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院求职信精选

时间:2023-05-12 作者:储xy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研究所求职信篇一

研究所要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研究所的章程,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一条 名称: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研究所,

第三条 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积极提倡友谊、乐于奉献、勇 于创新、谦虚自重、学会宽容、待人真诚,构建一个学术民主、人际关系和谐、 学术道德规范的学术集体,为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数学学科的 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条 地址: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第十一条 本所设所长一名,秘书一名,成员若干名。所长由学校聘任

第十二条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和秘书组成所务委员会。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经学校核准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所务委员会

研究所求职信篇二

一个月,不算长,但也真的不算短。当我开始逐渐习惯于生物物理所的一切的时候―实验、饮食、老师、师兄师姐,还有一同来实习的同学们,四个星期的时间就这样转瞬即逝。几天之后我就将和北京告别,在遥远的珠江江畔的康乐园内去继续自己正常的生活。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这样的字眼在我们普通大学生眼里,就好像心中的圣殿,神圣、庄严。能有机会在这里实习一个月,我既兴奋又自豪,提前两天就来到了北京,想提前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与生活。初来乍到,北京温润的天气让我十分开心,这里全然没有了南国的酷热与潮湿。天气舒服,人也开心,我憧憬着自己在生物物理所一个月内的学习和进步。

唐老师的实验室位于主楼3号楼的顶层。不同于中国其他大多数实验室的“隔间型”布局方式,整个实验室采用了开放式的布局,除细胞房和冷冻室外,几乎所有实验人员的操作台与书桌都在大厅里,这样既增加了实验室的透明度,也便于交流讨论。

穿过大厅,走廊的尽头有两间办公室,其中一间就是唐老师的办公室。唐老师亲切地询问了我学习的课程和正在进行中的实验,然后向我介绍了分子领域的一些新进展和新问题,并为我今后的学习规划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之后,他为我讲解了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还向我介绍了实验室的其他老师和师兄师姐。这时我就见到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将要带着我实习的师姐―俞师姐。俞师姐目前是硕士学位,即将转读博士学位。她用几句简单的话语给我介绍了我在这一个月要做的工作。第一印象中,师姐很好,也很亲切。

从见到俞师姐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做了师姐一个月的尾巴。每天从早上见到师姐直到晚上师姐回家,我就一直跟着她,在实验室里转得不亦乐乎。俞师姐目前所做的课题是有关信号通路方面的,由于我之前对于这方面的了解较浅,所以她首先向我介绍了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让我对tgf一beta。 smad蛋白家族及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师姐向我详细讲述了她目前所做的课题的实验目的、方法以及现在正在进行中的阶段。其中有些东西是我第一次听说的,比如mtm家族;还有的,如信号通路,我以前虽然学习过,但是对于它的调控机制等并不了解,这对于我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一种拓展。

幸运的是,在实验室里,我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我的书桌旁阅读师姐借给我的相关文献。但是由于对背景知识比较生疏,再加上又是英文,所以我读起来感觉有些吃力。正当我苦恼之际,另一位好心的师姐向我伸出援手,借给我了一本《细胞生物学》和一套《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南》。我把《细胞生物学》上以前自学遗漏的地方细致地阅读了一遍,然后又上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中文文献资料,从而在原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论知识的深化。最后,我又反过来看英文论文,这次虽然还是不能完全看懂,但是相比刚开始的时候要轻松多了。我精读了一篇综述文章,一共有十几页左右,然后我试着自己翻译了其中一部分,最后,交给师姐检查,得到了她的肯定。

俞师姐的实验目前正进行到检测的阶段,所以我做的主要工作是培养细胞及细胞转染实验、蛋白质凝胶电泳实验和p32 标记细胞研究蛋白质的磷酸化的实验。首先我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各个相关的实验方法,再加上实验过程中俞师姐耐心的演示讲解,我基本上理解了实验每个步骤的原理、目的和注意事项。然后,我就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了。刚开始的时候显得有点手忙脚乱,通过对实验步骤和环境的不断熟悉,我渐渐地对实验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仅能熟练地独立操作实验,而且对于实验中某些步骤还能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师姐一起商量改进实验步骤。

恰逢我在学校参加的学生研究计划的实验(《端粒酶si — 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初步应用》)也正好做到细胞转染dna的地方。我当时在学校是用的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而这次又接触到了deae一葡聚糖/dna法转染。因此有机会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比较。以前接触到的都是dna! rna的琼脂糖电泳,而这次又做了蛋白质凝胶电泳,两者从实验原理到配胶,再到显影成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sds中的蛋白质迁移率几乎都是由分子量所决定的,通过已知分子量的标记物,估测多肤链的分子量。实验中,我们主要是通过 sds一page系统来检测蛋白质是否磷酸化。同位素标记检测法是我在本科学习中较难接触到的实验,所以这次能够见识到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为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提前做了一次缺乏同位素的预实验,以便把实验需要的所有试剂都安排在最方便的地方,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改进实验步骤、调整试剂的用量和实验时间、标注注意事项等。

