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

时间:2023-11-04 作者:BW笔侠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过程中的参考材料,通过阅读优秀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一

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法》。我将从说教材地位和作用、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要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小数乘法》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整数乘法,后面是本教材的小数除法,所以学好这个课时为学好以后的小数除法打下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分析,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类推能力、判断能力等。

3、渗透理论来源于时间和转化的思想。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乘法意义和小数乘法法则。

2、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为了讲清楚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逻辑的学科。因此我的课堂能使学生的逻辑能力增强。

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紧凑结合、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由学过的知识和材料开头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知识,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设备情况,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认识。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练习,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并能用于社会实践。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我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应用。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有利于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5、作业布置。

针对五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设计了分层练习,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减负的目的。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在教学中要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二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中的知识。它实际上是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应用到了小数乘法中,使小数乘法的计算更加简便。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实际上也是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应用,这也是为以后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知识积累准备。它是整个有关小数学习中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相当重要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难点:运算定律在简算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目标。

在上述基础知识和理念的支撑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能合理、灵活地进行一些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1、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2、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通过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学生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已学习过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本节课所探究的内容是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中的应用,根据学生前期所学知识,本节课是乘法运算定律的进一步拓展,难度不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中,我把本节课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前期测评。

这一阶段中我设计了两道题,口算题和计算题,让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巩固,为学习下面的知识做了铺垫。

第二阶段:探究新知。

这一阶段中首先出示了三组题,让学生通过。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三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7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6~8题。

1.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会正确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形成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投影仪、计算器。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将答案按顺序记录在口算本上,再集体订正。)。

30.5=。

0.74=。

2.13=。

1.18=。

90.8=。

1.52=。

0.70.8=。

2.50.4=。

2.解答:一支铅笔0.5元,一支水性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3倍。一支水性笔多少钱?(指名学生回答: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小数乘法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整理回顾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以及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1.呈现教材主题情境图(ppt课件),让学生独立收集信息。

2.交流整理: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1)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

(2)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3)要求的问题是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1.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式并解答。

(2)教师巡视,收集个案,并指名演板。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ppt课件出示,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

(1)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你算得对吗?

3.汇报梳理,构建方法。

(1)以前学习的求一个数的整数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那么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板书:求一个数的小数倍用乘法计算。)。

(2)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集体交流、核对。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旧知迁移领悟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小数乘法的计算兴趣,在汇报交流中理解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进一步熟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出示教材中小朋友的计算过程(ppt课件)。(师:同学们,计算后我们往往需要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瞧!)。

2.请你帮这位小女孩验算一下,她算得对吗?(独立完成。)。

3.交流汇报,明确方法。(教师巡视。)。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乘一遍,看对不对。(ppt课件呈现验算过程。)。

(2)用计算器来验算。(投影演示。)。

(3)根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来验算。由于56乘1.3的积应该比56大,而7.28比56小,所以7.28肯定是计算错了。

4.检查过程,修正错误。

(1)师:同学们,在计算时我们往往先入为主,如果再算一遍,不一定能检查出计算中的错误,所以我们可以从刚才同学们使用的各种验算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检查。

(2)师: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除了要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以外,还要检查横式的得数写了没有,写对了没有?得数的单位名称是否正确?同学们,再检查一下,除了计算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相互督促改正。

5.随堂巩固。(第7页做一做。)。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针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目的地投影展示,学生评价与小结。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中小女孩的计算错误,激活学生对整数乘法验算方法的回忆。为感受验算方法的多种策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验算,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具体验算时,不要求学生一定按某种方法验算,只要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对计算结果做出判断即可,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让学生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练习二第6题(第二排的3道小题)。

(1)先计算,再验算。

(2)展示汇报,集体订正。

(3)订正时注意0.0720.15的计算过程与验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法算出72乘15的.积是1080,由于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五位小数,而积的小数位数只有四位,先要在前面补一个0,再点上小数点,最后将积的小数末尾的0去掉,得0.0108。)。

2.练习二第8题的第一问: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

(1)认真审题,明确问题。(明确第一问要解答的问题。)。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交流汇报,集体订正。(强调用小数倍直观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练习二第8题的第二问: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1)独立思考,自主解题。

(2)思考:如果直接求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促使学生不断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利用小数倍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你是用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2.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用小数倍解决问题,用小数倍解决问题与以前学过的用整数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

3.计算后一定要验算,针对不同的计算类型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验算方法,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与梳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养成及时梳理知识、总结学习方法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1.练习二第6题(第一排)。

2.练习二第7题。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四

观察上面的一组算式,回答下面的问题:

36。

3060。

300×2=600。

30006000。

1、由上往下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积又怎样变化?

