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

时间:2023-11-13 作者:灵魂曲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成果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一

1月30日,黑龙江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进入武汉支援的第3天,当晚8时34分,哈医大二院感染科护士申傲结束了她在武汉协和医院(西区)的第一个白班,此时她已经在隔离病房坚守了6个小时。按流程依次脱下防护装备后,申傲早已汗流浃背,浑身湿透。照镜子时她才发现自己的脸上也挂了彩,由于近期长时间佩戴n95口罩,不但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还将她下巴处的两个痘痘磨破了,脸上留下了血渍。走出隔离病房,她不禁感慨:“简直是焕然新生啊,我又能自由呼吸了!”

30日晚上10点,回到驻地酒店的申傲一一回复家人朋友发来的微信,并向他们报平安,有人问她“你为什么要去前线,你不害怕吗?”申傲骄傲地回复:“我的身上是带着‘红色基因’的,这种危机时刻,我就应该冲上前!我的爷爷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医,我的奶奶是一名军护,以前他们给我讲年轻时救死扶伤的故事,眼睛都是在放光,他们的信念也感染我要坚定的走下去,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如今我已经在哈医大二院感染科工作了八年,虽然离他们还差的很远,但我一直努力。”

根据排班表,哈医大二院首批进驻武汉协会医院(西区)的护士们四班倒,确保24小时都有人在岗,申傲于30日下午2点与护士王君玮交班后走进了病区,开启了长达六个小时的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的挑战。“这是我第一次正式穿防护服工作,刚穿戴好防护服的一刹那,可能是由于紧张,防护服又不透气,我就开始流汗了,佩戴厚厚的口罩又像有人在掐着我的鼻子一样,喘气有些困难,防护镜也总是因哈气上霜。虽然刚开始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一直在给自己打气,申傲加油,你可以的!”

在病区工作的6个小时里,申傲对病人们进行基础护理、发放口服药、帮助病人雾化、给病人静点、协助医生给部分患者上呼吸机并参与一些病人的抢救。“在这里工作,其实没什么可怕的”,申傲说。接触了当地的患者后,申傲发现很多患者都很焦虑,很害怕,担心自己治不好了,一看见医生和护士就像看见了“救命稻草”一样,不停地和医护人员说话,以缓解内心的恐惧。“我认为可能病毒并不可怕,但他们的心理状态已经被击垮了。我就一直安慰他们,放心吧,这个病并不可怕,一定要好好配合我们,相信医生,积极配合医生的话,你就一定能战胜病魔!”

申傲在疫区工作的第一个白班,一名患者的炎症较重,根据哈医大二院感染科及呼吸科医生共同制定的治疗方案,患者经过干扰素雾化治疗后,患者表示自己喘气不再费劲,连呼吸都变得通畅起来,这更加坚定了医疗队医护人员的信心。

据悉,援鄂出发前,申傲只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她请求父亲帮她隐瞒家人,她不想让母亲和奶奶担心。提到亲人,申傲的声音有些哽咽了,“我一直坚信,只要防护到位,我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救治更多患者,并早日回到家人的身边!”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二

近日,我观看了一部关于医疗队援鄂的纪录片,让我深受触动。这部纪录片以鲜活的镜头记录了医疗队员们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的艰辛与奉献,让人感受到医者精神的伟大和人间正义的力量。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医疗队援鄂的严峻形势、他们的专业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以及医疗队员们的崇高牺牲精神。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性和可贵之处,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全社会团结一致,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次疫情,重建美好生活。

这部纪录片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医疗队员们的严峻形势。纪录片以全球新闻界普遍报道的疫情严重之势作为开头,没有回避疫情给湖北乃至全国带来的严重危害。镜头中显示,武汉市内外展开的抗击疫情的战斗一片火红,每一个人都在为保护人民健康而不惜舍生忘死。每一名医疗队员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和巨大的责任。他们扎根武汉,无私奉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拯救患者的生命,保护人民的安全。在这个严峻形势下,医疗队员们的决心和勇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医疗队员们的专业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也让我深受感动。纪录片中展现的医疗队员们在面对疫情时的冷静、果断和专业的表现令人佩服。他们在医院中夜以继日地工作,不分昼夜地接诊和治疗患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挽救生命。有的医生们已经好几天没回家,只是为了能够多救治一些患者。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超的医术使我深感敬佩。

不仅如此,在这次灾难面前,纪录片中展现出了医疗队员们的崇高牺牲精神。在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医疗队员因为长时间未休息、接触大量病毒患者而感染,甚至牺牲的消息。他们是冲锋在前的战士,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更多的人。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更加坚定了我为医疗队员们点赞的决心。

当时下疫情肆虐,医疗队援鄂纪录片不仅仅反映出了医疗队员的艰辛和专业精神,更凸显了全社会的集体智慧和努力。在这次疫情中,政府、医务人员、公安、志愿者等各类人士伸出援手,共同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巨大力量。我们看到医院迅速扩建,医疗设备迅速调配,人们民以食堂设宴,洒泪送别,无疑这是一个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由衷地感谢每一位援鄂医疗队员的付出与共享,是你们的坚守与奉献让我们看见了生命力的顽强和医生精神的伟大。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战胜这场疫情,在新的世界中重建健康与和平的未来。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三

2月2日14时许,太原武宿机场。

弓清梅举着手中的小红旗,在队伍前整队出发。1日晚10点多,这位来自山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专业的主任医师接到通知,将赴鄂展开支援,并担任此次山西援鄂医疗队医疗组长、领队。

“没跟母亲说,68岁的她刚做了一场手术。”弓清梅说,“但她迟早会知道的。”弓清梅戴着口罩,眼眶虽有一些发红,但眼里仍闪出医生惯有的理性与冷静。

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2日出征,共有119人,来自山西各地6所医院。归期未知,在最短的时间内,他们都安顿好了家人,而家人都给予他们莫大的支持。

妻子过了安检、身影消失有一阵了,高瑞峰还是不放心,一直望着那个方向。6岁的女儿一起来送妈妈,小口罩却更加凸显了她那两只会说话的眼睛,她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妈妈。高瑞峰说,妻子白文君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重症专业主管护师,昨晚女儿不睡觉赶制了一张卡片:“妈妈你一定胜利,你一定能行,我爱你不仅(在)今天,还在未来的每一天。我爱你妈妈,加油武汉,加油中国。”上面还画着一颗红色的心。

长治市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55岁的李春雨是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一家三口都从医。此行,他也没敢透露消息给年迈的双亲。“疫情在变化,我们每天看着心里也不好受,祖国需要,义不容辞,这是医者应该做的,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这次也是为我的女儿做一个榜样!”

