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雁落霞

审计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在市场中赢得投资者和客户的信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份审计报告,它涵盖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一

在一个社会组织中,凡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可称为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本是能够直接创造效益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本存量。

【1】浅谈企业如何开展人力资源内部审计。

因此说,人力资本是从人力资源中开发出来,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并创造效益的那一部分。

唯有人力资本才能盘活资金等有形资本,实现价值增值。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各种社会和各个组织都需要的。

1人力资源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审计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发展策略,确定目标,以及向财务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操作基准,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指出哪些领域急需改进并可在问题恶化之前提出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审计,是国内外审计理论界研究的前沿课题,国际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并取得了成功经验,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悉尼声明就特别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审计问题。

国家要发展,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审计界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是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帮助组织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历史选择。

2.1理论方法。

(1)比较分析法:将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情况与类似企业或部门的有关情况进行比较,以发现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差距。

(2)外部借鉴法:利用经企业外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专家鉴定或已出版的研究成果作为评价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效的标准,来诊断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统计核算法:通过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衡量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标准,以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作出评价。

2.2技术方法。

(1)根据企业总部批复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核定表,核查涉及的有关批复文件等,并调取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干部任命文件、工资发放表和考勤記录等材料,现场核查。

抽查下属单位内部印发的机构编制方面的管理制度,部门、内设机构职责分工,了解下属单位企业领导职责分工情况,抽查下属单位部分任职文件和其他相关文件和材料。

3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的策略。

3.1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内部审计的认识。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及效益需要通过审计对其投入产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企业通过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迅速发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使管理者和员工及时了解问题和风险的存在以及程度如何,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避免和减少企业损失。

并将审计结果适时进行公开,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公示,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及效果,以及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被员工充分的了解。

3.2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内部审计评价体系。

对企业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评价,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各个管理环节都不相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现组织目标。

二是执行性评价,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际运行状况进行评价,检测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是否遵守了程序文件和制度文件的要求,哪些管理活动没有制度文件要求,哪些管理活动有制度文件要求而没有完全按照制度执行。

查看职务系统、招聘系统、培训系统、绩效系统、薪酬系统以及批复程序、日常人事的档案等管理资料是否合理和完善;三是有效性评价,主要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是否满足员工的要求,是否随着工作流程的改进,及时变更岗位职责和岗位说明书的内容。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审计评价体系,才能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地、客观地评价。

3.3提高自身业务,加强学习,勤于实践。

如何被组织认可,得到组织的积极配合,从而完成董事会赋予的工作职责,是审计部门负责人关注的问题。

实践证明,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践。

当内审部门在一次次为组织诊脉寻医,确实做到了对症下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之后,自然会得到组织的认可,使得经营者愿意接受内审部门的意见与建议,把内审工作看成其自我审视的必要手段。

此时,审计工作就可以达到良性循环的状态。

因此,内审部门的内部建设和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则至关重要。

内审人员不但要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在工作中加强学习,勤练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进步,促进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内部审计保障机制的根本条件。

尤其是作为产权多元化、业务多样化、管理区域多面化和组织结构多极化的大型企业集群,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公司加强管控、提升价值的有力工具。

因此,研究企业人力资源内部审计具有重要意义。

【2】浅析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建设。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行从严治党,在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行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现了一批违法乱纪的现象,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在外部经济监督尤其是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加强和发展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和预防违法乱纪的行为。

一、加强和发展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建设的作用。

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加强和发展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建设的作用十分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加强企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预防职务犯罪。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受到的经济诱惑比较多,在监督管理体系缺乏的情况下,全靠相关经办人员自我约束,容易放松自我,踏出职务犯罪的道路。

如果有健全和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就可以起到有效的预付作用。

(二)有利于阻止相关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避免重大损失。

在目前揭露的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员违法乱纪案例里面,相关人员搞集权、一言堂,通过利益交换等手段,因为缺乏内部监督,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实例。

通过加强和发展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建设,有了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预防和阻止相关行为,避免造成重大的国有资产流失。

(三)有利于建立和健全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目前,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效果不明细,未能有效的起到预防作用。

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可以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环境、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促进各企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

二、加强和发展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同时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内部审计监督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缺乏。

现代内部审计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内部审计人员不但要有财务、审计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开拓的视野、丰富的经营管理实践经验。

但在企事业单位里,内部审计人员来源相对比较复杂,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力参差不齐,导致相关单位不能正常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经济管理监督作用。

(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来看,其领导层级越高,独立性和权威性越强。

但在部分企事业单位里,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都比较随意,甚至不单独设置机构和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开展,也使得内部审计监督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无法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预防和预警作用。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二

摘要:文章简要说明了县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主要目标、重点内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县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思考。

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开展绩效审计是全面提升审计业务层次和水平的必由之路,是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新问题,也是基层审计机关提升审计效益,开拓审计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对于基层审计机关如何开展绩效审计,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县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1.绩效审计是县级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从近年来县级审计机关实际情况看,由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项目基本没有,审计的对象主要财政资金,但由于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违法、违纪的`问题越来减少,仍然停留在原有的审计思路上,很难拓展审计空间,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经济领域重复建设、投资不科学、管理不到位、资产和资金闲置、损失浪费、效益不高问题普遍存在,迫切需要审计转型,改变过去单纯查错纠弊的审计方法,更多地关注项目和资金的绩效,顺应国际、国内审计的方向和主流,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2.绩效审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县级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追求高速度、高指标、高增长,忽视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经济结构失衡,短期行为严重,大拆大建现象普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较多,与建设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凡此种种迫切需要开展绩效审计。

3.绩效审计是加快行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要求“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又要将绩效审计提高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1.促进县级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揭露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促进财政、部门、单位增收节支、压缩支出,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增加财政积累,化解赤字和债务,节约财政资金。

2.服务领导科学、民主决策。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进言献策,多提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努力让审计意见进入决策层,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科学、民主决策,提高机关效率、效能,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3.促进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通过绩效审计,进一步理顺部门单位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明晰责权利关系;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机制,加强部门、单位经济活动事前、事中监督控制,完善内部机制、制度,实现事前防范、防微杜渐,进一步增强审计服务经济发展、全过程、全方位保驾护航的能力。

三、县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

1.关注政府投资绩效。在财政性资金投资的政府工程方面,要在认真搞好真实合法性审计、大力度核减工程造价的同时,重点关注盲目上项目、搞投资,决策失误,项目管理混乱,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认真搞好前期论证调研、初步设计、招投标、项目质量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管理的严格、规范性,项目的投产、达效率。通过政府投资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征地拆迁补偿、交通水利工程、综合治理项目、城市亮化工程、园区建设项目等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全面反映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诸多情况,揭示项目论证、设计、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决策、设计、管理行为,减少损失浪费,提高投资效益,为县级政府分忧,为县财政节约资金。

2.关注民生、民心工程。重点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拆迁补偿资金、住房公积金、教育、医保、社保、环保、“三农”资金(包括农村公路、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保险、农作物、农机具补贴等)、农村环境整治等进行绩效审计,关注资金流向、最终用途和使用效果,分析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完善政策措施、资金分配管理、促进惠民政策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三农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3.关注领导履职情况。通过任期经济责任和预算执行审计,对镇区、部门党政领导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对镇区财政收入增长、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对部门单位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取得的业绩进行反映,揭露违纪违规、资产流失、损失浪费等问题,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深入分析主客观原因,努力分清领导人相关责任,提出完善政策制度、改进管理的建议,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保值增值,增强镇区、部门科学决策能力,改进管理。

4.关注专项资金绩效。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沿海滩涂开发、水利工程、森林开发、拉动内需、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审计,检查管理、拨付、使用情况,关注政策执行效果,揭示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明专款专用情况,并对项目的前期调研论证、立项批复、建设进度、质量、工程管理各环节和项目建设后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强化工程造价审计,规范调研论证、项目招投标、工程管理、项目维护养护等工作,使之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四、县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1.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绩效审计也是如此。为此,县级审计机关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坚持重要性、可行性、实效性原则的基础上,及早思考绩效审计课题,认真搞好项目选题与评估,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绩效审计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主动性,做到运筹帷幄、早作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2.充分做好审计调查。绩效审计调查工作,应当范围宽于财政财务审计,要求高于财政财务审计。要在全面掌握机构人员、隶属关系、业务范围、适用财务会计制度、管理方式、内控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关注职责权限、绩效目标、项目论证、合同协议、评估验收资料、计划、规划及其它业务技术资料等,充分收集、占用和分析各种信息、数据,并有所取舍,为绩效审计的开展作好充分准备。

3.审慎进行绩效评价。绩效审计的难点是绩效评价。绩效评价要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境性等方面设立指标、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必须具备客观性、可靠性、明确性、可比性、相关性、认同性、长期性等特征,对评价标准明确清楚、各方人士普遍认可的项目,可充分开展绩效评价;对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评价标准难取得、各方意见分歧较大的项目,要充分尊重各方意见,坚持积极慎重、谨慎性原则,只就能够认定的事项进行绩效评价,不要情况不明、标准不清,就以偏概全、笼而统之作结论。

