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梦幻泡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

思想是我们个体意识的核心,是我们对自身存在和意义的思考和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表达样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示。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一

默默从事教学多年来,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职”就是把书教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育学生作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高校是我国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任。教师是高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不能担当培养人才、造就人才重任的。

在当代,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掌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较大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师德修养,树立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成为新世纪的优秀教师,除了学识渊博、教学得法之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这就是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己任。这是没有功利目的的,而是完全出于对社会、对学生一生负责的责任感。能承担如此重任,那么首先教师自己做人的层次要高,要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二

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部分的学习,本人对陶行知先生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 对陶先生的认识

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免费入塾读书。借债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先在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专业,获政治硕士学位。后感到市政为当官之学,毅然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改学教育,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

陶行知抱着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志愿,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这期间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陶行知号召人们加入这个运动,“一心一意地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

在晓庄师范,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

择优选拔的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儿童。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条件,聘请大批专家学者担任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

在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他数次被反动政府通缉,被国民党特务殴打。1946年4月,陶行知来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并为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的迁址问题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传来,陶行知异常激愤,他到处演讲,发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号。后来听说国民党特务已经把他列为下一个暗杀对象,他无所畏惧,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准备,仍然一次次发出正义的呐喊,提出“为民主死了一个,就要加紧号召一万个人来顶补”,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7月25日,陶行知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

斋藤秋男(日本教授):“我从事研究陶行知三十多年,我体会最深的,一是陶先生人格的伟大,二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卓越。他为大众争民主、争自由,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就应该这样生活,应该是这样一条道路。我从陶先生身上受到鼓舞,陶行知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也是各国知识分子的模范,我们应该学习他。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二、 陶行知之教育思想

的影响。“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陶行知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在教育思想上极富创见,在教育实践上勇于探索,为培养国家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了解陶行知先生生平的教育历程,分析与研究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将其教育思想实践到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中。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探讨较多的应首推杜威,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教育主张;而陶行知师承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教育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

综观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可从十个方面进行归纳认识:中国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儿童教育、普及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大学、小先生制、学做人与其它。其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三、 陶行知论道德

陶行知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作为教师的职责,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学生的追求,他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抓不好,其他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不仅如此,作为人的重要素质,他还强调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性,他说:“我们是现代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要受现代的教育。”因此,在陶行知的素质教育观念中,贯穿始终的是“做真人”和“做现代人”的思想,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在培养良好个体素质上,他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共事、学会创造、学会强身的培养目标。把“学会做人”放在首位,体现了陶行知德育首位的思想;“学会学习”则已成为世界潮流,突出了能动作用和主体精神;“学会共事”、“学会创造”显示了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在过去和将来在人才素质中的重要性,也是学校德育最为突出的两项高素质人才特征;“学会强身”则早已为世人接受,它是人才素质的先决条件和保证。可以说,陶行知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研修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三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陶行知经典语录推荐]。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四

近段时间,幼儿园组织了学习陶行知的活动,通过听陶视频、学习有关陶行知的理论等,唤起了我们“师陶、学陶、践陶,打造爱+智慧教师”决心和信心,也让我对陶行知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知道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除了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高尚人格外,在教育中还体现了“爱满天下”博爱精神,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创新民主教育也成了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被陶行知的精神所感动。在实践中,我也不断探索着,尝试着……通过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话语,仔细斟酌,我有几点体会:

在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过程中,首先让我深有感触的是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爱孩子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感情基础,真诚地热爱孩子,对孩子倾注满腔热情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师只有对孩子抱有深深的爱,才能激发孩子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我用真心疼爱着孩子们,孩子们也用他们的童稚爱心回报着我,我特别喜欢看到听到孩子们甜甜的笑脸,喜欢他们围拥在我的身边,喜欢他们稚嫩的呼唤声,“老师,老师”这是个崇高的职业,让我感受到了更大的责任。在这种充满爱的师生关系中,孩子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也学会了去爱――爱自己、爱别人、爱幼儿园、爱家庭、爱家乡。同样,我们也应爱自己的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各种滋味,爱自己的家庭,感谢他们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爱工作着的幼儿园,有了它,才有我们的安宁幸福。

