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碧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

贸易不仅仅是商品交换,还包括服务、技术、资本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接下来是一些有关贸易的专家观点和研究成果的综述,希望能够丰富大家的知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一

1、该门课程本身的需要。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主要是参照和借鉴现行的国际贸易惯例、通则、条约以及有关的国际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实践性、操作性、涉外性一体化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理论和良好的商务习惯,并主要借助英语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开展外贸活动。因此,在该门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外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相分离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兼备外语能力的外贸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目标定位于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种人才不仅要具备外贸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商务应用能力。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将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外语相结合的运用能力,可以解决外贸和商务操作的实际问题,满足市场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符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

我们通过引进国外最新的该门课程原版教材,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们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等,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的内容以及体系进行重新的整合。此外,开展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为了能很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通常会更加积极地编写和制作有特色的教学课件、教辅材料等,进而推动该门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改革和创新。

1、教材选择的困难。

目前,市面上真正具有学科特色且适用于的《国际贸易实务》授课的双语教材不多,而且数量有限的国外原版教材虽然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正宗的外语,也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其针对性不强,价格偏高而且难度过大,教材内容也不完全适应我国国情,这样导致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吃力,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而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更多是将之前的中文版简单的翻译成英文而已,在语言的使用上并不地道,很难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此外,仅有教材而缺乏其他的参考书籍,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教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瓶颈。

2、教学方式欠佳。

由于对双语教学认识的不足以及受传统外语授课方式的制约,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以译代讲”,更多是将精力投放在对原版教材的字、句翻译和讲解上,从而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讲解,使得双语教学变成英语翻译课程。此外,在双语教学中盲目加大英文授课比例,使得多数学生难以理解授课内容,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受到重大影响。

3、学生英语基础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水平比较低,尽管已经学习了多年的英语,但是听力水平、理解能力、词汇量等还是非常的欠缺,而且课程中出现的专业词汇更是他们难以理解的,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目前的教学状况是,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很快的适应双语教学的授课模式,能很好的将英语和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学习;而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在短期内无法快速的提高英语水平,因此难以与课程产生共鸣,从而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将会受到挫伤。笔者对所处高职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1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仅有30%的学生对双语教学表示赞同;而超过60%的学生表示难以接受。显然,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

4、师资力量不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授课的顺利开展,不仅要求授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仅仅具有专业知识或英语能力都不能胜任双语教学。而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多数讲授该课程的专业教师,尽管他们的专业水平高、词汇量大、阅读能力强,但英语的运用能力相对欠缺,难以用英语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他们的外语水平距离双语教学还有一段差距;而英语专业的教师虽然具有很强的外语授课能力,但他们不懂得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满足不了专业教学的要求。所以师资问题是阻碍双语教学开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障碍。

1、大力培养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强弱是决定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核心问题。目前培养和加强双语教学师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走出去”,即选派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通过国内培训或国外进修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和双语授课的能力,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二是“请进来”,即积极引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或在外贸领域专业人士来充实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利用他们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较高的专业水准,通过辐射和带动,帮助双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重视学生英语程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为了让双语教学可以顺利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极其必要和关键的。在课程的安排上,应加大基础英语、公共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函电等公共及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在双语授课的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破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在学生的管理上,应通过早、晚自习强化训练学生英语口语、听力;此外,学校应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如举办英语角、英文歌曲大赛、英文演讲比赛、英语文化周、增加外籍教师的授课数量等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3、整合教材资源。

由于国外原版教材存在的弊端,以及目前市面上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版教材主要适合于本科院校的学生现状,要想真正解决教材问题,高职院校应鼓励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结合自身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校本教材;或者组织具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课程专家组按照“理论够用、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的高职才培养理念,对国外原版教材或国内现有的英文教材进行的整合,编制出符合高职院校适用的`双语教材。此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获得外语教学资源的办法,如专业书籍、外贸网站等,这样有利于学生课后开展双语学习的自学活动,进而巩固双语教学的效果。

4、采用循序渐进式双语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不是一步就可以到位的。授课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对双语授课的接受程度,在不同阶段调整中英文使用的比例,由简变繁、由少到多的开展。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中文为主,少量英语为辅。通常的做法是用英文讲解比较简单易懂的内容,用中文讲解的重点难点,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5%—10%。这不仅是让学生在视听上对双语教学的适应,也是避免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的学习压力,从而影响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效果。第二阶段:慢慢增加英语授课的比例。通常的做法是用英文讲解多数的授课内容,用中文讲解难点内容,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20%—40%。这是由于经过了前一阶段的磨合,师生已经熟悉双语教学的模式,学生在专业术语的英文词汇上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外语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因此在这一阶段应逐步加大英语授课比例。第三阶段:英语教学为主。此时学生已经对专业词汇、专业知识、课程的整体框架较为充足的了解,对教师英语口语讲授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能够敏感捕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自由地分配中英文的比例,逐渐过渡到纯英语教学模式。

5、建立完善双语教学制度体系。

首先,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应实行双语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教师只有通过一定的测试和评价才有资格进行授课;其次,为鼓励教师大力开展双语教学,学校应从政策、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提高双语授课课时的薪酬补贴;在教研课题立项、教学成果评审上给予政策的倾斜等等。再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推动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比如对授课老师的评价,为了避免只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单一评价,我们可以通过督导组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或教师自评等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考核,我们可以采取“平时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商务英语口语成绩+专业知识笔试成绩=总评成绩”来考核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如上所述,虽然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这种教学改革将有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真正的外贸复合型人才。因此各高职院校应从自身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资源优势出发,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广双语教学,并为双语教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文档为doc格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二

1.教学改革效果机制。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课堂学习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在考核中还应加上外贸实验、单证模拟训练、等方面的考核成绩。通过合理的学习成绩考核系统,使学生不但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且注意学习的过程,使学得的知识扎扎实实,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校企互动,请专家走进课堂。学校应根据所设专业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邀请有工作经验的外贸企业领导或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介绍企业发展的状况,介绍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的经验,,解答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等,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

3.改革教材内容、创新教材。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专业教材老旧,不能跟上时代和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养成。鉴于这种情况,就要求国贸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为主体,以行业为导向,以实际操作为核心开发校本教材。教材的内容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另外,校本教材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内容。作为一名从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改革,大胆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模拟实习环境。

1.建立国际贸易电子实验室。如在“汇票的使用”学习中,可组织学生模拟外贸票据使用的场景,学生分别饰演出票人、受票人和收款人等角色,模拟汇票的出票、提示、承兑、背书、付款或拒付、追索的具体票据行为,这样使学生在表演才能的同时,对汇票的使用流转过程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学生模拟操作过程中,教师同时做相应的指导。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活动,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外贸实习和工作就业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2.充分利用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在现实中,学生不可能天天与外贸公司打交道,学生在实习中也不可能对外贸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能实践。因此,利用电脑局域网,购买教学软件,在校内进行实践训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三、加强与外贸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应积极与外贸公司、海关、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沟通与联系,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三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对外货物贸易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货物的进口总额

b.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货物的出口总额

c.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货物的进出口总额

d.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货物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a.商品交易所 b.拍卖

c.博览会 d.展览会

3.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实施政策内容所采用的对外贸易措施是

a.政策主体 b.政策客体

c.政策手段 d.政策对象

4.反倾销税属于

a.进口附加税 b.差价税

c.特惠税 d.普惠税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优惠贸易安排

6.现代贸易条约与协定中,常见的最惠国待遇例外的情形是

a.进出口和过境商品的关税 b.边境贸易

c.进出口许可证的发放及其他限制措施 d.外汇管制方面

a.非歧视原则 b.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c.公平竞争原则 d.磋商调节原则

8.国际旅游属于国际服务贸易的

a.跨界供应 b.境外消费

c.商业存在 d.自然人流动

9.跨国公司在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是

a.自由市场价格 b.调拨价格

c.垄断价格 d.协定价格

10.下列术语中卖方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最大的是

11.下列国际贸易惯例中,由国际法协会制定,用来解释cif买卖合同的是

a.《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b.《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c.《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d.《海牙规则》

a.凭样品买卖 b.凭规格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标准买卖

a.销售包装 b.内包装

c.小包装 d.运输包装

14.从总体上来看,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国际货物运输方式是

a.海洋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15.我国出口业务中经常使用的“空白抬头”“空白背书”提单是

a.记名提单 b.不记名提单

c.指示提单 d.直达提单

a.15天 b.30天

c.45天 d.60天

17.国际贸易中最早的结算方式是

a.汇付 b.付款交单

c.承兑交单 d.信用证

18.下列结算方式中,对于进口方而言最有利的是

a.预付货款 b.即期付款交单

c.远期付款交单 d.承兑交单

19.交易双方洽商检验条款的核心是

a.选择检验机构 b.取得检验证书

c.确定检验方法 d.规定检验时间和地点

20.在法律上被称为“要约”的是

a.询盘 b.发盘

c.还盘 d.接受

21.信用证一般需列明的单据不包括

a.货物单据 b.出口收汇单

c.运输单据 d.保险单据

22.我国进口货物大多数采用的贸易术语是

23.出口商与代理商之间的关系是

a.买卖关系 b.上下级关系

c.委托代理关系 d.竞争关系

24.减价拍卖又称为

a.网上拍卖 b.英国式拍卖

c.荷兰式拍卖 d.招标式拍卖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5.下列关于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欧盟是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

b.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

c.战后贸易自由化政府干预少

d.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

e.战后区域贸易集团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了贸易自由化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四

