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飞雪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

在写作中,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灵感和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在下面的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课堂形式逐渐多样化。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让学生把学习数学与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做好目前的本质教学计划,让数学文化和各种数学计算方法真正融入课堂,才能起到锻炼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作用。本文就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出发,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意识的教学方法做一些分析,并总结一些实质性的课堂导入策略。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有效的数学计算过程引导”是数学课改倡导的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能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具体和形象,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数学素养。为了扩展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我们教师要把握住计算的各个层面,让学生在新时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成长起来,看到数学的本质,从真正意义上学会学习数学,循序渐进地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许多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方法给学生讲解知识,而学生则是通过“题海战术”来达到知识掌握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在短时期内有一定的成效,但不能长时间使用。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施教缺陷和漏洞,没有了新时期的引导策略,久而久之就会带给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形成对课堂和教师的依赖思想,自身的学习包袱比较大,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会降低。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新时期的教学模式,注重“数学计算”的引导过程,从本质上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当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提高了,在解答各种类型的数学题目时才能得心应手。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核心的过程,也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必须打好数学计算基础,在今后更高难度的数学学习时才能灵活多变,发挥出自身的解题优势。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教学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扩展数学计算的实例,通过各种类型的数学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效率。只有让学生形成积极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定式,自觉把握好小学阶段的关键时期。

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不可操之过急。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要通过日常的训练和不断的积累过程,才能起到“熟能生巧”的学习成效。因此教师要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模式,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做好引导工作,耐心地帮助其解决。在引导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切记不可“急于求成”,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如果给他们施加太多的学习压力,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作为学生生活中的好朋友,学习上的好帮手,“循循善诱”才是我们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理念。

总而言之,数学作为小学的一门核心课程,涉及许多重要和基本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起到了基础和奠基作用。一线的数学教师必须从当前的教学形式出发,淘汰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并采取新颖的课堂引导策略,才能引入数学计算的过程,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在有效的数学计算引导过程中,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日常数学计算的训练,培养其对数学的学习意识,循序渐进地扩展数学计算的实例,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计算效率。

[1]施红燕.扎实学习,夯实基础--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浅析[j].好家长,2018(74):177.

[2]谭和英.强化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提升数学教学质量[j].中华少年,2018(26):56.

[3]陆路.夯实基础,掌握技巧,培养习惯--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之我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100.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二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状况:当学生直接进行简单运算时,他们往往能正确计算出结果,但是把相同的计算放到文字比较多的应用题里边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列出计算公式并正确写出结果;还有的学生“逢应用题必错”,但是只要我给他读一遍题目,他们马上就能正确解答;还有一部分学生则不管是在考试中还是在平时练习中,往往第一遍会做错很多题,但是经过仔细读题,竟能改对不少……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很多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较差,结果导致对数学中的基本语言以及数学题目的解题要求都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

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逐步培养他们阅读数学文本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阅读数学概念及定义,加强学生对教材文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具有明显的逻辑性、概括性等学科特点,专业术语较多且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接触一些新概念的过程中,普遍感觉难度较大,不容易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仔细分析、详细解释数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带着学生反复诵读这些比较拗口的专业术语,以帮助学生强化数学语言,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前文已经提到,数学具有明显的严谨性、抽象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在数学的.阅读过程中必须多探究、勤思考,充分做到读和写的有效结合。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各方面发展都还不成熟,对于他们而言,做到这些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仔细理解每个数学概念的基本含义,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义等;要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而不是机械地模仿老师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比如,在学习“比例问题”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学校五、六年级的学生共有180人,五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比是4∶5,五年级和六年级各有多少人?”然后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将关键句“五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比是4∶5”换成不同的说法。

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了,兴致盎然的开始积极思考、认真探索。这不,经过思考,马上就有同学想出了不同的说法:换成“五年级学生是六年级学生的4/5”,“六年级学生相当于五年级学生的125%”,“五年级学生是六年级学生的0.8倍”,“六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多1/4”等。让学生在独自思考中把一种数量关系“换句话讲”,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和分析能力,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题目的本质特性,使学生进一步发散数学思维,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三、总结。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数学阅读的作用和重要性,只有充分重视阅读教学,才能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进行自主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三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较为发展缓慢的东北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出现更多的父母死亡家庭,随之而来的是很多的儿童变成了孤儿。他们有的能在当地得到家人或亲属的照顾,并按照入学年龄上学,有的则延缓了入学年纪。等到入学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令数学老师们感触最多的是,他们的数学成绩普遍差,最差的失分最多的就是他们的计算题,所以本文着重探讨这一问题。

孤儿;互相学习;巩固;夯实;计算能力。

从2011年毕业来到吉林省孤儿学校,接触到一群特殊的天使们,从内心里有一种责任在心中冉冉升起。我执教的学生们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学生,他们失去了亲生父母。他们没有了依靠。第一次熟悉校园,我看到一张张笑脸,那么灿烂。亲切的和我打招呼。后来我被安排到了6年级3班。一个年级偏大的年级。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到小学生的课堂。由于之前我从教的是初三的孩子,所以从讲课速度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上看都有点缓慢。之后我就调整了语速和教学进度。但是经过一次期中和一次期末考试,我就发现了,明明是掌握很好的知识点,在考试卷子上却出现了很大的漏洞。还有的同学三步计算只会第一步,有的同学最后结果还是弄错了。到2016年我已经在孤儿学校从教5年整了,交了三个六年级毕业班,一个完整的4到6小学高年段数学小循环。为此对所交学科,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做一个相对全面的解析与研究,努力找到适合孤儿学生的解决方式方法。

接触到的第一个班级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班级是一个全新的班级,就是这些学生是新招生过来的学生,他们被分到了一个班级。全班级20多名学生,明显思维相对活跃。但是由于新到了一个环境,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还是略显拘谨。但是数学课堂上还是比较活跃的。几次测验发现有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好,但是题目还是没有答对。渐渐发现有的学生会有抄袭现象。这种学习上的陋习可能是在原来学习环境中,缺乏家长的管教,老师的监督,自然会有习惯抄袭。那么就这样欺骗了自己。而其他班级的学生在学校已经学习了几年,也适应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自然除了理解能力差跟不上的同学,其他同学不会明目张胆的抄袭作业。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会将即将布置的作业放到课堂上来完成,自己进行监督。每节课抽出5分钟进行练习题目。这样会有效的规避一些投机取巧的同学抄作业的陋习。学生做完题目立即批改,慢慢养成了习惯,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一些提高。最后在总复习中,学生也很轻松的完成复习阶段工作。以上是我发现学生的自身习惯导致数学计算出现问题得到解决的方式。随后我又从5年级开始执教。五年级班级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学生出现了小面积的传染疾病,有十多人被隔离,有将近两周时间没有上课,期间有给学生补习,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这个年级的数学出现了分数,小数的乘除法计算,估算,运算律的应用。这些问题一旦掌握的不扎实,到了六年级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知识上的漏洞。一旦一个人的惯性思维出现了,之后就会很难纠正的。曾经在历年试卷中发现过经常考察一些特殊的同学们容易马虎的题目。但是我发现我的学生们并没有在那些题目中出现很大的错误,而是自己平时因为自己的错误导致的错误题目。但是这些题目在平时纠错的时候老师已经进行过反复强调了,结果还是徒劳的。由于从教两个班级学生,学生中有一些学生来学校之前没有进行正常的学习,有的学生年级偏大或偏小,班级同学的教学反馈也是不一样的。