4.重视审计后续回访。任何工作要取得良好实效,都要有始有终、一以贯之,绩效审计也不例外。要使绩效审计查出的问题得到整改,使审计建议得到采纳,审计人员必须及时掌握相关情况,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书面反馈,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回访,对重要的审计事项进行后续跟踪,对绩效审计取得的增收节支、挽回损失金额进行统计、计算,对审计成效进行评估,对成功经验、先进做法进行总结改进,对不足之处认真改进,真正实现绩效审计高层次监督、全方位服务、多角度分析的职能作用,为审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三

列为内部审计的目的,给内部审计职业提出了一个方向性指导,指出内部审计职能已拓展为组织完成目标服务,内部审计的重点已经向管理审计转化。

一、管理审计,相对于财务审计的一种审计模式。

管理审计概念在学术界和职业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管理审计”最早于1932年由英国罗斯在其《管理审计》一书中提出,主要内容是对业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判。我国管理审计的倡导者王光远教授认为管理审计是受托责任由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受托管理责任的必然结果。“管理审计是通过对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签证管理当局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业绩,鉴明现存的和潜在的薄弱环节,并就其提出改进意见,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管理,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管理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1、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

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发展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资产所有者(委托人)把经济责任委托给经营管理者(代理人),资产所有者需要对经营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责情况进行审查。

2、企业规模的扩大。

企业合营、兼并等产权变动导致企业规模扩大,跨行业、跨地区、多品种生产导致企业内部管理信息量随之增大,企业管理者决策失误和控制不当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因此,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掌握公司内部的重要信息。

3、企业组织的复杂化。

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资本的多元化和企业经营的多样化,使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变得复杂化,如管理层次的增加、分布地域的分散等,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也不能亲自观察和控制所有的经营活动,需要实行分权管理和多级控制,这就导致企业出资人(委托人)和企业高层管理者(代理人)有必要通过管理审计对下层管理者(如分公司经理等)履行管理职责情况进行审查。

4、委托人及其决策因素的多样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同一企业的委托人是多样的,有国家的、集体的、个体的;同一个企业内也可有不同的集体和个体参与;不同的国有企业也可以相互参股或交叉持股,这就形成了委托人的多样化。而影响这些委托人决策的因素,也呈现多样化,不仅需要财务数据,而且需要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而经营管理信息的获得就有赖于综合评价公司整体水平的管理审计。

5、企业外部竞争激烈化。

市场经济充满了竞争,加入wto后,更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要在竞争中胜出,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管理活动的成败好坏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强弱至关重要,而管理审计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审计,查明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企业管理得到改善。

三、内部审计开展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我国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管理审计的尝试,实施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评价,主要表现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效益审计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对管理审计的认识和实践还很不全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内部管理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指导性的管理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起步较晚,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与准则的建设都不尽完善,不像外部审计那样有较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自我评价机构较弱,开展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更谈不上针对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独立性较差。从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来看,在集团公司内,总公司的内部审计组织对公司下属部门单位和分公司可以做到独立,而在总公司层面,就难免存在对立性和权威性不足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公司制企业里,内部审计机构一般由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领导,这就把内部审计组织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放在相等地位,这不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

(3)对管理审计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对管理审计还了解不够,对开展管理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够。或者把管理审计等同于财务审计看待,或者认为管理活动与审计活动关系不大,或者认为管理审计会妨碍管理活动,而没有认识到管理审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高层次审计,是企业适应外部竞争加剧和内部机制更新的必然选择,搞好管理审计是对管理效率的促进,而不会是妨碍。

(4)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管理审计的需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管理体系的作用下进行的,因此管理审计要用系统论的观点看待和解释每一个综合性指标,同时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领导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管理审计人员要站在优化系统整体结构、增强系统整体功能的高度,来审查评价企业的管理活动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在审计技术手段上,不仅要掌握观察法、盘点法、分析性复合法等传统的审计方法,还要熟悉管理控制系统图法、调查法等用于管理审计的评价方法。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内部审计人员中,还很少有,甚至可以说还没有人能达到如此的高水平。

2、完善我国管理审计的对策。

(1)尽快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规体系,开发管理审计指标体系。审计准则是指导审计活动的基本原则,应加强管理审计绩效准则和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尽快出台管理审计的审计准则,推动管理审计的深入开展。国家审计机关应加强业务指导,内部审计协会或注册会计师协会应重视此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尽快出台管理审计的审计准则,特别是制定管理审计绩效准则的指导意见,同时加强对审计取证方法指导,减少审计的盲目性,提高管理审计的'质量。只有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与内部审计配套的管理审计指标体系,管理审计结论才能明晰、准确、具有说服力。

(2)充分保障内部管理审计机构组织上的独立性。内部管理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与其在组织中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内部管理审计机构的地位越高,越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有利于开展审计工作。从实施管理审计的要求上看,内部管理审计机构由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为最佳选择。当然,这只是形式上的客观要求,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论内部审计人员在组织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他们应具有声誉、地位和得到最高权力当局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在企业中随时取得审计报告所需的信息。

(3)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对于内部审计组织开展管理审计的必要性、优越性,要大力宣传。内部审计组织和国家审计机关都有宣传的义务。宣传可以结合《审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采取会议、文件、讲座等方式进行,同时也可以通过展示管理审计的实践成果让大家认识到内部管理审计是可行的、有效的,对国家、企业、社会及企业资产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管理者)都是有益的。同时,内部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也要提高认识。把管理审计的意识渗透到全部审计工作去。不论进行何种审计,都要管理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审计报告中提出管理建议。在目前内部审计还是以财务审计为主的情况下,这是增强管理审计意识、实现审计工作以管理审计为重点的有效途径。

(4)不断充实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审计的培训与学习,使管理审计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不断调整和优化审计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实力,为有效开展管理审计提供智力支持。在目前复合型审计人才稀缺的情况下,采用从专业部门抽调技术人员配合管理审计工作的做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1]陈耘: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j].审计理论与实践,(3).

[2]张晓平:内审工作在发展中前进[j].中国内部审计,2003(1).

[3]德鲍尔.马科茨:沉睡的火山――评企业的软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03(3).

[4]王光远:内向型管理审计研究[j].财会月刊,(6).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四

(一)失业口径的界定。

第一,提高“工作时间”的定额。用“一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确定就业和失业界限,这个定额太低了,因此,建议按照正常工作时间的1/3来定额,我国实行的是8小时5天工作制,因此可以把在调查周内工作13或者14小时以内作为失业的标准之一。

第二,放宽年龄上限。我国的失业统计年龄上限应该和国际一样,即65岁及以上者。随着我国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很多到了退休年龄的人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同时也具备这个能力。因此,对于其他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应该统计在内。

(二)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在城镇和农村实行两套失业统计制度,同时兼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需要,并注意官方与民间结合。在城镇全面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而在农村的乡镇企业中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对完全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则采取推测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对城镇采取住户抽样制,加大抽样比率。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大,同时经济条件有限,因此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行1/1600的抽样比率。但是,1/18238的比率也显得太低,因此,可以考虑实行1/5000的抽样比率,同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而且要兼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资料的要求,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各地区在完成国家调查任务的同时,在国家样本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样本以达到在本地区也有代表性,这样能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满意的统计结果。

在农村,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的失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此推算其中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这时也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而对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由于其隐蔽性较强,因此可以考虑按照推算隐性失业的办法来进行推算或者估计。具体方法见本小节第3点。

另外,虽然我国的失业统计数据是由官方发布,但这并不排斥官方与民间各种机构的合作。譬如,对失业统计理论的研究、对失业调查项目的展开等等,都可以由政府采取招标的形式进行,这样能保证专业人士的参与,而且具有一定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以常住失业人口统计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失业情况。在我国户籍改革并没有实现“城乡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的目标前,失业统计最好以常住人口抽样调查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失业统计更完整,同时能从宏观上指导和调控流动人口的就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盲流现象和社会问题。区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标准是在调查小区居住时间半年以上(或者居住不满半年,但是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而我国进行常住人口登记的调查小区范围是: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以及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地区。以时间期限和地理范围为标准,可以抽取那些管理得比较完善的地区进行流动人口的失业统计,以此来推算全部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在计算出常住人口失业率和流动人口失业率后,通过观察二者的高低(具体数字的高低各地区会有所不同),能对本地区的就业进行一定的指导。

随着我国户籍改革的到位和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信息联网(注:公安部治安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底,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实施,全国约有250个城市建成“百城联网工程”,约有6.5亿常住人口信息实现了网上查询。),我国的失业统计抽样调查体系将会更准确和完整。到那时,如果能实现不重复登记,那么各个城镇地区的失业率的加权平均数就是全国范围内的失业率,其权数为该地区的全部失业调查人口占全国失业调查人口的比重。

