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 白居易古诗赏析(大全14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薇儿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 白居易古诗赏析(大全14篇)

通过撰写发言稿,我们可以充分思考话题,提炼核心观点,使自己的发言更有说服力。发言稿的主体部分应包含有力的论据和证据,用于支持演讲者的观点。总而言之,这些演讲稿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发言的技巧和艺术,引领我们写出更具冲击力和说服力的发言稿。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一

作者:白居易

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市作矮奴年进送,

号为道州任土贡。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别离,

老翁哭孙母哭儿。一自阳城来守郡,不进矮奴频诏问。

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道州水土所生者,

只有矮民无矮奴。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父兄子弟始相保,

从此得作良人身。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赐,

欲说使君先下泪。仍恐儿孙忘使君,生男多以阳为字。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二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其他的咏梅诗】

山园小梅

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拓展延伸】

咏梅诗典故

1、一枝春

于谦《和梅花百咏》(之一)“马上相逢情不尽,一枝谁寄陇头春。”

陈师道《黄梅五首》(之三)“欲传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诗中运用了“折梅寄远”的典故。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诗人陆凯的《赠范晔诗》“折花赠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借东风第一枝的梅将春的汛息、真挚的友情和浓浓的思念传递给友人范晔,梅花作为寄托相思感情的媒介物丰富着咏梅诗的内涵。

2、西湖处士或孤山处士

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之五)“目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

西湖处士、孤山处士均指宋代著名诗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鹤子而闻名于天下的林逋,爱梅入魔,他不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咏啸傲其中,而且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真正不同凡俗。林逋共写了咏梅诗七津八首,被称为“孤山八梅”,通过咏梅来表现自己品性的高洁。许多咏梅诗人在目己诗词中提及林逋,都表明自己与林逋相同的爱梅情结及超凡脱俗、高洁孤傲的节操、忘向。同时“海妻鹤子”也成了典故。

3、梅花妆

朱淑真《冬日杂咏》“厌厌对景无情绪,谩把梅花取次妆。”

“梅花妆”的典故是指寿阳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股下小卧,梅花飘落到他额上,成五瓣,拂之不不去,甚为好看,宫中美人皆纷纷仿效之。诗中运用“梅花妆”的典故,个仅说明梅花妆为女性仪仪容的修饰,它为女性增添了雅致和风韵,而且在说明女性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之情。

4、何郎

高启《梅花》“自去何郎无好韵,东风愁寂几回开。”

何郎,即何逊,曾做扬州法曹,在舍下种青梅树,日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因思梅心切返扬州,正值梅花盛开,于是赏玩不已,被后人称为“知梅者”。何逊有诗《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海。衔霜当路发,映雷拟寒开。”写出了海花的盎然生机及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慨叹,对后世咏梅诗创作影响很大。

5、高士、美人

高启《梅花》“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此首诗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袁安卧雪,一是罗浮遇仙。(柳宗元《龙城录》),前者讲洛阳大雪时,人多外出乞食,袁安却高卧家中忍饥受寒,不求助于人。后者讲赵师雄迁罗浮,天寒日暮,月色微明,于松林间酒肆旁见一美人淡妆素服,芳气袭人,举止高雅,因扣家门与之共饮。师雄醉卧至晓,发现自己在大梅花树下。用这两个典故把梅花比作卧雪高士,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素淡馨香的神韵。

6、南枝北枝

葛长耕《早春》“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由于南北方位的差异而呈现出冷暖不同所带来的结果——南枝花开早。南枝北枝的典故有作用,一是紧扣早梅,向南枝上开出了嫣红的.花朵,是“梅破知春近”的预示,二是表达出对早梅的怜惜珍爱之情。

7、一枝梅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闹,竹外一枝斜更好。”

刘秉忠《江边梅树》“一枝倒影斜斜月,满树浮光细细风。”

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原诗为“昨夜数枝开”,请教于郑谷,郑谷说中“‘数枝’碍‘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遵改,并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独表“一技”,一方面突出梅开之早,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梅花虚实飞动,疏淡娴雅的美感。这种以少胜多的写法对后来的咏梅者启发颇多。

咏梅高手的美称

1、梅隐、梅仙

宋代诗人林逋,以梅妻鹤子而闻名于世,爱梅入魔,他不仅在小孤山遍植梅花,歌咏啸傲其中,而且终生不娶,以梅鹤为伴,真正不同凡俗,因而有“梅妻鹤子”的佳话。林逋写了咏梅诗七律八首,被称为“孤山八梅”,通过咏梅来表现自己品性的高洁,诗品与花品互相契合辉映。他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了,成为千古绝唱。