计算题目的时候仔细认真程度差,因为孤儿学生从小缺乏安全感,遇到事情没有依靠,没有主心骨,所以就连学生中也没有一个敢于较真的精神。他们就会依赖老师的对与错,并不会自我进行知识的再加工,再判断。所以对于学生很多学生并没有任何的探索精神。因为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只去关注少数学习好的同学,还要面向全体。针对于大部分薄弱的同学,针对于计算问题,我有采用新的策略,同一个问题反复练习,进行同类变式。再进行同类变式开始开展的不错,后来再进行考察发现有的同学还是屡次出现相同的错误。这让一个新的问题浮出水面,就是学生知识掌握的肤浅,没有主动复习钻研的主动性。为此我将班级同学分成小组,有一个担任小组长,组长检查组员计算准确与否,随后从计算题库中选择题目布置给小组成员,组员做对了组长加分,组员相应加双倍分数。这样的带动下,我顺利完成了这一批学生的教学任务。这两年,招生的孤儿普遍年龄偏小,原因是上学有的比较早。有的家人想早早的把学生送到学校来,出现了一些学生9岁就读到了4年级。由于我们的班额小,所以相对于全体同学,一个班级出现2到3名这样的学生的话,学生的理解水平就会降低。体现在数学学习能力上九更加明显了。有的同学书写偏慢,单位时间内布置的计算题目根本完不成,数学理解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很好的动笔能力。这种方式是学生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能力,特别是语文学科更需要很多的文字书写速度。经过调查,孤儿学生大多数在完成作业方面会先语文后数学,由于数学需要很多思考时间,学生们会把思考时间较少的语文先写完再去写数学作业,所以由于没有家长监督,学生的学习时间少,久而久之教师更乐于经计算的作业布置给学生。但是有的学生并没有认真对待,或者急于完成作业而去进行计算。特别是写作业慢的同学,更是跟不上趟。最后他们也只能草草收兵,交上作业,应付了之,所以中后的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较慢。针对这一个严重现象,我会建立特殊学习小组,让每个班级7到8名薄弱学生利用活动课时间或者大课间时间到办公室来一对多辅导。并进行面批。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也不用担心有同学比他快了。这样落下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才能补上来你。我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并解决了学生出现的关于计算的问题。今后还会继续从学生心理发张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让策略更加丰富。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就小学数学综合课“发展能力”的培养,应着重注意一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学在阅读中感悟数学培养能力:引导课堂争论,培养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创造一切机会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加强操作,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激发交流兴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作者:赵坤芝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唐县高昌镇淑吕小学,河北,唐县,072350刊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20xx“”(18)分类号:g623.5关键词:素质教育培养数学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五

数学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应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发展这种能力。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在课堂上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扬创新精神,改进教学方法。前不久,县教研室李主任在我们学校上了一堂初一数学观摩课,内容是“同类项”这一节,这堂课首先由问题:小李有长方形(长为a,宽为b),正方形(边长为x),正方体(棱长为y)各2个,小刘有同样的图形各5个,两人合起来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正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有几种算法?由学生列出代数式:

(1)2×4χ+5×4χ或(2+5)4χ。

(2)2ab+5ab或(2+5)ab。

(3)2y3+5y3或(2+5)y3。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本,课堂气氛活跃。以前我们都是先把同类项的定义、合并的方法提出,然后讲解例子。学生是被动接收知识,这种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听来枯燥无味,不能体会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而李主任这堂课最大的创新就是培养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注重了过程反馈。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

例如,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可以通过教具移动圆周角顶点的位置,让学生观察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位置关系,通过观察,应当认识到有些问题的答案不唯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猜想,然后证明;当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或外部时,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又有什么关系?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打破习惯的思维模式,发展思维的“求异性”,一题多解、多证,就是很好的体现这种模式。

应用性、探索性、开放性试题在中考命题中占有一定的份量,这是考察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试题,也是时代赋予的特色。

分析:此题是开放发散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题中截法似乎较多,实质上只有两种,即12厘米,30厘米,36厘米和10厘米,25厘米,30厘米。

解决一个个开放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一次次。

[1] [2]。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六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所有数学学习的基础,这项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在以后漫长的数学学习道路上的解题能力。因此,端正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不仅要传授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也要督促学生加强计算练习。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学生的计算能力将取决他们在小学阶段得到的训练和积累。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的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和灵活的进行计算,并且教师能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机械地灌输数学知识给学生,不如使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学任务,还可以得到极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练习,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简便有效的计算方法。其次,改善训练形式,寓教于乐,在注重练习强度的同时变化不同的训练方式,例如使用游戏和分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上黑板完成限时的计算题解答任务,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适当的奖励。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直观的发现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外数学家的励志故事来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学生只有在理解了计算方法,才能够熟练运用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在教授两位数乘法的时候,在讲解16×11的过程中,可以先列出16个11相加的式子,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乘法的实质是相加,先求出十个16相加是多少,再加上剩余的一个16,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两位数乘法先分两步乘,再相加。通过更多的实例教学,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运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运算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以及书写的规范。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训练学生在审题的时候能够看清数字和符号,观察数字之间的联系,抓住题眼。第二,训练学生能够明确计算的顺序,例如,先乘除后加减这种基本的运算规律。第三,训练学生能够使用最合适最简洁的运算方法,例如,将一些可以凑成整数的数字组合在一起先运算,并且要求学生记住一些特殊的数字组合,像25×4这些组合等,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多种方法解题。第四,要督促学生养成解题后及时检查的习惯,培养学生验算和估算的能力,这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数学计算的准确度和熟练度取决于训练的频率,口算的能力也对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对于计算能力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因材施教,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并且不断加深训练题目的层次,逐渐提高题目的难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时刻保持耐心,用鼓励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练习。训练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以增加一些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1.常见的错误原因。