根据对相关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能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对课程所需培养的能力与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确定了课程的技能目标。具体包括:具有国际贸易出口与进口的一般认识能力,具有交易磋商及合同签订能力,具有价格核算、运费、保险费及佣金的计算能力,以及具有根据合同缮制发票、箱单、汇票等相关单证实际操作能力等。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课程按照“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全新模式开展了项目化综合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流程重新组织,构建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切入点的教学整体设计方案框架。在教学方法上,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研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分为理论与实验两个环节,理论教学部分包括出口贸易项目、进口贸易项目及其他贸易方式项目三个项目,分别培养学生出口交易、进口交易及运用其他贸易方式的能力;实验教学部分包括以fob贸易术语、l/c支付方式成交的进出口项目,以cif贸易术语、l/c支付方式成交的进出口项目,以cfr贸易术语、d/p(或d/a)支付方式成交的进出口项目,以cif贸易术语、t/t支付方式成交的进出口项目四个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在常用贸易术语及各种支付方式条件下的交易磋商、签约及履约能力。

对照职教课程评价新标准,选取课程中的一个单元“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两学时)作具体分析:第一,突出课程的能力目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性很强,着重培养学生的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能力。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掌握发盘和接受的相关规定,具备出口交易磋商的初步能力、出口业务合同文本或确认书的设计能力。第二,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训练学生的能力。教学围绕上述能力目标进行设计,引入南京洽洽进出口公司劳动布裤出口项目实例,设定进出口交易双方及业务要求,明确本单元需要完成两个工作任务,任务1是出口业务的交易磋商,任务2是出口业务合同的签订。第三,以学生为课程教学的主体。为了完成单元工作任务,学生需要就交易磋商的形式、一般程序及书面合同格式等作一定的知识准备。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项目交易磋商,书写函电,缮制出口业务合同,完成单元工作任务。最后,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的磋商函电及合同加以适当评价,肯定成绩并提出努力方向。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利用项目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自进行交易磋商及函电书写,完成工作任务,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将原本难以理解的交易磋商过程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首先,课程设计的单元划分需要修改。原有的教学单元基本按照合同条款来划分,有些单元时间太长,如商品的价格、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货款的支付等。现在要求每个教学单元不超过4学时,按时间而不是按内容划分单元。其次,在知识准备阶段,还停留在“先学后做、先学后练”的模式,这样做效率比较低。对于能力训练而言,更有效的模式是示范——模仿,让学生先做后学,在完成任务后,再归纳总结系统知识。经管类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完全这么做恐怕有些困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每个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都很多,学生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可能无从下手。今后,我们可以作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加强学生课前的预习,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引入新的模式,相互配合应用。最后,能力需要反复训练,这一点很重要。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有一个主要的大项目贯穿始终,课后还应有模仿项目继续展开技能训练。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任选一家熟悉的外贸企业,设定业务条件,完成类似工作任务。以往,教师也会对学生提出要求,但没有对完成任务的情况详细考核,未来可以考虑以作业形式发布到课程网站,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课程改革无须遵循统一模式,评价课程的最终标准是教学效果好,只要学生真正参与,愿意学习,学过后能力有显著提高,课程教学改革就是可行的。作为教师要勇于接受新观念,积极学习新方法,开拓思路,实践出真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五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非常重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既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懂得实践操作。但事实上,学生更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所以,应采取一些措施督促学生更好地学好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思考。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国际贸易、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必考课。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对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学好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很深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既要能分析国际贸易形势,又要能进行实际业务操作。只有了解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这些特点,学生才能在学习、考试、工作中获得良好的成绩。但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这些特点,从而使得自己在学习、考试、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进而收获甚微。

2.1学生重实践、轻理论。

如前所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于既要求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程的安排上,先从古典贸易理论入手,发展到现代贸易理论,最后以实务部分结束。但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更感兴趣实务部分,对于理论部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上课前,不提前预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不认真听讲;下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敷衍了事。最后结果导致考试时,理论基础薄弱,对于实务的分析显得单薄。

2.2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弱。

大学教师经过多年的理论知识学习,本身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十分扎实,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得得心应手。尤其是教师一般会研究某个领域中的某个方向,因此,对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教师的理论素养都十分扎实。对于实务部分的学习,多数教师也是从书本知识开始的,通过多看不同教材,比较不同教材的差异,总结出系统的实务知识。所以,多数教师的教学知识都来自于书本学习,来自于企业的很少。即使有时教师做和企业相关的课题,这个课题的最终运用也很少再回到企业。因此,教师缺乏和企业的有效沟通,也缺乏对于企业实际操作中具体问题的认识。

2.3学生的实际操作课少。

大学学生上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实际动手的操作课比较少。各个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良莠不齐,试验基地建设也鱼龙混杂。大学生每学期的课程,都在六七门左右,每个学期一共十七八周,每门课程都要先讲授理论部分,才能安排实践课程,所以,能分给实践课的时间本身就有限。再加上大学本身的实验室、试验基地数量有限,通归到最后学生实际能享受到的实践课就是有限的。大学最后半年的毕业实习,也多流于形式。多数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多数只是为了应付毕业实习报告,实际并未真正用心实习。本科毕业论文也多数以网上查找资料为主,实际动手操作几乎没有。

2.4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形式单一。

大学课程一般以教师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学生讨论为主,其它形式运用得较少。学生学习时,也多数是以课堂听讲、分析案例、和同学讨论为主,其它形式运用得也较少。这种形式相对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容易使得学生只学会书本知识,不懂得如何运用,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2.5教师、学生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受快餐文化的影响,教师、学生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教师有评职称的压力,定期发表论文、申请课题,教师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使得教师忙不顾暇。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只浮于表面,从高中的紧张学习中解放出来,学生更想释放自己的自由,对于课程的学习只求能够拿来应付考试,不求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想法,使得多数学生心浮气躁,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个文凭,不求真正学得知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既有理论知识学习,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的课程,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操作中,缺一不可。只有深入掌握理论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指导实践操作。要想做好实践操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理论知识是前人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适用范围很广的,有效地指导相关实践的思想。学好理论知识是学生做好实践操作的前提,只有学好理论知识,才能正确地进行实践操作,才能事半功倍。基于前面所述,大部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淡薄,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识,通过多种形式引起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好理论知识。

3.2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高校教师多数是从高校中培养出来的,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十分牢固,但是跟企业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导致教师自身对于实际的操作过程,也显得陌生。高校应多提供企业实习机会,让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每隔几年,教师应去企业实习一段时间。高校之间可以建立相互交流机制。教师自己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接触企业。

3.3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

学生每学期需要实践操作的课程比较多,高校的实验室、实验基地比较有限,再加上学生还要保证一定课时的理论知识学习,所以,学生能够用于实践操作的课时就比较有限。怎样在有限的课时中,有效率地进行实践操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学好理论知识。如前所述,理论知识是进行实践操作的前提。学生前期将理论知识学得越扎实,后期进行实践操作课时,就越有效率。其次,学生相互之间可以模拟一些实际场景,进行实践训练。第三,教师可以多进行几次课下实践训练。

3.4教师、学生多种形式互动。

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可以多样化。现在的网络、软件十分普遍,教师和学生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外,可以多采取现在比较流行的形式,这样,教师学到新技能,学生学到新知识。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形式,教师都可以进行尝试。这些新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事半功倍。

3.5教师、学生沉淀知识。

社会日新月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教师、学生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难免要受影响、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大家都接受快餐文化,短时间学习,短时间见效,短时间转入下一学习过程,没有了沉淀的过程。作为教师、学生,应该转变思想,静下心来,制定一个长期计划,不能投机取巧。知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王瑞荣,魏艳秋,覃琴.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调查报告―――以浙江省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分析为例[j].商场现代化,,(25).

[2]胡军伟.基于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实践的探析―――评《国际贸易实务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6,(8).

[3]黄燕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国际贸易术语章节的教学设计[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六

很多同学会觉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不好学,其实大大的错误,比起公共课,我倒觉得这是门拣分的课,且不说没有那么多公式要记,连考试的时候,出题人也会或多或少地照顾大家呢,只是大家没有发现!

我自己做了1月和10月的真题,并把分值分布情况做了总结,奉献给大家,大家一定要好好看啊,这可是我几天的心血啊!

