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

时间:2023-11-03 作者:笔砚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使我们的作品更加完美。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鉴赏。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一

一、背诵课外选诗《望洞庭》。

二、阅读练习。

三、看图作文。

看清图意,推前想后。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回忆诗歌,背诵。

1、教师点诗,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

二、欣赏、背诵《望洞庭》。

1、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洞庭美景及相关的神话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

5、检查。

三、课后背诵有关洞庭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2、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讲解生物链。

3、珍稀动植物的处境。

二、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解释“植物熊猫”,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说说为银杉保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火灾威胁国宝。

3、为什么买了保险后就能起到保护银杉的作用?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保护银杉吗?

4、学生自由讨论保护其他珍稀动物的方法。

第三课时。

一、介绍教师节的来历,教师职业的伟大。

二、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分析图意。

1、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2、析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物或景物。

小女孩、两束菊花、窗户、台历、课本、眼镜、笔筒、地球仪、墨水瓶、朝阳、牵牛花、

3、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六、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图意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二

教学目标 :

一、背诵课外选句。

二、阅读练习。

三、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回忆诗歌,背诵。

1、教师点诗,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

二、欣赏、背诵《望洞庭》。

1、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洞庭美景及相关的神话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

5、检查。

三、课后背诵有关洞庭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2、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讲解生物链。

3、珍稀动植物的处境。

二、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解释“植物熊猫”,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说说为银杉保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火灾威胁国宝。

3、为什么买了保险后就能起到保护银杉的作用?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保护银杉吗?

4、学生自由讨论保护其他珍稀动物的方法。

第三课时。

一、介绍教师节的来历,教师职业的伟大。

二、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分析图意。

1、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2、析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物或景物。

3、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图意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三

六、抄正作文。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组织学生收集、欣赏春联。

2、指导学生用毛笔书写自己喜爱的春联。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实践活动”部分。

二、出示活动要求,明确活动要求。

1、春联的意义,象征着祝福与愿望。

2、何为好春联?(对仗工整,文字优美)。

3、平时注意搜集春联,与好朋友交流欣赏。

4、练习书写自己喜爱的春联。

5、节日里为家里、亲戚或邻居写春联。

三、展示课前收集的对联,学会欣赏。

1、指名朗读、投影自己搜集的对联,说说这幅对联的内容及表达的含义。

2、评一评,谁的对联美,汇报过程大胆,语言清晰。

四、结合写字课指导书写春联。

五、作业。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四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向学生介绍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的小朋友及其信的内容。

二、明确要求。

1.读作文题。说说本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1)写信给长辈。

(2)可以写家乡的变化、自己的心里话……。

(3)说话要得体,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书信的格式。

四、分小组讨论,谈谈自己打算告诉亲人一些什么情况和想法。

五、用信纸誉好。

六、写好信封,课外寄出去。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五

1?体会aabb、abab、abb式词语的重叠方式。

2?理解搜集歇后语。

3?读笑话,乐一乐,悟一悟。

4?对幽默产生兴趣并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讲笑话故事。

5?能用提供的材料编童话故事,并能把它写下来。

6?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修改的习惯。

7?自主阅读短文《精卫填海》。

1?用小黑板写几句需要修改的句子。

2?搜集一些叠词和歇后语。

教学时间。

4~5课时。

一、体会aabb、abab、abb式词语的重叠方式。

1?学生自己读词语,看看每排词语各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从中点明教学内容:词语的重叠方式。

3?你还能说一些这样的词语吗?

4?老师学生一起补充介绍这三种类型的词语,学生每种类型的词语都各选几个记下来。

二、理解搜集歇后语。

1?自读歇后语,在读的时候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2?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

3?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

4?师生互说歇后语,把自己喜欢的歇后语记下来。

三、读笑话,乐一乐,悟一悟。

1?自由读笑话,乐一乐,再想一想。

2?交流读后所获取的知识。

3?分角色读一读。

四、讲笑话。

1?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笑话故事,引出课题。

2?告知活动内容及评选小笑星和最佳听众的要求。

3?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笑话故事,并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谁是最佳听众。

