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生道路作文 成功的道路作文汇总(8篇)

时间:2023-05-28 作者:储x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道路篇一

;

20世纪初,在中国拥有“治外法权”的国家,除了所谓“八国联军”之外,还包括巴西、秘鲁和玻利维亚,新中国诞生伊始,中国是世界上最贫困落后的国家(人均gdp排名第134),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人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成人文盲率高达80%;在共产党刚刚接手的1950年代初,旧中国的工业能力不足欧洲小国比利时的一半。

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按实值计算的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莫里斯•迈斯纳说,在“强权即公理”的时代,中共遭遇到的是比它强大百倍的对手,而它打败的恰恰也正是这样的对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绝大部分历程中,中共遭遇的则是最为恶劣的国际封锁,但在1952~1978年的25年间,中国却是世界上现代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国民收入(以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4倍,自1952年至1972年,每10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64.5%,大大超过了德国、日本和前苏联在发展高峰期的增长速度。

出身于国民党的历史学家黄仁宇承认:中共毫无疑问“创造了历史奇迹”,而黄将这种奇迹归结为:近代中国遭遇的是高度险恶的历史环境,即“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共必须以非常的手段,方才有希望成功应对这种“非常的环境”。他说:“毛泽东恰是这样非凡的人物,在异常的时代,以非常的手段去对抗反常的局势。”“非凡”、“异常”、“非常”和“反常”,黄仁宇用来描述他所谓“大历史”的这一连串关键词,其实只消用一个“共产党式”的词语来囊括就足够了,这个词就是:不断革命。

今天,共产党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今中国遭遇的发展难局与困境,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党心涣散、人心涣散、思想文化领导权的失落,更深刻威胁着具有90年光辉历史、战斗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危机与压力面前,除了以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实践去克服重重困难,除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除了“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硬闯出一条新路”之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任何退路可走。

一、发展,超越中国传统文明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但是在近代落伍了。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旧文明的深刻内在危机,我们就不能改革、不能前进、不能革命,就没有觉悟和自觉。

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为什么在19世纪会走向衰败和落伍?长期战乱分裂的欧洲,为什么会在19世纪后超越中国、领先世界?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在世界学术界,它被称为“李约瑟之谜”。

许多杰出的学者已为破解这个谜作出了重要贡献。如麦迪逊(angus madison)的《世界经济千年史》(the world economy: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以及伊懋可(mark elvin)关于“高度平衡陷阱”的重要论断(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按照麦迪逊的统计:中国经济1000年里一直在持续增长,并在1820年左右达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1/3;但是,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增长却一直是依靠不断增加劳动力投入而维持的,而1500年之后,西方的增长则主要是依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创新来实现的。如果说西方1500年之后的增长,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话,那么观察同时期的中国,却会发现:经济增长伴随的乃是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口很少的西方却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并最后超越了中国。

一个方面是地缘政治性的。自公元10世纪以降,在中国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联络东洋、西洋和南洋的贸易和金融流动体系,其中,以恰克图为核心的北方贸易体系,以琉球为核心的海洋贸易体系,乃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的两个重要枢纽。16世纪中后期以降,随着美洲白银的输入和帝国主义军事扩张的加剧,随着世界地缘政治态势的大变动,最终导致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贸易和货币流动体系于19世纪走向瓦解。而中国的衰落,首先是上述世界地缘政治体系变动的结果。

第二个解释是金融性的,它基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尽管在10世纪之后中国社会就开始进入“近世”,但自宋、元、明、清到中华民国长达1000年的时间内,由于长期实行经济、社会上的放任主义,中国都没有自己的自主货币,宋代经济已经依赖南洋、西洋舶来的白银,而明隆庆之后,从美洲大量进口白银,这成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货币短缺矛盾的基本策略,从而使得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美洲白银,这成为阻碍中国长期发展、实现革命性发展的重要瓶颈。近代中国改革的先驱康有为上清帝的第一份奏折,就是《钱币疏》,其中即提出中国四百年均没有国家主权货币,指出货币供给依赖外洋所造成的“失名、失实、失用”,乃是“旷世之大弊”。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目标之一,也便是“货币革命”,但是,直到1935年,中国国民政府才力图废除白银而发行国家法币,这非但没有取得成功,反而导致日本的侵略。因此,与1500年以降的西方相比,中国经济的增长缺乏国家金融战略的支持,这是它陷入发展困境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方面的解释就是政治上的,具体说就是“国家组织能力”上的。宋代以降,经济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国家组织能力的持续下降这个矛盾现象,是我们观察历史得出的第三个基本结论。中国政治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宋代以降之所以出现了国家组织能力下降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国家治理能力的全面下降,中国的士大夫阶级,自那个时候起,就已经不再能够担负起一个逐步近代化的国家的治理之责,即他们既没有管理经济、财政、税收、司法、军事和金融的具体能力,也不再能够担负起组织人民、教育人民的责任。华而不实、日益腐化的士大夫阶级,已日益成为中国社会近代发展的阻碍力量,而中国基层治理,早已经落在了横征暴敛的胥吏手中,即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其实已经出现了管理者、治理者“缺位”的危机。

被列宁称为“10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在其政治名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率先提出了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危机这个重要课题。面对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和强大的外敌入侵压力等多重难局,宋王朝暴露出的核心问题并不是缺乏经济能力,而是整体上丧失了政治能力。

王安石指出:宋王朝没有政治。这就是说,国家没有真正的治理者。儒家文化的根本缺陷,在于其目标是培养道德模范和文人,而非日益近代化的国家治理者,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学是不合格的,因此,在这种思想文化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官员,作为“治理者”也都是不合格的。王安石的文章开篇即痛陈中国“没有人才”,而他所谓的人才,并不是指文人,而是指治理者,并不是指儒家意义上的“好人”,而是指政治家——即治国理政的人才。王安石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政治改革的第一人,就是因为他提出了培养、选拔、约束和监督治理者的一整套办法,即他力图将治理者从“文人”和“好人”中剥离出来,造成一个职业化的治理者队伍,从今天的角度来说,他的这一举措可以被称之为“政治的理性化”。像中国此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一样,王安石的改革也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无一例外地不能触动中国基层,尤其不能触动长期把持中国基层税收、司法、财政和军事的基本力量——胥吏阶级。

胥吏是从唐代的“役法”中演变而来的,按照役法,基层的事务是由人民轮流担任的,国家并不发给俸给,而唐中期以降,基层事务已由专任的事务员来把持,他们的收入不是来自国家,而是来自办事获得的“好处费”,而这种把持基层的事务员,也就是胥吏。它导致的结果就是所谓“官无封建、吏有封建”。

