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

时间:2023-11-03 作者:薇儿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

在每个月底进行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几篇优秀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这些范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帮助大家写出更高质量的月工作总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一

自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单位以来,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省民政厅、宁波市民政局的直接指导下,从去年8月份开始,全市近500名普查人员齐心协力,用5个月时间,对区域范围内的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补充、更新、完善,基本摸清了全市30年地名变化情况,建立完善了地名数据库,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陆域面积1361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5个镇。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83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甬政办发〔〕189号)文件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共采集十一大类60个子类的地名信息15153条,其中陆地水系名称1085条,陆地地形名称248条,行政区域名称21条,群众自治组织名称374条,非行政区域名称26条,居民点名称2232个,交通运输设施名称6152条,水利、电力设施名称300条,纪念地、旅游景点名称380条,建筑物名称92条,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名称3211条,历史地名1031条。标绘1:1万纸质地图60幅,测量地名经纬度5000多条,地名标准化处理283个,设置重要地名标志39块,制作地名标志登记表618份,采集地名多媒体信息950多条,新增国家地名数据库地名信息7430条,修改整饰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矢量地图,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4182份(幅),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市民政局、地名办根据要求和本市实际,精心拟订实施方案。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地名普查工作,去年8月9日,袁金祥副市长专门听取汇报,20日提交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5日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成立慈溪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二个文件。26日召开了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财政、国土、建设、交通、统计、工商、水利、文广、农业等17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为普查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指派联络员,负责相关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

普查前期,做到了组织、人员、经费、办公场所、设备、资料六个方面落实。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和招聘10人组建市普查办公室;落实普查所需经费117万元;安排5间办公用房;购置电脑、复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设备;收集各类志书、图册、档案等200多册,收集部门掌握的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约2.5万条次。各镇(街道)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选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具体业务负责人,配置了必要的技术业务人员,据统计,各镇(街道)共聘用经验丰富的普查业务人员71人,实地调查人员422人,间接参与到普查工作的人员超过1000人。

(二)注重培训,强化指导,因地制宜采集地名信息资料。注重业务培训,力求科学规范。分三个层面,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对市地名普查办的技术人员进行普查工作规程、数据库安装、资料采集、地图标绘方法等为期一周的培训。其次召开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业务培训会议,对地名普查业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进行专业培训。三是由各镇、街道组织对镇、村普查人员进行动员培训,市地名普查办的派员指导授课,共举办13期次,400余人参加了培训。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普查办分5个组分片对应指导,深入镇、村,及时解决在普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收集的资料通过u盘下发各地作为参考资料,制作样表以供借鉴。树立样板,重点指导龙山镇、宗汉街道开展普查;典型引路,分东、西二片分别召开现场交流推进会,交流经验做法,督促推进普查工作,为确保普查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镇(街道)为基本普查单位,具体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资料,填写“二表”即《地名目录》和《地名登记表》,标绘1:1万地形图。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式开展普查。一是以村为责任单位开展普查。普查资料下发至各村,由各村落实人员填报登记表,镇、街道审核、汇总。如宗汉街道、横河镇;二是以镇(街道)为主,村(社区)配合开展普查。镇(街道)抽调力量组成工作班子,填写登记表,标绘地形图,然后深入村(社区),由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现场进行核对、补充。如崇寿镇、庵东镇;三是镇、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镇负责跨村道路、河流、镇级层面的地名调查和地形图的标绘;村负责本区域内其它地名的调查。如坎墩街道、观海卫镇等。普查人员普遍做到“一查二看三问”,查找资料,实地察看,访问座谈,努力提高地名普查的数量和质量。横河镇建立了qq群,方便交流工作;掌起镇聘请专业人员标绘地图,确保地图的标绘质量。

(三)层层审核,考证录入,尽力保证地名普查数据质量。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分四个层面对地名信息资料进行审核把关。第一层面在调查登记时每一地名信息资料都有登记人、审核人。第二层面由镇(街道)组织熟悉当地情况的同志对本辖区普查人员填报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审核并且分类汇总。第三层面由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实和确认。第四层面由市普查办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对,确认合格后录入数据库。若出现不同志书、调查与志书记载不一致的,都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在汇总资料的同时,对有地无名、有名无地、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地名用字不规范等情况进行标准化处理。由各镇(街道)分别梳理核对,提出地名命名更名预案,由当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统一汇总上报。从普查资料看,桥梁名称重名较多,新建、延伸道路无名情况较多。个别镇因行政区划调整,出现本行政区域内道路的重名。普查办根据国家、省、宁波市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按地名命名、更名权限和程序,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对第一次地名普查遗漏的、已约定俗成的老地名直接确认。对有地无名的及时命名,如坎墩街道召开座谈会对工业园区新建道路进行命名。重名的情况较复杂,须慎重对待,能改则改,一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暂缓处理。

(四)设立标志,整理资料,着力制作地名普查成果。对重要地名,增设地名标志。沿329国道、中横线的行政村增设指示牌,骨干一类河流与中横线交叉处设立标志牌。此项工作得到了慈溪市交通局路政大队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实地踏勘,定点定位定样式。新设村指示牌24块,河流地名标志15块。整理资料,制作成果。对各地采集来的调查登记表、工作草图和照片、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检查、整理、编撰,处理为标准内容,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委托宁波国土测绘院转绘1:1万纸质地形图,修改整饰1:1万矢量地图,利用gps技术方式和图解法测量地名经纬度。完成地名普查数据的图库匹配,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5024张。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档案管理规定》,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做好地名普查成果的立卷归档,可建立文书档案15卷,地名成果档案15213册,特种载体档案2盘。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二

自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单位以来,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省民政厅、宁波市民政局的直接指导下,从去年8月份开始,全市近500名普查人员齐心协力,用5个月时间,对区域范围内的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补充、更新、完善,基本摸清了全市30年地名变化情况,建立完善了地名数据库,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矗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陆域面积1361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5个镇。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xx〕83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甬政办发〔xx〕189号)文件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共采集十一大类60个子类的地名信息15153条,其中陆地水系名称1085条,陆地地形名称248条,行政区域名称21条,群众自治组织名称374条,非行政区域名称26条,居民点名称2232个,交通运输设施名称6152条,水利、电力设施名称300条,纪念地、旅游景点名称380条,建筑物名称92条,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名称3211条,历史地名1031条。标绘1:1万纸质地图60幅,测量地名经纬度5000多条,地名标准化处理283个,设置重要地名标志39块,制作地名标志登记表618份,采集地名多媒体信息950多条,新增国家地名数据库地名信息7430条,修改整饰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矢量地图,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4182份(幅),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

二、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市民政局、地名办根据要求和本市实际,精心拟订实施方案。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地名普查工作,去年8月9日,袁金祥副市长专门听取汇报,20日提交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5日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成立慈溪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二个文件。26日召开了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财政、国土、建设、交通、统计、工商、水利、文广、农业等17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为普查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指派联络员,负责相关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

普查前期,做到了组织、人员、经费、办公场所、设备、资料六个方面落实。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和招聘10人组建市普查办公室;落实普查所需经费117万元;安排5间办公用房;购置电脑、复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设备;收集各类志书、图册、档案等200多册,收集部门掌握的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约2.5万条次。各镇(街道)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选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具体业务负责人,配置了必要的技术业务人员,据统计,各镇(街道)共聘用经验丰富的普查业务人员71人,实地调查人员422人,间接参与到普查工作的人员超过1000人。

以镇(街道)为基本普查单位,具体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资料,填写“二表”即(地名目录)和(地名登记表),标绘1:1万地形图。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式开展普查。一是以村为责任单位开展普查。普查资料下发至各村,由各村落实人员填报登记表,镇、街道审核、汇总。如宗汉街道、横河镇;二是以镇(街道)为主,村(社区)配合开展普查。镇(街道)抽调力量组成工作班子,填写登记表,标绘地形图,然后深入村(社区),由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现场进行核对、补充。如崇寿镇、庵东镇;三是镇、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镇负责跨村道路、河流、镇级层面的地名调查和地形图的标绘;村负责本区域内其它地名的调查。如坎墩街道、观海卫镇等。普查人员普遍做到“一查二看三问”,查找资料,实地察看,访问座谈,努力提高地名普查的数量和质量。横河镇建立了qq群,方便交流工作;掌起镇聘请专业人员标绘地图,确保地图的标绘质量。

(三)层层审核,考证录入,尽力保证地名普查数据质量。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分四个层面对地名信息资料进行审核把关。第一层面在调查登记时每一地名信息资料都有登记人、审核人。第二层面由镇(街道)组织熟悉当地情况的同志对本辖区普查人员填报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审核并且分类汇总。第三层面由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实和确认。第四层面由市普查办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对,确认合格后录入数据库。若出现不同志书、调查与志书记载不一致的,都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在汇总资料的同时,对有地无名、有名无地、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地名用字不规范等情况进行标准化处理。由各镇(街道)分别梳理核对,提出地名命名更名预案,由当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统一汇总上报。从普查资料看,桥梁名称重名较多,新建、延伸道路无名情况较多。个别镇因行政区划调整,出现本行政区域内道路的重名。普查办根据国家、盛宁波市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按地名命名、更名权限和程序,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对第一次地名普查遗漏的、已约定俗成的老地名直接确认。对有地无名的及时命名,如坎墩街道召开座谈会对工业园区新建道路进行命名。重名的情况较复杂,须慎重对待,能改则改,一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暂缓处理。

