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

时间:2023-12-22 作者:薇儿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接下来是一些范文范本的案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一

“公共安全”俗称“人民公安,英文:peoplespublicsecurity,俗称“人民安全”在中国公共安全”警察特别是指公安机关中的人民警察“公安警察“人民警察负责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安全,简称“人民警察”警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说起民族团结,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我对它的感受异常深刻。可以说,在我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之花处处都在开放。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民族团结在我们祖国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人们常说: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手足同根、骨肉相连,为走向共同繁荣、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而并肩奋斗着。

俗话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句话正点明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又友爱。只有我们心心相连、手手相牵,五十六个民族才会融为一个直正的大家庭,如果我们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创和谐,我们一定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让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汇成江河,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共同筑起一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水,沙子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我们要团结,不要分裂,让我们民汉一家亲,永远这样相亲相爱吧,如果我们分裂了,别的国家就有机可乘,必将会让我们走向灭亡,如果我们心连心,手握手,筑起铜墙铁壁,那么,就算有再强大的敌人,我们也不会害怕!我们中华民族必将象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我心中隐藏着一个梦,那是一个美丽的中国梦,那个梦汇集了千千成千上万中国儿女的希望!承载十三亿中国心!愿意:五十六个民族永远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永远不会分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只要全民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只要我们56个民族紧密相依,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无法克服,也没有什么梦想无法实现。历史一再表明,民族团结和谐,国家繁荣发达;民族内乱分裂,国家衰落落后。洪水冲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地震坍塌压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狂风怒号也吹不掉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六年前,这句话成了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声。玉树大地震后,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中华儿女再一次奏响心手相连,众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西藏附近,拉萨、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第一时间分头向玉树挺进。昌都消防官兵成为最早进入灾区一线的外地救援队伍。18日上午,记者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中心遇到志愿者赵成才和29名战友,组成老兵联盟,尽快赶到玉树。他们出现在哪里有任务,记者这几天在几个不同的场合见过这些忙碌的老兵。赵成才告诉记者,老兵联盟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组织:成员包括汉族、藏族、回族和蒙古族。在这里,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

民族团结一家,这个梦想不远了,触手可及。

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笑声洒满每一个人的心中,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洒满华夏大地!让民族之花,开满新疆,开满祖国妈妈的心田!

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的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他55个民族人口流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乌苏里江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是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些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手足同根、骨肉相连,为走向共同繁荣、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而并肩奋斗着。

为了促进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让各民族同胞共同走向富裕,国家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与东和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起来,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计划。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的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展开,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有利促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各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无限的智慧,共同开拓了广袤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更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努力奋斗。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内蒙古自治区70多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光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作为民族地区的公安党员干部,必须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下功夫。必须要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担当、积极的行动,将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扎实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作为民族地区的公安党员干部,必须要始终坚持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扎实有力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贡献力量。必须要坚持引导广大民警、辅警深入到群众中去,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和行业领域等多种优势,做民族团结政策理论的宣讲员,做民族工作决策部署的捍卫者。特别是要加强民警、辅警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维护民族团结的种子埋入每个民警、辅警的心灵深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公安工作全过程。作为新时代的公安党员干部,必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好和群众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正确引导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作为一名公安党员干部,要牢记神圣使命,忠诚履职尽责,不忘初心,牢牢把握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的各项工作中,真正把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以实际行动努力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者、践行者、引领者。

两天半以来,通过聆听报告、观看教育片、参加研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仅对学院党委层面如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对学院党委而言,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整纳入“三全育人”体系建设之中,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是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集中学习、举办全体教职工专题培训、讲授专题党课、组织主题活动等形式,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重点学习党的民族创新理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使全院师生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我们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履行政治责任、担当历史使命的具体表现。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以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核心,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培养具有“天下观的爱国者、有理想的奋斗者、有本领的实干者、有担当的开拓者和有德行的奉献者相统一基本特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重大意义,把爱国作为立德树人的基调和人才成长的底色,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增进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认同和归属。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强化国家认同,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团结大进步。

当前,学院正在积极推进学校党委部署的“三全育人”工作改革,今后,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三全育人”工作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夯实“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

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四有”好老师,建设一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引导广大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大力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好地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职责,发挥促进民族团结的引路人作用。

要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之中,在学院现有的“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培育思政功能更加明显、特色更加鲜明的示范课程。广大教师应充分挖掘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五个认同”等知识点,将有关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的现实案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素引入教学过程,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中,使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验与认同。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征文、竞赛、展览等方式,加大宣传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打造以官网、官微等为主干的多元化网络育人集群,在润物无声的文化“滴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继续打造特色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使活动能够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

作为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我们要肩负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地做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等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保障,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能力,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扞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朝统一六国以来,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管理国家,九卿之中的“典客”就是专门掌管民族事务的职位。历朝历代一直都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因为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纵观历史,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制定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寡,一律平等,这些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的确,各民族只有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发展,才能汇聚强大力量,才能共创民族辉煌,共圆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如今在全面小康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抗洪抢险救灾中,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救援中,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处处展示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心相通,则情相融;志相同,则力相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波澜的沉浮跌宕中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就在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托;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在于各民族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如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尤其是对于党中央关于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站在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去认识。

身为教师,身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给广大师生上好思政课,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积极贡献力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中所唱,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民族团结是一条重要的发展大计。

新疆更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在这里民族团结显得非常重要。7·5事件之后,三个离不开成了这里的发展之大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是啊,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有今天的辉煌!只有民族团结了,经济才能更迅速的发展;只有民族团结了,才不会发生昨天的悲剧;只有民族团结了,人民才会安居乐业。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如此团结,如此有凝聚力。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土尔跋扈族在渥多锡带领还乡……这些事例虽然来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古代,但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不光在古代,在今天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吾买尔,23岁的王燕娜姐姐,把自己的一颗肾,无偿捐赠给了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弟弟”。

人们不会忘记,在天山深处偏僻的库车县栏杆村,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用40年时间写下了1000多篇日记,记载了解放军与当地村民之间拥军爱民的故事。这位老人说,我的眼睛不行了,但要把写日记的任务交给儿子,这日记不会停,一定会一代代写下去。

