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石榴树作文字(精选十篇)

时间:2023-06-01 作者:储xy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我的石榴树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从果肉的样子及味道两方面写一种水果。

教学重点: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充分感知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从果肉的样子及味道两方面写一种水果。

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做到读准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榴的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呢?、

2、山东枣庄人最喜欢吃的水果是石榴。(提示看实物石榴)瞧,多可爱的石榴呀!今天,老师就要带小朋友们学习第十六课——石榴。

3、“榴”本来念第二声,比如有一种水果叫榴莲;在“石榴”这个词中,“榴”念轻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把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字音

驰名中外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笑得咧开了嘴 玛瑙般的子儿

酸溜溜 甜津津 郁郁葱葱的绿叶火红的石榴花

(2)解词

驰名中外玛瑙甜津津

(3)长句子

a.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b.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3.分小节读课文,说说各小节分别讲了什么。

春天:抽枝、长叶

夏天:开花

秋天:结果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驰名中外”能不能换个词说说?(闻名中外、举世闻名、闻名遐迩、远近闻名)

这么多的词语都是“驰名中外”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家乡的石榴园这么有名,作者一定会觉得非常(自豪、骄傲)。现在,请你把自己当成一名枣庄人,用自豪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四.学习生字

1.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甚”、“讯”。

2.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第二教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从果肉的样子及味道两方面写一种水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家乡枣庄的石榴园驰名中外,令作者感到骄傲。

二.教学第二小节

(1)春天到了,石榴树抽出了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2)春天到了,石榴树长出了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你觉得哪一个好?为什么?

2.夏天到了,石榴花开了,自读课文,看看在作者眼中这些石榴花是什么样子的?(很美,美在哪里?数量多)

(1)颜色:火红

(2)形状:像小喇叭  比喻手法

(3)花势:旺盛  除了这一小节的直接描写外,其实课文还有一个词也写出了石榴花开得十分旺盛,联系上下文,看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热闹)体会文章的内容要经常联系上下文。

3.指导朗读。你能把石榴花的美丽和热闹劲读出来吗?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1.过渡:石榴树的绿叶红花真美啊!但是更美的还要数秋天的石榴园了,因为秋天的石榴树硕果累累,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2.教学过渡句

(1)出示句子:(齐读)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2)讲解:这句话前半句是对石榴花的描写,承接上文,后半句引出将要写的石榴果,开启下文。我们称这种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为——过渡句。(边说边板书:承上启下  过渡句 指导学生做笔记)

3.了解石榴果果皮的变化及各异的形态

(1)如果此时我们去枣庄的石榴园摘石榴,面对满园的石榴,我们该如何判断究竟哪些石榴成熟了可以摘,哪些不能摘呢?自读课文第三小节,看看能否找到方法。

(2)看果皮的颜色

a  一半红一半黄是成熟的

b  师:若果皮是青绿色的呢?如果是青中带黄,黄中带红呢?

c  作者为了写出果皮的变化,还用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圈出来。

d  让我们读一读,了解石榴在成熟的过程中,果皮的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看石榴的形态

a  看课文插图或图片对照文字裂开了嘴,笑破了肚皮。

b  这句话写得好不好?为什么?(拟人更生动形象)

c 作者把一个个成熟的石榴果当成可爱的娃娃来写,同学们,你们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喜爱)那你们看这些可爱的石榴娃娃吗?带着喜爱的感情来读一读。

四.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品尝激趣

(1)读到这儿,你想不想尝一尝这枣庄的石榴?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这可是正宗的枣庄石榴。

2.学习课文

(1)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石榴子儿的。

(2)快速默读,课文主要从哪两方面写石榴子儿的?(板书:颜色味道)

(3)作者写得好不好?为什么好?(板书:比喻)

3.指导写作方法

(2)指名说

(3)小结:看来今天同学们大有收获,不仅学习到了优美的语言文字,更收获了写作文的方法。如果你们能用这种学习的方法去读其他文章,老师相信你的语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五.作业:

观察一种水果,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片段。

我的石榴树篇二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树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客观存在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殷、周时古味盎然的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的。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我的石榴树篇三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能自己探索、学习课文内容。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生字)

二、学习生字、词。

相机出示生字。  

2 、请学生一齐读一读二会生字、词。(齐读)  

出示二会字词 

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看看课后拼音。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回察看。  

2、检查。  

(1)课文一共几小节?

