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查螺工作总结(优秀9篇)

时间:2023-09-19 作者:JQ文豪最新查螺工作总结(优秀9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查螺工作总结篇一

爸爸去青岛旅游,给我带来了六个大海螺。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种精致的小东西,喜出望外,赶紧坐在阳光下细细地观察起来。

这六个螺形状、颜色各异。它们被一圈圈螺纹缠绕着,有的如巍峨的.宝塔,有的如锋利的钻头,有的如缠绕的蛇身,有的如张着怒爪的魔鬼,还有的像玉石一样光滑得没有一点瑕疵。其中一个螺的条纹是竖着分布的,像披了一件披风似的。它们的开口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圆,有的半圆,还有一个如同微张的鲨鱼的嘴,两边各布满了一排牙齿。从上面看,它们有的像怒放的鲜花,有的像斑斓的蜗牛壳,有的像芒果,还有的像美味的冰淇淋。它们有的是白色,有的是棕色,有的黑白相间。有一个螺下面的螺纹是红色的,还竖着分布了许多条纹,像一条围巾似的,上面却青白相间,分布很不均匀,像一座小山似的。它们如同精美的工艺品,让我想象不出大自然是怎样雕刻出如此精致的螺。

这些五彩斑斓的螺,我非常喜爱。我把它们放在书房的桌子上,摆成一排,于是它们成了书房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查螺工作总结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是本套教材陶艺系列课中的一节。同时也是一节浮雕头像的制作课。头像虽然是雕塑造型中比较难的题材,但是本课涉及到的造型并不是严谨的写实造型,而是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的幻想。所以应该说,本课无论是从题材的选取还是造型的难易程度,都是符合中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的。学习陶艺不仅是让孩子们接触陶泥,亲近大自然,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了解古今中外头像造型艺术的同时,初步感受不同的人文环境下,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上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脸部艺术。知道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差别。

2.了解、感受橡皮泥这一造型艺术带给人们的美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尝试运用捏、搓、揉,并借助工具按压等不同的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

三、教学重点:

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并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独具特色的脸。

四、教学难点:

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应用。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课前准备:

橡皮泥、垫板、制作工具、装饰物、教学课件、面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师:在这三位同学出来的一瞬间,老师看到同学们脸上出现了不同的表情,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引出:奇特。板书:一张奇特的脸)

二、欣赏图片,分析怎样的脸是“奇特的脸”

1.师:关于脸的奇特造型有很多,下面让老师带大家欣赏一些古今中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一些精美的头像工艺品。我们经常说,艺术作品和现实生活往往有很多区别。大家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思考这两个问题:

(1)艺术作品中的脸和现实生活中的`脸有什么不一样?

(2)怎样的脸才是“奇特的脸”?(板书:奇特)

2.点击课件,欣赏“头像工艺品”

3.点击课件,欣赏真人头像。

(过渡)师:我们欣赏了艺术作品中的脸,现在来欣赏一幅现实中的脸,看看有什么特点?(点击课件)

问题一:看到的脸是什么形状?还有什么形状?

问题二:观察中轴线,观察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对称)

问题三:眼睛、耳朵等,我们总称为?(五官)

小结:关于脸部的美术知识还有好多,比如:“三庭五眼”等等。

4.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老师先不做任何评价。

三、看图比较。交流、分析前两个问题。

1.出示脸型的对比课件。

(1)这两组图,艺术作品中的脸型和现实中的脸型有什么不同?

哪一种更奇特?为什么?

(2)真人的脸型是什么型?

(3)艺术作品中的脸在真人脸的基础上有了什么变化?

看起来才更奇特?(板书:脸型-----变形)

(4)你们还能想出什么样的奇特的脸型?

2.出示五官的对比课件。

(1)艺术作品中的五官和现实中的五官有什么不同?

哪一种更奇特?为什么?

(2)欣赏真人脸的五官。

(3)艺术作品中的五官在真人对称的基础上进行了什么?

(板书:变形、夸张)

(4)请学生上台做鬼脸,看谁的五官变形最奇特?