研究中国政治史,我们竟然发现,宋代其实主要有两种干部:一部分是王安石所谓无能、无为的“三门干部”,一部分就是叶适所谓胥吏式的“江湖老大式干部”,前者的代表是朱熹,后者的代表就是宋江。或曰:雅者朱子,俗者宋江,前者无为,后者胡为,而且又正是前者的无为,造就了后者的胡为。从三皇五帝到国民党,中国政治最大的弊端,就是放弃基层,并且放手让土豪劣绅、黑社会和非正式的“包税人”控制和鱼肉基层。

而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成就之一,就是深入基层,在基层与人民群众建立起了血肉联系,把土豪劣绅和黑社会掠夺的剩余夺取,一部分分给广大基层群众,一部分有组织地用于国家的发展与建设,从而一举结束了国将不国的“江湖”局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基层建设是我们的立国之基,与基层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执政之本,基层是中国政治的最大舞台,我们不去占领,土豪劣绅黑社会和会道门势力就会去占领。正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反对“三门干部”的同时,必须反对“江湖老大式”的干部作风。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以朱熹、宋江之流为戒。

而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文化成就之一,就是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特别是革了儒家精英政治、士大夫政治、封建等级政治的命,中国革命的根本目标就是平等,它所造成的,就是中国人民的真正解放,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二、发展,超越马克思的理论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等13人以“北京大学师生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开会,7月31日,会议在嘉兴南湖的航船上闭幕。

中共诞生伊始,只不过是林立于现代中国的200多个政党当中的一个,而与近代中国第一大党——中国国民党成立宣言中所倡言的“三民主义、富国强兵”理念(据1912年8月13日北京《民主报》相关报道)相比,中共一大宣言所诉诸的奋斗目标——以不懈的阶级革命最终消灭人类剥削制度,听起来似乎是太过遥远的理想。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科学和理性,并非认识活动的终结和全部,它只是真正的认识活动的开始和起点。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人类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从知识和科学理论中来,即使这些知识与科学理论是正确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空前艰苦卓绝的革命与建设斗争,使得共产党人认识到:多元矛盾并存而又互相转化的复杂世界,是不可能用一种本质化的知识来把握的,高速变革的革命和建设进程,是不能用一种静态的科学理论来描述的,十几亿人参与其中的创造活动,是不可能作为一个客观的结果,事先已经存在在那里——并为一种客观的理论所认识、预见的。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西方社会的“根本矛盾”和总体矛盾,便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但是,现代中国的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的。共产党人认为:现代中国所面临的是多元的矛盾,而只有从多元矛盾的互相依存和转化,即多元矛盾互动的基本立场出发,才可能观察中国问题。

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民主,其主体和动力便是无产阶级,是单一的阶级主体,而中国人民民主的主体却是“统一战线”,而统一战线,则是动态、互动的多元主体。

1800年,无产阶级人口已经占了欧洲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二,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欧洲的新型民主,必须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

但是,同样是1800年,无产阶级人口还占不到中国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十,而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时,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则这样指出:如果说欧洲的情况是贫富分化,那么中国的情况却是普遍的贫穷,中国的中产者,其生活程度,还赶不上欧洲的无产阶级,中国不但有世界上最严重的贫富分化,而且更有世界上最广大的穷人。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修改了旧的三民主义,这样指出:“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的新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最广大的平民的民主,中国新型民主的基本目标,是改善最广大的平民的生活条件,而这就是他所谓“民生”,他还说,离开了改善民生,所谓的民权和民族主义,都必将在中国落空。

蒋介石背叛孙中山三民主义之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血泊中重新举起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旗帜,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学说。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这样说:中国的新民主,非但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也不是简单的无产阶级的民主,而是最广大的平民和穷人的民主,因此,中国新民主的不竭的强大动力,不是资产阶级,也不是无产阶级,而是“人民大众”、“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场民主革命的主体,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或者无产阶级,而是“人民大众”的统一战线。所以我们说: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是一个“动态联合的主体”,或“多元的主体”,而不是单一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人的民主实践,超越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现代民主理论。

三、发展,超越西方道路

日本当代最杰出的思想家柄谷行人在最近的研究中,将中华帝国称为“世界帝国”,他把世界帝国的要点、要素概括为:世界帝国保持了世界货币、世界宗教、世界语言。而对中国来讲,世界宗教就是儒教、佛教、道教,世界语言就是汉文,汉文的表意系统不仅仅是在中国大陆,还涵盖了韩国、日本、朝鲜等。柄谷更认为,世界帝国诉诸的法律,应该说就是现代的“国际法”理想。因为中国周边有许多不同的国家,他们来中国进行朝贡的目的之一,当然是贸易,但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却是通过到中国朝贡,来确立自己“内部的秩序”。因为在当时,确立秩序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周边的国家,此前并不承认世界上有普遍的秩序,也就是说,不承认有国际法,于是,其内部的秩序也是靠武力来确立的,因此战争、混战和叛乱非常多,而到中国朝贡,一方面可以确立自己的统治秩序合法性,但最重要的是:使得世界存在一个“普遍秩序”的意识能够确立起来,日本虽然没有像朝鲜那样引进文官官僚体制,并且顺便通过引进文官官僚体制确立自身秩序的合法性,但是,日本引进了朱子的世界普遍秩序的观念,正是由于产生了世界普遍秩序的意识,政治结构相同,法律相同,如此才能发生。作为中心的中国和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的关系,正是建立在“世界普遍秩序”这个意识的产生之上的。

1795年,康德将中国世界观概括为“友善法权”,以区别于近代西方的“自然法权”,并提出,只有在“友善法权”的基础上,方才能够实现一个“世界宪政”,柄谷的研究,是对康德论断的阐发。

朝贡贸易体制和朝贡金融体制,体现了中国文明对于现代世界的第一次勾勒:其核心就是一个全球合作型社会的理想。即现代社会不仅仅是一个世界联系日益紧密、货币商品经济日益发达、能源和技术不断进步、文化思想日益具有自由和创造性的社会,而且是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与社会团结紧密融和在一起的社会,是一个强调尊重人类共同历史文化遗产、感恩自然的社会。

人类现代社会的第二次大转型发生在16世纪,并在19世纪达到高峰,这是由欧美国家所推动并形成了以“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体制”为核心的西方列强主宰、分割世界的强权秩序。它是对传统中国的发展模式,对天下“大一统”的和平、稳定模式的根本挑战和革命。它的基础,就是“自然法权”。

历史的真实是:16世纪以来欧洲在资源上的危机促进了新能源的采用和工业革命,其在军事和安全上的危机促进了金融革命,而一个残酷竞争型的市民社会,则推动欧洲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帝国主义体制迈进。

