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抗雪灾先进事迹材料(大全5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FS文字使者最新抗雪灾先进事迹材料(大全5篇)

一段好的欢迎词可以让参与者感到宾至如归。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来写一个优秀的欢迎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的一些精选欢迎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如何写一篇出色的欢迎词。

抗雪灾先进事迹材料篇一

1月26、27、28日,罕见的大雪席卷了苏州大地,迫使沿江高速、京沪、苏昆太高速公路相继封闭,大量的车辆一下涌入204国道,太仓204国道交通压力顿时陡增。雪情就是命令。太仓交巡警大队180余名交警、300余名交通辅警,听到被堵的消息后,不论是在值班还是在家休息,也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年过半百的,都第一时间赶到了工作岗位204国道、338、339省道。他们不畏暴雪冰冻,心系群众,始终冲在第一线,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

雪中“拚命三郎”

杨建明,沙溪中队指导员,已经连续3天站在道路上疏导交通没有回家的他,不知道他喊话喊了多少次,只知道他来回不停地在太仓市204国道杨林塘大桥、直塘大桥之间奔波着,嗓子喊哑了。特别是29日、30日的两天晚上气温下降,路上出现严重冰冻,为了让车辆经过桥梁、坡道、弯道、环形路口时不发生交通事故,他就是这样一手拿着话筒喊着,一手指挥着。

面对雪灾,交警把心都交给了被困群众和需要帮助的人们,在他们的背后,却有着一份来自警嫂的沉甸甸的牵挂。29日晚上,当杨建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车上吃点方便面时,小舅子流着泪打电话告诉他,岳父癌症晚期住院已快不行,问他能否去医院见老人最后一面,他回答不能。因为他知道,只要脱离一会,车子就会积压很多,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回家,他硬是没有回去。事后,他妻子对教导员沈艳萍说:“这一夜,是我人生当中最漫长最难熬的一夜,丈夫在外执勤,可我老爸想让他去见最后一面,但他舍小家为大家,我怎能抱怨?”

“交警同志,真诚地感谢你!”南通司机刘明激动地对城厢中队民警胡昊说。

30日凌晨2时25分,当民警胡昊在204国道苏昆太高速公路出口处指挥交通时,一名驾驶员急忙跑过来气喘地说:“民警同志,赶紧帮帮我吧,车子滑到了沟边上,我车上拉的是鸡,要是出现了意外,我这趟就全赔了!”胡昊急忙让辅警小张指挥,他就和驾驶员跑了过去。

危难之中显身手

原来,由于气温低,路面结了冰,这名驾驶员在行驶过程途中跟车太近,一个急刹车,车辆90度大转弯,车头到了沟边。

胡昊迅速叫来其他民警,帮他把车倒到安全地带,告诉他冰雪行车注意事项,要求他打开双闪灯,保持100米以上车距,慎用刹车。在警车带领下,该车安全驶出了太仓。

就在临别时,刘明突然把车停了下来,走到胡昊身边,惭愧地说:“我原来经常跑这条路,对交警管得太严一直有点偏见。这回我明白了,出门在外,行车安全还是靠你们交警。交警同志,真诚地感谢你!”

抗雪灾先进事迹材料篇二

2月19日,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吹响了灾后抢修恢复供电万人大会战的号角,富川水利电业有限公司紧跟号令掀起了富川县灾后抢修重建工作的高潮。在这决战的关键时刻,冲在抢修前线最前沿的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富川公司的全体党员同志,他们在施工现场和当地群众中树立起一面面先锋旗。一线员工余辉就是其中一员,他在麦岭镇灾区用实际行动给党员先进性的真正含义作了最生动的诠释。

余辉是富川公司莲山所所长、党员,承担麦岭镇油沐10kv线路及白茅冲台区主干线的.抢修重任。来到白茅冲台区,由于地处偏远又是高寒山区,出入不便,余辉只能和抢修队一同吃住在农家。简陋的生活条件不仅没有磨灭余辉抢修的热情,断电给乡村人民艰苦生活雪上加霜的境况反而被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早一天恢复供电早一天减轻灾区人民负担的决心在他心中凝结。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抢修现场的余辉更是斗志高昂干劲十足。早出晚归是家常便饭,食不定时是正常情况。工期紧任务重时,余辉常不能按时回驻地吃午饭,饿了他就吃点干的方便面,渴了就喝点凉开水,疲劳至极就在车上打个盹,片刻休息后他又投入紧张的抢修中。他还经常利用其他队员施工间隙的休息时间,仔细复查杆、线的位置是否正确,施工电杆是否安全等,为工程质量和队友安全做足了保障工作。连日的艰辛,累瘦了人,饱受冻疮催残的手指和耳朵也因天气回暖变得又红又肿,但他全然不顾仍然带领抢修组全体成员顽强奋战在抢修第一线。