第三,对“隐性失业”做出补充统计。我国城镇和农村都存在“隐性失业”,但是他们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城镇主要是低效劳动,农村则是边际产出为零或者负数的劳动,因此,对他们的推算或者估计方法有所不同。

在估算城镇隐性失业人口时,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采用实际有效工时推算。例如,城镇从业人员为21274万人,如果有效工时是制度工时的80%~85%,那么隐性失业人数大约为对3191.1~4254.8万人。而有效工时占制度工时的比重,需要通过模型或者函数测算出来。

对于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国际对比法,即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者历史时期下,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标准,然后将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照,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农业隐性失业。二是抽样调查估算法,即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特征来推断整个农村的隐性失业率。作为这项调查的单位由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权威部门。国家统计局曾用这一方法测算出1994年我国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为1.1亿,隐性失业率为25%。三是各种模型推算法。笔者倾向于使用抽样调查估算法,因为这可以作为以后农村失业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为下一步的失业统计改革打好基础。

第四,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失业统计应该有所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完善发达地区的失业统计系统,譬如在调查频率、调查范围上首先与国际接轨;对于不同的行业,可以规定不同的就业和失业标准,可以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而且在对失业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指标,从而对该行业失业问题的解决起到一种宏观指导的作用。

第五,加大调查频率。我国对外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以年计的,这对现实的就业情况没有很大的实际用途。另外,我国的流动人口失业情况调查的对象是在调查区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更是要求时间上的及时性。但是我国疆土大、人口多,不可能实现一个月对外报告一次的频率。因此建议每季度报告一次,这样能对现实的就业进行比较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中国就业发展报告[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杨缅昆,章飚.失业统计:一个尚待开发的核算领域[j].统计研究,1997,(5)。

4成健梅.我国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j].中国统计,,(2).

5叶世芳.我国失业统计的改革[j].统计研究,,(3).

6宋长青,熊自力.失业统计改革的10个问题[j].中国统计,2001,(8).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五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相关论文内容。

摘要:当人类跨入21世纪时,一场足以与工业革命相提并论的革命,正静静地改变着企业竞争的格局和国家力量的对比,并日益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之中,这场革命的到来,已充分地向世人昭示: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的管理思想和会计业务等方面发生变革,也正是由于网络经济的存在,打破传统审计模式的束缚,培植出代表未来审计发展方向的新型审计模式。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网络审计,借wsot模型分析当前网络经济模式下审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网络审计概述。

网络审计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审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借助大容量的信息数据库,运用专业的审计软件对共享资源和授权资源进行实时、在线的个性化审计服务。而狭义的网络审计则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的先进数据处理技术和联网技术,以磁性介质作为主要载体来存储数据以便于用网络来处理、传送、查阅这些数据,使审计工作与计算机网络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提高审计的现代化水平。本文着重从狭义网络审计的角度来探讨。

二、网络审计的swot模型分析。

(一)机会。

(1)信息技术发展为审计手段和方法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审计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审计手段和方法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使审计效率大大提高。(2)审计方式的多样化。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種审计方式可以选择:绕过网络审计方式、通过网络审计方式、利用网络审计方式。(3)信息化开辟了新审计领域。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审计范围也有了扩展。如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都将成为计算机审计的新领域。

(二)威胁。

(1)网络审计准则、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利于网络审计依法执行。(2)审计软件实用性和通用性弱,不利于网络辅助审计的发展。(3)缺乏胜任的网络审计人才,网络审计总是人机审计,在这一审计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审计人员,因此人才缺乏不可避免地制约我国网络审计的发展。(4)网络审计尚处于初级阶段,难以保证网络环境下的审计质量。

(三)优势。

(1)网络审计具有多单位合作的优势。网络审计所面对的是比以前更加广泛和复杂的网络经济活动,由于网络、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为多单位联合审计创造了条件。(2)网络审计具有跨时空作业的优势。网络审计借助网络、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使得远程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当前审计与以前审计、后续审计相结合、跨时空作业成为可能。(3)网络审计具有准确高效的优势。网络审计通过网络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高速准确及运用审计软件的优势。

(四)劣势。

(1)会计处理的信息化使审计线索发生很大变化,导致传统审计线索中断或减少;(2)网络信息化环境,迫使审计人员在采用传统的各种审计技术的同时采用网络辅助审计技术,导致审计技术的复杂化;(3)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对审计人员知识要求多样化;(5)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问题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三、完善网络审计的对策--基于swot模型分析。

(一)so的战略选择:利用网络信息化优势,抓住外部机遇。

1.大力推行网络辅助审计技术,提高网络审计水平。网络辅助审计技术主要指审计软件和数据测试技术。面对日益先进和复杂的审计环境和对象,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远远不能达到现代审计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革新审计手段,大力推行网络辅助审计,充分利用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2.积极拓展网络审计新业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审计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开拓了审计新领域。审计人员应积极拓展网络审计业务,努力拓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网站认证等审计新业务,同时逐步向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积极开展与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咨询业务。

(二)wo的战略选择:抓住外部机遇,改进内部弱势。

1.重建审计线索。审计线索对审计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线索发生中断甚至消失,因而必须采取措施来重建审计线索。审计分析技术是通过分析财务数据之间及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取得审计证据的技术。常用的审计分析技术包括两点比较、简单合理性测试、百分率表、简单时间序列分析、财务预测、统计时间序列和财务关系统计模型等。

2.培养网络审计人才。大批精通网络、计算机及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队伍是网络审计能否得以实施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必须经常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网络审计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强对网络审计理论的认识、理解,使得审计人员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审计活动。

3.推进我国审计专家系统建设。会计信息化导致审计技术的复杂化,而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将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过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推动我国网络审计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审计专家系统利用系统中存储的专家知识、经验和规则,通过一定的判断、解释和推理,模拟审计专家进行专项审计,并作出相应的审计分析、建议和结论。

(三)st的战略选择:利用内部优势和规避外在威胁。

1.对于计算机自身的风险控制。计算机维护人员应常常对计算机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找出危害计算机的系统漏洞,并及时修复,防止对使用计算机的用户造成困扰,防止重要数据内容丢失。用户也要正确使用计算机,不要强致执行计算机命令,使计算机处于死机或瘫痪状态。

2.对网络安全的风险控制。在实施网络审计中,网络的开放性、公开性、动态性、共享性使得企业资产和经营的安全已无法单纯依靠企业健全的内部控制来维护。审计面临网络安全的风险,为防范该风险,计算机可以安装一些类似防火墙的高端软件,他们具有认证鉴别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等,来减少计算机中毒,黑客入侵带来的损失。对于公开在网上的财务数据要多加一道不得更改的屏障。审计人员要加大对网络系统安全控制的评价,检查是否严格执行计算机系统与环境安全法律法规,监测网络硬件设备与软件是否安全可靠,传输数据是否加密,是否建立实时监控程序等等。

3.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对法律法规的遵守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良好的内部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都应遵循相互牵制、制衡的原则。公司治理规范中必须提出对内部控制构建的基本要求,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的高度一致。

(四)wt的战略选择:改进内部弱势和减少外在威胁。

1.加强网络审计立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与准则制度。中国应尽快制订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把电子凭证、电子合同和数字签名的法律效力及保管要求,数字认证机构的管理,电子信息与网络系统的安全等相关问题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与网络审计有关的审计准则与审计标准的制定,对目前已有的不适应网络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及时地进行修改和补充。

2.积极防范和识别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下,审计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其所服务的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必须考虑企業应用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措施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安全技术方面的措施;二是安全管理方面的措施;三是法律保障方面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婉玲,《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及其启示》,审计研究,.

[2]王文芳,《网络审计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现代商贸工业,.

[3]刘雷,《我国网络审计的现状及问题应对策略》,经营管理者,2010.

[4]汪玉国,《浅谈网络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中华审计》,中华审计,2006.