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竞争体制中,为了生存竞争,最重要的就是占据能量转化的核心和有利地位,就必须掌握能量转换的主动权,而这就需要一个高效的组织系统,这个组织系统能够把有用的、可利用的能量抓在自己手里,同时把转换中产生的无用的熵彻底排除到自己的系统之外。而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围绕着这个目的被组织起来的,就是把优质的资本、人力和资源抓在自己手里,把贫困、污染和老弱病残孤排斥在系统之外,而这也就是当今世界不平等的根源。

今天,欧洲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所谓“回到康德”,首先就是必须重新思考康德所提出的“友善法权”的意义,并且考虑如何在这种“友善法权”的基础上,去重建欧亚大陆之间被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切断的有机联系。

当然,欧洲的这种转变引起了霸权主义国家的极大不满,美国著名鹰派人物卡根(robert kagan)最近指出:“欧洲人发明了强权政治,但是,现在却相信基于良好愿望的理想主义,可见欧洲正在背叛欧洲的传统,今天的欧洲已经沦为不分是非、不分敌我的软弱势力。”中国与美国的保守主义者之根本不同是发展理念的不同,这就是我们主张和平、合作谋发展,而美国国内的保守派却依然把当今世界理解为“美国的战利品”,不肯放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历来就有“华夏不治夷狄”的优良传统,中国从来没有想去改变美国,今天中国的发展与奋斗,与其说是要改变美国,不如说是要改造自己,即通过改变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去超越现代世界旷日持久的不合理、不公正的局面,从经济上说,这就是要摆脱发展中国家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谋生存的“卖血”之路,走上依靠技术、资本和创新谋发展的健康之路,从社会上说,就是发展要以民生为本,惠及全中国、全世界的普通劳动者,从文化上说,就是重建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的自信与自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道路篇二

;

思想就是力量。科学的思想在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人们生活的物质世界。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孕育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道路,孕育了今天正蓬勃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这条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呢?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就能对中国道路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毛泽东同志,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诞辰100周年时,出版了八卷本的《毛泽东文集》,开卷篇是1921年元旦期间他在新民学会的两次发言。

穿越时空隧道,这篇文献为我们还原了这样的场景:

1921年新年的长沙,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十几个年轻的知识分子,来到潮宗街文化书社,召开新民学会长沙学员新年大会。会议是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房子里召开的,但讨论的话题却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和目的。

28岁的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两次发言。他说:我赞成用俄国式的革命道路。他比较了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方法,认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毛泽东同志只是那个年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一个代表。在当时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走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毛泽东同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毛泽东同志用形象的10个字,概括了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苦涩历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日益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危亡,民不聊生。救国寻路,民族复兴,就成为近代中国的基本政治主题。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为此进行了不懈探索,做过各种尝试。

洋务派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中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当然值得称道,但试图在不变更大清王朝封建皇权的前提下走强国之路,结果只能是失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登上政治舞台,试图“跪着造反”,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式的资本主义,结果同样是失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拉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妥协和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依赖性,不能和不敢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中国仍然在黑暗中徘徊。

就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黑暗中苦苦求索时,1917年,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劳农政府,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学说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它像一缕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暗夜中国的前程。

于是,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下,走俄国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国一批先进青年最终的选择。

历史常常是这样,在看似山穷水尽时为人们展现出一线生机。91年前那个夏天的晚上,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等13个年轻人,在上海秘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新的革命实践、民族复兴道路的新探索由此开始。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马克思成为了先进的中国人最感兴趣的外国人。他的理论成为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追求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幸福的旗帜。在中国道路的每一段历程上,人们都可以看到这面飘扬的旗帜。

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

探讨中国道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只是在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后,才有了一个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中华民族复兴的新道路也是从这里起步的。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动力和方法也就找到了。中国道路如果说是一幅蓝图的话,马克思主义就是描绘这个蓝图的一个底本。马克思主义是认识、理解和开启中国道路的一把钥匙。

中国人就这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然而,信仰不等于实践,实践也不等于成功。当中国共产党人拿着这个理论武器去改造中国社会的时候,却发现如何运用它与此前选择它一样艰难。

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分散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广泛存在,又遭受着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中国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有着巨大的差别。

最初,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基本照搬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俄国革命的经验,把主要力量放在了城市,发动城市工人罢工。但是,1923年的“二七”惨案,使工人运动陷入了低潮。

中国共产党转而与国民党合作,建立工人阶级和民主力量的联合战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的风暴。然而,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大批共产党人被杀害,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人终于认识到了“枪杆子”的重要,开始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但当时党内的一些领导人继续推行以“城市中心论”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各路起义军在攻打大城市的过程中接连失败。

第一个发现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新理论的,是毛泽东同志。

为了回答和解决严酷环境中一个又一个的紧迫问题,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又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著作。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明确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样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

这是一个伟大创造。不论是从国际共运的理论看,还是从实践来看都是史无前例的。共产国际的一切文献,在讲到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夺取政权时,都是同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从当时已有的实践来看,国际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是以巴黎为中心,通过城市起义取得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也首先是从城市工人和士兵的武装起义开始的。

创造新的理论不容易,让人们接受新的理论更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实践的检验。共产国际领导人当时就认为,中国革命就要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城市里组织工人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他们觉得中国共产党跑到山沟沟里去搞武装割据,站不住脚,是注定要失败的。受共产国际的这种影响,当时党内有许多人认为,搞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是走不通的。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再次犯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对抗中遭到严重失败,丢失了几乎所有的根据地,并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次失败的教训是惨痛的,中国共产党人由此也重新认识到了毛泽东同志和他的理论的正确。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写出了《〈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目的、步骤、领导阶级、依靠力量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得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更加成熟、清晰、可行。正是依靠这一理论,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建立起了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人民军队、一个团结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并依靠这“三大法宝”,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理论引领着实践,实践又推动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和创新发展则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彼岸的独特道路。坚持与发展,在毛泽东同志的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毛泽东同志多次说过,《共产党宣言》他反复地读,读了至少上百遍。每一次读都有新的体会,新的收获。他从长期的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中国革命必须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但同时又必须坚决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照抄照搬。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特别是在艰难曲折中的砥砺奋进,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成为全党的共识。这就是:一方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一点毫不动摇;同时,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在文章开头毛泽东同志提出一个重要命题:“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认为:不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对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都不能够“一味盲目执行”,中国革命必须从中国的实情出发,“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以这篇著作的基本理念为基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是中国的一个历史典故。毛泽东同志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实事求是,就是不迷信任何教条,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这一思想方法提出后,在党内取得共识,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摆脱教条、解放思想的最根本的思想方法。此后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理论创新都源于这一思想方法。它至今仍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理解中国道路最关键的一个概念。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这里所说的“奠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奠定了制度基础,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二是奠定了物质基础,初步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在国防尖端科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是确定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第三点尤为重要。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活的灵魂,已经深深地溶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了中国人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准则和方法。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革命胜利前所预言的,建设的道路更长,更艰苦。为了找到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了大量艰辛的探索。这一探索取得了很多重要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等,至今仍让人感受到那一代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创造才华。然而,后来这一探索却出现严重错误。特别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些错误理论指导下发生的“文化大革命”,更使中国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内乱,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大挫折。

