两个角色:其一,他们需要依照高职院校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切实的将相关政策执行下去,此时是以政策执行者的身份出现;其二,他们回到自己所属的部门和系别之后,就需要依照对应的要求,给予各个教职工布置对应的工作任务,此时他们扮演的是组织者的身份。在这样上传下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就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枢纽,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也会对于高职教育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健全,是当前高职院校组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成效显著,高职院校领导层也开始关注于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并且也在积极构建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希望将其作为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性工作来进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的由于在此方面缺乏经验,在当前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构建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由此制约到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效能的全面发挥。具体来讲,其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建立,就是为了使得中层干部具备良好的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学习环境,以便提升中层干部的工作素质,以保证其切实的做好各项工作。但是很多情况下,高职院校积极采取措施去实现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完善,举行各种活动去激发中层干部参与积极性,但是中层干部作为教育培训的主体,往往显得比较被动,很多时候都是校方三令五申的前提下才去参加的,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肯定难以保证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性。

(二)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方法不当。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也针对于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形成了对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其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手段传统,往往难以保证实际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忽视了中层干部岗位多样性的特点,没有针对于不同的中层干部工作岗位性质来实现对应教学内容的调整,一般都是以一刀切的课程体系来应对,自然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其二,教学内容过于古板,难以结合当前组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内容调整,不懂得讲干部业务素质,政治素养,思想品格,生活作风,职业操守等内容融入其中,造成教育培训的片面性;其三,过多的使用集中培训的方式来开展,不懂得以创新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教学,很容易使得教师感觉到教学模式的乏味性,进而丧失参与到教育培训活动的积极性。

(三)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奖惩不明确。

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对应的奖惩机制,这是保证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效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过程的监督工作没有切实开展下去,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科学,教育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育教学效果是否达成,都没有对应的监督,这就很容易使得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陷入无组织性的状态;其二,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没有与绩效考核,薪酬管理,职位升迁等制度融合起来,也缺乏详细的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奖惩规范,由此难以激发中层干部参与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四)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很缺乏。

既然需要构建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那就需要去完善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但是当前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极度缺乏,已然成为影响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发挥效能的重要制约性因素。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教师多数都是高职院校的高层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者部分友校的教育专家,师资结构不稳定,并没有形成长效的师资格局,难免会对于实际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构成负面影响;其二,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断断续续的情况,并没有形成健全的教育培训档案管理机制,如果存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交接不善,就可能对于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的完整性构成影响。

(一)树立正确的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理念。

不仅仅要求高职院校树立正确的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理念,更要求中层干部要正确认识教育培训工作的价值,矫正以往对于教育培训工作的错误认识。对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利用校园的现代传媒平台,在全校的范围内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价值宣传和教育,使得中层干部明白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学校,对于自己,对于中层组织体系的积极作用,从而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其二,在各种校领导会议中,强调中层干部对于学校的贡献,尊重中层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出良好中层干部发言的环境,使得中层干部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培训工作中去。

(二)实现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方法调整。

实现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方法的调整和改善,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对于教育培训内容而言,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实现与当前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集合当前中层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应的教育培训方案的制定,以保证教育培训工作与实际干部工作情况之间的吻合;针对于不同系别,不同工作性质的中层干部,以分批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式来推动教育培训工作,以保证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精确化进行;结合中层干部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对于中层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进行分析,由此出发实现职业操守,心理素质,教育能力等多个角度的教育培训,以保证教育培训的全面性。对于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方法选择而言,应该关注以下内容:改变以往集中培训的方式,以分散培训的方式来进行;尝试以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式,比如辩论赛,座谈会等方式去开展实际的教学;注重建立中层干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形成第二课堂,以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全面调整。

(三)形成健全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奖惩机制。

健全的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奖惩机制,不仅仅使得教育培训的过程进入到监控的范围,还有利于激发中层干部参与到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关注如下内容:其一,形成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监督制度,保证在教育培训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派遣对应的监督人员,以健全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为依据,对于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其二,实现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绩效考核,薪酬管理,职位升迁制度之间的融合,如果在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表现优异,考试合格,可以取得对应的人力资源考核加分,由此去激发中层干部参与到教育培训活动的积极性。

(四)建立中层干部教育培训专业队伍。

建立中层干部教育培训专业队伍,是保证教育培训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实现高职院校之间师资资源的优化整合,将高职院校中教育培训的对象范围扩大化,只要符合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求,在经过特定考核之后都可以将其纳入到中层干部教育培训队伍中去;其二,注重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邀请在此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参与到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活动中去;其三,实现对于教育培训专业队伍的管理和控制,形成健全的信息沟通机制,以保证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作为职业教育的引导者,高职院校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当然在高职院校领导干部中存在大量处于中层的领导干部,他们在整个组织体系中的比重比较大,作用比较关键,在教育培训机制构建的过程中,突出中层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探究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完善之道,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三

首先,要取得客户的认同和肯定。如果没有获得客户的认同,从一开始就可能遭到拒绝。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向客户发出询问:“王总,我想现在您已了解我的工作性质及服务方式,您对我的表现还满意吗?您能否提供一些宝贵意见,以作为改进我服务质量的准绳?”

第二,给客户提供一个名字或客户范围,引导客户向你进行转介绍并及时收集客户资料。“在我们的谈话当中,您几次都提到您的同事张总,您能够多告诉我一些有关他的事吗……”

第三,获得的转介绍名单越多越好,很多业务员担心这样会遭到客户的反感,但事实证明,通过转介绍反而会增进业务员和客户的感情。所以当获得第一个转介绍名单后,可继续询问:“您是否还有其他朋友像张总一样优秀,可以再介绍给我认识?”问完后,身体后靠,放松及保持沉默一下,等待保户给你答复。若客户说“想不出来”,你只需告诉他“慢慢来”,再沉默直至他回答你,等你获得名字后,尽量从他口中获取越多资料越好,例如: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家庭成员、收入、嗜好等等。

第四,在要求转介绍过程中,客户有所顾虑是正常的,因为如果你对他介绍给你的人关系处理得不好,则有可能危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学会及时打消客户的顾虑。比如这样说:“王总,我向您报告,我会先寄一封信给张总,并介绍我自己,而且会提到您和我共同拟订的理财节税计划,然后我会打电话给他,看看能否见个面。我尊重您的朋友就如尊重您一样,如果他不想谈保险,我会转移话题,不会死缠烂打的,您大可放心。”这样你把自己对被介绍人的处理方式告诉给介绍者,除了本身是一种尊重以外,对获得进一步的转介绍名单一定大有裨益。

第五,在获得转介绍名单后,一定向客户致以诚恳的谢意,并表明会将与被介绍者的接触活动及时反馈给他。“王总,非常感谢您的信任与推荐,你真是一位富有爱心和乐于助人的人,我会将和您的朋友接触的情况及时报告给您,祝您生活愉快!”

通过这样五个步骤求取转介绍,十之八九都会获得成功并给客户留下一个好印象。当然,在获得转介绍后,一定要向被介绍者进行及时追踪,并向介绍者兑现你的承诺。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会运用智慧,不可生搬硬套。这样,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影响力中心,而且还快速积累起来了自己的人脉关系。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四

[摘要]义务教育财政均衡配置强调每个学生均衡享有义务教育财政资源,校际间教育财政均衡配置应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目前为止,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非均衡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对于省(市)域的教育财政均衡而言,在县(区)间义务教育财政差距相对缩小的背后,校际间财政差距依然突出。北京市18个区县的官方数据及对北京市部分区县内256所中小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出:校际间的财政差异明显高于区县间差异,校际间财政的存量差异高于增量差异,公众对校际间财政均衡的满意度低于对区县间财政均衡的满意度。推进义务教育校际间财政均衡的策略选择有:建立区域内校际间教育财政均衡指数;完善地方政府教育预算过程的学校参与;科学选择均衡校际间财政增量与存量策略;完善校际间财政均衡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校际间财政均衡;财政增量与存量。

财政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和基础。各级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教育非均衡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区域内校际间财政差异并未随着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总量增长而实现同比的改善。对于省(市)域的教育财政均衡而言,在县(区)间义务教育财政差距相对缩小的背后,校际间财政差距依然突出。很显然,如果义务教育财政均衡不能深化到缩小校际间差异的层面,那么“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一、关注校际间教育财政均衡的动因分析。

(一)校际间财政均衡是学生均衡享有义务教育资源的基础。

从教育机会均衡、教育资源均衡到教育结果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同时期的目标。我国目前正处在从教育机会均衡到教育资源均衡的转型时期,学生均衡享有教育资源的水平成为评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从教育资源的构成要素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来看,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个学校乃至学生所能够获得的教育财政资源的多少。显然,如果不能实现校际间财政均衡,学生均衡享有义务教育资源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二)校际间差异是学生及家长感受最为直接的对象。

尽管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分层次逐步实施的,从县(区)内、县(区)间到省际间逐步缩小差距,最后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均衡,但学生及家长感受最为直接的是本县(区)内学校间的差异。他们往往是通过对校际间差异的感受来评价义务教育均衡的水平,决定孩子受教育学校的选择。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校际间的差异普遍存在,而越是义务教育发达地区,学生及家长对校际间差异感受越突出,择校率也越高。或许发达地区普通学校的教育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的重点学校,但学生及家长比较的对象只是本县(区)的学校,对其他县(区)学校之间的差异没有直接的感受。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县(区)内公众义务教育的满意度的政策效果来看,缩小校际间财政差距对提高义务教育均衡水平是非常关键的。

