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通用10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书香墨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通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篇一

财富研究机构新世界财富(newworldwealth)发布的报告显示,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日本贫富差距最小,而美国的贫富差距要比人们想象的小得多。

该报告称,俄罗斯62%的财富掌握在百万富翁(以美元计算)手中,26%的财富掌握在亿万富翁手中。

新世界财富表示:“如果百万富翁控制了一个国家50%以上的财富,那么留给中产阶级的只有很小的空间。”

该报告称,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是全球财富“最平等”的国家,只有22%的财富掌握在百万富翁手中。

美国“出人意料地平等”,只有32%的财富掌握在百万富翁手中。新世界财富表示,“考虑到有关美国收入不平等的所有负面新闻,这一数字低得令人感到意外。”

市场研究公司“新世界财富”(newworldwealth)公布的《w10:10个世界最富裕国家》排名中,中国名列第二位。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市场研究公司“新世界财富”(newworldwealth)公布的《w10:10个世界最富裕国家》排名中,中国名列第二位。

“新世界财富”在其公布的排名中统计的`是各国国民的“总体个人财富”,其中包括房地产、现金、银行存款、事业生意等。

中国的“总体个人财富”达到17.4万亿美元,排名第二。报告指出,中国在最近15年里展现出的财富增加速度最快。最富裕的国家是美国(48.9万亿美元),第三名是日本(15.1万亿美元)。

前十名中还有英国(9.2万亿美元)、德国(9.1万亿美元)、法国(6.6万亿美元)、印度(5.6万亿美元)、加拿大(4.7万亿美元)、澳大利亚(4.5万亿美元)、意大利(4.4万亿美元)。

考虑到澳大利亚只有2200万人口,分析师认为该国能够跻身前十名十分引人注意。印度、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在过去的12个月里超越了意大利。中国在最近15年里展现出的财富增加速度最快。

新世界财富认为,英国在榜单中占据较高位置主要由于该国房地产的高价值。德国被认为是是欧洲经济最稳定的国家,年,该国接纳了超过100万的难民。作为金砖国家以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印度排在第7位主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庞大的人口数量。

在人均财富方面,欧洲国家占据了排行榜的主要位置。其中,以避税天堂知名的摩纳哥排在首位。截至206月,该国人均财富达到160万美元。报告指出,摩纳哥较高人均财富主要原因在于该国的免税制度。

另一个避税天堂列支敦士登人均财富61万美元排名第二。第三名为瑞士,人均财富为28.4万美元。紧随其后的是澳大利亚(20.3万美元)及挪威(19.3万美元)。

年全球十大富有国家

2016年人均最富有国家

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篇二

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人性被扭曲后的结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种到了年龄便把小狮子扔进茫茫草原之母狮释放出来的本性。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

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

第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道理有时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继出台了所谓“见义勇为奖”等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了在一个法制尚未健全的国度里,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悲哀。在孩子的心灵里,这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道腐败的大幕已经悄悄拉开。

第四、动辄体罚,应试教育的最好帮凶

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孩子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里。中国家长们理由万千,什么“不打不成才”、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学生。

第五、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这大概不能全怪中国家长,因为很多家长还在为生存奔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们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读书。

当然,家长自身的素质也大不相同,相应出的做法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差别。即使如此,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

甚至,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家长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长的话一言九鼎,让你上东你不敢去西。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野生生长”,他们从来不对你说向东或向西,所以你可以随便打狗或撵鸡。但无论如何,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漠视或过分重视,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第六、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说以上五个方面更多是从孩子的幼年教育出发,那么以下五个方面则更多关注家长们对长大孩子的教育。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是主人,但到成年期间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学校分担了很大一部分。

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说这样的话:终于轻松了,我儿子住校了;学校老师会教育好孩子的,咱该歇着啦;孩子一个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我上哪儿去教育他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里没有达成完整的默契,分歧便诞生了。

随着分歧诞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第七、事业方面,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我们那时候条件差,都没机会念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深造!”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是这么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这样:好好学习,以高分考个好大学。这似乎是中国家长们对孩子们唯一的期待。

这就是中国的孩子,再过几天就要踏进大学校门了,还得回家问问父母要选择什么专业!此种后果,完全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恶果: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长询问,终于沦为家长实现他们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方面,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超级空白