黄小丽、连丽丽、于淑君读卫校时同班,同为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护士。到了机场,她们仨才发现,这回又同去战“疫”了!“我们不约而同报了名,老同学在场,信心倍增。”说着,黄小丽和两位老同学默契地伸出手来,相互击掌。昨晚,黄小丽给正在出差的老公电话“汇报”此事,老公说了一句“没事,去吧”,就一直默默地没出声。她知道老公无条件支持,只是有点担心。女儿读高二,她拉住妈妈的手没说什么,后又嘱咐妈妈做好防护。今早6点医疗队集合,出门前,她没有喊女儿。

36岁的王婷是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她的爷爷、爸爸都是医生,20__年“非典”时奶奶坐着轮椅送爸爸支援太原,今天爸爸又送她去支援武汉。8岁的儿子没问她何时回来,“孩子懂事,不问”,她说。

说起前一晚的离别,山西白求恩医院护士王晓凝有些动情。“告诉孩子要去出差,孩子先是手舞足蹈地喊‘妈妈走了没人逼我做作业了’,后来听到我和爸爸的对话要去前线了,马上过来抱住我不让走。”王晓凝说,接到消息后,丈夫一晚上都在积极帮着准备东西,但背地里,却偷偷发了条朋友圈说“今天晚上睡不着了”;告诉父母时百般纠结如何措辞,二老只说了一句“保护好自己”。

山西白求恩医院护士陈素清的儿子后天过生日,来送行的同事拿着手机,录下她对儿子的祝福:“儿子,在家听话,好好写作业。”

“妈妈,你在治疗病人的时候保护好自己,你在穿防护服时要穿好,要戴正护目镜。”这是白求恩医院呼吸重症科主管护士卫晶收到的6岁女儿的信。早上看到妈妈在收拾行李,6岁的李卫伊没有多问,躲进房间剪了一个“娃娃”,并通过爸爸的笔表达了对妈妈的“嘱托”,然后悄悄塞进妈妈的电脑包里。爸爸李群说,女儿多次强调,她给妈妈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能改”。

发稿时,记者看到弓清梅朋友圈发的消息:“我们一定会平安回来!武汉加油!”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四

3月7日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40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天津、江苏、海南援鄂抗击疫情工作情况。

据天津市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对口支援恩施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小宁介绍,天津市坚持前方需要什么就支援什么,先后分10批抽调了1162名医护人员援驰武汉,迅速展开救援。

“在武钢二院,第一医院,中南医院三家定点医院和江夏、江岸等四家方舱医院,坚持中西医结合,多专业协同,尽全力救治,累计救治患者1197名,出院617名。”王小宁说。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五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是“西迁精神”的核心要义,同时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优秀品质。我对“西迁精神”的内涵感触很深,真切体会到了交大人西迁的不凡历程,觉得西迁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凝聚成了今日的累累硕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用心体会领悟“西迁精神”,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西迁精神”。

62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来到西安扎根创业,西安交大的建设者用辛勤的实践,在三秦大地上熔铸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交大人奋勇前进。

而如今身为交大学子的我们走入西迁历史纪念馆,浏览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重温那些过往交大师生们艰苦创业,不辞艰辛扎根西北的流金岁月、奋斗年华。在西迁历史纪念馆内,展厅里陈列的几本迁校时期的教科书,那泛黄的纸张上留下的却依旧是整洁的字迹,丝毫看不出印刷的痕迹。而由于当时艰苦的条件,这些看来整洁的教材,是当初一笔一划小心刻制后再进行油墨印制而成的。而通过这一个个微小的细节,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图表均显制书之人的细致灵巧,他们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透过一页页珍贵的文献得以流传至今,他们挥洒青春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奋发岁月跃然纸上!而每一位看到这本书的交大学子都一定会有所感悟,对学问之道有所思虑。

不光是在校园,我们交大的“西迁精神”在社会上也是颇具影响。在20__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精品剧目、大型现代秦腔戏《大树西迁》再次走出陕西来到北京,在梅兰芳大剧院进行了首演。《大树西迁》讲述了留洋回国女教授一家三代西迁的故事。该剧在演出初期就得到社会各界强烈反响,400多场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深受观众喜爱。可见观众们对于“西迁精神”的认可与尊重。而在此次会议上,作为提案联名人之一,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正是这部戏的主角,她对“西迁精神”感受颇深,她提交的第一份提案就是关于建议设立“西迁精神”纪念馆。她说:“‘西迁精神’在当代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创业精神。希望通过建立‘西迁精神’纪念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了解这些西部大开发拓荒者的感人事迹。”通过李梅等人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西迁精神”,这种精神一定会影响更多的人,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它、关注它、学习并效仿它,在社会范围内引领起“西迁精神”的学习浪潮。

“西迁精神”也得到了总书记的认可与宣传。在20__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交大西迁老同志们表示敬意和祝福,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并且在20__年的新春贺词中再次提到了老教授们,当时我也非常认真地进行了学习,我的感触是年轻时的教授们毅然决定投身西部奉献自我,而80余岁的他们现在仍紧跟国家趋势,关心并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在教授们的信件中“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这句话非常地打动我,这里就是他们所进行的事业,就是他们所爱的土地,就是他们的家!我看到了老一辈交大人用自己的行动铸就的金子一般的“西迁精神”。

步入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好西迁精神更是我们身为交大人要关注的部分,我们的王树国校长就曾表示,西安交大会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学校传承和发扬西迁精神的主导思想,并付诸实践——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就是西迁精神在新时代引领交大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的又一创新举措。作为新时代西迁精神的新传人,西安交大将继续牢牢扎根祖国西部,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勇于扛起高等教育改革排头兵这面大旗,为国家建设、西部发展作出西安交大人新的贡献。我也在上学期有幸参观了西部科技创新港,对宏大的设计、全方位的科研孵化产业印象深刻,对我们交大未来的发展更是抱有相当的自信,我也非常憧憬未来能够为交大、为陕西、为西部建设添砖加瓦!

当下,我国高校在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我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一定会高质量发展,我们研究生也要践行“西迁精神”,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书写不负时代和人民的人生华章!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六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个特殊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神州,这种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传染性之强,让全中国都紧张关注。

随着疫情的蔓延,随着每天确诊病例人数的不断增加,武汉被封城,高速被关闭,复工、开学被延迟,小小的我也感觉到了形势严峻。

大年初三,爸爸就决定从宜兴老家立刻返回常州。回常州前,爷爷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车的蔬菜和食品,千叮咛万嘱咐,务必在家乖乖待着。

回途中,经过宜兴与常州的交界处时,发现道路两旁站满了交警和穿着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听爸爸说,他们是在给过往车辆里的人员测量体温。我和妹妹一听,立刻坐直了身体,紧张地看着前方,生怕体温检测出现问题。明明身体健康的我,心却砰砰越跳越快,医务人员举起测温仪仔细扫描过后,挥手示意我们通过。

当车开出一段距离后,我回头看到警察叔叔和医务工作者们仍然在细致排查着每一辆车。心想: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么寒冷的冬天,他们放弃假期,坚守在岗位上,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不厌其烦地对每一辆过往车辆进行排查,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不禁想起这几天的新闻中的热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都派了医疗团队支援武汉。前两天看到一段小视频,视频中一位医生妈妈将要去支援武汉,年幼的儿子哭着不让她去,妈妈当时哽咽着说:“我不去谁去呢?”男孩哭着大声喊道:“让别人去,我不管,我只要妈妈。”当时我就哭得稀里哗啦。我想,如果我是那个小男孩,我会怎么做呢?我肯定和他一样,不愿意让妈妈去,不希望她去冒险。可是,他的妈妈为了大家,依然奔赴了战场。

