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纸韵

优秀作文是一种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性的作品,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一

此诗作于玉门关无疑,但时间尚难确定。大概是岑参在北庭任支度判官时行役至玉门关时所作。这位玉门关守将盖将军很难确考。这首诗对奢侈豪华的夜宴的描写占了一半的篇幅,里面有赞赏也有讽刺。这种讽刺自然是委婉的,甚至带点调侃的语气。这位盖将军在古代边将中大概很有点代表性。他们在战场上是勇猛的,在争豪斗富的享乐方面也决不示弱。这是一种历史的`真实,其是非功过,不宜用现代的观点去作机械的评价。此诗句句押韵,或三句一顿,或两句一顿,既富有音乐感,又穷极抑扬顿挫变化,特具一种声情效果。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二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

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

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

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

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三

将军行。

还领禁兵为部曲。当朝受诏不辞家,夜向咸阳原上宿。

战车彭彭旌旗动,三十六军齐上陇。陇头战胜夜亦行,

分兵处处收旧城。胡儿杀尽阴碛暮,扰扰唯有牛羊声。

边人亲戚曾战没,今逐官军收旧骨。碛西行见万里空,

幕府独奏将军功。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四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凉秋八九月,虏骑入幽并。

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

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旍。

云屯七萃士,鱼丽六郡兵。

胡笳关下思,羌笛陇头鸣。

骨都先自詟,日逐次亡精。

玉门罢斥候,甲第始修营。

位登万庾积,功立百行成。

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

未穷激楚乐,已见高台倾。

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大将军卫青姊子。年十八,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初从卫青击匈奴,屡立战功,封冠军侯,三年后为骠骑将军。曾与卫青一起击败匈奴主力,对安定边界做出卓绝贡献。此诗咏霍将军北伐,与齐梁之际南北对峙的形势有关,例如南齐武帝欲北伐,多次临琅邪城讲武;又如公元505年(天监四年),梁武帝命中军将军临川王萧宏率众北伐。但诗歌的具体作年难于考订。诗人借歌咏霍去病击败匈奴事,抒发了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尽管凭借当时南方政权的国力希冀北伐成功并非易事,但诗歌所表现的进取精神,在那个时代却是难能可贵的。

秦始皇派蒙恬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可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北方和西北边患又变得严重了。汉武帝先后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对匈奴战争,才基本确保了边地的安全。霍将军曾多次与匈奴接战,长驱二千余里,击败左贤王,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建功而还。诗歌首四句记出征,并描绘长城地势的险要。霍将军仗节拥旄,肩负国家重托,率部北伐,远出长城。“汗马”,或释为战功,似不确。据诗意,汗马当是西域名贵汗血马的省称。将军乘骑高大的汗血马、拥旄使节,军威何其雄壮!“万里与云(一作阴)平”,承“地势险”,不仅写出长城的气势,长城外地域的广漠辽阔,而且创造出一种悲壮苍凉的氛围。“凉秋八九月”六句追叙师出长城之由。秋高气爽,马肥人壮,正是匈奴用兵的大好季节。敌骑南践幽、并两州,严重威胁西汉边地。飞狐战云密布,日色格外昏暗;瀚海兵事迭起,云雾阴霾若愁。“飞狐”,塞名,其地约在今河北蔚县东南;“瀚海”,又写作翰海,一般认为在今蒙古高原。此诗所用地名均为泛指,不必坐实。“白日晚”、“愁云生”,以边地之景渲染战事的`紧急,并跌出“羽书”、“刁斗”。羽书不时断绝,军情不达,足见道路已为敌人所阻。“刁斗”,昼炊之具,夜则击之以警戒,为行军两用之物,此言昼夜为敌所惊。敌入之速,来势之猛,战事之急迫,由此可见。霍将军就是在这样警急的形势下出师长城的,他系国家安危于一己之身,责任何其重大!

“乘墉挥宝剑”八句,描绘破敌,慷慨淋漓,扣人心弦,用笔高壮。在这严峻的关头,霍将军从容不迫,登城指挥将士却敌。宝剑所向,旌旗遮空蔽日,勇士良将,无一不奋勇争先;兵法阵法,出奇制胜。“挥宝剑”,生动地描绘出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的主帅形象,同时还暗用楚王登城挥太阿宝剑,晋、郑之师围楚三年一朝破败的典故,已寓克敌制胜之意。“七萃士”,周代禁军,此指勇士。“云屯”,如云屯聚,一状士多将广,二形容全军上下凝聚一心。“鱼丽”,古兵阵,见《左传·桓公五年》。“六郡”,据《汉书·地理志》,汉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多出名将。真是将精卒勇,锐不可当。“胡笳关下思,羌笛陇头鸣。”这两句是破敌过程的小插曲。“胡笳”、“羌笛”,边地少数民族乐器。“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吴均《胡无人行》),远离中原,北出边关,深入荒漠,羌笛一曲,胡笳数声,未免牵动征战将士的乡思之情。气候的恶劣,条件的艰苦,更见将士对国家的忠良气节。在铺叙紧张的战事中插入“胡笳”两句,文势起伏,回肠荡气,避免了行文的平板,更能打动人心。“骨都”、“日逐”,均匈奴侯王名。“自詟”,自惊慑;“亡精”,丧精亡魄,丢魂失胆。在霍将军的指挥下,击败了匈奴,北伐获得全胜。“自詟”、“亡精”,反衬霍将军的胆威及非凡的军事才能。上一节用“羽书”、“刁斗”,这一节用“胡笳”、“羌笳”,上一节用“飞狐”、“瀚海”,这一节用“骨都”、“日逐”,步步相为映发,相互照应,遣词谋篇用心良苦。

“玉门”至篇终,回师后事。“斥候”,今言侦察兵。玉门一带,战火已停。武帝为霍将军营造最好的住宅,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遂传为千古美谈。“万庾积”,言其位尊禄厚;“百行成”,言其才高望重。“玉门”四句,极形容霍将军屡建功勋后受到国家的优宠。天长地久,但是人生短暂;将军虽然功成名就,但享福未多,人已迁化(死时年仅二十四)。“激楚”,楚歌曲;“高台倾”,指霍去病之死。“位登”,“功立”后嵌入“天长”四句,沉郁低回,紧接着又用“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两句振起作结,先抑后扬,顿挫跌宕,情调慷慨激昂,高亢有力。“麟阁”,即“麒麟阁”,在未央宫中,汉武帝获麒麟时作此阁,图画其像于阁,遂名为麒麟阁。公元前51年(汉宣帝甘露三年),曾图画股肱之臣的形貌,署其官爵姓名于阁,以思其美。此诗借宣帝事,指出骠骑虽然过早谢世,但名雄千古,为后人所敬慕。