这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表现。中国家庭教育里,最被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超级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小时候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本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特此奖励,以兹鼓励。但实际是什么?不过只是因为我的试卷被打了95分,仅此而已。

第九、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

这与溺爱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说孩子从小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会因家庭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话,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独自在外地念书时,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就开始了。

大体上的这些来源,却根本无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质支持相提并论。物质支持无可厚非,可一旦泛滥,被金钱左右头脑的人,行为往往是可怕的。

第十、性教育方面,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中国教育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性教育方案。要是归根溯源,挑出家庭教育的毛病来,似乎有失偏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从很小的时候,很多孩子就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但很多母亲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是我在大街上捡的!或者还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变着法地回避性教育问题。

而学校教育就弥补这一点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以笔者为例,初中开生理卫生课,讲到人体生殖器官那一章节时,我们的女生物老师神秘消失了。后来一个男老师来带课,草草说了几句便让大家自己看课本,后来有位胆大的男生起来提问女性生殖器长在哪里的问题时,还被老师严厉的处罚了。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对一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发生什么未婚妈妈、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现象时,除了深刻思考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外,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讨论它们带来的危害了。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把儿童教育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塑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一是家庭。

二是学校。

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

四是儿童本人。

五是书籍。

六是偶然出现因素。

单从排列顺序上来说,家庭无可争议的被列在首位。

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篇三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家长给予孩子的爱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家庭教育也成为家长不可或缺的任务。近年来,国家已经开始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提出了国家家庭教育方案,这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指引和帮助。在实践中,我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我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第一段:重视家庭教育意识的提高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独立的人格,帮助孩子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家长要有高度的家庭教育意识,最好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了解孩子的个性、爱好、人生观等等,这需要家长适应新的、灵活的心态和方法。同时,家长需要与孩子平等沟通,尊重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二段:借助多彩的家庭教育资源

家庭教育的学习和办事需要家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家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和资源,如参加家长学校、阅读有关书籍、网络研究等等。在我看来,参加家长学校最为可取,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家长拓展教育思维,还可以结交其他家庭教育实践的经验交流。

第三段:制定科学的家庭教育计划

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规划,这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使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和实现。家庭教育计划应该从孩子的年龄、性格、兴趣等角度出发,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排列,不要过于强求,因为教育也需要顺理成章的过程。

第四段:注重家庭教育实践的质量

家庭教育的实践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活、业余时间,关注孩子在社会上参与的各种活动和学习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自然规律,或引导或教育,以达到最佳效果。

第五段:重视家庭教育成果的评价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通过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学习结果做出适当的评价,可以更好地总结和改进自己的家庭教育活动。家长要注意所选家庭教育目标的精准度,要根据实际结果来调节教育计划,同时关注孩子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高,对于家长而言,要保持三种情绪——信心、理解和支持。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家长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且遵循迎接挑战的精神,积极去规划,行动和总结。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学习与实践,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成为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篇四

尊敬的领导:

我是x班的一名学生,我叫杨松林,经高中几年的勤奋学习、奋斗拼搏,我在今年高考中获得了x分的好成绩,并被x大学录取,看着通知书,我感到很欣慰,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说,可一看那高昂的学费和自己的家庭,对大学,学生只能望而却步了。

我出生于x县x乡x村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还有姐姐和我,六个人挤在不足60平方的经常漏雨的土坯方老房子里,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有时生活不能自理,且经常患病,姐姐现在大学一年级结束了,平时放假,姐姐很少回家,靠在外面做临时工积攒生活费,而这个假期,姐姐也不回来了,在外面打工筹备下一年的学杂费,即使如此,家里仍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

更不幸的是,在前一段日子,母亲在干活时滑倒了,导致左小腿处脚筋断裂,第一次手术后,又因伤口发炎,不得不再做第二次手术,高昂的手术费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而家里唯一的劳动力父亲也是积劳成疾,病痛缠身,所有这些让作为子女的姐姐和我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好几次,姐姐都向母亲提出了退学的请求,可都被母亲坚决的骂了回去,母亲常说:“即使再苦再难,我们也要将你们供出去.....”现在我也考上了大学,但想着校园里的朗朗书声,我却不敢想象我去大学后,家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特向尊敬的各位领导申请贫困资助,希望大家能帮帮我,帮帮我的家庭,您的恩情我会永远记在心里,我一定会努力完成学业,并用我最切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谢谢您!