一、07年1月份的真题分值分布情况:

第一章:3第二章:3第三章:5。

第四章:13第五章:12第六章:0。

第七章:6第八章:9第九章:2。

第十章:13第十一章:3第十二章:5。

第十三章:12第十四章:11第十五章:1。

第十六章:0第十七章:0第十八章:2。

二、06年10月份的真题分值分布情况:

第一章:3第二章:3第三章:6。

第四章:12第五章:12第六章:0。

第七章:6第八章:9第九章:2。

第十章:15第十一章:13第十二章:3。

第十三章:2第十四章:11第十五章:1。

第十六章:0第十七章:0第十八章:2。

06年1月的我没做,因为我想借由上面的两套题说明一些问题,我也由做题中得出一些复习方法的体会。我说你听噢!

二、听课,很多人没时间通体看书,只想听听精讲,串讲,希望以此节省一些时间。如果你真的是一点看书的时间也没有,这么做也行,不过有一点,听的时候,一定要听出很多问题,听出的问题再去看书理解,这样才行,如果听了一遍精讲一个问题没有,那原因只有两个,一是你没有认真听,二是你不想通过考试。

三、做题,我们网站有真题,有模考,有阶段测试,我觉得题不在多,而在精,做一个题有一个题的收获才是目的,做对了这个题,说明对这个知识点把握好了,那么在以后的复习中可以跳过这个知识点,为自己减负。做错了这个题,说明对这个知识点还没理解好,或者是记的时候记混了,没关系,拿出来再记一遍,记的时候告诉大家一个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拿着笔,一边记一边写,写的时候也不要全写,只要把记不住的写下来就好。如: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写的时候只要写个总贸易、国境就可以了。所谓,好记性不好一个烂笔头。不要小看这种方法,真的管用。偶从小到大就是这么过来的,偶这么笨的人现在都硕士毕业了,相信聪明勤奋的你一定会更强的'。

四、复习的时候面不要铺太广,有些人做题,都做到,了,我觉得没必要,其实大家把最近的三套真题做好了看明白了就行了,做太久的题参考价值并不大,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无限的争取高分的战斗中吧!

五、学会总结,有些知识点,如果你第一次做题做错了,你可以改正,如果你第二次又做错了,你就得重视了,看看为什么老出错,就得想个招了,我告诉你一个方法:把它写下来,列个备忘录。等上考场的时候,估计你的备忘录也该有几十条内容了,这些是你容易犯错的地方,看一遍再进考场还有什么可怕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大家一定要自信,你想,你都不相信自己还能相信什么!自考不可怕,可怕是人不能战胜自己。其实大家既然选择了吃苦,又不是万里长征,短短的几个月通过一门课只是一种坚持的精神,就看你能不能熬过去了,如果我们能日复一日地辛苦工作,那我们就应该能够为了自己而努力复习通过这门课。

写得太多了,不好意思,都是有感而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多为我指正!谢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七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最紧迫的问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突出高职特色,进行教学改革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

1.目前高职类《国际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计划及教材基本上均照搬普高教育模式,偏重理论教学。纵观高职类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和教材,大多数虽然在局部内容上对普高的计划和教材有所扬弃,更注重实践性,但体系上仍然是普高计划和教材的翻版,在实际教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太理论化或不实用的问题。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应用不足。学生只能凭想象力,理解力去掌握,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灵活,不牢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

3.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平台。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能。

4.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可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做老师,根本没有外贸实战经验,讲起课来只能是纸上谈兵,使教学效果明显下降。

5.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脱节。职业资格证书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社会考核,即是检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具有实用型人才类型非常重要的标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并没有把教学与考证结合起来。很多学校也没有制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的相关制度,导致学生只学课本,与职业技能相脱钩。

1.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选用合适的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应地设置教学目标。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能紧跟时代的变化。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选择上,应该选择那些在内容上接近工作实际,案例丰富,更多、更详尽地附录了外贸单据样本的教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业务,理解相关的知识。

2.改进教学手段,加强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首先,在教学中应广泛运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在短时间内输送给学生大量的直观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其既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又可以帮助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能使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在案例的选取上要做到真实型、典型性和适应性的统一。

3.加强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习可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主要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完成。在模拟实验室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贸易单据制作及审核等主要的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尽的操作指南、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图表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案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校外实习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的外贸业务操作过程和技巧,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就能亲身去体验社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大力加强与企业的直接联系,实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通过“订单式”培养,让企业参与学校招生、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入学时就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就业的后顾之忧,真正让企业来评判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4.狠抓教师培训,让教师到实践中锻炼。强化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培训,使之尽快的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必须安排专职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引导青年教师在重视理论与实践进修的同时,创造必要的条件使理论与实践进修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5.推行“双证”教育制度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谓“双证”教育制度,即高职生通过二年或三年的学习,一方面获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另一方面,高职生利用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职业培训,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考取外销员、报关员和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大大提高其就业力。作为国际商务人才掌握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其不仅要与外国客户进行流利的磋商,同时也要缮制相关的英文合同和英文单据,因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应使用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涉及到的国际惯例,应该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单据的缮制能力,使学生的业务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1]陈莉。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

[2]罗兴武.试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整合[j].职教论坛,2005,(5)。

[3]戴士弘著,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200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八

国际贸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目前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水平.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因此,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建设改革已迫在眉睫。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专业建设;能力模块;课程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整体思路是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传统的课堂向学习工场转变:从以就业为导向向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转变;从千校一面向突出特色转变。

(一)从传统课堂向学习工场转变。

其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工学结合,它是以职业岗位和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作为课程设置的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根据岗位业务能力要求分析、设计了基础能力(一级能力)、就业核心能力(二级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三级能力)三个能力模块,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专业主干课程。

(二)从以就业为导向向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传授知识、技能又注重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企业资深人士教授学生核心实训课;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肩负着职业素质训导工作,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适应学生就业需要。

(三)从千校一面向突出特色转变。

目前经管类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如何办出自己特色一直是我们多年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培养目标的特色:“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进出口及相关环节中的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既具有大专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并能切实做到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

(一)专业建设目标。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致力于培养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外贸行业的各个岗位。

(二)课程建设。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深化课程改革,在所有课程中,全面推广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工学结合,依据企业人才规格需求和学生实习实践反馈信息,改革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一)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深入各类外贸相关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适合高职高专培养层次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弄清这些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流程、环节、操作内容、步骤等,掌握胜任这些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本着“够用、实用、应用”以及“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的基本原则,通过课程整合和内容综合,将课程体系分成基本素质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基础能力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四大课程群。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必须与技术应用能力或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相适应,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重视应用能力或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又能很快胜任这些岗位的工作。

(二)以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进行课程改革。

将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等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和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分解到有关的课程中。把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鉴定的每一个考核点编入课程教学大纲之中,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相一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个人职业发展进行定位,使学生毕业时即能拿到毕业证书.又能拿到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在《报关实务》课程中,将报关工作流程、报关员在报关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及报关员全国资格考试所要求的知识把握,全部分解在该课程中.培训学生报关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试,毕业时即拿到报关员证书和学历证书,增加了学生就力竞争力,突出高职特色。

(三)尝试以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各种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编制专业教学内容。

在《外贸函电》课程中,让学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通过在网络上为企业寻找客户,与国外客户回复函电的过程来锻炼学生能力,改变以往只是通过背诵书本,达到会说会背即可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效果良好,锻炼学生能力。同时先后在外贸单据业务和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实训等课程中应用。

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核心是双师队伍建设。采用“培养和聘用为主。引进为辅”的方式,打造一支由2名专业带头人领衔、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优秀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团队,努力培养一支既能教动脑又能教动手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这就要求专业老师能够具备相应等级的技能.能胜任职业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定期派教师下企业项岗.规定教师每年下企业锻炼时间不少于30天,至少取得1项相关职业资格高级证书,参与企业技术咨询与服务。同时,依托行业与企业,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操作、跟单管理、报关实务、报检实务等方面聘请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重点承担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的指导工作,参与专业标准制定、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材编写、科研课题的研究、指导毕业生就业等工作。另外我们将教师项岗实践中的业务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了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2、教学实训条件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国际贸易综合仿真实训室,通过国际商务模拟平台以及外贸单证操作、报关综合模拟、国际货代业务等实训系统,主要满足课程训练和顶岗实训前的综合训练的需要,使学生基本掌握外贸业务的流程、各环节的运作,熟练进行各种业务的操作。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逐步构建各种类型企业(包括生产型进出口企业、贸易型进出口企业、报关企业、国际物流企业等)组成的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认知实训、跟岗实训和顶岗实训的需要。另外与外贸企业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应为深层次的合作,不单单到企业参观、实习,还可利用企业的外贸资质、企业的网络平台、企业的产品,在校内实训室、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完成真实的外贸业务,即锻炼学生外贸业务能力,又为企业创造效益,达到双赢。

1、专业建设的重点是课程建设。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上.实训室建设必须要以课程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动力,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也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重点放在精品课建设上,这也是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工作的重点.应以精品课建设为契机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推进课程改革。