虞羲作品今存不多,但其诗作在南齐时就以其独特的“清拔”风格受到永明代表诗人谢朓的嗟赏称颂。后人评此诗曰:“高壮开唐人之先,巳稍洗尔时纤卑习气矣”(《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八);“不为纤靡之习所困,居然杰作”(《古诗源》卷十三),都较准确地指出它与齐梁之际众作不同的特色在于不纤弱,在于高壮有气势。的确,齐梁间诗坛上能结合时事,寄寓作者高怀壮志,昂奋激发人心的诗作并不多见。此诗《文选》归入“咏史”类,篇幅还是较长的,何焯云:“妙在起伏,非徒铺叙为工”(《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由于诗人善于驾驭,避免咏史诗较常见的平铺直叙,写得起伏跌宕。诗中描写边塞的一些语词、典故,多可回味,有的甚至为后代边塞诗所习用。此诗上承鲍照描写边塞的诗作(如《代出自蓟北门行》),下开唐人边塞诗之先,虽然情调尚不及唐人的俊快刚健,但如何焯所指出,实为杜甫《前后出塞》所祖,在边塞诗的发展过程中有积极的意义。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五

作者:岑参朝代:唐体裁:七古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

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

金铛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清歌一曲世所无,

今日喜闻凤将雏。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h。玉盘纤手撒作卢,

众中夸道不曾输。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我来塞外按边储,

为君取醉酒剩沽。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六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将军少年时即从军边塞,在武威镇守边疆,现在银台门守卫皇宫。

天明时佩着长剑上朝去朝见天子,到了晚上便骑马垂鞭醉酒而归。

在家中看着爱子临风吹笛,看着美人在月下翩翩起舞。

昔日疆场的雄姿豪气,都宛如梦中。且与君趁这大好春光卉醉饮一场。

郭将军:名不详。或以为郭千里。郭千里曾为左武卫将军、左卫将军、金吾卫大将军。

武威:唐时的凉州,亦名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

入:一作“昔”。银台:宫门名,宫中有左银台门,右银台门。唐时的翰林院、学士院均在右银台门内。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帝星,此处用于比喻皇帝。

平明:天大亮时。拂剑朝天:佩带着宝剑去朝见天子。拂,意为揩,拭。此为挂、佩意。

薄暮:太阳将落山为薄暮。垂鞭:垂吊着马鞭。

形容人像玉树一样风度潇洒,秀美多姿。常用玉树临风形容男士帅气。

向:一作“腾”,一作“娇”。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畴昔:以前,过去,日前。雄豪:英雄豪俊之士。

春晖:春日的阳光。

首联说郭将军从武威发迹,又晋升到银台门担任起护卫皇帝的重任。这两句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功勋卓著而且位高权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宠爱。武威武威郡即凉州(今甘肃一带),是唐朝军队与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作战的主战场之一。有人说此诗的郭将军是郭子仪。考郭子仪系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入京供职前,曾历任左卫长史、单于副都护、振远军节度使、九原太守等,均与武威其地不相属。可见,诗中之“郭将军”显系另一人,并非郭子仪。这里提到银台。据唐人韩偓诗《雨后月中玉堂闲坐》:“银台直北金銮外”,可见银台门内为翰林学士供职之所。李白曾奉诏翰林,此诗虽以去职,但还是忘不了那里的一段生活。

颔联两句说郭将军早上擦拭宝剑去上朝,晚上喝醉酒垂着马鞭回家,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工作顺利而且生活惬意。从这里可以联想到李白奉诏翰林时对自己受到唐玄宗礼遇的那种满足与自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鸾驾出鸿都,身骑青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这里对郭将军政治生活的描述也是对自己人生得意之时的回忆。

颈联两句写将军心爱的儿子玉树临风潇洒地吹着玉制的笛子,姬妾对着月亮翩翩起舞,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儿子很帅而且姬妾更美。这两句是写郭将军家庭生活的美满。这一切其实与前二句是密切相关,在朝廷上的得意才会有家庭生活的惬意。到此为止,前六句都在颂扬郭将军,塑造了一位功高得宠、生活惬意、潇洒豪放的将军形象。

尾联笔锋一转,从得意直落到失意,过去的豪雄事迹如同在梦中一般,如今失去权力和职务,成为一个失意之人。以前面的得意反衬如今的失意,失意的悲哀更深,其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就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李白的`惯用手法,诗的关键就在最后两句,前六句都是铺垫,都是为最后的落差作准备。因最后的失意,过去的辉煌都成了云烟。李白自己也是这样,从奉诏翰林到赐金放还,也是一个从高峰跌落的过程。“今日相逢俱失路”,深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意味,值得同情。

此诗格律为平起首句入韵式,但出律甚为严重,说明李白诗歌不为格律所约束的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上,此诗都充分表现了李白豪迈、直爽的性格以及其诗歌中一贯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七

将军行。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将军入奏平燕策,持笏榻前亲指画;天山热海在目中,下殿即日名@赫。

驰出都门雪初霁,直过黄河冰未坼。

绣旗方掠桑乾渡,羽檄已入金台陌。

勇士如鹰健欲飞,孱王似兔何劳搦。

戎服押俘献庙社,正衙第赏颁诏册。

端门赐t天下庆,御觞尚恨沧溟迮。

从来文吏喜相轻,聊遣濡毫书竹帛。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八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前言】。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六句叙述离长安西行情景;中间十六句叙述路遇宇文判官情景,最后八句叙述夜宿陇山情景。这首诗歌颂宇文氏为国从军,不计个人得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高扬的乐观无畏精神。此诗语言平易自然,情感深切真挚。

【注释】。

宇文判官: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属下判官,名未详。判官,节度使佐吏。

驿:驿站,古时驿道上每隔一段距离设一驿站,为往来官员歇息换马之所。

驿骑:乘骡马传送公文的人。这里指乘马赴边的诗人。

平明:天亮的时候。咸阳:秦都咸阳,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此借指唐都长安。

呜咽:流水声若断若续。子:男儿。

貂裘:貂皮袍子。貂,一种动物,皮料珍,最能御寒。

新封侯:指是时宇文氏新任判官。

前月:上月。

安西:指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镇(今新疆库车)。

都护:指高仙芝。唐高宗时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设都护一人,总领府事。玄宗时更置安西节度使,治所在安西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安西都护,故称安西节度使为都护。