在实习的第三个星期,我参观了蛋白质结构中心所在的核磁楼,了解了核磁共振仪的使用方法,简单学习了核磁共振的原理、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各种核磁的方法,了解了它们可以帮助解决的关于蛋白质结构的问题等。

这段时间里我参与的实验虽然不多,但是这些实验却能够和我平时的积累形成某种契合,这让我对生物学实验无论是感性方面的还是理性方面的。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我也从中摸索出了一种学习的方法:要常常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起来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有助于发现一些以前遗漏的问题,启迪新的学习研究方向。

在这有限的几周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的实验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与国内外生命科学大师及优秀研究生进行了近距离交流。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从前在我的脑海里,中国科学院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象过这里的老师和学生是怎样度过他们实验室外的生活。几天之后,我就开始有点对这种单调的生活感到无聊了。生物物理所位于北四环以外,周围可以游玩和消遣娱乐的地方非常少,实在是让人安心做科研的地方。我对老师和师兄师姐专心工作的态度非常敬佩。我每天回到了宿舍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和师兄师姐、同学聊天,看电影。但是经过这几个星期,我好像也逐渐习惯了没有娱乐、没有宵夜、没有 shopping的生活,其实这样也是另外的一种生活,一种不同于我从前的但是更有意义的生活。

因为在大学里养成的习惯,在没有安排实验的时候,我比较喜欢去图书馆看书。与大学里不同的是,这儿的图书馆里收藏的多是科学期刊,而图书相对较少。这与他们的研究方式有关。为了把握生物科学最近的发展方向和成果,图书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信息需要。通常在确定课题前,研究生们都是在网上搜索相关文献资料,看看别人做了什么,还有那些方面是没有做过的或者是还存在争议的,然后提出自己的一些问题和假设,再与导师交流讨论,最后定下研究的大致方向。这种研究和学习的方式与我们本科阶段的学习方法是有很大区别的,更具探索性和前瞻性。

这次还有幸参加了实验室的研究生给海外专家团队老师做的报告会。会上主要汇报了各个小组目前的研究进展,让我接触到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面的前沿研究。海外专家们对报告的意见让我收获颇多,老师们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学术作风让我折服。对于学生们遇到的难题,老师们往往会另辟蹊径,用另一种思维方式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他们还对报告中的每一组数据都有严格的采样、分组和统计要求。历时一天的报告会上,虽然有很多东西我听得只是一知半解,但是相信这种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对我今后的学习研究的影响是深远的。

20xx年8月10日,来自ucla的jack l feldman教授的一场学术报告,为我们带来了神经生物学的新发现。教授利用内容翔实的ppt生动地阐述了这个新兴学科对呼吸、睡眠与死亡这三个普通现象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系列颇有建设性的设想,让人顿时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次实习活动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到中科院或者其他实验室参加实习的话,我想还是有些方面需要改进的。随着自己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下次可以尝试着在实习之前,自己能够通过查阅文献找出一个感兴趣的方向,然后与老师交流讨论后定出一个小课题,接下来再进行一些相关的知识准备,逐渐整理出一套草案,最后在实验室中实践,一边讨论一边改进实验步骤。我想,这才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因为这样我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得出一定的实验结果。

好像我才来到生物物理所不久,搬行李进宿舍还是在不久之前;但是又好像我已经来到生物物理所很久了,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清晨穿过主楼大厅,习惯了电梯到达7楼的声音,习惯了每天与老师和师兄师姐问好,习惯了实验室里特有的气味。老师的谆谆教诲,师兄师姐们的照顾关怀,还有和朝夕相处的同学间深厚的友谊,不仅让我在这短短的实习生活中成长了许多,并且还将不断激励我今后的学习生活,更加坚持不懈地追求未知的答案。

研究所求职信篇三

;

