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吉林好人事迹材料(大全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琉璃最新吉林好人事迹材料(大全8篇)

开放包容,多元共享,和谐共处,共创美好明天!有效的标语是经过多次修改和打磨的结果,需要不断地审视和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以下是一些出色的标语案例,展示了标语在各个领域中的灵活运用。

吉林好人事迹材料篇一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吉林好人·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福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张伯军出席发布活动。

梁淑华驻守大山深处的偏远教学点30年,每天从事的都是几个年级同时上课的复式教学,她把教学点当成了家,她说:“我不能让山里孩子上不了学,落下一个都不行。”崔京玉的故事让观众潸然泪下,由于癌症复发在外就医,崔京玉没能来到现场,她通过视频表达心意,她说:“我要赶快好起来,回到岗位,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郭立国是“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最佳团队奖弓棚镇武龙中学的校长,他说,这次获奖,是激励更是鞭策,也是对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和鼓励。“今后,我们还要通过数字学校联盟的形式,带动全省更多的农村学校协同、协作起来,带领他们建设数字化校园,培养智慧人才。”手捧着奖杯,郭立国激动不已,“再苦、再累、再难,为了让农村的孩子共享优质资源,我们也会努力下去。”

教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所有观众。“太感人了!他们对孩子们的爱、对教学一线的执着、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值得我们每个老师学习。”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的老师李岩表示,自己要向他们学习,把爱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王雪超是长春工业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他说:“毕业后,我要像他们一样,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吉林好人事迹材料篇二

9月5日,吉林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公室和省教育厅在长春召开2016“吉林好人•最美教师”评选发布活动。农安县教师郭晓英凭借扎根乡村、执着坚守的感人事迹光荣入选,到会接受表彰。

郭晓英是我县一名普通的村小教师,自9月师范毕业后便扎根在前岗乡永德村小学。十五年的'时间里,她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毫不歧视,从不放弃任何一个问题学生,用爱谱写了教育的最美乐章,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教育事例,其中以培养特殊学生赵长凤的事例最为感人。赵长凤自小患病、下肢短小无力不能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父母都已放弃,但郭晓英没有放弃。她以母亲般的挚爱关注着孩子的生活起居,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教育孩子知晓做人的道理,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人,创造了教育史上一个了不起的育人奇迹。郭晓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农安教师的高尚师德,成为省内教师争相学习的典型,也必将成为农安教育的一面旗帜,激起全体教师献身教育的热情。

吉林好人事迹材料篇三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吉林好人•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福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张伯军出席发布活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及省内部分高校、中小学的学生代表等近800人参加发布会。

活动现场,主办方通过播放人物事迹短片、现场采访的方式,展示出“吉林好人•最美教师”立德树人、严谨笃学、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同时,活动组委会还号召全省教育工作者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立足本职岗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精神品质和高尚师德师风,充分展现教育新形象,传播社会正能量。

他们中有面对一群特殊孩子的“渴望”,风霜雪雨二十余载,不离不弃,只为教书育人尽责任的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特教教师刘雪莲;把“献身教育事业”做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资助贫困学生,无私奉献的辽源市第五中学教师刘新昕;为儿子做了康复训练,用心记录学生成长,热衷慈善活动的安图县安林中学教师孙文晶;以“快乐教学的课堂模式”生动了三尺讲台,将苦难转化为快乐的镇赉县第一中学教师周兴亚;跨学年、跨地区教课,将学生引进快乐学习的殿堂的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教师降伟岩;学生称他“引路人”,农民称他“贴心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吉林农业大学教师胡文河;教学上严谨、苛刻、缜密,生活中“爱生如子”的吉林艺术学院教师胡连华;十七度寒暑,不忘初心为学子的农安县前岗乡永德小学教师郭晓英;患癌症15载,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延吉市延新小学珠心算教师崔京玉……每一个“最美教师”的感人故事,都谱写着一曲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生赞歌。

“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只要有孩子需要我,我还会在那里坚守下去。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有朝一日让山里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我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希望孩子们能早日走出大山。”坚守山村三十载,默默践履着自己承诺的桦甸市二道镇中心小学教师梁淑华说。

获奖教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整场发布活动充满着温情和感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觉得一个好老师,就应该像韩愈《师说》里说的那样,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并相互成为好朋友,这是我心目中的‘最美教师’。”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聂根慧说。