4?各组推选出的代表上台讲幽默故事。

5?大家评议,怎样可以讲得更好。

6?集体评议,推选出小笑星和最佳听众并颁奖。

7?有时间可让学生自由上台讲故事。

五、用提供的材料编故事,并把它写下来。

2?学生自己思考,挑哪些图,怎样连成一个故事。

3?学生讲述故事,老师在学生讲的时候帮助润色。

4?让我们拿起笔来,写下这些有趣的故事,然后比一比,看谁写得更精彩。

5?老师选择一两篇习作,读给全班听,一边读,一边评改。

6?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题目。

六、学习修改符号。

1?出示句子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想想看,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2?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修改,教会学生这四种常见的修改符号。

3?用小黑板出示另外的病句,让学生试着用新学会的符号修改并评议。

4?拿出自己的习作,自己修改或同桌交换修改。

5?读一读修改后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点出教学目的:文章不厌百回改,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

七、阅读《精卫填海》。

1?自己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2?勾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3?感受精卫鸟锲而不舍的精神,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六

教学目的:

1、学习12个成语,熟读、记忆,理解成语的意思。

2、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3、组织角色扮演的口语交际。

4、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1、成语熟读、背诵。

2、训练阅读能力,教育学生做人道理。

3、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1、指导理解成语。

2、学生熟读背诵能提出的疑问。

3、点拔:内容都是侧重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

3、搜集课内外成语,老师可安排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4、要求学生课后找成语抄在本子上。

1、学生独立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3、点拔理解:

1)本文叙述了一位法国老奶奶坚持不懈,培育纯白色金盏花的故事,赞扬了她锲而不舍的精神。

2)指导了解叙述的顺序。短文先讲人们对法国老奶奶的称赞,接着具体叙述老奶奶年复一年精心培育,终于培育出纯白色金盏花的经过,最后用作者美好的愿望结束。

3)指导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启发学生从“绿手指”一词在课文里的不同意思入手感悟、思考。

4、引导学生联系个人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受到的教育。

1、激发兴趣入手,创设情境。

在讲台左边放一张小桌子,上面摆几本书,仿佛书店的一角;在另一侧放两张椅子和一个茶几,好像家庭的一角。

2、启发学生模仿营业员、“我”、“爸爸”,围绕购书展开对话,先打一下对话稿。

3、指导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可深入到小组中,给学生一定的指导。

4、组练习后,可选代表到台前表演,全班评议,看哪个小组演得好。

5、总结语言表达。

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不同角色的“演员”说话时要注意什么:文明用语等等。

1、明确题目。这次习作要求记叙自己一位小伙伴的一些事。

2、指导思路。

a、习作前,首先要结合这次习作的内容、范围,指导他们从生活积累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到人人有话可说,人人有事可写。然后指导学生把事情想清楚,并练习说一说。

b、启发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一位小伙伴,谈谈他做过的一件或几件事,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适当点拨,归纳学生口述的内容,简要板书可写的事件。例如,踢球、下棋、捉迷藏、打雪仗、做数学题,共同制作玩具……说清楚了,说连贯了,再写下来。

c、引导学生由仿到创,联系已有体验,做到按事情经过,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3、拟稿。写好后从内容和词句上进行修改。注意题目和所写的内容相吻合。

4、讲评,誊写。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七

【本单元第课时】。

【课型】:练习。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都督北北使学生积累一些易于记忆的优美的句子。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

2、阅读《彭老总拒游北海》,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感知短文大意,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重点: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难点:“读读背背”一题的五句名言的阅读和背诵。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内容】:

1、投影出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克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阅读,订正阅读中的错误。

4、集体朗诵。

5、学生在自由朗读,并体会句子大意。

6、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读懂了的句子。

7、教师对学生不懂的重点词句稍作解释。

积累运用五1、投影出示阅读要求。

(1)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感知短文大意。

(2)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阅读。

3、讨论交流阅读收获。

围绕下列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彭老总为什么拒游北海?

(3)彭老总绝游北海说明了什么?

4、指名学生朗读短文,其他学生思考阅读收获。

5、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读读背背。

二、阅读。

【教学反思】: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八

一、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学习话题作文的初步写作方法。

二、从生活中去寻找感受,感受要真。

三、练习快速作文。

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

三课时。

一、话题引入。

1、爱心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是全世界的共同语言……。

2、解释话题作文:大家都认可的、或者是大家都在讨论的中心内容。

二、出示话题:爱心。讨论:

1、什么是爱心?