在这个特殊时期,一心为民的警察叔叔,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我们在家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七

3月1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任守云一行来到县人民医院,向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和三名援鄂白衣战士家属送来了五万元慰问金,并向他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在成学华、刘月云、李凤娇三位援鄂医护人员家中,任守云为家属送上了慰间金,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对他们甘于奉献,勇做坚强“后盾”的行为表示敬意,希望他们能继续照顾好家庭,让三位白衣勇士在前线无后顾之忧。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作为医务人员,我主动填写请战书,时刻准备着去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希望能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2月6日,接到医院通知要组建应急小组,为尖草坪区新冠病毒肺炎密接者采血及咽拭子样本,我马上报名参加,由于我的防护服穿脱是全院做的最好的一个,被指定为应急小组组长,投入到抗击疫情尖草坪区最前线的战斗中。

元宵节刚过,2月9日早上7:00接到电话,12:30机场集合出发,时间可以用分钟来计算,我在和疫情赛跑,根本来不及多考虑其他,就已经坐上了出发武汉的飞机。飞机上看着大家发来的问候短信,想起出发前大家热情的帮我准备生活用品和医用物资,几次湿润了眼眶,两个小时后飞机落地武汉,没想到人生第一次来武汉居然是这种方式。但武汉的情形却震撼到了我,正值正月十六街上除了接送车,几乎空无一人,顿时明白疫情带给武汉人民的恐惧和无助。

来到武汉第四天,第一次进仓,紧张的一夜都没睡好,有激动、有担心、有害怕……各种情绪错综复杂,但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出舱后我们因为缺氧时间长,都不同程度的出现恶心、头疼、胸闷、胸憋的情况。

在方舱医院战斗的日子,很容易被一件件小事感动的热泪盈眶。面对患者的理解和我们整个团队的协作,我们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每天都会收获不同的小惊喜和感动。虽然做着和平时一样平凡的护理工作,但不同的是,疫情把大家的心拉的更近了,每天我们都在互相感动着,互相鼓励着,然后大家一起加油战胜疫情!

2月23日,我们得知有患者过生日,在忙完当天工作后,用治疗车推着前一天就着手准备,来之不易的生日蛋糕和大家从家里带来的山西特产,我们唱着生日歌,配合着我教给队友们的手语操,给她过了一个平常但又不平凡的生日。我们的生日会上了央视新闻频道,还提到了我的名字,感动!

不进舱的日子,我们轮流负责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队员的后勤保障工作。生活环境的整理,出舱队员的消杀等等工作。

教队友跳手语操,我们抓紧一切时间做起有氧运动,保证自己的强健体魄,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0__年3月1日,经过三周的战斗,伴随着34名治愈患者的出院和76名患者转入定点医院,我们正式“休舱”,全员原地待命,准备迎接新的任务。虽然武体方舱医院只有200张床,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治愈率排名武汉市12家方舱医院之首。

休整期间,临时党小组要求我们依然按院感要求约束自我,做好防控工作。是的,我们是一个整体,山西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300名队员,我们一定要保证“零感染”!都说我们是最美逆行者,只希望阴霾散去,花儿绽放,我们美丽笑脸和温暖的春天一起,早日来到!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九

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4月6日深夜官方微信消息,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静静,在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即将返家休息时,突发心脏骤停,经全力救治无效,于6日18时58分逝世。

据官方此前通报,大年初一,作为山东首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成员,张静静奔赴黄冈支援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3月21日,张静静随山东第一批医疗队员离开湖北返回济南,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期间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于4月4日下午5时隔离期满,拟于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时突发心脏骤停。

张静静抵达湖北战“疫”一线时,她的丈夫还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执行援助任务,两人当时只能依靠简短的信息,互报平安。在发给张静静的一条简讯中,丈夫叮嘱她:“我把你去一线的事情和领导说了,我担心时间长,不行我就提前回国。你在那里安心工作,确保保护好自己。”夫妻二人相隔万里,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援助期间,为更方便地穿脱防护服、照料病人,张静静把长发剪成一寸多长。她说,来武汉前,自己就做好了剃“寸头”的准备,希望能更专注地投入战斗,尽快扼制疫情。

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张静静发现,湖北黄冈方言和北方话差异很大,山东医疗队员和湖北当地患者在沟通时存在语言障碍。她担心因此耽误患者治疗,随后就想办法将惯用的一些医护沟通用语打印出来,制作成“护患沟通本”,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肩负起缓解语言障碍,帮助护患沟通的重要作用。

张静静在1月31日的“战疫”手记中写道,“我帮助医疗队,初步制订了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护患沟通本(山东医疗队),里面有平时工作中和患者交流较多的简易回答,在语言不通时,拿出护患沟通本,患者看到文字,就能理解。我们计划随着工作的慢慢进展,再慢慢修订护患沟通本。”

“和年幼的孩子分离没哭,没能陪父母吃上团圆饭没哭,累到颈椎病复发没哭,脸上被口罩勒出压痕、压疮没哭……但当患者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看到患者治愈出院时,我没忍住自己的眼泪。”2月4日,当看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时,张静静写下如上手记。

“我可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山东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会一辈子记得,有个女孩叫张静静,记得您是如何把我们一步步从死亡的边缘拉回。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激。”有位患者在治愈出院时,拉起张静静的手说。

张静静在手记中写道,作为医护人员,最渴望看到的就是患者平安,最希望看到的莫过于患者痊愈出院,希望阴霾尽快消散,胜利早日来临。

“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3月21日,张静静跟随山东省首批援助湖北黄冈医疗队返程,她在归来手记中写道,临行前,收到了很多煮熟的鸡蛋,这是黄冈当地的风俗,把鸡蛋送给最亲的人。“杏林门下,救死扶伤,责无旁贷。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繁华。”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十

1月27日凌晨4:38,我们抵达武昌火车站。外面的空气有些阴冷,除了我们这些逆行者,站台上空无一人。

千里驰援刚刚开始,大家精神饱满。状态都挺很好的,请家人们放心。

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到达住地,全体队员办理入住后就快7点了。稍做休整后,我们立即召开了专家组组长会议,要求全体队员做好个人安全防护,遵守组织纪律,有效防控,科学救治。

有效防控,科学救治,对我们医护人员来说,是沉甸甸的责任。来武汉前,我们就请两名省卫生健康委专家进行了培训。

在专家组组长会议上,我们与对口支援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负责人、各科室主任进行座谈沟通,详细了解医院现在的整体状况,以精准对接、有效安排。

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被确定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所有病床全部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例及确诊轻症病例。目前,300余张床位已经住满,20张重症病床还有8张空床。没住满的原因,就是医院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等我们的医疗队进驻后,病床马上就能收满,可以全面开展救治工作。

第一天总是会紧张而忙碌。11点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专程到住地慰问我们医疗队,给我们加油鼓劲,也给我们提出了要求,“打胜仗,零感染”;下午1点半,国家卫生健康委派两位专家,给医疗队全体队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这是每一支援鄂医疗队必修的第一课。疫情之下,容不得半点马虎,2个多小时的培训,每名队员都听得十分认真。