(三)县(区)间教育财政均衡水平不能真正反映校际间的财政差异。

国内有关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状况的实证研究成果,大多是以省际间、跨省份的区县间生均教育经费的面板数据为依据,来分析全国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状况。如:袁连生和王善迈用“省际义务教育生均经费的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以及人均财政支出作为一个解释变量的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潘天舒利用全国的2173个县数据、曾满超等利用全国的2900个县级单位的数据,寥楚晖利用、20数据,对全国义务教育支出非均衡进行了研究;王蓉利用全国的2178个县数据,并运用generalizedentropyclas分别研究了在组内和组与组之间呈现出的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支出的不平等性。但对于某一区域内(比如省域内)区县间、校际间的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实证分析研究成果较少。事实上,即使是在义务教育发达的地区,校际间差异仍然突出。比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程方平研究员根据北京市海淀区政协文教委以及民革、民建、民进等民主党派多次调研结果形成的调研报告显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总认为教育最为发达的海淀区应该是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平等和相对优质教育的地方。事实上,在海淀区的地图上,在中关村以外,包括南部城区、西部郊区和面积广大的北部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的差别明显存在,而且还在迅速地扩大,有些地方的公立学校教育甚至到了危险和严重的地步”目。这种状况提醒我们,在分析区域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状况时,如果仅仅使用区县之间的差异数据,往往会掩盖义务教育财政差异的真实状况。

笔者发现,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披露的结果显示:至今为止,在国内各级政府公开的教育财政相关信息中,尚无学校之间教育财政均衡状况的相关数据。政府部门披露的数据大多是义务教育的经费总量、财政投入量、增长率等。至于政府的财政投入对缩小学校之间财政差距的结果基本是被忽略的。不可否认,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总量的增长有利于改善学校之间财政非均衡状况,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这需要分析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在学校之间的分配关系。政府部门之所以不能或者不敢公开学校之间的财政均衡数据并非是统计上的困难,而是义务教育财政总量的数据相对于学校间财政均衡的数据更能够反映教育政绩。如果政府长期忽视学校间财政均衡的指标,不断增加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仅不能有效缩小学校间财政差距,反而有可能导致以“示范学校”的政绩工程代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而掩盖学校之间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事实。

二、区域内校际间教育财政非均衡状况的实证分析。

基于北京市18个区县的官方数据及笔者对北京市部分区县内256所中小学的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校际间教育财政非均衡主要表现在:校际间的财政差异明显高于区县间差异,校际间财政的存量差异高于增量差异,公众对校际间均衡的满意度也低于区县间。缩小校际间财政差距是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重点。

(一)校际问教育财政差异明显高于区县间差异。

表1、2数据显示,尽管区县间、校际间生均教育经费和公用经费差异均基本呈相对缩小的态势,但校际间生均经费的差异明显高于区县间,且初中差异高于小学。以为例,校际间初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差异高于区县间差异分别为23%、20%;校际间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差异高于区县间差异分别为13%、10%,初中差异明显高于小学。如果从校际间教育经费内部差异来看,生均公用经费差异非常突出。

(二)校际间教育财政资源存量差异高于增量差异。

如果把年度生均教育经费、公用经费作为教育财政增量,把生均固定资产总值、生均专用设备值作为存量,图1、2数据显示,校际间教育财政的存量差异明显高于增量差异。

图1数据显示,-20初中校际间的生均固定资产总值变异系数、生均专用设备变异系数都是高于生均教育经费的变异系数,初中校际间的生均固定资产变异系数最高达137%,比同年的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62%高出74%,虽然后来的几年中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但到年,初中校际间的生均固定资产变异系数仍在98%,比同年的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58%还高出40%。初中校际间的生均专用设备值变异系数虽然从20的92%下降到2007年的69%,但还分别高于2002年、2007年的初中生均教育经费16%和11%。

图2数据显示,虽然小学校际间的生均固定资产总值变异系数从2002年的99%下降到2007年的74%,生均专用设备值变异系数从2002年的78%下降到2007年的55%。但与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比较,2002年生均固定资产总值变异系数高于同年的生均教育经费差异,差异高达35%,生均专用设备值变异系数高于同年的生均教育经费差异,差异高达14%。到2007年,小学生均固定资产总值、生均专用设备值变异系数仍然高于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分别高达32%和13%。校际间生均固定资产总值及生均专用设备总值差异高于生均教育经费差异,主要是长期以来政府非均衡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导致的结果。目前地方政府对农村及薄弱学校财政投入倾斜政策以利于改善这种状况,但各地示范性学校的政绩工程可能又会“对冲”政策的执行效果。

(三)公众对校际间财政均衡的满意度低于区县间。

基于笔者10月对北京市部分区县内256所中小学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公众对区县间的教育均衡满意度高于对校际间教育均衡的满意度,对小学校际间教育均衡满意度高于对初中校际间教育均衡的满意度。在被调查的初中学校里,对校际间生均教育经费均衡的不满意度最高,占被调查学校的46.8%,对区县间生均教育经费均衡不满意的学校占被调查学校33.6%,对校际间的不满意度高于区县间13.2%。对小学校际间生均教育经费均衡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加总为31.3%,对区县间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加总为28.1%,校际间的不满意度高于区县间不满意度3.2%。就初中与小学比较而言,初中区县间、校际间的生均教育经费均衡不满意率高于小学。

三、推进区域内校际间教育财政均衡的策略选择。

(一)建立区域内校际间教育财政均衡指数。

虽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长期的目标,但并非没有时间的约束,况且,均衡发展长期目标也应该有阶段性的目标来支撑。从推进区域内校际间财政均衡进程的需要来看,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建立动态的、最低的义务教育校际间财政均衡指数,即校际间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差异系数,以监测和调控全国和省内义务教育校际间财政均衡的进程。县(区)政府需要建立五年和年度的义务教育财政总体投入水平指数与学校之间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指数。区县政府的财政投入的重点是推进学校之间教育财政均衡,上级政府也应以校际间财政均衡指数作为考核下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的量化核心指标。因为,只有当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被量化,才能形成工作压力的氛围。

(二)完善地方政府教育预算过程的学校参与。

从校际间教育财政非均衡形成的原因看,学校的预算外收入是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政府规范学校的所有教育收支,将政府用于学校的各种专项支出以及学校的各种财政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完善的地方政府教育预算,应当有学校的参与:一是学校根据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标准及学校特殊经费需求提出经费需求,编制预算表;二是政府根据义务教育服务均衡化的财政需求核定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标准;三是政府应将预算内外教育财政资金统筹起来,确定义务教育财政总供给量,并据此进行均等化配置;四是学校应参与区县政府教育支出预算过程,区县政府应公开预算过程相关信息,学校之间在平等基础上进行预算博弈;五是经过批准的政府预算应坚决执行,预算执行的调整应通过法定程序,因为从根本上讲,政府促进义务教育校际财政资源配置均衡的政策,只有被落实到政府预算执行中才可能发挥实效。

(三)科学选择均衡校际间财政增量与存量策略。

现阶段,义务教育校际间财政均衡重点在区县内,均衡区县内校际间义务教育财政均衡配置应采取的策略是:每个区县要根据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对区县内所有学校进行排序,选择15%处于中位水平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水平作为基准,对低于标准的学校进行补助,使其达到标准。尤其是接受市级财政一般性教育专项资金的区县,资金应主要用于缩小区县内学校之间教育财政差距,省级(市级)政府应把区县内义务教育校际间教育财政均衡程度,作为考核区县政府使用一般性教育专项资金效率的核心指标。

均衡校际间义务教育财政存量的策略有以下两点。第一,根据本区县人均gdp的增长水平,具体测算出可能提供生均固定资产总值和生均专用设备值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生均固定资产总值和生均专用设备值标准。对低于标准的学校,财政要加大专项资金投人来促进均衡。这不仅考虑了义务教育投入与人均gdp关系,也体现区域内应均衡享有公共教育资源的基本理念。第二,根据目前校际间生均固定资产总值和生均专用设备值存量差异,通过排序选择15%中位的学校作为基准学校,加强重点投入,提高生均固定资产总值和生均专用设备值水平。

(四)完善校际间财政均衡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财政信息披露制度是满足公众(纳税人)行使政府的财政支出相关信息知晓权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基本途径,更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目前,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信息公开程度最低的莫过于财政支出的相关信息。尽管地方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中都规定了“建立县级政府义务教育均衡检测制度,定期对区域和学校间的差距进行检测与分析,建立以督导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公报、通报、表彰制度”,但时至今日,大部分的财政信息仍然是作为政府及学校的“机密”而对公众“无可奉告”,在政府公开的信息中很难及时查询到校际间义务教育财政信息。而在缺乏权威的、全面的教育财政信息条件下,公众对政府的财政信息的知晓及监督权利的行使本身就是句空话。