在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的一生正是这十二个字的写照,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我会带着一颗对教育对孩子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使自己能在这一路上有更大的收获,能采撷到更多的陶果。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五

6月中,我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再一次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先进事迹。让我又一次被先生的所言所行感染。回顾自己,走进了教育这个行业已经11年了,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进步的'道路,永无止境。

用心去学、去体会、去实践,这样才会进步。就象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每天都问问自己进步了吗?这些问题,看似重复,其实每天就像警钟,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要学习,要进步,不然你就在退后。

暑假中,我时常反问自己:你今天看书了吗,有收获吗?提醒着自己,看了一部分教育书籍;提醒自己,多和人沟通,学会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醒自己,育儿要有方法,把孩子当朋友……我觉得,暑假,我仿佛长大了一些,沉稳了一些,这些也许就是经常反问自己的效果。现在已经开学了。每天都要带领孩子们学习,劳动,生活。教师就是引路人,我们的责任重大,艰巨。我更要问问自己,今天你觉得做得好吗?上班时间里,不浪费一分一秒。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学和管理上。学生报道前,我邀请部分家长和孩子,把新班级彻底打扫干净,扫墙上蜘蛛网,清理储藏室垃圾,擦窗户,墙壁,电扇,拖地……班级明亮了许多,闻老师进我们班说桌子亮的直晃眼。一开学就能给孩子们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是我非常愿意的。

工作中的每一天都不可复制,也无法弥补。所以,它显得如此珍贵。我要经常问问自己:你今天都做什么了?对学生真心付出了吗?认真批改作业了吗?和同事有效沟通了吗?经常的反省自己,才能不断的进步,有所收获。

经过几个月的再次学习,我将陶先生很多方面的教育理论牢记心间,自己感觉受益非浅,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多问问,多看看,每天问一问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我想这样子自己在每一年的每一天的都会有进步的。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六

近日学校组织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学习了陶行知思想。通过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思想,让我的收获颇丰、感触很深。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国际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时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时期,必然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师德修养,他本人为培育英才呕心沥血,百折不回,表现出崇高的师德;他精辟的师德理论,是新世纪师德建设的宝贵财富。他在强调-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又中肯地指出“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位在师之自重”。这“自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修养,他指出“我们深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各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

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内含十分明确,即大众教育―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这些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他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小的“书呆子”。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显然是做得不够的,学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仍是主流,虽然我们知道要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应该主动学习,然而,目前的教育环境,课堂上教师的居高临下、学生的正襟危坐的授课方式以及大量的教学内容和匆匆忙忙赶进度的压力下,学生并没有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学生天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必定会丧失,从何谈创新呢?如何改革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一真理格言,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情况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现实意义。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当学生遇到困惑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和正面的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定和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酿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

他提倡教师做一个学生思想和求知的引路人,不做一个教书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种教师观正是我们当代教师所应追求的。教师应以亲身经历和体验来启发学生,使学生建立在利公而并不是单纯利已的功利目标上。教师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他改“教授法”为“教学法”;“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他的这些教育思想都启示我们教师应更着眼于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法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方法和本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寻求探索中国教育的光明大道的生动写照。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七

