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设计说明书格式(实用5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灵魂曲最新设计说明书格式(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说明书格式篇一

3、负责产品推广活动促销海报设计、新媒体宣传海报、图片等设计;

4、负责定期对网店店铺装修、版面调整以及产品详情的日常维护等工作;

5、负责各类宣传物料的设计及实物制作工作;

6、负责参与新开发产品的外包装设计;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设计说明书格式篇二

岗位描述:

1、与模特进行沟通,了解其造型意向;

2、结合摄影或活动的性质和需要,设计合适的造型;

3、根据设计的.造型,采购配套的服装;

4、为模特进行造型设计,包括头发造型,脸部处理,服装搭配以及首饰佩戴等;

5、跟踪拍摄或表演现场,与灯光师和摄影师合作,及时处理落妆等临时状况;

6、追踪了解最新的时尚流行趋势,提升专业技能;

7、根据部门要求,合理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并按时总结;

8、负责传授团队中各助理的业务技能;

9、负责建立化妆组完备的妆容、发型资料库;

10、负责化妆饰物道具的整理和归档,,

任职资格:

1、大专以上学历,造型设计专业优先。

2、两年以上造型设计和化妆经验。

3、接受过专业的形象设计和化妆造型的培训;

4、熟悉造型工作流程,能独立完成人物造型设计;

5、熟悉各类化妆技巧;

6、持美容师资格证书或培训经历优先;

7、拥有一定的审美观、沟通能力、控制能力及责任感。

设计说明书格式篇三

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6.5℃,多年平均蒸发量106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mm,灌区地形图见附图。

等作物。

灌区上游土质属重粘壤土,下游龙尾河一带属中粘壤土。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m,土壤及地下水的ph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界荣山、龙尾山等属土质丘陵,表土属重粘壤土,地表5~6m以下为岩层,申溪及吴家沟等沟溪均有岩石露头,马头山陈村以南至马清河边岩石遍布地表。吴家沟等沟溪纵坡较大,下切较深,一般为7~8m,上游宽50~60m,下游宽70~90m,遇暴雨时易暴发洪水,近年来已在各沟、溪上游修建多处小型水库,山洪已基本得到控制,对灌区无威胁。

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相当于1972年)4~11月水面蒸发量(80cm口径蒸发皿)及降水量见表1及表2。

表1设计年蒸发量统计

表2设计年降水量统计

1.3种植计划及灌溉经验

灌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少量旱作物,各种作物种植比例见表3。

表3作物种植比例

根据该地区灌溉试验站观测资料,设计年(1972)早稻及棉花的基本观测数据如表4及表5所示;中稻及晚稻的丰产灌溉制度列于表6。

表4早稻试验基本数据

注:全生育期需水系数a=1.0。

表5棉花试验基本数据

2.1根据基本资料用水量平衡法(列表计算)制定早稻及棉花的灌溉制度,建议编程计算或利用excel计算。

2.2根据所制定的早稻及棉花的灌溉制度以及表6所给出的中稻及双季晚稻的灌溉制度资料,编制全灌区的灌水率图,并进行修正,使其符合要求。在制定灌水率图时,建议采用的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如下:

早、中稻泡田8~12昼夜;双季晚稻泡田5~7昼夜;各类水稻生育内一次灌水的延续时间3~5昼夜。棉花生育期内一次灌水延续时间5~10昼夜。

表6中稻、双季晚稻设计年丰产灌溉制度

附注:早稻泡田日期为4月13日,定额为:80m3/亩。

2.3确定渠首枢纽的位置及形式。在1/25000地形图上布置引水干渠、支渠,以及主要渠系建筑物。在灌区中部选择一条支渠布置斗、农级渠道。

2.4推算典型支渠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及灌溉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2);推算其它各支渠渠首及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2.5设计干渠各段的纵横断面及典型支渠纵横断面,干、支渠采用浆砌石衬砌梯形断面。

2.6设计典型斗渠和典型农渠横断面,斗、农渠采用混凝土衬砌矩形断面。三、设计成果

3.1设计说明书20~30页(手写,字体工整)。要求说明设计的步骤、依据的理论、采用的公式或方法,必要时将计算成果列入表格(设计说明书中包括早稻及棉花的灌溉制度相关图表,修正前后的灌水率图)。