3、实训条件与近几年国际贸易专业和相关专业群快速发展的规模还不相适应,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实训条件。增加实训设施和实习指导教师。

4、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5、在产学合作方面.对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质量保障与监控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有效保证学生在企业现场教学质量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九

自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全面参与到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中来,随着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幅持续保持在20%以上,对外贸易依存度仅就已达70%以上,外经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扩展之势,按目前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速估计,5年内国内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36万家,是现有企业的2倍,按新增企业每家需要10位外贸专业人才计算,就需要新增180万人,再加上现有企业的人员更新和扩招,市场对外贸专业人员的需求将会更大。

根据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所掌握的信息,外经贸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多为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关员、货代员和报检员等技能人才,企业都要求毕业生持有国家职能部门统一考试取得的通用的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工作,没有相应从业资格证的将不受欢迎和聘用。

上岗操作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及主要岗位面向,高职院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业务素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知识。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规、世贸组织规则;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市场营销知识;英语基础知识和商务英语、外贸英文函电及外贸英语口语等基本技能;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商品学、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与保险、外贸单证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和国际货款结算等方面的业务知识。

专业技能。作为国际贸易实务精品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具备从事同外商进行磋商交易、拟订合同条款、签订合同,实现交易目标的善于沟通交流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具有从事跟单、货代、独立处理履行合同各业务环节的单证操作、办理托运、投保、报检、报关和货款结算等能力;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子商务运作的技能。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为准绳,培养能干实事的顶班上岗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国际贸易实务精品专业要能准确把握外经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适应职业岗位职责的变化,结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岗位标准的`变动和趋向,在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重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适时有效的调整,实行动态的教学过程。

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岗,就是外经贸企业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所设置的工作岗位和该岗位对业务人员的职责和业务素质能力的要求,以保证各岗位工作的高效率运作,保证企业整体经营效益目标的实现。外经贸企业的工作岗位分工呈现越来越细化的趋势,以达到专而精的工作效果。现在的主要岗位分工有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货代员、报检员和报关员等,这些岗位的职责就是国际贸易精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向。

证,就是国家商务部、海关、商检局等职能部门为外经贸企业提供服务,让有关企业能招聘和使用符合岗位要求的高素质的称职的人才,组织全国统一的各种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措施,对通过了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颁发全国通用的证书,实施持证上岗的优选制度,从而保证了外经贸企业专业人才优化组合。作为国际贸易实务精品专业就必须依国家对有关从业资格考试达标为标准,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指导学生通过从业资格的考试,以考证通过率作为考核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十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综合型外贸人才,除了熟悉进出口贸易理论知识外,实践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几个方面对中职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有效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能有效地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财经商贸类专业中职学生毕业很多都要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这就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备综合职业技能,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高素质劳动者,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初级专门人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囿于条件限制,很多中职学校都偏重于理论讲授,实践环节薄弱,与此同时,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意愿不强,知识转移能力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这些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这一课程的内容和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所在学校的设备条件等可采取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活动。

1多途径完善课程资源库,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教学。

通过搜集一些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案例、例题、习题、试卷、图片、表格、flash动画、电子课件、视频、网站微博、实践操作视频等资源,把各个教学模块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专业操作要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微课、微视频等形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使以前比较单调的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国际贸易中一笔业务从洽谈到交易完成,涉及很多环节和相关机构,海关、物流公司、保险公司、商检机构和银行等,这就要求老师收集各相关业务机构的各种实物资料,包括各种单证、图片、工作场景等,丰富教学模块的内容,制作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者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营造轻松、积极向学的课堂氛围,而通过学习,学生对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有关机构的功能、作用及如何到这些机构办理相关业务进行了解,缩短从学习到就业的适应性,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

2选取适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的案例,构建情境教学环境。

中职商贸类教学中比较常用案例教学,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中职学生而言,使用恰当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深刻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借鉴实践经验,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选择数量多、典型性较欠缺或者真实性差,不能准确体现出课程所学的内容。对案例的选取应多从生活中进行选取,由易到难,通过对身边案例的解读,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逐步引导到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实现知识迁移,对于涉及的知识点多的案例,按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将案例收集在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典型性。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考虑选取此案例时学生的认知情况,及分析此案例时所需的知识储备,对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引导学生提前查找、阅读、小组讨论相关资料,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共同解读,最后归纳总结,实现教学目标。

3利用校内实训设备,加强模拟操作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角色模拟,使学生结合模拟情景和过程进行思考和学习。通过教学过程中模拟不同业务环节能够让学生产生配合的同时对相关业务流程有一个相对详细的认知,进而对制单技能和业务流程能够进行熟练操作。模拟操作完成后,可在教学安排中,使用实体单证,构建贸易工作场景,使学生建立起学习内容与实际业务的直接联系机制,学生在以前模拟学习中对流程有整体认识,强化认识,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模块在整个业务环节中处于什么位置,根据工作场景填制单证、报关等练习,如有疑问及时向教师咨询,师生共同探讨,以提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措施,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实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丰富校内实训形式,邀请外贸业务相关专员、操作员等来校进行专题介绍讲演,为师生介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状况和新的进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时代接轨,并结合自身实战经验为师生展示自己的业务案例,结合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动态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形式、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国际贸易,并且对学习业务知识产生较强的动力,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4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内外无缝链接。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对校内实训的空白进行填充,作为校内实训课程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于学生国际贸易课程相关知识的再检验。通过校外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对其在校内总结和发现关于该专业相关实际操作的领悟进行再整理,同时也对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通过校外实训教学给以客观评价。教学的相关任务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业务,在完成校内实训教学任务的学生能否达到实训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是对校内教学成果的一个检验,而结合校外实训过程中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反馈及企业的反应是对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改进,完善教学各方面设置的最佳依据。加强校企合作联系,教学中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教学实习,进行部分外贸业务环节的实践操作,既可以加强学生与企业的密切沟通,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又可以让学生早一点参与国际贸易相关工作实践,实现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5为学生建立社会实践档案,发掘学生潜力。

将学生的课余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余兼职)纳入实践教学,根据学生社会实践的岗位,建立社会实践档案,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吸收新知识,从而实现其技能的逐渐完善和提高,通过社会实践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兴趣,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学生的社会实践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校、老师与企业(社区)负责人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专业以及实践课程的选择,关注社会热点、时事,学校积极为学生联系企业,为学生创设环境安全、实践有效、有益的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结束后,收集学生实践与企业(社区)反馈信息,进行校企交流实践总结,讨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引导学生能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建立评价体系,对于实践完成好、企业反馈好的同学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外贸操作人才为宗旨,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模式,把实践教学作为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素质训练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动脑深思在不同的国际贸易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十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的国际贸易惯例是()。

a.《海牙规则》。

b.《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c.《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d.《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解释,采用fob条件成交时,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为()。

a.装运港船边b.装运港船上。

c.装运港船舷d.目的港船舷。

3.下列术语中适合各种运输方式的有()。

4.按cfr条件达成的合同,凡需程租船运输的大宗货物,应在合同中具体订明()。

a.装船费用由谁负担b.卸货费用由谁负担。

c.保险费用由谁负担d.运费由谁负担。

5.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规定,“约量”表示交货数量有不超过多少的增减幅度()。

a.3%b.5%。

c.10%d.15%。

6.卖方按照买方提供的样品,复制一个类似的产品交买方确认,确认后的样品被称为()。

a.买方样品b.卖方样品。

c.对等样品d.参考样品。

7.某外商欲购我“乘风”牌电扇,但要求改用“幸福”商标,并不得注明产地和厂商名称。外商这一要求属于()。

a.无牌中性包装b.定牌中性包装。

c.运输包装d.销售包装。

8.就收货人抬头而言,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海运提单是()。

htb/lb/l。

b/lb/l。

9.下列险别中属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的海洋运输货物特殊附加险的是()。

a.偷窃提货不着险b.淡水雨淋险。

c.交货不到险d.受潮受热险。

10.下列我方出口单价写法正确的是()。

a.每吨1000美元fob伦敦。

b.每打100法国法郎fob净价减1%折扣。

c.每码3.50港元cifc2%香港。

d.500英镑cfr净价伦敦。

11.红条款信用证是指()。

a.预支信用证b.保兑信用证。

c.循环信用证d.议付信用证。

12.海洋运输一般分为班轮运输和()。

a.定期运输b.专线运输。

c.内河运输d.租船运输。

13.将汇票划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的依据是()。

a.出票人b.付款人。

c.受款人d.承兑人。

14.我国基本险的责任起讫采用国际保险业所惯用的()。

a.“仓至仓”条款b.港至港条款。

c.门对门条款条款。

15.在我国进出口合同中,关于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一般规定为()。

a.在出口国工厂检验b.在装运港检验。

c.在目的港检验d.装运地检验和目的地复验。

16.在来料加工或补偿贸易的情况下,一般最适宜采用()。

a.背对背信用证b.循环信用证。

c.备用信用证d.对开信用证。

17.向海关申报进出口货物,供海关验关估税和放行的法定单据是()。

a.提单b.报验单。

c.报关单d.投保单。

18.普惠制单据中的表格a产地证适用于()。

a.一般商品b.纺织品类。

c.配额纺织品d.无配额的毛呢产品。

19.持票人将汇票提交付款人要求承兑或付款的行为,称之为()。

a.出票b.提示。

c.承兑d.背书。

20.在议付行审单无误情况下,按信用证条款贴现受益人的汇票或者以一定的折扣买入信用证下的货运单据的做法是指()。

a.收妥结汇b.定期结汇。

c.付款交单d.押汇。

21.将违约的形式划分为违反要件和违反担保是()。

a.大陆法b.英国法。

c.美国法d.《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22.在短卸情况下,通常被提出索赔的是()。