西州: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哈拉和卓。

沙碛:指沙漠、戈壁。

终朝:从早到晚。

奉:接受并执行。

塞垣:边关城墙。

关:陇山下有陇关,又名大震关。

飕飗:象声词。风雨声。

赖:依靠。

离忧:别离之忧。

子:这里指宇文判官。携手:比喻互勉共进。

修:长。

【翻译】。

一个驿站又是一个驿站,驿骑疾驰有如流星一般,黎明时分从那长安出发,傍晚已经越过陇山之颠;陇水声声令人不忍去听,呜呜咽咽多么使人愁烦。一路风沙尘土扑满马汗,晨昏雾气露水打湿衣衫,那西方驰来了谁家男儿,自说是新近里立功封官,上月间从安西启程出发,一路上不停留急把路赶。都护现在尚未到达驻地,出发时还在那西州旁边,十天间越过了浩瀚沙漠,狂风吹起沙土从早到晚。战马行走在那碎石道上,四蹄磨出鲜血洒在路间。置身万里之外报效朝廷,自己并无任何追求贪恋。并非不知边塞艰难辛苦,岂是为了妻子儿女打算。边塞山口明月正在升起,月光先已照上高高城关。溪水声声伴着松涛阵阵,在静夜里飕飕刮过耳边。离家之仿只靠归梦排解,关山塞外离忧萦绕心间,愿与为友携手同赴国事,不愁那前方的征途漫漫。

【赏析】。

全诗大体可分为三层,开头六句叙述离长安西行情景;中间十六句叙述路遇宇文判官情景,最后八句叙述夜宿陇山情景。

诗的开头从离京西上军起。一开始就写浑骑的飞奔。“一驿过一驿”写路程的遥远,也透露着行进的迅速;“驿骑如星流”,写行进的迅速,包包含着路程的遥远。“如星流”这一比喻把飞驰的驿骑写得很形象。接着用“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对路程的遥远和行进的急切加以补充。以上四句从奔赴边关的急切方面写。以下两句则从奔赴边关的悲愁方面写:“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写抵达陇山及产生的感受。关于陇水,《陇头歌辞》说:“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诗人途经陇山,自然要产生古今相通的行役之情和思乡之感。如诗人在《经陇头分水》中写到的:“陇水何年有,潺潺道路傍,东西流不歇,曾断几人肠”。这正是“愁”的内容。以上点出题目“初过陇山”,写总的感受,以急迫而悲慨的情调引起全诗。

以下十六句写途中遇字文判官及双方交谈所得边地情景。诗中先以“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来勾划出一个餐风宿露、鞍马风尘的骑者形像,为“谁家子”的出现蓄势;紧接着又用“西来谁家子”一向来强调,然后以“自道新封侯”来点明骑者的.身份与心理。“沙尘”、“雾露”两句可见旅途之艰辛,而“自道”一句却又见骑者的兴奋与自豪,在上层“呜咽令人愁”的基础上,格调为之一转。“前月发安西”以下八句是骑者即字文判官叙述沿途情景。先以四句写路途的遥远,又以两句写天气的恶劣,再以两句写道路的坎坷艰难,从各个方面极写“塞垣苦”,描绘极为真切。边塞如此艰辛而逼出的却是极高昂的情调:“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这就直接揭示出骑者的内心世界,以身许国,公而忘私。这样,上面对边塞苦寒的极力铺写,就成为了突出骑者的必要铺垫。

建安诗人曹植曾在《白马篇》中描写了一个“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哪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赴边战士的形象。在两诗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这种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是古今相遇的。这些诗句,为“西来”的骑者所“自道”,是戍边将土坦率真诚的表白,也是诗人对他们的赞许,其中也表现了诗人的胸襟。

诗的最后八句又收笔写陇山夜景和诗人心境。诗人以“山口月”写所见,以“溪流与松风”写所闻,构成苍凉荒寒的陇山夜景,用它来牵动、来烘托诗人的“离忧”。“别家赖归梦,山塞多高忧”承上两句夜景写愁怀,诗的情调为之一抑,真切传达出远离家乡的诗人的情怀,而最后两句:“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情调顿时一扬,扣应题目“呈”字,以昂扬情调结束全诗。

全诗写初过陇山途中情景,时而有急促的行进,时而有深沉的乡思,时而有边塞的艰辛,时而有昂扬的斗志,使诗的情调如波浪汹涌,充分表达了初赴边塞的诗人复杂的情怀;而以“呜咽令人愁”开头,以“不愁前路修”结束,说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这种慷慨昂扬的格调乃是作品的主旋律。由于有深刻的切身体验,诗中写景写事写情都极为真切,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戍边将士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世界。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九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前言】。

《玉门关盖将军歌》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大概是岑参在北庭任支度判官时行役至玉门关时所作。此诗句句押韵,或三句一顿,或两句一顿,既富有音乐感,又穷极抑扬顿挫变化,特具一种声情效果。

【注释】。

执金吾:汉代官名,掌管京师治安。唐代的左右金吾卫将军与此职相当。《汉书‘百官公四表》注:‘应助曰:吾者,御也。革执金革以御非常。师古曰,金吾,乌名也,主辟不祥,天于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乌之象,因以名官。’按颜说恐非。《旧唐书·职官志》:’左右金否卫之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鳖之法,以执彻非违,凡车驾出入,则率其属以沼游。”

颇有须:《出东南隅行》:“鬃露(一作耀螺)颇有须。”古人以男子有须为美。

犬戎:古戎族的一支,这里借指西部的少数民族。胡: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一说戎指吐蕃,胡指回纥。

不虞:没有料到的事情。

壁衣:装饰墙壁的帷幕。

氍毹:毛织地毯。

泻玉壶:用玉壶倾酒。

金铛:精致的`铜制平底锅,有足,可置于桌上。

野酡酥:用野骆驼肉制成的食品。

紫绂金章:即紫绶金印。为朝廷赐给一定品味的官员的饰物。这是借指华贵的衣饰。

玉门关苍头奴:指奴仆,汉时仆隶以深青色头巾包头,故称。

凤将雏:汉代著名乐曲名。

秦罗敷:汉乐府《伯上桑》女主人公名,后代指美丽而有节操的妇女。

绣窠:绣花图案。

桃花叱拔:古代良马名,属大宛国所产的血汗马。

按边储:考察边防的军需储备。

剩沽:多买。

【赏析】。

此诗作于玉门关无疑,但时间尚难确定。大概是岑参在北庭任支度判官时行役至玉门关时所作。这位玉门关守将盖将军很难确考。这首诗对奢侈豪华的夜宴的描写占了一半的篇幅,里面有赞赏也有讽刺。这种讽刺自然是委婉的,甚至带点调侃的语气。这位盖将军在古代边将中大概很有点代表性。他们在战场上是勇猛的,在争豪斗富的享乐方面也决不示弱。这是一种历史的真实,其是非功过,不宜用现代的观点去作机械的评价。此诗句句押韵,或三句一顿,或两句一顿,既富有音乐感,又穷极抑扬顿挫变化,特具一种声情效果。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十