2、在我们当中,有哪些爱?

三、学生构思。5分钟。

四、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情况,教师点拨。

五、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后写草稿(40分钟完成)。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学生继续草稿,同桌修改。

第三课时。

学生宣读作文,教师点评。重点是:情感的真实,内容的详尽,语言的优美。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九

(1)周围的环境被污染,社区购物不方便,供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太少。

(3)我们是社会的小主人,协助政府治理首都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怎样写建议书呢?

1、建议书写什么内容?

2、建议书怎样写?

(1)内容:

a、存在问题;

b、说明产生的原因;

c、危害性;

d、解决问题的建议。

(2)写法——书写格式要正确。

a、根据建议书的内容先写上标题;

b、开头顶格写清楚,建议书是写给谁的;

d、另起一行写上建议人的姓名和写建议书的日期。

二、组内互说互评(围绕下面提纲说)。

1、向什么部门反映情况?

2、反映什么情况,提什么建议?

(1)问题;

(2)产生的原因;

(3)影响和危害;

(4)分条提出建议。

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十

1、读读背背善于珍惜时间的谚语,进行语言积累,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2、阅读《参观中华世纪坛》,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抒发自己对祖国悠久文明历史的自豪之情。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

2、交流理解,加深印象

3、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4、鼓励学生惧更多的关于珍惜时间的谚语,以不同的形式和同学交流。

1、自由读书,读通读顺。利用工具理解字词。

2、抓住问题,多读多想

3、说说体会,加深理解

:交流纸的知识

1、了解有关纸的知识。

2、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纸,剪成喜欢的图形,布置教室,主题为“纸的世界”。

一、组织参观布置好的教室,激发表现欲

二、小组内讲有关纸的知识,尝试评价

1、学生四人小组进行练习,老师从语言、态度方面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演讲。

2、引导学生从笑话的内容、语言、讲演者的语气、神态等方面去评价

三、举行演讲竞赛,全班交流,评出最佳选手

四,创设答问情境,介绍取胜经验。

五、家长评价

请学生把课堂上讲的有关纸的知识讲给家长或者邻居听,让他们评一评,讲得好不好

:写一次自己印象最深的参观

:把参观的过程写清楚,重点部分内容写具体。

发动学生参观新建的大型公共设施等。

一、审题,明确要求

1、学生自由读习作要求。

2、讨论:要求写什么?怎么写这个内容?

二、引导回忆,选定内容

1、回忆:自己曾经参观过哪些地方?哪些展览?哪一次的印象最深?

3、交流:个人想好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选代表在班上交流。

三、复习学过的课文,借鉴写作方法

四、学生动笔写作,要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保持一定的行文速度。

一、确定讲评目标

回顾习作的要求,讨论评价的目标。

二、形式多样的讲评

讲评要紧扣参观过程是否写清楚、重点部分内容是否具体等要求,采取老师讲评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当小老师组织讲评、学生自评等多种形式,多鼓励、少批评。

三、个性习作,抄正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十一

1培养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文的综合素养。

2读书方法——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并把感受和体会写下来。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师: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学生:搜集八字成语。

3~4课时。

1庇“——”勾画出下面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再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说,再理解成语意思,感悟其作用。

比较:

(1)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舒服。

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心旷神怡。

(2)我以为,经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经摔死了。

我以为,经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经粉身碎骨了。

小结:在句子中恰当运用成语,可以简洁、形象、生动地表达出相应的意思。

2读书上的四个句子,根据句意,说说带点成语的意思。

3比班交流成语意思。

4一般词汇相比,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更加典型、系统、丰富,它是历史的沉淀,民族智慧的结晶,语言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成语是现在仍然使用,但又反映了历史典故的“活化石”。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正确运用成语,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更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过渡:成语都是四个字吗?成语不仅有四个字的,还有三个字、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八个字、十个字的,还有更多字数的。