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中国的人命・纸上的教育改造有多大效力!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中国教育改造》自序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在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第二年的晓庄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中国大众教育的问题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学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别的同学好学。――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我们必须认真办学以求对得住小朋友,对得住国家民族,毁誉之来,可不必计较。横逆之来,以慈爱智慧庄严无畏处之。我们追求真理,爱护真理,抱着真理为小孩,为国家,为人类服务,社会必有了解之日。――给肖生的信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好多的教训。――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大学是造就学者和领袖的地方,不是剃度和尚的地方。我们要大学培养与国计民生有关系的学者领袖,不要大学培养避世的隐士,出世的僧尼,不知世事的书呆子,我们要学生认识人民,人民认识学生。我们要到民间去的学生,不要到天上去的学生。――驳特定学区议我的主张是: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要你们做有知识,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国民,不要你们做书呆子。――晓庄开学勉励桃红反传统教育也不是反对固有的优点,我们对于中国固有之美德是竭诚的拥护。但是“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升官教育,以及“为教书而教书”,“为读书而读书”的超然教育,我们都是反对的。至于一般老百姓“出钱给人读死书,自己一个大字也不识”的现象尤其不能缄默。――告生活教育社同志书一、要诚实无欺;二、要谦和有礼;三、要自觉纪律;四、要手脑并用;五、要整洁卫生;六、要正确敏捷;七、要力求进步;八、要负责做事;・九、要自助助人;十、要勇于办公;十一、要坚韧沉着;十二、要有始有终。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八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参加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我深有体会:陶行知先生说:“民主是最能发挥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有利于学生快乐成长。陶行知先生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通过“导引dd推演dd议述dd点评dd练习”五步思维法,使学生在“做中学”这样使学生在顺利完成动作的同时,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了动脑和动手能力的和谐统一。我从陶行知先生那得到了六件法宝,那就是:爱、真、善、美、奉献和教育观。在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九

6月中,我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再一次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先进事迹。让我又一次被先生的所言所行感染。回顾自己,走进了教育这个行业已经了,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进步的'道路,永无止境。

用心去学、去体会、去实践,这样才会进步。就象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每天都问问自己进步了吗?这些问题,看似重复,其实每天就像警钟,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要学习,要进步,不然你就在退后。

暑假中,我时常反问自己:你今天看书了吗,有收获吗?提醒着自己,看了一部分教育书籍;提醒自己,多和人沟通,学会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醒自己,育儿要有方法,把孩子当朋友……我觉得,暑假,我仿佛长大了一些,沉稳了一些,这些也许就是经常反问自己的效果。现在已经开学了。每天都要带领孩子们学习,劳动,生活。教师就是引路人,我们的责任重大,艰巨。我更要问问自己,今天你觉得做得好吗?上班时间里,不浪费一分一秒。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学和管理上。学生报道前,我邀请部分家长和孩子,把新班级彻底打扫干净,扫墙上蜘蛛网,清理储藏室垃圾,擦窗户,墙壁,电扇,拖地……班级明亮了许多,闻老师进我们班说桌子亮的直晃眼。一开学就能给孩子们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是我非常愿意的。

工作中的每一天都不可复制,也无法弥补。所以,它显得如此珍贵。我要经常问问自己:你今天都做什么了?对学生真心付出了吗?认真批改作业了吗?和同事有效沟通了吗?经常的反省自己,才能不断的进步,有所收获。

经过几个月的再次学习,我将陶先生很多方面的教育理论牢记心间,自己感觉受益非浅,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多问问,多看看,每天问一问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我想这样子自己在每一年的每一天的都会有进步的。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十

乡村教师与未来的乡村教师,心里都应当有一个“理想的社会”。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变化它。日记是我们一天心灵的写真。每天日记,要把亲耳所听、亲目所见、亲手所做的发表出来。每天的生活不同,就能够使每天的文字不同。要有活的日记,就要有活的文字记载。书呆子就是读书没有目的的人。书是一种工具,只能用,不可读。扫地抹桌,是养成扫除肮脏的习惯。我们还可以把扫地抹桌的魄力,推出去扫除全国的、全世界上的一切的肮脏东西!我们要能随时随地,见肮脏就除,见污秽就扫,必使家庭无肮脏,社会无肮脏,国家无肮脏,世界无肮脏而后已。――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强迫小孩这样死读书的人就能宣告无罪吗?――通不通?倘使有人用筷子喝汤,用匙子吃面,大家必定要说他是个大呆子。我们现在的教育,何尝不是普遍的犯了这个错用工具的毛病。中国的教员、学生实在太迷信书本了。“教育是传递社会的经验”,这句话不能概括一切教育。倘若教育是仅仅把社会的经验传递下去,那就缺少进步的动力。所以与其说:“教育是社会经验之传递”,不如说:“教育是社会经验之改造”。――答朱端琰之问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这传统教育!奇怪得很!这样大规模的消灭民族生存力的教育行政,不是出于信仰而是出于敷衍,不是出于理性而是同于武断。我所接谈过的主考官是没有一个相信会考。他们是不信会考而举行会考。――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厚德福的北碚最道地的北方馆子。我在这里第一次看见填鸭,听到填鸭的道理,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久已闻名的填鸭教育。我从厚德福里一位伙计所得到的填鸭的知识是如此:第一步是买鸭皮。先把那些皮儿可能长肥的鸭儿买来。皮儿不可能长肥的鸭就不要。这要靠选择。目光好,选择准确,那么喂它半个月、二十天就会长得很肥,这好像是传统学校的入学考试。第二步是预备填料,此地用的填料是四分米六分黑面,搓成“食指”大小的小条,填入鸭儿的食道。每天填三餐,每餐填八条,费钱八分光景。这好比是预备现成教材,按照一定钟点上课,全体一律受教,不管个性如何。在教育界里面是有不少的办法和填鸭相仿佛。谁个要在学生需要之外悬立目的,超出学生自愿容量去灌注教材,一心一意指望学生们快快的照他主观的模样长成,使他和他的'主顾可以享受,只须如此,他便是在办填鸭教育。――填鸭教育“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人人应该有“站岗位”的教育。站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教育自己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教育者自己进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成为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根本,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一切坏心术坏行为。都由不廉洁而起。――每天四问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十一