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让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汇成江河,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共同筑起一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水,沙子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我们要团结,不要分裂,让我们民汉一家亲,永远这样相亲相爱吧,如果我们分裂了,别的国家就有机可乘,必将会让我们走向灭亡,如果我们心连心,手握手,筑起铜墙铁壁,那么,就算有再强大的敌人,我们也不会害怕!我们中华民族必将象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近年来,xx市公安局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坚持以“五个一”为抓手,推进公安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双融合、双促进,有力维护和保障了各民族合法权益,实现了民族团结大进步,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大提升的目标,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落实单位“一把手”责任,凝聚全警共识抓创建。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该局党委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在广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和“一把手”工程,与公安工作同步研究部署、同步推进落实,成立了由市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xx市公安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创建工作方案》,形成市局党委统一领导,各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全警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格局。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中心组学习和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以及各类练兵、培训班的学习内容。精心打造警察书屋“民族宗教书籍阅读角”,制作民族团结成果展示宣传栏、印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汇编》,邀请民宗委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专题授课,在思想上不断筑牢全警民族团结意识,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全市公安机关警务人员树牢“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二是把民族团结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指标,积极探索构建各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先进典型选树、管理、关爱、推广“四位一体”工作机制。2016年以来共提拔、任用和职级晋升1643名优秀干部,有效提高了各民族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水平,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营造了队伍团结向上的氛围。注重对典型的宣传报道,在警营内外营造了各民族学先进、崇尚模范和携手创平安的良好氛围,助推了创建工作深入开展。2016年以来,该局先后获公安部荣记专案集体一等功、自治区人社厅记专项二等功各1次,获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所属单位先后有325个集体、1638名(次)个人获得各级表彰奖励,涌现了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和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黄健鹏、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张文剑等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公安局获命名为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市公安局及所辖平南县公安局、xx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获命名为xx市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港北分局获命名为xx市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

突出争创“一面旗”理念,丰富宣传载体抓创建。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作为全市公安机关创先争优的一面旗帜,积极挖掘符合xx公安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努力丰富深入开展创建工作的载体、形式和内容,扩大宣传工作覆盖面和知晓度。深入开展创建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结合“壮族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组织民警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普及和国家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宣传,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为民解难事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教育各族群众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通过开设网站专栏、设立大型宣传标语,利用传统媒体和《xx警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和公安短信平台、led电子显示屏、宣传专栏展板等方式,多视角、多渠道、全方位营造宣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使创建工作深入警心,形成了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为创建工作凝聚力量。

确立工作“一盘棋”思想,夯实公安主业抓创建。将创建工作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以常态长效的工作措施巩固创建成果,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同心共筑抗疫情。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坚持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警主动担当,与全市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共同抗疫,坚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通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管控、精准掌握重点人员情况,有效切断了传染源,阻断潜在传染风险点,牢牢守住了全市疫情联防联控和社会安全稳定“两条底线”,该局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国家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第十九指导组誉为“最强防疫大脑”。二是打击防范保平安。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织民警深入基层、深入各族群众,紧密结合扫黑除恶、“神剑”“亮剑”等专项行动,打击违法犯罪,全市破案率、抓获数、逮捕数连续多年保持上升,现行命案连续5年实现100%全破,多项专项打击行动成效连年走在全区前列。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三是化解矛盾促和谐。在全区公安机关率先建立了“分级处置、联动联调、特色调解”处理涉及民族矛盾纠纷工作机制,通过重视民族矛盾排查、耐心细致化解纠纷,及时消除影响民族团结的隐患。全市无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了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及社会和谐稳定。四是交通管理保畅通。组织开展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化排查整改,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力度,首创全国非机动车电警抓拍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共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47239起。

建立最后“一公里”机制,办好民生实事抓创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构建党建引领全周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推进“放管服”工作,优化窗口办事程序,创新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公安“放管服”“一次办好”便民措施,设立24小时公安业务自助服务点,主动利用“互联网+”民生警务平台,推动户政办理、车驾管受理、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等惠民政策落地实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2016年以来,共为群众解决无户口人员11782人,为群众办理居住证15340人(次),出入境、车管所、户籍室等窗口单位提供双语标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双语开展业务工作,促进各族群众双向流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是创新管理服务水平。充分保障各民族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秉持“四情四心”(工作保持热情、时常保持关心,走访掌握实情、核查摸底细心,管理深怀感情、服务做到热心,帮扶带着亲情、排忧解难贴心)的服务理念,经常性开展法治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举办各类警民共建联谊、组织走访慰问和心理疏导等活动,努力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当地,让他们能“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

凝聚全警“一股绳”合力,助力脱贫攻坚抓创建。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通过“警企合作”“消费扶贫”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帮助挂点村各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从根本上破解贫困户最突出的瓶颈制约。2016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活动31次,直接消费102万元人民币。投入扶贫资金840多万元,为村民修建水利、篮球场,帮助民族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支持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开展了“金秋助学”等系列活动,发动民警辅警和职工捐资助学42万元,帮助挂点扶贫村198名优秀学生解决学杂费用。结对帮扶的5个村350户124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通过真帮实扶、扶贫扶智扶志,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该局的扶贫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先后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水平上处理多与一体化的关系,尊重多,强调一体化,提高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多一体化的一体化的认同。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历史典籍中,有很多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流交流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研究,生动反映各民族交流交流的历史。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水平上处理多与一体化的关系,尊重多,强调一体化,提高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多一体化的一体化的认同。多元是指多民族也就是56个民族,一体化是指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必须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认识到强调一体化对维持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保持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关系到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期发展。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将中华民族紧密凝聚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元化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是指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表现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的共同性是指56个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表现中华文化的根和灵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深刻理解其多样性,强调其共同性,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助于加强各民族大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目前,关键是坚定文化信心,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团结奋斗精神,根据_x区委宣传部文件要求,_x街道办事处及时召开专题部署会,会议认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现将我办近期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_x街道办及各社区积极开展以“守望相助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面对面,集中宣讲等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