3.出示色彩对比课件。

(1)放音乐,问学生听到什么颜色?《歌曲:说唱脸谱》

(2)分别代表历史中哪些人物?

(3)为什么红色代表关公?白色代表曹操?这些颜色分别给人以什么视觉感受?(比如;红色代表—威武、中正)

(4)这些戏剧中的人物的颜色和现实中的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觉?(板书:色彩、装饰手法、鲜艳、独特)

小结:所以说一张奇特的脸必须做到:夸张、变形、等。

4.(出示实物)讲解材质不同,艺术效果不同。

5.老师出示带来的头像艺术品,让学生亲自摸摸它的材质。

四、教师示范,学生探讨技法。

1.师:老师出示范作,让学生欣赏、分析。

2.探讨:基本步骤。

3.探讨:各种五官的脸型是怎样做出来的?(揉、搓、捻、压)

4.现在同学们看到这张脸有的在平面的脸型上凹、有的凸起,这种表现形式是:浮雕。

五、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发挥想象力,用“橡皮泥“的形式,制作“一张奇特的脸”,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合作。

六、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课件滚动出示学生作品)

要点:

1.怎样让自己制作的这张脸看起来很特别,和身边的同学做的都不一样是关键。

2.注意脸型、五官的奇特。

3.装饰手法的奇特。

六、评价:交流、完善。

1.同学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提示:

(1)给同学们讲讲你的造型主要表现的是什么?

(2)你最喜欢谁的作品?是因为造型奇特吸引了你,还是因为细节表现或技法新奇有趣?

(3)谁的作品给你的启发最大,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4)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修改、完善作品。

七、课后延伸

查螺工作总结篇三

本次活动,是运用多种材料进行组合的美术活动,我们把常见的脸蛋作为我们的绘画题材,要求根据生活中相似的物品来画出奇特的脸蛋,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现在来谈谈对这个活动的一些思考:

一、提供丰富的物品很重要,不但能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而且还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欣赏、借鉴和模仿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提供的范例数量较少,而且画面色彩暗淡,这样就起不到给幼儿一个美的享受,思维的想象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实应及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底色的运用,这样才会让画面一下子显得丰满、有层次。

二、要抓住脸蛋的特点来突破难点。脸蛋有其特殊的`特点,弯弯的眉毛、圆圆的眼睛、长长的鼻子、弯弯的嘴巴半圆形的耳朵等等,那么在教学时,应该抓住这些特点来寻找生活中相似的物品来替代。

本活动不仅是培养绘画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创作热情,启发大胆想象。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特色课。

查螺工作总结篇四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进行了两节课的教学,第一节课主要以回顾前面的课程结合本科特点进一步认识掌握泥塑的技法;第二节课以创新制作为主分别进行教育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属于小学陶艺教学的一节。其编写意图是让学生接触陶艺,初步了解传统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感受泥的特殊性能,激发学生对泥塑艺术的热爱。针对本课教学,我设计了游戏引入课题,既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达到引入新课的教学目的。

本课的难点主要是夸张、变形以及五官的合理组织与搭配,主要通过欣赏对比图片作品,激发创作精神来解决。教学中合理巧妙的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理解教学内容创设了条件。在学生装饰作品时,能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其自由选择材料,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在教学评价环节中,能尊重学生意见,采用自评、互评谈感受,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总结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结尾还设计了一段欣赏录像片,达到课外延伸的目的。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作业效果较好。学生的参与性强,主动探索、研究,创造来综合解决美术问题,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课堂的引导者的教育理念。但是,本课也并非完美,也存在不足,比如:在学生制作材料的选择上,还应该更大胆些,搜集材料更加丰富些,这样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查螺工作总结篇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甘孜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东坡,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海螺沟位于贡嘎雪峰脚下,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雪峰脚下,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其内的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0.5米-1100米,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高大冰瀑布,沟内蕴藏有大流量沸热温冷矿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高的冰蚀山峰和大量的珍稀动植物资源,金山、银山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海螺沟有五绝:日照金山、冰川倾泄、雪谷温泉、原始森林和康巴藏族风情。海螺沟有“一沟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冬暖夏凉,云雾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00mm。海螺沟四季可游,不受气候和景观条件的限制,是理想的旅游、度假、疗养、登山、科考、探险的好去处。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东坡,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去往海螺沟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搭乘汽车,如果是乘坐飞机或者火车的旅客则要先到达成都,然后前往新南门汽车站搭乘到达海螺沟的汽车,车程约6小时。海螺沟景区内有专门的旅游观光车,在不出景区的前提下,同一天可以不限次数免费乘坐。在观光车的终点站(干河坝)到达冰川既可乘坐索道到四号营地,也可以徒步到达冰川。但是由于冰川上遍布并裂缝、冰洞等不确定因素,因此严禁横跨冰川到达四号营地。