陶行知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陶渊明的一种教育观念,强调要陶冶人的情操和品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品德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人格素养。如今,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精神层面的提升,践行陶行知思想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陶行知思想的核心在于人格修养和品德实践,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通过阅读、文化活动等方式来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

第三段:实践陶行知的重要性。

实践陶行知不仅有益于个人成长,也有助于社会和谐、国家繁荣。通过精神层面的提升,个人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通过培养感恩之心和投身公益事业,能够让社会更加温暖,人们之间的信任和感情更加亲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刻感受到实践陶行知对我的帮助。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各种学科竞赛、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加坚定了我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决心。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尝试着落实陶行知思想,如注重感恩、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这些都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相处,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五段:结语。

陶行知思想是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陶行知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素质,更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现今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将陶行知思想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品德修养,践行陶行知,为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十二

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创新的理念。通过阅读《六位教育家》,学习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有关事迹,自己作为教师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要做“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的人。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二、要有爱心。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在这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加强师生情感,用爱心培养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提高自身素质。

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育是万古长青的事业,教师的任务无尚光荣,因此,我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工作。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十三

一般无知识的人对于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若是自己会读书,就明白读书的重要,再也不肯让自己的儿女失学。――平民教育概论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学做教师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师,二是访友。跟朋友操练比从师来得格外自然,格外有效力。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现行师范教育将学理与实习分为二事,简直是以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所出的人才和普通中学不相上下。――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如教育而不能解决问题,那就不算教育。书本上得不到什么力量,惟有从行动上得来的真知识,才是真的力量。中国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被动的,所以产生一种坏的现象,就是有的说而不动,有的简直不敢动。读书人只能想出许多解决困难的方法,但却生不出力量。传统教育的矛盾,可由孔老先生来作总代表。他是地主,所以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他骂劳农是小人,然而他却说“非小人莫养君子”,这是多委的无赖。他又是好吃懒做的人,所以一个农人对子路骂他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割不正”(注)一段话,很可代表他的好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他所主张的教育。中国从这位老先生以来,可说完全造成了一个书呆国家。(老板老班注:“割不正”一语,出于《论语?法疏》,原文:“谓折生体脊,肋,臂之属。礼有上数,若解剖不得其正,则不食也。”“割不正不食”,其意思就是“肉割得不方正不吃”。)――从教育上谋国难的出路――手脑并用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为事倍功半。至于不负责的教师,哪里顾得到这些。他们只一味的放任,偶然亲自看见学生做坏事,也不过给儿童一个消极的处分。于是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蓬蓬勃勃的长,不到自害害人不止。现在国内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试一参观今日所谓之幼稚园,耳目所接,那样不是外国货?他们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的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国内幼稚园花钱太多,有时超过小学好几倍。……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既是多花钱,就得多弄钱。学费于是不得不高,学费高,只有富贵子弟可以享受他的幸福。所以幼稚园只是富贵人家的专用品,平民是没有份的。――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大学生、中学生,抓住你们的责任。暑假差不多到了。想一想!有什么事是青年学生们能够干而又值得干的。――暑期普及教育运动好的教育是引人向上向前生活之力量。它是一种工具,它是民族解放的工具,也是人类解放的工具。教育为着要引人向上向前过生活,它的本身便必须是向上向前的生活。今日中国教育最需要而最忽略的一点――觉悟之启发。集体教育要通过“自觉”才成为有效的教育,即集体的自觉教育和自觉的集体教育。――桂林战时民众教育工作人员须知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十四