在面对面宣讲方面,_x街道办共派出40余名宣讲员走访27个居民小区深入90户居民家中,把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受众人数达到216人,同时_x社区与_x小学60余名师生共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进一步引导辖区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集中宣讲方面,_x街道办及各社区召集全体党员干部及辖区居民群众代表开展了以守望相助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集中宣讲活动10余场,在宣讲活动过程中在场的学员认真听讲,不时询问,详细记录,并表示,“面对面”“肩并肩”“零距离分众化、互动式的宣讲,更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觉的民族理论政策,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工作实际,在学懂弄通上下足动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深做细做实,为街道各族群众构建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宣传方面,_x街道办不仅多次召开部署会议,而且还成立了宣讲队,街道干部_x作为一名蒙古族人,率先垂范,近半个月她挨家挨户,用亲切、朴实的语言和亲和力面对面与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祖国统一、民族团结32次,使大家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中国人,不论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都必须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既是宪法法律赋予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国家意识和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在“中秋”“国庆”双节即将到来之际,为进一步促进辖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营造辖区内各民族群众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_x街道办各社区联合内蒙古民族演艺集团开展了以“迎中秋庆国庆民族团结一家亲惠民文艺演出10余场,此项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对人民群众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直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积极作用。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民族团结教育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需要,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需要,是对内加强民族团结、对外反渗透、反分裂形势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今后_x街道办将继续按照中共_x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把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始终牢记于心、贯穿于行,把深入学习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自信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街道将进一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中心组学习及各类学习讲堂坚定不移把党的民族理论改策方针落至实处,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新时代取得新辉煌,巩固好、发展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不断推动街道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二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目标,就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

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扎根心底,“五个认同”意识融入血液,促进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绽放八桂大地。__,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成为模范。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三

“公共安全”俗称“人民公安,英文:peoplespublicsecurity,俗称“人民安全”在中国公共安全”警察特别是指公安机关中的人民警察“公安警察“人民警察负责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安全,简称“人民警察”警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各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无限的智慧,共同开拓了广袤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更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努力奋斗。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内蒙古自治区70多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光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作为民族地区的公安党员干部,必须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下功夫。必须要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担当、积极的行动,将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扎实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作为民族地区的公安党员干部,必须要始终坚持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扎实有力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贡献力量。必须要坚持引导广大民警、辅警深入到群众中去,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和行业领域等多种优势,做民族团结政策理论的宣讲员,做民族工作决策部署的捍卫者。特别是要加强民警、辅警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维护民族团结的种子埋入每个民警、辅警的心灵深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公安工作全过程。作为新时代的公安党员干部,必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好和群众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正确引导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作为一名公安党员干部,要牢记神圣使命,忠诚履职尽责,不忘初心,牢牢把握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的各项工作中,真正把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以实际行动努力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者、践行者、引领者。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扞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水平上处理多与一体化的关系,尊重多,强调一体化,提高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多一体化的一体化的认同。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历史典籍中,有很多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流交流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研究,生动反映各民族交流交流的历史。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水平上处理多与一体化的关系,尊重多,强调一体化,提高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多一体化的一体化的认同。多元是指多民族也就是56个民族,一体化是指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必须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认识到强调一体化对维持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保持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关系到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期发展。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将中华民族紧密凝聚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元化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是指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表现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的共同性是指56个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表现中华文化的根和灵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深刻理解其多样性,强调其共同性,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助于加强各民族大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目前,关键是坚定文化信心,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中国___人对当下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状况的客观描述和对我国民族关系本质特征的最新概括,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对我国民族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擘画和远景期许。这一概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创新发展的理论品格,是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宏大课题。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提在于深刻认识其丰富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是命运共同体,即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构成的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所以,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中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各民族相互之间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才有希望,各民族才有未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打得更牢。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在于牢固树立国情意识。习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既是历史事实,也是现实写照,但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升为“基本国情”的高度加以阐述,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大的公约数是统一,而多民族则是一大特色和一大有利因素,多民族的大一统,既是重要财富也是重要优势。必须深刻认识到,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也是各民族自己的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国情意识和“家底”意识,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和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祖国认同,打牢共同体的思想政治基础。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习总书记强调,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_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以说,“五个认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本,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增强“五个认同”,就必须正确树立、真正树牢“五观”。

一是政治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由各民族的优秀分子组成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政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国之希望、民族之希望所在。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在民族问题上削弱党的领导、背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错误言行。

二是历史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各民族都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利用历史问题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对立的错误历史观。

三是民族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民族平等是民族关系最本质的特征。既要认同本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更要认同各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处理好本民族局部利益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关系,正视多样性,增强一致性。要做民族团结的忠诚守卫者和捍卫者,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以及一切民族歧视、民族隔阂的言行,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四是国家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各族人民的神圣义务。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主权的言行。

五是文化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要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旗帜鲜明地反对把中华文化等同于某一个民族的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的倾向。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途径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既是民族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关系的常态。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的大势下,民族孤立主义、种族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既是人类进步的障碍,也是妨碍民族发展的毒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达到感情相依、情感交融。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努力实现共建共享。习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共建全面小康,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挑战,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五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水平上处理多与一体化的关系,尊重多,强调一体化,提高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多一体化的一体化的认同。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历史典籍中,有很多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流交流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研究,生动反映各民族交流交流的历史。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水平上处理多与一体化的关系,尊重多,强调一体化,提高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多一体化的一体化的认同。多元是指多民族也就是56个民族,一体化是指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必须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认识到强调一体化对维持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保持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关系到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期发展。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将中华民族紧密凝聚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元化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是指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表现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的共同性是指56个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表现中华文化的根和灵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深刻理解其多样性,强调其共同性,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助于加强各民族大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目前,关键是坚定文化信心,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六

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团结奋斗精神,根据_x区委宣传部文件要求,_x街道办事处及时召开专题部署会,会议认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现将我办近期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_x街道办及各社区积极开展以“守望相助团结进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面对面,集中宣讲等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

在面对面宣讲方面,_x街道办共派出40余名宣讲员走访27个居民小区深入90户居民家中,把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受众人数达到216人,同时_x社区与_x小学60余名师生共同开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进一步引导辖区各族人民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集中宣讲方面,_x街道办及各社区召集全体党员干部及辖区居民群众代表开展了以守望相助团结进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集中宣讲活动10余场,在宣讲活动过程中在场的学员认真听讲,不时询问,详细记录,并表示,“面对面”“肩并肩”“零距离分众化、互动式的宣讲,更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觉的民族理论政策,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工作实际,在学懂弄通上下足动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深做细做实,为街道各族群众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宣传方面,_x街道办不仅多次召开部署会议,而且还成立了宣讲队,街道干部_x作为一名蒙古族人,率先垂范,近半个月她挨家挨户,用亲切、朴实的语言和亲和力面对面与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祖国统一、民族团结32次,使大家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中国人,不论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都必须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既是宪法法律赋予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国家意识和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在“中秋”“国庆”双节即将到来之际,为进一步促进辖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营造辖区内各民族群众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_x街道办各社区联合内蒙古民族演艺集团开展了以“迎中秋庆国庆民族团结一家亲惠民文艺演出10余场,此项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对人民群众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直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积极作用。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民族团结教育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需要,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需要,是对内加强民族团结、对外反渗透、反分裂形势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今后_x街道办将继续按照中共_x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把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始终牢记于心、贯穿于行,把深入学习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自信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街道将进一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中心组学习及各类学习讲堂坚定不移把党的民族理论改策方针落至实处,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新时代取得新辉煌,巩固好、发展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不断推动街道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七

