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模板7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飞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模板7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篇一

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精神,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初二物理教师制定了怎样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一、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课程目标

1.每两周集体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新课程的理念,交流各自的看法,提高对新课程理解运用的水平。

2.选用学习的理论书籍有:《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学物理》、《教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学生心理指导》等,以较高专业水平驾驽教学工作。

3.明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制定的根据与意义,紧紧抓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根本"的两条教学主线。

二、发挥集备作用,理清教学思路

1.定期进行学情分析。随着新学期教学进展,学生在接受新知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通过集备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发现学生存在问题,作为教学工作与教学设计的依据,及时予以解决。

2.理清教学思路。教学的"大思路"是指理解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的理念、编写的风格、编写的内容以及编排的体系。教学的"中思路"是指确定每章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如何让学生有能力自主构建知识。教学的"小思路"是指较准确定位每节的教学目标,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合理教学设计。思路理清,教与学才会轻松;避免以其昏昏,示其昭昭。

三、开发利用教材,拓展教学资源

1.开发利用教材。我们不能把教材教条化,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作适当调整。对新教材必须有个性的解读,逐步形成目标明确、情景切入、感悟方法、过程理解与应用迁移教学套路。

2.拓展教学资源。教材作为教与学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可以猎取不同教材版本、网上资源与相关资源,尤其创设情景引入概念方面,进行比较取舍。

四、构建教学设计,展示教学风格

1、构建教学设计。新学期,我们必须从静态教学设计向动态教学设计过渡,把学生课堂生成作为教学资源补充,避免不分班级,不分学生,呆板按预案教学。

2、学有定章;教无定法。通过常规教学、公开课与说课或教学比武,根据教师素养展示个人的教学风格,对教师进行公平、公开与公正的过程评价。

五、发挥多媒体作用,注重物理实验

1、发挥多媒体作用。我校有五间多媒体教室,预计每位教师可以上20节多媒体课。要求精选课件,改编课件。

2、注重物理实验。(1)采用多媒体播放与动手实验相结合;(2)准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实验器材,供学生实验探究。

六、合理安排进度,及时反馈调整

1.合理安排进度;学校给我们物理科一学期有52课时;初步安排如下表:

章节

内容

课时

第1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2章

运动的世界

第3章

声的世界

第4章

多彩的光

第5章

熟悉而又陌生的力

单元测试6课时,期中考2课时,期末考2课时。

2.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的调整是依据教学对象的反馈。我们可以从课堂提问、课后交流,实验操作、批改作业与单元测试及同行交流,去了解学情;从"双基"抓起,用专业角度,排除学生思维"病灶",要求学生更正部分、多种解法写在作业纸上,装订成本,灵感与创新意识写在相应课本章节里,以利智慧共享。

七、学习方式多样化,抓紧培优辅差

1.学生学习形式有:听讲、答问、小组讨论;实验、论辩、制作、竞赛以及讲座。对上述学习环节,要进行点拨、指导与评价;建立学生学科成长档案袋。

一、教学目标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主要任务有五单元的内容,分别介绍声音、光、物态变化、电路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材改革以后,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理与社会怎息息相关,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除了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本学期初二物理的教学力争平均分、优良率、及格率和各项排名都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主要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尤其要求学生将知识与社会相联系,因为新教材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科学、技术、社会",目的就是要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理解物理并应用物理。而新教材不设习题,也说明了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新的要求。学生只需理解了所学的物理知识,然后与身边的现象相联系,学会理解和分析身边一些常见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班级情况分析

初二(2)班的学生上课纪律良好,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初二(1)班的学生上课纪律好,且学生比较活跃,对新教材比较能适应,但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

总的来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都有待加强,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

四、具体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认真备课,上好第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鼓励学生提问,耐心给学生讲解。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后总结的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物理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多向他们提出问题,尝试找到更好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3、加强阅读,多些了解新闻、新科技,在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积极开展物理实验,也多些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勇于讨论,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

(二)、基础知识教学

1、新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点不多,所以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讲解更着重于将知识用于现象的分析和理解当中。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验

1、课堂实验演示

课前准备好实验用具,并先作实验演示,看检查实验的可行性,保证课堂上实验成功。

2、学生实验

课前将实验的要求同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并顺利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思考、和观察等能力。实验后检查学生的实验册,看学生实验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的方法和理解所学知识。