有一天,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先生。陶先生热情地让她坐下,又倒了一杯茶给她,问道:“怎样不带儿子一齐来玩?”

这位夫人有点气乎乎地说:“别提了,一提就叫我生气。这天我把他结结实实打了一顿。

陶先生惊异地问:“这是为什么?你儿子很聪明,蛮可爱的哩!”

朋友的夫人取出一个纸包,里面被拆得乱七八糟的一块手表。这表成色还很新,镀金的表壳打开了,玻璃破碎,连秒针也掉了下来。她生气地说:“陶先生,这表是才买的,竟被我儿子拆成这样,您说可气不可气!他才七八岁,就敢拆表,将来大了恐怕连房子都敢拆呢!所以我打了他一顿。”

陶先生听了笑笑说:“坏了,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夫人有点愕然:“为什么呢?难道我这样做不对吗?”

陶先生摇摇头。

夫人又之后问:“陶先生,您是大教育家,您说对这样的孩子该怎样办呢?”

陶先生把拆坏的表拿过来,对夫人说:“走,我们上你家去,见见这个小“爱迪生’。”

到了朋友家里,陶先生见到那个孩子正蹲在院子的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搬家。夫人一见又来了气,正要骂他,陶先生立即劝住了。

陶先生把孩子搀起来,搂在怀里,笑嘻嘻地问:“你为什么要把妈妈的新表拆开来呢?能告诉我吗?”

孩子怯生生地望了妈妈一眼,低声说:“我听见表里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我错了,不该把手表拆坏,惹妈妈生气。”

陶先生说:“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这没有错。但你要跟大人说一声,不能自作主张。来,你跟我一齐到钟表店去好吗?”

孩子又望望妈妈,说:“去店里干什么?”

陶先生说:“去看师傅修表啊,看他怎样拆,又怎样修,怎样装配,你不喜欢吗?”

孩子高兴得跳起来:“我去!我去!”

陶先生拿着那只坏表,带着孩子一齐到了一家钟表店。修表师傅看了看坏表,说要一元六角修理费。

陶先生说:“价钱依你,但我带着孩子看你修,让他长长知识。”师傅同意了。

陶行知和孩子站在旁边,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装配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孩子高兴地欢叫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

陶先生临走又花一元钱买了一只旧钟,送给孩子带回去拆装。孩子连声说:“谢谢伯伯!谢谢伯伯!伯伯真好!”

陶先生把孩子送到家后,孩子立即跳呀蹦的跟妈妈说:“妈妈,伯伯买了一只钟,让我学习拆装呢!”

那位朋友的夫人不解地问:“还让他拆啊?”

陶行知笑笑说:“你不是问我对这样的孩子该怎样办吗?我的办法说是,把孩子和表一齐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能够学会修理咧。”

陶先生停顿了一下,之后说:“孩子拆表是因为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现。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吗?与其不分青皂地打一顿,不如引导他去把事情做好,培养他的兴趣。中国对于小孩子一向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就应学习爱迪生的母亲,那么理解、宽容孩子,那么善于鼓励孩子去动手动脑,这样,更多的“爱迪生’们就不会被打跑、赶走了。”

夫人听了恍然大悟,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诚恳地说:“陶先生,您说得对,太谢谢您了,我今后必须照您的办法去做。”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十五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

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另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3。教学做合一。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十分吻合,对于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二)创造教育的方法――“六大解放”

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过程中,陶行知又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的“六大解放”观点对我们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解放儿童的双眼。

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儿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2.解放儿童的大脑。