民族融合一直都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鲜明特征。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有四个主要的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清代。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为实现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使命。在长期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各个民族之间建立的患难与共的关系和深厚的友情,也意识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根据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状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这项制度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体现了国家尊重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也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原则。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步发展成就瞩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全国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二零二零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句话表明,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共享发展成果,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在中国,“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

而在美国,持续发酵的“乔治·弗洛伊德”事件暴露出西方国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其实,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由来已久。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一直推行暴力、血腥的殖民主义政策。西方的殖民主义史是人类的一部黑历史。殖民主义是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些西方国家,因为社会制度、贫富分化等原因,导致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受到不公正待遇。现在不少西方国家的民众为了表达对弗洛伊德死亡事件的不满,正在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相比之下,中国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局面,继续为维护民族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愿世界少一些**和不公平,多一些和谐与平等!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八

近年来,xx市公安局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坚持以“五个一”为抓手,推进公安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双融合、双促进,有力维护和保障了各民族合法权益,实现了民族团结大进步,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大提升的目标,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落实单位“一把手”责任,凝聚全警共识抓创建。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该局党委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在广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和“一把手”工程,与公安工作同步研究部署、同步推进落实,成立了由市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xx市公安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创建工作方案》,形成市局党委统一领导,各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全警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格局。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中心组学习和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以及各类练兵、培训班的学习内容。精心打造警察书屋“民族宗教书籍阅读角”,制作民族团结成果展示宣传栏、印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汇编》,邀请民宗委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专题授课,在思想上不断筑牢全警民族团结意识,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全市公安机关警务人员树牢“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二是把民族团结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指标,积极探索构建各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先进典型选树、管理、关爱、推广“四位一体”工作机制。2016年以来共提拔、任用和职级晋升1643名优秀干部,有效提高了各民族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水平,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营造了队伍团结向上的氛围。注重对典型的宣传报道,在警营内外营造了各民族学先进、崇尚模范和携手创平安的良好氛围,助推了创建工作深入开展。2016年以来,该局先后获公安部荣记专案集体一等功、自治区人社厅记专项二等功各1次,获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所属单位先后有325个集体、1638名(次)个人获得各级表彰奖励,涌现了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和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黄健鹏、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张文剑等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公安局获命名为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市公安局及所辖平南县公安局、xx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获命名为xx市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港北分局获命名为xx市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

突出争创“一面旗”理念,丰富宣传载体抓创建。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作为全市公安机关创先争优的一面旗帜,积极挖掘符合xx公安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努力丰富深入开展创建工作的载体、形式和内容,扩大宣传工作覆盖面和知晓度。深入开展创建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结合“壮族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组织民警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普及和国家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宣传,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为民解难事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教育各族群众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通过开设网站专栏、设立大型宣传标语,利用传统媒体和《xx警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和公安短信平台、led电子显示屏、宣传专栏展板等方式,多视角、多渠道、全方位营造宣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使创建工作深入警心,形成了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为创建工作凝聚力量。

确立工作“一盘棋”思想,夯实公安主业抓创建。将创建工作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以常态长效的工作措施巩固创建成果,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同心共筑抗疫情。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坚持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警主动担当,与全市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共同抗疫,坚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通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管控、精准掌握重点人员情况,有效切断了传染源,阻断潜在传染风险点,牢牢守住了全市疫情联防联控和社会安全稳定“两条底线”,该局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国家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第十九指导组誉为“最强防疫大脑”。二是打击防范保平安。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织民警深入基层、深入各族群众,紧密结合扫黑除恶、“神剑”“亮剑”等专项行动,打击违法犯罪,全市破案率、抓获数、逮捕数连续多年保持上升,现行命案连续5年实现100%全破,多项专项打击行动成效连年走在全区前列。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三是化解矛盾促和谐。在全区公安机关率先建立了“分级处置、联动联调、特色调解”处理涉及民族矛盾纠纷工作机制,通过重视民族矛盾排查、耐心细致化解纠纷,及时消除影响民族团结的隐患。全市无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了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及社会和谐稳定。四是交通管理保畅通。组织开展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化排查整改,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力度,首创全国非机动车电警抓拍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共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47239起。

建立最后“一公里”机制,办好民生实事抓创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构建党建引领全周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推进“放管服”工作,优化窗口办事程序,创新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公安“放管服”“一次办好”便民措施,设立24小时公安业务自助服务点,主动利用“互联网+”民生警务平台,推动户政办理、车驾管受理、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等惠民政策落地实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2016年以来,共为群众解决无户口人员11782人,为群众办理居住证15340人(次),出入境、车管所、户籍室等窗口单位提供双语标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双语开展业务工作,促进各族群众双向流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是创新管理服务水平。充分保障各民族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秉持“四情四心”(工作保持热情、时常保持关心,走访掌握实情、核查摸底细心,管理深怀感情、服务做到热心,帮扶带着亲情、排忧解难贴心)的服务理念,经常性开展法治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举办各类警民共建联谊、组织走访慰问和心理疏导等活动,努力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当地,让他们能“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

凝聚全警“一股绳”合力,助力脱贫攻坚抓创建。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通过“警企合作”“消费扶贫”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帮助挂点村各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从根本上破解贫困户最突出的瓶颈制约。2016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活动31次,直接消费102万元人民币。投入扶贫资金840多万元,为村民修建水利、篮球场,帮助民族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支持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开展了“金秋助学”等系列活动,发动民警辅警和职工捐资助学42万元,帮助挂点扶贫村198名优秀学生解决学杂费用。结对帮扶的5个村350户124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通过真帮实扶、扶贫扶智扶志,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该局的扶贫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先后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九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水平上处理多与一体化的关系,尊重多,强调一体化,提高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多一体化的一体化的认同。

***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历史典籍中,有很多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流交流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研究,生动反映各民族交流交流的历史。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水平上处理多与一体化的关系,尊重多,强调一体化,提高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多一体化的一体化的认同。多元是指多民族也就是56个民族,一体化是指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必须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认识到强调一体化对维持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保持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关系到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期发展。