2、梅花屋主

元末著名画家兼诗人王冕,他爱梅之痴,不减宋初的林逋。他有居室自名“梅花屋”,自己便以“梅花屋主”自居王冕善画没骨梅花,又有题画梅花浮一卷为世人所推重,其“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下不来”之句。当时就被编成故事流传。他的《白梅》《墨梅》诗堪称历代咏梅诗作中的上乘之作,结句分别为“只留清气满乾坤”和“散作乾坤万里春”,诗人均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一种宏大的抱负与达观的胸怀。

3、知梅者

南朝梁诗人何逊,他的《咏早梅》“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第一次从审美的角度来咏梅,以婉转清新的笔调,形象描绘了梅的风姿韵致。他曾做过扬州法曹,在舍下种有梅树,时常吟咏其下,后来迁洛阳,因思梅心切,请求返扬州。因此被后人誉为“知梅者”。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三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西湖留别》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附加阅读:《杭州春望》赏析

此诗为长庆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中对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写,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后两句为一景。七处景色都靠“望”字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有统领全篇之势。诗人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太平寰宇记》中望海楼作望潮楼,高十丈。次句护江堤指杭州东南钱塘江岸筑以防备海潮的长堤。清晨登望海楼,纵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丈,钱塘江水,奔腾入海,护江长堤,闪着银光。此联将城外东南的景色,绘得极其雄伟壮丽。

次联诗人将目光转入城内。杭州城内吴山(又称胥山)上有“伍员庙”。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辗转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越国,后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被疏远,终被杀害。民间传说,伍子胥因怨恨吴王,死后驱水为涛,故钱塘江潮又称“子胥涛”。此诗通篇所写均为白日眺望情景,“夜入”是想象之词,是说看见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涛声传入庙中,定格外清晰。“苏小”,即南齐时钱唐名妓苏小小。“苏小家”代指歌妓舞女所居的秦楼楚馆。这句正写题面的“春”字,点出季节,并以歌楼舞榭,表现杭州的繁华景象。句中之柳非门前屋后之柳,而是极目远望到的院中之柳。

《唐宋诗醇》评这两句说:“‘入’字、‘藏’字极写望中之景。”两句均引用典故写景,不仅展现了眼前景物,而且使人联想到伍员的忠烈,昔日杭州的繁华,上句气象雄浑,下句旖旎动人,富于诗情。

前两联主要是写自然景色,下一联则把重点转到风物人情上。“红袖”指织绫女子。“柿蒂”指绫的花纹。诗人原注云:“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酒旗”即酒招,代指酒店。“梨花”语意双关。诗人原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趁梨花”是指正好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此联上句写游人沽饮,下句写妇女织绫。梨花飘舞,酒旗相招;红袖翻飞,绫纹绮丽。诗意之浓,色彩之美,读之令人心醉。

末联又将目光移到远处,表现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结足春意。“湖寺”指孤山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简称白堤。诗人原注:“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不仅绘出了春日白堤烟柳葱蒨,露草芊绵的迷人景色,而且把从远处俯瞰西湖的景象表现得十分逼真生动,同时,写裙腰,自然使人联想到裙,宛若看到彩裙飘逸如湖面的水光波影;山裙,又自然使人联想到妩媚秀丽的西湖,莫不正是美丽少女的化身?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二者的构思,却是一致的。

这首诗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画面以春柳、春草、春树及江水、湖水的翠绿为主色,又以梨花、红裙、彩绫、酒旗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将杭州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洋溢着浓郁的春意。诗在写法上,由城外之东南,写到城内,然后又写到西湖,远近结合,错落有致,而又层次分明,次序井然。同时,又将写景同咏古,摄自然之景与记风物人情结合起来,使景物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诗味,透露出诗人抑止不住的赞美之情。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四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弊筐。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岁宴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早期讽谕诗中的佳作,为后来新乐府、泰中吟等讽谕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诗人在这首诗里通过看割麦这个简单情节,表现出当时农民劳动的艰辛、生活的`困苦,揭示了造成这种苦难的原因苛捐杂税的繁重,把抨击柔头直接指向横征暴敛、搜括民财、兼并土地使农民破产的封建剥削制度,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五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3)出门前后,诗人的心情有变化吗?试作简述。(3分)

(4)《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夜》:“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4分)

(5)“月明荞麦花如雪”一句展现出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描述。(2分)

(6)关于这首诗的感情,有人认为表达诗人的孤寂凄凉之情,有人认为表达诗人的惊喜赞美之情。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苍苍霜草,切切虫吟,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前两句勾画出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月光皎洁,四野寂寥,土地寥阔,荞麦花雪白,后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月夜景象,表现出诗人惊喜愉悦的情感。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1分)一是感情过渡,诗人情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1分)(每点3分)

3.(1)白色的荞麦花,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犹如一片耀眼的白雪。诗人精神为之一振,倍感欣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符合诗句的意境即可得2分)