1978年,中国道路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

这篇著名的讲话,后来被誉为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就是从这时起,中国开启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标志的伟大历程。

今天再来看这篇文献,它最重要的作用是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大胆地思考问题,大胆地进行改革尝试。

在当时的中国,最需要重新思考和探索的是什么呢?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根据马克思的描述,社会主义是个美好的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搞了二十几年,人民生活还是很贫困。这就说明我们过去的做法是有缺陷的。这首先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偏差,同时在怎样搞社会主义的方法上也有不对头的地方。

“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

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要搞的是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比资本主义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他还认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前进方向,但并没有对怎样搞社会主义提供现成的具体答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根据现在的实际,从时代条件和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照搬书本和别国的经验从来是不能成功的,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从此有了一个自信而响亮的名字。

沿着这样一条道路我们首先应该做些什么呢?当时的中国最具体、最严峻的实际,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穷”,也就是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因此,邓小平同志的思考首先从这里破题。

翻阅1980年4至5月间邓小平同志的多次谈话,围绕的是同一个主题:社会主義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后来,这些谈话就以这句话为标题集纳为一篇文章,收入《邓小平文选》。

新的实践总能带来新的认识,新的惊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首先在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有更多的经营管理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有的农村一年翻了身,有的两年翻身,迅速摆脱贫困状态。

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的同时,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设计,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建设也“杀出一条血路”,在利用境外资金和技术加快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一些地方,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出现,使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打开了一个缺口,原有的国营企业也开始放权让利,进行承包经营等多方面的改革。

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实践,使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改革开放试验的成功,加深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道路,对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

我们找到了一条路子。但正当我们加快改革步伐,朝着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时,中国道路却受到了来自另一方面的干扰和冲击。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上出现了空前的思想活跃局面。但在纠正“左”的错误倾向时,也出现了右的倾向。社会上极少数人片面夸大党在历史上的失误,散布种种怀疑或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言论。邓小平同志认为必须对这种思潮进行反击,否则,人们没有统一的理想、信念,中国社会就可能再次陷入混乱。

为了保证我们的目标和步骤不受干扰和冲击,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即: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此后,邓小平同志反复论述和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道理。特别是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他多次谈到:四项基本原则,我们绝不会放弃。没有这“四个坚持”,特别是党的领导,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会出问题。出问题就不是小问题。如果走东欧这条路,中国就完了。

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在这一历史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在这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的理论和他领导开辟的道路被高度概括为三句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后来,我们进一步把它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内容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路线。这也成为了中国道路最基本的内涵。

邓小平同志留给后人的最后一篇重要文献,是1992年他视察南方的谈话。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集中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围绕这一本质,他为改革开放实践划定了一个尺度、方向和标准,即:判断一项政策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出发,邓小平同志对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的认识问题进行了回答,进而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改革的进程。

南方谈话是对改革开放10多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邓小平理论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在历史的关口处,邓小平同志以他的胆识、睿智和远见、阅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作出了明确而深刻的回答,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全党和全国人民更加清楚地看到,只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国家民族才有希望,才有前途,别的道路都是死路。

南方谈话,包括邓小平同志的其他著作,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都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结合中国的实际而提出来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因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的确,社会在飞快地发展。20世纪的最后10年,世界正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使得整个世界充满了变数。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何顺时应变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摘自6月26日《人民日报》。由于文章篇幅较长,本刊分两次登出)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道路篇三

;

摘要:中国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跨越,正在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道路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是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是一条立足国情的道路,是一条开放包容的道路,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是一条历尽艰辛,曲折向前的探索之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是一条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道路;本质属性;理论特色

doi:10.15938/.2016.04.012

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中国道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90余年的奋斗历程,为了探索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坚定,始终如一,百折不挠,终于找到了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和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

一、独立自主: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

1.中国革命: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习近平指出:“中国革命的道路来之不易,……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给处在迷茫中的中国人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指出:“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感召和影响下,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暴力革命这条俄国式的民族解放的道路。但是,在进行武装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上照搬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和俄国“城市中心论”理论。“八七会议”做出武装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决定。但是,我们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都先后失败了,这一系列的失败说明“城市中心论”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1928—1930年间,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建设实践的基础之上,深入调查,潜心研究,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来阐述论证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道路“不是先占城市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也是实现民族解放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2.社会主义建设: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

二、立足国情:始终坚持走与实际相结合的路

1.革命道路:立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国情是一个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一个社会最大的国情,就是这个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种畸形的社会形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面找不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字眼,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列宁曾经分别使用过“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概念。1912年,列宁曾经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提到:“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的、半封建的国家。”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指出,世界上的国家,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国家以外,还有中国,波斯、土耳其“这三个所谓半殖民地”国家。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指出:半殖民地“它们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金融和外交方面的依附关系的罗网缠绕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是在1922年召开的党的二大,并依据中国社会的性质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尽管如此,在中共“二大”以后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分歧却依然存在,并且影响到对中国革命发展方向的认识。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实质上是要取消民主民族革命,王明的“一次革命论”实际上是要超越民族民主革命阶段。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六大”仍然认定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但是,党的六大以后,由于党内认识的分歧对中国社会的性质的认识又产生了争议。毛泽东始终坚持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他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毛泽东认为,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清政府的统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没有区别,依然是对内镇压、对外投降,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既不是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也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而是分“两步走”。在这两步走的时候都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毛泽东准确把握住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认识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系列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2.建设道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但是,事实恰好与此相反,社会主义首先是在那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基础上,也就是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上首先建立起来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对发展的阶段必须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否则,就要走彎路、受挫折。建国前30年,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之所以遭受挫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清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面临着一个重新认识国情、重新定位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的问题。1980年,邓小平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党的正式决议中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再一次重申“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式形成。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方针,全面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座理论大厦,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立足点,成为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成为反对“左”和右的倾向的有力理论武器。

三、开放包容:始终坚持走争取支持帮助的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一切力量对革命的支持