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将中华民族紧密凝聚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元化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是指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表现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的共同性是指56个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表现中华文化的根和灵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深刻理解其多样性,强调其共同性,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助于加强各民族大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目前,关键是坚定文化信心,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十

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世界都处于了久久不能消散的阴霾之中。国家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本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原则,倾全国之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国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不仅控制住了肆虐的疫情,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把我们国家制度优越性和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体现地淋漓尽致,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共同体意识不断加强。

新年伊始,有幸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中职班主任培训班,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高云峰教授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给我们做了深入的政策解读,两个小时下来,收获颇丰。

高教授给我们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全面准确理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全面准确理解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一贯要求;第三,全面准确理解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的意义。

第一,全面准确理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解决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根本遵循,高教授从理论内涵、历史脉络、政治要求等方面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剖析。从理论内涵来看,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也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更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情感、命运、政治、文化和利益的共同体。从历史脉络来看,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创造了世界史上唯一连续未中断的历史文明。只有在绵延至今的历史文明脉络中,我们才能理解历史的起伏、文明的兴衰,也才能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后深沉的历史底蕴。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高教授通过“米米和豆豆混在一起”的例子给我们解读了交融一词的深刻内涵。从政治要求来看,我们要深刻把握五个认同、四观、三个意识、两个结合、五个不能低估和六个搞清楚,理清共同性和差异性。

第二,全面准确理解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一贯要求。我们要明确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高教授从发展规律、地位关系、政策表述以及法律层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第三,全面准确理解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的意义。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需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材建设非常重视,提出了“一个坚持,五个体现”的总体要求,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得指导地位,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要充分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要充分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要充分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高教授还指出了自治区目前对于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中的两个错误认识。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十一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深入研究,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一体”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指的是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共同性指的是56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其多样性,更要强调其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当前,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十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的__大以来,在以_,广西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经济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实现了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振兴、从偏远封闭走向开放前沿、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巨变。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必须坚定不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广西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持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强创新、育品牌、拓市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走在前列,不断增强广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铸牢广西各族同胞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识、共享现代化发展成就意识,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经济基础。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十三

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团结对中国至关重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结合近期的党史学习教育,就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谈几点体会。

一是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宪法的序言中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回顾历史,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抵御外敌,还是抗击非典、地震、新冠肺炎等灾害;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脱贫攻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我们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跟各族人民共同的支持分不开的,新中国的诞生,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各族人民共同去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这一信心正是源自于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充分调动各族人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一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和主线,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新形势、新要求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加强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学习,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曾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二是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要完整准确理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扛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责任。

三是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增进文化认同的纽带、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旗帜鲜明、不打折扣地把党中央关于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xx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提到了xx的红色资源和党史故事。比如,在建党之初,xx就产生了包括xx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1947年5月xx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后,xx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这些都是增进民族团结的宝贵资源。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以此次党史学习为契机,更加全面了解和认识xx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加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很好地解决民族问题,切实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二是发挥好党史育人作用,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结合,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积极创新宣传载体和手段,大力宣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内容,引导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五观”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促进各族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三是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使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办实事是学史力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用结合的具体实践。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要重点关注我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事业发展,围绕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教育、交通、水利、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自身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真正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离不开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的结合起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动民族工作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我都深深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1963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38年。他视柯尔克族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忠实覆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30次为病人无偿献血,累计献血7000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称作“白衣圣人”。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不少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而白克日。卡依尔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一个汉族儿童的生命。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的一位普通工人,去年为抢救不慎落入水中的汉族儿童,在救他时白克日。卡依尔也因次现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和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他们这样的事例在各种民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一年有四季,民族团结就是春日的鲜花朵朵;也是夏日的和风习习;又是秋日的硕果累累;还是冬日的阳光融融。让我尽情品尝这四季的芬芳!让我们用心浇灌民族团结的花儿!让我们的爱,在民族团结中流淌吧!

在我的心底里,隐藏着一个梦,那是一个美好的中国梦,那个梦聚集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希望!承载着十三亿颗中国心!我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永不分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个巨大的团体。只要全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我们56个民族紧紧相依,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克服,就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历史一再表明,民族团结和睦,国家就繁荣发达;民族内乱分裂,国家就衰败落后。洪涝灾害冲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地震垮塌压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狂风怒号也吹不倒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六年前,这句话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在玉树大地震后,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中华儿女再次奏响心手相连、众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邻近的西藏,抽调拉萨、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分头向玉树挺进。昌都消防官兵成为最早进入灾区一线的外地救援队伍。18日上午,记者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见到了志愿者赵成才和29位战友,组成“老兵联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玉树。哪里有任务,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记者这几天已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见到过这些忙碌的“老兵”。赵成才告诉记者,“老兵联盟”是个典型的多民族组织:成员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在这儿,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梦想已经不遥远了,它触手可及。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笑声洒满每一个人的心中,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洒满华夏大地!让民族之花,开满新疆,开满祖国妈妈的心田!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具有维护国家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功能。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依照不同阶段的教育特征,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针对小学教育阶段,确定学校教育在不同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重心,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

小学教育阶段是启蒙共同体意识,孵育爱国情感时期。

这阶段学生从家庭步入学校,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因此,该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立足于启蒙教育,以象征教育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出发点和参照物,让学生感知国家的象征符号,孵育国家情感。首先,我们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美德表现发放激励卡,学生们通过集体表现获得激励卡数,换取学校组织的传统、民俗文化体验和参观机会。参观了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武装暴动纪念馆,体验了蒙元、农耕等文化。以此感悟民族文化,进而增进民族情怀。在传统节日时,我校组织“小小乌兰牧骑”多次走进社区,和社区居民们共度传统节日,为广大居民们送去了欢乐和文明的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学校依托《语文》《道德与法治》等教科书中象征中华民族或国家的符号,如颜色鲜艳的国旗、国徽、红领巾,或者祖国妈妈、花瓣、大家庭等国家比喻物,通过情感的渲染,在学生心里播下爱国的“种子”。向学生传递苦难辉煌的中华历史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

这一阶段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以爱自然、爱他人、爱家乡为融入点,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爱中华民族、爱人民的情感。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才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民族理论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做好新时代边疆地区民族工作的“纲”和“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工作,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夯实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北疆稳固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把“模范自治区”这个崇高荣誉珍惜好、维护好、呵护好。

二、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作为学院学习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职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多维度、立体化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潜移默化到广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努力做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学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教育培训重点,引导全校师生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

作为学院的一员,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推动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汗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