查螺工作总结篇六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雪峰脚下,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 其内的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0.5米-1100米,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高大冰瀑布,沟内蕴藏有大流量沸热温冷矿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高的冰蚀山峰和大量的珍稀动植物资源,金山、银山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海螺沟有五绝:日照金山、冰川倾泄、雪谷温泉、原始森林和康巴藏族风情。 海螺沟有“一沟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冬暖夏凉,云雾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xxmm。海螺沟四季可游,不受气候和景观条件的限制,是理想的旅游、度假、疗养、登山、科考、探险的好去处。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东坡,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 去往海螺沟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搭乘汽车,如果是乘坐飞机或者火车的旅客则要先到达成都,然后前往新南门汽车站搭乘到达海螺沟的汽车,车程约6小时。 海螺沟景区内有专门的旅游观光车,在不出景区的前提下,同一天可以不限次数免费乘坐。在观光车的终点站(干河坝)到达冰川既可乘坐索道到四号营地,也可以徒步到达冰川。但是由于冰川上遍布并裂缝、冰洞等不确定因素,因此严禁横跨冰川到达四号营地。

最佳旅游季节

秋季:天气晴朗,观赏日照金山的几率较大,还有红黄相间的秋叶点缀。

冬季:海螺沟雪花漫天,这里有温泉数十处,可来此洗温泉浴赏雪景,实在美妙。 春秋:海螺沟春夏正逢雨季,出行需注意。 注意春季要到5月才来,此时鲜花盛开,亦能看日出。夏季可来此避暑纳凉,海螺沟不分淡旺季,门票统一。

查螺工作总结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写本课10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冼星海在艰苦的环境中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过程与方法:

1.倾听冼星海的乐曲,让学生通过音乐了解冼星海。

2.查阅资料了解冼星海的曲和人。

3.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冼星海在艰苦的环境中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教学媒体:

课件、搜集有关冼星海的歌曲,了解冼星海的故事。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冼星海的乐曲让大家欣赏。

2.过渡

师:歌曲好听吗?你们想不想知道歌曲是谁写的?是怎样写出来的?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互读。

3.指名接段读文。

4.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意见

5.出示生字,会读的字多读读,不会读的字到课文中找一找念什么,并想想怎样记住它。

6.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难记的字,说说怎样记住它,并用这个字组词或说一个句子。开火车识字。

7.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并在评价册上给以评价。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师:自读课文,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

1.自读课文,提问题。

问题假设:

(1)冼星海是怎样创作乐曲的?

(2)生活艰苦,冼星海问什么不把钱来买吃的?

(3)瓷器也能发出像钢琴一样的声音吗?……

全班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多读书,从书中得到问题的答案,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将学生引向课外。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课文。

用歌声感染大家,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重点的识字,做到省时高效。同时注重对字义的理解。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他的内心需要,所以他们格外有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

教师对问题的预设与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可能有很大的出入,教师要灵活掌握,机智处理。

注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二课时

一、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说一说冼星海是什么人,说说你了解的关于冼星海的故事。

2.再读课文。

二、写字

1.开会车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在具体环境中认读: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7.用这些字组词。

了解冼星海其人其事,丰富自己的积累,受到更多的感染。

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重点指导与学生找规律写字相结合。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

三、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回顾,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印象。