据了解,2016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活动自今年5月份启动以来,通过各地区教育部门选送、群众推荐、各学校上报等方式,共评选出了239位候选教师。经过初选和终选,共评选出10名“2016吉林好人•最美教师”获得者,1个“最佳团队奖”获得者。本场发布活动将于9月10日晚19:30分在吉林教育电视台播出。

吉林好人事迹材料篇四

大家观看了吉林最美教师晚会后,有什么感想呢?关于他们,今天,小编有话要说。

没有多媒体的教室,没有像样的黑板,没有光滑的课桌……没有的东西太多了,但这里不乏乐观向上的精神。没有太多的说教,有的,只是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粉笔灰从指间划过,留下的,是老师鼓励的目光;课本上红红的笔迹,是老师坚守的信念。

有句话说的好“再多的语言和眼泪,也无法让另外一个人知道你的痛。”你没有去过山区,没有到过农村,没有真正地感受过那里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你对他们的不了解,可以理解。如果有机会,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去条件更好一点的地方工作,但是山区里的教师不会,他们愿意陪伴,用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和家庭,将青春融入生命,化作无私的爱,把这份真挚传递给孩子们。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忙碌和艰辛都是值得的。

他们是坚守在山区里的一抹红,是开在农村的美丽之花。

请关注他们,试着去走进他们,了解他们。为他们投上您宝贵的一票。“吉林好人最美教师”传递梦想,让爱起航!

更多

吉林好人事迹材料篇五

9月10日晚上7:30,我在吉林教育电视台观看了“吉林好人--最美教师”颁奖晚会。其中的情节和镜头令我深受感动,留下久久思索。

梁淑华驻守大山深处的偏远教学点30年,每天从事的都是几个年级同时上课的复式教学,她把教学点当成了家,她说:“我不能让山里孩子上不了学,落下一个都不行。”真的难以想象现在还有这样的教学形式存在,感觉这个离我们很遥远。

崔京玉的故事让观众潸然泪下,由于癌症复发在外就医,崔京玉没能来到现场,她通过视频表达心意,她说:“我要赶快好起来,回到岗位,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看到这个事迹,发布会现场的观众流泪了,电视机前的我又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些最美教师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当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也有内心的挣扎,但是当面对那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们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年两年不困难,难得的是他们就这样一直坚守着,无怨无悔。

同样身为一名乡村教师的我感到很惭愧,我们的工作环境如此的好,甚至要比他们好一百倍。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候,我很气馁很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自己选择这份工作的由衷。但看了他们的事迹后,我觉得自己很渺小。最美教师们给我们传递的正能量,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坚定了将教育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

吉林好人事迹材料篇六

28年的复式班教学生涯,桦甸市二道甸子学校荒沟庙教学点教师梁淑华没有惊人的业绩,没有辉煌的成就,有的只是农村人的宽厚、善良和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执著。

刚参加工作那年,梁淑华被安排到建设屯教学点。当时村里穷,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教室就设在生产队废弃的办公室。

梁淑华找家人和邻居维修了破旧的校舍,求人用木板搭起简易桌椅,粉笔和墨水自己掏钱去买。里,她所在的教学点先后6次搬迁。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梁淑华选择了坚守。

为了山里的孩子,梁淑华可没少吃苦。教学点的学生来自周边4个自然屯,之前,村里没有公路,孩子们都是步行上学,最远的离学校3.5公里。

考虑到孩子们年龄小,山路崎岖,她就每天伴着家远的孩子一同上学,替他们背书包、饭盒。冬天下大雪或春季开化,遇上难走的路段,她就一个一个地把孩子背过去。晚上,她再把学生一个一个送回家。

20个孩子全部带饭,梁淑华细心照顾,从未让孩子们吃过一顿凉饭。农忙时节,孩子们的早饭、午饭都由梁淑华照管。

冬天,她每天都要细心查看孩子们的鞋里是否湿了,把湿的鞋放到火墙上烘干。对留守儿童,她帮助他们剪指甲、洗头、洗脚、刷鞋、洗袜,还常把他们领回自己家吃住,缝补洗涮、辅导功课。

遇上不好的天气,学生回不了家,她就领着他们住到亲属家。春,一连几天罕见的雨雪,山间的道路无法通行,她带着孩子们连续3天寄住在亲属家。一个叫张哲的学生拉肚子,梁淑华煎药喂药,夜里一遍遍陪孩子去茅房。