(3)(学生评价)你最欣赏他读的那些句子或者那些句子你还可以读得更好?可以说说理由。(教师相机把难读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四、再读课文,学生讨论。

小节过渡:同学们确实读准了生字词,读通了句子,看来这次来石榴王国作客已经有了收获。那么,课文究竟是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有可能部分同学知道,有可能都不知道)你们是自己读懂解决,还是就 老师告诉大家。(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查看)

1、课文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

①  小组讨论。(小小组学习)

②  指名回答。(边回答边送石榴标签)

2、请小朋友把石榴标签贴在黑板上。  

六、指导写字。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

16、石榴(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2.能体会文中描写石榴的优美语句,在读好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并能积累内化。

3.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 

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再现,引入课题

春天来了,它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火红的花。秋天来了,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它高兴地笑了,向人们展示着最美的姿态,它就是——石榴(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第一自然段,引发疑问

1、是啊,这美丽、诱人的石榴吸引了无数的果农去开垦了一个又一个石榴园。其中,尤以山东枣庄的石榴园最有名,它(驰名中外)

2、板书:驰名中外。

3、能说出跟驰名中外意思一样的词语吗?

闻名于世、举世闻名、蜚声海外、闻名世界。

指学生读,读出名气的大,教师予以引导肯定。

5、山东枣庄的石榴驰名中外,身为枣庄人,作者为家乡、为家乡的石榴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所以作者在课文一开头就说——(生齐读第一小节)

6、读了第一自然段,我想同学们心中肯定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枣庄的石榴为什么会驰名中外?人们为什么对它特别喜爱呢?让我们走进石榴园,寻找答案吧。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石榴叶、花的美

1、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石榴的叶、花美在哪儿?

2、这些词语会读了吗?出示:嫩绿、郁郁葱葱、火红、小喇叭

①指学生读,要求读正确、响亮

②展开词语教学

嫩绿

a 嫩绿的什么?一起说(嫩绿的叶子)

b 看,春天来了,石榴抽出了——长出了——。石榴的枝叶都是新的,嫩嫩的、绿绿的,多美啊!谁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把它读美了。

郁郁葱葱

a郁郁葱葱的什么?一起响亮整齐地说(郁郁葱葱的绿叶)还可以反过来说(绿叶郁郁葱葱)

b 同学们,我们读课文、读词语的时候要会“过电影”,也就是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这样读起来才有味。再读。

c 读着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树叶多、密、绿)

d 树叶又多又绿,显得十分茂盛,这就叫“郁郁葱葱”。看,这就是夏天的石榴园,一眼望过去,绿绿的叶子望不到边,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这就是——郁郁葱葱。

火红  

a 读词语

b 瞧,火红的石榴花开了,一朵,两朵……鲜艳的花儿竞相开放,越开越密、越开越盛,像一团团火、像天边的流云。

多么美丽的石榴叶、石榴花啊,自己读一读感受一下吧。

指学生读,评价,齐读

小喇叭 

a 齐读词语

b 瞧,开放的石榴花多么像鼓着劲儿吹奏的小喇叭啊,无数的石榴花争相开放,多么像在举办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啊,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吧。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石榴果的可爱、有趣

1、引读: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的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成(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瞧,石榴娃娃成熟了。(点击出示课文插图、文字“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同学们,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你觉得这些石榴娃娃怎么样?

学生读后说感受,师相机评价

生:很可爱、有趣、开心      师:从哪儿看出它开心呢?