1我们要见识一下八个字的成语,自由读成语,读熟,尽量达到背诵。

2与同桌、全班、老师等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背成语。

3做个小游戏。

游戏:我说你对或你说我对。

(1)同桌合作做游戏。

(2)师生合作。

4你有什么发现吗?左边是讲争斗的害处,右边是讲如何对待别人,都是讲与人和谐相处的道理。

5交流搜集的这种结构的词语。

6可以收集其他字数的成语,我们再组织开展一次“成语擂台赛”。

1你们有读书的好方法吗?能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2学生们的方法都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读书的好方法。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自己放声读、默读、与同桌分角色读,甚至请老师与你一起合作读)要求读通顺、读流畅。

3比班师生对读。

4还想到些什么。

(1)读书后,要做好笔记。

(2)读书笔记的好处:

a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

b想一想,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c有用材料,开阔视野,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d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有利于研究新问题。

(3)读书笔记的内容:一是读全文写体会,一是摘录重点句写感受。

(4)常用的形式有:提纲式、摘录式、仿写式、评论式、心得式、存疑式、简缩式。

5讨论后指名说。

6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由此可以看出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1孩子们都认识蚂蚁,你了解蚂蚁吗?指名说。

2老师要介绍两只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蚂蚁。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边读边想。

3进行辩论。

提要求:

(1)要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在谈感受时,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要有真情实感。

(2)只要有道理,就允许有不同的意见。

(3)辩论时要注意礼貌,不能用言语伤害别人。

4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都不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也就不一样。

过渡:读了两只蚂蚁的`故事,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感受、观点、体会等,在口语交际中,不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还用了事例加以说明。如果把你刚才所想、所说的写下来,一定是一篇有意思的习作。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

1、熟读、背诵对子歌,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2、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与过去学过的写景文章在叙述顺序上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对子,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趣聊对子:师讲郭沫若的故事,一定注意要讲得有声有色。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里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问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说:“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一会儿,对出下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为他的才华所震惊,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边讲故事,边演示课件,课件出示故事中的对联)教师解释“蟾宫)。

“对子”也叫“对联”,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有人对此很感兴趣,我以前有个学生就是这样的,他学了《狐假虎威》后,就自己做出这样的对联:上联是“老虎虽凶恶,半信半疑该受狐狸骗”,下联是“狐狸太狡猾,大摇大摆凭借老虎威”。大家看,多么有趣!同学们喜欢对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先创造的这种世上独有的“对子”。(课件出示此对子)。

2、教师范读,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听老师是怎样读出对子的韵味儿的。(教师的范读要读出文味,读出趣味,读出韵味)。

3、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子的美感。

4、各种形式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读、师生读、同位读等,熟读成诵。

5、发现对子规律:读着读着,你发现对子的什么规律吗?(意思相反、相似、相近,字数相等等)。

6、交流收集到的对子。

7、小结过渡:大家对对子的学习兴致很高,我建议大家多搜集一些,如有可能,我们将利用秋游机会,开展对对子比赛,好不好?说到秋游,有人心花怒放了。来,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欣赏一下。(出示课件:四季美景图片)。

二、完成“阅读”

1、看了图片,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2、刚才我们欣赏了哪几个季节的美?

3、自由读短文,检查自己昨天预习有没有要变动的内容。

4、小组讨论交流教材中的问题,训练一个同学当小组长。

5、全班反馈:

(1)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什么景物最美?(教师小结,出示课件:四季的美)。

春天的黎明,美在天空颜色的变化;

夏天的夜晚,美在萤火虫的微光在漆黑的夜里闪烁;

秋天的黄昏,美在风声、虫鸣;

冬天的早晨,美在暖和的火盆与严寒的和谐。

(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描写,美美地读一读,准备挑战读,指名读。

(3)分春、夏、秋、冬四大组,找志趣相投的伙伴读最喜欢的一段,争取背下来。

(4)大家将每段的第一句划下来,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5)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体会,你认为哪个季节最美?仿照书上的内容说一说。

(6)这篇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与《高大的皂荚树》对比。(《高大的皂荚树》的叙述顺序:围绕皂荚树这一种景物来写的,本文写的是各个季节不同的景物。)。

(7)归纳小结:读文章要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这样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自己写文章,也要理清思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别人读了才会清楚明白。

三、作业 :准备“口语交际”及作文的相关内容。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十三

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碰撞火花,培养能力。其间穿插了让词语回家、开火车等活动,使实践活动充分而有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的训练,复习汉语拼音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竞赛等多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及生字带出的二字词、四字词,积累词语。