(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研究所)/news/?id=595?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是我国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国防核心科研事业单位,被誉为“战舰的摇篮”。本部位于湖北武汉市繁华市区,在上海设有分部。? ? 本中心由多种专业、多学科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组成主体队伍,其中包括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等学者和科技精英。? ?本中心下设有总体研究室(部)、专业研究室、计算中心和情报研究室等部门。建有国家级电磁兼容性重点实验室,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予点、舰船电磁兼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先后获得34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连续多年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热忱欢迎有志投身舰船事业的高层次人才到我中心建功立业,谱写出你人生辉煌的一页。七○二所建于1951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地处太湖之滨-江苏无锡,在上海设有分部,在职职工800余人占地1000余亩。主要从事舰船及水中兵器、海洋工程等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和声隐身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船舶力学研究基地,是首批进入国际船舶界两大学术组织-国际船模拖曳会议(ittc)、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重要成员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座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依山傍水,逶迤绵延数华里,其规模之宏大、设施配套之齐全,堪称远东之最,世界之前列。七○二所始建于1951年,筹建之初,房只有一间,人不足10员,历经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地广已达72万平方米,人员逾800。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研究员40余名。科研人员的专业覆盖面遍及船舶理论、船舶设计、船舶工程、数理、机电、信息工程等。五十多年来,七○二所遵循“团结、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为我国舰船和海洋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8年以来共获国家级等各级科研成果奖400多项,1997年起连续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七○二所主要从事舰船及水中兵器、海洋工程等水动力、结构、噪声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研究开发。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七○二所还研制开发了多项产品,如车客渡船z型全回转推进器、高速游艇、水上游乐设施等。由于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多次获得省军转民先进单位和市十佳科研单位称号。并于1997年起获省文明单位称号。七○二所是首批进入国际船舶界两大学术组织-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ttc)和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单位,是该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成员,有多名年青科技专家当选该组织的技术委员会委员。此外,七o二所还与美、英、法、俄、日、德、荷、挪等国近百个院校、研究所和学术团体建立有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关系。七○二所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培养点之一,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多年来共培养博士30多名,硕士120多名。现在,我国正向着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迈进,七○二所将努力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船舶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海军建设、船舶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船舶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703所/第七o三研究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位于黑龙江省松花江畔重工业名城哈尔滨市。第七o三研究所组建于1961年,主要从事船舶蒸汽,燃气动力装置和工业用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机械传动、自动控制以及电站、热能工程等应用研究、设计、生产和成套供货;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研究、建设工程总承包、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让、国内外贸易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业务。? ? 所内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科研设计队伍,培养出了一批勇于开拓的经营开发人才。全所职工千余名,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研究所总部设有十个专业研究室、一个生产工厂,无锡分部设有二个专业研究室,上海设有工作组。全所拥有专业配套的30多座大型试验台架,其试验装备优良,测试技术先进,具备开发高新技术的基础条件。? ? 建所以来,研制成功多型舰船用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传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设备和装置。获各种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24项。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在能源、石化、机械、自控、机电一体化、建材等领域开发了数百个工程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获得了国内外用户的信任和好评。? ? 第七o三研究所竭诚为国内外各行各业建设服务,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愿为共同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做贡献。? ?第七○三研究所于1961年组建,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大型动力研究所。全所现有员工1000余名,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650余名。建所40年来,成功地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和导弹驱逐舰的主动力装置,为海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所从84年率先实行经济全自立试点,全所职工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用"改革开拓、攀登探索、拼搏进取、协力奉献"的七○三精神激励的七○三人,以雄厚的技术实力立于科技之林,其经济效益十年间翻了五番,科研硕果累累,令人瞩目。?我所主要从事船舶与工业用蒸汽、燃气动力装置及其设备、电站、热能工程、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等应用研究和设计;从事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让、新产品开发、工程承包、国内外贸易及经济技术合作等业务,为国内外用户服务。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设计研究力量、经营开发人才和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 ?全所共有十个研究室,30多座大型试验台架,试验设备先进,新产品开发能力强。可进行燃气轮机整机及并车试验、全台压气机、汽轮机内部除湿、燃气轮机燃烧室、锅炉燃烧器、轮盘超速与低循环疲劳、叶栅吹风、阀门管道、进排气系统、机械传动与元件、强度及振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及测试分析。? ?附属工厂有机加工、精密铸造、冷作焊接、理化试验、计量检测等车间和部门,有配套齐全的各种加工和检测设备150余台。曾加工制造燃气轮机样机,3000千瓦蒸汽轮机。生产精密铸件已出口到日本、英国、美国、香港等地。具有1、2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承接各类压力容器、化工容器、换热设备等加工任务。七○四研究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部位于衡山路10号。现有员工近800人,研究员40余人,高级工程师170人,1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省部级专家多人。本所主要从事舰船特种机电设备与系统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总成。