生:有的笑得咧开了嘴   师:哦,开心地笑了

生:有的笑破了肚皮     师:把肚皮都笑破了,真是开心啊,我们一起当一回开心的石榴娃娃,一起合作读一读这句话。(在刚才读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得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请他上来给大家读一读吧,示范后,全体学生表演读)

3、这些石榴娃娃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5、你们这些石榴娃娃真可爱、真懂事,真惹人喜爱啊!下面就让我们读一读石榴娃娃报告喜讯的这一句话,加上动作,演一演它们,看谁演得最像,演得最好。自己先练一练。

请演得好的同学给大家做示范,然后大家一起来演。

6、看到这些成熟的石榴,农民伯伯看到了收获,游客们看到了甜蜜,小朋友们看到了欢乐,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些可爱、有趣的石榴。让我们再一次地朗读这一段话,加上表情,加上动作。

7、同学们,你们的朗读,你们的表情和动作,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石榴娃娃。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石榴子的美

1、石榴成熟了,让我们尝尝吧,味道怎么样?

3、正因为石榴酸溜溜、甜津津,所以才让人“清爽无比”。

小卡片指读“清爽无比”

4、让我们再来品尝一下石榴的味道。齐读“取几粒……清爽无比”

指读,评价

6、同学们真会读书,相信这两个词你们也一定能读得美美的。

指读“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小卡片出示)

点击出示石榴子的图片,你们看,红色的是果肉,白色的是核,多美啊!相信你一定能比前几次读得都美!

六、总结全文,迁移写

指导仿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水果的特点。

1、仿写内容: 这时,你摘下一个         ,                ,只见               ,                ,                  。取      放入口中,           ,           ,顿时感到                        。

2、练说成一段话。

3、把它写下来。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

(3)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画一画,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八、板书

16石榴

春:叶     嫩绿 

夏:花     火红

秋:果     成熟 

形:玛瑙般的    紧偎

色: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味:酸溜溜      甜津津 

教学反思

练习5(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了解中国城市的特征以及别称,学习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2、练习写好钢笔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代名言。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方案:

(1)查字典。

(2)问同学或请教老师。

(3)联系词语猜一猜。

3、集体认读词语,正音。

4、观察画面,说一说城市的特征。

(1)小组内交流

(2)指名说。

5、连线。

6、补充句子。

(1)自己先说一说,在指名说,订正。

(2)填写句子。

(3)教师小结: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c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

d出示“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

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效”,并临写。

h反馈写字情况。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一)成语

1、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师生一起回顾《东方之珠》。

3、认读成语。

(1)生自读成语

(2)指名领读,正音

4、小组合作,看图理解词语大意

5、指名说说词语意思并用词说句子。

6、 练习背诵

(1)自由练读,同座互背

(2)展示背诵。

(二)学习孟子的话

1、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2、师范读名言。

3、生自读名言,读准字音。

4、小组内互读,指名读。

5、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师生评点。

6、指导有感情朗读。

7、练习背诵。 

教学反思

练习5(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口语交际——说笑话

2、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捺。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准备几个小笑话。

(一)谈话导入:

今天咱们也来开个“笑话会”,一块分享笑话带给人们的乐趣!”

(二)指导交流:

1、分组里说一说自己准备的笑话。

2、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讲笑话。

3、全班同学评议:表达是否清楚,有没有趣,怎样更吸引人。

4、每个人再准备。

5 比赛讲笑话,评出笑话大。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 指导学生观察 “八”字中的捺——竖捺

2、 教师执毛笔范写竖捺.