[5]林欢,《完善网络审计的几点看法》,财务与会计,.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六

审计抽样是通过抽取总体中的样本来推断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审计抽样方法应用得好,就能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我国审计机关虽然颁布和施行了《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审计抽样应用状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学术界对审计抽样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表现在对审计抽样的相关问题没有搞清楚;二是审计抽样的实施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剖析审计抽样的相关问题,提出完善实施条件的建议。

一、审计风险与审计抽样风险。

审计抽样风险是检查风险和内部控制可靠程度的具体体现,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风险是制定审计抽样风险的依据;在符合性测试中,内部控制健全性程度是确定审计抽样可靠性的依据。

(一)审计风险与检查风险。

确定审计风险的作用在于控制审计结论风险,审计结论风险程度与其可靠程度互为补数(风险程度+可靠程度=1)。确定审计风险,既要考虑审计成本支出的制约,又需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审计风险由错报和检查两个层次的不同层面的风险组成。错报风险分为固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和环境风险或经营风险,它们是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报表编制、业务处理及控制、账务处理及控制过程中形成的,审计人员对其只可评估不能控制,审计人员评估错报风险的作用在于提供审计风险分解的依据。检查风险分为分析性复核风险、测试风险和其它检查风险,它们是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分析、业务处理环节测试、账务处理环节测试过程中形成的。确定检查风险的作用在于分解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结论达到既定的可靠程度。所以,错报风险评估结果是分解审计风险的基础;审计风险是控制检查风险的依据;检查风险根据审计风险和错报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体现审计风险、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为: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错报风险。

(二)检查风险、内部控制可靠程度与审计抽样风险的确定。

确定审计抽样风险程度的依据因其作用不同而不同:在实质性测试中,确定审计抽样风险程度的作用在于分解检查风险;在符合性测试中,确定审计抽样可靠程度的作用在于评价内部控制执行及效果,以评估内部控制的可靠程度。因为检查风险包括分析复核风险和审计抽样风险,审计抽样风险与审计抽样可靠程度互为补数。所以,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抽样风险程度根据检查风险和分析复核风险确定;在符合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可靠程度依据内部控制设置调查结果确定。

在实质性测试中,体现审计抽样风险与检查风险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为:

审计抽样风险=检查风险/分析性复核风险。

在符合性测试中,体现审计抽样风险与内部控制设置调查结果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为:

审计抽样允许误差是可容忍误差的组成部分,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重要性是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依据;而在符合性测试中,内部控制设置健全性程度是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主要依据。

(一)审计重要性、内部控制可靠程度与可容忍误差。

确定审计重要性的作用在于确认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财务报表公允性反映了其使用者需求信息的准确程度,若经审计未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弊而造成其使用者决策失误,审计人员因此将面临着被财务报表使用者诉讼的风险。所以,审计重要性标准值体现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和相关法律允许存在的最大差错额,即财务报表最大容许差错额。

审计重要性标准在不同的审计阶段因作用不同而不同,其中:在业务及账务处理测试时,审计重要性标准的作用在于衡量业务及账务处理错弊程度,以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其标准值是财务报表重要性标准值的分解值或比例值,体现为财务报表公允表达时业务及账户允许存在的最大误差金额。而可容忍误差是测试总体推断结论的预计值。在实质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体现为财务报表公允表达时业务及账务处理的预计错弊程度,确定可容忍误差的作用在于确定业务及账务处理的抽样允许误差;在符合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体现为内部控制健全程度下其执行的预计错弊程度,确定可容忍误差的作用在于确定业务及账务处理控制的抽样允许误差。所以,在实质性测试中,重要性标准值覆盖可容忍误差值,可容忍误差值与业务及账户的重要性标准值吻合,并不能超过重要性标准值;在符合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值根据内部控制设置的调查结果确定。

(二)可容忍误差与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确定。

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依据因可容忍误差确定依据和抽样允许误差作用不同而不同。在实质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由业务及账务处理测试总体预计误差和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组成,而可容忍误差与业务及账户重要性标准值吻合,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作用在于分解业务及账户处理测试的可容忍误差;在符合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由业务及账务处理控制有效性测试总体预计误差和抽样允许误差组成,而可容忍误差根据内部控制设置的调查结果确定,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作用在于分解业务及账务控制有效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所以,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允许误差根据重要性标准值与业务及账务处理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确定;在符合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允许误差根据内部控制设置调查总体的可容忍误差率与其执行有效性测试总体的预计误差率确定。

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允许误差与测试总体可容忍误差关系、审计重要性限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数学公式分别表达为:

可容忍误差=测试总体预期误差+计划精确限度。

计划精确限度=可容忍误差-测试总体预期误差。

=重要性标准-测试总体预期误差。

在符合性测试中,体现审计抽样允许误差与测试总体可容忍误差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分别为:

可容忍误差率=审计抽样容许误差率+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率。

抽样允许误差率=测试总体可容忍误差率-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率=调查总体可容忍误差率-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率。

审计署为了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抽样行为,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于制定和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并于2月1日开始施行。从目前情况来看,审计人员一般仍停留在根据审计重要性进行审计抽样的阶段,未能根据内部控制测评、审计风险因素,实施审计抽样。为了推进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的实施,除了加强对审计人员有关审计抽样技能的培训和指导,还应进一步改善审计抽样准则实施的有关条件。

(一)加强其他相关审计准则的实施。

审计重要性判断、审计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测评是确定审计抽样因素的基础,而审计抽样准则的实施以其他相关准则的实施为基础。我国审计机关虽然颁布了与审计抽样相关的准则和办法,如: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内部控制测评准则、分析性复核准则、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对审计抽样准则与相关准则内在关系认识不足,相关准则实施不到位,影响了审计抽样准则的实施效果,具体体现为:样本规模确定只考虑重要性因素,不考虑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因素;缺少审计证据量的考核。因此,必须加强其他相关准则的实施。

(二)确定并公布审计机关有关的审计抽样参数。

审计抽样参数不仅是审计抽样方法运用的基础,而且是审计经验与统计学原理结合的产物。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许多国家的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形成了大体相同的审计抽样参数体系,但因国家经济结构、法律结构、行业性质、审计主体社会作用不同,在参数确定因素、审计风险定性标准值方面又有所不同。我国审计机关处于审计抽样实践的探索阶段,因审计抽样经验不足,虽然形成了一些经验数据,但未能形成体系,影响了审计统计抽样方法及其软件的运用。所以,我国审计机关应参考、比较主要国家审计机关抽样参数确定的做法,总结我国审计机关抽样参数确定的经验,确定自己的审计抽样参数体系,并公布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参数。

(三)深化审计抽样技术的研究和软件开发。

审计抽样技术是统计学与审计实践的结晶,而审计实践随社会政治、经济、管理、法律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审计技术则适应审计实践发展而革新。国际上,风险管理审计方法的出现,意味着测试规模确定因素、重点发生变化;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检查风险中排除审计人员误认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风险的因素,说明抽样风险不再包括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强调公共部门内部控制的社会政治、经济效应,表明内部控制风险测评范围扩大,这些变化将影响着审计抽样因素及参数标准的确定,而我国由于处在审计抽样起步阶段,虽然出版了相关著作,但在一些基本概念上看法不一,虽然开发了简便易行的审计抽样操作软件,但却因相关技术不配套而使用率不高。因而,审计抽样技术和软件需要深化研究和继续开发。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七

[摘要]国内外审计实践表明,在审计产生的早期,一般采用全面的详查法,对所有经济业务和会计凭证进行详细核查,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审单位的规模越来越大,业务量越来越多,且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或是审计费用太昂贵,再进行全面的详细审查已经不再可能。于是,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审计人员逐步在工作中运用审计抽样技术,规范审计抽样工作。审计抽样的应用,科学地解决了审计的业务量与审计结论保证程度之间的关系问题,扩大了审计人员的视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产生初期,社会经济活动不复杂,企业规模小,其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不太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其经济业务不断增多,且日益多样化,尤其是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出现,使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不断增多和日趋复杂,审计人员要对所有的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进行全面的详查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不仅成本太高而且非常困难。审计技术和方法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审计抽样技术得以产生和发展。

2)符合成本和效益的原则。根据审计的重要性原则,审计人员并不需要对所有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的判断,只要能恰当的运用审计抽样技术,通过对局部的样本进行审查,便可推断总体特征,可在有限的审计资源条件限制下,收集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以形成和支持审计结论。

3)审计结论可靠性高。统计抽样是根据经济统计数学概率论的原理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其抽样风险是可预知的,也是可控制的,样本按随机方法选出,较少主观的因素,其样本结果客观地反映总体特性,抽样结果的'有效性不受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影响,因而其结果更科学、更可靠,但不能认为统计抽样就不需要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对于审计抽样对象确定、估计误差率等均需要审计人员运用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

审计抽样虽然是一种现代审计方法,但并不说它适用于所有的项目审计,当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项目都很重要、被审计的项目具有较大的审计风险、或从成本效益考虑并不有利时,一般不应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审计师在确定审计对象时,应充分考虑其相关性和完整性;相关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必须符合具体的审计目标;完整性是指在选取审计总体时须包括为实现审计目标所涉及的所有项目。审计风险较大的项目宜采取详查方法,对审计内容较多、审计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宜采取抽样审计,并结合分析性复核手段,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

在审计抽样中,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程序,对于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确保审计结果的正确性有重要意义。审计抽样的两种方法(统计抽样法和非统计抽样法)的程序基本一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审计目标;2.确定审计对象总体和抽样单位;3.设计样本并确定样本规模;4.选取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测试;5.根据样本审计结论推断审计对象总体情况;6.评估审计风险;7.形成审计结论。

在审计抽样中,恰当地确定样本规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样本规模过小,不能反映出总体特征,会增大审计风险;样本规模过大,会加大审计成本,降低审计效率,失去抽样的意义。因此,以下重点介绍如何选取审计样本规模及确定审计样本的相关内容。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八