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3.解放儿童的双手。

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为此,必须打破封建教育不让儿童动手、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旧传统。

4.解放儿童的嘴。

解放儿童的嘴,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疑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起点。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5.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6.解放儿童的时间。

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三)师德思想。

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而且对师德也很有研究。

1.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

首先,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要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件大事来做,要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故此,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他曾经赋诗来表达这种精神:“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其次,教师要有乐业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是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虽然教育工作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小学生天天长大,由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像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这里有极大的快乐。

第三,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同样负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2.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家庭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丑俊,都一样看待,不可偏爱,不抱成见,不徇私情。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在这一点上,陶行知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办学实践中,陶行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意见。比如,晓庄师范停办,教师不能回校任职,学生便自动组织“儿童自治学校”。对此,陶行知异常高兴并写诗恭贺:“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自治学校的学生认为这首诗中的“大“字需要改动,陶行知先生认为言之有理,马上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

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他要求教师不仅上课对学生负责,课余时间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以免他们在闲暇时间做错事。对已经犯错误的学生,陶行知主张要用爱心去感召他们,让学生勇于改正错误。

陶行知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3.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

“通力合作”“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陶行知坚决反对教师之间的“知识封锁”,将教师‘‘不能放弃争斗’’而不能‘‘谋充分之合作”视为“最可耻的行为“,他真诚希望在教师间创造出“精诚团结”“同心协力”的境界。

4.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自化化人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曾经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陶行知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将‘‘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塑造能服务于大众的“真人”作为教育培养目标,将“真教师“作为教师学习的楷模。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行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应能做到。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己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就应当有高尚的师德,时时躬身实践,处处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

其次,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身作则,必须发扬民主作风,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关系,共同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体现在教师要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用这种方法就能渐渐地培养。心心相印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十六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

(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另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如下含义: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他特别强调“做”在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十分吻合,对于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过程中,陶行知又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的“六大解放”观点对我们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解放儿童的双眼。

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儿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2.解放儿童的大脑。

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3.解放儿童的双手。

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为此,必须打破封建教育不让儿童动手、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旧传统。

4.解放儿童的嘴。

解放儿童的嘴,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疑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起点。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5.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6.解放儿童的时间。

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而且对师德也很有研究。

1.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

首先,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要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件大事来做,要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故此,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他曾经赋诗来表达这种精神:“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其次,教师要有乐业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是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虽然教育工作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小学生天天长大,由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像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这里有极大的快乐。

第三,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同样负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2.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家庭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丑俊,都一样看待,不可偏爱,不抱成见,不徇私情。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在这一点上,陶行知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办学实践中,陶行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意见。比如,晓庄师范停办,教师不能回校任职,学生便自动组织“儿童自治学校”。对此,陶行知异常高兴并写诗恭贺:“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自治学校的学生认为这首诗中的“大"字需要改动,陶行知先生认为言之有理,马上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

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他要求教师不仅上课对学生负责,课余时间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以免他们在闲暇时间做错事。对已经犯错误的学生,陶行知主张要用爱心去感召他们,让学生勇于改正错误。

陶行知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3.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

“通力合作”“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陶行知坚决反对教师之间的“知识封锁”,将教师‘‘不能放弃争斗’’而不能‘‘谋充分之合作”视为“最可耻的行为",他真诚希望在教师间创造出“精诚团结”“同心协力”的境界。

4.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自化化人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曾经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陶行知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将‘‘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塑造能服务于大众的“真人”作为教育培养目标,将“真教师"作为教师学习的楷模。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行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应能做到。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己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就应当有高尚的师德,时时躬身实践,处处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

其次,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身作则,必须发扬民主作风,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关系,共同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体现在教师要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用这种方法就能渐渐地培养。心心相印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十七

这个寒假里,我走进了陶行知这位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陶行知教育思想》里体会他的教育思想、分享了更多他的教学故事。

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怀着“教育为公”“甘当骆驼”的精神,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勇于实践,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百折不挠“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在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方面,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在实际教学中,要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成长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因此处于主导地应,理应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陶行知提出的.“教学生学”,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矛盾,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在当前情况下,教师要特别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的做法,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师只管“教”,是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研读、去思考、去学习。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十八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认真地学习了他的教育思想,让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洗礼。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我们要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学,跟大众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我们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会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他们都是我们教师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许根荣)。