a.卖方b.承运人。

c.保险公司和承运人d.卖方、保险公司和承运人。

23.如合同中未规定索赔期或品质保证期,则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买方最长的索赔时效为收到货物之日起不超过()。

a.60天b.180天。

c.1年d.2年。

24.荷兰式拍卖是一种()。

a.增价拍卖b.减价拍卖。

c.密封递价拍卖d.投标式拍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5.按照《2000通则》的解释,fca、cip与cpt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a.交货地点相同。

b.风险划分界限相同。

c.适合的运输方式相同。

26.海运提单是()。

a.保险单据。

b.物权凭证。

c.货物收据。

d.运输契约。

e.运输契约的证明。

27.《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对买方违约,卖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有()。

a.请求买方履行合同义务。

b.扣交货物。

c.解除合同。

d.请求损害赔偿。

e.规定一段额外的合理时间让买方履行其义务。

28.在信用证项下的制单结汇中,如出现单证不符,可选择的处理方法有()。

a.表提。

b.电提。

c.跟单托收。

d.国际保理。

e.收妥结汇。

29.商品采购中的招标投标业务基本上包括下列哪些步骤()。

a.招标。

b.投标。

c.开标。

d.评标。

e.签订合同。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0.推定全损。

31.背书。

32.接受。

33.加工贸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信用证付款方式的特点。

35.简述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及其法律后果。

36.简述对销贸易的利弊。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7.我上海某公司向美国一公司出售货物一批,出口总价为20万美元cif纽约,其中从上海到纽约的海运运费为8000美元,保险按cif总值的120%投保一切险,保险费率为2%,这批货物的出口总成本为120万元人民币。试计算这笔货物贸易的出口换汇成本。(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8.我某进出口公司对德国企业报价为每公吨8000欧元cfr汉堡,而德商来电要求改报为cif汉堡价,保险加成为110%,保险费率合计为1%,我方同意照办,则我方报价应改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十二

我国进行对外开放之后,与各国间的贸易、货品及人员流动也日益频繁。而只有通过有效实现国际物流工作的利益最大化,加强出口市场的管理规范,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措施,才能够加快我国国际贸易前进的脚步。从而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工作高效稳定的开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其发展路径,并提供了几点应对策略。

国贸;发展模式;路径分析。

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使得对外贸易的环境也愈加复杂。在此背景下,与各国之间的一些贸易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我国要解决当前的国贸问题,并就必须选择有效的发展路径完善和改进国贸现状。

肆意消耗资源。众所周知,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属于能源大国。但受到我国当前的国情限制,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的出口产品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两类。而为了保证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贸易出口额,许多企业开始肆意开采消耗我国的自然资源,导致当前矿产资源十分稀缺,而国内森林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我国自然资源在不断地被消耗,但仍然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国际市场的需求。

国际竞争力较弱。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我国在最近几年已经逐渐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转型,也越来越看重科学技术的运用,并增加了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出比,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而且从短期国贸市场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主导地位。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目前出口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但真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是比较稀少的,而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各发达国家相比也明显处于落后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国贸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也令人堪忧。贸易冲突严重。我国属于人口大国,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就比较丰富,且劳动力价格也比较低廉,劳动力成本不高也导致了我国商品在出口市场中的价格低廉,也对同类的进口国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这些同类进口国家因为要保护对本国市场,所以常常会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限制我国商品的出口等放置。而这些被限制的产品往往属于比较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商品,如农产品、鞋包等等,而这些产品在我国国贸出口中占比幅度也较大。但是近年来,各国对我国的出口商品提出了更多的限制条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贸易出口,也使得两边贸易冲突更加明显。

1、完善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我国应该根据当前国内物流状况,探索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提高和完善物流业的管理水平,为国际物流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全国统一的物流标准,并以国际物流行业为标准,制定国内物流市场规范,提高物流行业服务水平,促进我国国际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因为我国本土物流行业规模小,服务不够完善等原因,使得现在我国的国际物流市场被许多具有优势的外资物流公司占领。我国如果想要夺回物流市场的主动权,就必须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和调整企业规模,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质量,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专门为我国国际贸易服务的物流品牌。

2、加强出口市场的管理规范。政策支持是促进国贸良好发展的大前提,同时还要在过贸出口市场中建立一个中间管理组织,主要起到组织管理的作用。通过此种方式加强出口市场管理规范。我国在市场管理当中课可以学习借鉴成功国家的经验,当前的国外出口市场不光有法律法规保护,同时还有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市场协调管理,其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低价竞争,造成出口市场混乱。我国也可以以此为基础,根据我国国情,积极建立中间管理组织来加强出口市场的规范化管理,监督市场价格是否合理,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各企业提供合适的出口机会。

3、鼓励企业创新技术。我国的科技水平较为落后,也是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就引进新技术的技术创新方式来讲,国外企业研发的新技术都会受到各国的法律保护,并防止核心技术转移,所以我国难以接触到外国的核心技术。综上所述,我国应该着眼于国内企业,鼓励其自主创新技术,打造专利产品。近年来,由于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许多国家开始防备并限制将自己国家的高新技术引入我国,使得我国相关的创新技术水平更加落后。所以,只有依赖于我国企业引进加强培养相关及术人才,提高企业创新技术能力,突破创新难点,才能够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并促进贸易发展。

我国国际贸易想要或的新发展,就应该拓宽国际市场。开发比较有潜力的市场,并增加贸易顺差国的出口总量,结合现在的国内市场需求,引进新技术、进口新原料,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随着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也发生了变化,商品需求也有所转变。所以,我国企业要注重科技开发,加大科研力度,研发新产品,提高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而不是仅仅依靠价格优势,还应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准。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将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充分结合国际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合适的企质量管理模式,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并保证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4]李秀玲。国际经贸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7):112-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十三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时推进的情势下,国际贸易实际体系也有了很大变化,但在高校该实际教学中并未及时调整和改动,影响到教学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办法两个层面讨论全球经济情势下国际贸易实际教学的变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实际;教学变革。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间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这也对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需求量不时添加。而国际贸易实际是高校国贸专业的次要实际课程,同时是其他经管类专业先生看法国际贸易实际的重要课程[1]。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开展和产业分工的细化,国际贸易逐渐呈微观化开展的新情势,且越发多元化。这给高校国际贸易实际研讨及教学带来新的应战。所以,顺应全球经济开展新情势下,必需对国际贸易实际教学停止变革。

1.主流实际方面应将异质性企业贸易实际添加到新的教学内容中,这是以后国际贸易实际的一个前沿性课题。如此不但能更好的解释不同产业外部及之间的国际贸易行,且可更深化、片面的解释相反产业外部不同企业的国际贸易差别。另外,让国际贸易专业先生能更好的了解进出口贸易发生的经济效应,还应在教学内容中参加多个专题,零碎讨论国际贸易给国度或区域的经济增长、环境净化等变量的影响机制。并且在坚持既有的课程的内容体系根底上,添加基于微观层面剖析国际贸易发生缘由的内容,完善先生的看法[2]。

2.相关政策方面既有的国际贸易实际课程单单基于经济角度讨论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操作,还未片面基于政治层面剖析,但在实践贸易中大少数贸易政策确实立是从政治层面思索的。所以,让国际贸易实际的内容更符实践,必需添加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基于国际、国际两个方面政治层面讨论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让先生更好的理解新经济情势下一个国度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进程。另外,基于现阶段绿色贸易及各类技术性贸易壁垒发生的'缘由、存在的重要性等状况,在教学内容中还应扩展这些课题内容,有助于先生及时掌握新时期国际贸易政策的开展静态。

3.情势开展方面自金融危机之后,东方兴旺国度的社会经济遭到重创,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而在此情势下开展中国度开展劣势和位置逐渐提升,使得全球经济贸易的格式有了明显变化,但既有的课程内容体系还未能依据此种变化停止片面调整。让先生更及时、片面的看法和掌握现阶段的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式,在新的课程体系必需新增金融危机发作、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等外容,同时在内容中必需表现金融危机后时期的全球经济情势,特别是国际贸易开展的新静态或许变化。此外,在课程内容中应添加使用主流实际对新全球经济情势展开零碎剖析,如此不佳能让先生及时看法新时期国际经济格式的改动,且可让先生更深化理解内在逻辑关系,强化先生使用实际知识对理想成绩剖析的才能。