为了解我市近期建筑节能设计选用的节能技术(产品)情况,由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对我市xxxx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资料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形成以下报告。

一、抽样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市xxxx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共抽样280项工程,其中公共建筑59项,居住建筑221项。涉及到的建设单位有64家,设计院38家。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在民用建筑中采用的各项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情况。

(一)外墙节能设计。

在外墙节能设计方面,目前使用的主要墙材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占85.7%,其次是烧结粉煤灰砖、蒸压泡沫粉混凝土砖和灰砂砖。外墙使用灰砂砖的比例为1.8%,比xxxx年抽查统计数据下降78%。采取保温隔热措施的比例为31.4%,比xxxx年抽查统计数据增长32.5%,其中外墙外保温做法占77.3%。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是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占60.2%,其次是普通砂浆,占13.6%。

其中,居住建筑中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比例为86.9%;加气混凝土砌块+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外保温)的比例为14.9%;公共建筑中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比例为81.4%,加气混凝土砌块+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外保温)的比例为15.3%。外墙采用的墙材和保温隔热材料情况见表1、表2:

表1外墙采用的墙材。

外墙采用的墙材。

比例。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加气混凝土砌块。

86.9%。

81.4%。

烧结粉煤灰砖。

7.2%。

/

蒸压泡沫混凝土砖。

1.8%。

6.8%。

蒸压粉煤灰砖。

0.9%。

/

灰砂砖。

0.9%。

5.1%。

页岩砖。

0.5%。

1.7%。

实心砖。

/

1.7%。

表2外墙保温隔热材料。

外墙保温隔热材料。

比例。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外保温)。

14.9%。

15.3%。

普通砂浆(外保温)。

4.5%。

3.4%。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外保温)。

3.6%。

/

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外保温)。

0.5%。

1.7%。

挤塑聚苯板(外保温)。

/

1.7%。

膨胀聚苯板(外保温)。

/

1.7%。

聚苯乙烯泡沫板(外保温)。

/

3.4%。

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内保温)。

0.6%。

6.8%。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内保温)。

1.4%。

/

挤塑聚苯板(内保温)。

0.5%。

/

(二)屋面节能设计。

目前我市居住建筑在考虑屋面保温隔热做法时,采取保温隔热措施的占91.2%。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是挤塑聚苯板,占75.3%,其次是聚苯乙烯泡沫板,占11.8%,挤塑聚苯板+加气砼砌块、模塑聚苯板、水泥聚苯板等也有一定的应用。具体情况见表3:

表3屋面保温隔热材料。

屋面保温隔热材料。

比例。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挤塑聚苯板。

66.1%。

78.0%。

聚苯乙烯泡沫板。

13.1%。

1.7%。

挤塑聚苯板+加气砼砌块。

4.1%。

/

模塑聚苯板。

3.6%。

1.7%。

水泥聚苯板。

2.3%。

3.4%。

加气砼砌块。

0.5%。

3.4%。

挤塑聚苯板+水泥珍珠岩。

1.0%。

/

水泥珍珠岩。

0.5%。

/

憎水珍珠岩板。

/

1.7%。

种植屋面。

0.5%。

/

(三)窗户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窗户使用的玻璃主要以普通玻璃为主,占68.3%,公共建筑的则以low-e中空玻璃为主,占56.3%。窗框以普通铝合金窗框为主,居住建筑的应用比例为89.6%,公共建筑为88.1%。具体情况见表4:

表4窗户节能设计。

窗户节能设计。

比例。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玻璃。

low-e中空玻璃。

6.3%。

56.3%。

普通透明玻璃。

68.3%。

23.7%。

普通中空玻璃。

14.5%。

3.4%。

热反射玻璃。

2.3%。

15.3%。

吸热玻璃。

6.3%。

1.7%。

吸热中空玻璃。

/

1.7%。

在线low-e玻璃。

1.0%。

5.1%。

普通玻璃贴膜。

0.5%。

/

涂膜中空玻璃。

/

1.7%。

钢化中空玻璃。

1.0%。

/

在线low—e夹层玻璃。

2.3%。

/

窗框。

普通铝合金窗框。

89.6%。

88.1%。

pvc塑钢窗框。

2.3%。

5.1%。

断热铝合金窗框。

/

6.8%。

(四)照明节能设计。

在照明节能设计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是节能灯具和照明节能控制两者结合,占68.9%;其次是只采用节能灯具,占24.3%。具体情况见表5:

表5照明节能设计。

照明节能设计。

比例。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采用节能灯具、照明节能控制。

73.8%。

50.9%。

采用节能灯具。

23.6%。

27.1%。

采用照明节能控制。

/

17.0%。

(五)空调系统节能和热水系统节能未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中表述。

二、存在问题。

(一)从统计数据看,目前外窗玻璃选型过于单一,设计时未能综合考虑建筑朝向、窗墙面积比、房间使用功能等因素,导致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现象。一种是全部采用普通玻璃;另一种是全部采用低辐射low-e中空玻璃,虽达到节能要求但成本过高。

(二)在照明节能设计方面,对照明节能控制不甚重视。虽然使用节能灯具可减少照明能耗,但若照明控制设计不合理则仍不能从根本上降低照明能耗。

(三)空调系统节能方式和热水系统节能方式均未在设计中表述,无法得知建筑使用的空调系统和热水系统情况。

三、建议。

(一)针对xxx地区气候特点,外窗玻璃可选择遮阳型low-e中空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等,对要求较高的场所可选用双银low-e中空玻璃。在设计时,应结合建筑朝向、窗墙面积比、光照需求、房间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玻璃类型。

(二)外墙宜采用内保温隔热做法,保温隔热材料可选用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等。

(三)屋面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目前主要是采用挤塑聚苯板、聚苯板等隔热材料的做法,建议多应用绿化屋面,既达到降低太阳辐射热的目的,又可美化环境、减少“热岛”效应。

(四)自然通风对建筑节能有较大贡献,应提高建筑物的外窗可开启面积。自然通风优良的建筑,可大大减少开启空调的时间,减少空调能耗。

(五)xxx属夏热冬暖地区,应更注重遮阳隔热,减少太阳热辐射从而降低空调能耗。

(六)提倡使用节能灯,如室内可选用t5灯、室外可选用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庭院灯等。另外,还要重视照明控制,根据光照需求合理设置灯具开关。

(七)空调系统和热水供应系统应与建筑同步设计,明确选用的空调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类型等。对于大型中央空调系统可采用余热回收技术节能,或利用峰谷电价差采用冰蓄冷(水蓄冷)技术等。对酒店、宾馆、工厂等洗浴用水场所的热水供应系统可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能热水系统等。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九

目前在审计实践中,样本规模的确定较多地靠审计师的主观判断,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实际上,合理确定样本量,一直是审计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在理论上,我国对这一问题也少有研究。

2)样本的选取。

结合统计学基本理论,审计事务中主要有五种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重点抽样。这几种方法并非完全独立,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根据审计对象总体的具体情况,结合应用。

(1)简单随机抽样。按随机原则直接从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保证审计对象总体中每个单位在抽选时都有同等的中选机会,在应用时要对审计对象总体的每个单位进行编号,然后,利用随机数表或用抽签的方式来选取必要的样本单位数。由于简单随机抽样在统计条件上的限制,而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在于发现审计对象总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及漏报事项,在对报表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时,不宜完全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随机抽样。将审计对象总体按某一标志大小排列,然后按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样本。在审计实践中,尤其是在实质性测试中,可将顺序编号的总体各单位货币金额加总,随机起点,按事先确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在项目实质性测试中常常应用此中方法。

(3)整群随机抽样。是将审计对象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为单位从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对中选群的全部单位进行审查,此中方法用在特殊或异常交易的审计测试中。

(4)分层随机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次级总体,针对不同次级总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可按经济业务的重要性分层,也可按经济业务的类型分层,分层抽样是审计实务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分层,可使货币金额累计抽样法按项目的重要性、变化频率等选取不同的样本数,且可对不同层次使用不同的审计程序,从而提高审计效果。

(5)重点抽样。重点抽样是审计师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有针对性地选取金额较大的、有异常波动的项目进行审查,这种选样方法应用的效果与审计师专业判断能力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1)正确理解重要性水平与抽样审计的关系。重要性水平影响着审计风险从而影响着审计样本量的确定。抽样审计体现的是成本效益原则,但是由于审计固有专业判断性,所以审计中的抽样一般是在重要性原则指导下的抽样,同时抽样审计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详查方法不再使用。对于资产负债表中占有重要比例的项目,审计人员必须予以关注,尤其是那些内控较差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又占有相当比重的项目,就不能采用一般的常规的审计程序,而应实施特别的详查方法。在重要性原则指导下的判断抽样是审计的一种很有效的实务方法,而纯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必须以企业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前提,企业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则经济活动中发生的错误和弊端的概率较小,即使发生了错误和弊端也能易于发现。