陶行知思想总结(专业19篇)篇十九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在其教育生涯中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例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习,教、学、做合一”以及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提出的“六大解放”等先进思想与我国新课改的教育创新理念完全一致,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创新具有重要影响。

陶行知先生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空间六大解放,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对小学语文教育创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学习《月亮湾》章节时,要备好配图插图,不要局限于课本原有的插图。配图要美丽,可以是纸质也可以是媒体图片。上课时可以先不要打开课本,而是以看图为主。教师参照课本中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引导学生看图。首先看“河”,让学生想象河在什么位置,像什么,河面上有什么,河里有什么,河岸上有什么,逐一引导学生进入图中的情景,犹如身置其中,过程中学生无论说什么,都不要以自身的理性思维去约束他们的想象和见解。

然后,对图进行延伸,让学生想象图中没有的景物,如晚上天空会有月亮吗?天空会飞过什么样的鸟儿?最后,让学生给图起个名,起名不要局限于图像的属性,还可以把它当作是一处美丽的风景。之后打开课本再学习课本内容,让学生看看书中是怎么描绘的。但要注意课本内容并非是学生想象的标准,不要以课本内容为标准评价学生的想象力和思想成果。

在没有课本内容的限制下,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和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看、说、学,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育创新要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习,教、学、做合一”思想为指导思想,教育教学过程注重理论知识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更能在社会活动和生活中学习,让“教、学、做合一”思想能够真正落实到小学语文教育中来。

例如在学习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时,首先让学生回忆春天来的时候孩子们是否知道?春天的是什么样子的?春天有什么?在春天来的时候自己和父母有去玩吗?让大家踊跃发言,说说自己和春天的故事。从生活入手,将学生引入学习氛围中。再朗诵古诗,引导学生解析古诗内容,结合生活感悟古诗所表达的内容,将生活和课堂有效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将对春天的日常语言表达的方法转变到古诗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创造无时不在,并且每个人都是创造的主体。”从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创造力。如何培养、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是小学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首先要深刻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认可每个人都是创造的主体,都具备创造能力,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去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发现学生的创造潜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不仅要发现、认识、肯定学生的创造力,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乌鸦喝水》时,首先让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然后设置问题一:除了课本里乌鸦使用的方法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乌鸦喝到水?让学生展开想象,自主思考解决办法。设置问题二:课堂上带透明的玻璃瓶同时在里面装一半的水,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让水溢出来(此问题设置需注意不要设置不加水的条件,不要局限于课本内容中的环境限制,保证学生有足够广的思考空间)。

并在下次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引导学生使用自己想到的所有办法让水溢出来。通过设置可行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对学生的方法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在近代提出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依然保持先进性。我们的教学要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建设方案(热门16篇)

    建设方案是一个系统性的思考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困难。了解其他项目的建设方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自己的项目,并提出更优质的建设方

    入党志愿书版填写(模板12篇)

    入党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要做到严于律己、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以下是一些对入党申请书范文的评论和点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入党申请书。

    业务座谈会交流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将个人经历和感悟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最近公司召开了一次业

    学校乐跑心得体会和感想(模板18篇)

    心得体会并不是简单的罗列经历,而是要有深度和思考,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的余地。在这些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成长和思考,希望这些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

    新疆讲座心得体会报告(实用15篇)

    心得体会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起诉公司欠款的起诉状(汇总15篇)

    公司应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善生活品质。这些公司总结范文涵盖了各个行业的不同经验和案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注:《公司法》第64条“一人有限责任

    公司股金转让协议书(通用14篇)

    转让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在转让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功者的智慧和勇气,也可以看到失败者的教训和反思。甲方:乙方:身

    仁爱孝悌心得体会(优秀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的典型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孝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

    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态大全(14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中的秘籍,可以提供给我们实用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力

    说课培训感受(热门19篇)

    范文范本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作文的规范性和技巧性,提高写作的品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这个“拓展”就是由护士单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