第一,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急于得到结果,容易因为数据较大或算式繁琐而失去耐心,而因此看错题或选择了错误的计算方法,造成计算结果的错误。第二,小学生学习时的注意集中力不够,不仅容易在审题、演算的过程出错,甚至在将上一行的文字抄到下一行时都容易出错,这样肯定会得到不正确的计算结果。

2.对应措施。

重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在计算时,熟练运用连贯的解题步骤,解题的过程中,聚精会神,一气呵成。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例如,事先准备100道计算题,将这些题分成五到八组,规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每一组题目,每组题之间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并且在每一组题做完之后立即进行讲解,让学生对错题进行订正和记录。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要一味的追求做题的数量,提高效率才是最科学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明白做一题对一题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每一次练习,每一道题的重视程度,并且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错误,对于易错的题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以达到训练的目的。高效率的练习也有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耐心,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小学学习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教授学生科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七

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知识是逐步积累的,到了高年级,有些计算题综合了多方面知识,如果未能熟练掌握以前单个的知识点,就无法有效解决综合了多方面知识点的计算题。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计算教学贯穿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但是纵观实际,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计算,他们觉得计算易教,不太重视教学的研讨,导致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普遍不高,再加上深受学生兴趣、态度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学生计算时频频出错。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什么是简算?实质上是严格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征,有效借助运算定律、性质等,让计算过程更简单,其能有效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等良好习惯,还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学生要想更好的进行简算,就必须有效依据各种定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掌握这些运算定律,还可以运用简单的计算方法,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说白了就是通过计算实践,让学生深入领悟简算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简算意识,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切实提升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只有充分注重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具体如何做呢?其一是认真审题。纵观实际,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看题非常快,拿起笔就算,导致错误频出,如运算顺序错误、抄错数据等等,对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细致分析,全面思考,最后动笔计算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学《运算定律》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连一连”比赛,其实就是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在一起,如果这两道算式得数相同,就起立证明自身观点,看谁的反应快,如有同学把以下算式连在了一起(84+68)+3284+(68+23),该同学站起来又坐了下去,借助该时机,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必须仔细看题;其二是自觉检查和验算,尝试着独立纠错。检查也好,验算也好,都非常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有效解决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有效借助逐步检查提问方式加强引导,如:题目数据抄对了吗?数位对齐了吗?自己验算一遍,计算有误吗?在具体讲解时应传授给学生不同的验算方法,如:逆算法、估算法等等,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及时检查、发现出错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养成自主检查的好习惯。

学生的学习实质上是反复认识、实践的过程,自然避免不了出错。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受年龄等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导致他们很容易遗忘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前一位退了1,但学生在具体计算时就忘了减1。对此,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深入分析错误原因,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及时纠正。教师可以在学生出错的地方加上评语,充分说明錯因,如:粗心大意、未能熟练掌握哪方面知识等等,让学生深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来做,深入巩固正确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给学生分析错因时必须因人、因题而异,对于该计算题,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做错了,那教师就需要集中讲解,分析错因;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弱、经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需在课后多花时间、多投入精力辅导。另外,还需有效归类学生的错题,把其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通过反馈,深入了解学生改正之后的效果。在进行改错题型练习时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如先判断对错,紧接着找出错误原因,再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最后改正,可以适当借助比赛形式——小医生找病因,加深学生对计算知识的记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就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给学生布置不同的计算题目,以此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学生讲解每道题,如果学生没彻底弄清楚,到最后就会不了了之,没懂的地方学生还是不懂,如此,练习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原有意义。在此情况下,教师需加强课后练习,有效借助合作,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真正达到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常有这种情况发生:老师明明用了很多时间讲解计算知识,但是交上来的作业却不理想。对此,要想提升练习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加强课后练习,或者是利用合作的力量,让学生互评作业,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精心选择几道比较典型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在讲解下节新知识之前,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批改,大家一起讨论各个成员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分享自身的数学计算思路,从而奠定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规定——充分体现基础性。众所周知,运算是体现小学生基础数学能力的一项指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在如何进行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工作上,必须不断尝试、不断实践,紧密结合实际,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八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必学科目之一,其对于学生今后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而计算教学属于小学数学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本文也主要对其进行了分析。

计算能力属于小学数学必要的基础,学生计算能力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小学数学成绩高低,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会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但是,到底要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也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直都知道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也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积极的参与到计算训练以及学习活动中,进而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的[1]。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来设计一个符合学生心理以及兴趣的教学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1)小学生因其年龄比较小,对于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并且还喜欢动手,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自主操作,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能有效地提高自身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加减法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加减法竞赛活动中,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操作实践能力。

(2)除了上一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数学生活情境教学,这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进而就能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小明有9个苹果,他想分给妹妹和弟弟一份,你们觉得一人几个苹果才公平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在加强计算训练的过程中,口算能力训练是其中一个重点,也是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抽出时间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听算、卡片计算、课件计算等方式,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从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除法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五分钟采用听算的方式,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除法进行回顾,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口算能力。除此之外,笔算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计算规律相关知识讲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规律,将其更好地应用计算过程中,从而才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实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这一目的[2]。在对学生进行笔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笔算的方式与技巧。最后,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估算以及简算能力,这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这些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推升,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计算能力,从而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这一目的。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正确的计算习惯,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因为失误、粗心等现象所造成的计算错误,这也是小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一样要从每一个细节开始着手,以此来督促学生养成科学并且正确的计算习惯,具体措施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工整、规范等计算习惯,长期以往下去,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就会回出现字迹模糊、粗心失误等问题,从而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在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教师应该让学生多次进行审题,以此来让学生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长久下去学生计算习惯也会更加良好,进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3)在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等习惯[3]。在数学计算过程中,验算是学生对自我结果的检查,通过验算检查能够更好地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等计算习惯,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从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四、结语综上所述,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其对于数学成绩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计算训练,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九

计算能力是研究数学知识和有效设计数学思维的重要前提。但正如今天在我国小学看到的那样,一些教师没有认真对待他们的计算能力,许多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因此,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可能性是当前教师探究的重点。