在新的全球经济情势下,让先生更好看法实际知识和理想交融,不只要调整和丰厚课程内容,还应注重和推进教学办法变革。除采取传统讲授法之外,提升先生的学习热情和兴味,应采取多种教学办法。

1.发问教学法更好的引导先生考虑新的实际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应停止必要的发问,基于全球经济新情势前提,剖析以往实际的缺乏,然后按照经济学逻辑设计和提出成绩,零碎剖析传统实际在解释实践成绩不深的缘由,再将新的、前沿实际导出。发问教学法的劣势就是可让先生更好的参与到实际构成的考虑中,激起先生的探求兴味,且可让先生在考虑中看法各类实际的内在逻辑、关联性,让先生更好树立知识架构,提升学习效率[3]。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先生把实际知识更好的使用到理想经济成绩的剖析中,不但有助于先生更深化的学习和了解实际知识,还可无效调动先生的客观能动性,激起先生探求思想。在展开案例教学中,必需做好这两点:一是选取适宜的实践案例,须和实际知识相契合的案例展开教学,并要选择不同案例予以比拟剖析,深化先生对知识的了解;二是引导让先生对案例停止讨论,让先生可以对实际和案例停止独立考虑。

3.科研教学法实际课程学习就是让先生学会实际剖析及使用实际解释国际贸易实践成绩的才能。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先生接触更多的实际科研法。在使用该教学法中,让先生更顺利的参与实际科研,在选取科研项目时必需以理想经济前提,难度要适中,如此可无效提升先生参与热情,同时也可在科研中更片面的展示实际知识的理想诠释力。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明天,国际经济贸易情势也有了宏大变化,但关于国际贸易实际教学体系尚未片面深化变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顺应初等教育变革和新经济情势,必需放慢教学内容调整,创新教学办法,完成优质、高效的国际贸易实际教学。

参考文献:

[1]尚杨娇.新情势下国际贸易实际及实务教学变革剖析[j].才智,,18:16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十四

摘要:国际贸易企业对客户进行管理是业务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国际贸易企业在对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存在客户细分、满意度调查分析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本文以辽宁天顺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

客户关系管理是指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发展战略,并基于此开展的包括客户判断、客户选择、客户发展和客户保持在内的全过程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以客户需求为重点,通过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和分析策略,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核心目的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利润水平。

辽宁天顺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顺国际”)在经营石化及机械产品进出口业务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但是在客户关系定位、后台信息技术支持、内部业务流程、组织模式及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客户细分管理的技术基础是客户信息的内部共享。由于天顺国际目前还没有运行基于网络环境的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其客户基础数据的累积基本由业务部门自行收集和整理。由于缺少分享技术手段和制度措施,客户信息在各部门间未达到“统一化”处理,因此经常给客户留下“非统一进程”的企业印象。另外,天顺国际正处于转型期,企业或多或少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理念,特别是在机械项目上的目标客户群开发和市场定位上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长期发展的结果就是“客户多、种类杂”。再者,公司缺乏对机械项目客户的针对性分析研究和合理细分,不能有效区分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运行措施和方案,而是对所有客户都提供同质化服务,使得企业的有限资源过度分散在某些不必要的环节或者不需要提供特殊服务的客户身上,降低了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2、忽视客户满意度调查和需求分析。

客户细分化管理的技术基础是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公司非常关注客户物流服务的过程,但很少关心客户接受服务后的实际感受,天顺国际也不例外尤其在新开拓的项目上。作为贸易服务机构,应主动应对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来获得客户真实感受的反馈,在此基础上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企业内部流程、制度的改进和优化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而目前,我们更关心经济指标和内部建设,还没有开展有效的客户需求调查和分析,导致无法及时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和想法,使得公司各项客户管理策略都有失决策基础和依据。

网络信息化技术是建立现代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必备技术条件之一,是有效对客户数据进行管理的`必备工具。天顺国际日常业务管理主要通过单机电脑进行,各部门和系统完成的基础数据还不能实现完全共享,数据产生和传递速度较慢,严重影响信息和数据的及时处理、分析和应用。在网络信息建设方面,天顺国际建立了公司网站,为客户提供动态的产品信息。但基于公司网站的电子商务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对客户业务联络和沟通,包括服务进程中的操作环节,还只能通过电话、电邮等传统方式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弱,这也是我国多数国际贸易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客户细化管理、满意度调查分析和客户关系信息化管理手段是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在应对客户关系管理问题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1、对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化管理。

对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化管理有助于根据客户业务价值贡献采取针对性的客户政策。尤其是在目前公司开展的机械项目中,应根据客户对企业及产品的兴趣度及贡献价值的多少,将其分为重点客户(a类)、普通客户(b类)和小客户(c类)三种。遵循帕累托abc规则,确定天顺国际重点客户约占5%,对公司贡献价值应占80%以上;普通客户15%左右,贡献价值约为l5%;除此之外的80%客户群,其贡献价值仅为5%。基于此分类标准,可针对不同客户实施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天顺国际应与重点客户建立“供应链式”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对重点客户,应采取电话调查、面谈、会议或者专门拜访活动等保持日常性频繁沟通,维持双方信息流畅。同时,充分利用公开网络信息平台等技术渠道,获取重要客户业务模式或长期战略变化信息,加强跟踪调查和分析,以便及时对业务流程和管理机制做出评估和改善,满足客户的变化需求。再者,应为重点客户量身定制存储、分拨、包装、配送、结算等一系列个性化服务,确保提高重点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维持业务稳定。

普通客户价值贡献虽不及重点客户,但部分普通客户可能会在未来成为公司重要客户,因此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可通过向其提供部分定制服务或少量增值服务,来达到维系现存合作关系之目的,待时机成熟转化为重点客户。小客户数量较大,贡献价值有限,可据人力、场地等资源实际状况,采取削减服务成本等策略。

2、加强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分析。

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基于自我感知与期望的对比所形成的对服务者的基本态度和认识。天顺国际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主要收集渠道可考虑完善网站主页有关“投诉和建议”链接的信息收集功能,也可采取封闭结构的调查问卷形式。主要反馈客户对公司提供的运输、仓储、产品信息等服务的满意程度。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客户反馈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根据客户反馈意见制定相应改进措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客户类别,重点考虑重要客户和普通客户的反馈意见以及客户反映比较集中的改进点和改进意见。

天顺国际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手段,向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资料,来加强物流定制服务的能力,提高公司的服务水准,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缩短订单备货等方面的周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生产力。首先,应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公司网点建设。实现网络信息化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许多大型贸易企业一般都建设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企业可以整合各种业务流程,有效地融入到客户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效率式交易”管理与生产模式。

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应能实现对客户销售、市场、支持和服务的全面管理,能实现客户基本数据的记录、跟踪,客户订单的流程追踪,客户市场的划分和趋势研究,以及客户支持服务情况的分析.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其次,要充分发挥公司主网站的商务功能开发,基于浏览器或服务器的网络环境应用方式,使公司与客户在不见面的前提下进行贸易活动,实现贸易企业与客户网上交易。建议在公司网站主页中建立“电子商务”子模块,使公司与客户之间通过网络环境进行交互式的沟通和反馈。

国际贸易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针对客户的细分化管理是基础,通过满意度调查和分析来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配合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反馈效率,系统性改善客户关系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2]单友成,李敏强,赵红.面向客户关系管理的客户满意度指数模型及测评体系[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4]王华,徐铖.分析型客户管理体系在集装箱航运企业中的应用[j].集装箱化,(1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十五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科学,主要反映国际货物买卖的内在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目前,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偏重理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明显差别,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外贸实践的需要,对该课程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材的编纂等微观层面。如何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如何加强校际合作以整合资源,如何细分课程以彰显特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

1、教学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国际贸易实务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科学,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必须与实践结合。然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除英语能力较强外,其他方面缺乏明显优势。这主要因为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片面强调理论知识和已有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授课内容能够以更加形象。生动、丰富的方式得以体现,过分注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模式,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本身的时效性和操作性。教师的讲授从书本到书本,容易与外贸实际业务脱节。

2、教材编纂和选用方面比较混乱,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

目前,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多达数百所,这些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材编纂和选用上缺乏差异性和针对性。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上大同小异,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据统计,截止2007年3月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多达300多个版本,这些教材虽名称各异,但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差别不明显。[2](各院校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不利搞校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此外,由于国际贸易局势变化较快,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往往滞后于实践。一般而言,新政策的出台和新理论的出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其作为教学内容被纳入教材则耗时更久。例如:ucp600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生效,但许多2007年以前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仍然以介绍ucp500条款为主,这类教材由于不能及时更新就会滞后于国际贸易实践,使用这类教材就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在审核和修改信用证,填制各种单证,报验报关和防范商业风险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一般外贸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往往强调具有基本操作经验,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因缺乏实务操作技能,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差对其在外贸行业的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4、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