(四)设立标志,整理资料,着力制作地名普查成果。对重要地名,增设地名标志。沿329国道、中横线的行政村增设指示牌,骨干一类河流与中横线交叉处设立标志牌。此项工作得到了慈溪市交通局路政大队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实地踏勘,定点定位定样式。新设村指示牌24块,河流地名标志15块。整理资料,制作成果。对各地采集来的调查登记表、工作草图和照片、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检查、整理、编撰,处理为标准内容,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委托宁波国土测绘院转绘1:1万纸质地形图,修改整饰1:1万矢量地图,利用gps技术方式和图解法测量地名经纬度。完成地名普查数据的图库匹配,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5024张。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档案管理规定),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做好地名普查成果的立卷归档,可建立文书档案15卷,地名成果档案15213册,特种载体档案2盘。

三、工作特色。

作为试点单位,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我们努力克服困难,认真细致地拟订各项方案,增加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普查中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政府组织实施与技术外协相结合。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层层布置落实,提高了普查的公信力,便于采集地名信息资料。涉及地图标绘、经纬度测量、矢量地图修改整饰等专业技术上的工作,由宁波国土测绘院派员共同完成,确保地名普查数据的质量。二是以块为主,条块相结合。以镇、街道为基本普查单位,具体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资料。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17个成员单位建立联络员制度,负责相关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和各地上报的有关行业地名普查登记资料的审核确认工作。召开联络员会议,交流进展情况,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进工作落实。二者相结合,减少了地名普查的遗漏,保证了地名普查的数量。三是传统方法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考虑到地名普查员老同志居多,采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容易得到理解和支持。设计印刷3.2万份(地名目录)和(地名登记表),(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操作手册)500册,发放给每一位普查员。分级分批对普查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制作各类地名的登记表样表,为普查人员实际操作提供借鉴。编印工作简报6期,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召开阶段工作汇报交流会议,交流各地普查工作经验和做法。这些传统的普查方式方法,为普查人员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普查技能创造条件,大大提高普查效率。同时,在数据采集和成果应用上尽可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用gps定位系统测量经纬度,建立完善地名数据库,开发地名信息管理系统。利用qq群与盛宁波市、镇保持经常联系,便于信息交流和疑难解答,保证了普查的进度和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补充完善地名普查档案资料,着力做好地名普查的成果利用开发,巩固成果,深化内涵,推动我市地名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三

20xx年工作开展近半,在局党委、局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区划地名办公室认真按照年初工作意见的要求和步骤,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能积极参加局重点工作的推进。为了更好地开展本科室业务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1、积极参加局统一组织的周二、周五进村入户。

按时参加周二、周四进村入户活动,重点对低保、新增五保户等情况进村入户进行调查了解,尽可能地把基层真实的情况带回局里来,收集社情民意。

2、认真履行挂蹲镇区联系人职责。

利用周二、周四到乡镇基层工作的机会,就局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向东沟镇分管领导汇报、与民政助理交流,平时也保持与东沟镇民政助理的沟通和联系,询问工作进展,了解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督促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协同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到开发区调查研究拟新设立“东方”居委会(社区)情况,并向县分管领导作书面汇报,待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实施。

首先是做好地名命名工作,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和《关1。

于加强高层建筑和住宅区等地名标准化管理的通知》精神,截止6月12日共下发同意命名的批复11份;其次是策应县“5.18”活动,对县城范围内由我局管理的所有道路地名标志进行了维护和清洗。

充实地名信息库地名实体信息,与江苏省速度信息公司签订协议,通过购买服务标绘电子矢量地图,目前正在准备报省厅验收地名普查成果。

6、做好《政区大典》江苏分卷阜宁篇编撰工作。

乡级词条的编撰工作已经布置各镇区民政办,县级词条的编撰也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争取按时完成全部编撰任务。

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地名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区大典》江苏分卷阜宁篇编撰工作启动较晚等。

1、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镇区的建议,及时稳妥。

地做好镇区、村居行政区划调整相关工作。

2、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平安边界工作,分别。

与滨海县、射阳县、建湖县民政局相关科室召开界线联检和平安边界联席会议。

3、争取县财政资金,认真过细做好准备工作,争取年。

内完成新版《阜宁县行政区划图》的编制。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四

上半年,全市区划地名界线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突出重点,加强调研,落实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和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不断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加强调研,着力思考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发挥区划管理职能作用。

(一)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为目标,加强调研指导,组建了相关研究课题组,起草了调研提纲,并开展调研。加强与市余慈办的联系,分解落实余慈地区统筹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做好余慈地区综合交通路网与余慈两地地名规划路网名称的统一落实。

(二)开展行政区划调研。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开展有关区域行政区划的基础性调研,掌握区划调整报批工作流程和上报材料要求。根据毛光烈市长在对上海市部分区行政区划调整报道上的批示精神,赴上海市民政局作了专项调研,并完成了批示件办理。完成了市政协委员2件有关区划调整提案的答复办理。慈溪市地名办就去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异议地段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扩大服务成效。

今年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收尾之年,我市以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为目标,开展攻坚克难和创新服务行动,通过采取落实绩效考核、加大专项事务督查力度和加强工作交流等措施,已基本完成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一)地名规范化有序推进。

1、地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地重视地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慈溪市调整了地名委员会,明确了镇(街道)地名管理职能科室,成立了地名学会,建立健全了地名工作决策、管理和研究队伍。北仑区在镇(街道、乡)建立了地名协管员队伍,加强了基层地名管理力量。

2.日常命名规范有序。一是从源头上抓好管理。自今年1月起,市本级地名命(更)名审核与管理职能分离,市地名办主动与行政审批处做好沟通衔接,确保工作顺利过渡。3月,市地名办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劝阻了一起不规范的工程名称。对我市即将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1期20个站名进行了初审,提出了拟命名方案,并制订了命名原则,为今后我市轨道交通线建设站名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做好规范地名的命名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命(更)名道路27条、小区34个、建筑物(群)9个、桥梁(隧道)1座,并即时在地名网站予以公布,努力营造良好的地名环境,提高社会地名意识。

3.开展地名规范化检查。市和有关地区地名办对城区路牌等地名标志的拼写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标志上错拼、漏拼及时作了纠正,确保地名标志文字书写规范、拼音正确。镇海区地名办抓住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契机,发动社区干部对城区内路牌、门(楼)牌等地名标志进行纠错检查。

4.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方案完成报审。有关县(市)、区继续开展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管理工作,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辖区内无居民海岛甄别和名称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并报当地政府审议通过。市地名办积极会同海洋与渔业等部门,严格审核各地上报资料,认真进行分类汇总,并赴奉化、宁海等地,对无居民海岛作了甄别。按照省厅要求,对509个无居民海岛名称的专名、通名分别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制定了全市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报经市政府审核通过。目前,有关材料已上报省政府审批。

(二)地名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1.抓好《**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贯彻实施。为加强地名规划实施力度,落实以保障措施为重点的相关配套政策制度,市地名办分别召开部分市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城区地名工作座谈两个会议,针对《规划》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听取不同层面意见,共商对策措施。并走访市规划局、市建委等部门,加强横向联系。3月份,组织县(市、区)民政局同志赴广州、深圳等城市考察学习了地名规划工作,努力提升《规划》的执行力度。

2.全力完成县(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省厅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考核标准,各县(市)地名规划的完成率必须100%。针对各县(市)地名规划编制进度不一,市局分管局长和业务处长赴象山、奉化等地进行督促指导,要求加快推进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规划编制的攻坚任务。目前,象山已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并报省地名学会预审,奉化地名规划根据省级预审意见又作了修改并报市级评审。余姚、宁海地名规划完成市级专家评审,已进入向当地政府报审阶段。慈溪地名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巩固完善。

1.健全城区地名标志长效管理机制。在保持城区新设地名标志的完好、整洁和规范的基础上,各地继续开展门楼牌和路牌的补更工作,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宁海、余姚、奉化等地开展了老小区门牌清理整顿。慈溪市制订《城区地名标志管理制度》,从制作、设置、管理上对地名标志加以规范,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据统计,全市共新增补更楼街路牌400余块,楼幢牌3100块,门牌7250块,完成50余个社区地名标志的现场踏勘和资料核对,进一步巩固地名标志设置成果。

2.农村地名标志设置不断完善。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我市各地积极开展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回头看”活动。余姚对全市农村门牌进行查漏补缺,宁海开展了完善农村门牌设置试点工作,奉化在xx年完成农村门牌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对辖区所有乡镇、街道的农村地名标志进行全面清理核查,有287个行政村的11万块门楼牌、70路牌、70个村牌等地名标志进行招标、制作,预计于8月份完成制作、安装。

(四)数字地名取得新进展。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统一格式、整合共享”的要求,各地完善地名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地名管理的科技化水平。稳步推进地名数字库建设,进一步落实地名数据库动态管理措施,做到新命名一批标准地名就即时录入地名数据库,不但丰富了数据库信息量,更有效地避免全市地名重名现象的产生。实现网站信息的及时更新,上半年更新录入信息500余条,确保地名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即时性。余姚市完成“城区电子门牌录入系统”1000条数据的整理更新。继**、余姚、慈溪、奉化、宁海五家地名网站开通后,象山地名网于6月开通试运行,至此,我市6家独立地名网站已全部建立,更好地发挥了地名宣传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探索地名信息化服务新载体,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地名网络服务功能。江东、海曙等地积极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开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调研,着手建立仿真三维地名信息系统触摸屏和数字地名软件。