蓋將軍,真丈夫。

行年三十執金吾,身長七尺頗有須。

玉門關城迥且孤,黃沙萬裏白草枯。

南鄰犬戎北接胡,將軍到來備不虞。

五千甲兵膽力粗,軍中無事但歡娛。

暖屋繡簾紅地爐,織成壁衣花氍毹。

燈前侍婢瀉玉壺,金鐺亂點野酡酥。

紫紱金章左右趨,問著只是蒼頭奴。

美人壹雙閑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壹曲世所無,今日喜聞鳳將雛。

可憐絕勝秦羅敷,使君五馬謾踟躕。

野草繡窠紫羅襦,紅牙縷馬對樗蒱。

玉盤纖手撒作盧,眾中誇道不曾輸。

櫪上昂昂皆駿駒,桃花叱撥價最殊。

騎將獵向城南隅,臘日射殺千年狐。

我來塞外按邊儲,為君取醉酒剩沽。

醉爭酒盞相喧呼,忽憶鹹陽舊酒徒。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十一

执金吾:汉代官名,掌管京师治安。唐代的左右金吾卫将军与此职相当。

犬戎:古戎族的一支,这里借指西部的少数民族。

胡: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

不虞:没有料到的事情。

壁衣:装饰墙壁的帷幕。

氍毹:毛织地毯。

泻玉壶:用玉壶倾酒。

金铛:精致的铜制平底锅,有足,可置于桌上。

野酡酥:用野骆驼肉制成的食品。

紫绂金章:即紫绶金印。为朝廷赐给一定品味的官员的饰物。这是借指华贵的衣饰。

玉门关苍头奴:指奴仆,汉时仆隶以深青色头巾包头,故称。

《凤将雏》:汉代著名乐曲名。

秦罗敷:汉乐府《伯上桑》女主人公名,后代指美丽而有节操的妇女。

绣窠:绣花图案。

桃花叱拔:古代良马名,属大宛国所产的血汗马。

按边储:考察边防的军需储备。

剩沽:多买。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十二

公子行。

人影动摇绿波里。绿波荡漾玉为砂,青云离披锦作霞。

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此日遨游邀美女,

此时歌舞入娼家。娼家美女郁金香,飞来飞去公子傍。

的.的珠帘白日映,娥娥玉颜红粉妆。花际裴回双蛱蝶,

池边顾步两鸳鸯。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愿作轻罗著细腰,

愿为明镜分娇面。与君相向转相亲,与君双栖共一身。

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百年同谢西山日,

千秋万古北邙尘。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十三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将军您出身尊贵,而且麾下兵力强盛,您的祖上汉朝时已经是浑邪王。

您家世代在朝中都蒙受皇恩,现在您的部属在燕支山一带。

您的士兵都是阴山一带的健儿,出战时常坐骑好马。

您的战马佩着银饰的马鞍,勒着镶玉的肚带,军中飘拂着精美的蝥弧旗。屡次追随哥舒翰将军击溃突厥军队。

您在战场上像李广那样身先士卒,在谋划方略上和霍去病一样,虽不学孙子、吴起的兵法,也能措置得宜,曲尽其妙。

据说边境又有千万敌人的骑兵入侵,昨天边塞上告急文书已经到了。

城头上画角之声响起,匣中的宝刀日夜在鸣叫。

浑将军意气风发,决定出征万里以外;努力作战,准备了出行一年的计划。

军队前进,扬起的尘土与白草相掩映;早上高举旌旗,夜里则击刁斗传令。

边塞上有很多侠义少年,关外春天可见不到杨柳。

从军应该选谁呢?击响宝剑高声歌唱正在这个时候。

您将远行,我和您分别,请别轻视我的送别之情,希望您早日平定侵略者,以便及早给朝廷献上获胜捷报的诗歌。

浑将军祖先即汉代匈奴浑邪王。因此开始二句:“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就从浑将军的祖先写起:远在汉代,他们就是归顺中原政权的部落首领,族贵兵强,屡建战功,高居王位。起调高远雄浑,豪气笼罩全篇。“子孙相承”以下四句,由“族贵兵强”生发开来,依次展示出浑将军家族传统的.发扬光大:“子孙相承”,遍布朝野;“部曲”精锐,驰骋“燕支”。率擅长骑射的“阴山儿”箭无虚发;骑一日千里的“大宛马”所向披靡。开篇六句概括、勾勒浑氏家族显贵、英勇的雄壮气势,为下文造声势、作铺垫。

“银鞍玉勒绣蝥弧”以下四句,将焦点聚集到了浑将军身上。但,诗人并不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渲染出浑将军的忠勇义烈和赫赫战功。“银鞍”一句,先以物写人。马具精良,军旗猎猎,显示出浑将军高昂的志气。后面三句,每句以一历史上的名将形象来烘托浑将军。“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大破匈奴(此喻哥舒翰)。“骨都”指匈奴左右骨都使。句首用一“每”字,表明浑将军经常随哥舒翰出征,战功累累。此外,又以李广的体恤将士,身先士卒,卫青的不泥于古人兵法,以方略为贵,托出浑将军的优秀品质和用兵的灵活。以上十句可作为第一层,诗人从“族贵兵强”、战功卓著等方面,把浑将军的形象勾勒得高大雄武。

“传有沙场千万骑”以下为第二层,形势急转。当敌人又气势汹汹地向边境发动了侵略战争,“羽书”飞至,形势危急时,浑将军又毅然奔赴疆场,奋战不息。塞外的生活艰苦清寂,时而传来几声哀厉高亢的画角声,更增添了几分凄严肃穆的气氛。而诗人却以“宝刀”切望为国杀敌而昼夜鸣叫这一兀傲奇警的夸张想象,再一次形象揭示出浑将军忠勇义烈的英雄本色。“意气”二句,诗笔又从正面直探心曲,传达出浑将军豪迈的“意气”:只要能为国杀敌,确保边疆,就是转战“万里”,“辛勤”经年,也算不了什么。继而诗人再以“黄云”连绵、衰草遍地的广漠边塞;“旌旗”朝飞、“刁斗”夜鸣的军旅生活;春风不度,杨柳绝迹的“关西”艰苦环境,反衬出众多“侠少年”藐视一切艰难困苦、勇赴国难的牺牲精神。这众多的英雄形象,如众星捧月一般,使浑将军叱咤风云、驰骋万里的风貌更加光彩照人。