四、课后延展

1.冼星海的“钢琴”一定很好玩,回家后自己试试。

2.自己动手制作小乐器。

让学生在课下展开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查螺工作总结篇八

很小的时候爸爸每天都会讲姑娘的故事伴我入睡,从那时起对我来说就是精灵的化身,一个神奇的生灵。

每一个生命的结束都伴随着痛苦和喜悦,也许当这些当年在海中自由蠕动的子不会想到终有一天他会死去,它更不会想到有一天他能够成为人类喜爱的东西,所以说这是一个既痛苦又快乐的过程。我期盼见到姑娘,和她慢慢交谈,慢慢分享这个故事,以至于我留在沙滩上久久不肯离去。

美丽的啊,你是我最爱的精灵,期待有一天,你会化身美丽的天使来到我的梦乡,让我分享你的快乐你的忧伤。

查螺工作总结篇九

冬季的海螺沟是孕育神秘、诱惑、温馨的季节。冬天,海螺沟的雪山、冰川、森林、温泉俨然一幕白雪皑皑的纯洁丽景。当您倘佯于壮丽圣洁的雪山脚下;当您漫步于晶莹剔透的冰川之间;当您穿行在郁郁葱葱的森林小路;当您陶醉在冰雪捧出的一池温泉;当您凝神仰望漫山的树挂、冰凌。

地理位置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东坡,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海螺沟位于贡嘎雪峰脚下,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晶莹的现代冰川从高峻的山谷铺泻而下。飞起三百万,将寂静的山谷装点成玉洁冰清的琼楼玉宇;巨大的冰洞、险峻的冰桥,使人如入神话中的水晶宫。特别是举世无双的大冰瀑布,高达1000多米,宽约1100米,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大出十余倍,瑰丽非凡。晴天月夜,景象万千,令人一见之后,终生不忘。

外形

海螺沟风景区是亚洲东部海拔最低;离大城市最近的、最容易进入的低海拔现代海洋性冰川,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和高山沸、热、温、冷泉为一体构成的综合型旅游风景区。海螺沟冰川又称一号冰川,全长14.7公里,是贡嘎山71条冰川中最长的一条,面积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750米,最低海拔仅2850米,沿纵向呈三级台阶:粒雪盆,冰川的孕育地;大冰瀑布,宽500—1100米,高1080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高大、最壮观的冰川瀑布;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达6公里,形成冰川与森林共存的奇绝景观。海螺沟冰川活动性最强,在冰川的运动中,形成晶莹如翡翠、水晶的冰川弧拱、冰洞、冰阶梯、冰门、冰湖、冰峰。

气候

海螺沟有"一沟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冬暖夏凉,云雾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__mm。海螺沟四季可游,不受气候和景观条件的限制,是理想的旅游、度假、疗养、登山、科考、探险的好去处。

海螺沟地形复杂,气候类型特殊,山下长春无夏,植被茂盛,绿荫苍翠,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山顶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在-9°c左右。

气候:海螺沟地区因垂直高差大、气候类型特殊,山下长春无夏,植被丰富,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在15摄氏度左右。山顶则终年积雪,年平均温度为-9°c。游客若要领略海螺沟特有的低海拔现代冰川(海拔2850米)的风采,宜早作御寒准备。

冰川

海螺沟冰川是贡嘎山东坡众多冰川中的一条,尾端伸入到原始森林区达6千米,海拔只有2850米,是地球上同纬度的冰川中海拔最低的。冰川的雪粒盆是整个冰川的源泉,盆内冰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翻越盆沿形成巨大雪崩,故雪粒盆虽美丽神秘,却只可远观不可靠近。盆的边缘是我国已知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宽500-1100米,晶莹剔透,雄奇无比。

在海拔2850米的地段上,长5700米的冰舌紧舔大地。冰面上分布着冰面湖、冰面河、冰裂缝、冰蘑菇、冰洞、冰桥......令人叫绝的冰川弧拱晶莹透明,蓝中透绿。而从冰川"城门洞"进出的游人,探访的是冰下河的出口,观赏到的却是水晶宫。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