4孤独寂寞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每对一处l分。语意相近即可)

5.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2分)

6.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示例二:月明荞麦花如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3分)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六

放鱼

【唐】白居易

晓日提竹篮,家僮买春蔬。

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

无声但呀呀,以气相煦濡。

倾篮写地上,拨剌长尺余。

岂唯刀机忧,坐见蝼蚁图。

脱泉虽已久,得水犹可苏。

放之小池中,且用救干枯。

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

一时幸苟活,久远将何如。

怜其不得所,移放于南湖。

南湖连西江,好去勿踟蹰。

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

不须泥沙底,辛苦觅明珠。

简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到江州之后所作。

诗中写了一个故事:两条白鱼,置于地上,相濡以沫,相煦以湿,即便不伤于刀俎,也将被蝼蚁所食。诗人遂起同情之心,放生于南湖西江。并说:“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

作者仕途失意,谪居江州,救白鱼于困厄之中,应该是出于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诗中寄托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慨。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七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个人资料: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八

夜雨

我有着深深思念的人,却相隔在远远的异乡。我有所感怀的事情,深深的刻在心上。她在遥远的异乡我不能去靠近,似乎也没有可以用来传情的太阳。内心痛苦万分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孤独的在空空的屋子里睡觉。秋天尚未来临,却已风雨纷纷。不曾学过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记曾经的过往!

创作背景

首句开门见山,写出了所要记叙的事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在无需意像的渲染的情况下,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句话形式上两两相同,但情感上却是层层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远,都是平平的概述,点到为止,并没有提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则重点写到了思念,写到思念的程度,也并没有深写。行文至此,全诗的中心已经点明框架,已经明晰,但还只是一幅,如果用画画作比的话,构图,或者说是工笔前的白描图,线条简洁而有力。第三句对第一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乡远远的程度,对故乡,更准确的说是对故乡的生活,故乡的人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对第二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一、三句是写实,故乡、人都是客观存在的。二、四句是写虚,回忆中的事和肝肠绞痛的感觉是作者主观的感情。一实,一虚,把气氛渲染开来,行文至此,白描已经被染,出现了淡淡的色彩,阴阳、冷暖色初步分明。作者付与“人”一个“隔”,付与“事”一个“结”字。“隔”、“结”都是冰凉凉的字眼,给人一种一对火热的恋人被活生生分扯开来的感觉。作者用两个冰冷的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火热的情感,而火热又败于冰冷,这时引出自己肝肠绞痛的感觉显得自然,又打动了读者。在这里,作者又用了一个打动人的动词“瞻望”。乡远,瞻望却不可相望见,可是还要望,纵是眼望不见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乡的恋人身畔。

前四句是对一个长时间一直以来状态的写,从“况此”一句开始,作者就开始描绘一个夜雨的场景了。作者在描写夜雨场景的时候,却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两句话二十个字。这两句话不写思,不写念,不写人,不写事,只是用简洁的言语描绘了许多意像,灯、堂、天、风雨。一个况字说明这四句所描写的这些是在前四句的前提上进一步增加的。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的思念上增加的。一个“况”字就替代了千言万语的心理描写。“夜”是时间,在“夜”之前作者用了一个名词作形容词来形容“夜”,“残灯”。灯从晚上点,点到残,一定已是深夜。作者夜不能寐,久久的思念着心中的恋人。残灯昏暗的.光下,长长的灯芯使光闪烁着,作者在这情景万分伤心,没有言自然显得寂静,寂静使屋子显得“空”,显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的缺少家具,而是因为缺少“人”。夜雨同话五更的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写出作者心中的怅然若失。“秋天”“未晓”“风雨”更是融情于景。“苍苍”二字既是对风雨的描写,又是作者此时的心境。这两句,不着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作者的思念之情着色,分染过的白描已经基本上上好了颜色。最后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使用直抒胸意的写法,将全诗推向高潮。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作者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在这无果的结局中谢幕,无数的思念,向何处倾诉。

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的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他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体诗,他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的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的习惯。意像的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的羁绊,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九

池上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翻译: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池上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夏天到了,村边的池塘里景色迷人。碧绿的荷叶,一片连一片,一片接一片,就像一把把大伞,撑在水中。雪白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放,还有的花已经谢了,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莲蓬。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头上扎两个髻,穿一身红衣裤,蹦蹦跳跳地从家中出来,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高兴地跳上一条小船,解开船绳,拿起船桨,划向池塘的深处。小男孩一边欣赏美丽的荷花,一边摘了几个莲蓬,划船回来。可是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小船冲开浮萍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这情景被诗人看在眼里,他微微一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作者资料:

诗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诗人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古诗《池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十