引言。

在小学里,学生可以通过提供小学来提高数学思维。计算能力不仅是小学生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小学生基本需要数学学习的基本条件。计算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不必反复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是必须能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以便在数学教学中为他们提供知识。例如,三年级需要进行乘法计算,以便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计算能力,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小学的计算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人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2.2构建合理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需要由教师耐心的进行辅导。而且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课上注意力并不集中,也缺少耐心,很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吸引。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为小学生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小学生注意。比如,在《乘法交换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来吸引小学生注意,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取得理想的数学学习效果。在课堂上利用两数相乘的方法,来让学生计算两个因数在不同位置上的结果,以此来掌握这一知识点。

2.3“高效算”

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良好的计算习惯密切相关,而良好计算习惯需要教师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的计算习惯在计算实践中可以呈现出来,例如学生在练习中、考试中如何使用已经学习到的计算方法、计算的效率如何以及自我检查的情况等等。基于此,数学教师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将培养计算能力整合到教学设计中,在板书设计、环节设计、作业设计、目标设计中都要体现严谨认真的态度,发挥教师的榜样效应,潜移默化的引导与影响小学生形成严谨的计算态度,进而达到“高效算”的目的,使得学生能够算一道、对一道。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反复要求学生“一对题目;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结果”,引导低年级小学生在日常计算中不要出现“马虎”等问题,使得小学生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4让每位学生过好计算关。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數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否则到高年级是寸步难行。主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来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和速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简而言之,促进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成功毕业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结合质量和新课程积极转变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允许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使学生“积极计数”的计算情境;实践活动和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地计算,来培养他们的习惯“高效有效”。

[1]廖鑫华.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和方法[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72-574.

[2]邱华华.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方式分析与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09-511.

[3]肖舒方.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46-248.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十

2.课前预习式阅读;。

3.课后复习式阅读;。

5.系统性通读式阅读:对整本的教材或参考书籍开展系统性通读式的阅读;。

6.温故知新回头式阅读:初中时,根据需要可以翻一翻小学教材;高中时,根据需要可以翻一翻初中教材,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起新的更稳定的知识结构。

老师在指导阅读时,也要讲究方法,同时也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激发出孩子的兴趣。

1、讲述自己的故事:指导学生读书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自己小时候读数学课外书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多种奖励举措,让孩子读书热情不减:奖励图书、委任做数学小报编辑或主编、奖励到图书馆读书、给家长发“奖励孩子买书通知单”等,用新媒体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引向深入。

3、说一半留一半:从书中的一个有趣的例子引入,采用“说一半、留一半”方法,吊起他们的胃口,激发读书求索的欲望。

4、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读书时,注意教给他们“做记号”——《深度学习的七种有力策略》一书中强调:你标记得越多,将学到越多。

5、读议结合:为了更深一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说数学”、“议数学”,以说促读,以议促读。由于受认知发展不同的影响,学生阅读和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特色。在阅读之后,组织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穿插交流一下。让学生分别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诠释同一个定理,提高学生的语言“互译”能力。

6、读用结合: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阅读生活本身这本大书。不仅鼓励学生学会用眼睛读,还要学会用耳朵去阅读,用手去阅读;不仅会读课本,读教辅,还要会读生活,读生活中的数学。

7、不同学生区别对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殊性,也造成了我们教学的难度。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过“因材施教”,我们现代更需要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在我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时候,都需要这样的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需求。

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完了以后,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阅读,你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等学生说完后,教师又提出几个问题来反问学生:通过阅读,你认为比和除法、分数又什么关系呢?你是怎样理解的?把你理解的内容和同座位交流。引导学生自阅读不断地思考,从而让学生自己在阅读思考中学握知识点,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首先,阅读的动手习惯表现为动笔圈画,划注引思。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符号表示来不同的意义,以强化阅读重点与关键,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特别是在进行“文字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边读边画的习惯,把初读题目时遇到的注意点圈面出来,解题时就会留个心眼,醒目的记号会提醒自己。

其次,阅读的动手习惯还表现在动手操作方面。导学生养成边看内容,边动手实践的习惯,通过亲身剪、拼、折、量、摆、面、观察、比较、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然后观察比较得出面积计算的公式。可见动手操作的习惯,感悟新知,深入理解。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而积公式时,都是让学生有助于学生经历新知识的探索过程,直观形象,便于学生建构新知。

阅读的动手习惯表现在动笔列举演练方面。读中演,尝试演算验证推理:读后练。形成技能技巧:练后再读,反思失误。总结经验,回顾内化。典型的就是计算的阅读,当学生理解领悟了算理,知道了计算的运算顺序后,就应该多加练习计算题的计算,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又如解决问题时遇到有多种解题方法时,通过尝试演算每种解题方法,在比较中得出较为简单易行的解答方法,内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未来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学生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认真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创新教学途径,不断的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有效的发展和进步。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十一

计算是学习数学这一学科要掌握的重点内容,计算作为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不仅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贯穿始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占有较重的位置,所以,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提高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能力属于小学数学必要的基础,学生计算能力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小学数学成绩高低,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会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但是,到底要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也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直都知道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也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积极地参与到计算训练以及学习活动中,进而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的。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来设计一个符合学生心理以及兴趣的教学方案,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自主操作,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能有效地提高自身计算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在加强计算训练的过程中,口算能力训练是其中一个重点,也是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抽出时间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听算、卡片计算、课件计算等方式,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从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正确的计算习惯,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因为失误、粗心等现象所造成的计算错误,这也是小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从每一个细节开始着手,以此来督促学生养成科学并且正确的计算习惯,具体措施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工整、规范等计算习惯。

(2)在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教师应该让学生多次进行审题,以此来让学生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

(3)在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等习惯。在数学计算过程中,验算是学生对自我结果的检查,通过验算检查能够更好地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其对于数学成绩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计算训练,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十二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对策要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活动,专门进行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训练要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有效练习;计算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自我意识在增强,最终确保小学数学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课堂教学对策为出发点,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有效地建议。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如果能够让学生具备准确、快捷的计算能力,能够为后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本文以课堂教学对策为出发点,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有效地建议。

小学数学课堂上要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活动,专门进行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针对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小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应该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小学生往往存在计算不准确的问题,数字抄写出现错误,数字技术出现误差,读题不认真出现误差等,这些问题都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无法完全集中相关。所以,教师就要专门训练学生仔细认真的计算习惯,可以要求学生完成4-6道计算题,然后对比正确率,如果出现错误就还需要做4-6道题,这样就可以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其次,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数学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总是有一部分的同学无法正确计算,教师要针对这些计算后进生进行专门的训练。例如:每次完成计算教学之后,就叫这些学生在黑板上进行验算,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这样能够保证这些后进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另外,对计算方法、技巧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其实,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养成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技巧。例如:在“抄错”这个问题上,可以在平时做题时边轻声读边写。要读出来,当然就得认真看清楚数字了。