3、 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5、 学生临贴描红。

6、 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捺,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捺画的字。)

三、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我的石榴树篇四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两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

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导精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教师教师枣庄

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

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 :

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

石榴

春天叶________

夏天花________

秋天果________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⑵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作业 :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11石榴

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样子:有的……有的……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我的石榴树篇五

by: 淡若水 ]

《石榴》这篇课文记叙了石榴树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重点写了果(即石榴)的色、形、味,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今天听了朱丽华老师上的第二课时,不禁思考起两个问题。

一、关于直观教具(多媒体、实物)使用度的问题。

1、贴图的妙处用把对词句的理解落到实处。引导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描写石榴果成熟过程的语句,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句,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接着拿出四张与文本所用色彩一致的石榴果图片,让学生上黑板按顺序贴(可惜那些图片的大小是一样的,其实石榴的颜色在变,大小也在变);然后,老师出示了“先、接着、然后”这几个承接关系的词语,把石榴果颜色变化的过程说一说。最后让学生辨别“黄中带红”与“一半黄一半红”两个词语的不同。

这几张贴图老师用的很巧妙。首先图片一出示,帮助学生认识了那几个写颜色的词语,尤其为区分“黄中带红”与“一半黄一半红”提供了直观形象参照,无须多讲学生即明白,还可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要求学生按顺序排图,“序”是石榴成熟的过程,“排”的过程是对学生阅读的检验,让学生用上老师提供的关连词说一说,则是加深印象的过程。学生看图片掌握词语,记住了石榴果变化的过程。

2、用图片弥补知识背景上的缺陷。

在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中,写“石榴籽,像玛瑙”一句时,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张掰开露出红红籽的石榴与用玛瑙做成的首饰图。

玛瑙在日常生活中很罕见,学生没有见过,但作者却把石榴籽比作玛瑙,在学生的心中肯定会问玛瑙为何物?是什么形状的?可以做什么?图片的出示再加上老师的解释,学生既明白什么是玛瑙,同时也认识到石榴籽之所以像玛瑙是因为它的颜色,红得发光、透亮,美极了。

此外利用图片展示一直春天里石榴树长叶,夏日里开花的情竟,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城市里的孩子是十分必要的,但什么时候出示(因为课堂上,老师都是一讲到那句马上就出示相应的图片)我觉得值得推敲。

想提出来跟朱老师商讨的一点是,当老师引导学生理解石榴籽的味时,老师不时地给三位同学尝了一下,然后让同学谈感受,读好最后一句。老师是想给学生以真切的体验,然后加深对词语理解,但是我认为在课堂上只让几位学生尝的做法欠妥了,这一细节,忽视了大多数同学,但会把大多数同学的注意到尝石榴籽的味道上来,小朋友可能还在想回家我一定得买个尝尝,课堂上三年级的学生注意一旦转移,很难马上转过来,所以当老师提出“你用什么方法能让更多人想把石榴带回家时”,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明显没有以前的活跃。老师要把每个学生的感受装在心里,关键是落在行动上。要么不尝,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因为孩子对石榴不陌生,吃过的回忆一下,没吃过的想联系一下吃过的另外的水果,如桔子、杨梅等;如果要尝,就给每位小朋友分一点,阳光普照一下,也不是难事。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问题。

老师在课堂引导学生读懂每个词、每个句,做得很实、很到位。这是三年级教学的重点。但是这篇课文的整篇都很美,可以说是状物类文章的典范。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以后,留下的不该是零碎的词、语,而应对篇有整体的印象。老师注意到了,体现在课后的两个作业的设计:⑴回去把石榴成长的过程讲给父母听。⑵回去尝一种水果,开个交流会。第一题,复述课文,第二题说写迁移练习。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第一项作业可能容易完成些,因为只要多读,凭记忆是能讲的,但第二题对大部分学生会存在困难,当然去尝水果是很容易的,但要说好就显得困难了。我想,学生要说也只会是零碎的,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可能一下子领悟,只要像想上那样讲就行了。怎么办呢?我认为课堂上老师组织教学应兼顾课后的活动。

1、用好板书提示。(不好意思画不好)