毛泽东曾经形象地把中国社会的结构比作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这两头一头是工人阶级、一头是统治阶级,中间是农民阶级。由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数量的限制,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其它阶级对革命的支持,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为了争取一切革命力量的支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就是争取一切力量支持革命的重要方法,统一战线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敌人是强大而凶猛的。同时,“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敌人的强大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组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孤立和打击敌人。在对待中国资产阶级的问题上,毛泽东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同盟者。革命的统一战线,一个是工农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基础;而另一个就是无产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参加统一战线,成为无产阶级联合的力量。除此之外,在党内善于团结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也是争取革命力量的一种形式。毛泽东指出:“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我们当中还有犯过很大错误的人,不要嫌弃这些人,要准备和他们一道工作。”毛泽东关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包括那些反对过我们并且已经证明是反对错了的人”的思想,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宽广胸襟,汇集了革命的正能量。

2.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进入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就有一个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的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又一个课题。对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毛泽东指出:“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在这里,毛泽东认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因素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内的,一个是国际的,两个积极因素都要利用起来。而对于调动积极因素的作用,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此之外,毛泽东还讲到了争取外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问题。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专门论述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就是对外学习和借鉴的问题。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中毛泽东系统的提出了“敢不敢学”、“向谁学”、“怎样学”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拓展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思路,实际上吹响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号角。但是,在建国前30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国内极“左”思潮的影响,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实际上还是处于“封闭或者是半封闭的状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邓小平高瞻远瞩,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沿边开放、沿江开放和内陆开放,对外开放的步伐一天天加快,开放的层次一步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成效日益显著。党的十三大把对外开放作为“一个基本点”写进党的基本路线,标志着对外开放成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改革初期两项最鲜明的政策。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实行长期的全面的对外开放,这是促进中国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道路篇四

;

摘 要:中国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而开辟的独创性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然而,这条革命道路的形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同党内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关键词:中国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错误思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具体运用到中国实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同“城市中心论”、“革命悲观论”等各种错误思潮进行坚决的斗争,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那就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中国共产党就是依靠这条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

1840年英国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接着,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接踵而来,强迫腐朽的清政府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1915年,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高举自由民主的大旗,对长期封闭的中国人民进行了启蒙教育。自此,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等各种思想和思潮涌进中国。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走俄国人的路”,成为中国先进青年的救国口号。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青年运动,唤醒了广大的中国人民。从此,中国的先进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结合到工人运动中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以解放全国各族人民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己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努力探索了中国革命道路。1921年党的一大纲领明确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1]可见,党主张走俄国人的路,但未能提出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革命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反而提出了脱离实际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错误纲领。1922年召开的党的“二大”全面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明确提出:“党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之后,党总结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尤其是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引发的“二·七”惨案的深刻教训,使党开始意识到要抗衡武装到牙齿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反动军阀武装),就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1923年党召开了三大,根据共产国际的建议提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号召,并开始改造国民党建立国共党内合作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党通过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革命武装——国民革命军。从1926年开始,党积极推动北伐战争,并在战斗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正当北伐战争节节取得胜利,几乎解放半个中国的形势下,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失败。自此,国共第一次合作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革命处于低潮。这次血和泪的教训让共产党坚定了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意志和决心。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发起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迈出了第一步。 1927年8月7日,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八七会议”批判并且改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进行土地革命以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著名论断——“枪杆子里出政权”。[2]尽管此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但是党的工作重心并没有因此由城市转移到农村,而且在反“右”倾时忽视了“左”倾情绪的滋生,为后来的 “左”倾盲动主义埋下了伏笔。

尽管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就开始逐渐重视起武装斗争和武装农民。但是,党在这个时期并没有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因为其他地区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显示出城市都是他们革命的重心。第二是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可以让共产党在大中型城市进行活动时有机会充实自己的力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当时的共产党属于建立初期,并不能认识到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还没有意识到他们领导的实际上是以农民为主力的武装斗争,所以共产党也就不会在这时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攻占长沙的秋收起义也失败了。秋收起义失败后,他毅然决然的率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开始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的革命重心也开始由城市转移向农村。中国革命道路的内涵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选择在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因为井冈山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是它属于湖南,江西两省的交界地区,远离大城市,而且有着许多树林,有许多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形,这是开辟根据地的先决条件。其次,井冈山地理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党员队伍在生活上可以自给自足,不给当地的百姓增添负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一支属于党领导的农民武装在井冈山上,可以为创建革命根据地、探索革命新道路提供有力的武装支持。

二、中国革命道路是在与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的

大革命失败以后,党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开始自己掌握军队并开展武装斗争。但是,在展开武装斗争的问题上由于长期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城市中心论依然干扰着党中央的决定。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为了克服“城市中心论”所带来的不利,历经了许多年残酷曲折的斗争。党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由于长期受共产国际的影响,党领导的斗争大多以攻占城市为目标,“城市中心论”在党内流毒甚广。所谓城市中心论,也就是瞿秋白说的“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形式。这一理论被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中国可以畅行无阻。事实证明,城市中心论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行的。由于当时党内还存在着许多错误地信奉“城市中心论”的教条主义者,加上共产国际从一开始就对毛泽东在农村发展革命根据地的问题上持否定态度,受此影响,我们党内的一部分领导人更是错误地以为,“农民占党的组织成分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是我党的绝大危机”!共产国际这种对待我国的错误的态度,使中国共产党没能真正了解中国国情,严重妨碍了对适合我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探索。

因为对实际情况缺乏理性的认识,“不断革命论”也对我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有着严重的干扰。瞿秋白把土地革命当作了第一任务,但同时却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想要依靠城市的工人阶级来推翻资产阶级。在这“不断革命论”的影響之下,党只能继续错误的坚持“城市中心论”。尽管当时在毛泽东等人的努力下党的农村方面的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瞿秋白等党的领导者依然错误地坚持“城市中心论”,忽视甚至无视农村的重要性,这严重干扰了党对正确革命道路的探索。1928年,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在中共六大上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会议上明确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在六大以后,党中央依旧把城市作为革命重心。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决议中反对以农村包围城市,以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李立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都到了大决战的前夜,主张在革命工作中不需要再积聚和准备革命力量,可以直接举行全国性的武装暴动,在革命道路问题上,坚持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模式。

在李立三占据党内领导地位的时期,毛泽东并没有执行中央攻打南昌的命令。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反对“左”倾错误的同时,也对党内的右倾悲观思想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针对党内的消极思想,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批判了怀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右倾思想,文中系统地指出中国现阶段社会的各种尖锐矛盾。