3.2设计图纸包括灌溉系统规划布置图。

干渠纵、横断面图,以及支、斗、农渠横断面图(共2张,均为a3图幅、cad绘图)。

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规划设计

一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的制定

1.早稻灌溉制度的制定

1)泡田期灌溉制度泡田定额(已给定):80m3/亩

2)生育期灌溉制度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

h2―时段初田面水层深度;

p―时段内降雨量;m―时段内灌水量;

wc―时段内田间耗水量;d―时段内排水量。

式中各数值均已mm计。

wc?et日?s

式中et日―逐日需水量,mm;

s―稻田逐日渗漏强度,mm。

et日?

eti

n

式中eti―各生育阶段作物需水量,mm;n―各生育阶段天数。1

eti?kiet

100式中ki―需水量模比系数;

et―全生育阶段需水量,mm。

et??e0

式中e0―全生育期水面蒸发量,mm。根据设计年蒸发量统计表以及生育期时间可算出。

本灌溉制度计算表取设计初始淹灌水层深度为20mm,具体做法是:

当淹灌水层减去逐日耗水量,加上逐日降雨量后若小于最小田间允许最小水层深度则设计灌水,当大于最大田间允许水层深度则设计排水,计算过程见表2。

校核:h始??p??d??m??wc?h

20?308.3?70.6?220?464.9?12.8mm

与7月11日灌溉水层相符,计算无误。

由表2可得到表3。

2.棉花灌溉制度的制定

1)根据水量平衡方程wt?w0?wr?p0?k?m?et

et―时段末的作物需水量。

全生育期的需水量―用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

et?ky?2.67?120?320.4m3/亩各生育阶段田间需水量

eti?kiet地下水补给量

k??et

有效雨量保存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有效雨量

p0??p

wmax?667nh?maxwmin?667nh?min

棉花播前的灌水定额

m?667h(?max??0)n?667?0.1?(88%?

88%?61.6%

)?0.48?17m3/亩

2

表5棉花各生育阶段耗水量计算表(m3/亩)

表6棉花灌溉制度计算表(m3/亩)

3.灌水率计算

早、中稻泡田8-12d,双季晚稻泡田5-7d;各类水稻生育期内一次灌水的延续时间3-5d;棉花生育期内一次灌水延续时间5大学网-10d。

q?

?m1

8.64t1

4.绘制初步灌水率图

通过已知的中稻和晚稻的灌溉制度,得出全灌溉区的初步灌水率图如下图所示:

5.修正灌水率图

修正原则:不影响主要作物的需水要求为原则,尽量不改变主要作物的关键用水时间,若要调整,以向前移动为主,前后移动不超过三天,调整其他各次灌水间间时,要使修正后的灌水率图连续、均匀,且最小关税率不小于最大水率的40%,修正后的灌水率图见图:

从图中选取最大灌水率作为设计灌水率,即q净?0.65m3/万亩

二灌溉渠系的布置规划

干支渠续灌,斗农渠轮灌(各两组)2.计算典型支渠设计流量灌区总面积约为12万亩,干渠长为16.5km,各支渠的长度及灌溉面积列入下表。

(1)计算农渠的设计流量三支渠的田间径流量为:

q3支田净?a3支?q设?4.1?0.65?2.665m3/s

因为斗农渠分为两组轮灌,同时工作的斗渠有4条,农渠有5条;所以,农

渠的田间净流量:

q农田净?

q3支田净

nk

2.665

?0.133m3/s4?5

取田间水利用系数?f?0.92,则农渠的净流量为:

q农净?

q农田净

?f

0.133

?0.145m3/s0.92

灌区土壤属于中粘壤土,查出相应的土壤透水性参数:a=1.9,m=0.4。根据农渠每公里输水损失系数:

?农?

a1.9

??0.041m0.4

100q农净100?0.145

农渠毛流量或设计流量为:

(2)计算斗渠的设计流量斗渠的净流量等于5条农渠的毛流量之和:

q斗净?5?q农毛?5?0.15?0.75m3/s

l斗?1.4km。

斗渠每公里输水损失系数为:

?斗?

a1.9

??0.021m0.4

100q斗净100?0.75

斗渠的毛流量或设计流量:

q斗毛?q斗净?1??斗l斗??0.77m3/s

(3)计算三支渠的设计流量斗渠也是两组轮灌,以第二轮灌组要求的支渠毛

流量作为支渠的设计流量。支渠的平均工作长度l支?3.2m支渠的净流量为:q

3支净

?4?q斗毛?3.08m3/s

a1.9

??0.012m0.4

100q3支净100?3.08

支渠每公里输水损失系数:?3支?支渠的毛流量为:q

3支毛

?q支净?1??支l支??3.20m3/s

2.计算三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f?

q3支田净q3支毛

?0.83

3.计算一二支渠的设计流量

(1)计算一二支渠的田间净流量

(2)计算一二支渠的设计流量以典型支渠的灌溉用水系数作为扩大指标,用来计算其他支渠的设计流量。

q1支毛?

q1支田净

?3支水

q2支田净

1.82

?2.19m3/s0.83

3.315

?3.99m3/s0.83

q2支毛?

4.推求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

(1)bc段的设计流量q

?3支水

bc净

?q3支毛?3.2m3/s

1.9

?0.012

100?3.20.4

3

?bc?ab段的设计流量

3q

ab净?qbc毛?q2支毛?3.46?3.99?7.45m/s

?ab?

1.9

?0.0090.4

100?7.45

3

oa段的设计流量

3q

oa净?qab毛?q1支毛?7.73?2.19?9.92m/s

?oa?

1.9

?0.0080.4

100?9.92

3

渠道的加大流量qj?jqd

j取1.2,即q?1.2?10.37?12.44m3/s

j

三灌溉渠道断面设计

1.渠道横断面设计

由已知资料查表可得m=1.00,i?

1

n?0.025(浆砌块石护面)4000

1.1干渠横断面设计

灌区上游土质属于重壤土,不冲流速为0.9m/s,不淤流速为0.67m/s。

目前有些灌区规定渠道最小流量以不低于渠道设计流量的40%为宜。

设计说明书格式篇四

岗位职责:

1.独立完成活动项目中工业产品、展台、舞台设计效果图;

2.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整个活动场景、舞台等的核心设计理念和整体框架的'搭建;

任职资格:

1.大专以上学历,美术或视觉设计专业毕业;

3.善于与团队及客户沟通,有较强的图形表达能力和叙述能力;

4.适应能力强,有团队精神,责任心强,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5.能独立完成各类项目的创意、设计、制作等;

设计说明书格式篇五

题 目: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造型设计 院(部):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0801 学生姓名: 李维 指导教师:

何丽红 谭加才 完成日期: 2011年1月 8日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引言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极大,要想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的话,就一定要有足够的知识水平,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掌握ug绘图的本领是必须的。

另外现在的实际生产中,手工制图已经成为历史,为此熟练掌握至少一项的制图软件是十分用必要的,此外将二维图转为三维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是作为工程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1.1.1减速器的功能

本品为二级减速器,其功能为连接电动机和工作机,将电动机相对于工作机高速的动力经过其内部的两对齿轮转变为较为低速的。

1.1.2减速器传动方案

高速端连接电动机的,其为一对直齿轮传动,再由一对斜齿轮传动至工作机。

54213图1.1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方案

1-电动机 2-联轴器 3-减速器 4-联轴器 5-工作机

1.2任务安排

1.2.1基本任务:

结合各人已完成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设计成果,综合应用ug等cad软件完成齿轮减速器三维实体造型及工程图设计。

1.2.2设计内容及要求

1)减速器零部件三维造型设计。

建模必须依据设计图纸表达出零件的主要外形特征与内特征,对于细部结构,也应尽量完整的表达。

2)应用工程图模块转化生成符合国家标准二维工程图。

装配图上应标注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装配尺寸以及技术特性数据和技术要求,并应有完整的标题栏和明细表。