形     

石榴      有的……有的……有的……

籽   紧偎    像样    酸——甜

2、教师的总结性过渡语,帮学生学生归纳、梳理,提高认识,加深印象。如读完第三自然段后,老师可以讲述一段过渡语:石榴宝宝真可爱,在成熟的过程中,颜色会不断的变化,成熟以后又是各色各样的,还躲在叶丛里张望,仿佛在喊小朋友去摘呢?那石榴宝宝的肚子里有什么,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再者,读完全文之后,老师引着学生再回忆原文的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写石榴果的两自然段,导读相关的语句,既是加深印象,同时也是在潜意识引导学生写好一种水果的方法渗透。

为学生迁移应用找个支点,即课文是怎样写石榴这种水果的,我们不必明确地告诉学生,但教师应用巧妙的方式加以渗透。不要一下子就松开所有绳,如果一下子松手,风筝是飞不起来的,因为这是一群三年级的孩子。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

本文转载

我的石榴树篇六

生:开心。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可以吃到石榴。

生:因为我喜欢石榴。

生:因为我想去看看石榴。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领略石榴园的风采。

相机板书课题:石榴 学生书空

师:我们在春天去石榴园,你会看到什么呢?快到课文中去看一看。

(指名读、齐读)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句话写石榴的什么?

生:叶子。

相机板书:叶 学生书空

师:到了夏天,石榴园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请看:

出示小黑板

师:想读的举手 指名读 自由读

师: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石榴的花很漂亮。

生:石榴的花是红色的。

生:石榴的花像一个个小喇叭。

生;石榴树上的花又红又多。

生:石榴花开得正旺呢!

师:这几句话又写了石榴的什么?

板书 花 书空

师:咱们一起看85页的图,对石榴花说一句话。

生:美丽的石榴花,我很喜欢你。

生:好美的石榴花呀!我真想你画下来。

生;今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你,石榴花。

师:带着对石榴花的喜爱美美地读一读。

齐读

师:(观察郁郁葱葱) 看看这个词,读两遍,你也一定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吧。

生:开开心心、平平安安、许许多多、干干净净、快快乐乐、大大小小、普普通通、辛辛苦苦、整整齐齐。

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师: 这是个什么句子?

生: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生:这还是一个拟人句。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石榴花比作了小喇叭。

师:从哪个词看出是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

生:鼓着劲在吹呢。

师:作者这样写说明他和我们一样非常喜爱石榴花

师:咱们坐正了再来读读

师:你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吗?

生:小星星像一只只眼睛正对着我们眨呢。

生:雪松像一个巨人正站在花坛里呢。

生:花儿像一张张笑脸正对着小朋友们笑呢。

生:蝴蝶像一个个舞蹈演员正为我们表演呢。

指名读

你最喜欢哪些词语,为什么?

生:高兴地笑了,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

生:说明了作者非常喜欢石榴。

师:请你把作者对石榴的那份喜爱读出来。

自由练读 两大组分别齐读 全班齐读

师:我们也曾经学过这样的句子,你能说出来吗?

指名说 相机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拟人句。

生:小草从泥土里控出了小脑袋。

生:小鸟在树头快乐地歌唱。

生: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生:太阳公公开心地去上班了。

生:小星星不停地对我眨眼睛。

生:花儿露出了笑脸。

师:看着熟透了的石榴,你想干嘛?

生:吃。

师:大家都想吃,那咱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生:齐读 自由读 男生读,女生读 指名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明白了什么?

生:石榴很好吃。

生:石榴酸酸甜甜的。

生:我想真的吃一下石榴。

生:我想让妈妈去买一个石榴给我吃。

师:看看这个句子,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生: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师:你能告诉大家,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吗?

生:把石榴的子儿比作玛瑙

生:果。

板书 果 书空

板书:美

师:说得真好,石榴的叶美、花美,果也美。

学生练笔

师:将你最爱吃的水果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生: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吗?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吧,我最喜欢吃苹果,它的皮是红里透绿,绿里透红,拿在手里,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果香,让人忍不住咬上一口。我拿来水果刀,小心地削掉外皮,张大嘴巴,咬一口,甜津津的,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要不了多久,一个苹果就被我解决掉了。来我作客吧,我会给你削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哟!