培训结束后,在医疗队队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带领下,专家组成员进入武汉市第七医院,实地了解情况。现在是晚上9点多了,但还没有结束工作。

根据各组情况,从明天开始,医疗队将分班次开展工作,确保病患救治24小时无缝衔接。

来到这座等候援助的陌生城市,我们也感受到了温暖。比如我们的住地条件很好,日常生活都能保障,往返医院都有专车接送。到这儿后,我们第一时间给亲人打电话报了平安。

其实,我们的队员中很多人都参加过抗击非典、甲流和抗震救灾等,虽然武汉疫情严峻,但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面对疫情,每个人都是战士,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我们准备好了!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十一

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全国各地的医疗队纷纷奔赴湖北,为武汉加油。我最近观看了一部关于医疗队援鄂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深入描绘了医疗队成员在抗击疫情中的艰辛和奉献,让我深受感动。在观看过程中,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医疗队成员的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也让我对这个伟大的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二段:勇往直前。

这部纪录片展现了医疗队成员们在面对疫情时的勇气和决心。在援鄂的旅途中,他们经历了漫长的途中等待和担心,但他们没有退缩。纪录片中的场景让人难以忘怀,他们冒着暴风雪开车赶往目的地,一路上伴随着寒冷和困难。他们不惧困难,默默践行着对患者的责任和对生命的尊重。这样的精神让人深感钦佩,也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使命担当。

第三段:严谨治疗。

纪录片中展现了医疗队成员们的严谨治疗态度。在确诊病例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医疗队成员们分别参与了不同的工作。有的承担着ICU科的重症病人治疗工作,有的进行护理、输液等基础护理工作。无论工作岗位如何,他们对自己的工作都给予了极高的敬业精神。领导医生更是在短时间内转变工作职责,指导前线医生救治病人。他们忘我工作的精神,让每个观看纪录片的人都为之动容。

第四段:关怀患者。

纪录片中的镜头还展示了医疗队成员对患者的无私关怀。每个医疗队成员都曾经承诺,要以患者为中心,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治疗和护理。他们用真诚的关怀和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在隔离病房中,医疗队成员鼓励着患者战胜病魔,他们的鼓励和微笑给予了患者力量和勇气。这样的情景让我感受到了医疗队成员们的善良与坚定。

第五段:敬业奉献。

这部纪录片的结尾,展示了医疗队成员在援鄂之后无怨无悔的情怀。在回到家乡后,他们仍然继续为抗击疫情而努力。有的急需休息的医生,在得知家乡有人感染病毒后奔赴了下一个战场。他们抛开了个人家庭的考虑,淡化了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职业精神。这部纪录片不仅让我对医疗队的付出表示敬意,也启发了我要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物,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总结:

通过观看医疗队援鄂纪录片,我对医疗队成员在抗击疫情中的艰辛和奉献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勇往直前、严谨治疗、关怀患者以及敬业奉献的精神,让每一位观看这部纪录片的人都深受感动。我相信,在这个伟大的职业中,还有更多的医疗队成员将继续坚守岗位,用他们的力量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同时,我也为自己在生活中要多为他人着想,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只有用真诚和关爱去回馈社会,我们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十二

六十余年前,交通大学主体西迁,全校师生为了贯彻党中央的决策舍弃了上海的优越环境毅然来到了大西北,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史上是首次,体现了我校师生大无畏的爱国精神。作为新时代形势下的大学生,在更加优越的环境下,更应该学习和发扬老一辈交大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十六字的誓言,是扎根西部,为国家建设大西北的西安交通大学全体教职工的真实写照。铮铮西迁精神是老一辈西迁人的赞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熔铸在他们的话语里,行动中。这些,是新一代西交人,是我们应当要继承发展与发扬的宝藏。

交大人讲述着西迁人、西迁事和西迁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彭康先生,彭康为交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明确提出:“交大应多培养几个像钱学森那样的大科学家,也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在交大西迁过程中,彭康始终坚持大局观念,将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说:“我们现在是在建设社会主义,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利益来考虑,国家利益、学校利益、个人利益要正确结合起来。”令人遗憾的是__时期彭康先生受到了残酷迫害,但他勇敢迎接了这场真理与谬误的较量,在严酷的斗争面前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高贵品性,坚持正义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舍己为国,在时代逆流中不迷失自己,砥砺前行,为党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生。

百廿交大,六十载西迁。西迁人及西迁的故事,恒和沙数,繁星璀璨,鼓舞着我们后辈不断前行,“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不仅是西安交通大学乃至陕西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共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而我们青年人,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将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更应端正自己的思想,认清自身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紧跟时代脚步和党的新思想,才能一直砥砺前行。

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不忘初心,追求理想,报国奉献的优秀品质,把祖国使命扛在肩上,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伟大的事业中。学习他们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投入我们的学习中,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努力成为爱国奋斗精神的传承者、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十三

1月26日,大年初二,来自河北省多家医院的145名医务人员和5名工作人员,作为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成员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没有豪言壮语,他们逆行而上的勇敢、决心与担当让人们敬佩。他们现在怎么样,都经历了什么?燕都融媒体记者连线采访了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领队、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赵晓亮。

出发。

集结队伍驰援武汉疫区。

“武汉加油!我们来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满腔真情,20__年参加了抗击非典战斗,17年后她再度出征,并任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一场硬仗,但我们有信心和湖北人民一道,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特别有意义。”出发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张征说,“面对国家的召唤,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携手并肩战胜困难。”

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崔锦华深情地表示,“20__年非典时期,全世界守护我们90后。20__年,在这次疫情中,让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

1月26日20时20分,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坐上由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列车,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他们中间,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资深专家,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或妻子,但这时,他们只有一个身份:河北援鄂抗疫医务人员。

“坚决完成任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朱桂军说。

“我们一定平安归来!”来自唐山市的队员们向送行人们使劲儿挥手。

“要照顾好自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嘱咐该医院参战的4名队员,“全院职工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放心吧!”

据悉,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自10家省直医院和11家市三级医院,分成普通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救治和临床检验3个医疗队,涵盖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科、重症医学、呼吸重症、临床检验等6个专业,其中医生42人、护理人员93人、临床检验医技人员10人。

抵达。

第一天总会紧张而忙碌。

1月27日凌晨4时38分,武昌火车站,空气有些阴冷,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了。

千里驰援,大家精神饱满,稍事休整后立即召开专家组组长会议,与对口支援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负责人、各科室主任进行座谈沟通,详细了解该院现在的整体状况,以精准对接、有效安排工作。

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领队赵晓亮说,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被确定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所有病床全部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及确诊轻症病例。目前,300余张床位已经住满,20张重症病床还有8张空床。之所以没住满,就是因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等我们河北医疗队进驻后,病床马上就能收满,可以全面开展救治工作。”

第一天总会紧张而忙碌。

1月27日11时30分许,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专程到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驻地慰问,并提出了要求:“打胜仗,零感染!”