零件工程图上应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的内容,标注规范(如形位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对齿轮还要有啮合参数表等)。

3)减速器虚拟装配。

将各零件按装配关系进行正确定位,并生成爆炸图。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应涵盖整个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确定,典型零件造型的方法,工程图生成过程,虚拟装配介绍,心得体会(或建议)等,说明书的字数不少于3千字。

1.2.3进度安排:

第四天:虚拟装配、撰写说明书; 第五天:检查、答辩。

第2章 减速器零件建模

2.1引言

ug软件建模是基于特征的复合建模,是显示建模、参数化建模、基于约束的建模技术的选择性组合。

显示建模:显示建模的对象是相对于模型空间,而不是相对于彼此建立。对一个或多个对象所做的变化不影响其他对象。

个模型。

基于约束的建模:模型几何体的一组设计规则的定义,称之为约束。模型是通过约束或求解的。这些约束可以是尺寸约束或几何约束。

2.2零件的建模如图2.1

图2.1 2.2.1大的直齿轮建模

建立齿轮的平面图进行回转并建键槽如图2.2

图2.2

在齿轮腹板开减重孔如图2.3

图2.3

输入表达式如图2.4 7

图2.4

生成渐开线如图2.5

图2.5

生成齿如图2.6 8

图2.6

第3章 工程制图

3.1箱盖的转换

打开箱盖模型图如图3.1 9

图3.1

设置图纸为a3建立基本视图如图3.2

图3.2

将图导出cgm如图3.3 10

图3.3

将图导出dxf/dwg在caxa中打开调入a3图框如图3.4

图3.4

第4章 虚拟装配

4.1引言

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就是零件之间的位置约束,也可以见零件组装成组件,然后再将多个组件装配成总装配件。

根据装配的模型和零件模型的引用关系,ug软件有3种创建装配体的方法,即从顶向下装配、从底向上装配和混合装配。

自顶向下装配:如果装配模型中的组件存在关联,可以基于一个组件创建一个组件,即首先完成装配级的装配模型,然后再根据装配级模型创建其子装配件。也可以首先完成顶层装配模型文件,然后在装配体中创建零部件模型,再将其中的子装配体另外存储。

从底向上装配:先创建零件模型,再组合成子装配模型,最后由子装配模型生成总装配件的装配方法。

4.2总装配图

4.2.1总装配图

根据配对与中心的方法装配好端盖如图4.1 12

图4.1

同样方法装好轴承如图4.2

图4.2

把轴装好如图4.3 13

图4.3

装好齿轮如图4.4

图4.4

盖好盖并装好其余零件如图4.5 14

图4.5

心得体会

说句实话,在没搞ug课程设计之前,我对ug这个制图软件还很不熟练很所东西都不会,cad还马马虎虎,但是在这一个星期的ug课程称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从基本不会到慢慢熟悉,这种过程真的很美妙,这一个星期我感觉真的很充实,不过期间我也搞得很烦燥,有的时候也想干脆不搞算了,但是做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的,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能在社会上立足的人的话,就一定要在失败,困难中学到知识,所以我还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课程设计其实很长知识,很有意义。

这次ug课程设计加深了我对这款软件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熟悉了很多以前不懂得不熟悉的操作及其功能,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并询问同学,使自己对这款软件印象更深刻了,既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啥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次课程设计跟我们以后的工作性质很相似,很多机设专业的学生毕业工作后去从事技术研发,这就要求自己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并且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会熟练的利用一门或几门制图软件,这次整个三维设计均是利用ug软件制图,它运用方便,易修改,速度快,且易学好懂,不过还有很多不是太熟练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以后多加练习,更加熟练的运用此款软件,为以后找工作加些坚实的筹码。

本次的课程设计,培养了我综合应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题目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同学们共同协作,解决了很多个人无法解决的题目;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和团结。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收获颇大,真切感受到ug的强大功能,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熟练掌握ug的各项功能,快速制作出三维实物,还使我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与同学们一起解决难题,也锻炼了我的毅力,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拥有恒心去解决任何的困难,这正是以后我们工作中所需要的,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找到了自己在很多方面的额不足,以后认真学习各项技能,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学习,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