莲山所抢险员工和驻地农户对余辉给予高度评价,群众说,余所长让我们感动、感激又感慨,正是有了像他一样的电业人我们才没有失去抗灾的信心。他的队友说,余辉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我们佩服,跟着他干再苦再累我们也没话说。余辉却说,比我干得好的员工有的是,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太多太多了,我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何况我是个党员,干好工作更是应该的。听了他们的话让我觉得,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就树立在眼前,他出现在抗灾抢修最困难的地方,他冲锋在前,他为灾区的人民和抢修的队友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抗雪灾先进事迹材料篇三

__同志,一名普通党员教师,其爱人是一位普通医务工作者,这个春节对他来说充实满满,大年三十出发去南通过春节,第二天便即刻与爱人返回昆山,积极为疫情备班备岗,随时待命,__全力支持爱人工作,充分发挥家庭贤内助的作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家庭煮夫”。

在学校,__的工作除了毕业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外,还担负着九年级年级组长一职,随着疫情的变化,他第一时间加入独墅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组,配合学校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线办公,第一时间与团队一起统计学生、教师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摸排,及时汇总上报,为年级组和学生及家长及时传递权威信息。

抗雪灾先进事迹材料篇四

抗雪灾保畅通的先头兵――记来安县公路分局张龙同志先进事迹

张龙同志是来安公路分局养护处副处长兼小修队队长,来安公路的病害处理、坑槽的挖补都在他的带领下得到整治。他就像一名医生一样,每天都在给公路把脉治病,保证公路的平整、整洁和安全畅通。他虽然是养护处副处长,在办公室却看不到他的身影,每天从早到晚,他都和工友们一道工作劳动在公路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爱岗敬业、敢打硬仗的硬汉……。

他从事的虽然是平凡的道路维护的工作,但他懂得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的重大意义。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动脉安全畅通,就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

凡是从事过公路工作的都懂得,公路养护工是一项繁重体力技术工种,他在露天作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夏天天气温度越高,越要工作在路面上;一是天气越寒冷,特别是雨雪天,越要在公路上除冰扫雪。

张龙同志作为副处长兼小修队长,身先士卒,带领职工夏战三伏,冬战三九。煅炼打造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小修队伍。他在工作中有股拼命三郎精神,天气越热,修补公路坑槽越忙,你就越能在公路上看到他的身影。重活、脏活他带头干,虽然皮肤晒黑了,但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却提高了。

公路养护工是一项高危工种,每天都在和伤亡打交道,汽车在他们身边来往穿过,稍不注意安全,就会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他们从事路面作业,特别强调安全第一,放好安全标志牌、锥,身穿安全服等。07夏天公路作业,一位过路汽车司机处理不当,开进了作业区,向一位道工撞去,张龙见事不妙,不顾自己的安危,眼疾手快,冲上去一把将工友推开,自己却被撞伤。经医院诊断为石腿骨裂。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在治疗期间放心不下路面坑槽修补工作,腿绑着石膏,扶着拐杖坚持上路指挥工作。天气虽然炎热,但每有一人叫苦叫累,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他这种以路为业、以路为家的爱岗敬业精神,感动了同志们。

今年新年伊始,皖东大地于1月12、15日降雪以来,从26日至今连续4天普降大到暴雪。降雪厚度达30公分以上。道路雪阻、陡坡急弯处路滑,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降雪就是公路人抗雪灾保畅通的战斗信号。作为抗雪灾保畅通的突击队长张龙,肩负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重任,面对暴风雪,迎难而上。面对暴风雪带来的灾害,张龙和他的战友们急灾民之所急,想灾民之所想。张龙把抢险救灾的重点目标锁定在104国道和312省道滁来段上。因为104国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国家抗雪灾运送物资的重要通道。滁来路是省、市把救灾物资及时运到来安县的重要通道,它们是受灾群众的生命线。同时,也是疏散分流南洛高速受阻车辆和人员的重要通道。如何才能确保104国道25.5公里来安段和省道312线滁来段的安全畅通,是对抗雪灾保畅通突击队的一次重大考验。张龙亲自上阵,科学指挥。一是分批轮换,实行24小时全天候清雪除冰;二是帮助受困车辆排除险情;三是提出了一切为了受阻司乘人员服务的口号,把受阻司乘人员当成自己的'亲人,把他们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只要他们有求我们就必应,并作为战时一条硬性纪律来规定执行。

张龙在抗雪灾保畅通的战斗中,针对不同路段,采用不同的方式除冰铲雪。一是用铲车在104国道上来回连续除冰铲雪,特别是在急弯和危险路段铲雪除冰。二是将工业盐用水融解,装入洒水车,用洒水车喷洒盐水,进行融雪化冰。此举,即节约了盐,又达到了融雪化冰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达到了环保的要求。三是在急弯和陡坡处抛撒防滑材料,确保车辆的安全通行。四是在大、中型桥梁上彻底清除冰雪,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畅通。