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回应题目的“送”字,寄寓自己的殷切希望。“从军借问”二句用王粲《从军诗》之意,颂扬浑将军所从之主帅哥舒翰的“神武”。正因为如此,才不致久劳师于外,故麾下当“击剑酣歌”,以示庆幸。据《左传·文公十三年》,有晋人士会返晋,绕朝赠之以策的记载。“策”字这里语含双关,也有“策谋”之意,意思是希望浑将军不要忘记自己临行时所献的破敌之策。“仲宣诗”即王粲所作之《从军诗》,本颂扬曹操西征张鲁的胜利,此喻报捷之诗,期望浑将军早奏凯歌,建立功业。诗人连用两典,结语悠远。杜甫说高适“篇终接混茫”,这首诗就是一例。

在这首诗中,高适以高远雄浑的起调,整散相间的句式,不停转换的韵律,多角度、多侧面塑造了浑将军这样一个忠勇爱国的名将形象,使其诗歌具有雄壮豪放的鲜明艺术风格。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十四

吐蕃将要受到我大唐帝国的征讨,您这白起将军的后代也为助军威奔赴战场。

举起倚天长剑斩断浮在敌人阵地上的妖氛,拉满明月之弓,箭镞闪看凛烈的光芒。

战马驰骋在边塞的原野上,旌旗在霜晨中飘扬。

当将士们招手相看时,铠甲上已是结满了厚目的寒霜。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十五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

令我心中苦不足。数看黄雾乱玄云,时听严风折乔木。

泉源泠泠杂猿,泥泞漠漠饥鸿鹄。岁暮穷阴耿未已,

人生会面难再得。忆尔腰下铁丝箭,射杀林中雪色鹿。

前者坐皮因问毛,知子历险人马劳。异兽如飞星宿落,

应弦不碍苍山高。安得突骑只五千,然眉骨皆尔曹。

走平乱世相催促,一豁明主正郁陶。忆昔范增碎玉斗,

未使吴兵著白袍。昏昏阊阖闭氛,十月荆南雷怒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十六

刘重威字璧如,1890年出生于牛司马镇光荣村,19由族人资助入循程学堂(贺渌汀、袁国平先生母校,今邵阳市六中前身)学习,19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三期,19入武昌陆军第三预备学校学习,同年10月参加辛亥革命,在宝庆招抚使谭心休部下任排长,19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骑科第一连学习,因成绩优异,毕业后由校长保荐到湖南省长赵恒惕处任连长,19随老同盟会员赵恒惕部北上讨袁护法,曾率本连兵力,主战夺下烟台,此后接连立下战功,升任营长、团长、至独立混成旅少将旅长。因时任湘军第四师师长的唐生智与省长赵恒惕政见不一,将赵逐出长沙,取而代之。其后,唐担心驻防邵阳、洪江负有清剿湘西土匪任务的刘重威将军不服,便计谋诱杀。1926年3月24日,由唐生智心腹何健计诱刘重威至何办公室伏兵抓捕,软禁在衡阳旧道台衙门,7月,经唐生智下令将其枪杀于衡阳金兰寺,终年36岁。将军幼年贫寒,少年得志,青壮年叱咤风云,虽过早亡于非命,却以尚存争议的人生在世间留下趣闻。

一、白莲寨的信徒。

宋·周敦颐《爱莲说》有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邵水和资江如两条兄弟龙,孕育出邵阳市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众多的人文景观。邵水河流经一座叫牛马司的小镇,小镇的人世世代代爱种莲、赏莲、犹爱赏白莲,因如是,竟然在西洋江与邵水河交汇处那座稍高的山上修了一座庙,取名“白莲寨”,庙里的大小菩萨全都座在高洁的白莲花上,潇洒飘逸而又不失庄严肃穆。若从邵东和尚桥乘船顺邵水河流而下,至牛马司镇光荣村、坡江村接壤处,上右岸,爬108步阶梯,就到了“白莲寨”。站在“白莲寨”庙东侧走廊上可以眺望日出,若在六、七月份也可以观赏到片片白莲青叶。

刘重威的老家就在这山、这水、这庙、这莲之间。1890年,他一出生,族间老者就赐予他“璧如”之字。我们知道,字往往是名的补充、解释、绰号或昵称。老者在“璧如”二字中寄托了太多的希望。璧,外圆内方之玉也。“璧如”含白璧无瑕,人如璧,璧如白莲之意,同时暗合“白莲寨”俗家庙徒之诺。

母亲自他出生那年起,每年都要在菩萨生日那天带他来“白莲寨”烧香,并许愿重威有出息之时就是其成为庙堂记名弟子之时。1909年,刘重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陆军小学。出行的前一天,母亲因相信“白莲寨的菩萨——显远不显近”的传说。带刘重威来到“白莲寨”,烧香、请佛、善捐、拜师、还愿,使之成了庙里记名的俗家弟子,刘重威因此和庙堂菩萨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南岳的守护者。

“本南天保障,望七二峰朱陵紫盖,郁郁乎壮哉,愧小子是匹马征夫,也许碧山探芝术;

正沧海横流,问三千年金简玉书,爽爽然在否,更何处访元夸使者,上邀赤帝扫搀枪。”

这正是位居湖南陆军第三师第五旅旅长的`邵东牛马司籍少将刘重威在衡阳南岳大庙所撰长联。联语借古喻今,以神农氏曾在朱陵洞四周寻芝采药,得以普济百姓,大禹曾在衡山获“金简玉书”,因而治水成功的两个传说。诉说作者一介武夫,既没神农寻芝采药的本领,更没有大禹收书获宝的奇遇,虽有手中的枪,却不能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体现了刘重威对经历北上讨袁护法的社会大**之后,虽逐渐晋升为将军,却只能带兵临时据守南岳,守护庙堂菩萨,虽深知军阀割据对国家的隐患,却身不由己,常常要在各大军阀的夹缝里讨生活,不能任意施展自己救国救民理想抱负的历史背景的无助心理。

此联亦因有感而发、构思奇特、对仗工整、用典恰当、寓意深刻、联系自然、切中时弊、忧国忧民、而传为佳话,并为众多的现代文人骚客引用或收入精典的楹联集锦。

三、邵阳的主政者。

刘重威任独立旅长后不久,受命率部驻防宝庆、洪江一带清剿湘西土匪,主政邵阳。新老军阀年代,那就是这个地方的一把手了。这样,他在南岳大庙所撰长联的救国救民理想抱负至少在自己的治下可以大展宏图了。

