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模板5篇)

时间:2024-09-21 作者:笔尘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篇一

“小孩子吃鸡爪,字会写的很难看的”每次看到桌子上有鸡爪,我便会想起奶奶说过的话,想着想着就扑哧一下笑了出来。

记得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那天是哥哥每星期回来一次的日子,奶奶烧了鸡爪,每次哥哥都吃得很开心,我却从来都没有吃过。今天中午我见了鸡爪,开心不已,随手就想抓起一个吃,幸好奶奶机灵,怕我会偷吃,一看到我在吃,便叫住了我:“唉,别吃,这个啊要等哥哥回来才能吃,而且啊,奶奶告诉你一个秘密,小孩子吃鸡爪,字会写得很难看的,你哥哥吃了没事,你吃了啊就会想奶奶刚才说的那样哦!”我听了立马收回了手,在心底庆幸自己没有偷吃,“逃”回了我的房间中。

回到房间后,我回想起了奶奶警告我的话和桌上那盘香气诱人的鸡爪,心中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忍着等到哥哥来吃饭了。只见哥哥像往常一样,坐下来,津津有味的吃起了鸡爪,我见了哥哥狼吞虎咽地吃着鸡爪,心中仍是很想吃,于是,我踮着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了桌子边,趁哥哥在接电话时,手里抓了几个鸡爪,开心地跑回了房间,津津有味地吃起了鸡爪。

可吃完之后我便后悔了:“唉,都怪我,那么爱吃,可现在吃了,字就会写得很难看了,爸爸肯定得骂我了,早知道就不吃这鸡爪了,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一个下午我都提心吊胆的,字都一个笔画一个笔画地写清楚,还受到了爸爸的表扬,可我心中的恐惧却丝毫没有减退,仍旧担心着自己写出来的字会不会很难看,吃饭也吃得不安心,要不就是筷子夹的东倒西歪,要不就是把菜夹到桌子上,把壳夹到碗里。

爸爸看出了我的奇怪之处,问道:“女儿,你今天是怎么了,一整天都提心吊胆魂不守舍的?”我只好将中午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爸爸听了之后,一下子笑个不停,而我却在旁边丈二摸不着头脑。原来,这只是奶奶的一个谎言,劝我少吃一些,免得待会儿肚子胀着,吃不下中饭,下午会饿。

善意的谎言1000字

据说这家医院最近在闹鬼。小薇坐在病床上,看着听着走廊上的人们煞有其事地谈论着。

小薇不信这一套。她在这里住了两星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她也不信她父母的话,如果真只是小病,为什么这么久他们都不来看看她?连护士也像是把她忘了一样,对她视若无睹。

小薇望着窗外发呆,从这里可以看到医院的大门。每天那儿人潮来往,像一大群慌不择路的蚂蚁昏头昏脑地来回奔走,然而那多人里却找不到她朝思暮想着的两个人。今天,吸引她的却不是窗外的风景,靠窗的病床上,不知何时来了个从来未见过的女孩。

苍白又过分瘦削的脸,一双澄澈的眼睛下缀着乌黑的眼袋,那女孩也茫然地望向窗外。

你知道这家医院有闹鬼的传闻吗?鬼使神差地开口,小薇听到自己清晰又隐约颤抖的声音。

那女孩似乎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猛地回头,眼睛里流露出惊恐不安。小薇有点纳闷她激烈的反应,但仍然微笑着同她攀谈。聊了一会儿,女孩渐渐放松下来,话也多了不少,一时气氛变得融洽起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薇并未揭发艾莲的身份,相反,她乐于获得一个别人看不见的幽灵朋友。也许她并不想被我当成怪物才装作普通人吧,小薇这样想,而且配合她隐瞒了这个秘密。望着艾莲洋溢着快乐的笑脸,她也觉得心底柔软的某处发出了一声轻叹,有点开心又模模糊糊地疼痛。

她很喜欢艾莲这个朋友,本来因孤独而被凝固的时光像被解冻的溪流歌唱着流去,转瞬汇入过去的海洋。半个月了,谁也没有来看她。

看着不像往日般滔滔不绝,而沉默失落的她,艾莲有些手足无措。无论是安慰,是鼓励,还是刻意的出洋相,都不能让小薇黯淡的双眼重现光彩。最终,艾莲轻轻地告诉她:“我有办法让你见到他们。”可眼神无比哀伤。