生:桔子、苹果我都喜欢吃,可最喜欢吃的还是香蕉,它穿着黄黄的外套,我帮它脱掉外套,就看到了弯弯的白白的果肉,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怪不得叫香蕉呢。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甜滋滋的,吃了一根,我总是忍不住再吃一根。想做我的朋友吗?那就要和我一样喜欢吃香蕉噢。

师:去了一趟石榴园,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以后老师还会带你们去更多有趣的地方。

我的石榴树篇七

[2003/2/15]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并对郭沫若其人有初步认识。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3、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

4、学习本文精美的文学语言和植物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难点:本文立意深刻,时代特征鲜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会有一定难度。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在打开课本之前,与学生进行轻松的谈话,提问他们关于的印象。

二、          朗读课文,接着解决生字词的音义。

三、          把握作者笔下的特征,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板书

[夏天的心脏]

开花时节:  盛夏

花:   色——深红 

形——单瓣(陆离)/双瓣(华贵)      作者对的

子粒:   如透明光嫩的皓齿

(联系课后练习(一)、(二),并结合书中的彩图分析课文。板书中设置部分填空,让学生根据提示在课文中找出适当词句,讨论完成。)

四、          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并讲述本文的写作时的时代背景。

——此题留待下一课时解决,可让学生在课后查找更多的相关历史知识,据此对作者的立意进行充分的想象。

五、          布置作业 

1、字词积累

盎然(àng rán)      皓齿(hào chǐ)     唾津(tùo jīn)

2、造句: ①柔媚  ②束缚  ③争妍斗艳  ④忍俊不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

一、          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          讨论上节课布置的思考题,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

设计问题:

1、作者为什么喜欢?课文中有说明吗?

2、你认为会有别的含义吗?阳光与它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3、为什么作者别的植物不写,独挑了?

三、          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三个特点:

1、抓住特征,仔细描绘。

本文既抓住了的外在特征,运用对比、拟人、比喻等手法进行形象的描绘,还赋予“内在”的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的品格等。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开头部分概写,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围绕中心分层展开,写得细腻传神;结尾部分简略生动,照应开头,点明文意。

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作者赞美,实际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四、          深化练习。

利用练习册中的课内、课外阅读题进行复习和知识扩展。当堂评讲,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五、          结束课文,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四):写一两段话以描写某种植物。

2、预习《白鹅》

我的石榴树篇八

(一)巧借报纸,激发兴趣

1.共读报纸

(1)出示刊登石榴园广告的报纸选段。

(2)借助报纸内容理解“驰名中外”,朗读课文开头。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认读二类字“榴”。

(二)检查预习,理清文脉

1.检查预习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2)随机出示含有生词的句子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随机指导学生确定多音字读音的方法,查字典明确文中容易误读的多音字的字音。

(4)随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甚”和“至”。

2.理清文脉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2)理解第4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4)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说出石榴的生长过程(课文2、3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对话,体会表达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出示课文2、3自然段: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学生自读,谈谈对这段文字的整体感受。

(2)学生默读,寻找描写有趣的地方。

2.师生间互动对话

(1)组织学生交流描写有趣的地方。

(2)重点研读以下两个语段,教学时随机安排先后顺序。

语段一:第2自然段关于石榴树开花的描写

①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随机标记关键词语)

②图示感受本喻体的形似,学生朗读对应语句。

③引导学生感受本喻体的神似。

抓住“火红”一词,拓展科学书籍中对石榴花色彩的描述。

补充“火红”用于石榴花的根据(即相关诗句)。

让学生诗文对照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欣赏画面,深化学生感悟,指导学生朗读。

④发散学生思维,给喇叭吹奏的乐曲起个名字。

语段二:第3自然段中的两个拟人句

①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相机介绍“拟人”手法,随即标记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与形象。

②引导学生体悟“甚至”的用法。

观察画面,讨论是否可以调整顺序。结合对“甚至”一次的体悟进行有感情朗读。

③带着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抓住“张望”一词展开想象,透过文字,感受作者的喜悦心情,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情感升华,课外延伸