课程改革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新要求,要求教学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样的需求也对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所提出的要求相适应,所以为了满足新的情况所提出的要求,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计算训练要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有效练习。首先,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训练内容。例如:口算的训练就可以形成多元化的设计。諸如:口算卡片训练、口算小组竞赛活动、口算网络游戏、学生出口算题目等。其次,要开展长期的训练。计算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所以教师必须要经常性地开展计算能力的训练。当然要注意少而精地练,细水长流地练,而且采取一定的表扬或鼓励措施,学生就会很高兴地去做,努力去完成每一道题,以这种“短频快”的步子去练,错误明显减少。另外,要开展估算能力的培养。估算能力的形成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检验计算结果,而且这种计算能力能够帮助我们预知计算结果;可以提高数学分析能力;可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检查结果是否基本正确。具体做法就是在每一次的数学计算之前都先让学生进行估算,而且还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快速估算的方法。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自我意识在增强,所以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自我训练,在自我训练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能力。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例如:在进行简便运算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网络上的简便运算可以学习一下,就提了出来,诸如16×17=的计算过程可以包括:

(1)16+7=23。

(2)23×10=230。

(3)6×7=42。

(4)230+42=272。

学生简算意识不强,学生的计算方法不够合理、灵活,到了小学高段,计算的方法应灵活多样,从多种解法中选择合理的算法,达到算法最优化。虽然教材上没有这方面的说明,但是完全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运用,提升技术思维的多元化训练。其次,数学计算的快速性也至关重要,因为一场考试中,每个题目都有相应的时间分配,如果孩子的运算能力差,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准确且及时计算出正确答案,势必会影响到其他题目。教师在组织计算方面的自我训练的时候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去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对策要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活动,专门进行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训练要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有效练习;计算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自我意识在增强,最终确保小学数学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焦小亚.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5).

[3]韩淑惠.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错误归因分析及策略--想“8+5=3,13-4=17”所想[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11).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十三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讲到阅读,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语文的阅读。可是,生活中除了语文的阅读,数学的阅读也无处不在,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教学同样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就是课前预习。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感知教材,从而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预习前,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不同,对于阅读方法的要求也不同。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有顺序的看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等。在读题目的时候,逐字逐句阅读,反复阅读,学会圈出关键字,对书中的图、数、式、问题或者解题过程要注意模仿,记住类型题、典型题。

通过课前对数学课本的阅读,学生初步接触学习内容,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理解。指导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完整地、仔细地阅读一遍,对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再次进行强调,教师在学生阅读时要巡视课堂,出现问题给予解决。阅读时要让学生看懂内容,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新知识能举一反三,注重边读边想,总结规律。

这样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归纳能力,使学生不受课本上现成的结论左右,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新知识。

学生在学完新课后,要定期进行阅读、复习,从而进一步理解、消化新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对于课后阅读,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边读课本边回忆老师当时是如何讲的。

(2)注意整理归纳,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样的阅读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数学认知结构。此外,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老师准备有趣但有一定难度的资料供学生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数学素养。在教学中,开展以阅读为载体的数学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写数学日记、制作“我眼中的数学”手抄报、“比比谁的知识多”等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数学阅读过程与一般的阅读过程一样,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课本的感情,在阅读中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十四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方面显出过于简单之弊端,数学思维没有得到凸显。下面,笔者从数学化、凝聚、互补与整合等几个方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的主要策略和实践体会。

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课堂远离生活。如对于《简单图形的认识》的教学,对于“三角形”,教师常常手持三角板,告诉学生这个三角板就是三角形,由三个角、三条边组成;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个角、三条边”的图形,告诉学生这是三角形……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误会:老师手里拿的三角板是三角形,黑板上画的是三角形。其实不然,数学中的三角形是图形,不单指老师拿的三角板,也不仅仅是画出来的图形,这仅仅是具体的三角形的特例,而不是三角形的一般的概念。也就是说,这样的直观教学法虽然生动、直观、形象,但颇失数学化。其实,教师用这些三角形特例,也就包含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日常教学中的使用的三角板,但应注意生活化教学向数学化——数学模型的过渡。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个三角板就是三角形。如果细细思考,显然,这种说法是不科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像三角板一样,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这样的概念和定义才是数学化的定义,才是严谨的、科学的。再如,对于加法和减法的学习,教师只教给学生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列式计算、简便运算等,没有对“数学化”而有所揭示,忽略了顺序化的教学。教师应该让小学生明白,正数的加法是“量的增加或增多”、减法是“量的减少”,这样的话,学生在计算时,会根据加号、减号而初步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如64+24=40的情况不罕见,因为学生把“+”看成了“-”,而在检查时,只要稍微观察题目,就会发现64+24一定得大于64,这样,学生学会的不是解决一个计算题的问题,而是掌握了数理和数学思想、数学思维。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小红第一天看了20页书,第二天看了32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容易列出算式20+32=52(页),而如果有学生写成32+20=52(页)的话,有同学就会认为是错的。原因就是平时的教学中,忽略了数学式与生活原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单线”思考。但如果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学生能理解a+b=b+a,而在实际运用时,则又显得“短板”。

二、凸显“凝聚”性——突出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凝聚”在数学中领域,是新名词,是指由“数学过程”向“数学对象”的转化而构成的算及极其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如加减法在最初的计算作为“过程”而运用,如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的“凑十法”,教师注重过程的讲授,即如何“凑十”,如8+6的计算,将6分为2和4,8+2=10,10+4=14,从而得出8+6=14,这样,凑十法的计算作为一个过程而引进教学中,但不能就此止步,应转化为其他运算,在其他运算中,实施进一步的加减运算,如8+6=14,由此再让学生举一反三14-6=8,14-8=6,也由8+6的凑十法的计算,再给出更多的6+7、9+4、8+9、5+8等等的计算,让学生熟能生巧。另外,加减简单计算,也是为了以后的更为复杂的计算。一般情况下,简单的加减计算,被作为计算的过程而渗透和引进,即代表了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两个数相加,得到结果是和,两个数相减,得到的是差。在以后的学习中,这个过程被视为特定的数学对象,由这个对象,去研究其各种性质,如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这样的心理表现形式,也是数学的思维表现的基本形式,就是“凝聚”。

再如,对于分数的教学,教师们从分数的形式而定义为“两个整数相除的值”,而不是“两个整数的比”。这就要求我们把分数的教学,不能停留在整数的除法的层面,而应该把分数当作一个数来研究。如2/3,不能单单理解为是2÷3,而就把它当作一个特殊的数——非整数而研究,再在此基础上将它们看作“一个数”——“一个对象”而实施加减乘除等运算。