2、建立句子的概念,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进行写词、写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1、相关的词语卡片,“读读背背”cd。2、反映古诗《画鸡》意境的大挂图或投影片。

学生:相关的注音字卡。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拼音。

1、小朋友,汉语拼音很讲究读音正确。现在,老师和你们做个游戏,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老师说一组字,你们比较它们的读音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主地正确地区别平翘舌音、前后鼻韵。引起重视,自主读准字音。)。

2、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做的注音字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帮助纠正读音。

4、全班采取指名、分组、开火车等形式赛读。

5、表扬鼓励,导入下一个环节。同学们,这些字你们都读得非常正确,还有一些字你们认识吗?看看谁认的字多。

二、比一比,谁认的字多。

1、分别出示比赛的内容“你还认识我吗”和“自主识字园地”。

2、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并请他评一评,自己认识多少个字、多少个词。不认识的字、词做上记号,请好朋友教教。

3、指名汇报读。

4、全班齐读“你还认识我吗”。

5、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指名回答,师相机引导。

7、比一比记词语,看谁记得又多又快。生自由识记。

8、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说。

9、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10、谁能发现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指名回答。

三、游戏:帮词语回家,建立句子的概念。

1、请七位小朋友带着词语卡片到讲台上,其余小朋友帮他们找到家。要求组成的句子通顺,不漏字,不加字。

2、生自主思考,并试着让词语回家(说一说或写下来)。

3、生汇报,并上台将七位带词语卡片的小朋友带回家。学生评议。

4、总结学习情况,找出出错的原因,再把整句话读一读。

5、指导正确写句子的方法。(1)初读词语,初步建立“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印象。(2)再读词语,进一步建立“谁怎样干什么”或“什么在哪里怎么样”等印象。(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漏字和加字。(4)将句子写下来。

6、出示一组词语,学生练习写句子,看能写几个。

7、学生互相展示、交流。

四、读读,猜猜,玩玩。

1、生自读谜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全班齐读。

3、放cd,生跟读,并自己做动作,猜谜语。

4、猜出谜底(蜻蜓),指名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根据外形特点、本领特点。)。

5、蜻蜓有什么本领呢?它能为人类做什么?

6、你还了解哪些会捉害虫的动物?(学生根据生活积累及收集的资料自由发言。)。

7、熟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五、悬念引入,学习古诗。

1、师谈话:前面,我们了解了蜻蜓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美丽、可爱的小动物,它们用自己的本领默默地为人类做着贡献。老师说诗句,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动物。(猜出是公鸡。)。

2、出示挂图,请学生自主观察。指导学生说说画面描绘的公鸡的外貌特点。

3、自读古诗,边读边想公鸡的特点。

4、借助图画,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并背诵古诗。

5、汇报背诵古诗的情况。

6、你还能背诵哪些写动物的古诗呢?试着背给大伙听听。

六、读一读,和鸽子做朋友。

1、激趣谈话。师引导学生看窗外的天空,鸽群正振翅飞过。这些鸽子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又有什么本领呢?出示短文。

2、自读短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短文的情况。指名读短文,生评议,互相帮助。

4、熟读短文。读了短文,你了解鸽子有哪些本领?生反馈。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鸽子的知识?生反馈。(信鸽可送信,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等。)。

6、再读短文,整体感知。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十四

本次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四部分。

教学目标。

背诵古诗《滁州西涧》。阅读短文《罗马速写》,理解主要内容,了解短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本组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以及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行写作。了解制作剪报的意义、方法、步骤,学习制作剪报,并鼓励学生养成剪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组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以及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结合问题自读短文,对于习作,大部分学生能够进行景物描写,但内容还不够具体。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几份教师或学生做好的剪报。带剪刀、胶水和一些自己家的报纸来上课,准备制作剪报。

教学时数。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通并背诵古诗《滁州西涧》,自学短文《罗马速写》,了解最作者的叙述顺序。

学生学习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2学习新内容。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来学习一首唐诗《滁州西涧》。

(1)指名学生朗读这首诗。让学生说说要注意哪些字的.发音。

(2)采用全班朗读、同桌对读、小组内互读等方式让学生将诗读熟。

(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笔画画出诗句描绘的情景。

(4)练习背诵这首古诗。

二、完成“阅读”

1自由朗读短文《罗马速写》,读准字音,读通顺。

2不理解的词语,弄懂意思。

3想想短文写了罗马的哪些景物,把点明这些景物的词语画下来。

4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5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交流学习效果。

1扫清字词障碍。哪些词语是自己通过弄懂的?