将军首先抛出了“为家乡办十大好事”的“施政纲领”,并一步步加以实现。

一是自1923年起,干好本职工作,努力完成清剿湘西土匪任务,保一方平安。

二是自1924年起,倡建宝庆光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刘集巨股,公司当年建成,1926年投产,发电量200千瓦,为宝庆破天荒的大事,是邵阳地区照明用电之始,为境内第一家官商合办的工业企业,标志着邵阳现代工业的萌芽。此后,邵阳地区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宝光玻璃厂、惠罗面粉公司、水泥厂、硫酸厂、自来水厂、肥料厂、机械厂、汽车修理部等10余家小型企业,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三是1925年,捐银元1万块,成立“隐园先生励学储金会”,激励学生奋发上进。并收集公堂余款,凡品学兼优家贫之人,均可申请,年资助数十上百元不等。

四是筹公款7000光洋资助母校循程小学,重修被大水冲垮的校舍。

五是新建家乡牛马司的运煤轻便铁路。以当时最经济最便捷的铁路运输方式替代古老河运,将“邵阳煤都”牛马司的优质煤销售出境,发展经济。

在当时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刘重威这么懂教育,懂经济,竭尽全力为邵阳地方办好事,在军中和邵阳地方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可为我们现代官员的楷模。可惜将军1926年过早亡于非命,否则待他完成“为家乡办十大好事”的心愿后,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发展经济,惠及邵阳的惊人举措啊!

四、收费站的发明者。

现在邵阳市内的资江与邵水河,七桥飞架。资江上有三桥:资江一桥,资江二桥和西湖桥,人们高兴地说西湖桥是美少女,资江一桥是贵妇人,资江二桥是摩登女郎。邵水河上有四桥:沿江桥,青龙桥,邵水桥,佘湖桥。人们又将沿江桥比为王昭君,佘湖桥比为杨玉环,邵水桥比为貂婵,青龙桥比为西施。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有资料显示,古老的青龙桥(又名东风桥、东关桥、东瓜桥)横跨邵水两岸,始建于唐朝,木桥且小;宋理宗年间正式改建成石墩桥,铸了两只镇邪铁犀于石墩上;因有元代诗人鞠志元:“百尺青龙跨碧湍,铁犀光映玉栏杆”之句,“龙桥铁犀”也就成了古宝庆人们心中最为熟悉的一道风景;道光年间发大水,铁犀自身不保,双双沉于河底。青龙桥虽为邵阳两岸人们唯一的必经之地,然在刘重威主政邵阳期间,因年久失修,已不堪重负,岌岌可危。因将军到邵阳后做了不少大好事,影响很大,人们将此希望寄托于将军,众望所归之中,将军年轻气盛,一诺千金,带头捐资扩修青龙桥。

将军一向雷厉风行,先拆老桥,然后扩修,对扩建经费没有充分预算,结果建至中途,经费已空,千方百计筹集无望,桥是必须接通的,情急之下遂挪用军资,艰难勉强完工。事后,担心影响军心,完不成清剿湘西土匪,保一方平安稳定的首要任务。只好采纳幕僚“高见”,民间筹资。在桥头设一“收费站”,命过桥者每次缴一个铜板作为扩建费,因此人多生怨。此一创举,使邵阳路桥“收费站”的历史足足提前70年。恰逢其母亡后,父娶新妇,激动而死,好事者挽曰“老太爷快活死矣,小百姓呜呼哀哉!”此后该挽联广为流传,其知名度直追将军在衡阳南岳大庙所撰那幅忧国忧民的长联,亦为众多的现代文人骚客引用或收入精典挽联集锦。端的是“一失筑成千古恨”啊!

五、建筑艺术的践行者。

有人说:漂亮的经典建筑是凝固的诗,当小说和诗歌都沉默的时候,建筑还在唱歌。

刘重威于乱世为官多年,其兄又在厘金局长期任职,两人同为官商,家里积蓄了一笔大钱。青少年时期,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乡亲们的期待,四处求学从军,戎马半个中国,欣赏到了不少邵阳地方没有的经典建筑。1923年,他决定在家乡牛马司光荣村选址建房。

他要把即将兴建的这组建筑群取名“光复堂”。因为,1911年他入武昌陆军第三预备学校学习时,接触了不少以“推翻满清政权、光得旧物、平均人权”为目的同盟会员,他们的口号就是:“山叫中华山,水叫兴汉水,堂叫光复堂,香叫报国香。”其中题为《光复堂》的诗是:“堂上家家气象新,敬宗养老勉为人。维新守旧原无二,要把恩仇认得真。”这是他的理想,他就是1915年随老同盟会员赵恒惕部北上讨袁护法后起家立业的,所以“光复堂”是当然而且唯一的选择。

他要把即将兴建的这组建筑群雕砌成当地最漂亮的经典建筑。因为,他认为乱世出英雄,在军阀割据的年代自己有信心成为大英雄,这样,建筑群不漂亮、不大方、不经典、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大气。

他要把即将兴建的这组建筑群设计成一个坚固的巨大的军事仓库,以备战争之需。

依将军愿望设计的“光复堂”一建就是五年,将军死后才完工。

它占地20余亩,修建在一面靠山、两面具水、远离大路的隐蔽处,离邵水河100米,航运十分方便,可是如果乘船却看不到这组坐东朝西的大型建筑。四面由10米厚厚的高墙围绕,墙面设有不少抢眼,四角设有小岗楼。从远处看就是一个巨大的坚实漂亮的碉堡,两层楼的建筑居然只能看到屋顶。三进两横双层,四合院落,主房54间,仓库杂屋54间,内有2个深水井。系西式砖木结构,屋面筑封火墙,墙面有石灰粉壁,有罗马彩绘。正堂装修最为精致,木方、圆柱及横梁均统一大小,做工规矩齐整。大门也相当漂亮,石坎、石墩、石柱础及四周各处的条石、方石、角石、圆石均有精细动物花草浮雕,木雕工艺稍差。一色齐整的木门玻璃窗和平整光滑的水泥地面。整体建筑宏伟、壮观、大方、现代。如果身临其境还以为是当今公园建筑。从堂屋门口往外望,依次是池塘、田野、邵水河堤的河柳、远处的丘陵青山。

小屋54间竟也十分宽大、坚固、实用,完全可以用着军事仓库。最为叹服的是,上世纪代的房子,所有楼顶面都有以备安装电灯的西式圆型装修,并配有安放电线的小圆孔。一叶知秋啊!足见将军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的追求意境和超凡的现代化思维。

民间传闻,抗战期间,一小队日本军人迷路闯入“光复堂”,望见正堂高悬着将军身着戎装、器宇轩昂的画像和军校的集体照,竟也奇迹般地集体敬礼,口称“太君!太君!大大的太君!”,丝毫无犯,恭恭敬敬退出“光复堂”。