所内设有3个军品部,4个民品工程(事业)部,还设有技术创新部、标准情报研究室、特种测试研究室、编辑出版室、试制工厂和科技实业公司、三产公司等,并建有2个试验基地和1个试制基地;有20多个专业试验室以及经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认可的船舶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实验室;承担《船舶工程》、《标准化工程师》、《机电设备》3份全国性专业期刊的编辑出版任务;是教育部批准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点。随着船舶科研的发展,我所研究开发领域不断扩大,现已形成大型水面舰船特种设备、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船舶特辅机电设备、舰船隐身技术应用、特种测试及环境条件试验研究五大船舶专业板块,包括甲板机械、舱室辅机、电站电机、热工设备等20多个专业门类。随着军工技术转民用,船用技术转陆用,科学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我所大力开拓陆用产品市场,已逐步开发了纺织机械、工业生产流水线、二通插装阀集成控制系统、水利水电工程电液控制系统、制冷空调工程成套设备、环保工程、消防系统等民用成套设备。我所持有国家颁发的工程设计证书、ⅰ、ⅱ、ⅲ类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资格证书、上海市消防工程施工资质等级许可证、质量保证体系合格证书、会计工作达标单位认可证书等。多年来,我所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有关活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8/sc4主席单位,与国内外有广泛的联系。建所近50年来,先后为150多型军、民用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厂矿企业提供了数千项配套设备产品,有数百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从现在到“十一五”末,我所将在船舶特种机电设备市场,瞄准高端产品、系统集成领域,发挥我所研发、总成和服务优势,抓住机遇,持续提升能力,把七○四研究所打造成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船舶特种机电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我所将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提炼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船舶特种机电设备和工业生产装备研发和总成能力,构建五大船舶专业板块,重点发展优势船用产品和环保、纺机等生产装备。通过cad/cae、“三新”应用和试验研究提升核心专业的基础技术;通过引进、合作、合资等手段跟踪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通过“三化”和建立完善的工艺、质量监控体系,奠定优势专业的总成基础。到“十一五”末,我所8个核心船舶特种机电设备专业(产品)的研发手段和技术水平将达到国内领先,并紧跟国际水平;形成3个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非船专业(产品);军民品总收入、利润额、职工人均年收入将大幅度增长。作为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七○四研究所将进一步培育、塑造、弘扬“同心,创新,精心,诚信”的企业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技术创新、多种经营,热忱为各行各业服务,愿与各单位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广泛的联系,衷心欢迎各位光临。705所/suo/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五研究所(西安),综合科研能力强,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在系统工程、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精密仪器等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优势。设有十余个专业技术研究室、工程部,以及科研管理、后勤保障机构,建有信息处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十余个技术先进的大型专业实验室。还包括高技术公司、技术开发部、电子设备厂等科技产业。在昆明和上海有分部。707所/wszt/hyzc/hy/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707研究所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研究所、建于1961年,现任所长张宗洵。现有职工16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60%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研究员26名、国家级和部级专家8名、高中级技术人员700余人、技术工人5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6000余万元(人民币)。本所专业门类齐全,拥有自动控制、计算机软硬件、无线电、精密机械、计量、标准、建筑设计、机电工程安装、信息、翻译等各类专业科技人才。所部机关设八处一室,下属16个研究室,一个分部,一个近3000平米的超静化、恒温实验室和一个设备精良、工艺先进、技术精湛的综合性度制工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舰船导航产品技术检测中心和国家二级计量单位。本所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有惯性导航系统、平台罗经、无线电导航、综合导航系统、操艇系统、计程仪等船用导航产品,以及磷化喷涂自动化生产线、微电脑控制电阻焊机系列、抗恶劣环境加固微机系列、航天和陆用惯性敏感器和设备、空调器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油田测井仪系统、高精度滤油器、制烟设备、lonworks控制网络系统、防盗防火报警器系统等400余项用于其它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有的属国内首创,有的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多次圆满完成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通讯卫星测量等国家尖端任务,均受到上级嘉奖。惯性导航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它产品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国家和部委奖70余项、七院成果奖28项。产品遍及全国20余个省市,深受用户欢迎。本所地处天津市,津浦铁路、京山铁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穿越境内,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所区环境怡静,分部设在庐山脚下,三室毗邻天津开发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本所将以先进技术,一流的产品,良好的服务,与国内外人士携手合作,共展宏图。709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九研究所单位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九研究所(以下简称709所)位于东湖之滨,环境优美,是武汉“中国光谷”的重要科研单位。709所是我国最早融计算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数学理论研究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信息指挥系统、计算机加固技术、容错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与软件工程、图形图像处理、机电一体化、印制电路等专业的研究与开发工作。709所以高新技术研究为中心,研制的系统和各类设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国防现代化和信息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全所占地1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超亿元,科研实力雄厚,实验手段完善,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建有系统仿真、系统联调2个实验室,eda、机械cad 2个设计中心,集成电路测试、例行检测、软件测试4个检测中心,拥有设施齐全的电子装配、印制板制造和机械加工3条生产线。709所现有职工千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专家50余人次,研究员70余人,高级技术人员300余人。所内有独立的培训机构,负责全所职工的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现拥有3个硕士点,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全部二级学科,有一个博士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研究方向,20名研究生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在信息产业的春天到来之际,随着国防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it行业发展加速,709所迎来了更大的机遇;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709所将以自身优良的技术基础迎接更大更高的挑战,全所上下都在为做国内知名的电子信息产品供应商而努力奋斗!欢迎各类人才来七○九研究所开拓事业!710所/710/about/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是我国舰船科技、海洋工程重点骨干研究所,海军武器装备合格承制方,国家863、973高技术项目研究单位,国家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拥有国防一级磁学计量站、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两个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点。