2、由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积又怎样变化?

读题后,你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三、探究合作学习。

学习建议:

1、你想用什么方法解答?

2、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你能想到什么?

3、怎样计算?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8×6可以用竖式计算:四、应用。

试一试。

想一想:怎样计算?

提问:

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怎样变化?

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0.6扩大10倍6。

×7×7。

——————。

当整数部分为0时,这个0不要忘记写,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把小数化简.

想一想这些题的是几位小数。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五

1.4×4=()+()+()+()。

2、把3.67扩大10倍是(),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

3、把560缩小10倍是(),缩小100倍是(),缩小1000倍是()。

二、计算。

三、根据13×3=39,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30×3=13×30=1.3×3=1300×3=130×30=0.13×3=。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六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3.25×4.83.6÷0.25。

0.25×32×1.252.85×5.2+2.85×5.8-2.85。

3.6÷0.25÷0.43.69-(1.69-5.8)。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

2、通过归纳推理,进一步认识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根据计算法则正确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十三第8题。

做题前,教师提醒学生:这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口算题。做题时,要考虑数中小数点的位置。计算时,不要图快,要认真计算。

集体订正时,要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和改正的理由。

二、指导练习。

1、计算并用乘法验算:练习十三第10题。

2、用竖式计算。练习十三第9题。

先让学生判断哪些题的商小于1,并说明理由,再让学生做第一行的3道小题。

3、算一算练习十三第11题。

做完后教师让学生比一比,每一组题的被除数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得到的商有什么规律?引起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先让学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时,教师说明这是小数除法的两步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等跟整数应用题是一样的,只是计算时有些区别。

第13题可以启发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

5、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练习十二的思考题。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的含义就是如果把甲数看作1份,乙数就是这样的0份,也就是说乙数是甲数的10倍。甲乙两数的和是11份,用16.5÷11可得甲数,再求出乙数。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八

一、口算。

15×2=25×4=25×20=80×30=。

1.5×0.2=25×0.04=2.5×2=0.8×0.3=。

二、计算。

0.18。

×0.25。

3.25。

×2.4。

1.5。

×1.6。

(1)(2)(3)。

三、列式计算。

(1)1.85的2.3倍是多少?(2)4个0.375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九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地、合理地、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电脑课件。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适用于小数,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适用于小数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适不适用于小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谁来说说你们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用定母表示。

师:同学们,你们会唱“找朋友”这首歌吗?

师:下面我们就来边唱这首歌边做“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教师指六名同学上台,每人发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

(台上同学做游戏,教师和台下的同学一起边拍手边跟着唱歌)。

师:同学们,他们的好朋友都找对了吗?

师:你们表演得真好,请回到自己的座位。

(教师将三对好朋友的卡片分别贴在黑板上,并将每对好朋友的两道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师(贴算式)0.7×1.2=1.2×0.7。

(0.8×0.5)×0.4=0.8×(0.5×0.4)。

(1.4+3.6)×0.5=2.4×0.5+3.6×0.5。

师:(手指算式)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观察后,纷纷举手)。

师:(高兴地)说得太好了,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什么?(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你们真聪明,又肯动脑子。刚才通过我们的探索,大家知道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计算简便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几道题。

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师:(板书)0.25×4.78×4。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便计算,怎样算简便,请把你们的思路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学生观察,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共同研讨)。让学生在班级汇报交流。

师:谁能说说这道题能不能简算?怎样简算?为什么?

师:(追问)为什么说它们是特殊的数呢?

师:很好,你还能举出两个特殊的数吗?

师:找到了特殊的数,再怎以办呢?