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就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才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民族理论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做好新时代边疆地区民族工作的“纲”和“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工作,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夯实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北疆稳固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把“模范自治区”这个崇高荣誉珍惜好、维护好、呵护好。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作为学院学习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职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多维度、立体化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潜移默化到广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努力做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学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教育培训重点,引导全校师生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

作为学院的一员,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推动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汗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

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就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十四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_新时代对做好民族工作的殷切希望,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制定的战略目标。为此_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新方向。通_频学习,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本人思想得到了洗礼,精神得到了升华。

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其在新时代民族理论中的主导地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其意识表现体现在国情意识、历史主流意识、政治法制意识、团结合作意识以及共同发展意识当中。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共同在哪里,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

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通过学习推行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工作相关政策,更深刻认识到本次教材改革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国家事权。此项工作关键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_,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工作。

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体现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充分发挥立德树人表率作用。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理应走在共同体意识建设工作前列,培养出具有强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应准确把握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将教育分管工作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深入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性,把祖国未来的青少年都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让民族地区的学生享受更加公平合理的教育,为他们就业和走向社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十五

党_,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_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力量之源、实践真之理、伟大复兴之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也必能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作为北疆青马人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身边做起。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奋斗。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十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如果没有一种全民共同使用,全社会通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会严重影响不同民族区域,不同语言区域的经济文化社会交流,时间长了还会淡化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割裂各民族之间的纽带。

作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工作人员,我一定坚定_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的讲话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培养成有理想,有情感,有道德,有自信的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达到感情相依,情感交融。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加强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十七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中所唱,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民族团结是一条重要的发展大计。

新疆更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在这里民族团结显得非常重要。7·5事件之后,三个离不开成了这里的发展之大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是啊,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有今天的辉煌!只有民族团结了,经济才能更迅速的发展;只有民族团结了,才不会发生昨天的悲剧;只有民族团结了,人民才会安居乐业。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如此团结,如此有凝聚力。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土尔跋扈族在渥多锡带领还乡……这些事例虽然来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古代,但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不光在古代,在今天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吾买尔,23岁的王燕娜姐姐,把自己的一颗肾,无偿捐赠给了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弟弟”。

人们不会忘记,在天山深处偏僻的库车县栏杆村,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用40年时间写下了1000多篇日记,记载了解放军与当地村民之间拥军爱民的故事。这位老人说,我的眼睛不行了,但要把写日记的任务交给儿子,这日记不会停,一定会一代代写下去。

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让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汇成江河,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共同筑起一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水,沙子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我们要团结,不要分裂,让我们民汉一家亲,永远这样相亲相爱吧,如果我们分裂了,别的国家就有机可乘,必将会让我们走向灭亡,如果我们心连心,手握手,筑起铜墙铁壁,那么,就算有再强大的敌人,我们也不会害怕!我们中华民族必将象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我都深深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1963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38年。他视柯尔克族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忠实覆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30次为病人无偿献血,累计献血7000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称作“白衣圣人”。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不少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而白克日。卡依尔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一个汉族儿童的生命。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的一位普通工人,去年为抢救不慎落入水中的汉族儿童,在救他时白克日。卡依尔也因次现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和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他们这样的事例在各种民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一年有四季,民族团结就是春日的鲜花朵朵;也是夏日的和风习习;又是秋日的硕果累累;还是冬日的阳光融融。让我尽情品尝这四季的芬芳!让我们用心浇灌民族团结的花儿!让我们的爱,在民族团结中流淌吧!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近年来,xx市公安局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坚持以“五个一”为抓手,推进公安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双融合、双促进,有力维护和保障了各民族合法权益,实现了民族团结大进步,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大提升的目标,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落实单位“一把手”责任,凝聚全警共识抓创建。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该局党委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在广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和“一把手”工程,与公安工作同步研究部署、同步推进落实,成立了由市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xx市公安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创建工作方案》,形成市局党委统一领导,各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全警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格局。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中心组学习和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以及各类练兵、培训班的学习内容。精心打造警察书屋“民族宗教书籍阅读角”,制作民族团结成果展示宣传栏、印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汇编》,邀请民宗委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专题授课,在思想上不断筑牢全警民族团结意识,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全市公安机关警务人员树牢“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二是把民族团结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指标,积极探索构建各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先进典型选树、管理、关爱、推广“四位一体”工作机制。2016年以来共提拔、任用和职级晋升1643名优秀干部,有效提高了各民族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水平,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营造了队伍团结向上的氛围。注重对典型的宣传报道,在警营内外营造了各民族学先进、崇尚模范和携手创平安的良好氛围,助推了创建工作深入开展。2016年以来,该局先后获公安部荣记专案集体一等功、自治区人社厅记专项二等功各1次,获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所属单位先后有325个集体、1638名(次)个人获得各级表彰奖励,涌现了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和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黄健鹏、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张文剑等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公安局获命名为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市公安局及所辖平南县公安局、xx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获命名为xx市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港北分局获命名为xx市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

突出争创“一面旗”理念,丰富宣传载体抓创建。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作为全市公安机关创先争优的一面旗帜,积极挖掘符合xx公安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努力丰富深入开展创建工作的载体、形式和内容,扩大宣传工作覆盖面和知晓度。深入开展创建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结合“壮族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组织民警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普及和国家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宣传,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为民解难事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教育各族群众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通过开设网站专栏、设立大型宣传标语,利用传统媒体和《xx警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和公安短信平台、led电子显示屏、宣传专栏展板等方式,多视角、多渠道、全方位营造宣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使创建工作深入警心,形成了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为创建工作凝聚力量。

确立工作“一盘棋”思想,夯实公安主业抓创建。将创建工作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以常态长效的工作措施巩固创建成果,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同心共筑抗疫情。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坚持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警主动担当,与全市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共同抗疫,坚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通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管控、精准掌握重点人员情况,有效切断了传染源,阻断潜在传染风险点,牢牢守住了全市疫情联防联控和社会安全稳定“两条底线”,该局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国家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第十九指导组誉为“最强防疫大脑”。二是打击防范保平安。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织民警深入基层、深入各族群众,紧密结合扫黑除恶、“神剑”“亮剑”等专项行动,打击违法犯罪,全市破案率、抓获数、逮捕数连续多年保持上升,现行命案连续5年实现100%全破,多项专项打击行动成效连年走在全区前列。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三是化解矛盾促和谐。在全区公安机关率先建立了“分级处置、联动联调、特色调解”处理涉及民族矛盾纠纷工作机制,通过重视民族矛盾排查、耐心细致化解纠纷,及时消除影响民族团结的隐患。全市无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了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及社会和谐稳定。四是交通管理保畅通。组织开展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化排查整改,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力度,首创全国非机动车电警抓拍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共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47239起。