推进区域内校际问教育财政均衡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第一,及时、完整披露义务教育财政数据。省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财政信息应披露省、县(区)两级主要财政数据(比如县(区)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固定资产总值、生均专用教学设备值等);县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财政信息应披露县、学校两级主要财政数据;学校应在校园网上披露全部财政信息。同时,财政信息披露时间应与年度财政决算时间同步。第二,省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披露区域内(县际间、城乡间、学校间)教育财政均衡相关数据,实时监测均衡状况的变化,并据此调整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第三,省县两级政府应通过网络及问卷等调查方式及时获取区域内公众对校际间财政均的满意度数据,充分发挥公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强化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财政均衡的实效性。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五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逐步增强,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议题。同样,高等教育改革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的定义,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及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也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还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更是难以适应,因此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对策在于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体系化的高教管理组织制度,是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及职责划分的体系与制度的总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有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及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不仅包含宏观的政府、社会和高校各要素间的关系与组织运行方式,也包含了微观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及内部管理体制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改革主要对教育机构进行重新调整和权限重新划分,确定各级教育机构和权限间的相互关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各高等教育管理系统的运行更富有效率,具体目标是要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管理者与办学者之间的关系。

1.培养现代化事业建设人才的需要。

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通过高等教育领域的体制改革,能够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人才。现代科技发展的`鲜明特点在于发展速度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快发展与急剧变革的强烈趋势,同时又呈现出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并以高度综合为主体的大趋势。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人才,一定要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极强的组织能力与过硬的协作能力。唯有适应如今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才能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因此,以集权为主要特征的高教管理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与发达国家竞争生存的空间,就更加需要依靠人才。高级人才的培养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之所系,客观上就迫切需要培育出大批拥有先进技术的优秀人才,就需要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及质量、效益上有新的发展。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十分稀缺,必然会造成严重的教育供、需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其出路就在于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彻底转变成大众化教育,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

2.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一定的经济体制会要求与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自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需要不同于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教管理制度与之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发挥市场对于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高等教育是培育高等人才的专业机构,也应当走进市场,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下的那种等、靠、要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因而一定要面向市场进行自主办学。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难以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还不相适应。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唯有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才能使高等教育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3.高等教育自身创新和发展的要求。

如今,国际竞争的核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资金与人才的竞争,也不是技术上的竞争,而是制度性的竞争。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就将教育资源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列入生产性投资之中。教育是一种全局性与主导性的基础产业,这一观点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共识。这就要求实现高等教育领域管理体制变迁,从而使高等教育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以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与办学主体多元化,并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积极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等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教育是一项提高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基础性活动。可以说,缺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就不会有高素质的人才及高度文明的社会。从高等教育管理上进行考察,应当全面实施科学化与人文化管理,不仅要做到尊重人,而且同时又要提高人的素质与水平,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以求达到在培养人的技术及技能的基础上塑造人的高尚品格。高等教育管理应当弘扬与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积极培养人类对科学求真精神的同时,积极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是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外部关系。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理顺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政府职能、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正是政府同大学这个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的关系不断进行调整,以求实现二者的平衡和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和社会良性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过不断变革,已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条块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但是,这仅仅是改革的初步成果而已,在现实工作中,要真正实现政府和高等学校之间关系的平衡发展,还迫切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这就涉及到政府职能与管理形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此,一定要使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走上一条法制化道路,让政府管理的权力与责任、政府和学校的相互关系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实现依法行政与依法办学,并让政府逐步从直接行政管理转向间接宏观管理。其具体内容有:凡是属于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所起到的只能是规范市场运作和发展市场的调节性作用,比如,高等学校的招生及毕业生就业、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凡是不属于市场起作用的领域,政府则应加强行政管理,比如,各类高等学校的设置标准制定等。同时,要不断调整与革新管理手段及方式,尽量减少各类行政审批手续,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战略规划、依法行政、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上,集中到各种间接调控手段上,使政府在管理高等学校的过程中能全面尊重教育规律及学术规律,实行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

政府应积极促进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高等教育这部庞大的机器在社会大系统的运转中变得效率更高和作用更大。对此,一定要实施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体制改革,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一种既符合教育规律,又能主动适应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机制:一是实现校内决策和校外参与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高校内部决策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在现代社会中,高校的发展往往都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不管是学校的发展,还是学校特色定位和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检验和确认,都难以离开社会参与。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更是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高等学校要实现自主办学,就一定要与社会保持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校内决策和校外参与的结合,实现高校内部决策的科学化。二是全面整合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让高等学校的发展更加符合其学术机构的自身特点。当前,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已基本形成了学术机构与行政管理机构相互并行的新型管理体制,学术机构负责科研规划、课题招标、职称评定等学术性、业务性的决策和管理;而行政机构主要负责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及后勤服务等行政管理工作。如此组织分工基本符合高等学校运行之需要,但是要更好地促进高校发展,应当继续整合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使高校的运行更加流畅,效率更为提高。三是实行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相互结合的新机制,在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分类增多、管理层次不断增加的新形式下,应当努力提高高校内部权责分配的科学化程度。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已成为十分复杂的组织系统,所以高校学校内部权责分配应当依照学校规模的大小、学科门类的多少、校园布局情况来进行划分,从而充分发挥校内各部分的活力,使高等学校内部的自主办学和社会外部发展更加协调有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实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发展目标,重点是通过改革创新以排除制约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各类障碍。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应当通过实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体制改革等形式,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2]张余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j].高等教育,2002,(2).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六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促进政府职能的转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养老保险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其改革方向和走势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认真研讨。

1984年,我国在部分地区实行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统筹试点,建立了职工退休养老基金。1986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多次颁发文件,要求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并明确规定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不得低于本人工资的4%,最终个人缴费目标是本人工资的8%。,企业平均缴费比例为20.33%,个人平均缴费比例为3%,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71.76亿元(人民币,下同),支出1031.87亿元,累计滚存结余578.56亿元。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并将逐步扩大到城镇个体劳动者。

经过10多年改革,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具雏形。但是,由于国力所限,加之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1.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愈来愈重的压力。西方发达国家通常在步入工业化社会后才会出现老龄化,且老龄化速度较慢。我国则在工业化中期的起始阶段、经济建设资金需求集中的情况下便进入老龄化,使资源配置陷入困境。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0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亚洲平均为6.8%,我国为8.9%。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期,和这一比重将分别达到10.2%和12%,到2026年这一比重将达18%,届时全世界将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集中在中国。而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方式采用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这种平衡方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时,会造成资金需求的急剧增长,社会负担加重,对国家财政的稳定非常不利。

2.社会保险主管部门仍试图由政府包办养老保险,制定了过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交纳标准和替代率,造成国家、企业负担过重,部分参与者无力负担,同时也挤掉了商业性人寿保险发展的空间。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定的替代率为90%左右,而国际上一般为45-50%。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单位和职工个人的保险费交纳标准占职工工资总额的25%以上,若按退休职工人数平均增长2.9%,退休金每年增长8.8%测算,我国退休金占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将在2025年达到并超过国际公认的29%的极限,此后将继续上升并一直延续到2080年。如超过29%的部分由国家财政补贴,势必会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和国民经济危机。因此,社会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3.目前养老保险制度与国民收入分配变动的趋势不相适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一直呈现向个人倾斜的趋势,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弱。从1980年到1995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5.7%下降为10.9%。与此同时,居民个人收入增长迅速。按当年价格计算,1978年至1995年间,城市居民的收入以年均15.9%的速度增长,城市居民存款余额也以年均34.3%的速度增长,由154.9亿元增加到23466.7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绝大部分的社会养老费用仍然由国家和企业承担。

二、寿险公司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在我国深化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鼓励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依据国际保险专家提倡的三支柱养老保险结构理论(三支柱为政府举办的基本年金、企业和行业举办的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年金)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重新进行构造。在我国未来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寿险公司将成为一支非常活跃和举足轻重的力量,不仅仅作为第三支柱的举办主体,而且在第二支柱的资金运用和基金管理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人寿保险是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上以合同形式建立的一种较高水平的商业性保障,而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法强制实施的养老保险,二者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保障人们的晚年生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将人寿保险的市场机制引入到养老保险体系中,具有以下方面的积极作用:。

1.寿险公司是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力所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虽覆盖一定范围,但还未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程度,而寿险公司则在社会保障的空白地大有可为。同时,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有一定限制,收入水平较高的阶层可通过寿险公司来确保富裕的晚年生活。

2.寿险公司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使养老基金作出最佳投资策略,从而使养老基金产生最佳的资本配置和最高的投资回报率。世界银行政策研究部一位经济学家曾指出,政府并不是最好的投资者,许多国家的公积金结余很少,而且在整个80年代大多出现了亏损。在竞争性体制下,寿险公司开办的积累式养老金方案更有可能将基金投资于公债、公司债、股票和不动产的组合,并通过加强管理,降低经营费用,从而更好地保护了养老金领取人的利益,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3.寿险公司的养老基金积累方式比较适应我国未来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方式向基金积累方式改革的趋势,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相适应。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相似的智利等拉美国家曾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实行完全的基金积累制度,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育以及保险和银行机构的成长。

4.由寿险公司承担一部分养老基金的管理,可促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寿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可以增加市场的机构竞争主体,减少资本市场的过度波动。数量庞大的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将对我国规模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5.寿险公司之所以在许多国家养老保险中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还在于其拥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

(1)寿险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精算师,可准确厘订交费标准和给付水平,根据谨慎的精算原理保证养老金的稳健运用和给付安全。

(2)寿险公司拥有众多的投资和理财专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寿险公司会制订最佳的投资组合,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保证养老基金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同时,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尽力降低经营成本,为养老金所有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寿险公司承诺的养老金给付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养老金领取人的利益可得到充分保障。寿险公司的经营接受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严密监管,促使寿险公司进行稳健经营,提取足够的责任准备金,以保证充足的偿付力和流动性。