早春1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译文

白雪融化是因为阴阳之气的交合,寒冰化开是因为得到了温暖阳光的照耀。

春天到来,消解不掉的,只有鬓边像霜一样的白发了。

早春2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译文

冬天渐去,冰雪消融,春风和煦,景色宜人。融化的'冰雪让土地变得湿润,墙角的荠菜都已经生根发芽了。我呆在家里,闲来无事。日落西陲,房门虚掩。谁能和我交谈呢,没有,只能打开庄子来看。

赏析:

诗词表现的是早春时节,风和日丽,作者感受春天的和暖气候的同时也感到寂寞,只能寄情与庄子,感受自然,亲近自然。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十一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评说: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时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层怨怅。宠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梦;辗转反侧,竟连梦也难成,见出两层怨怅。梦既不成,索性揽衣推枕,挣扎坐起。正当她愁苦难忍,泪湿罗巾之时,前殿又传来阵阵笙歌,原来君王正在那边寻欢作乐,这就有了三层怨怅。

全诗由希望转到失望,由失望转到苦望,由苦望转到最后绝望;由现实进入幻想,由幻想进入痴想,由痴想再跌入现实,千回百转,倾注了诗人对不幸者的深挚同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十二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得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下面是白居易得古诗句大全请参考!

白居易得古诗句大全

1、《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的中来。

2、《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等等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的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4、《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发新燕发发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发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f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发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发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7、《忆江南·江南忆》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发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8、《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9、《长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等等,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10、《宫词》

唐·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十三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评说:公元801年,30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23岁的元稹,他们为对方的文采精华而深深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权、提倡轻徭薄赋。两人结下了深深的友谊。

这首《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其中颈联“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古往今来更不知有多少人为它而伤怀!

《遗爱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池上白居易的诗解释视频篇十四

1、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4、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白居易

5、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6、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

7、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一断肠,好去莫回头。

8、今仇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9、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0、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白居易《村夜》

11、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白居易

12、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

13、今仇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白居易

15、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16、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17、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18、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19、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20、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22、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白居易

27、“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与元九书》”

2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30、功成理定何神速?贵在推心置人腹。

31、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

32、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果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唐白居易

33、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白居易

3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

35、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白居易《轻肥》

36、忽忆古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凉州。——白居易

37、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白居易《胡旋女》

39、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白居易

40、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白居易

41、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白居易

42、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白居易

43、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44、与君白黑大分明,纵不相亲莫见轻。我每夜啼君怨别,玉徽琴里忝同声。——白居易

45、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白居易

46、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白居易

47、平易近人,人心归之。——白居易

48、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白居易

49、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白居易

5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大班美术活动课教案(汇总18篇)

    初一教案是一份对初一学生教学内容的详细规划和总结,它有助于教师科学地组织教学。汇总了一些初一教案的优秀示范,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大班美术活动课教案篇一1.培养幼儿

    最新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集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优质8篇)

    理想是人生的航标,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理想总结还可以结合他人的评价和建议,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理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理想总结,或许能给

    最新品味书中的爱情语录摘抄 品味书中的爱情语录(汇总8篇)

    决议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作出的明确决定,有指导行动的作用。决议的实施需要适当的奖励和庆祝,激励自己坚持下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决议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2023年祝福考生的句子和词语有哪些 祝福生的祝福句子(汇总8篇)

    条据书信是一种用于记录交易或交流信息的文书形式,可以起到证明和保存的作用。在写一封条据书信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语气和措辞。以下是一些关于条据书信写作的范文,希

    2023年高三主任述职报告(优质15篇)

    面对问题,我们需要写一份整改报告,它可以帮助我们提出改进方案和行动计划。请大家注意,这些范文都是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领域的要求撰写的,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但请根据

    最新冬天的文案句子(精选8篇)

    深入了解目标受众,把握他们的需求和心理,是写出顶尖文案的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表白文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冬天的文案句子篇一1、或许是漂泊

    军训日记感悟心得(优质8篇)

    工作心得的写作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的自省和反思,它可以激励我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以下是一些工作心得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在工作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军训日记感悟

    最新我们节日端午节的画简单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演讲稿(通用18篇)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在总结中,可以展望未来的环保发展方向,激发读者的希望和动力。以下是一些关于环保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考和行动的方

    命运的经典语录短句(实用8篇)

    导游词可以通过有趣的方式,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景点产生浓厚的兴趣。导游词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游客的共鸣和兴趣。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欣赏一些

    高考励志文章 高考励志文章篇字(优秀5篇)

    典礼是一种庄重而隆重的仪式,常常用于纪念特殊的时刻或者庆祝特殊的事件。写典礼总结时,要注意整体结构和逻辑流畅,以便读者能够有条不紊地阅读和理解文章。这些典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