2朗读。

3作者写了罗马的哪些景物?

4第三、四、五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又是怎样展开描写的?

5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四、背诵积累。

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试着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练习背诵。

作业设计。

读《课外阅读》中的一篇文章,背诵你喜欢的一段。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

读读背背――滁州西涧。

阅读――罗马速写。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十五

成功可以给人带来喜悦、快乐,增长见识和经验,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回忆一下,你在做哪件事情上取得了成功,当时有怎样的感受。比如,你学会了一项本领,解出了一道难题,做成了一件小制作,取得了一次竞赛的胜利。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是怎样克服的。请从你以往的成功中选择一次写下来,要把这次成功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别忘了写出成功后的感受。

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本次设计重点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回忆,让他们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感受和体验。

1、创设情景,通过竞猜成功事例,引导学生追忆生活,开拓习作思路。

2、充分利用“约稿信”这一资源,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3、珍视学生自由习作心理,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学习环境里,互帮互学,把习作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1、选取一篇写成功事例的学生习作

2、约稿信

3、图片资料

2、学生纷纷猜。(当学生不踊跃时,教师可以提示:这件事情我校、我班很多同学都做过的。是做了小制作吗?是一次竞赛的胜利吗?是解出一道题吗?还是其他事情?)

3、揭迷。你们想知道你猜对没有吗?(出示文章)谁猜对了?猜对的请举手!我们对他们的成功表示祝贺!(学生掌声)

1、读约稿信,激发兴趣。刚才没猜中的同学不要紧,又有一个成功的机会来了,想要吗?

2、读来信的第一部分(表扬内容)。

3、读来信的第二部分,明确约稿内容。

4、学生读“要求”,明确要求。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要求,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1、师:同学们,有信心根据要求写一篇成功的习作吗?让我们一起努力!请看(播放课件:大大小小的成功事)

2、请你闭目一分钟,想想在你成长的历程中,有哪些成功的事,好吗?

3、学生谈事例和感受。(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参加大队干竞选被选上了等等)

2、择优全班交流,引导说清楚。谁愿意把你成功背后的故事跟大家分享呢?(启发学生把取得成功的历程说出来,如果说不出来,可问其他学生:对于这件事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3、师:同学们,成功的激动是一瞬间,你们想把一瞬间的激动和愉快变成永恒吗?那有什么办法呢?(录象?拍照?写下来?)那就让我们带着你成功背后的故事和感受,拿起你智慧的笔,踏上成功的写作之旅吧!别忘了取个好的题目哦!

4、播放音乐,学生动笔作文。

体验成功 享受快乐

想法

过程:清楚、具体(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

感受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十六

1.理解“读读背背”中出现的成语的意思,读熟后背下来,积累词汇。

2,阅读短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进行课堂辨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以“啊!我发现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教学重点。

重点:背诵成语、积累词汇。

难点: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进行写作训练。

三、课型:练习综合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手段:用“小黑板”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73)。

一、教学内容。

1.理解并背诵成语。

2.进行阅读短文的训练。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成语,请同学们自由读,查查成语手册,理解成语的意思。

二集体交流成语的意思。

大公无私:指一切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着想,毫无个人打算。

承前启后:承受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的巨大而彻底。

弄假成真:原指用假的充真的,后转指本是假意做作,后来竟成了真事。

舍近求远:放弃近处的,去找远处的。

化难为易:把困难的化为容易的。

扬长避短:发扬优点、长处,预防缺点、短处。

去粗取精:去掉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若明若暗:像是明朗,又像阴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认识模糊。

善始善终:从开头到结局都很好。

优胜劣汰:优秀的取胜,不好的被淘汰。

弃旧图新:抛弃旧的东西,做新的努力。

三反复朗读成语,试着把它们背下来。

四阅读短文《大雪之后》。

1.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

(短文的内容是讲下了一场大雪以后,本是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的好机会,但大人们怕这怕那,不让孩子出来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家长这种培养温室之花的作法,充满了不满与担忧,对独生子女缺乏真正的爱护表示同情。)。