七一○所始建于1958年,历经3次搬迁,现总部位于长江之滨、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湖北省宜昌市,在北京、上海、武汉、三亚设有分支机构。下设10个研究室、2个装备生产部和2个试制工厂,还有宜昌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宜昌七一○建业总公司、宜昌天马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七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汽修厂、烟机室等民品控股公司和经营实体。

七一○所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现有职工12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其中国家级专家2人,省(部)级专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0人,硕士生导师14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5人、地方政府科技顾问1人、市管优秀专家1人、在职研究员57人、高级工程师160余名。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社会精英。拥有一支涉及机械、电子、水声、磁学、流体力学、探测制导、自动控制、精密仪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仿真等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经验丰富、结构梯次合理的科技队伍,建有亚洲一流的高标准弱磁实验基地和我国室内最深的现代化试验水池,总投资4亿元以上的“一个中心、四个总体实验室、五个特殊实验室、四个外场试验基地”等科研设施正在建设。

40多年来,七一○所共研制了30余型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类科研成果奖34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40余项,省部级奖130余项,专利20余项,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711所/七一一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4月,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一一所是国内最具规模和实力的船用柴油机及动力装置研究所,是国家车船柴油机研发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下设柴油机装置研究发展事业部、动力装置研究发展事业部、传动机械工程事业部、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等,还拥有若干独资、控股、参股的公司。七一一所的主导专业有柴油机及动力装置、特种发动机、传动技术、蒸汽动力装置、热能节能技术、舰船机舱和工业自动化、减振降噪技术、环境保护治理工程等,由此构成了核心竞争力并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七一一所研制生产柴油机及国产化备件、柴油发电机组、机舱自动化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石化工程及设备、液力和机械传动系列产品、锅炉控制系统及燃烧器等产品并享有良好声誉,覆盖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辐射到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纺织、机械、汽车、轻工、船舶、教育、环保、电力、通讯等行业。七一一所已成为以柴油机及动力装置为主专业,集研发、生产、服务、工程承包和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实体,是国家首批授予科技产品进出口自主经营权的百家科研院所之一。1998年2月兼并上海新中动力机厂,开创了科研院所兼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先例。1999年11月,投资组建了控股公司“上海齐耀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8000万元。七一一所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文明单位”等称号。712所属于国家级重点军品研究单位的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地处美丽的江城武汉市,现有研究员30多名,中高级技术人员500多名,拥有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专业范围涉及化学电源(铅酸蓄电池)、自动控制、计算机开发应用、大中小型直流电机、永磁电机及特种电机、开关电器、电工绝缘化工及环保工程等。从1963年开始,本所作为国家指定单位进行铅酸蓄电池的研制。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并形成批量生产。本所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及电池厂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精良的研究队伍,致力于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内的化学电源及特种电源研究,其研制和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92年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科技大会上获奖。1997年、1998年分别通过国标gb/t9001-1994(iso9001:94)和国军标gjb/z9001-96双重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其产品包括2v 、6v、12v三大系列39个品种,本研究中心研制的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铁路、银行、国防等系统并出口海外,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阀控全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年生产能力1万kvah。长期的品质追求也得到了用户的肯定,先后获得了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国防通信网设备器材进网许可证、铁道部机车电池定点生产厂家之一、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证书”、通过电力部质量检测、通过中国联通配套设备入围评审。713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属的重点军工科研单位,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七一三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京广中路126号,占地近800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主要从事机械、液压、电子、自动控制、热能动力、压力容器、化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集成、计量检验测试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全所现有职工1100人,其中研究员60多人,高级工程师200多人,工程师300多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0余人和一批专业学科带头人。现有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每年都积极推荐优秀青年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多次组团到发达国家学习或邀请国外专家来所进行学术交流。编辑出版有两种学术刊物对国内外发行。改革开放以来,七一三所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设备优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致力于发展民品。研制开发并推向市场的民用产品主要有:船舶舱室自动控制系统、牧草烘干机组、自动液压打包机、高中低温热风炉、犁刀式混合烘干机、vvvf与acvv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大功率电源、美容仪器、大型彩色显示屏、全自动立体停车设备、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自动门等;在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城市轨道交通、楼宇自动化、消防工程、技防安防及监控系统、工业过程控制,智能小区系统等工程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建所四十多年来,七一三所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0多项。开发生产的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拥有信息产业部的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河南省建设厅消防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资质证书、郑州市公安局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资质、国家二级计量站4505校准实验室、"aaa信用等级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压力容器)、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制造和安装许可证(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通过了gjb9001a--2001、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连续十六年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1999年度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七一三所已成为科、工、贸一体化、科研实力雄厚、专业配套齐全、军民结合型的多学科、多产业的综合性研究所。714所4/yjs1/七一四所建所的宗旨就是从事舰船科技情报工作,为国防建设、舰船科研生产和海军武器装备建设服务。40年来,我所为舰船科研生产和海军武器装备发展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目前,我所是船舶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科技信息研究所,担负着为船舶科技工业和海军装备科研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任务。