专业教师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脱节,不利于实践课内容的教学。部分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是毕业后留校或直接分配到高校,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是缺乏直接的外贸工作经历,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教师甚至讲了多年实务课程却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外贸业务环节,也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使用的各种单证。这种从“书本到一书本”,而不是“从实践到书本”的讲授,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外贸实践的需要。

贸易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及其利弊得失,贸易政策的研究重点在于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及政策效果。国内各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多年来在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方面已初步形成较为明确的分工关系,但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方面仍存在粗放性和趋同性问题。各高校在实务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分工模糊,研究重点不能突出,缺乏特色。

1、把握课程规律,理论联系实际。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课程建设中,首先要积极探索理论规律,努力建立一个教学、科研与实践互动的良性循环系统。通过科研和实践获得最新的信息和丰富的感性认识。这些感性认识通过整理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在教材中及时地反映出来。此外,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

校内模拟实训室。

模拟实训是外贸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训可使学生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程序,从而增强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模拟实训室除包括实验台、传真机、业务流程展示板、模拟相关部门办公柜台及全套进出口业务的空白单证等硬件外,还包括软件设施,例如购买专业国际贸易软件或其他edi软件,在网上模拟传送订单、发票提单等各种单证,对进出日业务中的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交换,让学生扮演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海关、税务、保险公司和银行等角色,熟练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报盘、还盘等各种技巧,体会外贸实务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校外实习基地。

在课程建设中各高校应发挥企业优势,不断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与当地进出口公司、外贸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建成后,除定期向基地派遣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外,还可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外贸、外企人员参加教学培训工作,协助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为其今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门路。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双语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运用英语与外商交流和谈判,如果专业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双语教学可以使该专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熟知国际统一的规则,有利于提升专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表现并实施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按照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指导思想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是实现教学的网络支持环境。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课程的设计、构成和运转具有科学性、多样性、系统性和自助性等特征。

在教学方法上,可尝试采用如下方法:现场教学法,即若条件允许,让学生到业务现场去学习相关知识。例如,讲到国际货物运输时,可带学生到码头实地了解货物运输的全过程;讲到报关时,可带学生到海关了解进出口报关的各个环节等。学生通过在现场听、看。做,使一些看起来复杂的专业知识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模拟教学法,即提供一个仿真的国际商业环境,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大量的模拟操作练习,学生容易了解和掌握进出口交易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的操作技能;案例教学法,即教师把经过筛选、组织、编写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典型事实与材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深入角色,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还可聘请外贸企业、海关、银行、商检等部门的专业人员走上讲台,介绍业务实际操作中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现身说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可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是沟通理论与实践,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3、注重教材建设,增强区分度。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在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国际货物买卖的一般规律。教材的内容,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区别对待。现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已经覆盖了从博士到中专的所有教育层次。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要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根据实务教学的不同层次,在内容和结构上均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面向本科以下读者的初级入门教材,应体现国际货物贸易最基本的内容,主要是具体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知识,必要时可附插图和单据样板;中高级外贸实务教材,主要面向本科以上读者,以及已经有一定实践经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中高级业务人员。中高级教材侧重国际货物买卖的发展渊源和基本规则,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国际货物买卖的一般规律和运行机制。

4、师资队伍培养。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来自实际部门的意见和反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任课教师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多与同行切磋技艺,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以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聘请外贸公司、银行国际业务部、外运公司、商检部门、海关等对外贸易有关单位的专家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吸取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5、细分课程,注重特色。

高等院校学科发展的重点,要符合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考虑现实的需要与可能。目前,国际贸易纯理论和政策研究,对多数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而言,未必适合作为其专业发展重点,但在国际贸易实务领域却可以独辟溪径,各显所长。例如,纺织、服装、食品、医药、文具、五金、机械、汽车和it等行业均是外贸实务课程细分的方向。各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在国际贸易实务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课程细分的时代已初现端倪,相关教材也开始出现。例如,现代汽车国际贸易实务、服装国际贸易实务等教材便是课程细分过程中典型的代表。

6、加强合作,与时俱进。

国际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为国际贸易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我国进出口经营权的下放,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迫切需要一批既了解中国市场游戏规则、又掌握国际操作手法的人才。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上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能满足当前外贸实务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已经启动了全国性的国际贸易实务高级研讨会,借此加强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单位在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建设中要及时补充国际经贸领域最新进展及前沿内容。国际经贸局势瞬息万变,必须注重国际贸易教学的时效性。课程建设中必须不断学习,跟踪专业学术前沿问题,更新知识结构,时刻关注我国对外经贸政策、措施的发展变化和国际经贸最新动态,将国际贸易方面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中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时民。“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的若干问题[r],第二届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研讨会,2007年1月30日。

[2]新华书店网站。国际贸易实务相关教材统计,http:/frontend/index。jsp,截止:2007年3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十六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综合型外贸人才,除了熟悉进出口贸易理论知识外,实践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几个方面对中职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有效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能有效地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财经商贸类专业中职学生毕业很多都要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这就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备综合职业技能,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高素质劳动者,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初级专门人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囿于条件限制,很多中职学校都偏重于理论讲授,实践环节薄弱,与此同时,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意愿不强,知识转移能力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这些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这一课程的内容和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所在学校的设备条件等可采取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活动。

1多途径完善课程资源库,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教学。

通过搜集一些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案例、例题、习题、试卷、图片、表格、flash动画、电子课件、视频、网站微博、实践操作视频等资源,把各个教学模块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专业操作要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微课、微视频等形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使以前比较单调的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国际贸易中一笔业务从洽谈到交易完成,涉及很多环节和相关机构,海关、物流公司、保险公司、商检机构和银行等,这就要求老师收集各相关业务机构的各种实物资料,包括各种单证、图片、工作场景等,丰富教学模块的内容,制作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者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营造轻松、积极向学的课堂氛围,而通过学习,学生对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有关机构的功能、作用及如何到这些机构办理相关业务进行了解,缩短从学习到就业的适应性,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

2选取适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的案例,构建情境教学环境。

中职商贸类教学中比较常用案例教学,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中职学生而言,使用恰当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深刻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借鉴实践经验,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选择数量多、典型性较欠缺或者真实性差,不能准确体现出课程所学的内容。对案例的选取应多从生活中进行选取,由易到难,通过对身边案例的解读,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逐步引导到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实现知识迁移,对于涉及的知识点多的案例,按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将案例收集在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典型性。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考虑选取此案例时学生的认知情况,及分析此案例时所需的知识储备,对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引导学生提前查找、阅读、小组讨论相关资料,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共同解读,最后归纳总结,实现教学目标。

3利用校内实训设备,加强模拟操作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角色模拟,使学生结合模拟情景和过程进行思考和学习。通过教学过程中模拟不同业务环节能够让学生产生配合的同时对相关业务流程有一个相对详细的认知,进而对制单技能和业务流程能够进行熟练操作。模拟操作完成后,可在教学安排中,使用实体单证,构建贸易工作场景,使学生建立起学习内容与实际业务的直接联系机制,学生在以前模拟学习中对流程有整体认识,强化认识,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模块在整个业务环节中处于什么位置,根据工作场景填制单证、报关等练习,如有疑问及时向教师咨询,师生共同探讨,以提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措施,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实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丰富校内实训形式,邀请外贸业务相关专员、操作员等来校进行专题介绍讲演,为师生介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状况和新的进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时代接轨,并结合自身实战经验为师生展示自己的业务案例,结合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动态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形式、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国际贸易,并且对学习业务知识产生较强的动力,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4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内外无缝链接。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对校内实训的空白进行填充,作为校内实训课程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于学生国际贸易课程相关知识的再检验。通过校外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对其在校内总结和发现关于该专业相关实际操作的领悟进行再整理,同时也对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通过校外实训教学给以客观评价。教学的相关任务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业务,在完成校内实训教学任务的学生能否达到实训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是对校内教学成果的一个检验,而结合校外实训过程中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反馈及企业的反应是对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改进,完善教学各方面设置的最佳依据。加强校企合作联系,教学中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教学实习,进行部分外贸业务环节的实践操作,既可以加强学生与企业的密切沟通,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又可以让学生早一点参与国际贸易相关工作实践,实现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5为学生建立社会实践档案,发掘学生潜力。

将学生的课余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余兼职)纳入实践教学,根据学生社会实践的岗位,建立社会实践档案,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吸收新知识,从而实现其技能的逐渐完善和提高,通过社会实践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兴趣,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学生的社会实践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校、老师与企业(社区)负责人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专业以及实践课程的选择,关注社会热点、时事,学校积极为学生联系企业,为学生创设环境安全、实践有效、有益的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结束后,收集学生实践与企业(社区)反馈信息,进行校企交流实践总结,讨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引导学生能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建立评价体系,对于实践完成好、企业反馈好的同学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外贸操作人才为宗旨,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模式,把实践教学作为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素质训练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动脑深思在不同的国际贸易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十七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总贸易体系。