(五)地名服务形式多样化。

1.积极慎重做好提供地名证明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登记、房产交易等各类经济活动较频繁,其中涉及门牌地址变更的为数众多。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各县(市)、区积极应对,或通过委托下放地名证明权限,或实地踏勘现场出具证明,或窗口专人负责等方法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困难。据统计,上半年各地共出具地名证明5000余份。

2.大力做好地名资料的开发与应用。为方便人们出行,便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地名公共信息基础性作用,全市积极做好地名资料开发和成果应用。《**市政区图》和《城区街巷地名图》编制已完成前期调研并进入审报招标阶段。鄞州、北仑、象山出版政区图、街巷地名图8800份,镇海启动新一轮《地名志》的编纂工作,并已完成初稿的审核。

3.借力借势,扩大地名宣传力度。镇海、慈溪、宁海纷纷抓住文明城市创建和旅游节有利契机,加大地名宣传力度,开展地名路牌专项整治,增加公益广告版面,树立地名权威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扬地名导向和指位作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三、完善机制,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确保边界地区平安和谐。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厅要求,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优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的通知》,对创优工作任务、目标、步骤予以明确。市、县两级界线管理保障经费基本到位,界桩基座硬化及界桩警示牌设置的设计方案经层层选优已经确定,并开始实施。目前,共有10余个市、县级界线界桩落实了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慈溪市完成了“余慈线”界桩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

通过开展市、县两级界线毗邻双方的定期走访,加强有关界线跨界建设问题的协调督促,落实“四位一体”的界线管理长效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平安边界建设。一些地区注重平安边界建设的制度建设,江北区民政局协调区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管界队伍建设,海曙、江北、镇海、鄞州、慈溪、余姚等地相继召开行政区划界线工作培训会议,颁发界桩管理员聘书,明确各级职责。

第二轮界线联检工作全面推进。市级界线“宁台线”和“海鄞线”、“北慈线”等11条县级界线联检工作稳步实施,制定了联检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平安边界创优活动,搞好界线联检工作。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的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不够,不规范的地名时有出现,地名信息化建设进展相对缓慢,地名管理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平安边界建设配套政策措施研究力度不够,个别县级界线不平安因素尚未消除,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并不断解决。

按照xx年工作要点和省厅要求,下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稳妥做好行政区划工作。

1.加大行政区划调研力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原则,继续注重完善行政区划设置的思考和理论研究,加强与发改委等部门的联系,掌握区划调整基础性资料和动向,熟悉相关区划调整的论证、报批等工作程序,发挥好民政部门在区划调整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学习,探索减少层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协调发展的行政区划新格局的模式和机制。

2.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对统筹区域发展的研究,重点探索培育中心镇的发展,引导小乡镇的产业、人口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完成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相关课题的调研。

3、加强对政府驻地迁移的管理。各地要继续加强对辖区内政府驻地迁移的管理,积极做好向各级领导的宣传,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辖区内政府驻地建设立项审批和搬迁的报审工作。

二、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1.加强地名文化理论研究。继续抓紧落实地名理论研讨的发动工作,建立健全地名文化理论研究队伍,努力提升地名文化理论研究水平。认真撰写地名文化理论研究文章,各县(市、区)至少要有一定质量的2篇论文,有条件的地区应多承担些,参加省地名理论研讨的论文在9月15日前上报市地名办。全面总结五年来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加快建立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措施。各地要在9月底前,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总结,并以民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局)文件形式上报市局。加强地名文化的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地名网站的作用,促进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各地要积极参与省厅区划地名处设立的网上交流平台的工作信息、理论探讨等交流活动。

2.加大规划实施力度。象山地名规划要根据省地名学会的预审意见,认真修改后争取在7月中旬报市局,由市级专家进行评审;尚未向当地政府报审地名规划的地方要抓紧修改完善工作,力争在8月底前报当地政府审批。地名规划经批准实施后,有关地区要大力做好地名规划的宣传和组织实施工作,明确相关部门的贯彻执行职责,加强与规划相配套制度建设,建立跨部门的地名规划协同执行机制,确保地名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3.健全地名标志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开展老小区门楼牌的更新和东部新城路标调研工作,推行住宅小区住宅分布平面导向图设置,完善农村门牌设置,提升地名标志规范化、美观化功能。要加强对地名标志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4.探索地名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拓展以地名查询触摸屏等地名信息化服务新途径。以地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原则,完善各级地名网站、电子地图等公共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强网站的日常管理和数据库的更新,着力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地名信息电子政务和公众服务的能力。

三、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

1.扎实做好第二轮界线联检工作。配合台州方完成“甬台线”联检任务;各县(市)、区要在9月底前完成11条县级界线的联检工作,按照“一线一卷”要求,认真做好界线档案规范化、制度化工作。

2.认真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厅《关于深化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通知》(浙民区[xx]18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依法治界工作机制,加强与综治办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出台相关文件。建立健全界线管理四项工作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和界线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平安边界建设考核力度,在7月底前落实界桩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有关地区要抓紧协调处理跨界建设问题,力争全面完成全市2条市级界线和19条县级界线的平安边界建设创优任务。各县(市、区)要对照省厅年初下发的“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考核标准”进行认真自查,在9月底前将自查情况报告以民政局名义上报市局。市局将于10月中下旬,采取集中考核、分头打分的形式,组织对县(市、区)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的考评活动。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五

今年我市区划地名工作在省民政厅和局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立足区划地名工作职能,不断优化服务环境,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使区划地名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行政区划工作。

(一)根据西滩、桥沟两个移民安置点设立行政村的申请,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工作人员到两个移民点进行了调查、走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对两个移民点设立行政村的申请进行了审定,并报请市政府批准将两个移民点新设行政村,名称定为轵城镇西滩新村村民委员会和金桥村民委员会。

(二)按照省政府、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积极开展了我市产业集聚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行政区划调整的调研工作,为上级政府的区划调整工作积极献言献策,做好参谋。

好地名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局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开通了济源区划地名网,并于年初正式挂网运行。做为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划地名网站的开通,对提高我市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服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新版行政区划图编制工作。由于20__年我市集中进行了撤乡建镇、乡改街道办事处及市区各街道办事处与相邻各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后又因移民陆续成立部分新的行政村,致使20__年版的行政区划图无法适应新的需要。按照年初的工作安排,我们开展了新版济源市行政区划图的编制工作。对新编印的行政区划图中有关行政区划变更及村居、道路、小区等地名的新增变更进行了大量的信息采集。目前现已进入定稿印刷阶段,年前可以完成出版。

设标工作的进度。截止目前,全年共制作安装门楼牌2600余个。

(四)地名命名工作规范有序推进。一是从源头上抓好管理。我们通过向全市房地产开发商印发公开信的形式,向他们宣传国家有关地名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其了解地名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配合做好地名管理工作。二是做好规范地名的命名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命(更)名道路5条、住宅小区41个,并即时在新闻媒体和地名网站上予以公布,努力营造良好的地名环境,提高社会地名意识。

(五)积极推进地名服务。慎重做好提供地名证明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登记、房产交易等各类经济活动较频繁,其中涉及门牌地址变更的为数众多。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我们积极开展地名证明服务,通过实地踏勘现场出具证明,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困难。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1、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安排,做好《中华人民共。

和国政区大典》(河南分卷)的编纂工作,在6月底前完成济源部分的初稿审定工作。

2、做好《济源市地名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根据新形。

势下地名管理工作的实际,依照新出台的《河南省地名管理条例》,对1989年出台的《济源市地名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保证地方地名立法更加科学规范。

3、继续做好产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工作,

为地方政府在产业集聚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中建言献策,当好参谋。

4、进一步完善市区地名规划方案,按照地名管理有关。

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及时完成新修道路、桥梁、住宅小区、大型建筑等的命名更名工作。针对已建成住宅小区的命名混乱、不规范问题,集中力量对其进行清理整顿,保证地名命名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5、加强对镇村设标工作的督导力度,争取在镇村设标。

工作上取得新突破。

6、探索地名信息化建设新途径。积极与有关部门相结。

据库的完善更新,着力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地名信息化程度和公众服务的能力。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六

上半年,全市区划地名界线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突出重点,加强调研,落实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和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不断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加强调研,着力思考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发挥区划管理职能作用。

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为目标,加强调研指导,组建了相关研究课题组,起草了调研提纲,并开展调研。加强与市余慈办的联系,分解落实余慈地区统筹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做好余慈地区综合交通路网与余慈两地地名规划路网名称的统一落实。

开展行政区划调研。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开展有关区域行政区划的基础性调研,掌握区划调整报批工作流程和上报材料要求。根据毛光烈市长在对上海市部分区行政区划调整报道上的批示精神,赴上海市民政局作了专项调研,并完成了批示件办理。完成了市政协委员2件有关区划调整提案的答复办理。慈溪市地名办就去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异议地段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扩大服务成效。

今年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收尾之年,我市以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为目标,开展攻坚克难和创新服务行动,通过采取落实绩效考核、加大专项事务督查力度和加强工作交流等措施,已基本完成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一)地名规范化有序推进。