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为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__年__月__日

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篇五

在中国,家庭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孩子教育的基石。许多学霸往往都能在家长的严格要求和悉心培养下脱颖而出。家庭教育在培养学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更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念。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家庭教育的学霸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养学霸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对于学霸来说,一些基本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家长要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时刻保持对学习的高度重视。他们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学会以身作则。此外,家长还应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电脑等。同时,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最后,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鼓励和赞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自信心。

第三段:家庭教育对学霸的影响

家庭教育在培养学霸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学霸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孩子从小就要被教育要做到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此外,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这些习惯和能力在学习上表现出来,就是学霸的标志。

第四段:家庭教育带给学霸的内在品质

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霸的学习能力,也会带给学霸一些内在品质。首先,学霸往往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自律性。他们懂得自己的学习任务,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时刻保持高度的自我约束。此外,家庭教育也会激发学霸的求知欲望和好学精神。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不断追求进步。这些内在品质是学霸成功的关键,也是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第五段:家庭教育对学霸的意义和启示

家庭教育是培养学霸的关键所在,它对学霸的意义和启示是深远的。首先,学霸的培养需要家长的全力以赴和投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并制定合适孩子的教育计划。其次,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的品德修养。家长要注重培养学霸的良好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最后,学霸的培养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只有家庭的和谐与稳固,才能够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结本文,家庭教育在培养学霸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努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品质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霸,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篇六

相信大家都是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那么就千万不要错过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的以下建议咯,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最耐心和老实地作出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安放一个陈列架,孩子可以在上面显示自己制作的东西。

4.不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只要这与她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他玩耍。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让孩子作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助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 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儿。

10. 帮助孩子改善他的作业。

11. 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们正常交往。

12.自己遵循合理的行为标准并留心使孩子照着做。

1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从来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15.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以便他能干自己喜欢的事。

16.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17.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 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激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20.认真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时间与孩子单独在一起。

22.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23.从来不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

24.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25.教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26. 详细拟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27.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28.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8.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30.从不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31.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33.让孩子有机会真正自己作决定。

34.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6.发挥孩子具有的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37.从来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

38.勉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40.让孩子独立完成它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相信会有积极的最后结果也好。

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篇七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已成为各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国家家庭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作为一名家长,在实践中深受国家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和启示,下面结合个人经验,分享几点体会。

第一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从政策层面来看,家庭教育已经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支持。在《全民共育行动计划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家庭教育,积极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育人”的目标,并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实际上,从生命诞生之日开始到终点,我们几乎都生活在家庭中,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家庭教育是孩子面对世界的第一个窗口,父母的言传身教能深刻影响孩子的性格、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

第二段: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实践,首先是要强调亲子沟通。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认为给孩子买一些好的物质条件、培养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就算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了。实质上,这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的,涵盖的范围还应包括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更多地进行沟通。只有亲子之间的交流良好了,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进而适时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顺利成长。例如,与孩子建立安全感,实现重要的爱的沟通和陪伴,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交,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家庭教育理想的目标。

第三段:教育思想的传承

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形式和内容,还要注重教育思想的传承。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对孩子未来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因此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不断进行启发,尝试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将成为越来越关键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自学、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独特的教育方法,从而为孩子打造出一个全面的成长环境。

第四段:亲密的家庭关系

一个温馨爱的家庭关系,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与牵引物。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营造出一个愉悦、安静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这些情感支持下,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人生观念以及力量所在。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做到有情感的关怀,这可以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注重对孩子的体贴和关注,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在家庭中所得到的爱和支持。

第五段:家庭教育的培养方式

在家庭教育的培养方式中,教育本身不是重点,家长需要注重产生出适宜的环境,让孩子发扬自己的天赋和人格魅力。这种培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有益的,家长们需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健康的玩具、书籍以及各种活动设施和优质教育资源。父母可以用心开展亲子类游戏、室外活动和亲子阅读等等,让孩子健康成长。

总结

国家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已经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亲子沟通到教育思想的传承,再到亲密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的培育学习方式,家长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注重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的过程,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健康、自信、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下一代。

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篇八

“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这句话经常被拿来形容“房奴”。没想到,如今这个群体的苦楚,却被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名为《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给“意淫”了。这份具有“神奇功效”的报告一经问世,就在网上炸开了锅。有网友疾呼:在“被就业”、“被增长”、“被小康”、“被幸福”之后,我们又“被有房”、“被有钱”了。

活在报告里,真的很幸福!