1.情感升华

(1)让学生猜猜本文原作者。(揭晓:是一个孩子,后由编者适当改编)

(2)组织学生讨论小作者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预设:从观察、情感、修辞手法等角度寻找原因)

(3)随机引导学生再看课文开头,抓住“家乡”二字升华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课外延伸

(1)课后品尝水果,下节课学写一种水果。

(2)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拿《石榴》比对着读,在阅读中积累写好一种的水果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章,文章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尝石榴的过程。本文虽然不是出自名家手笔,但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流露着作者的情感,读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由于此文编排于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又是本册唯──篇状物类文章,因此对作者表达特点的体悟,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领悟写法应该是本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对于刚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的能力应该具备,但对于文中一些多音字容易出现误读,需要进行方法上的点拨和学习实践。在内容理解方面,学生能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能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但对于作者情感的体悟、写作手法的运用、观察事物的方法等等则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升。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书中注音和字典,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初步体会用比喻、拟人的写法能够把事物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3.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读课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上课时带一本字典。

老师:课前谈话需要的物品,教学课件。

我的石榴树篇九

生:(异口同声 )漂亮。

师:怎么漂亮啊?

生:它是圆的,是红的。

师:圆的,红的,我怎么没听出什么美观来。

生:老师从包里拿出一个石榴,它圆溜溜的,红彤彤的,真漂亮。

来就比“圆”和“红”要美呢?

生:圆溜溜说明很圆,还有光滑的意思,红彤彤的是叠词比红还要红的意思。

师:想摸摸吗?

生:想。

师:(请一个学生摸)摸后是什么感觉?

生:很光滑。

师:(请五、六个同学摸)把形状、颜色、摸的感觉连起来说说。

生:摸上去滑溜溜的,真舒服。

师:你真会用心感受。同学们,刚才我们是从那几个方面讲石榴的?

生:从形状和颜色。

师:对。(板书 形状 颜色)

生:老师,我可以用比喻句来说石榴。

师:真棒,请讲。

生:石榴圆溜溜的,红彤彤的,像妹妹的红脸蛋,真可爱。

师:你真会学习,会用比喻句了。

师:谁能用几句话说说,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这么可爱的石榴,以及它的形状和颜色。

生:第二节课铃声响了,马老师走进教室拿出一个石榴,这个石榴真漂亮,圆溜溜的,红红的,像妹妹的脸蛋一样可爱。

师:评一评,你认为怎么样?

生:我觉得还可以。

师:还可以怎么讲,能说具体点吗?

生:他讲了什么时候,是谁带来的石榴。还讲了石榴的形状和颜色,用了比喻句,很形象。

师:你听得很认真。

生:我有补充。马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从包里拿出一个石榴。

师:你不仅观察仔细,还能认真听同学发言。真会学习。

师:这么可爱的石榴想尝尝吗?

生:想 (异口同声)

生:我想这么漂亮的石榴一定很甜吧。

生:我想味道一定好极了。

生:一定是酸甜可口。

师:好吧,开始品尝吧。(于是,我借了一把小刀把石榴皮划开,举起剥开的石榴)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石榴籽,有什么话要说?

生:无数颗石榴籽紧紧地抱在一起,很团结。

生:像一粒粒牙齿。

生:不美。我觉得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更恰当些。

生:石榴籽红中透亮,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师:现在,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我想马上吃一颗尝尝是什么味道。

生:谗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

生: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师:好吧,那就开始吃吧。(我把掰出来的石榴籽分给孩子们品尝。)

样?

生:当老师发给我时,我迫不及待地伸手接过石榴籽,连忙塞进口里,真甜啦!