建立最后“一公里”机制,办好民生实事抓创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构建党建引领全周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推进“放管服”工作,优化窗口办事程序,创新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公安“放管服”“一次办好”便民措施,设立24小时公安业务自助服务点,主动利用“互联网+”民生警务平台,推动户政办理、车驾管受理、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等惠民政策落地实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2016年以来,共为群众解决无户口人员11782人,为群众办理居住证15340人(次),出入境、车管所、户籍室等窗口单位提供双语标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双语开展业务工作,促进各族群众双向流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是创新管理服务水平。充分保障各民族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秉持“四情四心”(工作保持热情、时常保持关心,走访掌握实情、核查摸底细心,管理深怀感情、服务做到热心,帮扶带着亲情、排忧解难贴心)的服务理念,经常性开展法治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举办各类警民共建联谊、组织走访慰问和心理疏导等活动,努力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当地,让他们能“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

凝聚全警“一股绳”合力,助力脱贫攻坚抓创建。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通过“警企合作”“消费扶贫”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帮助挂点村各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从根本上破解贫困户最突出的瓶颈制约。2016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活动31次,直接消费102万元人民币。投入扶贫资金840多万元,为村民修建水利、篮球场,帮助民族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支持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开展了“金秋助学”等系列活动,发动民警辅警和职工捐资助学42万元,帮助挂点扶贫村198名优秀学生解决学杂费用。结对帮扶的5个村350户124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通过真帮实扶、扶贫扶智扶志,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该局的扶贫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先后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朝统一六国以来,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管理国家,九卿之中的“典客”就是专门掌管民族事务的职位。历朝历代一直都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因为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纵观历史,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制定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寡,一律平等,这些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的确,各民族只有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发展,才能汇聚强大力量,才能共创民族辉煌,共圆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如今在全面小康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抗洪抢险救灾中,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救援中,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处处展示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心相通,则情相融;志相同,则力相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波澜的沉浮跌宕中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就在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托;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在于各民族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如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尤其是对于党中央关于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站在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去认识。

身为教师,身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给广大师生上好思政课,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积极贡献力量。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扞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扞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才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民族理论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做好新时代边疆地区民族工作的“纲”和“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工作,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夯实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北疆稳固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把“模范自治区”这个崇高荣誉珍惜好、维护好、呵护好。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作为学院学习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职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多维度、立体化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潜移默化到广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努力做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学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教育培训重点,引导全校师生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

作为学院的一员,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推动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汗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

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就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扞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我的心底里,隐藏着一个梦,那是一个美好的中国梦,那个梦聚集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希望!承载着十三亿颗中国心!我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永不分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个巨大的团体。只要全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我们56个民族紧紧相依,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克服,就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历史一再表明,民族团结和睦,国家就繁荣发达;民族内乱分裂,国家就衰败落后。洪涝灾害冲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地震垮塌压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狂风怒号也吹不倒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六年前,这句话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在玉树大地震后,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中华儿女再次奏响心手相连、众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邻近的西藏,抽调拉萨、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分头向玉树挺进。昌都消防官兵成为最早进入灾区一线的外地救援队伍。18日上午,记者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见到了志愿者赵成才和29位战友,组成“老兵联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玉树。哪里有任务,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记者这几天已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见到过这些忙碌的“老兵”。赵成才告诉记者,“老兵联盟”是个典型的多民族组织:成员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在这儿,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梦想已经不遥远了,它触手可及。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笑声洒满每一个人的心中,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洒满华夏大地!让民族之花,开满新疆,开满祖国妈妈的心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深入研究,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一体”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指的是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共同性指的是56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其多样性,更要强调其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当前,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说起民族团结,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我对它的感受异常深刻。可以说,在我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之花处处都在开放。

民族团结在我们祖国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人们常说: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我就举个例子吧:我们学校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同学,由于他们汉语基础较差,经常把汉语倒过来说。

在学习中,经常遇见不懂的题和语文书中的词句。或者不理解题目的要求,在作业中常常出现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汉族同学来帮忙了。各种习题汉族同学都会热心解答,让少数民族同学能渐渐熟悉汉语、理解汉语。使这些少数民族同学能够准确流利地使用汉语,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啊,少数民族真是离不开汉族。假如你对音乐和舞蹈感兴趣,不妨让我们学校的少数民族朋友们来教教你吧:像冬不拉、民族舞等很多种民族乐器和舞蹈,每一种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那可真美啊,我们真象一个大家庭啊!

俗话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句话正点明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又友爱。只有我们心心相连、手手相牵,五十六个民族才会融为一个直正的大家庭,如果我们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创和谐,我们一定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十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深入研究,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一体”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指的是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共同性指的是56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其多样性,更要强调其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当前,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公安民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汇总19篇)篇十九

中华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形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56个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结合近期的党史学习教育,就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谈几点体会。

一是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宪法的序言中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回顾历史,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抵御外敌,还是抗击非典、地震、新冠肺炎等灾害;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脱贫攻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我们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跟各族人民共同的支持分不开的,新中国的诞生,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各族人民共同去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这一信心正是源自于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充分调动各族人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一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和主线,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新形势、新要求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加强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学习,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曾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二是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要完整准确理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扛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责任。

三是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增进文化认同的纽带、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旗帜鲜明、不打折扣地把党中央关于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xx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提到了xx的红色资源和党史故事。比如,在建党之初,xx就产生了包括xx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1947年5月xx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后,xx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这些都是增进民族团结的宝贵资源。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以此次党史学习为契机,更加全面了解和认识xx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加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很好地解决民族问题,切实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二是发挥好党史育人作用,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结合,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积极创新宣传载体和手段,大力宣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内容,引导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五观”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促进各族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三是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使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办实事是学史力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用结合的具体实践。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要重点关注我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事业发展,围绕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教育、交通、水利、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自身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真正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离不开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的结合起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动民族工作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我都深深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1963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38年。他视柯尔克族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忠实覆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30次为病人无偿献血,累计献血7000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称作“白衣圣人”。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不少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而白克日。卡依尔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一个汉族儿童的生命。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的一位普通工人,去年为抢救不慎落入水中的汉族儿童,在救他时白克日。卡依尔也因次现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和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他们这样的事例在各种民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一年有四季,民族团结就是春日的鲜花朵朵;也是夏日的和风习习;又是秋日的硕果累累;还是冬日的阳光融融。让我尽情品尝这四季的芬芳!让我们用心浇灌民族团结的花儿!让我们的爱,在民族团结中流淌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具有维护国家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功能。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依照不同阶段的教育特征,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针对小学教育阶段,确定学校教育在不同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重心,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