当日13时30分,国家卫生健康委派两位专家,对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这是每一支援鄂医疗队必修的第一课。两个多小时的培训,每名队员都听得十分认真。

培训结束后,在医疗队队长袁雅冬的带领下,专家组成员进入武汉市第七医院,实地了解情况,一直到当日21时多还没结束工作。

战斗。

96名队员率先接诊。

就在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忙着抗击疫情时,1月27日20时24分,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队员从石家庄赶赴武汉。

1月27日21时,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进一步强调工作纪律,并根据武汉市第七医院病房分区实际情况,对全体医疗队员重新进行分组,调整为普通救治1组、2组、3组以及危急重症救治组和临床检验组共5个组,科学对接医院病区及科室,并在会后为各组配发了防护用品。

1月28日凌晨4时38分,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队员顺利抵达武汉,与第一批队员“会师”,安排入住宾馆、接收医疗物资10箱,并进行物资清点,登记造册。

1月28日,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5个医疗组96名队员分别接诊武汉市第七医院的3个病区和重症监护室,150张病床全部收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

“晚上,还将有49名队员接替上岗。”赵晓亮说,战斗已经打响。

1月28日19时,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再次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各组组长汇报当日病人收治情况、存在问题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诊治流程、药物选择、出院标准等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1月29日,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后备护理组队员组织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及防控。

感动。

为更好防疫,女护士剃光头。

疫情发生,白衣天使们成为最美逆行者,冲到最前线救死扶伤、防控疫情。

为充分做好救治工作,方便防护服穿戴,避免交叉感染,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护士、来自河北省中医院的肖思孟剪掉自己的头发,剃成了光头。“这是为了方便穿防护服,避免交叉感染。头发剪了还会长出来,我们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救人。”生于1994年的肖思孟说,“对很多医务人员来说,(做好自身防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实,来到这座等候援助的陌生城市,我们也感受到了温暖。”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领队赵晓亮说,比如医疗队驻地条件很好,生活用品都能保障,往返医院有专车接送。“到这儿后,我们第一时间给亲人打电话报了平安。其实,我们很多队员都参加过抗击非典、甲流和抗震救灾等,虽然武汉疫情严峻,但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悉,目前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全体队员精神饱满,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及医院感染防护有关要求科学开展救治,所在的三个病区和重症监护室共收治146名患者,其中病危19人、病重35人,出院5人,入院2人。队员中没有发生感染现象。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十四

此次驰援武汉,剑阁县接到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通知是将派遣8人(医生2名、护士6名)参加,出发前根据工作需要,先期到达武汉的只是曹秋艳和魏燕坪两位护士。这样剑阁县中医院icu主任/主治医师高能学、主管护师蹇述琼、护士邓刚和王妤、呼吸内科主任/主治医师李伟、护师常琳玲等6位就成了“预备队员”。

1997年入职的护士王妤说:“我在二月份得知了自己被选为支援湖北预备医疗队队员,我又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我可以为‘战疫’前线做一份贡献,这对护理行业是非常有意义的,担心的是自己的技术水平不过关,没给别人帮助,反而给别人添麻烦,平常我们也在跟前线的两位医疗人员沟通学习,比如穿脱防护服之类的,我希望前线的战友做好防护,平安归来。”

所以,“大后方”指挥部的连线也成了这些后备队员向“前线战士”打听消息的时候。9日的连线中,高能学问曹秋艳:“武汉疫情现在如何了?”

曹秋艳答道:“武汉疫情已基本控制,每日新增病例两位数,方舱医院已清舱。新增病员将会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我所在的武昌医院属定点救治医院,所在科院设有70张床位,现有病员40人,现已基本实现床位等病员了。”高能学立即又问:“作为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有那些注意事项?”

曹秋艳答道:“生活和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第六版防控方案执行;从细节方面管理好自己与患者,在疫情未全面结束前,我们都不能放松警惕!”

接着常琳玲问魏燕坪:“关于方舱医院清舱后医护人员的去哪了?”魏燕坪说:“一部份医护人员休整待命;一部份医护人员主动请战去了重症病房。”常琳玲立即提出了她关心的事:“听说新冠肺炎出院后复检核酸又阳性了?”魏燕坪笑笑说:“新冠肺炎复阳率低于10%,新闻报道的只是个例,不用担心;何况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自身将产生抗体,将不会再次感染的!”

经过交流,预备队员很受鼓舞。队员高能学说:“作为预备队员,我时刻响应党的号召。”高能学表示:“听到前线消息很振奋,我们对武汉的疫情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即将到武汉去支援的同志们来说,工作和生活以及要注意的事项都有了明确的认知。这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新兵不失时机地向“老兵”学习。

连线当天,魏燕坪还进行了远程教学辅导。剑阁县中医院院办公室主任李剑、icu护士长王琬钦、内二科护士长何雯、icu护士何美霖和熊佳佳等听得津津有味。魏燕坪告诉大家新冠肺炎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要正视它,正确面对,只要按照要求防控操作,是没有问题的。魏燕坪特别告诉所有医护人员,以及即将支援湖北的预备队不要恐慌。魏燕坪分享了她的亲身体会:“在我们未到达武汉之前,包括下飞机的时候,我们都很紧张,因为我们在到达之前在新闻上看到了很多关于疫情的信息,在没有身临其境的时候确实很害怕,内心有恐惧感,但是当在武汉呆了两天后,各方面的支持、知识补充、培训,内心就不是那么地恐惧了。”魏燕坪借视频连线机会告诉大家:“平时只戴外科口罩就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过度防护容易造成心理的恐慌。”她也坦言:“我们的成长与武汉的带教老师的努力分不开!”魏燕坪介绍,2月26日晚上十点,她和队友曹秋艳第一次到武昌医院的病房。她俩进病房之前很害怕,还用拳头相互碰了一下,给对方信心。进重症a区病房后,带教的是在金银潭医院到此帮扶了一个月的汪俊老师。汪俊当时给她俩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疏导。之后,她们再看到病房、病人和熟悉的工作模式,魏燕坪和曹秋艳的心情就放松了——“该护理就护理、该治疗就治疗、该观察病情就观察病情,病人也很好,能体谅我们的辛苦。”

教学之余,魏燕坪还跟“大后方”分享了在武汉的生活小故事。疫情期间不能聚集,魏燕坪和曹秋艳只在各自所住的酒店休息。第9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在抖音上有一个直播间,可以一起学6字诀、中医的预防保健操,可以用来舒缓心理压力。魏燕坪说:“工作很累,穿上防护服更累,有一种窒息的感觉,穿上后要保存体力,不然很容易暴露。3月7日,我上班换湿化瓶,换到最后的3个病房时,感觉自己不行了,特别的喘,休息了40分钟后稍微好一点儿。”魏燕坪总结:进病房前防护一定要严密,只要有哪一步没做好,穿戴不舒适,都会影响在病房的每一个操作。

魏燕坪最后讲:“这次支援武汉对我来说是一种成长,在26岁这个年龄能做这样一件事很有意义,更是荣幸,很欣慰。”

魏燕坪相信她能完成党和政府以及医院交给她们的光荣任务:“因为武汉人民需要我们,只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不怕病魔,才有真正的春暖花开。”