人杰地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距“光复堂”400米之遥的邵水河对岸,小他35岁的牛马司镇老乡刘中心(前邵东县委书记)以地委书记的身份主政邵阳。

斗转星移,光阴如梭,物非人非。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光复堂”被政府征用为牛马司区粮食仓库,90年代空置后作价卖给当地村民,因长年无钱维修,被村民拆散后修路、修水利,还盖了许多民房,现残存一段高墙,12间大屋。近年省文物管理部门曾经试图恢复修整,现场考察之后选择了放弃。

人去楼空,可这断垣残壁依然在为将军朗诵着凝固的诗。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十七

赠王将军。

作者:无可朝代:唐体裁:五排勋高绝少年,分卫玉阶前。雄勇明王重,温恭执友贤。

功书唐史满,名到虏庭偏。剑彩浮龙影,衣香袭御烟。

搜书秋霁阁,走马夕阳田。急兔投深草,_鹰下半天。

野人盈邸第,朝客醉盘筵。位在将军列,官随宪府迁。

刻心思报国,吁气欲开边。选帅如公议,须知少比肩。

文档为doc格式。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十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勐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曹将军是魏武帝曹操后代子孙,而今却沦为平民百姓成为寒门。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曹家文章丰采却在你身上留存。当年为学书法你先拜师卫夫人,只恨得没有超过王羲之右将军。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开元年间你常常被唐玄宗召见,承恩载德你曾多次登上南薰殿。凌烟阁的功臣画象年久褪颜色,曹将军你挥笔重画又别开生面。良相们的头顶都戴上了进贤冠,勐将们的腰间皆佩带着大羽箭。褒公鄂公的毛发似乎都在抖动,他们英姿飒爽好象是正在酣战。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玉花骢图如真马倒在皇帝榻上,榻上马图和阶前屹立真马相同。皇上含笑催促左右赏赐你黄金,太仆和马倌们个个都迷惘发怔。将军的门生韩干画技早学上手,他也能画马且有许多不凡形象。韩干只画外表画不出内在精神,常使骅骝好马的生气凋敝失丧。将军的画精美美在画中有神韵,偶逢真名士才肯为他动笔写真。而今你漂泊沦落在战乱的社会,平常所画的却是普通的行路人。你到晚年反而遭受世俗的白眼,人世间还未有人象你这般赤贫。只要看看历来那些负盛名的人,最终已经坎坷穷愁纠缠其身了。

注释。

丹青:指绘画。行:古时诗歌的一种体裁。曹霸:唐代名画家,以画人物及马着称,颇得唐高宗的宠幸,官至左武卫将军,故称他曹将军。

魏武:指魏武帝曹操。

庶:即庶人、平民。清门:即寒门,清贫之家。玄宗末年.霸得罪。削籍为庶人。

卫夫人:名铄,字茂猗。晋代有名的.女书法家,擅长隶书及正书。

王右军:即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

这两句是说曹霸—生精诚研求画艺甚至到了忘老的程度.同时他还看轻利禄富贵,具有高尚的情操。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7)。引见:皇帝召见臣属。

承恩:获得皇帝的恩宠:南薰殿,唐宫殿名。

凌烟:即凌烟阁,唐太宗为了褒奖文武开国功臣,于贞观十七年命阎立本等在凌烟阁画二十四功臣图。少颜色,指功臣图像因年久而褪色。开生面:展现出如生的面貌。

进贤冠:古代成名,文儒者之服。大羽箭:大杆长箭。

褒公:即段志玄、封褒国公。鄂公:即尉迟敬德,封鄂国公。二人均系唐代开国名将,同为功臣图中的人物。

先帝:指唐玄宗。死于公元762年。五花骢:玄宗所骑的骏马名。骢是青白色的马。山:众多的意思。貌不同:画得不—样,即画得不象。貌,在这里作动词用。

赤墀:也叫丹墀。宫殿前的台阶。阊阖:宫门。

诏:皇帝的命令。意匠:指画家的立意和构思。惨澹:费心良苦。经营:即绘画的“经营位置,结构安排。这句说曹霸在画马前经过审慎的酝酿,胸有全局而后落笔作画。

九重:代指皇宫,因天子有九重门。真龙、古人称马高八尺为龙,这里喻所画的玉花骢。

圉人,管理御马的官吏。太仆:管理皇帝车马的官吏。

韩干:唐代名画家。善画人物,更擅长鞍马。他初师曹霸,注重写生,后来自成一家。穷殊相:极尽各种不同的形姿变化。

这两句说韩干画马仅得形似,不能传神。

盖有神:大概有神明之助,极言曹霸画艺高超。写真:指画肖像。

干戈:战争,当指安史之乱。貌:即写真。

坎壈:贫困潦倒。

赏析:

此诗当与前诗并看,互为补充。诗起笔洗炼,苍凉。先叙曹氏乃魏武之后,今却沦为庶人。然后颂其祖先业绩和辞采丰韵犹存于身。开首就抑扬起伏,跌宕多姿。继而写曹氏在书画上之用功进取,情操高尚。一生沉于丹青,不思富贵,不知老之将至。写“学书”是衬托,写“丹青”是点题。主次分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开元”八句,集中颂扬曹氏人物画的成就。“先帝”八句,细腻刻画曹氏描绘“玉花骢”的经过。“玉花”八句,写画马的艺术魅力,竟使真假难分,并以韩干之画作为反衬。“将军”八句,写如此精湛绝伦的画师,竟在战乱年代中落泊江湖,为画路人卖画为生,不禁发出世态炎凉之感慨,抒发自身晚年失意之怅惘。诗在结构上错综神奇、然宾主分明。情感上抑扬起伏,摇曳多姿。诗的结句,更为历代诗人所赞赏。清代翁方纲曾称此诗为气势充盛,“古今七言诗第一压卷之作”。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十九

题尉迟将军新庙。

作者:高适朝代:唐体裁:五古周室既板荡,贼臣立婴儿。将军独激昂,誓欲酬恩私。

孤城日无援,高节终可悲。家国共沦亡,精魂空在斯。

沉沉积冤气,寂寂无人知。良牧怀深仁,与君建明祠。

父子俱血食,轩车每逶迤。我来荐o蘩,感叹兴此词。

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

唯夫二千石,多庆方自兹。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二十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军中大旗猎猎作响,汉家大将将要挥师出征;看他横刀立马,气吞万里如虎。关塞悠远,春风难以企及,未到关前,就已经看不到春色了;关外,风卷沙尘,黄沙弥漫如云,遮天蔽日。军中鼓声,悲壮激越,直达遥远的沙漠;戍台烽火,阻隔着浩荡的黄河。想到将军所去之地,在那阴山之北;慑于将军声威,入侵的强敌已经求和。