(4)商业寿险公司经营养老保险业务符合国际惯例。无论。

在养老保险体制比较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养老保险体制正走向完善的拉丁美洲国家,寿险公司均在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国,其团体退休金计划一般由雇主发起,但雇主一般并不将养老基金直接进行投资,而通常是由寿险公司、银行、投资公司等从事金融服务的机构来提供投资服务。寿险公司提供的基金积累工具主要包括团体延期年金、存款管理合同、退休金专用基金投资保险合同。而美国个人退休金储蓄计划(包括个人退休金帐户和自营者退休金计划)均由寿险公司、银行、相互基金公司、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主办。瑞士严格规定团体养老金计划必须由寿险公司经营管理。英国政府养老保险为现收现付制,职业和个人年金为完全积累,而后两者基金的绝大部分由寿险公司进行运作和管理。而众所周知的以智利为代表的拉丁美洲国家,对其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私有化,不仅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也推进了金融市场、保险和银行机构的发育和成长。

三、寿险公司开办养老保险业务应得到的政策支持。

寿险公司开办养老保险业务,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稳定,使广大年老者能够老有所养。由于养老金业务的经营目的显著区别于其他寿险业务,故政府应在税收、投资等方面给予寿险公司的养老金保险业务以政策支持,同时寿险公司将继续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以促进养老基金运行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1.税收方面。参照西方国家经验,对企业和个人合格养老保险计划的缴费免征所得税,即税前支付养老保险费。同时,为充分保障养老金领取人年老时领取到足够的养老金,应将基金的投资收益免征所得税和资本增值税。雇主通过向养老保险计划缴费,使其在有生之年平均分配收入。在超额累进所得税体制下,缴费可使其收入从较高收入期间推迟到较低收入期间,使其实际税负得以大大减轻。投资收益的免税可使养老基金含投资毛收益在养老保险计划中滚动,最后在支付养老金时再交纳税金,实际上体现了政府对养老金领取人的税收优惠待遇,鼓励企业和个人为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做出贡献。当然国家也要制定措施。防止企业和个人滥用税收优惠。

另外,各国对于寿险公司养老金的给付,也赋予某些税收优惠待遇。如英国规定,批准养老保险计划下信托人同意支付的死亡趸领养老金,可以免征所得税和遗产税;退休时一次性给付的现金也可享受免税待遇。为充分保障人们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安定,西方国家还鼓励个人参加寿险公司开办的养老保险,并给予税收优惠和税收补贴。如瑞士规定,一对夫妇购买人身保险用于养老,每年可得到大约5000瑞士法郎的税收补贴。

2.投资方面。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为持续而稳定的长期交费,养老保险的给付责任为养老保险计划的长期负债,按照资产负债匹配的要求,资金运用也应为长期投资,以屏蔽通货膨胀,获得稳定的较高收益,避免短期投资造成的再投资风险。

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股票和债券是最为适合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主要资产形式,股票和债券投资占美国养老保险基金的90%。在美国,过去20多年股票价格一再稳步攀升,投资股市的退休人员,要比其他只投资债券或简单储蓄的人富裕得多。政府债券的安全性最高,而公司债券虽然安全性略低,但它们提供较高的收益率以弥补风险,使其成为寿险资金投资时最常采用的资产形式。当然,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为大家所熟知,国外同行在进行分散投资,保证养老基金的安全性、收商性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七

进一步推动辖内科技人员掌握新形势、理解新业务,组织科技部门负责人及科技人员开展新业务的培训。

(一)坚持理论指导。

重点围绕“金融ic卡应用工作新形势与新任务”、“银行业信息安全管理新趋势”和“两管理、两综合中如何履行科技管理职能”这3个新领域问题,分别从“精准把握定位”、“科学运用方法”和“保持积极履职状态”等3方面,进行管理思维、管理方法和组织行为的指导,努力提升科技人员履职能力。

(二)转变理念。

科技工作的地位、作用不断增强,工作领域日趋广阔,科技部门与机关、支行、金融机构、社会的沟通协调、组织指导工作更为广泛,要主动作为,积极思考,开拓创新,通过科技和业务的良好结合,实现履职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增强监管理念。

进一步健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协调机制,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参与执法大检查,创新方法,积极承担指导、监管职责,有效防范区域性信息安全风险。

科技人员既是服务员也是管理员,在主动提供科技服务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立足高起点、高定位,力争部门工作不断提升。

二、科技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常态化,提升风险防范力度。

为切实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力度,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建议将科技工作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常态化。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主管科技工作的行领导担任活动小组组长,科技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科技部门其他人员以及计算机兼职管理员作为活动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各科室计算机兼职管理员认真学习《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综合规范(version2)》相关要求,强调责任追究机制。

(二)逐条检查,务求实效。

立足在检查中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以自查为主、抽查为辅的检查方式,组织各部门对照检查的内容逐一进行自查,并由科技部门牵头对各部门进行抽查。

(三)认真整改,消除隐患。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隐患,要严于整改,不留死角,从而形成常态。

(四)总结反馈,形成机制。

科技部门对科技工作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并形成信息安全长效机制。

三、管理效能为先,积极探索央行科技工作的评价机制。

科技部门牢牢把握综合考核工作的原则和目标,坚持激励先进为主、效能为先,要以“有效履行职责、高效完成任务”为实践基点,逐步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的机制。

(一)着力建立部门自我评价机制。

对照基层央行综合考核的项目要求,完善联系人和责任人机制,建立自我评价制度,将科技管理的要求逐一落实、不留死角。

(二)着力建立综合考核的保障机制。

立足于科技管理的内部重点,加大计算机安全人员的队伍建设和责任制的落实,推动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不断强化科技管理的人力保障和措施保障。

(三)着力建立县支行考核的反馈机制。

细化分解县支行科技工作的业绩考核指标,定期开展履职情况的'基层反馈,促进县支行科技的工作上水平、见实效。

四、推进央行科技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科技部门应结合科技工作实际需求,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推进“科技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一)流程规范化。

保障各类重要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根据科技部门日常各项软硬件维护工作,制定详细的计算机系统日常监测方案;二是规范重要业务系统的运维制度,变更操作审批;三是严格执行计算机固定资产设备及低值易耗品集中采购流程,保证采购过程透明合规、采购手续清楚明了;四是规范各类科技工作流程,力争更好地为中支各业务科室提供科技服务。

(二)责任明晰化。

科技部门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和责任,通过考核奖惩措施实现透明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每位科技人员应清楚所在岗位的职责,清楚每季度、每月份以及每周的重点工作所在;科技部门负责人根据任务内容性质,将任务分配至具体操作人员,具体操作人员按照相关工作的规范流程完成工作任务。

(三)管理精细化。

科技精细化管理不是将事情繁琐化、复杂化,而是从质量上、效率上保证科技服务水平的提高。建议科技部门针对上级行下发的年度科技工作专业考核,将每一项考核内容均落实到具体人员。同时还应制定工作人员定期工作任务表,清楚罗列每位人员每周每月每季度必须完成和上报的工作。精细化管理务求将工作的细化落到实处,这是从管理到服务的职能转变,要在观念上、工作态度上从细节做起。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的高度,要求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到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由此可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确立的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重视。而要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具体来讲:

“义务教育”又称“免费教育”、“强迫教育”或普及教育,是指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并要求国家、社会和家长必须予以保障。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的合格规范教育,是要为每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条公平的起跑线。义务教育的基本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一个扩大向个人提供可能性的过程。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义务教育必须由政府向社会提供,不能在市场上随意进行买卖。因此,要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政府在对义务教育资源进行分配过程中,必须遵循公平原则,即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间教育差距。特别是老、少、边、山、穷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十分拮据,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难,对这样的地区,不仅应当完全免收学生的学杂费,而且还应免费给学生提供教科书、伙食、校服、交通补助费等,促进其均衡发展,以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与权利。

所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就是使学校在师资、用地、校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基本达到区域间、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能进入符合办学条件标准的学校就读,从而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尽管全国各地都在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建设项目,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照国家中小学建设标准,一些地方原有的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不高、功能不全、设施陈旧等问题还相当突出,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水平的提升,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缩小区域内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全力推进城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合格学校,落实新的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把学校建成当地安全、坚固、让群众放心的场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加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均衡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达到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的相对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的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均衡。可以说,义务教育能否均衡发展关键看教师。没有一支数量充足和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从现状来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因此可以说,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是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所在。为此:

第一,应建立义务教育教师保障制度;

第二,建立义务教育教师激励制度;

第三,建立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

第四,完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与培训制度;

第五,改善义务教育教师的教学与生活条件。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九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主体应包括所有与其密切接触的各方面人员。可以建立一个由学院、辅导员、班级和寝室组成的心理问题干预体系。

2.2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传输机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就需要及时把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一定的传输机制反映给相关部门,才能尽快解决问题。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方式,即由寝室长把发现的问题信息传给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委员再传给学院辅导员,最后辅导员把信息传递给学院心理健康中心,由心理健康中心做出相应的专业鉴别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处置措施。