剑阁县中医院护士长王琬钦听后说:“通过与前方的连线,两位赴汉的勇士给我们讲了很多心得体会,从防御措施到战胜心理恐惧,使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也坚定了她们完美完成任务的信心,我们为她们骄傲,自豪,盼望着她们平安归来。”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十五

近几个月来,新冠病毒的肆虐使得湖北省武汉市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为了支援湖北,全国各地纷纷派遣援鄂医疗队前往武汉进行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其中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援鄂医疗队,我们虽然缺乏医疗经验,但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生命至上,忧患于心”的使命和责任。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也有了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顾着追求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医疗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医疗工作的困难和艰辛。面对陌生的病人,我们不仅要掌握医疗知识,还要迅速做好判断,并能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这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我们学会团结合作,共同对抗疫情。这次援鄂医疗行动让我们认识到了医疗工作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在未来的学习中需要更加努力。

其次,我们意识到了医疗队精神的重要性。作为大学生医疗队,我们缺少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却拥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武汉,我们看到了许多曾经疲惫不堪的医生和护士,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是我们的楷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这次援鄂医疗行动中,我们深刻理解到了医疗队精神的重要性。它是我们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动力源泉,更是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秉持的精神。

然后,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援鄂医疗工作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来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但是我们没有彼此间的鸿沟。我们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分享工作经验,不断学习和进步。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一个拳头打不响,众人拳拳皆响”的道理。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最后,我们懂得了感恩与珍惜。在工作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生离死别的场面,看到了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默默为病患付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这座城市。他们的付出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援鄂医疗工作让我们懂得了感恩与珍惜,懂得了在生活中如何去关爱他人,如何将爱心传递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援鄂医疗队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的收获和体验。这次援鄂行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医疗工作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明白了医疗队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最重要的是,这次援鄂医疗行动让我们明白了感恩与珍惜的意义。因此,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国家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援鄂的每一个人都能早日康复,重返家庭、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十六

近期,一部名为《逆行者》的纪录片引发了广泛关注。该纪录片记录了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武汉市,医疗队从各地迅速集结而来,奋战在抗击新冠病毒一线的感人故事。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被无数医疗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震撼,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

首先,这部纪录片所表现出的医疗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让我感动不已。在病房里,医疗队员们时刻保持警醒,尽全力救治患者。每一天,他们严守岗位,把握每一分钟,为患者争取每一线生机。他们没有间断的休息,没有足够的饮食,甚至没有机会回家看望亲人。然而,他们没有丝毫怨言,只有一份责任心与使命感,他们毅然决然地承担着拯救生命的重任。

其次,这部纪录片也反映了医疗队员们的坚韧与乐观。在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戴防护口罩,医疗队员们时刻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即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们还是笑着与患者交流,用阳光般的微笑给患者带来温暖与安慰。他们明白,在这个时刻,患者不仅需要医疗的技术支持,更需要关怀与爱。

此外,这部纪录片中的医疗队员们还体现了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面对未知的病毒,他们毫不退缩,冲锋在前。许多医疗队员主动请战,甘愿放下家庭、亲友甚至牺牲自己的安全,只为拯救更多的生命。他们的行为彰显了大爱与无私,让我们看到了医疗工作者的高尚品质。

同时,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也意识到抗疫中的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与病毒战斗的过程中,医疗队员们密不可分,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每一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护士、医生还是后勤人员,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贡献着。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令人敬佩,也让人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总结起来,医疗队援鄂纪录片《逆行者》通过真实记录了医疗队员在疫情中的贡献和付出,让我对医疗工作者心怀感激之情。他们的奉献精神、坚韧乐观和无私奉献,彰显了人类在面对危机时的坚定决心和勇气。这部纪录片拍摄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医疗队员们的付出和心酸。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继续传播,让更多的人看到并感受到医疗队员的无私奉献和付出,同时也让我们每个人意识到生命的宝贵,珍惜健康,形成我们自己的抗疫自觉行动,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战斗。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十七

近期,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派出援鄂医疗队,支援湖北省抗击新冠疫情。作为大学生医疗队的一员,我深深感受到了这次援鄂经历的卓越意义和宝贵经验。在此,我将以五段式的方式,分享我们队伍的心得体会。

作为大学生医疗队的一员,我第一次参与到如此庞大的救援行动中。从任务开始到结束,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援鄂医疗队的重要性。在这次疫情面前,大学生医疗队不仅仅是提供医疗支持和技术帮助,更是传递一种信心和力量。我们带去了温暖,为患者带来了希望。这种责任和使命感,让我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

第二段: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在这次援鄂行动中,团结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我们的医疗队由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成员组成,大家面对陌生环境和任务的压力,紧密团结在一起。在工作中,我们克服了沟通上的困难,相互帮助,密切配合。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都能紧密团结,共同奋斗。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不仅让我们的援鄂行动更加顺利,也让我们队伍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三段:学以致用,增长了专业知识。

作为大学援鄂医疗队,我们不仅有机会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还能学以致用,增长专业知识。援鄂期间,我们与当地的医疗工作者进行了广泛交流,学习了不少实践经验和教训。同时,我们也在疫情防控一线进行了实践操作,在真实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这种实践锻炼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第四段:感受到了人间大爱。

援鄂的日子里,我们队伍深深感受到了人间大爱的力量。我们收到了全国各地爱心的捐赠物资,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支持和保障。许多志愿者和热心人士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前往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为我们提供帮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深感社会的温暖和人间的伟大。

第五段:我将继续发扬援鄂精神。

援鄂行动结束后,我们医疗队的每一个队员都深深被这次经历所感动,因此决定将援鄂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我们将以更高昂的斗志投身到医疗事业中,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将始终保持团结合作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递更多的爱与希望。

总结:

大学援鄂医疗队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援鄂医疗队的重要性,团结合作的关键以及学以致用的价值。这次经历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人间大爱的力量。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援鄂精神,为改善人民的医疗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爱无疆的理念。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十八

近日,山东医疗队深夜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山东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派出65名护理人员、40名医生支援武汉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整体接管两个病区。

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马颖霞同志、王芹同志连夜在驻地紧急召开会议部署方案,确定援助人选,落实细化分工部署,确定两个病区主任分别由王立坤、邱国正担任,护士长由刘淑云、霍振云担任。临沂市人民医院在此次援助中共派出34人。

在奔赴武汉市第三医院前,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在支部书记张凤伟同志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张凤伟同志要求医疗队党员同志要牢记初心与使命,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风险,党员同志都要走在前列,要带头做好高标准防护,确保所有队员“打胜仗,零感染”,让党旗在抗疫阵地高高飘扬。

为科学、规范、高效地开展救治工作,真正做到“打胜仗、零感染”,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26日下午14:00,武汉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感控、医务、护理等有关负责人来到医疗队宾馆驻地会议室对全体队员进行了感染控制、医疗标准化流程、护理工作制度、排班制度等全方位的岗前培训。

培训结束后,支部副书记马颖霞同志带队,带领医疗组队员再次来到武汉三院实地熟悉新病区布局流程、熟悉环境,就工作制度进行梳理,跟进设备情况,为进入新病房运行做充足的准备。

27日,早7:00医疗队员集体宣誓,在“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的高昂士气振奋中,山东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大部队进驻武汉第三医院!