师:(点头赞同),你们真不简单,掌握了这样一个技巧,在计算前先观察题中有没有特殊的数,如果两个数的积是1、10、100、1000等等,运用运算定律先算,这样使计算简便。(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的积是1、10、100、1000······先算)。

(只有掌握了简算技巧,学生才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对运算定律的应用水平)。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算出来。

师:这两种做法都对吗?为什么?

(小组轻声讨论,大家试着归纳,小组长记录、汇报)。

师:你说得很好,一看、二想、三算就是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

(教师随着学生的'归纳板书:看、想、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看怎样算简便。

师:(板书)0.65×201。

(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用电脑投影展示)。

师:同学们,她做得对不对?

师:(指生1)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师:哟!你又掌握了一个技巧,把特殊的数先分解,再简算。

师:还有哪些同学的做法同他是一样的?

师:大家都做得很好。

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两种简算技巧,有的同学还有许多简算的技巧,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请同学们再来看看下面两道题,怎样算合理简便(让学生独立做)。

(电脑投影出示)32×1.25(4+2)×0.9。

师:这四种解法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师:你们对这一题的两种做法有什么看法?

师:你们的看法很对,这道题本来就很简单,以后在做题时,先要认真审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看来你们对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对知识的掌握,又想考考你们的能力方面。

三、拓展练习。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数4、0.8、1.25请你们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编式题,并说一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按要求进行编题,编好后在班级汇报,教师将学生编好的题目分别按三个运算定律归类,展示)。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编题的?

师:你们观察得很认真、很仔细,那么1号、2号、3号、4号这四道题有什么异同呢?

师:你们用这三个数能编出这么多的简算式题,并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真了不起。

四、总结全课,反思体验。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超市。

请你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1、必做题:

(4)1.2×2.5×+0.8×2.5(5)(0.8+0.2)×6.7。

2、选做题。

板书设计:

0.25×4.78×40.65×201。

=0.25×4×4.78=0.65×(200+1)。

=1×4.78=0.65×200+0.65×1。

=4.78=13+0.65。

=13.65。

这堂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同学们都投身于自己探求知识的活动之中,他们认真观察,动手动脑,互相研讨,终于发现并领悟了新知识,学生学的轻松、愉悦,满足了他们成功的欲望。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把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探究学习,这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是否亲历探索过程,是否真正理解数学、是否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十

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法》。我将从说教材地位和作用、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要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乘法》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整数乘法,后面是本教材的小数除法,所以学好这个课时为学好以后的小数除法打下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分析,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类推能力、判断能力等。

3、渗透理论来源于时间和转化的思想。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乘法意义和小数乘法法则。

2、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为了讲清楚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逻辑的学科。因此我的课堂能使学生的逻辑能力增强。

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紧凑结合、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由学过的知识和材料开头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知识,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设备情况,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认识。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练习,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并能用于社会实践。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我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应用。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有利于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5、作业布置。

针对五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设计了分层练习,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减负的目的。

七、结束。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在教学中要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十一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则是: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情景创设法。

2、活动探究法。

3、集体讨论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精心选题,多层训练,——质疑总结,反思评价。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谁能来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以旧引新,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让他们有目标的去思考。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猜测验证。

1、用幻灯片出示以下题目: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孩子们猜一猜,每一组算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当然由于是猜测,学生出现的答案很可能会不一样。)。

2、学生自己探究,验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原来每组算式的结果都是相等的。接着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们通过观察会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组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举例验证我向孩子们提问:通过上面的一组例子,能否就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孩子们可能有两种意见:能或是不能。针对不同意见,我会引导他们:对,单纯的一组例子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多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第一组的例子,也写出三种这样的算式,并验证是否相等。(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动手写,验证后让他们进行汇报,尽量多让几组学生汇报,这样例子多了,结论更有说服力。)学生汇报的同时,我会有目的的板书几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在大家交流结束后,我这样引导他们:刚刚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后,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再次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以及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发现、验证。

(二)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7。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题,看看它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4.78×40.65×202。

(1)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班内汇报交流。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展示。