1、地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地重视地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慈溪市调整了地名委员会,明确了镇(街道)地名管理职能科室,成立了地名学会,建立健全了地名工作决策、管理和研究队伍。北仑区在镇(街道、乡)建立了地名协管员队伍,加强了基层地名管理力量。

3.开展地名规范化检查。市和有关地区地名办对城区路牌等地名标志的拼写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标志上错拼、漏拼及时作了纠正,确保地名标志文字书写规范、拼音正确。镇海区地名办抓住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契机,发动社区干部对城区内路牌、门(楼)牌等地名标志进行纠错检查。

4.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方案完成报审。有关县(市)、区继续开展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管理工作,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辖区内无居民海岛甄别和名称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并报当地政府审议通过。市地名办积极会同海洋与渔业等部门,严格审核各地上报资料,认真进行分类汇总,并赴奉化、宁海等地,对无居民海岛作了甄别。按照省厅要求,对509个无居民海岛名称的专名、通名分别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制定了全市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报经市政府审核通过。目前,有关材料已上报省政府审批。

(二)地名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1.抓好《**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贯彻实施。为加强地名规划实施力度,落实以保障措施为重点的相关配套政策制度,市地名办分别召开部分市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城区地名工作座谈两个会议,针对《规划》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听取不同层面意见,共商对策措施。并走访市规划局、市建委等部门,加强横向联系。3月份,组织县(市、区)民政局同志赴广州、深圳等城市考察学习了地名规划工作,努力提升《规划》的执行力度。

2.全力完成县(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省厅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考核标准,各县(市)地名规划的.完成率必须100%。针对各县(市)地名规划编制进度不一,市局分管局长和业务处长赴象山、奉化等地进行督促指导,要求加快推进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规划编制的攻坚任务。目前,象山已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并报省地名学会预审,奉化地名规划根据省级预审意见又作了修改并报市级评审。余姚、宁海地名规划完成市级专家评审,已进入向当地政府报审阶段。慈溪地名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巩固完善。

1.健全城区地。

2.农村地名标志设置不断完善。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我市各地积极开展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回头看”活动。余姚对全市农村门牌进行查漏补缺,宁海开展了完善农村门牌设置试点工作,奉化在完成农村门牌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对辖区所有乡镇、街道的农村地名标志进行全面清理核查,有287个行政村的11万块门楼牌、70路牌、70个村牌等地名标志进行招标、制作,预计于8月份完成制作、安装。

(四)数字地名取得新进展。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统一格式、整合共享”的要求,各地完善地名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地名管理的科技化水平。稳步推进地名数字库建设,进一步落实地名数据库动态管理措施,做到新命名一批标准地名就即时录入地名数据库,不但丰富了数据库信息量,更有效地避免全市地名重名现象的产生。实现网站信息的及时更新,上半年更新录入信息500余条,确保地名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即时性。余姚市完成“城区电子门牌录入系统”1000条数据的整理更新。继**、余姚、慈溪、奉化、宁海五家地名网站开通后,象山地名网于6月开通试运行,至此,我市6家独立地名网站已全部建立,更好地发挥了地名宣传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探索地名信息化服务新载体,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地名网络服务功能。江东、海曙等地积极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开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调研,着手建立仿真三维地名信息系统触摸屏和数字地名软件。

(五)地名服务形式多样化。

1.积极慎重做好提供地名证明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登记、房产交易等各类经济活动较频繁,其中涉及门牌地址变更的为数众多。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各县(市)、区积极应对,或通过委托下放地名证明权限,或实地踏勘现场出具证明,或窗口专人负责等方法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困难。据统计,上半年各地共出具地名证明5000余份。

2.大力做好地名资料的开发与应用。为方便人们出行,便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地名公共信息基础性作用,全市积极做好地名资料开发和成果应用。《**市政区图》和《城区街巷地名图》编制已完成前期调研并进入审报招标阶段。鄞州、北仑、象山出版政区图、街巷地名图8800份,镇海启动新一轮《地名志》的编纂工作,并已完成初稿的审核。

3.借力借势,扩大地名宣传力度。镇海、慈溪、宁海纷纷抓住文明城市创建和旅游节有利契机,加大地名宣传力度,开展地名路牌专项整治,增加公益广告版面,树立地名权威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扬地名导向和指位作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三、完善机制,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确保边界地区平安和谐。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厅要求,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优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的通知》,对创优工作任务、目标、步骤予以明确。市、县两级界线管理保障经费基本到位,界桩基座硬化及界桩警示牌设置的设计方案经层层选优已经确定,并开始实施。目前,共有10余个市、县级界线界桩落实了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慈溪市完成了“余慈线”界桩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

通过开展市、县两级界线毗邻双方的定期走访,加强有关界线跨界建设问题的协调督促,落实“四位一体”的界线管理长效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平安边界建设。一些地区注重平安边界建设的制度建设,江北区民政局协调区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管界队伍建设,海曙、江北、镇海、鄞州、慈溪、余姚等地相继召开行政区划界线工作培训会议,颁发界桩管理员聘书,明确各级职责。

第二轮界线联检工作全面推进。市级界线“宁台线”和“海鄞线”、“北慈线”等11条县级界线联检工作稳步实施,制定了联检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平安边界创优活动,搞好界线联检工作。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的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不够,不规范的地名时有出现,地名信息化建设进展相对缓慢,地名管理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平安边界建设配套政策措施研究力度不够,个别县级界线不平安因素尚未消除,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并不断解决。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七

为了加强对地名的管理,实现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交往的需要,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关于最新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

20最新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名的管理,实现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交往的需要,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是指:

(二)自然村(集镇)和城镇内的居民区名称;。

(五)开发区、保税区、示范区、农场、林场、牧场、盐场、油田、矿山等名称;。

(六)机场、港口、铁路(线、站)公路,桥梁、隧道、船闸、交通站点等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七)水库、灌区、堤防、闸坝、发电站等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八)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纪念地等名称。

第三条对地名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的地名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地名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地名工作规划;。

(三)推行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

(四)审核、承办本行政区地名的命名、更名;。

(五)组织编纂地名图书资料;。

(六)监督地名的使用,对地图、牌匾中的地名实施审查;。

(七)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地名档案;。

(八)组织地名科学研究。

公安、建设、规划、交通、工商行政管理、旅游、邮政、通信、水利等部门应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地名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实行地名申请、登记、审核、批准。公告制度。

第五条使用标准地名、保护地名标志是每个单位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章地名的命名、更名。

第六条地名的命名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人民团结;。

(二)反映当地人文、自然地理特征;。

(三)一般不用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外国人名、地名命名地名;。

(六)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港、场、桥、渡口等名称一般应与当地地名一致。

(七)地名用字避免使用生僻字、同音字和字形、字音易混淆的字;。

(八)新建的城镇街、路、巷、居民区应按照层次化、序列化、规范化的要求予以命名。

第七条地名的更名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凡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违反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和极端不文明、不健康、庸俗的地名,必须更名。

(二)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地名、应予以更名。

(三)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

(四)不属于上述范围的,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予更改。

第八条行政区划名称的命名、更名,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办理。其审批权限和程序如下:

(三)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自然村(集镇)的命名、更名,由其所在的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抄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城镇内街、路、巷、居民区、楼、广场和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建筑物的命名、更名,由所在地地名主管部门提出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并抄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条跨市、县的自然地理实体命名、更名,分别由省、市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国内外著名的或涉及邻省的自然地理实体命名、更名,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本办法第二条第五项至第八项规定的具有地名意义名称的命名、更名,由其主管部门负责承办,但应事先征求所在地县级以上地名管理部门同意,报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因行政区划变更、城镇改造、工程建设等原因消失的地名应予废止。废止的地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公告。

第三章地名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批准的标准地名及时向社会公告。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编纂本行政区标准地名出版物,其他部门不得编纂。

第十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公告、文件、证件、广播和电视节目、报刊、教材、广告、牌匾、商标、地图等方面使用的地名,除特殊需要外,均应使用标准地名(包括规范化译名)。

第十六条城镇的街、路、巷、居民区、楼,自然村(集镇)、桥梁、纪念地、风景名胜区、台、站、港、场等必须设置地名标志。

一定区域内的同类地名标志应当统一。

第十七条地名标志中地名的书(拼)写形式及地名标志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八条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费用,可采取受益单位出资、工程预算列支、同级财政拨款等方式筹措。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地名档案,保证地名档案安全、完整。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对推广使用标准地名及保护、管理地名标志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应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一条擅自对地名命名、更名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责令其改正。

第二十二条偷窃、损毁或擅自移动、更改地名标志的,责令恢复原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民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10月1日起施行。1990年2月24日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八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体育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群众体育处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的要求,围绕加快构建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群众健身设施、组织、活动和科学指导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一、立足新时期群众体育新情况新要求,认真研究、部署全市群众体育工作。

(一)精心谋划全年全市群众体育工作。为认真落实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和全市体育局长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全年群众体育工作,年初,我们印发了《今年全市群众体育工作要点》,对今年全市群众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重点工作做了明确安排。3月,召开全市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会上对全市群众体育工作进行了深入总结,对今年的工作做了详细安排,进一步统一了全市群众体育战线的思想。

(二)积极参与全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部署工作。7月,市政府召开全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群体处认真配合市政府办公厅和局办公室筹备会议,拟定了会议方案,倒排计划,加班加点做好领导讲话起草、交流发言修改、会议视频资料制作等工作,保证了会议的顺利召开。根据会议精神,群众体育处起草了《关于深入推进全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全市“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目前这两个文件正在征求意见。