这份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平均住房拥有率63%的水平(美国为65%,英国为70%,日本为60%),处于世界前列。报告指出,在受访的3996个城市户籍家庭中,有3412.36个家庭拥有各种类型的自有住房,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5.39%;农村更高达94.6%。在拥有住房数量方面,城市户均拥有住房1.22套;农村户均拥有住房1.15套。

按理说“领先世界”的美誉,足以让国人陶醉在“超越英美”的自豪中,但对于这个“幸福”的结论,网友却纷纷表示有种“不靠谱”的感觉。12581苦涩道:“又被有房了”;“迷鹿”则自嘲说:“我就是那一成人,拖国家后腿了”;“gdsq008”更是感叹:“穷得只剩下房了”。

“不食人间烟火”的调查结论吸引了地产界名人的集体围观。易居中国总裁周昕就坦言:“90%高了!”而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则认为“城市户均住房总量尚达不到1:1,尤其是成套住宅。”在任志强眼中,20**年中金公司发布的“我国家庭平均拥有0.74套住房”更加可靠。

面对扑面而来的质疑,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出场救火”:“这是一个全国的平均值,其中农村自有住房率远超过城市,老年人的自有住房率远超过年轻人,小城市的自有住房率远超过‘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甘犁认为调查数据被媒体断章取义了,“之所以数据与网友感受存在巨大的落差,和各自定义不同有关。”

甘犁解释说,此次调查对“家庭”的界定为:受访家庭中不同个体必须至少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即同屋居住、共享收入、共担支出。例如,城市中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因为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庭支出,所以父母的居所也被认为是该年轻人的自有住房;如果在城市打工、父母无固定工作,需要其承担老家中父母的生活费的,其在老家的房子也算作他的自有住房。“因为定义不同,很多城市的年轻人心理上认为自己没有住房,但在我们的统计中,他们其实应划归拥有自有住房的一类人,因此才会出现数据与感觉不符的情况。”

甘主任言辞凿凿、“有理有据”,遗憾的是公众并不“买账”,与现实感受“南辕北辙”的数据被公众嗤之以鼻。“心理学的疯子”就反问:“假设你有10套房,我没房,你能说我俩每人都有5套房子吗?取平均值难道不是掩耳盗铃吗?”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则表示,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在城市打工的人口比例非常高,也许这些城市移民在老家或多或少都有住房,但是大部分人一年最多回老家几天,在城市里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才是关键。他认为,农村和城市的自有住房不能混为一谈。

一时间,围绕“有房没房”的争论四散蔓延,一份耗时三年的调查报告,换来了舆论“一地鸡毛”。其实,研读这份被称为“填补行业空白”的“全国首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领域的报告”,争议之处还远不止于此,报告中关于“中国城市家庭资产平均247万元”的结论,似乎更像是“重磅炸弹”。

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247.6万元,农村家庭平均37.7万元。”看到这个“幸福”的数字,很多人“哭笑不得”。不少网友形容“被有钱”的感觉就像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只是美梦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还欠银行好几十万贷款呢”!

对于这一串惊世骇俗的资产数值,甘犁主任坦言,抽样调查的样本里非常有钱的人很多,资产最多的一成家庭占全部家庭总资产的比例高达84.6%,这样一来,平均数就被拉高了。“我们还有个数据比较准确,那就是看中位数,比如城市家庭资产的中位数仅40.5万元,与平均数247.6万元差距悬殊。”

至于网友对“报告基于8438个家庭抽样调查,是否可以概括所有中国家庭?”的追问,甘犁表示,“关键在于样本的选择是否全面……美国进行相似的调查,样本比例还不足此次调查的1/2……从抽取的80个市县样本与总体的人均gdp描述统计可以看出,样本与总体在人均gdp的分布上是非常接近的。因此我们有信心可以代表全国的情况。”

耀眼的数据,让欧美那些挣扎在金融危机泥潭里的“老外”羡慕嫉妒了一把,也让为了房子和票子“奔波在路上”的国人头晕目眩了一回。有网友感慨“活在报告里,真的好幸福”!