此前医疗队中的医护人员集体剪发,降低感染风险,已全力做好准备奋斗抗疫一线。“真的要上战场了,也真的感觉到了压力和任务的艰巨。”山东省第十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护理部副主任王芹说,这是医院第一次集中派这么多人员出来,接管的两个病区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预计后期会有更多重症病人转过来,工作压力也会增大,我们党员干部更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相信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有6000余临医人作为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迎难而上,一定能够“打胜仗,零感染”。

霍振云护士长接管7楼病区,与院方协调工作。

穿好防护服,戴好n95口罩、防护镜、脚套,全副“武装”的值班医生和护士进入隔离区,开始战斗!医疗队随时通过对讲机,与隔离区内的值班医生交流,然后整体分析患者病情,根据指南讨论治疗方案、用药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判。

山东第十二批医疗队队长、临沂市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张凤伟表示,到达武汉以来,医疗队强烈感受到了武汉人民的热情,他们为医疗队员们提供了食住行的充分保障。此次医院派出了一支优秀的整建制的队伍,将充分发挥临医人多学科联合诊疗优势,为患者带来不断优化的治疗方案和中西医结合疗法。

没有从天而降的天使,只有逆行而上的英雄!广大医务人员不畏艰险、逆行而上,表达着最生动、最铿锵的誓言,体现出临医人的责任与担当,此次高效有序地进入“实战”后,目前两个病区各80张床位均处于满床状态,在紧张繁忙工作的同时,队员防护更容不得半点马虎,医疗队将积极完成病人从诊断、抢救到护理的整体任务,发挥连续作战精神,全力以赴、团结协作,与同仁齐心协力,以高水准的职业素质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圆满完成抗疫任务,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十九

近几个月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鄂尔多斯市成为了疫情重灾区。为了支援当地医疗资源,一支由大学教职员工组成的援鄂医疗队应运而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历了艰辛与辛酸,但同时也获得了成长与收获。以下是我们对于援鄂医疗队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这次援鄂行动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当我们第一次到达鄂尔多斯市时,面对紧急状况和巨大的工作压力,我们意识到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我们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不仅加强了团队之间的合作与默契,也实现了任务的顺利完成。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信任,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更加坚定地面对困难,战胜疫情。

其次,这段时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鄂尔多斯市的隔离区内,我们亲眼目睹了疫情造成的病情严重与生命垂危。每天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我们意识到行医不仅是一项技术和知识的运用,更是对患者和家属的关怀。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和关怀,希望能够尽早战胜病魔,让他们康复重返家庭,实现与亲人团聚的梦想。

第三,我们的援鄂行动也让我们渐渐认识到了医疗资源的宝贵。来到鄂尔多斯市后,我们亲眼见证了当地医院的设备短缺和医护人员不足。面对疫情,我们不仅需要用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合理分配已有的医疗资源。我们学会了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最大的效益,尽可能地减少病人疼痛和压力。这让我们深入思考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珍惜和节约医疗资源,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四,时间的流逝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在这段援鄂的日子里,我们亲自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也更加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和珍贵性。我们看到了很多战胜病魔的希望,同时也不幸目睹了一些生命的逝去。这让我们更加明白了身为医务工作者,哪怕只是一点微小的帮助,也能为患者和家属带来无限的希望和温暖。我们希望将这种意义和价值观带回我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用行动去传递和践行。

最后,这次援鄂行动让我们体会到团队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我们援鄂的日子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汇聚到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广大社会各界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保障。这种团结和共同努力的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并从中得到更多力量。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来自鄂尔多斯市民的鼓励与感谢。他们的支持让我们觉得不再孤单,更加坚定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行动中。

总而言之,参与援鄂医疗队的经历是我们一生中难忘的时刻。这段时间里,我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明确了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这次援鄂行动让我们懂得了真正的团结和合作的力量,也加深了对医疗资源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这段经历让我们更加成熟和坚定,我们将继续传承并践行这种团结与担当的精神,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二十

作为成长于新时代的年轻人,“90后”一度被社会冠以“娇生惯养”“垮掉的一代”的标签。然而年初新冠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无数有担当有作为的“90后”又让人们对他们刮目相看。如今,放眼看去,江湖田野、铁马长歌、白衣胜雪,祖国大地上处处皆是“90后”奋战的身影。在101年前的“五四”运动中,一群年轻人挺身而出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历史,而如今,革命的火炬交到了“90后”手中,时代期待着他们像先辈一样去创造新未来。回顾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之路,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三个“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新时代青年成长的第一个境界是“探索”。这是个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新时代青年接收信息更多,主观能动性也更强。相比于老一辈的踏实稳重,“90后”更富有创新意识,也更敢想敢做敢探索。据统计,约六成以上的“90后”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当然,市场的波动性就决定了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探索必然会遇挫,受挫难免会迷茫。对于迷茫,“五四”运动的前辈选择继续探索,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上下而求索”,最终给旧中国带来了曙光。对于“90后”而言,即使没有“救亡图存”的危机感,也要有“民族复兴”的使命感,要把自己的理想与全民族的梦想相统一,并坚守这份初心,坚持奋斗,自强不息,将前辈递来的革命“火炬”举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新的希望。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新时代青年成长的第二个境界是“热爱”。在探索出明确的道路后,为完成目标,可以做的只有坚持。“五四”前辈的革命之路是如此,新时代青年追梦之路也是如此。“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热爱是坚持的“燃料”,只有“爱岗”,才能“敬业”;只有爱党爱民,才能奋不顾身、勇担使命。本次疫情防控期间,无数年轻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正是因为对从事职业有充分的热爱,对人民和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才会对自己的责任有深刻的认识,才会不顾个人安危到疫情防控前线去守护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仰是“热爱”的最高层次,因此,新时代青年应树立远大理想,对所从事的事业和所信仰的思想忠贞不渝,才能向着理想的方向坚定不移,久久为功,成就一翻事业,实现青春的价值。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新时代青年成长的第三重境界是“收获”。在经历了迷茫后仍然矢志不移,坚守信念,才会在一段时间的辛苦与磨难后取得“收获”,这一“收获”不一定会在物质上有所体现,有时更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的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无论未来发展如何,相信在疫情防控期间贡献力量、实现价值的年轻人都会对自己的这段“收获”永远感到自豪。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成长是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寄予厚望,他认为“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愿我辈青年都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负人民的期望,让“五四”的青春之火永远在中国大地上燃烧。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二十一

“青丝白发卿长在,细水流年君不离。”近日,一则#39岁男护士援鄂归来满头白发#登上微博热搜。在贵州玉屏人民医院工作的王本学作为唯一一名男护士,随援鄂医疗队进入江汉方舱医院,负责21名患者的护理救治工作。时光碾转,苍老了韶华,56个日夜的负重前行,让年仅39岁的王本学青丝变白发。在那个争分夺秒的春天拼尽全力,只为许下那一城暖,坚守对患者的诺言。英雄归来,3岁的女儿看着眼前这个一头白发的男人竟不敢相认,过了好几分钟,才渐渐伏在王本学肩头,用手轻轻摸着爸爸的头发。