(三)会同住建部门做好全市健身步道建设部署工作。市政府将建成400公里健身步道列入市政府今年十大重点工作百项考核指标,市体育局是责任部门之一。为部署推进好这项工作,上半年,群体处组织有关市体育局分管局长和群体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考察组,赴广东考察健身步道建设情况,学习经验。3月,在健身步道建设走在全市前列的xx市召开了全市健身步道建设推进会。8月,市住建厅、市体育局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规划促进健身步道建设的意见》(苏建规[20xx]425号)。10月,我们向各地印发了《关于为健身步道配置体育元素的参考意见》。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圆满完成70%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和400公里健身步道建设任务。

市政府将“70%的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成健身步道400公里”列入市政府今年度十大重点工作百项考核指标。市体育局高度重视,将这两项工作列入今年十大重点工作60项考核指标,强化工作责任,细化具体措施,明确时序进度。

3月27日,市财政厅和体育局联合印发《江苏市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苏财规[20xx]10号)。5月20日,市体育局印发《关于今年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验收申报的通知》(苏体群[20xx]19号),明确了验收申报对象、验收内容、办法和要求。6月底,我们组织全市各地完成了第一批今年度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市级补助的申报工作。10月底前,我们抽调人员组成验收组,完成了对各地建设进度的验收工作。从验收的情况看,全市今年圆满完成70%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

在市里统一部署下,各地积极推进健身步道建设,各级体育部门共同为已建成的健身步道配置器材,添置标识,围绕健身步道开展体育活动。全年全市圆满完成市政府规定的400公里健身步道建设任务。

(二)转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方式成效显著。

一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升等升级工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全年完成了5期513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新增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54名,居全国首位。培训了20个项目23期2561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超额完成名的年度目标。新增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944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255名。截至今年12月,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20.2万人。

二是把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办保险、配服装工作办实办好。通过市、县体育部门统计、上报、公示的方式,确定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名单。1月底前,各市体育局分别与当地人寿保险公司签订协议、缴纳经费并出具保单,完成了今年度全市6万名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意外伤害保险办理工作。通过向全国体育服装企业公开征集方案,确定服装款式、数量和类型,采取公开招标选择供货商,市、县体育部门发放等程序,6月中旬前完成了全市61692名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各发放一套春秋运动装、两件短袖运动t恤、两条运动短裤和一双运动鞋的工作。

三是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再培训深受基层欢迎。上半年,市体育局分别印发了《今年全市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再培训计划》(苏体群[20xx]12号)。根据计划安排,全年完成了6个项目45期5000名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再培训工作。组织了10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文体站长)分赴北京、安徽池州等地交流学习。

四是继续深化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程。11月,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召开全市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程推进会,总结交流前一阶段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程推进情况,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下一个时期工作。

(三)继续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

今年,我们以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向纵深发展。一是5月11日,举办了江苏市第八届“沿江体育带”全民健身大联动启动仪式。市内十三市代表队在南京参加了龙舟直道竞速、水上自行车直道竞速以及龙舟绕标赛三个项目的角逐。二是8月3日,市体育局和南京军的区政治部在xx市共同组织了第二届将军与农民乒乓球赛,邀请南京的军区在宁的将军和xx市农民参加比赛,续写了当年许世友将军和农民篮球赛的历史佳话。三是承办了今年“长三角”健身圈全民健身大联动启动仪式,8月24日,来自江、浙、沪三个市(市)5个城市的5支代表队参加了飞镖、袋鼠运瓜、抽陀螺等民间趣味健身项目比赛。四是在今年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环太湖行”主题活动。昆山和九个赛区组织6564人参加了荣誉骑行和大众绿色骑行,9545人展演了92个富有环太湖地区特色的健身项目,举办了国民体质监测车环太湖行、健身知识宣传环太湖行,在环太湖地区掀起了“我骑行、我健康、我快乐”的健身热潮。五是为不断创新和丰富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全面展示我市全民健身的丰硕成果,11月底,在江宁举办全市新编广场健身操(舞)展示交流活动。13个市和三个市直管试点县共组成16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四)努力加大全民健身、科学健身宣传。

今年,我们进一步重视发动媒体,加强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良好氛围。《扬子晚报》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在去年《扬子晚报》健身版取得较好社会反响的基础上,今年我处继续加强与市体科所、扬子晚报社合作,在召开读者座谈会,听取读者意见建议后,制定改版方案,继续在《扬子晚报》推出50期科学健身专版,每周一期,每期一整版,由健身专家介绍科学健身知识,健身达人交流健身心得体会。我处还和江苏电信合作,定期为5100余名市级机关工作人员免费发送科学健身知识短信,深受广大干部职工的欢迎。

在总局批准中国报业总社举办的全国新农村科学健身图书(音像)征集评选活动中,今年我市推荐的13个作品入选《全国新农村科学健身书库目录》,占到总作品的十分之一。

成功承办全国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列活动(淮安站)。该活动每年只在全国选择4至5个城市举办分站活动,今年是我市连续五次承办该项活动。今年的活动中开展了健身项目展示、健身科普长廊、健身知识讲座、体质评价、健身指导、健身器材推广等6大板块的活动。

三、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和干部队伍建设。

群众体育处注重加强处室同志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升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一是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局党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全处同志积极参与局教育实践活动。制定处室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座谈会、自我剖析、相互谈心等活动。二是把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警钟长鸣,确保各项工作廉洁高效开展,全年全处未出现不良作风和违法违纪现象。三是积极参加“三解三促”活动。群众体育是基层群众最关心、反映问题最多的体育工作之一,群体处全体同志都参加了基层驻点调研,驻点调研结束后及时汇总研究了基层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并根据基层的新情况和群众的.新需求及时调整了一些工作思路和做法。

根据总局的要求和局党组的指导,会同兄弟部门评选推荐了156个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121个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部分特别突出的先进集体负责同志和个人在全运会开幕式中还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接见。这项工作对夯实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激发群众体育战线同志的工作激情,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和激励作用。

为加强新形势下群众体育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全市群众体育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8月份,群众体育处举办了为期2天的全市群众体育干部培训班,邀请总局群体司,苏州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授课。各市辖市体育局分管局长、群众体育处处长、106个县(市、区)分管体育的局长共12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

总的来说,群众体育处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业务理论知识学习研究有待加强。由于群众健身需求不断增强,社会对群众体育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我处工作任务不断加大,日常事务繁多,而人手又整体偏少、大家静下心来研究业务的时间和机会不多,导致工作的计划性与过程控制不够理想。此外,市、县群众体育干部也多忙于活动组织、指导员培训、设施建设等常规事务,没有更多精力进行深入思考,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有待提升。

二是构建“大群体”工作格局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有待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全市,事关7800万人民。随着县乡两级机构改革的迅速推进,全市群众体育队伍急剧萎缩,呈现出“倒金字塔”趋势。对此,如何强化与教育、卫生、文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广大体育社团及其他中介组织在群众体育工作中的作用,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最大程度动员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成为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在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尽快加以改进。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九

区划地名工作按照省、市设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城区和乡村设标工作的实际情况,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我们把县乡村设标工作作为整个地名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谋划,积极与县领导沟通,与相关部门协调,使乡村设标工作有序推进,势头良好:首先城区街路标志共计103块已制作完成,其中双立柱灯箱式16块,单立柱灯箱式20块,单立柱不锈钢52块,单立柱普通钢管14块,单立柱叉式1块。其次是乡镇驻地村街路标志共计105块已制作安装到位,其中路牌50块,街牌55块。

二、对我县城区和乡镇驻地村街路门牌制作安装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制定了比较精细的实施方案,对城区8条街、13条路和10个乡镇驻地村设立的街路门牌进行了科学确定,已于生产商达成合作意向,生产安装后期工作正有序进行。我县乡村一半以上有旧式门户牌,里城道、北苏等乡镇保存完好,街路(巷)牌得到有效维护。

三、建立健全了城区街路门牌号码编程体系,根据城区的扩大进行有序衔接,并纳入微机管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对外交流,促进了经济社会生产生活发展。

四、设置地名工作网站,促进了地面公共服务工程的网络化,在网站上发布我县政区概况,景观照片等有价值的信息50多条(幅),有效提升了我县的知名度,促进了企业间的对外交流。

五、制定下发了我县关于设立乡村地名标志工作通知,将地名工作纳入归口管理轨道,地名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大幅提高。今年来,为两家生活小区进行了命名、为城区10家新上生产企业申请门牌号码进行有序编程批复,确保企业按期投产,发挥出地名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作用。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1、千方百计争取县财政资金,加快乡、镇、村设标工作工程,加快实施步伐。

2、在完成城区街路标志安装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街路门牌系统普查,对原有街路门牌,包括巷(胡同)牌进行整体更新,实现提档升级,达标规范的要求。

3、搞好地名网站建设,及时增加地名信息内容,强化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发挥地名网站的传输作用,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交流提供便捷服务。

4、完成好省市地名工作下达的各项任务。

xx年的区划地名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具体帮助指导下,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离领导要求,与兄弟县市比,还存在着不足:一是资金不到位制约了乡村设标工作的开展;二是县城区“三年大变样”街路翻新改造,影响了设立街路标志工作;xx年,区划地名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向县领导宣传政策,求得给予支持,把乡村地名设标工作抓出成效。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十