在这一环节里,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尝试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激发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他们互评,最后我会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五、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交换率: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c+b×c。

o.25×4.78×40.65×202。

=0.25×4×4.78(交换律)=0.65×(200+2)。

=1×4.78=0.65×200+0.65×2(分配律)。

=4.78=131.3。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十二

1.口算。

1.5×0.4=24×0.5=。

4.15×0=0.25×50=。

1.475×1000=0.03×0.1=。

0.5×0.25×4=0.1×0.1×0.1=。

1.25×0.8=0.2×0.5=。

2.列竖式计算。

5.25×422.05×0.032。

18.3×0.05(保留一位小数。)。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2.4×3.5×22.17×0.86-0.42。

99×0.86(0.8+8)×0.125。

4.判一判。

(1)4.2+4.2+4.2+4.2+4.2=4.2×5=21()。

(2)2.975保留一位小数是2.0。()。

(3)3.1×4×0.25=3.1×(4×0.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4)每千克辣椒2.25元,买0.8千克应付1.8元。()。

(5)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4倍,积不变。()。

5.世博会期间,上海市出台了节约用电措施,五月份节约用电6.5万千瓦时,六月份节约用电量是五月份的1.5倍。上海市六月份节约用电多少万千瓦时?(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6.填一填。

(1)3.5+3.5+3.5+3.5+3.5=()×()。

0.7×3=()+()+()。

(2)0.36×3.6;367×3.67。

(3)2.46×6.2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4)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7.3,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5)甲、乙、丙三名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48米,已知甲、丙两人的平均身高为1.51米,乙的身高为()厘米。

(6)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54×0.010.5444×1.544。

3737×0.996.04+16.04×1。

(7)两个因数的积是15.7,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8.用会员卡在世盛超市购物可以优惠,买一箱(12瓶)芬达可以优惠多少元钱?

1.25升芬达会员价:4.59元售价:4.69元。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十三

一、教学内容:

p9-10例7“做一做”练习三4-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乘法的'计算;

2、使学生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推理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教学重点:

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小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按运算定律填空:

15×12=×。

(18×4)×25=18×(×)。

(36+64)×7=×+×。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478×465×201。

3、计算下面各题:

2.5×4.78×40.65×201。

4、引入。

这两道题用竖式计算要很多时间,谁能想个办法使这两道题计算比较快呢?

(二)、教学新课。

1、刚才几位同学说的对不对呢?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出示: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学生口头回答后提问:“把上面几题与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简便。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4题。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把左右两边结果相等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0.25×89×465+65×0.01。

1.25×68×0.84.5×10+4.5×0.1。

65×1.01100×4.5。

78×4.5+22×4.50.25×4×89。

4.5×9.912.5×0.8×68。

(四)小结:

学生相互之间讨论,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三第5、6题。

让学生清楚运算定律的形式。

学生可能直接用简便算法,就问:“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是否同样适用呢?”引导学生探索论证。

建立在旧。

知基础上。

学生积极。

举例论证。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十四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则是: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情景创设法。

2、活动探究法。

3、集体讨论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精心选题,多层训练,——质疑总结,反思评价。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谁能来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以旧引新,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让他们有目标的去思考。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猜测验证。

1、用幻灯片出示以下题目: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孩子们猜一猜,每一组算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当然由于是猜测,学生出现的答案很可能会不一样。)。

2、学生自己探究,验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原来每组算式的结果都是相等的。接着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们通过观察会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组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举例验证我向孩子们提问:通过上面的一组例子,能否就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孩子们可能有两种意见:能或是不能。针对不同意见,我会引导他们:对,单纯的一组例子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多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第一组的例子,也写出三种这样的算式,并验证是否相等。(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动手写,验证后让他们进行汇报,尽量多让几组学生汇报,这样例子多了,结论更有说服力。)学生汇报的同时,我会有目的的板书几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在大家交流结束后,我这样引导他们:刚刚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后,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再次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以及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发现、验证。

(二)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7。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题,看看它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4.78×40.65×202。

(1)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班内汇报交流。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展示。