1930年9月24日至28日,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政治状况和党的总任务议决案》。全会纠正了李立三对于中国革命形势的极“左”估计,但“城市中心论”在党内依然很有市场。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坚持攻占大中城市,并鼓吹要同国民党反动派打正面战争。这也直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在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革命实践中,共产党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不断被丰富和发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更多被应用于人民战争当中,并产生了强大的正面效应。这一时期,我国北方许多大城市和交通枢纽为日军所攻占。在此情况下,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写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等文章。毛泽东在这些文章中系统地阐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性,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攻占大中型城市的任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我党即将取得胜利的形势下召开,并且宣布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理论的正确性再次于革命实践中得到验证。

三、中国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发展出适合中国国情新的理论观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思考、总结提炼出来的,既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脉络,又饱含着中国特色的文化基因,因此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和与时俱进的活力。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提出的暴力革命学说也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共产党宣言》中说到:“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是一种普遍规律,但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时,具体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究竟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武装斗争,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并没有详细的表述,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却凭借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并将武装斗争和农民革命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将旧时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改造成新式的工农联合武装斗争,成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极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党取得了革命最后的胜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中国革命有着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发展规律,这种独有的发展规律源于自己独特的国情,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建立显示了我党对中国独特国情的精准把握,并且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其他地区的人民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了集体的勇气和智慧,对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和艰苦探索,在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同时,也留给后人以启示与反思。脱离实际,就会看不清真实情况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就会给国家的革命事业带来损失。我们还不能仅根据已有的经验行事,要把实际与经验相结合,理性科学的探索适合本国的道路。只有在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加以改造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在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上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参考文献: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道路篇五

;

摘要:本文从探讨硬力量和软力量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入手,分析中国软力量发展的结构性缺陷,指出这种力量失衡与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产生的相关性;进而根据中国国情和其他大国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发展软力量的战略设想和目标定位。

关键词:中国;和平发展;软力量

作者简介:黄仁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胡 键,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020)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全新的强国之路。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在于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的迅速提升,更在于文化竞争力、制度创新力和观念影响力构成的软力量的提升。中国在有形的硬力量迅速发展的同时,软力量不足却成为突出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处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之下,软力量问题比其他大国更为紧迫。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其软力量建设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因而更多地依赖于内生的创新力量,需要更深刻的历史自觉性。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软力量发展规律的结合上,来探讨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中软力量建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硬力量与软力量的相互关系

综合国力由硬力量和软力量构成。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硬力量对综合国力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几乎都是由经济、军事实力为主体的硬力量的优势来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深刻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展和世界力量结构的急速变革,文化、观念、制度等因素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突出,成为新的大国力量来源之一。换言之,一国的强大已经不能仅仅以硬力量作为判断标准,软力量对于后起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全面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标意义。

“软力量”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全球力量结构中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当时,在关于美国“衰落论”的辩论中,保罗·肯尼迪认为,美国正在重蹈历史上霸权国的覆辙,已经被过度的军事扩张耗尽了精力,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了。但是,约瑟夫·奈却认为美国的力量并没有衰落,美国力量的本质和构成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冷战结束,约瑟夫·奈进一步认为,国际政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世界权力的变革”和“权力性质的变化”。过去,对一个大国的考验是其在战争中的实力,然而当代的实力界定不再片面强调军事力量,技术、教育、文化乃至制度等因素在国际权力中正变得日益重要。

硬力量和软力量之间并没有明显界线。首先,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约瑟夫-奈认为,二者之间只是行为性质、权力有形性等程度差别。硬权力是改变他者所作所为的命令性权力,一般依赖于强制和引诱来获得;而软权力则是塑造他者期望的同化能力,一般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或控制政治议程等使其他国家无法实现目标来获得。约瑟夫·奈还指出,命令性权力有时也用于创建制度,然后成为合法性力量;而政治合法性权力并不直接表现为硬力量,而是直接表现为软力量。其次,二者往往互为载体、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例如,军事力量作为一种硬力量,不只是武器装备技术系统,还必须包含军事战略和军事组织系统,甚至包括凝聚战斗力的文化认同,这些软力量直接决定着硬力量的效率和功能。又如,文化艺术作为典型的软力量,在信息时代越来越依赖高科技传播技术系统,后者作为技术和材料的高端优势正是硬力量的象征。

然而,硬力量和软力量有各自的核心特征和指标体系。这里讨论的软力量主要是指政治力、社会力和文化力。政治、社会、文化的国力构成是有别于有形物质力量的无形观念力量。所谓“政治能力”是指国家解决冲突的能力,体现在制度与合法性上。社会能力主要是指社会的和谐程度,即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协调。文化力则主要是指文化的对内认同力和对外投射力。政治力、社会力、文化力的内涵都体现着人、社会与国家的素质。建设软力量的关键是人的素质。具体而言,建设国家的政治力,就是提高人的政治素质,以提高国家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和巩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建设国家的社会力,就是提高社会成员的社会协调能力,以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建设国家的文化力,就是提高国民的文化认同,以增强国家的文化投射能力。

硬力量是软力量的物质支撑,软力量则是硬力量的精神升华。在综合国力提升的过程中,同样遵循着硬力量决定软力量、软力量反作用于硬力量的规律。尽管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其他大国崛起的模式不同,但在硬力量与软力量的发展秩序上基本相似。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均gdp不到200美元,按世界银行人均每天消费不到1美元为绝对贫困的标准,中国的赤贫人口数在1981年是6.34亿。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几乎没有资源投放到软力量建设,不得不把经济建设特别是物质财富增加作为国家的第一任务。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硬力量特别是经济总量得到空前提升。从经济总量来看,按照现行市场汇率计算,中国gdp总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经济总量2006年首次超过20万亿人民币,列美国和欧盟之后,居世界第3位。高盛公司全球经济研究部的《成长与发展:通向2050年之路》一书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可能在2008年超过德国,在2015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即使增长率降到7%,中国经济总量仍将在2050年赶上美国。

相对于硬力量迅猛发展,中国软力量的数量和质量都显得极不相称,甚至束缚着硬力量的进一步提升。从全球竞争力排位看,中国的许多主要产品的产量和出口规模都已名列前茅,但在信息、法制、管理、市场自由度、创新能力等软力量指标方面,中国基本上排列在平均水平之下,有些指标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种硬力量和软力量极不平衡的综合国力结构表明,发展软力量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由于中国硬力量的溢出效应,软力量的缺乏就不只是限于中国内部的社会和谐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问题。

硬力量是走向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并不是现代化本身。软力量是人的素质的核心,标志着人的现代化水平。综合国力构成要素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这恰恰是区分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当硬力量达到一定程度,国家摆脱物质匮乏、人民摆脱贫困,这时硬力量对国家发展的作用逐渐下降,社会和谐、制度完善、文化发展等软力量的作用逐步上升。换言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软力量将成为决定中国能否和平发展的主要条件。

二、中国力量结构缺陷与“中国威胁论”