我们要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

乍一看,房子和票子的“双丰收”让人振奋:“中国人有钱了!”我们似乎应该为骄人的成绩欢呼雀跃,但各自回家盘算家底儿后,很多人却痛苦地发现,其实光鲜亮丽的数据中掺杂着“水分”。

有首“打油诗”比喻得很恰当:张家有钱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报告中“城市家庭资产平均247万元”的结论,更像是这首“打油诗”的翻版。难怪有网友调侃,要是能在调查样本中,多拽进几个像李嘉诚或是比尔・盖茨这样的超级富豪,中国家庭资产的平均值肯定能突破千万!到时候国人可以浸泡在“数据幸福”中笑傲全世界。

只可惜,著名的“木桶理论”提醒我们,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裕的关键,不是看富人有多富,而是要看穷人有多穷,只有这样,才能洞察秋毫并补齐“短板”。正如网友所言:“我们想要的是共同富裕,而不是平均富裕”。然而,一个简单的“平均”,却使社会矛盾“消失”在无声无息中,数字被人为地制造出欺骗性,看似科学合理,实则掩盖了贫富差距的真问题。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过分质疑“城市家庭资产平均百万”也有些刻薄,毕竟在“北上广”这些房价动辄百万元的一线城市,对于那些拥有房产的人来说,账面上的资产数值就是百万元甚至更多,非常吻合调查的结论。但不能忽视的是,纸面上的“富翁”终究不是真正的“富翁”。对于大多数仅有一套房子的家庭来说,对住房的刚性需求,锁定了百万资产只能停留在纸面上,除非变卖房子否则并不能兑换成票子。更何况很多人的房子还是向银行“贷”来的,倘若不能足额还款,所有权必将易主。这么来看,他们只是背着重重躯壳的蜗牛“负翁”而已。

曾经一部热播电视剧《蜗居》,让人们零距离触摸到“房奴”的辛酸与悲苦。片中女主角海萍曾有句经典的台词:“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艺术来源于生活,海萍的感叹生动地刻画了底层的生活状态――处于金字塔下端的人们为了得到一个梦寐以求的“安乐窝”,承受着精神疾苦。很多贷款买房人自嘲为“蜗牛一族”,他们不敢轻易跳槽,不敢花钱旅游、娱乐,害怕银行贷款加息,担心患病、失业……他们经常调侃自己正在坚定不移地叩响“忧郁症”的大门,“我们其实穷得只剩房子,除此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过:“分母越大越不靠谱”。那些“强加”于数据中的幸福,对“被平均”的个体而言,其实并无真实的关联感。正所谓“生活是有体温的”,对一个社会而言,那些处于平均线以下的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才是更能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指标,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平均数,不仅脱离个体的感受,也有悖现实的状态。

“统计数字会撒谎”

相声大师马三立有个著名的段子叫《逗你玩》,讲述了一个睿智的小偷把粗心的主妇骗得团团转。生活中,用“逗你玩”来形容那些诡异的调查结论带给人们的感受,似乎也不为过。

最近的例子同样发生在这几天。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崔海容5月11日在香港廉政公署第五届国际会议上发言:过去30年,中国共有420余万党政人员受处分,其中90余名省部级官员因贪腐被追究司法责任。“民众对防治腐败成效的满意度,由的51.9%上升到20**年的72.7%”。数字一出便惹来非议,许多网友对这项“不接地气”的民意调查,表现出本能排斥,很多人留言表示“我就属于剩下的27.3%”。

“笑话”同样出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年该局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显示,20**年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23元/月。其中,占比最多的前四位分别是食品类月支出400元,交通和通信类支出16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36元以及衣着类支出120元。而备受关注的住房月支出,统计局仅给出111元的“估价”,令人惊诧地排在了“衣食住行”的末位。数据一公布,“天下大笑”。住房一直被称作新“三座大山”之首,然而国家统计局却昭告天下:住房其实比穿衣服还便宜!与现实割裂的数据自然会“雷到众生”,有网友毫不留情地说:“这种‘选择性失明’不过是为了粉饰矛盾罢了。”