2)合理确定细节测试的性质、范围、时间和抽样方法,改善证据的客观性。对各类经济业务、事项和账户余额的具体测试所收集的审计证据,构成出具审计意见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审计实践中,对于覆盖范围、抽查数量与方法上存在很大随意性。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使用随意抽样法,抽到的样本若不易检查,通常是改抽新的样本,抽样的根据缺乏客观性。在这种状况下,一旦出现诉讼或其他问题,审计师很难解除自身的责任。因此,合理的细节测试策略,应该是建立在综合考虑固有风险评估,内控风险评估、审计分析性测试,以及需进行100%检查的关键性项目等诸项因素基础之上的。细节测试中样本的选定,应尽可能采用统计抽样方法并辅助判断抽样,抽样检查不能有意地回避或放弃某些项目,并根据判断和分析增加异常样本,以提高抽样检查结果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丁仁立.科学掌握审计抽样内涵,合理运用审计抽样方法[j].中国审计..09.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十

作为新时代的审计人员,能否有一个规范的审计过程、一个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取决于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作为审计人员的我们不仅要让被审计单位、人员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自己也应该以身作则,只有时不忘记学习才能熟知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只有良好的素质的审计人员,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审计工作,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审计任务。面对今天愈来愈复杂的工程项目与审计环境、愈来愈高的审计执法要求和社会对审计期望、愈来愈快的审计技术与软件的更新换代,我深刻体会到,审计工作专业性很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平时股室里也经常与各位同事探讨业务上问题、交流对审计上的经验以提高自己的审计水平。

二、注重方法提高效率、搜集情况合理建议。

好的工作方法能够让工作效率更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中及时向领导反映遇到的各种情况,重大问题以领导的指示为工作方向,技术问题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沟通。不走弯路、少做重复劳动。对送审的工程项目,采取逐一审核工程量,我将重点放在签证的合理性、套价的准确、取费的规范、材料价格的正确等这些方面。

在工作中注重搜集情况,向股、局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如针对报审资料存在不齐,不完善的情况,建议在接受材料是进行更严格、具体的检查;针对部分项目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导致审减率歧高,建议预结算书由执业造价人员编制并盖执业章,对核减率奇高的情况联合造价行业管理部门将其纳入不良行为记录的管理范畴。

三、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_年_月至_月共完成审计项目13个,审计金额为___元,审定金额为___元,核减___元,已发出审计报告13篇。尽可能避免了重复建设及财政资金浪费。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十一

审计抽样是一种常用的审计方法,通过对数据中的一部分进行抽样检查,以获得全面和可靠的审计结论。在进行审计抽样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从抽样的目的、方法选择、抽样精度、取样过程和结果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审计抽样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抽样检查,从中推断出整体数据的特征和问题。抽样的目的是确定抽样检查的范围和方式,是审计工作的关键之一。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会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和审计目标来确定抽样的目的。例如,对于财务报表审计,我们可能会采用货币账项抽样,以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是确保抽样结果可靠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簇抽样等。在选择抽样方法时,需要根据被审计对象的特点和审计目标来进行判断。例如,对于数量众多的数据,可以考虑采用分层抽样,按照总体数据的特征划分分层,然后从每个分层中随机抽取样本。

第三,抽样精度是评价抽样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抽样精度一般通过抽样误差来衡量,抽样误差越小,抽样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在进行抽样时,我们需要根据预期的抽样误差来确定样本量的大小,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抽样结果的置信区间。如果抽样误差较大,可以适当增大样本量来提高抽样结果的可靠性。

第四,取样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首先,确定抽样方法和抽样目的;其次,根据总体数据进行样本框架的构建;然后,根据抽样方案进行样本的选择和拟定;最后,对样本进行取样,并将取样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在取样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保证抽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对抽样结果进行评价是审计抽样的最终目的。评价抽样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考虑抽样方法的选择、抽样精度以及取样过程的操作规范等因素。在评价抽样结果时,我们还需要将抽样结果与总体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估被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和风险水平。如果发现抽样结果与总体数据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调查和核实,以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审计抽样是一种有效的审计方法,通过对数据中的一部分进行抽样检查,可以获得全面和可靠的审计结论。在进行审计抽样时,我们需要确定抽样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控制抽样精度、遵循取样过程的规范以及评价抽样结果的可靠性。只有在以上五个方面都做到科学合理,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抽样效果,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十二

并对被审计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会计信息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综合审计工作的各种信息形成审计报告、对被审计企业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

企业财务审计的最终目的在于评价企业发展的各种数据,从而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对于及时发现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监控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地位。

宪法赋予财务审计特殊的权利,使它可以帮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从而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说,财务审计工作也对人民大众负责,间接的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财务审计企业工作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可以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专业的监督。

二、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审计人员职业能力有限。

目前专业的财务审计人员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较少,直接参与财务审计的人员大多在财务部门身兼数职,对专业的财务审计工作缺少理论知识基础和实际操作经验,很难保证其专业性和科学性,职业能力有限。

同时由于企业对财务审计的重视程度欠缺,导致财务人员无法接受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因此造成审计工作与企业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财务审计的特征不明显、独立性受限。

独立性是保证企业财务审计的顺利开展的首先条件,但是由于当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都在企业内部设立,企业财务审计部门无法独立的尽心工作。

因为企业管理层领导审计工作的进行,财务审计工作受限,无法严密的开展,对企业财务管理非常不利。

(三)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力度不够。

同样是由于财务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导致了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力的降低。

很多企业忽视了财务审计的重要地位,只是在审计出现问题后,才进行财务审计,没有发挥审计工作对经营活动的预警作用。

三、完善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有关策略。

(一)提高财务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拥有优秀专业技能的财务审计人员是一切财务审计工作的基础,企业要从培养优秀人才做起,奠定审计工作的坚实基础。

企业要全面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良好财务审计队伍。

企业对财务工作人员的`选拔和考核都要严格执行,合理的安排每一个岗位的人员。

企业要重视专业人才、专业素质对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从人才选择开始,考核选拔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性的人才,坚决杜绝“托关系”的行为。

审计人员进入企业后,企业要求所有审计人员树立对财务审计工作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同时定期举办财务审计的相关培训、讲座和调研,让审计人员接受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手段,并运用到企业财务审计中去。

(二)保证财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要想使财务审计充分发挥监督、评价的职能,企业必须设立独立的财务审计部门,实现财务审计部门不受干扰的独立工作。

每个企业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为公司建立完善的产权机制,同时要求财务审计工作仅对董事会监理负责,负责财务管理的领导不得干涉。

从而真正提高财务审计部门在企业内的地位,维护其权威性,保证其独立性从而改,改善当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状态。

(三)实现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信息化办公。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办公模式被企业所接受,但是财务审计工作还没有完全改变传统的办公方法,急需进行信息化的改革。

企业应该为信息化技术引入财务审计工作搭建起平台,选择合适的软件,使财务部门形成完整的信息系统,加强对各项信息的管理,从而使企业财务审计的机构更加健全,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的功能。

四、结束语。

未来企业财务审计要承担起这些责任,肩负起监督和评价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使命,引领企业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十三

审计抽样是审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通过抽样,审计人员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同时也要确保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审计抽样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共享。

首先,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抽样方法的选择与审计目标紧密相关,因此在进行审计抽样之前,我们必须先确定审计的目标和范围。根据目标,我们可以选择适用于抽样的方法,如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证据内容抽样等。每种抽样方法都有其优势和限制,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确保抽样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合理确定抽样样本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抽样样本大小的确定既要遵循统计学原理,又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如果样本过小,可能无法代表总体;如果样本过大,会增加审计工作量,影响审计效率。在确定样本大小时,我们可以参考经验数据,考虑总体规模、风险程度、误差容忍度等因素。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样本大小在总体规模的5%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然后,执行抽样时要确保抽样的公正性和随机性。抽样的公正性是指每个单位有相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以保证样本代表性。在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应该使用随机数表或者随机数生成器进行抽样,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审计人员还应该合理地安排抽样时机,确保抽样的随机性。例如,可以选择审计期间内不同时间段进行抽样,避免出现某个时间段的特殊情况对抽样结果的影响。

此外,审计抽样的结果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抽样结果只是样本所得的结论,不能直接代表总体。因此,在审计抽样后,我们需要对抽样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首先,我们要计算抽样误差,以评估抽样结果的可靠性。其次,我们还要对抽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其他证据,以得出总体的结论。在解释抽样结果时,我们应该采用简明扼要的方式,将结果以清晰的语言,准确地传达给审计委员会或者相关利益相关方。

最后,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抽样方法。审计抽样是一门不断学习与实践的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抽样方法。例如,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审计任务,制定专门的抽样方法和步骤,提高抽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的支持,如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优化抽样的过程和效果。

总之,审计抽样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统计学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合适的抽样方法和样本大小,确保抽样的公正性和随机性,合理分析和解释抽样结果,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方法,我们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十四