梁淑华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有文化、有素养,事业有成,在村里出类拔萃。,丈夫外出务工意外遇害。丈夫走后留下年迈多病的公婆、上小学的儿子和6万多元的外债,当时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精神几乎崩溃了。

暑假过后,她准备和孩子们辞别,专心持家。可当她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熟悉面孔、一个个求知的眼神时,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家长把孩子托付给我,是无言的信任,我不能辜负了他们。”

吉林好人事迹材料篇七

如果爱自己的孩子还只能称之为“爱”,那向身边陷入困境的孩子献出爱就该称之为“善”。孙文晶以自己的善行将她母爱的光辉投射到更多的孩子身上。

,孙文晶与朋友建立了安图县第一个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民间合法公益组织——安图县爱心互助协会。作为协会创始人之一的她,平时除了工作、给孩子做康复训练,她把自己的一切剩余时间都投入到爱心互助协会中。

每一个孩子的不幸都牵动着孙文晶的心。同样是孩子,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呵护下能够正常走进学校上学,而他们却因为生活所困,面临失学。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个妈妈,孙文晶是心痛的。所以一旦有这样的孩子进入协会的认定范围,她总要伸出援手,献一份爱心。

去年,协会联合商家,开展了助学活动,捐助给70名贫困学生学习和生活用品。今年,安图县爱心互助协会更是把助学放在了首位,5月份已经开展了小学部分的募捐活动。6月,孙文晶和朋友们又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旬的“爱润安图·点燃公益力量”大型公益汇演。计划以义演、义捐、义卖的形式,为全部通过审核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筹集助学款。

把温暖投注于学生把善举广施于社会

孙文晶和她的安图县爱心互助协会不只把温暖投注于学生,更把善举广施于社会。

8月21日,县医院降生了一对龙凤胎,可是这对龙凤胎提前三个月来到世界上,母亲患有癫痫,本就贫困的家庭,支付不起早产儿的治疗费用时;当家住明月镇身患先天性巨结肠的吴浩,治疗多年,生活十分因难时,孙文晶和她的安图县爱心互助协会都及时伸出了援手。他们贯彻“生命无价”的信念,认真开展临时求助,帮助一个个家庭渡过了难关。

一桩桩,一件件,孙文晶携手安图县爱心互助协会,用善举润泽社会,书写出生命的大爱。

她用爱温暧着每一个人用行动带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孙文晶用她的爱温暧着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着身边每一个人。她所在的安图县安林中学曾有个“安林好人”团体,把做好每一件小事做为它的理念,学校很多师生都是其中的一员。安图县爱心互助协会成立后,很多老师陆续加入到安图县爱心互助协会这个大家庭中来。

孙文晶在传递爱心和传递文明的同时,每一次志愿者活动,也带给她无限的收获和感触,让她在服务他人,帮助他人的时候自身也能够得到发展和提升。她所负责的学校支委会、妇委会、电教、信息报送等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自己先后获得的省、州、县各级各类荣誉证书多达50余份,多次被评为县管理服务先进个人、教育先进工作者、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她正用百倍努力践行着自己当初的入党誓词。

两年间,孙文晶通过编辑、发布协会的活动消息,使这条民间公益道路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人,越来越多的正能量在安图凝聚,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安图县爱心互助协会这个爱的大家庭中。从贫困学生到重疾、意外,孙文晶和所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把爱洒满了安图大地。

吉林好人事迹材料篇八

9月5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公室和省教育厅共同举办,由吉林教育电视台承办的2016“吉林好人最美教师”颁奖典礼在长春工业大学礼堂举行。校党委书记席岫峰出席颁奖典礼,我校农学院教授胡文河作为获奖教师上台领奖。

典礼上,现场观众通过视频短片,详细了解了胡文河教授多年来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为吉林省粮食增产和农业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的感人事迹。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春理工大学教授姜会林为胡文河颁奖。

2016“吉林好人最美教师”评选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在全省范围内挖掘和报道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经过3个月时间的推选、事迹展播以及最终评选,包括我校农学院教授胡文河在内的10名教师荣获2016“吉林好人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此次颁奖典礼盛况将在近期在吉林教育电视台播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