3.再读短文,边读边想:读了短文,你最想说些什么?试着写在书旁。

4.请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想法。

(可以引导学生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谈,也可以从孩子自身的体会谈。)。

5.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把体会的感情读出来。

五作业设计。

写出你喜欢的成语。

第二课时(74)。

一.教学内容。

举行课堂辩论会,培养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课堂辩论,让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大家的口语交际能力。(请一位同学读“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明确辩论方法,进行小组辩论.1.教师提要求:有时候,对一个问题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我们就要通过辩论来互相启发,提高认识。比如“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习写字吗?”“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等问题,你们可以从中选一个题目,或另外商定一个题目进行辩论。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不同的观点分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

三举行班级辩论会。

l,以班极为单位,选出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请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当正方和反方,进行课堂辩论,辩论者可以各抒己见。

2。请听的同学评议,推选出胜方和负方。

四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看法的情况。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提高大家共同的认识。

五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将口语交际内容写成日记。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一、背诵课外选编的四字词。

二、阅读练习。

三、看图作文。

教学重点:

看清图意,推前想后。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诗歌,背诵。

1、教师点词,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四字词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四字词背诵者。

二、背诵四字词。

1、听教师朗读,学生开始寻找四字词的规律。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反义的四字词的特点。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

5、检查。

三、默写四字词。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2、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讲解生物链。

3、珍稀动植物的处境。

二、阅读短文《画龙点睛》。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解释植物熊猫,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说说为银杉保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火灾威胁国宝。

3、为什么买了保险后就能起到保护银杉的作用?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保护银杉吗?

4、学生自由讨论保护其他珍稀动物的方法。

第三课时。

一、介绍演讲的特点,讲解演讲的技巧。

二、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分析图意。

1、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2、析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物或景物。

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和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3、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

从图意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十八

2、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及短文的叙述顺序。

3、参加集体讨论,意思能表达清楚,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适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能具体、有条理地写下想对别人说的一件事。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十九

学习目标:

1、读读背背唐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删减后,抓住重点,写家乡的变化。

学习重点:

1.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时间:5课时。

课前准备: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古诗《终南望余雪》。

1.自由读,互相交流理解古诗。

2.练习背诵。

二、朗读《雾凇》,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说说作者是从那几方面描写雾凇的?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二、要求:

1、注意礼貌用语,叙述有顺序、有重点。

2、语言简单、明白、生动。

三、小组汇报。

说:每组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个方面。

听:同学们认真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谈:如何努力,将来建设可爱的家乡。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

第三、四课时。

运用搜集到的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写作文。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充分利用学积累运用七时搜集的有关资料。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叙述。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写完后读给别人听,再自己修改。

二、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课时。

作文讲评:

精选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通用20篇)篇二十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庐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诚恳谦虚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3.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4能认真写不限题裁的作文,学会修改作文。

重难点、关键。

1.理解名句含义,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成语典故,受到教育。

3.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芦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

成、诚恳谦虚者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l.指名背本期学过的名言名句或古诗、成语。

2.指名说说你所知道的爱国人物或爱国格言。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名格言。

2.自由读格言,读准字音,读得较连贯。

3.指名起立读,正音。

4.全班齐该。

5.开火车读。

6.分成学习小组讨论格言意思。

7.小组派代表试说格言意思,师生共同理顺。

寸寸山河寸寸金:每一分国土都比金子还珍贵。

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我)地位卑下(低微),但是我从来不敢忘记。

国家的忧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起与灭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一直吐到死,才把丝。

吐完,蜡烛直到烧成灰以后眼泪才流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本来都要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要干大事时,担心生命有危险,而一见到小便宜,便没命地去抢,不是英雄好汉啊。

点拨:前三句告诉我们应以国家为重,处处为国家着想。后三句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人。

8.通过举例来进一步掌握格言。

如:谁是春蚕?谁是蜡烛?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谁的死比鸿毛还轻?