1、我地名办完成了地名数据库数据录入及行政区域界线资料电子文档的录入,并完成了我区地名数据库数据的上报工作。

2、完成了行政区划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研材料上报工作。

3、完成了我区行政区域界桩管护人员的上报工作。

4、根据市局工作安排,我地名办和开发商联合更换了市区路段的简易标牌。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另:

1、完成了五个乡镇办事处低保、五保、优抚对象复核认定工作。

2、完成了对乡镇办事处双拥督导工作。

1、继续做好梁园、睢阳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根据市局安排和部署,两区勘界工作由我区(勘界办)牵头,现已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向市局上报关于报批《梁园区人民政府与睢阳区人民政府联合勘界的行政区域界限协议书》的.请示。

(2)制定联合勘定梁园区与睢阳区行政区域界限实施方案。

(3)完成梁园区与睢阳区行政边界情况调查报告。

(4)向局领导递交《关于申请梁园区行政边界》经费的报告。

2、继续开展撤乡建镇工作,加快我区城镇化进程。

3、根据市局通知,做好省、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

4、根据市局工作安排,我地名办继续和开发商联合进行更换市区路段的简易标牌工作。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十一

上半年在局党组和分管局长的直接领导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2月23日召开年度地名工作会议重点部署县区配备地名数据库操作人员和专用设备,3月23日组织县区操作人员参加省培训后,4月7日在阳信试点县进一步培训县区地名办人员,4月中下旬指导催促县区召开地名信息采集会议全面展开工作,5月26日参加省厅区划地名处潍坊地名数据库调度会后,6月1日在无棣召开地名工作调度会,6月3日请省专业人员巡回县区解决业务问题,6月9日市政府办下发市直单位地名信息采集通知,6月18日带领问题县到青岛请求在此参会的总参专家解决问题并将数据库升级为3.0版,6月22日巡回其他县区全部升级为3.0版,7月6日在滨州召开地名办主任会,连续调度督促地名数据库工作。

截至目前,录入关联已基本结束,现正在按照民政部7月2日发的'验收标准进行检查、补充、更正工作。计划7月底完成汇总全部报省,阶段性结束这项工作。

待省厅下半年下发1:1万地形图后,再开展1:1万图中的城区和乡镇驻地密集地名的录入和图上关联工作。

1.上半年催促滨州城区路名牌投资商在开发区新安装路名牌近150块,促成投资商在沾化县城西区投资安装路名牌30块。邹平、无棣县分别增补路名牌51块、26块。

2.阳信县政府公布《阳信县城区20xx-2020年地名规划方案》。

3.市和县区地名网站运行正常。

4.转发国、省和市政府办发第二次地名普查相关文件6次。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十二

区划地名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对地名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分享我对区划地名的心得体会。

区划地名往往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例如,许多地名都来源于当地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或文化传统。通过研究地名的由来,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比如,我所在的城市有一条街道名叫解放路,这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这条街道是起义军进行抗日斗争的重要战场。通过了解解放路的背后的历史意义,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和英勇奋斗的精神。

区划地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地方的地名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寓意。例如,一座城市的名称可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或传统文化相关联。通过研究地名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地方的特色和魅力。比如,我曾经去过一个叫做“梅花镇”的地方,这个地名正是因为当地种植着大量的梅花而得名。这个名字既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传达了梅花的优美和文化内涵。我在梅花镇度过的时光让我对这个地方的文化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区划地名对于地理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地名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特征紧密相关。通过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地形、气候和生态环境。例如,一个名为“山水镇”的地方很可能位于山水环绕的地带,而“河畔村”的地名则暗示了这个村庄靠近河流。通过研究地名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地貌特征。我曾经旅行到名为“小溪村”的地方,这个地名显示出这个村庄位于山区,附近有许多清澈的小溪流过,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

区划地名在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价值。人们常常通过地名来进行导航和定位。一个清晰明确的地名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找到目的地。此外,地名也是城市和社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独特、有特色的地名可以增强城市或社区的标识和吸引力。比如,某个城市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名,这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区划地名不仅具有历史、文化和地理的意义,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着重要的实用和经济价值。

结论:通过对区划地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地名承载着人们对地方的记忆和情感,也是城市和社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和理解区划地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感知世界。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十三

一、工作职能:

负责公司的整体形象策划和品牌推广,不断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充分利用公司有效资源,宏扬公司文化和传播企业精神,是企业策划部的主要职责。

1、树立企业卓越的企业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

2、确立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及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3、介绍企业的综合功能,宣传企业在振兴民族服饰品牌和促进品牌商业发展中的成就。

4、通过市场调研作出构思和设计,形成系统、完整的营销策划方案,促进企业商品的销售。

5、透过社会公益文化、公共关系、促销活动等对外传播企业形象,创造企业无形资产价值,提升经营业绩。

6、塑造企业和专卖店独特形象,凸显企业和门店个性,利用视觉艺术树立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维护公司视觉识别系统的标准化及整体性,创造企业无处不在的优美环境。

7、配合专卖店销售活动,完成海报制作、气氛布置、广告灯箱管理等工作,做好宣传工作,让顾客了解企业、贴近企业。

二、岗位职责:(一)企业策划部经理1、职责:

(1)全面负责本企划部门工作;

(4)负责规划、实施企业形象战略系统;

(6)负责公司内部整改及监督装修。

(7)负责公司4季新品的画册及搭配手册制作。(8)负责公司《穿帮》杂志的内容更新及企划。(9)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培训与业绩考核。2、工作准则:

(1)通过调研,学习优秀经验并拟订适合自身特色的创新促销计划和设计方案并督导专卖店实施。

(2)负责店内外各种广告、灯箱、指示牌、pop、销宣传系统策划和设计。

(3)根据不同竞争环境拟订促销海报时间及促销主题,做好促销商品的拍片、设计、印刷、发行等工作。

(4)有计划的争取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协调,树立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良好评价,进而实现相互合作与支持。

(5)参与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形象各要素的规划、设计;(6)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1)协助主管拟订公司及门店预期整体促销计划,并指导实施。(2)负责对门店周边市场的调查分析,针对周边竞争对手制定有效的企划方案。

(3)负责宣传企业文化,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并督促门店实施。(4)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培训、考核计划。

(5)负责本部各类文件、档案、宣传促销资料的整理、归纳、存档。2、工作准则:

(1)跟踪每期促销计划的实施情况,作出书面小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方案上报部门主管。

协助经理参与企业发展、企业形象宣传的规划设计,并做出不。

(1)同时期的宣传计划,加大对外的企业文化宣传力度,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

(4)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1)协助经理做好公司及门店对外宣传的统一设计。

(四)、美工1、岗位职责(1)促销海报必须用公司统一格式及简体字字体。

(2)更换、张贴海报等宣传品及广告,应在不影响商场正常营业的情况下进行。

(3)按促销通知单制作各类日常促销pop并及时传给相关柜组。(4)供应商提供的各类宣传品须经企划部同意,由美工结合卖场整体布局指导放于最佳位置,以维护商场的整体形象。

(5)为促销活动提供建设性意见。

(6)按时完成海报、横幅等各类宣传品的制作。

(7)督导活动气氛布置的实施,美化商场的购物环境,并及时协调各部门予以配合。

(8)完成其它工作。2、工作准则。

(1)每天安排至少三次对卖场巡视,检查海报、横幅,各类标识牌是否正常。对悬挂、张贴不规范、过期的广告纸、宣传特价牌及时纠正。

(2)检查各广告位灯片、灯光效果是否正常。(3)检查各厂家促销位是否有乱陈列、乱张贴现象。(4)检查商场气氛布置是否完整。

(5)及时维护、更正、修改各类宣传品,并知会相关部门维护、保养。(6)制作店内标牌、标识、pop海报、宣传栏等各种内部宣传品。

每周五、周日对商圈内竞争对手进行调研工作,及时反应,快速调整,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十四

xxxx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去年以来,全省各地按计划完成了普查准备阶段的任务。今年,我省地名普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各级地名普查机构正按照国家“442”普查目标和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紧张有序地推进地名普查工作。今天召开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xxxx年普查工作情况,部署普查工作任务,交流县市普查工作经验,下发省地名普查管理软件,开展有关软件操作培训。今天虽然时间紧,但会议内容丰富,相信大家都有收获。下面,我讲三点看法和意见。

xxxx年是我省地名普查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普查的关键年和攻坚年,任务十分艰巨。我省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各市、州、县(市、区)通力配合下,群策群力,积极作为,扎实工作,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找准出发点,扎实开展组织动员。

深入充分的组织动员是普查的垫脚石。在xxxx年宣传发动的基础上,xxxx年全省各市州县深入开展层层动员、层层发动,构建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专业人才在普查办中的业务骨干作用,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基层干部和普查联络员的基础作用;坚持实施“分层分类、有效培训”,做到全省统筹、县为主体、延伸乡镇、覆盖村居,因人施教,注重操作、讲究实效;坚持争取支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努力争取领导支持,努力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取社会共识;坚持注重地名文化的挖掘,切实将地名文化建设贯穿地名普查的全过程。坚持将标准化建设贯穿普查工作,依托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并执行了《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作业规范》、《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业务外包规定》、《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保密办法》、《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监理办法》、《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质量评价体系》、《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登记表样板模板》和《湖北省跨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普查实施方案》等九项地方性普查标准,通过武汉市江夏区、荆门市京山县普查综合试点,将普查工作流程梳理成10个阶段、70个具体环节,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全省普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把握切入点,紧紧依靠行政推动。