2.3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机制。

针对问题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要做出相应的专业鉴别评估,明确具体情况是属于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心理疾病问题,然后再采取恰当的处置措施,以保证学生心理问题在发生初期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3.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宣传工作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单独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课程或将其他相关课程加入心理教育课中,定期举办专题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通过学校广播、校园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开设普及心理学知识的栏目,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广度,增加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建设心理健康网站、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利用心理dv的拍摄、校园心理话剧,等等,帮助学生化解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全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3.2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与监控工作体系。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和监控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咨询与服务。要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失恋学生、痴迷网络学生、违纪学生、性格异常和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校园xx事件的发生。对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或群体,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援助。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应当时时、处处留心,要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十

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寿险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营销模式已被打破,新的模式正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如何选择适当的寿险营销模式已成为推动中国寿险业营销策略步向个性化、多元化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和推动中国寿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从营销学的观点出发,寿险营销就是指通过挖掘人们对保险商品的需求,设计和开发满足投保人需求的保险商品,并且通过各种沟通手段使投保人接受这种商品,并从中得到最大满足的过程。具体包括:保险市场的调查和预测,营销环境分析,投保人行为研究,新险种的开发,费率的厘定,寿险营销渠道的选择,产品的推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二、我国现有寿险营销模式与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现有的寿险营销模式。

所谓“模式”按字面理解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具体到寿险营销模式应该是指较为成型的、大家都可运用的销售方式。决定寿险营销模式的因素很多,如法律因素,历史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及企业的产品、战略因素和渠道的选择及其组织等,但我们认为,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渠道因素,因此本文将主要从渠道方面探讨我国寿险营销模式。

在1992年美国友邦进入上海之前,我国的寿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营销,也没有个人寿险的概念,业务以团险为主,销售方式主要是公司的业务员和行业代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一时期寿险的销售还带有大量的行政命令手段,并至今还在产生影响。1992年友邦进入上海,将个人代理人这一行销方式引入国内,随着平安及中国人寿和太保在全国推行个人代理人制度,这一销售方式发展迅猛,并成为国内寿险营销的主要渠道。总体看,目前的寿险营销已经形成个人业务以个人代理人为主导,团险业务以业务员直销和兼业代理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各公司没有明确的市场区隔目标,以圈地为主;产品没有本质区别;营销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

现有寿险营销模式的形成有其客观基础,对推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寿险业的发展、普及保险意识等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在相当时期内现有营销模式还将继续占居主导。但也应该看到现有营销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二)现有寿险营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渠道单一。个人代理与团险业务员在行业代理中占居绝对主导地位,而经纪、直销等渠道所占份额微不足道,既限制了保险业的发展,又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2.以产品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现有销售模式下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产品,出现同一客户拥有同一公司不同销售渠道的多张保单,同一公司多头服务的现象,不仅浪费企业成本,而且影响保险企业在客户中的品牌形象,也不利于建立和培养长期忠诚客户群。不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模式还造成保险企业间的经营方式雷同,各保险企业间没有明确的市场细分目标,产品大同小异,以同一产品应对各个层次的客户,体现不了个性化的营销特征。

3.中介严重不发达、不规范。由于体制及观念的原因,中介特别是经纪人在我国一直处于空白,近年虽然开始发展,但举步维艰。与国外相比,不仅数量少,而且由于成立时间短,经验少、规模不大,专业人士缺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部分处于求生存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垄断因素等原因,中介的.发展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如兼业代理的强制保险、乱收手续费,经纪人缺乏合理的佣金标准等,严重扰乱保险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发展。在现有营销方式下,保险公司地级市以下的分支机构主要行使展业职能,与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的职能重合,形成的是一种竞争,而不是合作关系。

4.个人代理人定位不明确。从法律定位讲,个人代理人与保险公司属委托代理关系而不是劳动合同关系,但由于个人代理人的特殊性,保险公司对个人代理人的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类似员工的管理形式,如培训和考勤等,有的公司为了留住特别优秀的个人代理人,还采取了代为办理养老保险的措施。这使得社会上对个人代理人的定位产生误解,加大了保险企业对个人代理人的管理难度。

5.人海战术,经营粗放。由于个人代理人队伍的增长能迅速带来保费的增长,而目前各保险公司都采取了跑马圈地的策略。令人担忧的是,在保费快速增长的压力下,个险盲目增员的方式也开始波及到团险队伍的发展管理,对保险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促进中介机构的发展。

日前,中国保监会发出通知,从10月1日起进一步放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营区域的限制,允许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公司在辖区内开展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仅是给保险公司松了绑,更催生了保险公司营销模式的某些变革。沿袭了10余年的以代理人制为主的国内保险营销模式正悄然生变。

放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营区域,使保险公司可以结合本公司实际,根据当地业务情况,决定是采取设立分支机构,或通过保险中介机构,还是采取组合各种销售渠道的方式开展业务,而不是仅仅靠层层设机构、铺摊子、上人员来开展业务,这有利于保险公司,尤其是新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拓展业务,有利于保险公司将核心竞争力转到产品设计和服务创新上来。进一步开放保险公司经营区域将有利于鼓励保险公司走集约化、效益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利用保险中介机构开展业务,大大地减轻了保险公司在营销管理方面的压力。显然保监会决心要改变目前保险中介弱小、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过多的局面,这个政策从客观上给了保险中介天赋良机,而对一些老牌公司的老网点有较大冲击。

(二)发展网络营销。

与传统保险营销模式相比,保险网络营销具有如下明显的优势。

1.经营成本低。保险公司通过网络销售保单,可以省却目前花费在分支机构代理网点及营销员上的费用。保险险种、公司评介等方面在信息电子化后可以节省印刷费、保管费。通过降低保险总成本可以降低保险费率,更好地吸引客户。

2.信息量大,且具有互动性。网络就如同一位保险专家,不仅随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所需的资料,而且简洁、迅速、准确,大大地克服了传统营销方式的缺陷。客户有什么要求和问题,可以在网上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借助互联网,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系统,获得诸如公司背景、保险产品及费率的详细情况,顾客可以随意访问多家保险公司的系统,比较其产品的价格。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险种。联机通讯固有的互动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保险双方的沟通。

3.节省营销时间,加速新产品的推出和销售。新产品设计出来后,几乎无需其他环节就可以立即进网,供顾客选择。由于网络的存在,投保人也用不着等待销售代表回复电话,可以自行查询信息,了解保险产品的情况。而且保险网络营销还具有24小时随时调用的优势,减少了市场壁垒,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三)大力拓展其他营销渠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营销模式正试图重整游戏规则,如“媒体营销”、“电话营销”、“方案营销”等全新的营销模式将被中国寿险界首次引入。

1.媒体营销。所谓媒体营销是指保险公司利用大众传媒等工具传递公司和产品信息的一种营销方式。这种方式一改寿险业过去几乎不做广告的传统,通过高密集度的广告投放吸引目标客户。

2.电话营销。这种方式将完全抛弃现在银行保险、个人代理和团险营销模式,而引用“电话营销”手段。保险公司拥有庞大的电话营销队伍,营销人员将致电客户、介绍保险并询问是否有投保意愿。

3.方案营销。传统的销售是以产品为导向。而方案则创造了一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新模式,即从卖产品到卖方案。客户需要买什么样的保险产品,什么的险种最适合你的家庭,公司提供这样一个解决的方案给你。这就是所谓的“方案营销”。

虽然个人代理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位居寿险营销主流地位,但国际寿险界现有的各种营销方式却将在中国陆续出现。多层次营销方式并存,借助科技手段营销模式创新将成为寿险界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汪祖杰.保险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十一

实现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无缝隙化,为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支撑。职能转变的同时,更要优化政府组织层级体系,合理配置部门职权,科学设计部门层级具体架构,在部门整合的同时,还要兼顾部门结构,编制和权责的调整和完善。再者就是政府的职能转变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些经济职能的转变,政府的职能定位也不是单纯由此到彼的“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应该沿着两条主线展开:政府职能范围的合理定位与政府职能结构的调整,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弱化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管制职能等。实施大部制战略,是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新时期政府改革的重大举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大部门的前提是“小政府”和“有限政府”。实行“大部制”,能使“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导向型政府”向“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政府”上深入转变,有利于政府重构工作流程,整合政府资源,使政府职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使公众得到便利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最终形成“体制整合,无缝隙服务”。

二、借鉴西方经验,推行政府决策与执行、监管适度分离,试行“行政三分制”。

大部门制改革的目的,是减少职能交叉推诿和政府管理缝隙,通过决策执行监督权的相互制约,统筹权力的行使。当前我国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等职能交叉混乱现象突出,监督形式化问题严重,使执行利益干扰了部门的决策,导致问责制难以贯彻落实,国家利益被部门化。解决当前弊端,就要建立决策职能、执行职能、监督职能既适度分离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科学化、执行顺畅化、监督有力化。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建立不同层面的适度分离机制是可供考虑的思路。即:既要在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整体层面上适度分离的组织架构,也要建立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政府部门机制,分离出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的执行职能,专门设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彻底克服决策、执行、监督统揽的弊端。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认为,适当推行机构分权和地方分权改革可以成为政府机构改革的一种新思路,机构分权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内部层级之间的分权,促使行政组织扁平化;另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内部机构的决策、执行职能及机构分离。这主要指部门内设组织、机构下放转变为对立性的单位,有隶属改变为执行监督,体现决策与执行分离和分权制度化的趋势。我们还应从与人大、司法部门的关系上来考虑职权的分工与制约。充分发挥大部门的优势,并实现决策与执行职能的分离是各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趋势,并且都存在着强化政府机构综合性改革的特点。要使大部门高效运作,厘清不同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就必须使决策、执行、监督等职能相分离,这样,既有利于各自更好地履行职责,也有利于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发挥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