9.指导朗读、背诵格言。

四、阅读短文。

1.谈话:请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谈谈里面的情况。

2.引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其中一个小故事三顾茅芦。(板题,读题)。

3.指名说说这一成语故事的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4.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或,也可讨论解决。

互相攻伐:互相攻打。

蜀:三国时代的蜀国,在四川省一带。

鼎立:鼎,旧时青铜器,有三只脚,借以比喻魏、蜀、吴三国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互相相持的局面。

隆中:地名,诸葛亮居住的地方,

5.再读短文,思考问题:

(1)题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2)你喜欢文中的什么人物?为什么?

6.汇报思考所得。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到话葛亮的茅草屋中拜访。

谁喜欢哪个人物都可以,但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如:张飞(直率)、关羽(忠勇)、刘备(诚恳、待人有礼貌)、诸葛亮(多才多艺、顾大局识大体)。(结合指导看图)。

7.想想文中主要讲的是哪个人从这个人的所做所为中你值得什么?

心诚意才能得人心。

8.课后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材料。

五、小结。

六、作业。

1.补充格言.读背格言。

(1)寸寸,寸寸。

(2)位卑未敢。

(3)天下兴亡,有责。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人固有一死,或,或。

(6)而,而,非英雄也。

2.根据意思写格言。

(1)国家的兴盛与衰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2)人本来就会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再写二句你收集到的有关爱国与做人的格言。

4.把《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2.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指名背上节课所学的格言。

2.简要说说《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二、揭示教学内容。

同学们,刚才大家谈的《三顾茅庐》这一故事,就是一本很好的书,

它il我们懂得了历史,还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这节课,我们口语交际。

的内容就是(板书)推荐一本好书。

三、进行口语交际。

1.释题:推荐是向别人推举介绍的意思。

2.讨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3.汇报:一本好书应该语言优美,内容丰富。

4.回忆你自己读过的书,想想介绍哪本给同学。

5.在小组内交流介绍你读过的好书。

(1)可以说说书的主要内容。

(2)也可以谈谈你对这本书的看法。

(3)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与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交流。

6.每一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到班上汇报。

7.评评谁说很好。

四、同学之间交换看别人推荐的好书。看后说说自己的意见。

五、向家人介绍你今天在班上听来、看到的`好书内容。

六、小结。

好书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让我们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我们应该不。

断地多读好书。

七、作业。

l.利用课外时间每周读一本好书。

2.好生可试着用一段简短的话写写书的内容、你对书的看法和书给你带来的帮助。

3.建议每周读一本好书,并摘录好词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能认真写不限题栽的作文。

2.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习作部分内容。

二、齐读习作要求,明确要求。

1.不出题目,不规定内容,自由写。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大学学习生产实习报告(汇总19篇)

    实习报告不仅是一次经验总结,更是对实习公司的回馈和建议。以下是一些实习报告的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自己的实习报告。通过对xxxxxx肉鸡生产

    优质部队奉献心得体会一句话范文(19篇)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写心得体会的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部队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最热电商年度销售工作计划大全(18篇)

    销售工作计划是销售人员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进行分析,确定销售目标和策略,并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为了帮助广大销售人员更好地制定销售工作计划,小编精心整理

    实用一堂精彩的班会课(案例20篇)

    阅读范文范本有助于培养我们审美和批判性思维,提高我们对作品的评价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这些范本中不仅包含了优秀的思路和观点,还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

    最热创建和谐的演讲稿大全(19篇)

    演讲稿是思想的体现和语言的艺术,它可以展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成功的演讲技巧和表达方式。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

    优质学习奥数心得体会总结(通用15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个人性质。3.参加这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技能和经验,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得到了一些提高的

    专业乘务员工作迟到的检讨书(通用17篇)

    通过写一份检讨书,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检讨书范文,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质魔戒三部曲读后感范文(19篇)

    读后感是我们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对内容的理解、思考和评价的一种文学评论。下面是一些关于经典名著的读后感,希望可以对大家的阅读和思考有所帮助。

    最新帮扶青年心得体会(模板16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点滴积累,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些重要的道理。欣赏心得体会范文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思考和成长,唤起我们对学习的共鸣和勉励。第一段:帮扶青年,是

    最优思利他心得体会感悟(汇总16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心得体会的例子和范文,请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相关资料。人们常常在追求自我满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