师:真是个小谗猫。

生:当老师发给我时,我连忙伸出手把石榴籽捧在手里,想快点品尝,可我又少不得吃,因为只有几颗,一口就可以吃下去。于是我拿起一粒放进嘴里,慢慢地品尝,红红的汁水流出来,顿时,一股甜滋滋的味道直冲喉咙,真舒服。

师:你还真是个美食家呢!知道用心去品尝。

生:味道美极了,真是美味佳肴。

师:味道美是可以的,但不能说是佳肴,佳肴是指丰盛的菜和饭。

(学生大笑)

师:我们这是从哪个方面来讲石榴的?

生:味道。 (板书 味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干了什么?

生:看了石榴的形状和颜色。

生:还吃了石榴。

生:说了吃石榴的动作和心情。(板书 心情 动作)

师:对。这节课,我们既欣赏了石榴的外表美,又品尝了它的味道,还讲了自己吃石榴的动作和心情。

师:真是越学越清楚了,还有补充的吗?

生:石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什么时候见到的?

师:老师补充一点,我是怎么把石榴剥开的?

生:老师借用桂乃星的小刀在石榴皮上划了一个口子,然后用手剥开了石榴。

师:观察非常仔细。非常真实。把我们亲眼所见的、亲口品尝的写下来,这样的作文是非常真实的也是最可信的。因此我们要写真实的作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

生:观察了石榴的形状、颜色,还品尝了石榴的味道。

师:这节课高兴吗?

生:高兴。

师:想写下来吗?

生:想。

师:觉得难写吗?

生:不难。(有学生开始动笔写了)

师:用什么题目?

生:我用《快乐的语文课》做题目。

生:我用《我喜欢的石榴》做题目。

我的石榴树篇十

那是一种怎样的火焰,喷吐出来,像燃烧的生命,花瓣都仿佛是一片片摆动的火焰,似用皱纸做成,卷皱着,却鲜亮得很,红得不一样。石榴的红可以单独给它命名一种色彩――石榴红了,因为它实在红得不一般,不像深红般内敛,不像粉红般轻挑,也不像鲜红般刺目,它的亮丽只能用可爱来形容,似乎带着点黄色的味道,却红得分明。 我第一次被石榴花吸引住了,是在柯北校区里,去年也很美,只是没时间细赏,今年远远地欣赏着它的艳丽,它在绿叶丛中的醒目,可爱的样子让人心发颤,用娇艳也罢,用夺目也罢,恨不能走近面前仔细端详一番。但我没有进去,只在外边看着这可爱的花,觉得它是应该有点距离地看的,像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一般不能靠近,否则就没有了纯真的笑容。 我还是看清了,因为它的色彩很容易让人记住,它大大小小的花苞也呈现出各种姿态,令人难忘。它的花蕾像是个小石榴,裂开来了,分成几瓣,像是西瓜被切开一般,里面露出腥红的一点,再扩大,那羞羞的瓣便钻出来,一直把外包打开,那么一朵红艳艳的`绢做似的花便展现在眼前,更为靓丽的是它的周围全衬着绿叶,椭圆的样子,密密匝匝,只衬出这么些可爱的花朵。 花是可爱着的,我不忍看到里面的花蕊,那杏黄色的蕊上还挂着花粉,似乎是这黄色的蕊打破红花的纯洁,它的那么一味地艳,一下子被蕊儿刺破,变得不纯了,没有了那种红得心颤的感觉了。这大概是一种寻求完美的心态在作怪吧。 当然,更不忍看到的还是它的凋谢,像打蔫了的茄子似的垂挂下来,心中可惜,叹息美好时光不再,只待明年春风送暖后,夏日来临时再一睹芳容了。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石榴树作文(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最新一棵石榴树作文(通用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2023年写松树的小学作文三年级汇总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2023年简单房屋租赁合同下载 简单房屋出租合同下载(优秀10篇)

    合同内容应包括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与职责、工作时间与休假、薪酬与福利、劳动保护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合同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合

    民警轮岗基层心得体会(模板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

    2023年发财树作文字(大全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

    最新发财树作文三年级(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

    2023年发财树作文5篇(优秀)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制作树叶画作文字精选(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2023年制作树叶画作文字模板(十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