序的负面冲击,进而扭曲中国的国际形象,达到阻滞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的。因此,要消除和厘清“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就不能不正视中国的国力结构特别是软力量的严重不足。

中国的和平崛起首先表现为以经济总量为核心要素的硬力量崛起,这是海内外公认的基本事实。经过25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经济总量数倍翻番,使中国在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排列中迅速提升,从1980年代初的30位提升到2006年的第4位。而且这种超常规上升速度有利于中国缩短与美国和日本这两个超级经济大国的距离。在2000年,中国经济总量还是美国的1/10,而2006年已经是美国的1/6。中国经济在宏观层面与美国的相互依存达到或接近美国与西方盟国的紧密程度,而且在微观层面也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海外企业并购和战略联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威胁论”接踵而至。例如,中海油集团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的股份遭遇美国国会的强大阻击。以至功败垂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称,今天的中国比1980年代的日本更有威胁力。美国全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布朗在一份调查报告中也宣称,在粮食、肉类、钢铁、石油和煤炭等5种主要产品的消费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增长所带动的硬力量上升,导致了“中国威胁论”的一波又一波浪潮。

“中国威胁论”时起时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国际势力的蓄意炒作以外,还可以从中国自身的力量结构上找到原因。中国的综合国力结构存在着两个基本的不平衡性:一是硬力量的“量大质不高”;二是软力量的“量小质更弱”。这种力量结构的畸形,使中国力量的某些部分增长超出了国际社会的承受能力;而其他部分力量(尤其是软力量)的滞后又使中国力量的增长难以得到国际舆论更多的正面认同。

中国增长最快的商品进出口就表现出“量大质不高”的典型特征。2001年中国的外贸总额是5100亿美元,2006年达到1.7万亿美元,平均年增长25%左右。1978~2001年的外贸年均增速为14~15%左右,加入wto之后提高了10%;中国成为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之一,同时又是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外贸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的粗放投入,增长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基础比较脆弱。贸易规模大,但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单纯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外贸的“软肋”。依赖大量低端产品出口支撑的出口竞争力近年来出现不升反降的趋势。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排在印度(第43位)之后,居第54位,比上年度下降了6位。由此必然产生两方面的冲击:一是中国的低价商品对发达经济和发展中经济同时产生市场冲击;二是低成本的商品依赖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而对国际原材料价格体系产生冲击。在两大冲击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威胁论”就有了新的生成条件。硬力量的缺陷就转化为软力量的受攻击。

中国的国际文化竞争力则更明显地反映了软力量“量小质弱”的典型特征。自加入wto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巨额文化贸易逆差,即所谓“文化人超”或“文化赤字”。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书籍和影视的版权贸易逆差都在10倍以上,最高时超过了15倍。2004年中国向美国输出了14种版权,而从美国引进的版权达4068种。俄罗斯艺术团体一年在中国演出将近100场,而我国艺术团体同年在俄罗斯演出不足10场。这种差距近几年来逐年扩大。文化贸易逆差反映的是中国与西方大国文化力失衡的现实,表明中国文化竞争力的弱势地位。尽管中国拥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和文化资源,以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文化工作者,但中国文化竞争力处于较弱的态势仍将是一个长期现象。中国作为,“文化资源大国”不等于是“文化产业强国”,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却是严重的“文化贸易入超国”,这种悖论集中体现了中国国力结构的畸形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有形商品竞争力的桎梏。新产品创意不足、品牌效应微弱、人文内涵肤浅成为中国商品相当普遍的通病,甚至依赖盗版和复制来维持商品市场竞争力,足以证明软力量发展滞后已经殃及硬力量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教育贸易逆差巨大也反映着同样的结构性缺陷。中国每年的教育贸易逆差高达20亿美元以上,而且还在逐年扩大。一方面是教育投入资源不足,一方面是教育资源大量外流;一方面是国内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失调,一方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不强。这种现象同样成为中国软硬力量严重失衡的指征。换言之,“教育资源大国”同样不等于“教育强国”,“人口大国”不等于“人力资源强国”,这些不等式恰恰来自于中国国力结构的缺陷。

中国软力量的结构缺陷还在于制度建设进程与经济发展速度难以同步。特别应认识到,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迅速发育并走向完整的体系建设阶段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初始性和渐进性,目前还难以得到国际舆论的充分理解和肯定,这是中国软力量发展在国际社会中受到种种压力的重要原因。这种历史阶段性的特征需要时间和实践来加以证明。今天的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其历史积淀相当深厚,至今仍保持着相当大的惯性力量。中国的现代民主文化与传统专制文化的此消彼长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对改变这种制约力量的长期性和艰难性认识不足,也是影响中国软力量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始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往往寓于经济体制改革之中。这种改革模式的特殊性使政治体制改革迄今为止仍在局部、基层内展开。在某种程度上,这是造成中国力量结构不平衡发展、中国国际形象扭曲的内在原因。

然而,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全局的、整体的改革发展阶段的条件正在成熟。其中三个要素不可忽视:一是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触及到权利、资源和利益分配的核心部分,所谓“改革攻坚阶段”可以理解为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兼顾的阶段转变。二是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内在的根本变化,一个流动的、开放的、和谐的社会结构要求更加广泛、深入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更加自觉、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三是中国正在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和“利益攸关方”,广泛参与国际机制建设和国际政治民主化进程,必然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述三个要素在1980年至2000年间基本不具备或者不同时具备,而在最近5年的时间里,三者同步发展的趋向逐渐明显。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主要构成的中国软力量,有可能而且必须取得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相匹配的平衡发展。从这一点上看,中国软力量和硬力量的平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道路篇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古人如此,今人亦然,吾亦如此。“有梦想就有希望”。这句话教育我们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希望,我们要为梦想而努力、奋斗。正如“不经历饥渴,如何能体会到清水的甘甜”所说的。

我的中国梦来自于他,是他让我的中国梦得于继续坚持下去。鲁迅弃医从文,再危机沉沦时,大声的“呐喊”,唤醒了人们,守住了希望,铸就了梦想。而我希望在雁尾默默的守护着最后撤离的大雁,希望是唤醒迷失梦想的人得清醒剂。因为梦想在,希望在;国魂在,人民在,家就在!