美国统计专家达莱尔?哈夫著有《统计数字会撒谎》一书,畅销50年经久不衰。书中引述的事例,大部分来自美国社会。由彼及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统计数字会撒谎”的断言绝非虚言,它时常能在中国社会找到注脚。不论是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还是自有住房拥有率、家庭平均资产等等,统计数据经常被当做“变压器”,让人感觉“祖国山河一片好”。然而,你若静下心观察周遭,却总能发现与数据相去甚远的现实。

恰如坊间流传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下级骗上级级级掺水水到渠成”,下联是“上层压下层层层加码马到成功”,横批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数据中的“幸福生活”在撩拨起颤颤民生心弦后,注定会等来质疑一片。毕竟,望“数”不能止“渴”。

结语

“数据是数据,现实是现实”。对民生现状,比统计数据更有话语权的是民众实感。房价的高高在上,“房奴”的气喘吁吁,物价的“高歌猛进这些都要比空洞的“幸福数字”更具有说服力。

只怕亮丽的数据迷惑了决策者,到头来只能加剧民生焦虑。

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篇九

美国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个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与经验。竞争充满着美国整个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人人凭本事吃饭,没有人身依附,“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勤奋、节俭蔚成风气。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都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夜宿,无父母陪护。

2.一些年轻父母把几个月的婴儿赤身裸体扔进水中,让其学会游泳。

3.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

4.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

5.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理。

6.让孩子在看到本国国旗时,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歌曲奏响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国歌。

7.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它费用。

8.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说你无能。所以,必须找工作,做到经济上独立。

9.没有午睡的习惯。

10.大人鼓励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危险性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

11.在用钱上,就是那些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对自己“吝啬”,与人交往也不“大方”。无论一起进公园或歌舞厅买票,还是入餐馆买饭,一切费用都是“aa制”。一句话,孩子不摆阔,不赶时髦。

12.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盖茨宣布在他约185亿美元的财产净值中,只给每个孩子留1000万美元,剩余将捐献慈善事业。美国第二富翁活伦・巴菲特也宣布他的孩子很难得到他的巨额财产。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做的最糟糕的事,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真正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努力。

13.资本家如果觉得自己的子女不争气、不成材,他们宁肯花钱去雇用一个有才干的经理去经营他们的事业。资本家死后,子女“吃”遗产有规定期限,但要付出很高的遗产税,而且这些“剪息票”的寄生虫,权力和地位是继承不到的。

在美国不会出现如我国教育中存在的“6+1=0”的现象,即在校接受6天教育,星期日回到家庭和社会便使前几天的教育前功尽弃。

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篇十

中国的教育体制注重竞争,出现了许多学霸。然而,学霸的背后往往有一个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作为一名中国学霸,我深知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的家庭教育经验和体会,希望能给其他家庭以一些启示和建议。

第二段:重视教育与学业

在我的家庭中,教育一直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我的父母总是给予我很大的关注和支持,帮助我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术态度。他们鼓励我展示自己的才能,但也注重培养我的品格和价值观。另外,他们与我的老师保持紧密的联系,了解我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解决我在学业上遇到的问题。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给我一个真正的未来。

第三段:鼓励多元发展

尽管在学业上有严格的要求,我的父母也十分注重我的多元发展。他们鼓励我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音乐、绘画等。他们认为,这些活动可以培养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我的综合素质。同时,他们也教导我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学业和兴趣爱好的平衡。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使我不仅在学业上出类拔萃,还能在其他领域拥有出色的表现。

第四段: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家庭教育还培养了我独立自主的能力。我的父母经常鼓励我自己解决问题,不依赖他人。他们相信,这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性的重要途径。他们让我尝试去解决自己的难题,在我面临困难时给予我鼓励和支持,而不是简单地为我解决问题。这样的教育方式使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父母的榜样作用

在我的家庭中,我的父母始终是我的榜样。他们努力工作,同时也十分注重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他们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教导我勤奋、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他们的榜样影响了我,使我明白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进取。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让我在学业上有了显著的成绩,也让我在心智上不断成长。

总结: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重视教育与学业、鼓励多元发展、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和父母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因素相互配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了一代代学霸。作为一名中国学霸,我深感宠幸和感激,同时也希望其他家庭能从这些经验和体会中汲取灵感,并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