三、注重“互补与整合”——突显数学思维的.重要特征。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一些概念、定义等方面的东西,学生们容易借助于最初的物体形象而去理解和解释,如对于分数1/2,上课时,教师呈现一个大西瓜一分为二的情境,然后引出1/2的概念,呈现一个圆形的月饼,将月饼分为四部分,再指出其中的一块,占总体的1/4……这样,再提到分数,学生脑海中马上意识到分数是圆的一部分。这样的理解显然与分数的概念相差万里,其实,这样的教学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则停留在某种特定的解释中,而实际教学中,又不能将这种解释全盘否定,视为互不相关、彼此独立。经过实践证明,局限于“分数是圆的一部分”的方法,会给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甚至是严重的概念错误。新课改下,把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作为教学的重点,作为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同,方法也必然各异,如凑十法的教学,教师教学了8+6=14之后,给出8+7、8+9的计算,学生们会仍然采用凑十法,将7和9分别2和5、2和7再计算,也有学生会在8+6=14的基础上,直接进行计算8+7=8+6+1=14+1=15,8+9=8+6+3=14+3=17,这样的思维,教师不能因为不合教学的要求而断然“断之”“斥之”,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事实上,这样的想法的学生,也是“互补与整合”的思维优化的方式。数学以思维和逻辑而凸显出其数学化,数学教学应改变重视知识、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式,应凸显其思维形式和思维特征,只有落实这一目标,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十五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在具有从课堂获取相应知识的能力之外,也应该具有在课堂之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所遇转化为自身知识的能力。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无疑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笔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重点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首先教师应对教学大纲有着熟练的掌握,知道重点与非重点,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应做好充分准备,在哪些方面是学生比较吃力的,而哪些方面又是较容易掌握的,我们应该做到合理分配时间,争取课堂的最大效率。对于小学的学生教育,教师能较容易地把握住学生的思路。比如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文,一般学生在审读课文时会注重课文的叙述结构并无形中进行记录,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我们可以提到闰土的变化,这样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自然会多留心文中关于闰土描述的相关语言,来找出闰土变化的过程,自然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叙述方式。

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自然就应该把学习的“大权”交由学生掌握。笔者曾走访过多个学校,发现勇于提问的学生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是很多学生担心自己的问题过于简单而招致同学们的嘲笑;二是担心自己没抓住关键问题,老师不耐心解答。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我们必须纠正,鼓励我们的学生多提问,在发现问题之后,要善于借助图书馆的资源,或者通过与同学商量等方式加以解决,在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再向老师说明问题。笔者就常常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久而久之,课堂的提问率升高了,发现的问题多了,效率自然高了起来。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探究精神。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扶持,在学习中要做到合作学习。这里的合作学习一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二是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实现。首先应根据班级多次语文成绩的平均成绩对学生进行有机分组,力求做到每组学生的平均分数尽量一致。人数也应进行限制,过多或过少都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每组人数在4到6人之间,对于合作学习最为合理。学生之间可以互提问题,并讨论解决。也可以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甚至比赛,来互相促进。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相对于学生之间的合作要困难些。这就要求教师在班级里有较好的“人缘”,学生愿意与你分享他的问题,愿意与你一起解决一些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之后,作为老师要抓住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做,作者为何表达这样的感情等,要将问题逐步深化,才能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层次迈进。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时,教师也不应该急于公布答案,要知道答案是最能限制学生思维的东西。我们应做好引导工作,找出学生问题之所在,然后剖析问题,逐步找出解题的关键点,以达到解题的目的。在问题解决之后,要进行适当的思维扩展。例如在课文《白杨》中,作者通过描写边疆艰苦自然环境以及白杨坚韧挺拔的品格,借物喻人,赞美了边境建设者无私奉献、坚韧的高贵品格。在找到文章主旨之后,也要对“借物喻人”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可以提出问题,例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借物喻人的案例,其实这种案例很多,菊竹兰梅等都有其特指的精神品格,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借物喻人的`手法很常见,稍加提醒更容易使学生明白借物喻人的手法,并应用于日后的写作中去。

三、在课外训练中提升探究水平。

提升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离不开良好课外阅读的奠基。现在市面上针对学生阅读训练的参考书良莠不齐,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以供课外阅读训练所用。在课外阅读训练中,学生应做到多种感官并用,才能在阅读中获取最大效益。

多查,这是阅读时必须做到的工作。对于小学生而言,积累的汉字尚不足以使其完成所有的阅读任务,在阅读时遇到陌生字要赶紧翻阅字典查找其发音、常见用法等,并在专用的生字记录本上记录下来。在一篇文章中一个词语的不懂完全有可能找不准文章的主旨,而对文章不能理解。在阅读训练中经常翻阅字典,可以养成多动手的好习惯,也使汉字的积累量有所增加。

多问,读文章的过程中要多向自己提问,并带着疑问继续向下读。这样可以在自己的问题中将文章有机地串联起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可有效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多画,这里要求在阅读的时候要对感觉重点的语句或者词汇进行简单的标记,以保证在解题的时候能够有更快的速度找准关键所在。学生自身应该有其独自的标记方式,比如陌生字画圈,中心句画横线,关键词画三角形,重点语句画波浪线等,都可有效地节省时间。

多记,就是指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以及一些好词佳句等记录下来。读后的一些所想所感,心灵的触动等,都可以写下来,日后与同学老师交流,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有所提高的。

四、结语。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在阅读中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解决,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为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切实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探究新型教学模式与方式,并根据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不断提升。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十六

阅读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一种工具,数学阅读是通过阅读获得数学信息,再对数学信息进行分类、加工等,从而获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提升自身的数学修养,反过来更好地运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意识、数学的方法去探索世界。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其它能力的起点、基础。因此,研究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也成了数学界的热门话题。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诸如数学阅读与他科阅读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恰巧地应用那些心理理论、教育理论和认知理论,使数学阅读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等。笔者仅从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一谈个人的收获与体会。

一、概读、体验情景。

不同的实际问题有不同的实际背景。概读中如果安排学生体验一下该问题的情景环节,体验往往与联想、想象交织在一起,如读后要学生想象一下:该问题是怎样一幅情节生动的人物故事画,或是怎样一幅俊秀的山水写意图,或是怎样一首动人心肠的优美诗句。经过这样的体验、欣赏,便可激发起学生对该问题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立志、发愤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意志。这一环节要把握好度,防止过度,影响学生数学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此时的体验欣赏并不是文学的`欣赏,不是目的,只是为解决问题所做的一个情感准备,是一种助推器。如例一:公元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其震级之高,破坏力之大均为历史罕见。震后国家防震局准备在汶川再建一个地震观测站c,地址c是在一个三角形区域的一条马路on上,在这个三角形区域的一条马路om和另一条马路mn上原有一个地震观测站a和地震研究所b。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尽量让两站一所资源共享,准备新建的观测站c应建在on的什么位置。

(1)a、b到c的距离相等。

(2)a、b到c的距离之差最大。

(3)a、b、c三地的距离之和最短?