目前,我所设有10个研究与设计部门和一家股份制高科技公司,分别为舰船技术信息研究部、图片信息部、信息资源部、编辑出版部、声像技术部、国防船舶科技报告管理办公室、信息技术部、船舶经济研究中心、技术基础部、经营开发部、北京海事印刷厂和北京蓝波今朝科技有限公司,建有上级机关设置的总装备部卫星地面站、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工程信息网船舶行业网控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网管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展览办公室、中国船舶科技报告管理办公室等部门,是国家发明奖国防专用项目定点查新单位。

我所拥有45万册藏书和多种媒体的丰富资料,编辑出版的刊物有:《中船重工》、《现代舰船》、《舰船科学技术》、《舰船快讯》、《决策参考》、《军事科技要闻》、《国防科技快讯》等书本型与声像型期刊,并可提供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海军装备关键技术、船舶经济、军民两用技术等方面的咨询,以及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图片与声像片制作、展览、查新、船模制作、编辑出版印刷等服务。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所在情报工作手段上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所拥有各种仪器设备440台套,图书资料45万册,科技报告6千余份,科研手段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化;在人员情况方面,全所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技术职务结构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目前我所共有在编职工246人,科技人员占到了全所人员的60%以上,中、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在科技人员中占一半以上,其中被评为教授级高工的有2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8名,海军核专家组成员1名,总装和科工委情报专家组成员3名。在吸引和培养人才方面,由于加大了改革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不仅培养了一批能打硬仗的技术骨干,而且还使研究生人数达到16名,其中博士生1名,大大改善了我所的文化结构,促进了情报工作的开展715所/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从事水声电子工程研究和超声、非声探测设备研制的重点科研单位。所内设有海洋声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水声计量一级站和水声产品性能检测中心等国家重点技术基础研究机构,拥有世界一流的中低频消声试验水池等一批重点科研设施,具有很强的综合技术优势和工程开发能力,是目前国内最大、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专业配套齐全的综合性应用声学科研开发基地。建所四十多年来,共获得科技成果奖303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国家奖2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1项)。与此同时,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也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水声超声标准技术委员会国内归口单位、中国船舶工业水声技术情报交流网网长单位和国内水声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招收培养单位。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发展,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应用声学研究所。先后在石油测井技术、超声工程应用、电子工程应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石油测井仪器、海洋仪器、超声系列产品、建筑智能系统集成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机等高新技术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面向新世纪,我们愿以诚信为本,与各位同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挖潜力,把产业做大做强,共同开创美好未来。716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产品类别:交流稳定电源(ac/ac)直流稳压电源/开关电源(ac/dc)...716所成立于1965年5月,是以海军作战指挥系统、控制系统、情报系统为主专业的国家重点军工研究所。30多年来,716研究所广大职工,在国防科研战线上,刻苦攻关,勇于进取,逐步形成系统工程、自动控制、仿真测试三大技术支柱,先后承担了30余项海军舰船指火控设备和作战(武器)系统及设备研制任务,为我国海军提供了一批批性能优良、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的设备和系统;建立了舰船作战系统陆上联调试验场;研制出四型仿真测试系统,十余次承担陆上联调试验;承担近百项国防科技应用课题预研项目。有50余项获国家和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为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军转民开发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716研究所在注重应用发展技术研究进行技术储备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先后研制出一批批高新技术产品,其中“灵巧型电子模块、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gps跟踪定位系统、石油数控计算机系统、玻璃砖模具”等六项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另有“含挥发性毒物工业废水治理工程”等多项产品被列为国家、省部级新产品。在党的十五大确立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转轨变型的今天,716研究所将进一步深化内部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逐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为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生产研制dc/dc、dc/ac、ac/ac,军用加固机开关电源、大屏电源、co2焊机逆变电源等718所/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概况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创建于1966年,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一个主要从事船舶以及陆地环境系统工程和化学及其它能量技术应用的研究机构。现有职工740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39人(包括研究员37人),有13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拥有色/质谱联用仪、γ能谱仪、χ衍射仪、比表面测定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大型科学试验及配套研制设备300多台(套)。持有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评价证书",船舶行业化学物质检测中心和河北省国防工办化学计量站设在所内。