定州:州治在今河北定县。

双旌:仪仗用的旌旗。汉飞将:指李广。

鼙:军中所用小鼓。悲:形容鼓声紧急,有酣畅之意。绝漠:遥远的沙漠之地。

长河:黄河。

天骄:原意指匈奴,此处泛指强敌。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八,一作《送彭将军》。诗当作于作者任左拾遗时。当时朝中大臣自宰相以下,出牧奉使,必有钱郎二人饯行诗作,名重京畿。其格律为平起式首句不入韵格,用下平声五歌韵。中二联对仗自然。首句三拗四救,平仄规范。

此诗风格近盛唐边塞诗。定州,在今河北。首联发端,把李将军比作汉飞将军李广。“万里独横戈”,评价甚高。“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颔联写戍边环境的艰辛。出句隐括《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黄云,沙尘暴,极言边塞荒凉。王维“黄云断春色”、李颀“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王昌龄“蓟门秋月隐黄云”、岑参“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高适“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颈联写军旅的豪壮。鼓鼙,一作鼙鼓,军鼓。悲绝漠,使动用法,使绝漠悲,意为敌军闻风丧胆。对句流水,由于军威震慑,敌人入侵的烽火在黄河以北就隔断了。这两句是对出征后的祝愿,非实景。尾联劝诫,意思是不要赶尽杀绝。阴山路,敌人的退路。故兵法,围城三面,留一面让敌人逃跑,避免死战。只要打胜了,敌人要求和谈就可以了。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赏析将军的泪水(实用21篇)篇二十一

原文:

赠郭将军。

[唐代]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将军少年时即从军边塞,在武威镇守边疆,现在银台门守卫皇宫。

天明时佩着长剑上朝去朝见天子,到了晚上便骑马垂鞭醉酒而归。

在家中看着爱子临风吹笛,看着美人在月下翩翩起舞。

昔日疆场的雄姿豪气,都宛如梦中。且与君趁这大好春光卉醉饮一场。

注释。

郭将军:名不详。或以为郭千里。郭千里曾为左武卫将军、左卫将军、金吾卫大将军。

武威:唐时的凉州,亦名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

入:一作“昔”。银台:宫门名,宫中有左银台门,右银台门。唐时的翰林院、学士院均在右银台门内。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帝星,此处用于比喻皇帝。

平明:天大亮时。拂剑朝天:佩带着宝剑去朝见天子。拂,意为揩,拭。此为挂、佩意。

薄暮:太阳将落山为薄暮。垂鞭:垂吊着马鞭。

形容人像玉树一样风度潇洒,秀美多姿。常用玉树临风形容男士帅气。

向:一作“腾”,一作“娇”。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畴昔:以前,过去,日前。雄豪:英雄豪俊之士。

春晖:春日的阳光。

赏析:

首联说郭将军从武威发迹,又晋升到银台门担任起护卫皇帝的重任。这两句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功勋卓着而且位高权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宠爱。武威武威郡即凉州(今甘肃一带),是唐朝军队与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作战的主战场之一。有人说此诗的郭将军是郭子仪。考郭子仪系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入京供职前,曾历任左卫长史、单于副都护、振远军节度使、九原太守等,均与武威其地不相属。可见,诗中之“郭将军”显系另一人,并非郭子仪。这里提到银台。据唐人韩偓诗《雨后月中玉堂闲坐》:“银台直北金銮外”,可见银台门内为翰林学士供职之所。李白曾奉诏翰林,此诗虽以去职,但还是忘不了那里的一段生活。

颔联两句说郭将军早上擦拭宝剑去上朝,晚上喝醉酒垂着马鞭回家,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工作顺利而且生活惬意。从这里可以联想到李白奉诏翰林时对自己受到唐玄宗礼遇的那种满足与自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鸾驾出鸿都,身骑青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这里对郭将军政治生活的描述也是对自己人生得意之时的回忆。

颈联两句写将军心爱的儿子玉树临风潇洒地吹着玉制的笛子,姬妾对着月亮翩翩起舞,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儿子很帅而且姬妾更美。这两句是写郭将军家庭生活的美满。这一切其实与前二句是密切相关,在朝廷上的得意才会有家庭生活的惬意。到此为止,前六句都在颂扬郭将军,塑造了一位功高得宠、生活惬意、潇洒豪放的将军形象。

尾联笔锋一转,从得意直落到失意,过去的豪雄事迹如同在梦中一般,如今失去权力和职务,成为一个失意之人。以前面的得意反衬如今的'失意,失意的悲哀更深,其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就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李白的惯用手法,诗的关键就在最后两句,前六句都是铺垫,都是为最后的落差作准备。因最后的失意,过去的辉煌都成了云烟。李白自己也是这样,从奉诏翰林到赐金放还,也是一个从高峰跌落的过程。“今日相逢俱失路”,深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意味,值得同情。

此诗格律为平起首句入韵式,但出律甚为严重,说明李白诗歌不为格律所约束的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上,此诗都充分表现了李白豪迈、直爽的性格以及其诗歌中一贯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关范文推荐

    快乐大扫除大全(14篇)

    作文是一种表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优秀作文更是能展现学生的独到见解和思考深度。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今天,是我们家

    写观察乌龟(专业17篇)

    优秀作文是展示作者才华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多读、多写、多思考,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将优秀作文与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自

    小学三年级暑假安全家长会教案(专业19篇)

    三年级教案需要经常进行反思和改进,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我们可以从这些三年级教案中发现一些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学们,安全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

    写道德品质(专业18篇)

    优秀作文在结构上具备清晰有序的组织,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作者的观点。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说起我身边高尚的人有很多,可是

    初中期末考试分析总结(专业13篇)

    考试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是否需要做出调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考试总结的范例,或许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写出自己的总结。当我还徜徉在圣诞节

    学生军训犯错检讨书(汇总17篇)

    通过写检讨书,我们可以在思考过程中梳理清楚自己的思路,并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大家写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的检讨书,以下是一些案例供参考。尊敬的教官:您好

    四季的树小学范文(18篇)

    优秀作文通常能够通过真实的材料和精彩的阐述给读者以鲜明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评点,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指导。我很喜欢春夏秋冬这四个季

    我改变自己(精选22篇)

    优秀作文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范文,这些作文在思想和表达上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亮点,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

    我最喜欢的颜色红色(汇总18篇)

    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一些引人深思的优秀作文摘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文字的力量和创作的魅力。

    蒲公英带给我的启示大全(14篇)

    作文是一种能够展现写作者思想和观点的文字表达方式,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春天来了,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