2.合同。

3.保护贸易政策。

4.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单指世界()。

a.出口货物总额b.进口货物总额。

c.对外贸易额d.贸易量。

2.国际分工深化阶段从分工的格局上看,()分工居主导地位。

a.工业国与农业国b.工业国与初级产品国。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工业国之间。

3.一定时期内,若一国一定量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该国的贸易便()。

a.恶化b.不利。

c.改善d.增加。

4.贸易转移效果和贸易创造效果是从()方面考察关税同盟的贸易影响的。

a.需求b.关税。

c.生产d.消费。

5.与自由贸易区相比,关税同盟不存在()的问题。

a.要素自由流动b.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c.贸易偏转d.要素密集度偏转。

6.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1950年为基期是100。198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为110。该国的出口量指数从1950年的100提高到1980年的120。在这种情况下,该国1980年收入贸易条件为()。

a.86.36b.103.64。

c.106.93d.112.27。

7.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移动逐步发展成为()。

a.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c.发展中国家相互间的对流型移动。

d.发达国家相互间的对流型移动。

8.补偿贸易是买方以()形式从卖方购进机器设备等。

a.赊销b.代销。

c.返销d.信贷。

9.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提出并发展完善了()理论。

a.内部化b.国际生产折衷。

c.产品生命周期d.垄断优势。

10.人力资本说最先由()提出。

a.俄林b.里昂惕夫。

c.基辛d.凯南。

11.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a.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b.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

c.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d.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

12.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缔约国对方的特权、优惠及豁免待遇,应与缔约国一方给予()。

a.任何第三国的待遇相同。

b.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

c.第三国或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

d.其参加的关税同盟的其它成员国的待遇相同。

13.进口国家并不是对所有进口的.商品都一律征收高关税,一般说来()。

a.对原材料的进口征收高关税。

b.对半成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

c.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

d.对农产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

14.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抵制欧洲国家和日本等低价钢材和钢制品进口,实行名为“启动价格制”的非关税壁垒是()。

a.国家垄断b.征收国内税。

c.最低限价d.禁止进口。

15.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市场上不能售出“剩余货物",而向国外市场倾销,称之为()。

a.偶然性倾销b.间歇性倾销。

c.掠夺性倾销d.长期性倾销。

16.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新议题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服务贸易。

a.热带产品。

b.保障条款。

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

d.纺织品与服装。

17.战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在自由化和新保护主义的基础上,出现了()制度。

a.新重商主义。

b.综合商社。

c.地区经济一体化。

d.管理贸易。

18.关税的税收客体是()。

a.外国进出口商。

b.本国进出口商。

c.进出口货物。

d.海关。

19.美国、日本等国规定进口酒精饮料的消费税大于本国制品,这种措施属于()。

a.关税壁垒b.鼓励出口的措施。

c.非关税壁垒d.出口管制措施。

20.支付协定是两国间关于贸易和其它方面()的书面协议。

a.如何兑换货币b.债权、债务结算办法。

c.如何收取货款d.如何支付货款。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实际成交价格的类型有()。

a.交易所价格。

b.拍卖价格。

c.开标价格。

d.参考价格。

e.统计价格。

2.国际分工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新体系。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e.挪威。

3.集团化趋势在世界市场中的表现为()。

a.发达国家间的集团化。

b.发展中国家间的集团化。

c.国家间的集团化。

d.跨国企业大量出现。

e.世界市场全方位开放。

4.世界服务贸易最活跃的地区是()。

a.北美洲。

b.拉丁美洲。

c.非洲。

d.亚洲。

e.大洋洲。

5.对外直接投资按投资者投资组建方式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a.收购方式b.创建方式c.合作方式。

d.合资方式e.独资方式。

6.支持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观点有()。

a.改善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

b.国内市场扭曲。

c.改善贸易条件。

d.增加国内就业。

e.反倾销。

7.海关一般规定进口商报关时须提交的单据有()。

a.进口报关单。

b.提单。

c.商业发票。

d.海关发票。

e.原产地证书。

8.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

a.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b.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c.更具有隐蔽性和非歧视性。

d.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e.更具有公开性和歧视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试论跨国企业经营的目的和特点。

2.世界贸易组织对国际经贸发展有何影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十八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核心技能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高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整体设计、组织实施、管理评价诸多环节,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和主客观制约因素,笔者借助课程建构原理,对本课程的改革提出相应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朱选良作者单位: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刊名:企业家天地(下旬刊)英文刊名:worldofentrepreneur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课程建构国际贸易实务改革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范文(19篇)篇十九

本项目研究主要对现行国贸实务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改革传统的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转变为按“课程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三个转变为指导原则,来建构一套符合本课程的特点与性质和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符合当前职业能力竞赛水平的考核改革方案,以至于能够体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适应新的形势下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1.从考核内容上改革。改革本课程中传统的考核内容,如只对合同各个条款:品质、数量、包装、贸易术语、结算方式、运输方式、保险类别、报检报关、索赔、仲裁以及不可抗力等专业术语和贸易惯例知识的记忆的考核方式;改革考核内容仅仅局限于本教材的范围,如,临近考试时,多数同学就会去搜寻现有的考试资料如,浏览一下课堂笔记、让任课老师划定范围和指定重点知识模块等。根本谈不上对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应用能力考核,以致使学生形成了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等这样的填鸭式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的不良现状。

本项目改革的内容为:把学生上课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到设计某一批货物贸易的进出口业务中,如,报价—考核进行商品成本核算的能力、磋商—考核贸易谈判的能力、订舱、报检、报关以及制单—合同的后期执行能力等一票进出口业务中来,充分体现知识能力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体系上。

2.从考核方式上改革。改革目前我院课程考核闭卷笔试形式多,开卷考核少;笔试形式多,口试、答辩形式少;理论考核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少,终结性考试多,没有过程考核形式等单一的闭卷笔试考核方式现状。

本项目改革的内容为:符合本课程特色和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以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为目的,实行多个阶段、多种形式类别的多种方式的组合考核方式。按我院暂定三类改革考核方式中以“非笔试类”为主:把国贸实务双语考核方式改革为两大模块—口语+上机操作的组合考核方式:口语模块的考试可以考核学生应用行业英语的能力;把价格的核算和执行合同的制单都放到上机操作模块中考核,这可以考核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能力。

总之,这种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更注重平时的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积累,也有利于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

通过研究和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本负责人通过多年来从事外贸工作经验和对本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以及近几年参加国贸职业能力竞赛指导的经验,从如下几个方面拟定我院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方案:本课程在专业中的性质、作用、地位;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教学组织;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分标准。

(一)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

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与实践研究,贯彻着“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的先进理念,融“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于一起,即,把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课程考核改革体系中,对本课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全面的革新,有助于客观公正的检验出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和增加就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科学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双向式、沟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馈机制,促进我院双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现行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试点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本项目研究的实际意义。

本项目的研究重在改革国贸实务双语课程现行单一的闭卷笔试的考核形式弊端,不能客观地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逐步建构一套在内容上采用“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和形式上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的教改方案。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技能应用和提高应用行业英语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大大的更新任课老师的知识储备,给教师的“双师”教学科研能力搭建一个很大的平台;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双语课程建设与改革,彰显我院双语教学的办学特色。

相关范文推荐

    项目建设方案格式范文(19篇)

    建设方案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实现某一目标而制定的详细计划。建设方案是为了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或实现某一目标而制定的详细方案。在项目启动之前,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建

    国旗下谈宪法的演讲稿(汇总20篇)

    身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国旗在每一个国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国旗下如何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吧。尊敬的各位x:大家好!我是__,今天很高兴能在这

    五四团课感悟心得大全(13篇)

    在学习中,我意识到需要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才能更高效地获取知识。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的写作心得和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建议。

    见习心得体会医生报告(专业19篇)

    心得体会是对独特经历的思考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找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这段时间的总结让我认识到,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只要努力不懈,成功就会在不远的将

    行政部年度工作计划分解表(精选15篇)

    一年如一日,时光匆匆,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过去的一年,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来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年度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对于每一个追求进步的人来说

    供暖电气工作总结范文(19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工作方向,找到工作的重心和关键点。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临床护士心得体会和感想(专业19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经历,并进行反思和总结。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激发大家对于心得体会的热情和积极性。作为一名护士,我每天都要进行临床报告,将病情和治疗

    小学生禁毒心得体会(优质14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的深度总结和抽象概括。接下来是一些值得阅读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毒品是肿瘤,一旦沾上毒瘾发作六亲不认惊人

    信息化工作总结语(模板20篇)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经历了许多工作挑战和机遇,月工作总结能够让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个月的工作做好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

    煤的工业分析心得体会(优质19篇)

    心得体会是在工作、学习或者生活中获得经验后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写作形式。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例子,一起来学习和进步吧。Cam分析是一种机械原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