(四)、情感教育

这个学期我担任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通过了解发觉有一部分的学生在初一的时候已经对学习不感兴趣,现在上了初二,而且是初二学生新学习的科目,因此在开学初必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为了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1、备好每一节课,严格按照备课组分工的安排,备好自己负责备课的范围和内练习,备好每一节课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成绩。备课要备设计教学目标任务,备设计教学流程等。

2、做好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与三率比较接近的学生加强辅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指导他们学习上的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3、吸取经验与教训,及时发现上课方面以及在其他方面当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平时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并且多向同备课组老师学习,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4、重视实验,包括规定的演示实验、科学世界、sts里面的小实验等,并且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的小实验,以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

5、教学方法要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同时严格要求学生,打好基础练,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篇二

拟写人:李盼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实验重点: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内容和时间安排

内容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测量平均速度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篇三

拟写人:李盼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实验重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1、利用直观、形象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利用演示实验设置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利用演示进行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 1、教师充分准备,学生充分预习。

2、学生分组做到科学化、合理化。

3、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素养: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实验安排

章节

内容

7.1

力的作用效果

7.2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7.3

探究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8.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8.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8.3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9.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9.2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9.2

连通器

9.4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0.1

测量铝块浸没入水中所受的浮力

10.1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10.2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1.1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12.2

滑轮

12.3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篇四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物理学告诉我们: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作用方向外,还有大小。

那么: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究。

二、猜想与假设: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猜想4.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

三、理论依据

在物理课上,我们学过:

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四、实验计划

2.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

3.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五、实验准备

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六、实验数据

实验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实验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

实验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

实验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

实验5. 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七、实验分析

从实验1、实验2和实验3所测结果看,作用在木板上面的法码越重,摩擦力就越大。也就是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与原猜想结果一致。

从实验1和实验4所测结果看,铺上棉布后的摩擦力比没铺棉布时大。也就是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与原猜想结果一致。

从实验1和实验5所测结果看,快速拉动木块和缓慢拉动木块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一样大。说明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原猜想是错误的。

从实验1和实验6所测结果看,大面积与木板接触和小面积与木板接触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也一样大。说明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原猜想也是错误的。

八、实验结论

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 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4. 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

九、反思与评价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验证了书本上的知识,同时否定了我们的错觉:以为速度越快,磨擦力就越大的观感;以为接触面越大,磨擦力也越大的错觉。

同时加深了所学的知识的映象,巩固了所学知识。

通过实验,学会了做实验的方法,增强了动手实验的能力,受益菲浅。

这个实验,是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共同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完成的,实验方法正确,得到的结论就正确。所以我们要相互讨论,多请教长辈,多动脑筋,才能获得真知。

十、表达与交流

这个实验,我们小组成员确定课题后,首先在一起拟定了猜想目标,研究了实验计划,共同做好了实验准备,再分头行动,用同样的设备,每人回家单独做一次,得出了结论后,我们又到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得出了实验结论。当然,这份实验报告,是在父母的多次修改后成形的,开始写报告时,思路不清,写出的报告也不好,通过多次修改,我们基本掌握了实验研究报告的写做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篇五

1、提出问题:

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可能

1)、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

2)、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2、猜想或假设:

1)、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人离声源的距离越近,人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用控制变量法)如,

探究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的关系:

探究2)响度与人离声源距的离大小关系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探究1)选一只鼓,在鼓上放一小纸屑,让人离声源的距离0.5米(不变)

(2)第二次重重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如1.5厘米),听到一个响度很大的声音。

结论:人离声源的距离相同时,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探究2)的实验过程与上类似

结论是:声源的振幅相同时,人离声源的距离越近,人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

5、自我评估:

这两个结论经得起验证。如,我们要让铃的声音很响,我们可以用力去打铃;汽车鸣笛,我们离汽车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响。

6、交流与应用

如果我们声音小了,听众可能听不见我们的说话声,我们可以考虑:1)让说话的声音大一些(声带的振幅大了);2)与听众的距离近一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篇六

拟写人:李盼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实验重点: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内容和时间安排

章节1.11.42.23.13.34.24.34.44.55.36.16.3

内容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平均速度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测量物质的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篇七

拟写人:李盼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实验重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1、利用直观、形象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利用演示实验设置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利用演示进行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 1、教师充分准备,学生充分预习。

2、学生分组做到科学化、合理化。

3、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素养: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实验安排

章节

内容

力的作用效果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探究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连通器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测量铝块浸没入水中所受的浮力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滑轮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