20xx年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审计处全体同志认真学习、领会^v^三个代表^v^重要思想和^v^^v^^v^会议精神,一如既往地贯彻和落实《审计法》、《^v^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学校教育工作为中心,结合内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我校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为学校领导及时提供决策依据。全年共开展各项审计400余项,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在深化学校改革,促进廉政建设,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真正起到了^v^经济卫士^v^和^v^参谋助手^v^的作用。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校审计处被评为20xx年度新乡市内审工作先进单位,两人被评为校级优秀^v^员和^v^三育人^v^工作先进个人。

20xx年是我校各项改革迅速发展的一年,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为我们搞好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我们审计处认真贯彻落实审计厅、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做好审计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v^完善自我,提高认识^v^的原则,努力完善审计制度,健全审计机构,调整人员结构。

1.参与制定了学校物资采购、设备管理及相关规章制度若干项。规范了经济行为,使审计工作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在学校机构改革后,进一步明确了审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内审工作的内部监督职能进一步得到体现,可以更好的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3.调整人员的知识和年龄结构,新增专业审计人员2名(均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加强了审计队伍建设,一名同志获高级会计师资格。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积极上进的年轻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老带新、新老结合,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审计队伍。

强化措施,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使我校每个内审人员都真正成为^v^思想领先、业务过硬、技能娴熟、务实高效^v^的工作高手。

1.派一名同志随同教育厅考察团赴法国等国外学习考察,获取了大量审计工作信息及先进工作经验。

2.与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审计工作新思路。

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我校后勤集团已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我们参与制定了一系列后勤改革的规章和措施,同财务处、后勤管理处一道,对集团每个中心进行了成本核算,并结合外校经验,根据本校实际,制定了各项定额标准,为推动学校的后勤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v^科教兴国^v^和^v^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v^这一战略的提出,给以高科技为特征的高校校办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校办企业的利益和学校的利益并不完全是一致的,企业内某些同志往往会为了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致学校利益于不顾,很难保证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会同财务处、企业管理处一道,参与制定了校办产业改革工作的相关文件,对校办每个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摸清了企业家底,改善了经营环境,明确了经济责任,提高了经济效益,为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学校改革的迅速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是与市场紧密相联的,要实现对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工作的有效控制,就必须用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我们参与制定招投标程序及学校物资采购工作的相关规定并监督实施。在招投标工作中真正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物资采购工作,审计处自始至终全过程参加,充分发挥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监督作用。一年来共参与招投标项目及物资采购项目110余项,监督签订经济合同50余份,涉及金额近千万元,为学校节约资金130多万元,规范了学校物资采购行为,维护了学校的经济利益。

认真贯彻落实^v^三个代表^v^重要思想,进一步搞好内审工作,按照^v^提出的^v^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v^的原则,稳步推进审计工作深入的开展。

1.开展决算审计2项,通过对20xx年度学校财务决算和工会经费决算情况进行审计,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规范了学校预决算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2.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4项,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条,查处应交未交学校资金共计162万元(其中家电公司万元;机械厂万元;印刷厂万元;文体用品公司万元),现基本已全部追回。

3.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经济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国有资产增值而实行的一种监督管理制度。一年来我们开展经济责任审计4项,既澄清了厂长(经理)任期内的各项经济责任,同时又为企业和学校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促进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校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

4.基建审计: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基础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继续增加,全处同志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审计事项跨度长的困难,以我校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紧抓工程项目审计,从工程的招标、施工到竣工验收结算的每个环节,实行全面审计,从中发现存在虚列工程项目,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和多结算工程款诸多问题,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全年共审计基建、维修、装饰工程项目340多项,审计金额5000多万元,审减金额160多万元。为学校挽回了经济损失,维护了学校合法权益,有效地规范了工程项目的管理。

5.科研工作是高校发展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我们集中力量加强对科研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使这些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和效益。一年来我们开展科研经费审签11项,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发展。

6.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对全校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审计监督。开展住宅楼工程财务决算审计25项,纠正不合理费用支出2万多元,并在《后勤通讯》上加以公告,切实维护了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开展专案审计1项,纠正违纪资金12余万元,建议并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严肃了党纪国法,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好评。

7.积极开展对外联系,经常性的和省内外高校合作,继续保持与兄弟院校的友好往来,共与兄弟院校合作开展审计项目2项,既查清了问题,又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

总之,经过全处同志的共同努力,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自己赢得了很多荣誉,审计处的工作也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取得了全校职工的信任。但是随着中国wto的成功加入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我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将面临许多新问题:审计工作急需与国际接轨,审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审计方法需进一步改进,审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面对这些挑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v^^v^^v^精神指导下,努力工作、抓住机遇、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结合^v^报告提出的^v^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v^的重要思想,联系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努力使工作再上新台阶!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十五

第一段:介绍审计抽样的重要性和目的,阐明文章将通过实际经验总结出的心得体会来帮助提高抽样效率和准确性。

审计抽样是现代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通过从大规模数据中选取样本进行检查和分析,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异常情况。抽样的目的是为了更快速地获得可靠的审计证据,以便进行后续的结论和意见。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心得体会,分享在审计抽样过程中的经验和思考,以提高抽样效率和准确性。

第二段:总结抽样前的准备工作和思考,如样本容量和抽样方法的选择。

抽样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后续抽样的效果和准确性。首先,要确定样本容量的大小。样本容量必须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但也不能过大导致工作量和成本过高。合理确定样本容量需要考虑总体的规模、特征和风险程度等因素。其次,还要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常见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比例抽样等,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使抽样结果更具代表性和可靠性。

第三段:强调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抽样时的主观偏差问题。

在审计抽样过程中,合理的数据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整体的特征并发现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分析过程中存在主观偏差的问题。审计人员可能会在分析中发现一些与预期结果不符的样本,进而在后续工作中优先关注这些异常情况,从而影响到抽样对象的真实性。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客观地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其他审计程序来验证异常情况。

第四段:强调审计抽样的灵活性和应对异常情况的能力。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异常情况,例如数据缺失、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影响到抽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判断力,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对抽样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正。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多个抽样方法的结果、增加样本容量、加大异常情况的权重等方式来应对异常情况,以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五段:总结抽样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抽样效率和准确性的建议。

审计抽样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手段,具有高效、经济、有效等优势。通过合理设计和应用抽样过程,审计人员能够更快速地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提高工作效率。然而,抽样过程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依赖抽样结果、抽样误差和样本偏差等。为了进一步提高抽样效率和准确性,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和技巧,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抽样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性。

总之,审计抽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经验。通过对抽样过程中的准备工作、数据分析、遇到异常情况的应对以及总结优缺点的思考,可以提高抽样效率和准确性,并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不断总结和完善抽样经验,将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十六

内部审计部门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就是因为他们对改进经营与控制的分析与建议是客观的。小编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审计抽样具体准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运用审计抽样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抽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实施过程中,从被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并作出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四条 确定抽样总体、选择抽样方法时应当以审计目标为依据,并考虑被审计单位及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

第五条 抽样总体的确定应当遵循相关性、充分性和经济性原则。

相关性是指抽样总体与审计对象及其审计目标相关;充分性是指抽样总体能够在数量上代表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经济性是指抽样总体的确定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六条 审计抽样方法包括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在审计抽样过程中,可以采用统计抽样方法,也可以采用非统计抽样方法,或者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第七条 选取的样本应当有代表性,具有与审计总体相似的特征。

第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选取样本时,应当对业务活动中存在重大差异或者缺陷的风险以及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进行评估,并充分考虑因抽样引起的抽样风险及其他因素引起的非抽样风险。

第九条 抽样结果的评价应当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并以此为依据合理推断审计总体特征。

第十条 审计抽样的一般程序包括下列步骤:

(一)根据审计目标及审计对象的特征制定审计抽样方案;

(二)选取样本;

(三)对样本进行审查;

(四)评价抽样结果;

(五)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六)形成审计结论。

第十一条 审计抽样方案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审计总体,是指由审计对象的各个单位组成的整体;

(二)抽样单位,是指从审计总体中抽取并代表总体的各个单位;

(三)样本,是指在抽样过程中从审计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单 位组成的.整体;

(四)误差,是指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差异或者缺陷;

(五)可容忍误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差异或者 缺陷的最大程度;

(七)可靠程度,是指预计抽样结果能够代表审计总体质量 特征的概率;

(十)其他因素。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审计重要性水平,合理确定预计总体误差、可容忍误差和可靠程度。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的特征,选择确定审计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是指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审计抽样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抽样、连续抽样等属性抽样方法,以及单位均值抽样、差异估计抽样和货币单位抽样等变量抽样方法。

非统计抽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和经验抽取样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审计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审计方法相互结合使用,可以降低抽样风险。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下列要素确定样本量:

(一)审计总体。审计总体的量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越多;

(二)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少;

(三)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误差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多;

(四)抽样风险。抽样风险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多;

(五)可靠程度。可靠程度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多。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下列方法选取样本:

(一)随机数表选样法;

(二)系统选样法;