谁不想与家人一起共克时艰?谁不想与孩子一起守望春天?两个多月来,一批批医护人员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从全国各地驰援湖北、支援武汉,没日没夜地与病毒搏斗,不知承受了多少压力、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们是“逆行”的天使,更是“战斗”的英雄,没有一夜睡得安宁,只为跟上时间的脚步;全然不顾形象崩塌,只为撑起生命的方舟。俞敏洪说:“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段让自己回想起来热泪盈眶的日子。”医护工作者,你们是这个春天最可爱的人,在这段不平凡的日子里,你们带着对生命的执念,踏雪留痕、赓续无悔的芳华,历经千帆、不负绽放的韶华,纵然青丝染白发,也只惟负苍天不负“卿下”。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疫情就是动员令!疫情就是集结号!犹记得,疫情初期,一封封激昂的“请战书”满载铿锵誓言、一个个鲜艳的“红手印”汇聚医者力量。当病毒肆虐,你们不畏艰难、无论生死,毅然迈出前进的脚步,主动请缨冲上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扛起救死扶伤的责任;你们以战斗姿态迎难而上坚守生命的阵地,以不怕牺牲折射出医者初心、践行着医者担当与责任。医护工作者,你们都是平凡人,却在做着最不平凡的事;你们是暗夜里的光,照亮人间前行的路;是一股暖流,淌进患者的心里。此时此刻,向勇敢逆行抗击疫情的你们致敬,谢谢你们为湖北拼过命,你们值得最高礼遇的护送、最深敬意的感激,更值得一份沉甸甸的奖励。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近日,拟提拔重用张定宇等在疫情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医护工作者的消息获广大民众纷纷点赞,可谓实至名归,令人心悦诚服。广大医护人员一心扑在救治患者上,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向人民亮出了优异答卷。这一段旅途的“青春”,你们已尽情挥洒;为了疫情防控,你们牺牲了太多。接下来的如歌岁月,我们绝不会亏待你们,理应用加油鼓劲的激励“红包”善待你们,让你们在感受制度的温暖、感受奋斗的价值中赓续“无悔芳华”,让“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在接下来的“常态化”战疫斗争中保持良好状态、展现更大作为,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二十二

疫情防控就像一杯“苦咖啡”,而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学会怎么调好这杯“苦咖啡”,让群众不仅暖身更暖心。

疫情防控要加点使命担当。“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对全体党员干部而言,疫情防控绝不是坐庙子、守摊子、混日子,更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勇担“为民服务”使命,争做解决问题的推土机、领头雁、排头兵。“越是关键时刻,越看担当作为。”在疫情防控出现拐点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越要挺身而出、靠前指挥,要勇做不倒的柱、不断的梁,严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到疫情风险最高的地方、易感人群最集中的地方、防疫压力最大的地方去。要善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抓严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要加点人文关怀。党的十七大报告曾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而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存在对立性的当下,人文关怀的作用再次得到凸显。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复工复产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更是人民群众保障生活收入来源的刚需。所以疫情防控绝不能是不观实情、不顾民声的“一刀切”,更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更要结合实际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要多替群众想办法、出点子、谋生路,必要时延长供暖、服务到家、送“职”上门,而不是脱离实际、枉顾群众之所忧所思所盼的连篇累牍、陈词滥调地提要求、讲原则。

疫情防控要加点恒心耐心。“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全体干部群众的勠力同心,争分夺秒,日夜鏖战,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正在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也在加快恢复。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越要有“吾道一以而贯之”的恒心,更要有“诲人不倦”的耐心做实做细群众工作。切不可“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或者“三声小舅子,不如一条马鞭子”,把辛苦取得的干群心连心的融洽防疫阵线搞得一团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援鄂医疗队心得(案例23篇)篇二十三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热情点赞战疫青春力量。作为年轻干部,必须顺时应势、固本强基,力争德能兼修、知行并重、担当作为、尽心干事,将小我之力融入国家发展富强的百年基业中。

绝对忠诚,铁心干事。年轻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善于从政治的高度观察和分析问题,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和检查自己,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准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切实增强防范和遏制“七个有之”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勇于同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危害党中央集中领导和团结统一的言行做坚决斗争,自觉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表率。

强化担当,尽心做事。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善,“四风”问题禁而未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尚未根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易发多发。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年轻干部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韧劲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使命担当,恪尽职守严监督,寸步不让严执纪,动真碰硬严执法,坚决打赢正风肃纪、惩恶反腐持久战,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作风,用心谋事。打铁必须自身硬,年轻干部要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履行职责才能更有底气、更加硬气、更具权威。要树立精品意识,力争做到精准发现、精准惩处、精准施治;要提升调研能力,切实摸透实情、找准路径、研究解决问题对策;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坚持原则,勇于触及矛盾,善于持续亮剑;要强化无私奉献、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防止被“围猎”和甘于“围猎”,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提升本领,专心成事。基层工作服务对象广,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必须本领高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知识恐慌”“本领恐慌”问题更加凸显,成为年轻干部在新时代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掣肘。要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交叉互学、实战锤炼等方式,及时“充电蓄能”,丰富知识结构,补齐业务短板,着力提升日常监督、实践调研、能力提升等核心本领,既要善学善谋,又要善作善成,努力成为基层工作中的行家里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年轻干部肩负时代重任,要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认识水平、理论水平、工作水平,在砥砺自我中炼就坚定的意志、高强的本领、崇高的品德、严实的作风和舍我其谁的担当,进一步夯实干事创业的基础,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团队裸心会心得体会总结(案例15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所经历和学到的东西进行思考和归纳的过程,可以促进我们的成长和进步。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经验总结,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2023年专项体操心得体会范文(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写作。近年来,环保、扶贫、食品安全等

    最新投资规划要点(通用15篇)

    投资是一种为了实现财富增长和资金保值的行为,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方式来实现。以下是一些投资者常犯的错误和教训,可以引起大家的警醒。定期储蓄是低收入开

    热门校训心得体会感悟报告(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重要的反思方式,通过对自己经验的总结和梳理,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

    热门商住房购房合同(通用16篇)

    购房不仅是一种居住需要,也是一种投资和财富增值的手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购房攻略,希望能对大家在购房过程中有所帮助。出卖人(以下简称甲方):买受人(以下简称

    优秀企业调研报告(汇总17篇)

    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调研报告内容和格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大致都包括背景介绍、目的和方法、调研结果、结论与建议等部分。这些调研报告范文的质量较高,是作者经过反复修改和精

    最优企业签订协议(汇总14篇)

    合同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明确双方在特定事项上的权利和义务。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合同协议的典型结构和要点。甲方:乙方:甲乙双方为明确各自的权

    优秀万能和初中(通用22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创作过程,是通过思考、积累和琢磨,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准确地传达给读者的艺术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能给大

    热门个人向银行借款买房合同(模板17篇)

    借款合同是一种约定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借贷款项的法律文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借款合同范文,供借款人和出借人参考使用。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签章。贷款人

    实用网格巡查心得体会(汇总22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涵。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近期,作为一名学校管理人员,我参与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