健全政府部门内部信息沟通和利益表达的渠道,促进公众参与。政府行政决策程序要公开、透明,摒弃过去若干次机构改革决策的神秘主义做法,充分吸收专家和相关人员参与,进行民主商议和科学论证。在传统的科层制正式化、制度性的政策传输途径之外,大胆探索非制度化、体制外的多元模式决策参与网络,在宏观和微观决策参与体系中间建立中层民意表达机构,发挥社会组织和第三方民间机构的监督作用,发挥连接宏观和微观决策网络纽带的作用。完善决策程序,加强决策监督,真正实现透明、民主和公平决策。同时,建立决策激励机制,促进公务员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开言路,博采众长,保障决策的合理合法性,满足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要求。加大公共决策内部参与制度,由于基层官员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与现实接触多,对于一些常规性,技术性的问题完全可以授权决策。内部决策机制的建立还包括合理放权、改革传统的层级结构关系,建立上下级的对话制度等。用这种平向的方式改革传统的纵向和垂直的决策参与机制,不仅能够体现对公务员个人价值的尊重,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能实现组织扁平化,弱化官僚政府决策中心地位,使决策更贴近公众,接近组织结构的末梢,对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有积极意义。当前我国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更突出问题导向意识,职能转变为核心,并以建立基础政府管理制度为目标和方向的改革路径,这是进一步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这也预示着我国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已经逐步走出历次机构改革的怪圈,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着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治文化氛围,克服官本位的消极影响,加强社会团体的自治功能,最终建成一个高效、廉洁、统一、法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机构和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十二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试点地区。

1.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3.改革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探索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途径,改进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模式。

4.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的试点地区。

1.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多种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探索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

4.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探索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

5.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和评估制度。

三、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

1.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

3.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4.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

5.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四、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

1.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

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2.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3.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3”免费试点,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和人才培养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4.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督导体系。

5.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6.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2.设立试点学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

3.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4.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探索和完善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

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

5.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自。

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6.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六、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探索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办法,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2.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3.建立健全岗位分类管理制度,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改革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及其运行机制。

4.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完善高校内部财务和审计制度。

5.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

6.构建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健全高等学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探索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合作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高校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

2.发挥行业优势,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行业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

3.完善来华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

4.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国家紧缺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建立具有区域特。

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

5.加强内地高校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探索闽台高校教育合作交流新模式。

八、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

2.清理并纠正对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政策,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

3.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具体政策,支持民。

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4.改革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

资产管理制度。

九、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制定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从教的具体办法,探索建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

系,创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多种措施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2.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扩大实施范围。

3.创新教师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探索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新模式,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建设支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资源平台。

4.完善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模式。

5.开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建立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

度和办法,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6.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十、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办法,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

2.探索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机制。

3.根据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研究制定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

十一、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

1.重点领域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明确政府责任,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系统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强化省、市级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促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快基础能力建设。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推进城乡、区域、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完善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促进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兴办教育。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2.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的地区。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统筹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督导机构独立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十三

自1982年国内寿险业务恢复开办以来,我国寿险业便迈人了新的历史阶段,得到了迅速发展。1982年全国寿险保费收入仅为159万元,占同期总保费收入的0.15%,随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寿险业务持续高速增长,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过同期产险保费收人,在总保费收人中的占比稳步上升,至20xx年寿险保费收入已达3011亿元,占同期总保费收入的77.6%.全国寿险保险密度由1982年底的0.0016元发展到20xx年底的233元,全国寿险保险深度由1982年底的0.0003%发展到20xx年底的2.58%.

取得这样的成绩,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功不可没。该体制由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于1992年引人中国市场,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各市场主体迅速复制,并带动中国寿险业超常发展。自1996年以来,中国寿险保费收入更是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其主要贡献便来自于个人寿险的代理人营销。据统计显示,尽管近年来银行保险突飞猛进,但个人代理销售仍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直到20xx年,个人代理保费收入仍占全部寿险保费收入的80%以上。

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的引进,突破了传统营销体制下一家公司寿险营销人员只有几百人的局限性,营销队伍以几十倍的速度增长。代理人规模由1992年友邦保险第一批招募的2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40余万人。经过展业中的竞争、淘汰和选择,积存下来的营销人员已经成为中国寿险业发展的有生力量。此外,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的引进,广泛启蒙了民众的保险意识,切实提高了广大寿险公司尤其是中资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这些都为中国寿险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国内引入代理人营销体制十年后的20xx年,国务院发展x究中心开展了针对全国保险消费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对保险公司的满意度普遍较低,较多的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销售方式采取了无奈、冷漠的态度。

在公司层面,20xx年上半年全国寿险市场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全国寿险保费同比增长率仅为6.54%,而20xx上半年这一数字为41%.而作为中国寿险市场发达地区的京、沪两市,20xx上半年寿险保费更是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各老牌中资寿险公司业绩下滑严重,绝大多数公司的人力均有所下降,整个市场的代理人队伍均处于调整状态。

消费者和寿险公司的'双重反应,让我们不得不对风行市场10多年之久的个人寿险代理人营销体制进行反思。事实上,该体制已暴露出诸多严重问题,在此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与法律问题。

一方面,由于寿险代理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受佣金利益的诱惑,在展业过程中常带有损害客户利益的短期行为,使得寿险业的行业形象和公众信誉不断下降,导致本应为社会创造福利的寿险业反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负效应,严重威胁到了行业自身发展的基础。

制度上的缺陷。

(二)寿险行业发展的自身瓶颈。

一是寿险营销人力方面的困境。近年来,各公司增员难度不断加大,增员成本不断上升。各公司出台的聘才计划规格不断攀高,“挖角”成本亦急剧增加。

二是寿险营销效率方面的低下。经过了前期快速成长阶段后,近年来,国内寿险市场各家公司的营销效率大都陷入了长期低迷状态。除少数公司外,大多数寿险公司代理人活动率均低于50%,最低的仅有20%―30%,形势相当严峻。

(三)寿险代理人营销模式的自身体制原因。

第一,代理人与寿险公司的关系不再简单。各大公司在采用代理人营销体制伊始,均以双方单纯的代理关系为优势,认为寿险公司无需为其代理人的过错承担法律责任。然而,随着代理人违规行为的增多,事实证明,双方关系并非简单的无责代理关系。保险公司因其从代理人行为上获得利益,而要对代理人的责任承担相应的义务。《保险法》更是对这一点做出了明确规定。

第二,代理人营销体制的成本优势不再。在该体制发展初期,正逢市场大举开拓,寿险公司仅按业绩支付佣金,不提供底薪及保障和福利,并且只需投入职场和少量的管理人员来管理代理人队伍。然而,随着市场增员难度和竞争度的增加,寿险公司开始对新人提供底薪和基本法规定的各种奖金和津贴,开始对所有代理人提供不同程度的福利和保障,营销激励活动成本越来越高,职场装修越来越豪华,新公司、新机构的“挖角”费用成倍增加,所有这些均使得保险公司的费用急剧上升。

第三,代理人展业驱动力逐年下降。以往,没有底薪驱使代理人多售保单以获取佣金。然而,随着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的逐年下降,随着增员素质和培训质量的不断下滑,代理人展业驱动力在整体上不断下降。

(四)寿险公司的自身经营原因。

第一,经营战略的导向性失误。在保险市场的整体扩张阶段,各大保险公司尤其是中资寿险公司盲目抢占市场份额,一味追求保费规模,从而直接误导了代理人的短期行为。

第二,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各大中资寿险公司在借鉴代理人营销体制的同时,对其背后的营销管理系统和后援运作系统建设不足。保险专业人才、尤其是营销管理高级人才的缺乏,与寿险业的快速发展不相吻合。

三、传统个人寿险代理人体制改革方向的必然选择。

(一)个人寿险营销体制改革多元化诉求的理论分析。

1.寿险市场发展阶段理论概述。

市场初期阶段。该阶段市场主体较少;产品以传统寿险为主导;营销以关系为主,销售渠道单一;代理人首期佣金远高于续期佣金;资本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狭窄。

市场成熟阶段。该阶段市场主体数量趋于稳定:产品呈多样化,投资、信托、基金类产品普及;销售渠道多元化,原有队伍出现重组,传统紧密型代理队伍分化,理财顾问出现,寿险经纪人及银行保险普及;营销模式向顾问式营销转移;市场信息透明,佣金减少并趋于平均;投资市场渐趋完善。

2.我国寿险市场特征及其对营销体制改革方向的多元化诉求。

自国内寿险业务恢复以来,我国寿险市场已经历了20多年的总体发展,其中最近的六七年为快速发展时期。当前我国的寿险市场,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初期,未来仍有很大的快速发展空间。

伴随寿险市场的发展,新的市场特征随之呈现,继而形成了对营销体制改革方向的多元化诉求。

(1)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和外资寿险的加速进入,使得原有的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在市场不同阶段进入的各市场主体,由于其市场进入起点、自身资源背景乃至心态和姿态的不同,导致了其各自差异化的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竞争战略,从而形成对营销体制的多元化诉求。