解决这个问题时,就要安排学生阅读后体验联想一下汶川地震发生的悲惨情景,国际国内志愿着救灾的感人故事和此刻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等。这样的铺陈,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精神动力。

二、细读建立数学模型。

细读这一过程要在老师的指导和参与下阅读,要将读与思结合,经历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这里“伪”“粗”指问题的背景,问题的载体。不同的数学模型有不同的背景,就是同一数学模型也有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呈现形式。这里的“真”“精”指的是该问题涉及的数学过程,数学术语,数量关系等,这些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材料,研究的核心。然后确立可建立的数学模型是统计模型,概率模型,函数模型,方程不等式模型或是某类几何模型。然后回忆该类数学模型的相关知识,为解决问题做好了物质准备。

三、析读明晰数量关系。

析读这一阶段,教师先要简介一些呈现数量关系的方式:有显性方式。如材料中的“和”“差”“倍”“份”等关键字眼,也有隐性方式。这一阶段的教学除了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更要很好地促使学生发挥合作交流的效能,防止老师过快给出结论,要给学生给足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在他们自主探索,亲身体验,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自己遇到的困惑,分享个人与他人的成果,在这一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迁移、内化、叹服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境界,这一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不仅学生数学能力会得到质的提升,甚至对促进学生人的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尤其不要悲叹,启而不发,还要允许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迷路、挫折,甚至是失败,这些都是学生生存、成长、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失败也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可能是对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四、研读探究解法。

这一阶段是在解读明晰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数学解答的过程,也就是将数学模型具体化形式化的过程。因此,这一阶段要在前阶段交流成果的基础独立完成解答过程,在解答过程出现问题、疑惑时,再进行阅读,寻找病因和解答方法,即动手做数学的过程。

五、复读得到迁移升华。

当所研究的问题获得解决后,学生有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外溢,这时教师可顺势提出,冷静回顾探索的过程能否寻求更大的满足,让学生思考交流。这一过程不是同学的重读,而是从该问题中跳出来,从高处回看,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定势,使解决问题的各种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要提升这一阶段的质量,教师的确要真正做个有心人,勤于思索、勤于总结、勤于与学生交流,才会打开学生的发动机。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其它环节中数学问题能力的最高体现,这一阶段中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则会直接导致学生其它数学能力的突飞猛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个人觉得要力争做好五个结合,即读与体验结合,在读中体验,在体验中阅读,为解决问题提供精神动力;读与思结合,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读则殆。在读中思索如何建立模型,在建模中审慎阅读。为解决问题提供物质储备;读与交流结合,在读后交流,交流中阅读,在交流中探求数量关系,为解决问题架设桥梁;读与做结合,在阅读后赏识如何做题,在做题中重新阅读,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读与反思结合,在问题解决后反思,在反思后重新阅读,以求得自身数学素养的大幅度提升,使数学学习进入到“柳暗花明”的境界。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十七

高中数学教科书以其指导思想先进性,内容的时代性以及结构体系的科学性呈现给广大师生,受到普遍好评。教材中新添的“阅读材料”,它具有篇幅短、内容新、可读性强等特点。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身。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是一绝好的数学素材。

“数学是辨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例如《笛卡尔和费马》一文中提到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沟通了数学内数与形、代数与几何等最基本对象之间的联系”,使得“代数与几何这两门学科互相吸取营养而得到迅速发展。”这既是认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辨证统一的辨证观。也正是笛卡尔看到了代数与几何割裂的弊端,主张把代数与几何结合起来,从而反复探索,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又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数学模型》一文中,伽利略曾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反复观察实验,发现自由落体运动与物体轻重无关,并且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入手,发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规律。说明真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可见,充分挖掘和发挥材料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阅读材料”不但蕴含丰富的哲理,同时也渗透了许多爱国主义内容,如《有关储蓄的计算》一文中,提到储蓄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对支援国家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通过学习,可以激发了同学们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当今时代是“创新”时代,在科学知识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个国家要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没有“进取”、“创新”精神,这个民族注定要落后。而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科学观。

如《自由落体运动的数学模型》中,介绍了伽利略通过大量反复实验,否定了旧的落体定律,从而创立新的落体定律,体现了科学家们探索真理的坚强意志;又如《弧度制的由来》中不仅介绍了“数学家之英雄”——欧拉具有深湛渊博的知识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更令人惊叹地是在他的右眼甚至双目失明后,仍出版和发表了堪称典范的著作和论文,给同学们以强烈的震撼,让同学们领悟到一位巨匠的治学精神。

对于班级的每个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的参差不齐,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对于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阅读材料”正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可以进一步理解教材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数学教育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自由落体运动的数学模型》中,介绍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成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推理、演算数学模型,从而得到实际问题的解;《有关储蓄的计算》、《抽签有先有后,对各人公平吗?》介绍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见数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让同学们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又如《同频率正弦电流相加,频率不变》、《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应用》等文体现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它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与其他自然科学紧密相关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学科间的界限越发显得淡薄。

阅读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具有内容鲜明,主题突出等特点,无疑在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十八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综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逻辑思维能力,满足学习的需求。在新课改背景的影响下,教师就要做好思考工作,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认识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思维有着多样化的特点,且小学数学也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教学活动就是针对教师与学生来进行的。首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性格与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数学知识又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从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实现有效学习。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度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并不关心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且对于学生来说,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创新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维,通过自主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保证数学课堂的亲和性,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1]。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就要给学生展示出色彩比较鲜艳的图片,同时还要包含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等,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中去。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情境的影响,可以让学生产生质疑。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还要及时到学生身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创设出真实的教学情境。

只有借助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坚持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境,同时还要保证教学是从学生生活出发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教学内容上进行设计,融入生活情境,给学生营造出适宜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帮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保证课堂教学的活力。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关注好细节问题,突出教学的真实性,借助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就要及时关注教学活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如,在教学“找规律”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你们知道什么是排列吗?借助问题教师就可以从学生体育活动的排队上入手,选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按照不同的情况来进行排队,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教学情境的影响下,可以促使学生进入思考中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就要选择学生来说出讨论的结果。借助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入新课知识,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正确面对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差异对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出相应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展现自我,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化的发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入手,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3]。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学时期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2]李桂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4(32):112.