小学教育阶段是启蒙共同体意识,孵育爱国情感时期。

这阶段学生从家庭步入学校,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因此,该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立足于启蒙教育,以象征教育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出发点和参照物,让学生感知国家的象征符号,孵育国家情感。首先,我们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美德表现发放激励卡,学生们通过集体表现获得激励卡数,换取学校组织的传统、民俗文化体验和参观机会。参观了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武装暴动纪念馆,体验了蒙元、农耕等文化。以此感悟民族文化,进而增进民族情怀。在传统节日时,我校组织“小小乌兰牧骑”多次走进社区,和社区居民们共度传统节日,为广大居民们送去了欢乐和文明的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学校依托《语文》《道德与法治》等教科书中象征中华民族或国家的符号,如颜色鲜艳的国旗、国徽、红领巾,或者祖国妈妈、花瓣、大家庭等国家比喻物,通过情感的渲染,在学生心里播下爱国的“种子”。向学生传递苦难辉煌的中华历史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

这一阶段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以爱自然、爱他人、爱家乡为融入点,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爱中华民族、爱人民的情感。

在我的心底里,隐藏着一个梦,那是一个美好的中国梦,那个梦聚集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希望!承载着十三亿颗中国心!我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永不分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个巨大的团体。只要全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我们56个民族紧紧相依,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克服,就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历史一再表明,民族团结和睦,国家就繁荣发达;民族内乱分裂,国家就衰败落后。洪涝灾害冲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地震垮塌压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狂风怒号也吹不倒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六年前,这句话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在玉树大地震后,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中华儿女再次奏响心手相连、众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邻近的西藏,抽调拉萨、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分头向玉树挺进。昌都消防官兵成为最早进入灾区一线的外地救援队伍。18日上午,记者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见到了志愿者赵成才和29位战友,组成“老兵联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玉树。哪里有任务,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记者这几天已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见到过这些忙碌的“老兵”。赵成才告诉记者,“老兵联盟”是个典型的多民族组织:成员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在这儿,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梦想已经不遥远了,它触手可及。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笑声洒满每一个人的心中,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洒满华夏大地!让民族之花,开满新疆,开满祖国妈妈的心田!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才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民族理论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做好新时代边疆地区民族工作的“纲”和“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工作,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夯实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北疆稳固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把“模范自治区”这个崇高荣誉珍惜好、维护好、呵护好。

二、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作为学院学习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职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多维度、立体化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潜移默化到广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努力做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学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教育培训重点,引导全校师生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

作为学院的一员,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推动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汗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

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就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才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民族理论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做好新时代边疆地区民族工作的“纲”和“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工作,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夯实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北疆稳固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把“模范自治区”这个崇高荣誉珍惜好、维护好、呵护好。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作为学院学习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职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多维度、立体化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潜移默化到广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努力做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学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教育培训重点,引导全校师生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

作为学院的一员,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推动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汗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

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就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秦朝统一六国以来,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管理国家,九卿中的典型客人是专门管理民族事务的地位。历代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因为民族团结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要问题。从历史来看,国力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这些都打下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在20xx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深指出:各族人民亲近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的根本保证。的确,各民族只有亲近一家,情同手足,合作,团结发展,才能聚集强大的力量,创造民族辉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现在在全面的小康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路上,一个民族是必不可少的!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各民族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谐共济,和谐发展。在抗洪救灾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救援中,在战胜消除贫困、抵抗新冠肺炎的流行中,一方面有困难、八方支援,到处展示着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

心相通,情相融的志相同,力相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波澜的起伏中不断发展,是因为各民族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赖,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激发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因为各民族不断交流、交流、融合、手脚相亲、守望。现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巨大变化,要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期根本加强文化认同。特别是对党中央推进双语教育改革的重大决策,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站在政治、全局、战略的高度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和政治课程,积极引导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和国家银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民族团结,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做出积极贡献。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现有15个地、州、市,88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74个团场。截止__年底,新疆人口为196360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从新疆多民族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力。目前,全区有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42个民族乡。国家非常重视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由解放初期的3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48%,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活跃在政府机构以及经济、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在新疆各类教育中均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直在新疆认真贯彻执行。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和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尊重和保护。目前,全区有清真寺23000多个,充分满足了信教群众的需要。

自1983年以来,我们新疆已连续26年在全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越来越巩固。盼发展、求团结、思稳定已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和共同追求。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持了我区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展望未来,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我们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新疆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务院在__年专门发了加快新疆经济建设发展的32号文件,为今后新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后,我们将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力度,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集中精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

新疆是祖国西部的一块正在开发的宝地,发展前景广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将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省区市的支持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努力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道岔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实用15篇)

    每个人都应该习惯性地进行月工作总结,这有助于我们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小编整理了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2023年档案工作总结学生会(精选15篇)

    学生会工作总结是对学生会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和改进工作,提高学生会的组织和服务水平。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编

    最新律师的自我展示(通用20篇)

    范文是对作者经验和智慧的传承,可以借鉴和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思路和灵感。各位律师:下午好!我叫xx,来自

    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文案(优秀21篇)

    通过安全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请大家共同学习以下安全工作总结范文,互相探讨和交流,共同提高。为进一步加强全

    2023年纪检法制工作总结(汇总15篇)

    月工作总结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成果和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我觉得这个月的工

    最新滋味的创作灵感(优质17篇)

    范文范本通常来自于优秀的作家或经典名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灵感:指人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

    2023年大学生职业规划计划书(汇总20篇)

    职业规划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采取行动去实现。以下是一些职业规划的范文,供大家参考。例如,有些人可能会选择进入教育行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些人则希望从

    最新民政办防汛工作总结(优秀19篇)

    月工作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长,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如果你正在写月工作总结,可以参考一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路

    2023年学校教育目标工作计划(优质21篇)

    学校还有丰富的图书馆资源,提供各类书籍供我们阅读借鉴。以下是一些学校总结的范文,可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学期我班幼儿总数为15人,其中男孩7人,女

    最新光荣院日常工作计划(专业17篇)

    工作计划书的编写需要我们对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调研,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请大家参考以下工作计划书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工作计划书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