(2)市场细分的不断加深和产品层次的不断丰富,要求各寿险公司及其营销人员提供与之目标市场相适应的服务,继而对市场原有的单一化营销体制产生了多元化诉求。

(二)个人寿险营销体制改革多元化的实践认证,

国外传统的寿险营销体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员工制,营销员与公司为雇佣关系,其收入由底薪加佣金构成;二是以美国和韩国为代表的代理制,营销员与公司为代理关系,其收入由佣金加津贴构成;三是以英国和荷兰为代表的经纪制,法律上是较代理更为独立的经纪代理关系,经纪人一般仅有佣金收入。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各有其地区适应性和针对性。

出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相似性,我国现行的代理人营销体制主要借鉴于台湾地区,而后者又是来源于日本市场的经验。当前,国内众多寿险公司已对现有代理人营销体制所遭遇的瓶颈加以重视,部分公司进行了改革试点,但是远未形成气候。针对这些改革实践的总结和分析,有助于明确个人寿险营销体制改革的多元化方向。

1.精英制。这是针对原有“人海战术”营销体制的最直接改造。高增员标准、高前期投入、高业务指标是其基本特点。部分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外资公司,较青睐此种模式。这些地区市场的新进入者通常以高端客户为目标市场,并急欲树立自身的高品质形象,加之没有传统营销体制所造成的包袱,采用精英制模式有其一定的适应性。而对于老牌的寿险公司,由于其庞大的代理人队伍和全国范围的代理人运营体系,并且不愿意放弃国内最广大的低端市场,因此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精英制改造,而是大多采取小范围试点继而加以逐步推广的做法。精英制的缺点是前期投入巨大,且行业中现有的人员特性使得很难将人员素质维持在高层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队伍的规模。另外,培养出的优质精英一旦被“挖角”,公司将损失巨大。

2.员工制。这是针对现有代理人无职业归属感问题的最根本改造。目前的做法基本上是对日本员工制及我国台湾地区收展制的借鉴。此种做法明确了营销人员的法律地位和劳动关系,保障了营销员的合法员工权益,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营销体制的一些根本问题。其缺点是员工薪金成本和高额培训费用的压力,风险较大,难以保证应达的利润。因此目前各公司在此方面的试点尚不普遍,大多数仍处于观望阶段。

3.专属代理公司制。这是类似美国总代理人制的一种营销体制。基本做法是将现有营销队伍分离出去,成立专门的专属代理公司加以运营,从而明确代理人的组织关系,利于保险公司降低营销成本,实现专业化经营。目前国内的新华人寿已在部分城市开展了相关试点,国内尚无成功经验可循。而此体制对于专属代理公司的业务管理和后援运作系统有着较高要求,否则将难以提供给客户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此外,由于管理成本的增加,营销员的提成比例会有所降低,其展业积极性会受到新的考验。

4.直销制。此种做法完全避开了保险公司现有的以人力队伍为主的营销模式,从而避开了传统体制的种种弊端,给市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主要销售渠道是网点、电话、网络等。

由此可见,代理人体制改革的每个方向都有其特殊的目的性和适应性,同时,国内保险市场存在着地域、消费者和经营主体等多方位的广泛性和差异性,因此,多元化的营销体制才是适应我国保险业国情和未来发展的正确选择。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十四

受传统科技管理体制和体系的影响,科技管理体制中僵化的现象仍然存在,科技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的格局还没有被完全打破。科技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直接造成科技管理体制难于适应市场和竞争的实际要求,难于形成科技管理的良好空间与氛围,造成科技资源、管理重点的分配不公,出现科技管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下降,影响科技管理体制的建设,制约着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

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平台与方向,与其他事业相比,我国科技管理体系发展的状态出现了明显落后和不足的问题。在科技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市场机制需要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目前实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并没有将市场发展规律的指导性作用发挥出来,使得项目研发与成果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离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不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科技管理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产学研究联系不紧密。

1.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受科技管理体制落后的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长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种问题将会使科研工作的.发展进入逐步下降的“死循环”,既形不成科研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也不能形成科技成果与商品的有效转化,使科技活动和管理工作失去社会的认可和市场的肯定,难于发挥市场资源的优势,形不成对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力支持。

新时期科技管理工作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创新,特别是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建设中,要将转变观念和创新理念列为头等大事。要从科技管理体制和意识两个重要层面入手,将科技管理工作的职能做到分解,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的有效分类,使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真正将精力放在各自的本职工作中。此外,要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科技管理工作要主动利用社会上专业组织的优势,大胆将监督和评估职能让渡给第三方,这样可以有效集中科技管理人员的精力,落实科技管理的责任,在创新科技管理工作观念的同时,做到对科技管理工作质量和体系上的保证。

2.2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针对当前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实际问题,应加速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进程,要将市场资源引入到科技工作和管理工作之中,建立科技管理与市场结合的新体制,以科技人才、学术成果作为资产,加深科研单位与市场的进一步合作和联系,使传统的、束之高阁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和商业化,在发挥科技成果经济和市场优势的同时,发展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体系。

2.3建立和健全科技人才的评价机制。

建立科技人才的评估评价体系是当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要针对当前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问题展开评价机制的创新,使科技人员的本职工作与日常其他工作相分离,将科技人员更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科学技术研究之中,真正实现对科技人才的约束、控制和激励,在正确评价人才、完善评价机制的同时,做到对科技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保证,提升科技人员的原创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更高科技成果的诞生铺平体系性和机制性道路。此外,要通过评价机制形成科技管理工作的正确方向,使科技人才能够通过自身价值的体现来坚定科技事业的从业信心,取得外部环境和内部认知的双方面认可,做到对科技人员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达到创新和改革科技管理工作的深层次目标。

3结语。

创新是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创新体系的建立是现代社会的根本标志,在变革和创新的环境中,应构建科技管理体制,适应社会新情况。新时期,要全面理解科技管理工作的真正含义,正确认知科技管理工作的真正价值,以创新思想和创新体系为平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信息管理体制,建立起科学、全面的科技管理工作体系,做到对科技工作创新和自主发展目标的有效维护和保证。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十五

自然状态下的国家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国家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国家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国家政府职能是国家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国家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国家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国家政府的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国家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4、影响与制约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国家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国家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

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国家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国家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5、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国家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国家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国家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国家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国家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国家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国家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国家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国家政府职能的“缺位”。

国家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国家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国家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

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国家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十六

在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高校在加强其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时的对其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近年来各校虽有很大的体制改革,但其自身管理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依附上级管理,处于被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才能使高等教育得以自身发展,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现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缺乏特色,难以适应综合化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通过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不但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优秀的协作品质。只有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才能培育出综合性多样化的高端型人才。从而使高校的发展能够同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培养满足市场对优质人才的需求。

1.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创建特色学校,加强国际合作。

根据我国各地的经济和高校的分布情况,突出重点,明确各自的办学方向,创建特色名校。为了保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一定要规范各类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建立有效的办学监督、评估和质量保证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和受教育者的权益,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高校办学的国际化进程。为了进一步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扩大留学生教育,争取更多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华访问学习,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支持和鼓励高校举办或联办国际学术会议,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出国参与学术会议。和国外著名高校、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建立经常的稳定的教育交流和科技合作。

2.加强高校的自主管理。

因为我国的高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主导和干涉而进行管理的,因此在高校的管理基本是国家主办,政府直接参与,学校协助的,依附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导致学校的自主管理的被动。但是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不能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因此其管理手段和管理职能,在高校管理中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与检验。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要不断加强高校的自主管理水平,使高校掌握自主管理的权利,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其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不对其进行管理,而是将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充分尊重高校的自主管理和办学权利。政府要对高校管理中的如教育经费的管控、教育监督与评价等工作进行一定的规划与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要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机制,这也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等教育发展要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在政府的干预下参与到市场活动中,对一些市场环境中不合理现象进行干预与指导,从而促使我国的高校能够成为可以自我发展、自我支配的权益实体,而不是受某一方支配的机构组织。政府可以针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保护和约束政策与法律。近年来,我国已经渐渐形成的依法治教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并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补充,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会不断的深化与发展。一方面是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发展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并经之路和必然结果。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迈出更大步伐。

参考文献:

[1]唐汉琦.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兴起——基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分析[j].山东高等教育,(4)。

[2]李思林.对国内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3)。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十七

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场全方位革命,但在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这场革命却似乎仍然是滞后的。因此,有文章批评说,“所有部委中教委最保守”[1]。确实,目前在高等教育管理中仍继续沿用着传统的计划经济手段,其主要表现。本文即从这三个方面逐一分析。

在高等教育部门,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部门)仍在相当程度上按照集权模式进行管理。至今,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私立大学,高等院校都附属于行政机关。目前中国的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仍主要由中央各部委直接管理。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后,有些部降为国家局或被撤消,其下属的高等院校或下放给省市、或划转其他部管理。但从本质上讲,由中央部门管理高校还是由省政府管理,集权的基本性质并未改变。