多年来,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连续承担着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研制任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成果100多项。同时,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先后开发出系列加压水电解制氢装置、甲醇分解制氢装置、变压吸附制氢装置、复合消氢装置、石油测井仪器、气体分析及监测仪器、lxk系列催化元件、有害气体净化设备、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系列化工工业催化剂、系列汽车清洗剂、系列电子特殊气体及遥感、遥讯、遥控系统装置等产品,广泛应用或配套服务于电力、能源、冶金、化工、核电站、环保、建材、纺织、石油、气象、城市建设等行业或部门。

我所按照gb/t19000系列标准要求,建立了适合本所科研生产的质量体系,并于1998年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审核,取得了gb/t19001-1994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02年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is09001:2000版换版审核,并取得了gb/t19001-2000(idt is0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719 所在招收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概况介绍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组建于60年代,是以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为主,兼顾民用开发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大型总体研究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专业的技术人员700多人。是武汉东湖开发区光谷主要科技力量之一。719所科研设计任务饱满,经费充足,科研任务多属“十五”预研和技术攻关的研发项目。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非常注重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每年选送科研骨干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我们与美、英、法、俄、德、荷兰等国有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与文化交流,并推荐公派出国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出国进修。719所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建立了“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可以招收该专业的博士生。同时经国家批准,招收“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硕士生。719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交通要道,所内生活环境优美,科研工作环境优越,已连续三年被湖北省授予优秀先进文明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建于1968年,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主要从事电子工程系统与设备的研制。多年来,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出色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系统与设备的研制工作,130 多项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部(省)奖励,并开发了多型产品出口,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为中国船舶走向世界赢得了声誉,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设有门类齐全的研究室、试验室、生产车间、开发公司、工程事业部、质量保障部等二十多个部门,并设有硕士学位点。拥有国家技术监督局和船检局认证的船舶工业“电工、电子设备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检测中心”、大型宽带微波暗室和电子计量测试检定站,并通过了gjb/z9001质量体系认证。全所现有科技人员与技术工人1000多名,专业配套,人才密集。目前,已发展成为科技实力雄厚,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研究所。722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是专门从事通信系统和设备研究、制造及通信电子工程开发和设计的研究所。创建于1968年,地处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现有在职员工1000余人,其中研究员38人,高级工程师2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建成综合通信系统、光纤综合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控制与管理、数据通信、通信天线、低频通信、信息安全、通信对抗、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处理、程控交换、机械结构设计、通信测量、科技情报等研究室和一个工艺技术先进、设备配套齐全的装备生产部。建有综合通信系统联调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通信网络及互通互联实验室、eda实验室、机电产品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检测中心、无线电计量测试站、天线实验室与天线测试场等科研开发专业实验室。与国外许多著名通信公司建立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1997年通过了gjb/z9001-96质量体系认证。所内设有博士、硕士培养点各一个。建所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6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建于1968年,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主要从事电子工程系统与设备的研制。多年来,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出色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系统与设备的研制工作,13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部(省)奖励,并开发了多型产品出口,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为中国船舶走向世界赢得了声誉,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设有门类齐全的研究室、试验室、生产车间、开发公司、工程事业部、质量保障部等二十多个部门,并设有硕士学位点。拥有国家技术监督局和船检局认证的船舶工业“电工、电子设备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检测中心”、大型宽带微波暗室和电子计量测试检定站,并通过了gjb/z9001质量体系认证。全所现有科技人员与技术工人1000多名,专业配套,人才密集。目前,已发展成为科技实力雄厚,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研究所。724所/about/第724研究所简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24研究所于1970年经中央军委和国防科委批准正式成立,是从事大型电子系统工程研制生产的国家重点研究所。地处风景秀丽的六朝古都南京,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亿多元,包括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近千人,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已通过gb/t19001-iso9001和gjb/z9001质量体系认证,具有大批最先进的科研测试设备、先进的cad/cam手段和配套的试验及制造能力。