实在有力的政府支撑是普查的坚强后盾。xxxx年,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紧紧抓住各级领导小组不放、紧紧抓住各级政府领导不放,在“做争取、搞转换”上下功夫,着力实施普查项目目标责任制,促成分管省长与市州长,市州长与县市长层层签订《普查工作目标责任状》,116份签字盖章的责任状,像“钉子”一样,把普查的责任、任务、要求牢牢地钉进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促成了地名普查从民政工作目标到政府工作目标的转变。各市州按照目标责任制,及时互动调整工作计划,明确“442目标”,大部分市州都制定了两年完成普查工作任务的计划,45个县(市、区)计划在xxxx年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占全省的43.69%;51个县(市、区)计划在20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占全省的49.51%;7个县(市、区)计划在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占全省的6.8%。截止目前,全省共采集地名信息532068条;已有89个县(市、区)完成普查外业招标,占全省的86.4%;48个县市区完成了外业采集任务,占46.6%。

(三)抓住结合点,积极推动行政与技术融合。

恰当匹配的技术是普查的必要手段。xxxx年,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一方面开展“借脑”工作,省普查办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各市州县也相应成立了普查咨询机构,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和专长,为地名普查决策的出谋划策。另一方面,转变观念全面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采取自愿报名、资质预审、培训考试、专家论证等程序,我省确定了34家单位地名普查业务合作单位,各县(市、区)按照省里规定,规范操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截止目前,已有23家业务合作单位在我省中标参与普查工作。第三,积极推动“两化工作(行政干部技术化、技术干部行政化)”,充分发挥行政的推动力、动员力、号召力和技术保障的准确性、科学性、精确性作用,从测绘、制图、遥感、地理、历史、文化、民俗、考古、网络、信息、宣传和行政管理等知识方面,开展全方位知识技能培训。省普查办采取请进来、走出出等办法培训自身人员20人次,先后举办13个市州、103个县(市、区)培训5场次588人次;各市州县共开展地名普查业务培训290余场次,培训各类各层级普查人员2万多人次。系统、全面、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不仅夯实了普查工作的基础,也锻炼、提高了地名管理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四)明确支撑点,打牢夯实普查保障。

全面系统的保障是普查的刚性需求。xxxx年,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始终坚持分级保障原则,积极开展普查预算,在资金保障上确保有钱办事。一是省普查办及时协调省财政厅全额下拨中央补助资金,保障了普查的开展,专题向省领导汇报,向省政府上报请示,多次去人去函和省财政沟通,省财政已同意按照与国家资金1:0.5安排省级补贴资金。各市、州、县(市、区)也积极作为,共争取到xxxx年普查专项配套资金7895.62万元。在人员保障方面,各级普查办采取调配、借用、购买服务的形式配强、配齐了工作人员,市州普查办配备了4至5人的工作队伍,县(市、区)普查办配备5至7人的工作队伍,乡镇、街道配备了2-3名普查工作信息员。在物质保障方面,各级普查机构安排了办公用房,并购置了办公设施和普查专用设备。在技术保障方面,省市县都组建了专家咨询机构,确定了技术协作单位,制定了全省普查系列技术规范,确保普查工作有章可循。在安全保障方面,省普查办制定了项目廉洁自律公开承诺制度,全员签订了《廉政承诺责任书》,将项目招投标的资质管理明确写入《作业规范》,避免招标中出现“恶意排他”条款。同时,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大力开展保密教育、保密培训,采取全覆盖签订《保密责任书》的方式,将保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个人。高度重视人防、物防、技防,积极协调省保密局,将普查纳入保密项目,出台《地名普查保密管理办法》,借助专业力量开展保密检查。

(五)抓好落脚点,坚守普查质量底线。

严格有效的质量管理是普查的成败关键。xxxx年,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面临引进合作单位既是创新也是挑战的局面,科学分析、正确判断普查形势,对于技术合作单位,管控、处理地理信息是其优势,但挖掘地名文化却不是其强项。因此,有效解决重测绘轻地名,重数据轻文化,重现状轻历史的问题,是质量管理的防控点。对此,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把质量控制贯穿地名普查始终,促进地名文化挖掘。一是厘清职责、强化民政主体责任。明确地名文化挖掘是县级普查办的职责,指明文化挖掘的路径要依靠当地的“土专家”,省普查办在部分县市区开展地名文化建设试点,为全省地名文化建设提供示范引路;在大冶市开展“千年古县”申报工作试点,为全省地名文化传承提供鉴借经验。二是搞好样板示范。全省编辑印发11大类、108个小类、5万余字的地名登记表样板模板,对每类地名文化的挖掘、编辑、体例进行规范,力求可学、可用、可复制,各县(市、区)按照普查样板示范,规范推进普查工作。三是强化成果转化。制定了成果转化3年规划,将5大类、61项具体转化项目,分3年部署,推动撰研、出版、应用一批地名普查成果。四是全面建立质量监理体系。出台了《地名普查监理办法》和《地名普查质量评价体系》,确立了省市县三级监理组织体系、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做到全覆盖、全过程监理质量。五是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始终坚持“速度服从质量”,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稳妥有效、扎实有序地开展普查。六是加强督查督办。制定出台了督查规定,全省民政系统开展重点项目督查,省普查办开展分片包干巡查,市州政府开展目标责任督查,市州普查办开展督办。已经形成以普查办督查为主线、政府督查为重点,民政重点项目督查为补充的督查体系,达到了监控实况、推动平衡、发现问题、推广经验的督查效果。

(六)打造共同点,营造普查良好氛围。

富有成效的宣传报道是普查的强大推力。xxxx年,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按照“围绕普查搞宣传,搞好宣传促普查”的总体要求,广泛深入开展普查宣传。省地名普查办和湖北卫视、荆楚网等媒体紧密合作,对全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负责人会议和全省地名普查现场推进会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宣传报道,促进了普查工作向前推进。各市、州、县(市、区)也注重加强宣传报道,利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介和群众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地名普查宣传,抓住了宣传发动是重点。各市州通过专题会议、电视专栏、平面媒体、宣传传单、宣传广播等形式对地名普查进行了深入发动和广泛宣传,开展了“找寻最美地名”、“地名普查宣传月”、地名普查知识竞赛活动、地名普查主题公益演出、地名普查书法大赛活动、地面普查问卷调查和现场解答等活动,为普查工作的深入推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xxxx年,全省地名普查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和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离不开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地名普查办向各地参与地名普查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地名普查总体上按照国务院部署有序推进,前期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国家地名普查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交流促进视频会议上,我省作了典型发言。会议之后,我省各地快马加鞭,积极推进普查工作,省级地名普查软件开发投入使用,大部分县市相继开展地名外业信息采集,不少县市将陆续进入数据整理入库,还有部分县市正在开展成果转利用,地名普查形势喜人。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按照全省普查工作计划,到年底将有96个县(市、区)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占到全省的93.2%,任务十分繁重。从全省情况看,当前普查工作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一是前期抓了一些关键性工作和环节,但实际成效不容乐观。有招标进度但实际普查进度不快,有普查进度但无普查质量,有文化挖掘但无高品位现代传媒手段的文化产品;二是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即进入“要速度要质量”叠加期、“边普查边验收”叠加期、“边挖掘边运用”叠加期;三是底气不足。对软件正确应用底气不足,对确保普查质量底气不足,对正确衔接监理、软件、合作三方底气不足。

2016年是地名普查全面铺开的第二年,是全省地名普查工作份量最重的年份,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了全省普查工作的成败,各级地名普查机构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完成年度普查工作任务。一是完成“442”目标任务要坚定不移。已确定今年完成任务的县市区要按要求,继续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做好自查迎检准备;已确定2016年完成任务的县市区要尽快启动各项基础工作,争取主动,确保当年任务当年完成,上年“欠收”当年补;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速度服从质量。二是确保普查质量要坚定不移。要填好“一张表”;用好一支“本土”队伍,特别是“土专家”;抓住一组关键的填报信息项目,即地名来历、地名含义、地名沿革和地名实体描述,最关键的是地名来历与地名含义的描述的区别。三是做好地名普查基础性工作要坚定不移。切实做好五件重要工作的落实:通过加强培训、用好“外脑”、选好“高手”,落实软件的正确应用;通过坚持省、市、县监理的质量责任体制、坚持软件、监理、合作三方标准一致贯通、坚持县级普查、合作公司联合监管,落实质量监理的惩戒措施;通过文化基础、文化凝练、文化提升,落实地名文化挖掘与建设;落实地名普查宣传;同时,通过争取上级的、做实本级的,科学编制预算,充分使用预算,合规使用资金,落实地名普查经费,把地名普查工作做好做实,确保442年度计划按时完成。具体要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1.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因类制宜,确保年度普查任务目标。2.全面部署省级普查软件,及时审核、汇总、入库普查数据。3.制定普查成果整理标准、规范普查成果制作。4.制定检查验收标准、全面开展验收工作。5.强化地名普查监理工作。6.开展普查成果转化规范化工作,制定成果转化省级标准,部署“五个一”的成果转化规定动作,形成一批转化产品。7.修订《湖北省地名管理办法》。8.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9.创新地名服务公众方式,建立地名专题网站、探索三维地名文化短片、二维码地名标志、app地名服务客户端、地名文化微信公众号、地名网上定位查询服务。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十五