这种直接管理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大学校长、副校长的任命权集中于中央各部门(包括教育部),校长主要对上负责。在这种体制下,校长不是通过竞争机制产生的;往往最适于担任校长的人未必能得到上级认可,而上级任命的校长却往往并非最佳校长人选。而校长及其属下的校内干部的地位高低,则与大学的行政级别直接相关。一般来说,大学与学院享有类似于行政机关中的厅级待遇、专科学校则享有副厅级待遇,甚至有部分高校的校长地位更高,需由国务院总理来任命,此可谓中国之一绝!由于校长的任命充满了行政决定的色彩,结果不少想任校长的人并不是把这一职位视为一种为教育界服务的责任,而是视之为一种由上级政府赐予的权力(厅级)和待遇。自然,那些追逐如此权力和待遇的人们之间的缠斗,只能使学校的运转陷入不良循环。实际上,在高校(公立)这样的知识分子集中的机构,本应采取民主的方法竞选校长、或由教授委员会投票选举校长,中央部门根本没有必要介入校长的产生过程,否则就越管越乱、越统越死。

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大一统式管理有多种表现。在专业设置方面,教育部依旧像改革前那样编制统一的'专业目录,这种做法有害无利。因为,只有各高校自己才真正了解,应如何根据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现在,教育部所编制的统一的专业目录既不能充分反映社会的需要,也不符合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趋势,更不适应高校的具体情况。例如,在最近确定的专业目录中,为了所谓的界限清晰,居然规定在经济学专业下不准出现管理这两个字,而在管理学下则不准出现经济这两个字,人为地割裂了经济与管理之间的联系。而在教育部组织各校人员编制统一的专业目录的过程中,由于对专业总数设限,于是每个学校的人出于本位利益,都倾向于保留本校己有的专业、削减他校的专业,人为地造成高校之间及其系科之间的矛盾。而每次劳民伤财、费力耗时地编制出统一的专业目录后,又很快过时落伍了。

[1][2][3]。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十八

从时间流程上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是建立工业部门的现代企业制度,与之相适应,金融部门的改革旨在建立独立于财政的市场取向的金融体系,目的在于创造与企业改革相适应的外部环境。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的建立,我国金融体系改变了之前有机构无市场的窘境。尽管金融体制改革初见成效,顺利完成了第一项基本任务,建立了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但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金融机构在当时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面对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威胁,为了建立更完善的中国金融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微观主体并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层次相配合,我国开始对金融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力图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由此,金融体制改革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金融体制改革从20开始,进入金融结构市场化取向的企业化改造,目的在于除金融机构自身经营需要外,更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

1.适时推进利率市场化。

利率历来是经济学家探索和研究的重点,又是各国政府力图控制和掌握的政策工具。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结构的选择是金融体系建立的目标,是长期的基本的问题,而利率市场化则是短期要考虑的东西。我国金融业正经历着利率市场化的微观消化过程,许多矛盾和扭曲在影响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质量和下一步的抉择。金融体制的既有框架容纳了现行的利率体系、利率政策和利率水平决定机制,也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以及所能达到的最终效果,而利率制度的效率则最终决定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样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渐进式改革,这既是国际的经验也与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的现实有关。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利率市场化条件的过程。总体来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于整体金融发展形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瓶颈。然而,利率市场化进程目前还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利率一定要市场化,但是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又变得有一定难度。中国的利率水平与美国的利率水平有一个利差,如果人民币升值不超过这个利差,国外的投机行为就会很少。目前金融监管的措施之一是为了防止热钱流入,所以要使中国的`利率保持比美国低两个百分点,此时利率政策的效果很明显。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决定了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完成两个基本任务,即宏观层面上建立独立于财政体系的金融体系,微观层面上对金融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然而,金融体制改革还有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除了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外,还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机构。在经济过热时期,国家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然而,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难以遏制贷款的冲动,会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更多地放款,此时在国家政策制定的目标效用函数和企业化的金融机构目标函数不一致情况下就会出现利益冲突,这种冲突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带来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其次表现在计划经济时代以财政为主导的情况下,银行的功能是核算、结算等,企业融资的需要催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在转轨时期这恰恰与资本市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作为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地位的金融业,在改革进程中必须考虑具体的国情。建立健全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企业化改造,实际上就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两个步骤,如果这两步并为一步走,就是激进式改革;分成两步走,就是渐进式改革。经济的落后性决定了中国不可能采取激进式改革。在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中,当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初步建立,工业化进程得到快速发展,过去对金融体制的约束条件发生变化,金融体制改革就开始推进。

3.金融业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从历史上来看,混业和分业的选择就是风险能否控制的问题,如果风险不能控制而且能够传递,只能借助外部的力量。20世纪八九十年代,银行业的风险意识在加强。按照现代金融的理解,金融不再仅仅是资金的供给方,更是风险配置机构。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风险配置技术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因此,混业经营问题事实上是金融机构能否控制住风险和有无防范风险能力的问题。从目前来看,我国的金融监管已经开始走向规范化,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在逐渐加强,因此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已经开始显现。

4.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很脆弱,竞争力不强。如果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必然会使国内经济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甚至发生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不当发生金融危机,退回的损失不会比金融抑制对经济阻碍造成的损失小。

所以,我国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应与市场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各类金融机构的改革应同步进行。自由化过程如果超过市场的承受力,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对必须进行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如果采取拖延政策,不但不能避免或推迟金融风险,反而会导致新的市场扭曲。同时,如果金融市场改革不同步,对有的金融机构放松管制,而对有的金融机构仍进行严格管制,就会扭曲各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地位。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与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相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规范化与自由化并举。如果金融自由化步伐超出了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导致金融危机。只有加快改革金融体制,包括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促进专业化银行的商业化改造才能更好地推进金融自由化。真正做到金融市场发展与规范并举,当改革取消了对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时,市场约束力和功力机制要取而代之。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十九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试点地区。

1.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3.改革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探索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途径,改进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模式。4.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的试点地区。

1.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多种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探索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

4.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探索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

5.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和评估制度。

三、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

1.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

3.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4.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

5.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四、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1.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2.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3.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3”免费试点,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4.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督导体系。

5.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6.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2.设立试点学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3.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4.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探索和完善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

5.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6.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六、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探索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办法,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2.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3.建立健全岗位分类管理制度,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改革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

4.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完善高校内部财务和审计制度。

5.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6.构建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健全高等学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探索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合作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高校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2.发挥行业优势,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行业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3.完善来华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

4.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国家紧缺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

5.加强内地高校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探索闽台高校教育合作交流新模式。

八、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

2.清理并纠正对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政策,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

3.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具体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4.改革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

九、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制定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从教的具体办法,探索建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创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多种措施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2.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扩大实施范围。

3.创新教师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探索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新模式,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建设支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资源平台。4.完善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模式。

5.开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建立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办法,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6.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十、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办法,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2.探索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机制。3.根据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研究制定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

十一、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

1.重点领域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明确政府责任,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系统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强化省、市级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促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快基础能力建设。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推进城乡、区域、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完善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促进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兴办教育。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2.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的地区。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统筹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督导机构独立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

精选教育体制改革论文(案例20篇)篇二十

科技管理创新主要是指一种可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的新模式,其中主要可分为五种情况,即提出并实施一种经济发展思路,设计并保证一种新型组织机械的有效运转,提出一种新方式方法,设计进行科技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对一项制度进行创新。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产生了科技管理创新的空间,在市场活动中,企业作为发生交易活动的主体,始终与企业外部保持着联系并发生能量交换,对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这就使企业的运行程序与科技管理都成为不可确定的程序程式,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科技管理创新空间的产生,而且随着社会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活动较为复杂的要求将企业对内部资源的配置划分为简单与复杂两种趋势。

科技管理创新即一种高效率整合资源的新型模式,既可以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全部过程,也可指对单个具体方面细节上进行的科技管理,这样也就决定了科技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对思路、组织、制度、技术、科技以及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所有的内容之间又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面对社会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企业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形势,恰当地做出科技管理上的改革与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满足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要求。

首先,进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在于对企业内固有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通过提高固有资源的配置效率可加快企业资金运转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的生产率并减少其中产生的资源损耗等,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收益的增加。其次,通过对企业科技管理阶层制度的创新,可将一些在企业外的活动实现内部化,进而有效地节省企业交易方面的费用。再次,通过科技管理创新工作的展开,可为企业进行科技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与手段,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如果企业的市场营销方面能够总进行科技管理创新,对于企业在市场上的拓展与竞争将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范文推荐

    优秀语言课听课心得体会(汇总22篇)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次旅行的思考和感悟,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接下来是一些值得阅读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

    优秀宿舍整理心得体会和感想范文(17篇)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人特长和潜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专业工作角色定位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一些工作心得体会的案例分享,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和指导。时光易培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

    精选世界卫生组织演讲稿(汇总20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作为演讲者的心理依靠,让其在演讲时更加从容自信,减少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这些演讲稿范文包括了不同主题和风格,可以让我们从中借鉴和学习。中国是世卫组织

    2023年我有一个梦想的心得体会范文(13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某一经历或活动的思考和总结,从中获取到的宝贵经验和领悟。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我觉得写一篇心得体会对于个人成长和进步

    最优政治伦理心得体会及感悟大全(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加我们的思考深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可以参考一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找到一些新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专业旅游课的心得体会(模板18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文本形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希望以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

    最热教师如何做科研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在撰写教师心得体会时,要注重客观真实,准确概括自己的体会和观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实践有所启发。废话少,内容

    优秀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案例19篇)

    毕业生即将结束了他们的大学生涯,这段时光对他们来说充满了回忆和考验,现在是时候总结一下这几年的学习与成长了吧。毕业季是一个准备踏入社会的重要阶段,总结毕业生的经

    热门银行创新发展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反映了一个人对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思考和领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1/17xx---这样,才能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