建所以来,724所为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100多项国家、部、省级以上重大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近几年来,724所加快了军转民和科技产业化的步伐,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开拓民品市场,形成了自动化与电子系统等有较大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好的影响。

724所还与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和技术合作关系,促进了对外交流和技术发展,产品远销国外。724所坚持改革发展的方针,着力创建面向市场的科技创新体系、竞争激励机制,努力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724所将继续发扬“忠诚、团结、拼搏、奉献”的724所精神,坚决贯彻“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市场第一,一流水平,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724所质量方针,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创造新的辉煌。725所七二五所是从事舰船材料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洛阳)。1961年6月组建于北京。现有职工1200人,下设8个研究室、11个控股公司和三个海港试验站,并分别在青岛、厦门、上海、北京、佛山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全所占地面积近1500亩,拥有包括海洋腐蚀与防护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一流科研生产设施4000多台(套)。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多专业综合性舰船材料研究试验基地。是中国船舶工业的“船舶材料技术检测中心”,国家船检局的“船舶材料验证试验中心”、海军装备的“船舶材料检测中心”和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船用材料应用工艺分技术委员会”。具有材料科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所以来,共取得7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6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80多项。在舰船新型材料、材料新工艺、减振降噪隐身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舰船设备与结构的破损失效分析等50多个专业领域以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方面具有雄厚的研究、试制与生产能力,为海军装备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七二五所始终贯彻“以军为本,军民结合”的方针,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先后开发并形成了金属波纹管膨胀节、腐蚀与防护技术及产品、钛合金材料制品、各类非金属制品、特种材料管件、特种钢及合金铸锻件、金属爆炸复合材料、特种材料压力容器、桥梁管道支座、心血管介入疗法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全所军民品通过了gb/t19001-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持有ar2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国家二级计量证,钛合金铸件和牺牲阳极产品通过了美国船级社abs认证,铝-钢过渡接头通过了挪威船级社dnv认证。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石化、冶金、交通、城市供热等行业和部门,是全国首批具有外贸自营权的100家科研院所之一,产品远销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北美、欧洲、非洲、中东、澳洲、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七二五所获得过国家科委“实施火炬计划先进高新技术企业”、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先进单位”、河南省“明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科技产业先进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726所 (该网站有其他各所的联接)七二六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水声电子、超声设备、海洋开发和船用电子设备的应用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所,产品曾多次荣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七二六研究所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适中、业务精湛、精干高效的科研队伍,现有职工50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300多人(包括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近100人),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近10人。七二六研究所于2003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质量方针:质量第一、以人为本、求精务实、持续改进、争创一流、顾客满意。经过二十多年的专业扩展,目前已形成规模和特色的高技术产品有:海洋声学环境测量分析仪、水声导航测深仪、船舶消防系统和设备、系列超声产品、智能建筑电子用消防报警和安全防范系统及设备、系列照明灯具。其中标准化系列的超声塑焊机、超声金属焊接机(高导电金属)、超声清洗机、超声封尾机、拉链贴胶机等几十个超声系列产品并研发应用于不同行业的半自动、全自动非标超声清洗和焊接设备,各类产品畅销于国内和国外;获得国家专业资格等级证书的建筑电子工程产品,产品已先后应用于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博物馆、江西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国家重点单位;获得国家“3c”认证证书的防水防震型块灯、坑道低压(24v、36v)三防荧光灯,低压镇流器、格栅荧光灯等系列照明灯具,产品已应用于上海轻轨明珠线车站及停车场、上海3号线北延伸段等国家重大照明工程。我们愿与各界人士携手合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708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0年11月,是中国船舶行业成立早、规模大、成果多的研究开发机构,是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国际拖曳水池会议(ittc)、国际船舶结构会议(issc)的成员单位,是流体力学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建所60年来,主要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自主开发出多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各类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船用装备,为我国船舶工业、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所求职信通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2023年伤残赔偿协议书 一次性工伤赔偿协议书模板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

    2023年伤残赔偿协议书怎么? 伤残赔偿协议书的优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伤人赔偿协议书汇总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人伤事故赔偿协议书大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朱自清

    员工发言稿简短优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

    2023年员工发言稿结尾通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

    最新酒店员工发言稿简短七篇(优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最新酒店员工发言稿(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2023年酒店员工发言稿 酒店员工年会发言词优秀(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