自从开展地名设标工作以来,在自治区民政厅、地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设标工作有序推进、步步深入,实现了从规划向实施的全方位拓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设标之初,我局主管副局长专门了参加地区关于国家标准专业培训,并认真学习其他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学习回来后,积极向领导汇报,并联合相关部门业务通知进行了宣传发动和经验交流。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思想,同志们充分认识到,路标门牌设置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家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了高度的认识,把路标门牌设置作为一件实事来抓,并且加强对县城群众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对设置城市地名标志工作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地名标志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扎实推进。

为确保岗巴县城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财政局、民政局、发改委、公安局、交通局、工商局、质监局、邮政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城镇设置标准地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设标工作的组织实施。地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具体负责标准地名标志设置组织和协调工作。在道路设标工作方面,首先对县域内的街、路等具有道路地名意义的名称进行核查,对有道无名,有路无名的予以命名;对已经使用未经审批但符合命名原则的地名要正式定名,否则重新命名;对一名多用的道路名加以整顿;对不规范的道路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对粗俗不雅的予以规范;凡不符合地名命名规定的,一并予以更名。

为了摸清基本情况,我局在设置标志前认真对地名标志设置情况进行摸底,本着“坚持标准、逐步规范、不重不漏、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沿街店面、住宅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为重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登记编码,按规范化、科学化编码规则做好门牌编制、设置工作,切实做到编码科学化、制作标准化、安装美观化、管理规范化。全面掌握城区街、路的布局和地名标牌的使用状况,确定清理、更换和设置地名标牌的制式、数量,制定城区街、路的地名命名方案,规划设计标牌制作,预算工作经费。为开展工作铺垫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协调、积极配合。

标准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我局自觉加强沟通,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按照“政府主管、民政牵头、部门协助、社会参与”的工作体制,明确“一盘棋”的思想,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了大量艰苦有效的工作。民政局负责协调和组织实施全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制定并落实标准地名标志编制、制作、安装、维护等管理办法和制度;组织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业务培训及标准地名标志的制作;指导监督标准地名标志制作、设置和使用管理。财政部门协同做好门楼牌收费管理及招标定价工作。物价局负责审批路门牌的收费标准,协同做好门楼牌招标定价工作。质量技术监督局配合做好门楼牌招标定价及标准地名设置有关工作。

为使地名标志与岗巴的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相适应,我们根据上级相关政策,狠抓地名设标工作,按照“在地委、行署的统一领导下,以地名法规为依据,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符合《地名标牌城乡》国家标准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经过努力,地名设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县域共设立大门牌42个,小门牌163个,二级路牌25个。

(一)拓宽渠道,筹措经费。

根据国家四部、局关于设置地名标志所需经费原则上由各地自行解决,其中部分地名标志设置可采用广告招标形式解决所需经费和关于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费用,可采取受益单位出资,工程预算列支,同级财政拨款等方式筹措的规定,我地区设置地名标志所需经费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门牌的`设置经费由各单位自行解决。

2、沿街、路门牌的设置经费,由受益单位或受益人解决。

3、新建的居民小区、办公楼和其它建筑物的标牌的设置经费,由承建单位或受益单位解决。

(二)强化管理,保证质量。

“地名标志为法定的国家标志物,地名标志上的书写、拼写具有严肃的政治性,涉及国家主权和尊严,涉及民族政策;标志用材涉及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我县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法规,认真执行强制性国家产品标准,坚持标准,注重质量。为保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做到系列化、编码科学化、拼音标准化,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地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最后制作时,我们到由区民政厅审定的有生产资质企业采办。企业制作完成后交付的标牌产品,由县民政、城建、技术监督部门联合检查后,再组织埋设。标牌埋设方位,既本着与城市规划、市容建筑相协调的原则,又要注重视觉醒目、方便群众的原则,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目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地区地名设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我县财政紧张,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经费不足。二是地名标志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相比,地名标志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建设与地名标志的设立、建设与命名、命名与管理相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十六

区划地名是一个地区的重要标志,它既是方便人们辨别位置的标识,也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在我长期工作生活的地方,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区划地名带给人们的方便和归属感。以下是我对区划地名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区划地名的起源与文化融合。

区划地名的起源经常与地理环境、历史事件、地方文化等相关联。在我所在的城市,很多地名都与历史事件密切相关,比如“抗战路”、“解放街”等,这些地名不仅提醒了我们的历史记忆,同时也展示了城市的发展进程。同时,区划地名也经常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特色,比如一些以当地方言命名的街道和社区,以及以当地传统手工艺品命名的街区等。这些区划地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线索,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第三段:区划地名的便利性与提升城市形象。

区划地名的规范化和准确性是确保人们快速准确定位的基础。在大城市中,合理规划的区划地名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导航,提供出行的便利性。例如,各种街道、商圈和社区的名称在我城市统一有序,这为人们提供了准确的目的地信息,减少了迷失和时间浪费。此外,合理的区划地名也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和重要标志。当人们在国内外提到某个城市时,能够立刻想到某个独特的区划地名,这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区划地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地名来体现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愿景。例如,随着我城市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崛起,近年来新开发的地区采用了以科技、创新相关名词命名的区划地名。这种地名不仅引领了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也彰显了城市的现代化形象。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区划地名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些新的社区和开发区的出现,需要新的区划地名来区分和命名。这就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合理统筹规划,为城市增添新的地名。

第五段:积极参与与传承地方文化。

对于区划地名,作为市民和居民,我们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尤其是对于涉及地方文化的地名。通过参与地名的推演、命名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地域的文化。例如,我市有一条原名为“儿童路”的街道,历史上是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次社区居民的倡议下,这条街道改名为“教育路”,既保留了历史文化记忆,又更好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区划地名既是方便人们辨别位置的标识,也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合理规划的区划地名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准确的目的地信息,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区划地名也需要不断更新和适应。作为居民,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其中,为传承地方文化和促进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努力,地名将成为城市史上的重要纪录,见证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十七

根据省民政厅《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天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天政办发[20xx]83号)精神,为做好我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查清全镇地名基本情况,准确掌握地名基础数据,提高我镇地名标准化水平,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成立拖市镇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宋运文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目标任务。

查清全镇范围内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即国家地名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发挥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加强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一)调查地名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纪念地与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陆地水系、陆地地形11大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

(二)规范地理实体名称。根据国家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纠正地名译写不准确、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等问题。

(三)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利用地名普查成果,为编纂出版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提供精准数据。

(四)建立地名普查档案,实现地名普查档案,数字化管理。

地名区划工作总结(汇总18篇)篇十八

4月11日下午,蚌埠市民政局召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推进会,蚌埠市民政局副局长刘超主持会议,传达了安徽省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并安排了下一阶段蚌埠市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工作。

会议要求,一要建立完善市、县两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普查获得的地名属性信息、多媒体信息录入系统,依照地名普查工作地图和实地勘测的地理坐标,修改整饰电子矢量地图,建立图库连接关系,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地名管理平台。

二要建立地名公共服务基础数据。利用地名普查数据加工制作地名公共服务基础数据库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地名网站、查询触摸屏、热线查询电话等地名公共服务平台的查询数据库,或为政府业务平台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三要开展地名文化建设。利用普查成果,开展地名文化学术研究,探索地名的发展规律、历史文化特征和内涵,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建立历史地名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申报认定地名文化遗产;开发地名公共服务产品,编制出版地名志、图、典、录和地名丛书等公共服务产品。

四要加强地名成果与其他地理信息的综合利用。将普查成果纳入“数字城市”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电子地图索引;同时与国土测绘、公安、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基础地理信息的维护更新,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关范文推荐

    拆迁分包协议范文(19篇)

    合同协议是企业间为了达成共同目标,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合同协议范文的选择应当根据具体业务和交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出卖人(甲方):(以下简称甲方),族

    国学课体会心得(汇总16篇)

    5.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思想、行为和成长过程的一种自我反思和总结。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在学习第三模块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孔子与儒

    大功连心得体会(实用22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过往所经历的事情的感悟和领悟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第一段:引言(150字)。"功

    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优质21篇)

    学期计划需要灵活性和可调整性,随着学习和生活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当调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期计划样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

    药学自我鉴定(汇总16篇)

    范文范本是指一类具有指导性和示范作用的文本,可以用来帮助写作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写作技巧。小编搜集了一些精美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公司合伙人合作协议(实用22篇)

    合伙协议还可以规定合作期限、利润分配方式、合伙人权益转让等重要事项。在制定合伙协议时,可以借鉴范文中的条款,以确保协议内容完善。乙方:____________。

    快闪活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梳理和归纳自己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拓宽视野、培养思辨能力,下面是一些值得推荐的

    计算机认知实训报告(实用13篇)

    在工作、学习或科研中,我们常常需要编写报告范文来总结和展示我们的成果和发现。下面是一份经典的报告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灵感:计算机管理员是指制定、完善计算机

    迎新生晚会主持词结束语(优秀20篇)

    主持人应该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安排会议或活动的流程。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主持人的成长故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鼓舞和帮助。男:公呈新韵,与梦同行,让我们铭

    参观地震局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一种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自己。在下方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些经典化的心得体会写作范例,希望对您有所启发。这样履行自我的职责这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