[3]郭先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09(20):126.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十九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2、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4、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二十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时代呼唤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已成为美术学科着力培养的核心指向。本文拟从“猎奇心理”“创新思维”“画里有话”“创新技能”等方面,浅议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与操作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版)》关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其中一项就是注重创新精神,指出:“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1]”时代呼唤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已成为美术学科着力培养的核心指向。

一、猎奇心理。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2]”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猎奇心理,他们的好奇心能让他们主动追寻到希望得到的答案。听过一节非常优秀的课――《滚动玩具》。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拿了一个雪碧瓶并把它放在了斜坡上,提问学生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很自然地回答瓶子会滚下来,那为什么会滚下来呢?生:“因为瓶子是圆的,放在斜坡上,它就会滚动。”教师拿了一个圆形盘子放在斜坡上,结果盘子无法像瓶子那样滚动。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得出答案:因为盘子与斜坡的接触面太窄了。教师又换了接触面大的一次性水杯,结果也无法像瓶子那样滚动,却总是偏向一边,这又是怎么回事?有个聪明的学生很快领悟出来:“杯子一头大一头小,滚动起来会向一边斜。”“原来制作出一个滚动的玩具也不容易啊,你们能总结出一个滚动的玩具必须符合什么样的特点吗?”只见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这位教师没有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制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正做到了如何教“学”。因此,新奇情境的创设,好奇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创新思维。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人类的精神创造。[3]”在教学《三原色三间色》这一课时,学习内容看似非常简单,就是三原色中两两搭配产生另一种颜色,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用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直接讲解、展示无疑是索然无味的,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带了三瓶彩色“饮料”来到了班级,并告诉他们今天这节课要带领大家来调制新的“饮品”,看看能否成功,学生们立即来了兴趣,跃跃欲试。我引导学生将两种彩色“饮料”混合调出新的色彩,给大家展示,并说出新的颜色之名。这样学生就自主发现了规律,了解红加黄变为橙,红加蓝变为紫,黄加蓝变为绿,学生们在动手中学到了知识,在实践中获得了结论。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画里有话。

课堂上,有位小朋友在画画时,把有太阳的天空涂成了灰色。我问他:“你怎么把晴天画成灰颜色呢?”这位小朋友很天真地说道:“虽然有太阳公公,可是天空还是很灰啊,我感觉到处都是灰蒙蒙的,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所以我就画了灰颜色呀,老师你都没有见过吗?”他想表达的应该就是我们眼里被污染的天空或有雾霾的天气,而不会像我们成人那般较真画得“像不像”,因为他们热情大胆、敢于表现,把自己既有的认知直接运用到自己的画作中,所以方能创作出构思奇特、迸发创新思维火花的.绘画作品。“孩子是本能的缪斯”,如果拿到孩子的画,我们不要觉得只是一堆颜色的涂鸦,不可去胡乱猜测这绘画里面的内容,因为从成人的视角是不能完全理解孩子画中的内心世界的。我们可以让孩子说一说这画里的故事,因为这看似混乱的涂鸦里可能蕴藏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趣味故事。

四、创新技能。

曾经有个家长问我,我家孩子总是画不圆圆形怎么办?我想说,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一年级的孩子要是能把圆画得那么好,圆规也就可以退休了,画不圆也是一种童趣、一种可爱的表现。因此,要想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的美术人才,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用儿童的眼光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创新。通过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得到发展,让每个生命个体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树立自信心。教师要真正确立起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意识,把学生塑造成具有独特内心世界和巨大生命潜能的个体。在教学《美丽的盘子》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观察盘子的特征,结合自己见过的实物,找出盘子与平时纸张的区别,结合我课前拍摄的大量素材照片,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凭空想象的压力。我在课堂示范的时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盘子的花纹和造型,接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大胆而丰富的遐想,充分给予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由此可见,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绘画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等多种能力,最终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技能的人。知识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阶梯,知识贫乏,就没有系统的储备。虽说创新能力离不开人的智力因素,但有高的智力不一定就有高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还取决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想象中的怪兽》这一课,教学内容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欣赏各种怪兽图片,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再让他们进行分析、讨论,结合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孩子们概括出了各种各样的怪兽造型。因此,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涵养,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潜质,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技能。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都义不容辞的职责,而美术作为一门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就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观,立足新课标,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使美术教育充分展现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泉.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j].新课程(小学),(6).

[3]蒋洲鸥.基于小学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3(3).

作者:徐莉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

2023年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汇总21篇)篇二十一

数学的核心是思维,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本文作者阐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作者:杨进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教科院,辽宁,鞍山,114001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校团委组织部工作总结及计划(精选14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向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调整策略。此外,范文中还强调了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目标的设定。校团委组织加强

    最新乡镇公务员第三季度工作总结(实用15篇)

    在公务员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和概括自己在公务员制度下的工作特点和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务员工作总结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工作,以下是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

    最新药学毕业工作计划书(热门14篇)

    工作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明确工作目标,有利于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目标导向性。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计划书范文,相信它们能给您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

    最新红楼梦十一至十五回读后感(实用18篇)

    读后感不仅可以在学校作为一种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更是一种个人成长的记录和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请大家一起来欣赏。。《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

    2023年脱贫攻坚后续工作计划(模板19篇)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工作的关键问题和具体方案,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准备。接下来是一些成功案例中的工作计划书,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2023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书(优质19篇)

    报告是一种通过调查和分析某个问题或者事件的原因、结果和解决方法的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报告过程中有所帮助。项目合作协议由:项目

    2023年小班小兔乖乖故事教案及反思(专业24篇)

    在编写小班教案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灵活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接下来为大家呈现一些小班教案的精彩案例,希望能够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和教

    最新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演讲稿(热门19篇)

    安全演讲稿是为了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起草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篇情感真挚、朴实无华的安全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

    2023年教师宣言主持词(汇总16篇)

    在这个庄严的场合,我非常荣幸能够主持并发表几句开场词。主持人:在主持活动中,一个好的开场白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几个范例供大家参考。乙:三尺讲台上的英姿飒爽,是您

    最新预检分诊收获和体会(热门18篇)

    我意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以下是一些个人心得体会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在类似情境中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