假使鲁迅先生没有弃医从文、没有呐喊人们、没有付出,那么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

还记得断臂钢琴王子刘伟吗?命运对他是如此残酷!他在10岁时因电击失去双臂,可他偏偏爱上了专门为手设计的乐器——钢琴!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刘伟,用他的信念与坚持做到了!他用脚趾,弹奏出了人间最美的音乐。听到刘伟演奏的动听的钢琴曲,你的心中是否也会震撼与感动?刘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努力,梦想就会实现!刘伟,他让我的中国梦更加坚定。

梦想让刘伟成为一个不一样的音乐家,也让他成为一代伟人,更让他成为祖国的希望。

同样具有中国梦的,还有唐太宗。当玄武门事变后,他说:“吾登基后,一定要还万民一个政治清明、世态平和的盛世,一定要使朝政充斥着虚心纳谏的风气。”他就是唐太宗,他的这段话代表了他的中国梦,最终也实现了。他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图景,他的功绩被写进了《贞观政要》和被誉为“二十四史之一”的旧唐书与新唐书中。唐太宗让我的中国梦看到了希望。

我的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也是我的梦。我的中国梦就是:努力学习,在有生之年,争取为国家的某个领域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使中国走向国家统一、繁荣富强、国民具有高度环保意识的世界强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自己的努力,共同构筑梦想,让梦想照耀中国,闪亮世界,也让自己的梦想之花绽放,开始努力吧!放飞我们的梦想,一起加油!

中国道路篇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也要跟上,一座城市的交通会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中国最长的城市道路是在哪里呢,由百分网小编来告诉你!

经十路的道路及环境建设工程是济南市实施“东拓”、“西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省市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济南市“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战略目标的重点工程,也是城区建设的示范工程。通过经十路的升级改造,提升老城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为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在济南的顺利举行提供了保障。

,东起济南章丘 双山街道与 普集镇交界处,西经 历山路、穿 津浦铁路至 段店桥再到济南长清区陈庄路口,全程长达90公里,中段(历山路至 纬十二路)系市区内环路南段。

1941年新辟广场东沟至营市街路基,宽16米。1949年后,经多次向东延伸、加宽和铺装路面,并把营市街至段店桥路段并入形成该路。1972年起展宽段店桥至纬十二路路段,1973年展宽纬十二路至胜利大街路段,1977~1978年展宽 胜利大街至历山路路段,1984年展宽历山路至省团校路段。段店桥至营市街路幅宽35米,其中车行道23~30米,两侧人行道各2.5~6米(铺装3米);营市街至济王公路路幅宽50米,其中快车道15米,两侧绿隔带各2米,慢车道各7.5米,人行道各8米(铺装2~3米)。历山路口以东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人行道为2∶8灰土基础15厘米,水泥砂浆3厘米,上铺水泥花砖。历山路口至营市街路面快车道为沥青混凝土路;人行道铺水泥花砖。营市街至段店桥(除立交道外)路面是沥青混凝土路;人行道与历山路口至营市街路段相同,仅铺至立交道东口。工程于1984年底全部竣工,总投资695.35万元。

统筹城市协调发展,强化和提高规划与设计的理念与水平,是经十路道路及环境建设工程的最大特点之一。有关部门聘请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中规院等知名院校,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专业部门的知名专家,进行了城市设计、区域性交通咨询与规划,以及环境设计、绿化设计、市政设计和管线综合设计等。其次,该工程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具有分段多功能的城市主干道,交通功能与城市景观功能并重,是城市客流及机动车交通流的重要走廊,所以经十路建设的总目标为,强调综合功能的发挥,创造宜人、畅达的交通空间。

在综合诊断交通状况、高标准搞好交通规划方面,济南市结合交通服务功能和用地功能,按照行人交通、公共交通、小汽车交通、自行车交通的顺序,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全面实施公交优先,设置了公交专用道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使公交车平均车速由原来的13至15公里/小时提高到现在的20公里/小时以上。通过交叉口渠化设计、增加车道数、设置调头车道、邻街出入口右进右出、禁止左进左出、整合邻街出入口等措施,有效提高了交通的效率和效益。brt-2快速公交已于2008年9月开始在经十路运行。

以人为本,构建舒适宜人的空间,充分考虑自行车、行人的交通特点,采取了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快慢之间的分离,有效提高了慢行系统的安全度、舒适度,提高了慢行之间的互容性,并节约了土地资源。停车设施设计为路外和路内两种方式,路内在慢车道外侧设置了一条沿线停车带,全线路内停车位约3000个,一度停车,功能兼容。

坚持“三高”方针,遵循价值工程理论,高标准进行道路设计。路面结构按i级城市主干道标准进行设计,快车道72厘米的结构层厚度,与面层 sma新材料相匹配,确保了道路结构的强度要求和行车舒适度,解决了全市长期以来因道路结构强度偏低而造成的整体寿命下降问题。而路口处路面基层采用沥青稳定大碎石新材料,施工速度快、性能好。

同时,设计施工单位注意因地制宜,尽可能扩大绿量、丰富景观。根据东段、中段的不同情况,东段设计依山就势,以突出植物景观,实现生态效益为目标,使绿化与周围山体完美融合;中段红线外增加了行道树,形成林荫大道,尽可能增加节点绿化,乔灌结合, 黄山栾、 法桐、 国槐分段变化,并通过沿街单位的透气墙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绿量充足。燕山立交桥下的健身广场,依桥而建,因山得名,人在林中走、车在树梢飞,曲径、小桥、绿林、流水与健身器材、服务设施浑然天成,匠心独具。

中国道路篇八

;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道路,就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它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独创的”,它是一条植根于中国大地、由党和人民共同选择、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道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道路发轫于中国先进分子的不懈探索。鸦片战争后,中国落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无数仁人志士为拯救和发展中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一再见证,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西方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行不通。

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最终夺取了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在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扫清了障碍,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造性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崭新课题。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尽管其中经历艰辛坎坷,但我们党取得的积极成果极其宝贵,为中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中国道路开创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要命题,着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际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由来和本质属性,揭示了中国道路厚重的历史底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理论创新。

历史表明,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一次次历史关口做出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道路是现实发展的正确选择

中国道路是一条能够引领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35年保持年均增长9.8%,2010年我國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是没有过的。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不仅取得了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综合国力基础,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而且发展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些实践成果,有效验证了中国道路的本质和优势。

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关键在于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道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规定了中国道路的根本方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了道路的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道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根据我国国情创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中国道路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中国道路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

三、中国道路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应该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决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制度模式。

中国道路既没有照搬西方模式,也没有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使命,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中国道路作文(大全九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2023年道路作文字 成长的道路作文通用(十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道路作文字成长的道路

    2023年人生道路作文 成功的道路作文实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

    音乐课检讨书字汇总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音乐课检讨书实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音乐课检讨书篇一你

    2023年道路作文字优质(七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最新植物日记字 植物日记怎么画优秀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最新植物日记字汇总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植物日记

    2023年六年级作文我的心愿 六年级作文难忘的小学生活通用(八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

    最新六年级作文题目6篇(优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