暴雪在不停地下着,张龙带领着突击队在不停地战斗着。他们挥动着洋镐、铁锹和扫把,在公路线上形成了一道道壮丽的景观。张龙带领战友们在冰雪覆盖的公路上,除冰扫雪。冰雪被一镐一锹地铲除,黑色路面在一公分一公分地不断延长。4天来张龙没有回过家,每天在路上战斗16个小时以上。困了,就在保洁车上睡一会;渴了,就喝一口凉开水;饿了,就在雪路上吃一口盒饭。见到受困车辆,他就带领战友帮助车辆排除险情,他们一边清雪除冰,一边抛撒防滑材料,一边帮助推动车辆前行,直到正常行驶。他们也记不得推动过多少次车辆了。他们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感动了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他们一个个地树起大拇指,感叹地称赞道:“好样的”。

张龙带领着突击队员们战斗在冰雪严寒的公路上,离远望去,就像一条蠕动的长龙,在银妆素裹中舞动。大地是白色的,但是一条条黑色长廊却永远显现在白色大地上。

在抗雪救灾的过程中,张龙家的小孩,因天气严寒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正在医院治疗,急需他在小孩身边。但是他一声不响地投身到抗雪灾保畅通的战斗中。他的家属责怪他无情无意。但是,领导和同志们得知此消息后,都称赞他有情有意。他的情是南来北往司乘人员的情;他的意是南来北往司乘人员的意。

在这场几十年不遇的抗雪灾保畅通战斗中,张龙带领战友顶风冒雪,衣服潮湿了、脸冻红了,每天战斗了十几个小时,但是没有一个人畏缩不前。因为哪里最艰苦,哪里有共产党员;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张龙。张龙发扬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当一辆辆南来北往的车辆从他身边通过时,张龙和他的战友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全椒公路分局连续奋战24小时全力以赴保畅通

由于连降暴雪,辖区公路严重受阻,交通一度中断,为了尽快打通s206(滁全路)重要道路,保障救灾物资车辆迅速通过,元月29日,全椒公路分局组织30多人,动用3台装载车,连续奋战24小时,对滁全路路面进行全面清理,目前路面积雪已清理完毕。

全椒公路分局因准备早,各项工作设施落实到位,抢险工作井井有条。目前,投入经费达7万余元,出动抢险人员700人次,备防滑料350余吨,工业盐27吨,出动巡查车辆60余次,出动装载车等100台次。

抗雪灾先进事迹材料篇五

调查时间:5月31日

调查地点:徐州地区

调查人员:单海天

调查情况:

一.什么是雪灾

指冬季、春季出现的强降温和大风伴随降雪或大风卷起地面积雪的天气。对道路交通、城市居民生活和牧业生产危害极大。

二.雪灾非常严重,灾情有一下几种:

伤亡事故:据民政部统计,截止2月24日这次雪灾以造成129人死亡。

电力中断:17个省区域出现拉闸上铺现象,部分地区供电系统瘫痪。

交通受阻:长江流域多城市机场因积雪被迫关闭,大量航班取消。

三.雪灾什么地方容易形成呢?

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浩特以及青海南部。

根据调查材料分析,我国草原牧区大雪灾大致有十年一遇的规律。至于一般性的雪灾,其出现次数就更为频繁了。据统计,西藏牧区大致2~3年一次,青海牧区也大致如此。新疆牧区,因各地气候、地理差异较大,雪灾出现频率差别也大,阿尔泰山区、准葛尔西部山区、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南疆西部山区的冬牧场和春秋牧场,雪灾频率达50~70%,即在内有5~7年出现雪灾。其它地区在30%以下。雪灾高发区,也往往是雪灾严重区,如阿勒泰和富蕴两地区,雪灾频率高达70%,重雪灾高达50%。反之,雪灾频率低的地区往往是雪灾较轻的地区,如温泉地区雪灾出现频率仅为5%,且属轻度雪灾。但不管哪个牧民大雪灾都很少有连年发生的现象。

四.我们这会不会发生雪灾呢?

我们这里一致认为是不会发生的,一是我们徐州市的地理位置不错。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复兴河、大沙河及微山湖。二是地形好。我市的地形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且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平原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三是我市气候资源较为优越。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且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

但是我们要时刻注意预防大雪,应该怎样防范呢?

a.防护措施

下大雪以前:

1、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2、做好防寒准备,包括室内取暖设备及衣物。

3、食品准备充足。

b.应急措施

下大雪时:

1、汽车减速慢行,路人当心滑倒;必要时封闭道路交通。

2、老、幼、病、弱人群不要外出,注意防寒保暖。

3、关好门窗,紧固室外搭建物。

4、船舶进港避风。

5、高空、水上等户外人员停止作业。

6、下大雪看雪时应该带上墨镜,防止长时间受光线刺激患雪盲症。

雪停后:

1、道路湿滑,车辆慢行。

2、有关部门做好融雪、道路积雪清扫工作。

道路积冰

地面温度低于0℃或大雪过后路面常出现积雪或结冰现象,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或行人摔伤。

道路积冰时要注意:

1、汽车司机要特别注意路况,安全驾驶。

2、行人出门要当心路滑跌倒。

3、老、幼、病、弱人群不要外出。

4、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