(三)分层选样法;

(四)整群选样法;

(五)任意选样法。

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选取样本之后,应当对样本进行审查,获取相关、可靠和充分的审计证据。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预先确定的误差构成条件,确定存在误差的样本。

第十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进行评估,以防止对审计总体作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第十九条 抽样风险主要包括两类:

(二)误拒风险,是指样本结果表明审计项目存在重大差异 或者缺陷,而实际上并没有存在重大差异或者缺陷的可能性。

第二十条 非抽样风险是由抽样之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风险,一般包括下列原因:

(一)审计程序设计及执行不恰当;

(二)抽样过程没有按照规范程序执行;

(三)样本审查结果解释错误;

(四)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五)其他原因。

第二十一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样本误差,采用适当的方法,推断审计总体误差。

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抽样结果的评价,确定审计证据是否足以证实某一审计总体特征。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应当增加样本量或者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第二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上述评价的基础上还应当考虑误差性质、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误差对其他审计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第二十四条 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准则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十七

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应考人员,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考点:审计抽样,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基本上每年都会涉及题目,各种题型均可涉及,尤其是简答题;还可以在综合题中涉及抽样的具体运用。考生应在明确审计抽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将抽样技术具体运用于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细节测试中。

(一)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1.审计抽样

2.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3.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二)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样本设计——确定测试目标;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定义误差构成的条件

2.样本选取

(1)确定样本规模——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2)选取样本

3.评价样本结果——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下的评价

第一,统计抽样结果评价(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下将总体错报上限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第二,非统计抽样结果的评价(在控制测试下将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下将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三)控制测试中运用的抽样方法

1.统计抽样

2.非统计抽样

(四)实质性细节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1.非统计抽样

2.统计抽样

(1)传统变量抽样

(2)pps抽样的适用前提及优缺点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十八

审计抽样是审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旨在从大量的数据中选取样本,以便对整体进行评估。审计抽样是提高审计效率和减少成本的有效手段,也是确保审计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本文将分享我在实际工作中对审计抽样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段:抽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是保证抽样结果准确性的基础。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使用无差异抽样和有差异抽样两种方法。无差异抽样适用于数据相对均匀、无异常情况的情形;而有差异抽样则适用于数据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将重点放在异常情况上的场景。在选择抽样方法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审计目标、时间和资源等因素。

第三段:抽样过程的指导原则。

在进行抽样过程时,以下原则需要时刻谨记:第一,抽样要具有代表性,样本要能够代表整体;第二,抽样要满足统计学要求,即样本容量足够大,能够达到一定的置信水平;第三,抽样要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异常情况,即有需要将关键数据和异常情况纳入样本范围;第四,抽样要做到公正公平,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抽样结果产生影响。

第四段:抽样结果分析与应用。

抽样结果的分析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环节。在分析抽样结果时,我们需要借助统计学方法和分析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对整体数据进行推断。分析抽样结果的目的是评估风险、发现异常情况以及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决策依据。在应用抽样结果时,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业务背景,将抽样结果与相关的内控措施、风险管理策略等进行关联,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第五段:抽样工作的改进和总结。

作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审计抽样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实际工作中,我认识到,抽样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同时也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总结经验教训是提高抽样工作质量的关键。通过定期回顾和总结,我能够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审计抽样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结:

通过对审计抽样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抽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审计抽样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新的抽样方法和工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和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十九

第一段(引言):介绍审计抽样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审计抽样是审计工作中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通过从大规模数据集中抽取一个代表性样本,从而对整个数据集进行审计。在审计工作中,抽样是为了节省时间和资源,并且提供合理的保证。通过可靠的抽样方法,审计师可以准确评估被审计对象的风险和内控,并作出相关的审计结论。以下将从抽样方法的选择、抽样的效果、抽样结果的分析以及抽样带来的挑战等方面谈一下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选择抽样方法):介绍选择抽样方法的重要性和对实际工作的影响(250字)。

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对审计工作起到关键作用。根据被审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特定目标抽样等。在实际工作中,我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总结,认识到选择抽样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比如被审计对象的复杂程度、抽样的可行性以及审计目标的准确性等。只有合理选择抽样方法,才能够确保抽样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并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支持。

第三段(抽样的效果):讨论抽样对审计效果的影响和重要性(300字)。

抽样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对于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至关重要。通过审计抽样,可以全面评估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规范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我的经验是,抽样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样本的选择和样本数据的质量。合理选择样本,确保抽样过程的随机性和代表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抽样误差和偏差。同时,在抽样过程中,需要权衡准确性和效率,避免过多的抽样,以免消耗过多的资源和时间。

第四段(抽样结果的分析):强调抽样结果的正确解读和分析的重要性(300字)。

抽样结果的解读和分析是决策的基础。审计师需要对抽样结果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分析,而不是仅凭直觉或单一的指标来得出结论。对抽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和解读,可以揭示被审计对象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并帮助审计师作出相应的审计意见。通过将抽样结果与被审计对象的整体情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评估被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和可靠性。因此,对抽样结果的正确解读和分析至关重要,需要审计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

第五段(抽样带来的挑战):探讨审计抽样工作中的挑战和如何应对(250字)。

虽然审计抽样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挑战。在实际工作中,我遇到的挑战主要有样本的选择和抽样方法的灵活性。样本的选择需要避免主观性,同时需要兼顾样本数量、特征和数据的完整性。在抽样方法的选择上,需要根据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满足审计目标和需求。对于这些挑战,我通过多次实践和不断的学习提高了自己的解决能力,善于思考和探索,寻找适合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结论:总结审计抽样的重要性和挑战,并强调持续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100字)。

审计抽样在审计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既提高了审计效率,又为审计结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正确选择抽样方法、准确解读和分析抽样结果,是保证审计抽样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同时,应正视抽样工作中的挑战,通过实践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抽样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审计工作挑战。

审计抽样论文大全(20篇)篇二十

审计抽样是一种常见的审计技术,用于评估一个整体的特征。在进行审计抽样时,审计人员从总体中选择一个子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来推断整体的情况。在我从事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审计抽样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下面将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一些关于审计抽样的心得体会。

首先,审计抽样使得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在审计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果对每个事项都进行全面的审计,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容易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按时完成。而通过审计抽样,我们只需要选取一部分数据进行测试,就可以合理地评估整体的情况。这样不仅能够大大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还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重点审计。

其次,审计抽样减少了错误的风险。尽管审计人员在进行抽样时会尽力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但是由于总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难免会遇到一些偏差。然而,审计抽样所采取的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掌握和估计这些偏差的程度。通过统计分析和抽样调整,我们可以对样本的结果进行重要性和可靠性的评估,从而减少由于一时主观判断而导致的错误。

再次,审计抽样提高了审计工作的灵活性。在一些情况下,对整个总体进行审计是不现实的或者不必要的,比如对于金融机构的大规模贷款进行审计。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抽样技术,选择适当的样本进行测试。通过对样本的审计结果进行评估,我们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和时间得到整体情况的相对准确的估计。这使得我们可以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审计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审计抽样有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在进行抽样时,我们需要准确地选择样本,并且要进行合理的抽样计算和统计分析。这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不断参与和实践审计抽样,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审计抽样也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审计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审计抽样是一种高效、准确和灵活的审计技术。通过合理选择样本并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有效地评估整体的特征,减少错误的风险,并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我将继续充分发挥审计抽样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客户和社会提供更加可靠的审计服务。

相关范文推荐

    一位残疾的陌生人(热门17篇)

    优秀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词语、准确的语法和流畅的结构来表达作者的意思。优秀作文是在大量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而成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

    想象假如我是妈妈小学五年级写人大全(16篇)

    优秀作文具有扎实的文采和准确的表达,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以下是一些引人深思的优秀作文摘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文字的力量和创作的魅力。

    学期初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9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教师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誉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项目部春节放假的通知(通用23篇)

    通知是一种传达信息、组织工作的文字形式,它的目的是为了让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事项。尊敬的各位员工,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特通知全体员工,将于下周一进行全员会议,请大家

    护士的致辞(通用17篇)

    护士还负责执行医生开具的医嘱,保证病人按时服药和接受治疗。以下是护士工作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希望能够为护士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在世界护

    一只神奇的鹿童话(通用15篇)

    优秀作文要有独特的角度和深入的分析,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下面是一些获得过高分的优秀作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约好去大

    中班幼儿数数教案(汇总18篇)

    中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中班教案的经典案例,欢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

    秋小学教学工作计划表格(精选16篇)

    教学工作计划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和提高的保障。参考下面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班级。科目。周课时。。其他。周

    职业健康责任书范文(18篇)

    岗位职责的执行需要与其他岗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网络工程师岗位要求负责公司网络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包括网络规划、设备安装与调试、故障排除等。

    节能减排的倡议书(精选18篇)

    范文是一本生动的教材,它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领悟到文章的精髓和技巧。这是一组优秀的范文范本,其中包含了各个领域的精彩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和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