在这一环节里,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尝试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激发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他们互评,最后我会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五、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交换率: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c+b×c。

o.25×4.78×40.65×202。

=0.25×4×4.78(交换律)=0.65×(200+2)。

=1×4.78=0.65×200+0.65×2(分配律)。

=4.78=131.3。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十五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指正。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中的知识。它实际上是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应用到了小数乘法中,使小数乘法的计算更加简便。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实际上也是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应用,这也是为以后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知识积累准备。它是整个有关小数学习中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相当重要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难点:运算定律在简算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目标。

在上述基础知识和理念的支撑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能合理、灵活地进行一些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1、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2、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通过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学生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已学习过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本节课所探究的内容是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中的应用,根据学生前期所学知识,本节课是乘法运算定律的进一步拓展,难度不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中,我把本节课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前期测评。

这一阶段中我设计了两道题,口算题和计算题,让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巩固,为学习下面的知识做了铺垫。

第二阶段:探究新知。

这一阶段中首先出示了三组题,让学生通过。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十六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数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借用小数点搬家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及新课标的要求,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创设“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认识数学对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2)通过学生自己经历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过程,总结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3)借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也逐步地缩小(扩大)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小数,已经对小数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小数究竟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多少呢,不明确。因此,我借助了计算机课件来辅助教学,借用“小数点搬家”这个情境,通过学生自己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设疑引趣到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归纳发现、形成知识、实践应用、总结质疑,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探索、归纳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搬家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本节课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迸发知慧的火花。

结合几年来教学新教材的经验,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自己总结出的“设疑引趣——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发现、巩固内化——实践应用、拓展延伸”的四步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设疑引趣。

通过动画:小数点在285之间跳来跳去,使这个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小数点的作用。小数点的移动究竟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呢?这正是学生这个时候想知道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通过学生对感性材料——“快餐价格”变化的观察、比较、交流、探索,经历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也逐步地缩小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积累了感性的认识,为下一步“归纳发现”建立了正确的表象;同时把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密切地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归纳发现、巩固内化。

这一环节,通过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互相辨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成为科学的认识。在这一环节为了使学生能准确牢记小数点左右移动的变化规律,我让学生采用构思数学日记的方法让学生回顾总结,整理并理解探索出变化规律,让他们编成儿歌。在小结时我建议学生课后到社会中去调查,给“山羊快餐店”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既经济实惠,能吸引顾客,又能赚钱。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将来会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结合教学内容,逐步渗透一些商业性经营意识,是很必要的。同时,把课堂教学引伸到社会中去,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4、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创设开放应用的情境,让学生拓展学习。练习的设计,既有基础性的新知巩固,又有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新颖性、挑战性很强的问题情境中,学会思考与创造,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建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实用小数乘法说课(汇总17篇)篇十七

6、某市电力公司为鼓励节约用电,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电费。50度以内的每度1.8元;超过50度的部分,每度2.2元。

(1)小明家上月用电86度应该交多少电费?

(2)小红家上月用电103度应该交多少电费?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社会实践植树造林心得体会(案例15篇)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提升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支持,也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与贡献。伴着和煦的春风,过

    最热施工安全责任承诺书(模板16篇)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施工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广州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为

    优秀暑假总结心得范文(18篇)

    总结是一种反思自我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和成熟。通过学习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暑假是大学生最长的假期,很多同学利用这段时

    实用腐败个人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3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反思过去的经验,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在下面的范文中,大家可以找到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灵感和思路。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发

    优秀中秋班会主持词(汇总15篇)

    在这个庄严而庄重的场合,我有幸担任主持人,感到十分自豪。主持人: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主持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合:大家晚上好!主持1:时光的车轮碾过一道深深的痕

    精选防溺水家长心得体会范文(12篇)

    我通过总结,发现了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和亮点。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溺水是儿童安全中一项极其重要

    专业参观家庭农场心得体会范文(19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与思维过程。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写心得体会的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最近,我参观了一家农场,这是一次

    专业国史讲堂的心得体会(汇总2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近日参加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国史讲堂

    优秀致即将毕业的我们演讲稿大全(16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在进行演讲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构和框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那个羞涩的和那个同样羞涩的偶遇

    精选小学实习实训总结(通用19篇)

    实习总结是对实习期间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的成果,是我们成长的见证。接下来是一些写实习总结的经验和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实习总结。回顾实习生活,感触很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