艾莲带着小薇跑出医院,坐在公园的僻静角落。小薇的心里很乱,作为幽灵的艾莲,也许真的有办法帮忙,但她那么悲伤的表情让她心情沉重,难道艾莲会因此受到伤害或者灰飞烟灭?小薇不知道该怎么办,她不愿放弃父母和好朋友中的任何一方。

不久,耳边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一对神色憔悴的夫妇出现在小薇眼前,他们的确是她的父母。可是,为什么短短时间未见,他们就苍老了这么多?藏不住的白发和皱纹刺得小薇的眼睛生疼。

女人哭着抱住小薇,男人也走近她,都一脸遮不住的哀痛。一时间,悲伤和压抑如潮水般淹没了小薇,让她难以呼吸。

一直安静旁观的艾莲也红了眼睛,哽咽着告诉她:“对不起,我一直没跟你说――其实我从小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小薇恍然想起了一切。

原来是这样啊。原来自己才是幽灵。一月前的重病早已夺去了自己的生命。

回抱住自己的父母,小薇微笑着,眼泪却止不住流淌,现在自己真的该走了,泪眼朦胧中她看了艾莲一眼。

谢谢你……谢谢你的谎言。还有,再见了。

[六上第三单元作文]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篇二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时安排:

1.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2课时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篇三

基础作业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算一算。

16+13=1-15=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分数,在上面的括号里填上小数。

3.在里填上“”“”或“=”。

450.90.7910

2.42140.25725

0.166164250.16

综合提升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4.填上合适的数,使每行的3个数量都相等。

5.把下面各分数写在相应的圈里。

271925415011154971652621100

6.算一算。

拓展探究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7.学校准备在”六一”儿童节为学生购买一些水果,以下是学生喜欢吃水果的情况统计表:

(2)喜欢吃桃子、香蕉和西瓜的学生人数共占学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3)如果只购买一种水果你建议买什么?为什么?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篇四

常州市勤业中学仇海蓉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养成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了解作品所描写的民俗风情,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并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开展一次调查家乡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

4、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

5、走进图书馆,学习检索书目,检查工具书,根据需要进行摘录,养成做读书卡片的习惯。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社戏》3课时

《端午日》1课时

《本命年的回想》1课时

《中秋咏月诗》2课时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1课时

单元小结(学习反思)1课时

三、单元介绍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绚丽多姿,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选的三篇阅读教学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异地的民俗风情,有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如鲁迅的《社戏》;有的是对湘西端午民俗的介绍,如沈从文的《端午日》;有的是对京郊运河家乡旧时过年习俗的深情回忆,如刘绍堂的《本命年的回想》;文章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朴实清新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优美画面。读文如临其境,有在“画中游”之感。读罢这些文章,更可激发我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更加热爱我们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专题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语:分节日,搜集不同的民俗文化搜集、整理

2指导语:将搜集来的民俗文化分门别类交流、综合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巡视、参与、指导浏览目录、课文,做好记录

3指导语:交流读后感悟并提出思考交流、记录单元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块:确定单元学习专题并拟定实施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2小结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社戏》(一)

学习目标:通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叙事有详有略的安排

课前学习:了解鲁迅及其主要著作。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课前学习情况检查汇报成果

2指导语: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并能了解文意。自读

3组织交流、检测检测、发表见解

5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6、课文中的哪个词能概括平桥村在少年鲁迅心中的地位?发表见解

第二块:理清文章脉络,想像优美画面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交流、评价小组代表发言

4巡视、参与、讨论小小组交流、讨论、绘画

5组织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自评、互评

课后学习:1、划出文中描写精彩的语句,熟读成诵

2、搜集所生活的'环境中的趣闻逸事

第3课时《社戏》(二)

学习目标:1、感受文章描写的优美画面;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谈自己对城市生活或农村生活的感受;

课前学习:1、划出文中描写精彩的语句,熟读成诵

2、搜集所生活的环境中的趣闻逸事

课堂学习:

第一块:品位秀美画面,评价城乡乐趣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语:组织学生阅读划出的精彩片段,并加以点拨和评价阅读并阐述理由

第二块:语文活动:辩论赛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将学生按城乡分成两组交流趣事

4组织辩论:正方:城里的生活更有趣反方:乡下的生活更有趣开展辩论

5主持、参与、评价自评、小组互评

第4课时《社戏》(三)

学习目标:把握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对平桥村人的深厚感情。

课前学习:完成上堂课的思考问题。

课堂学习

第一块:把握人物性格,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交流,小结人物性格小组代表发言,补充、评价

3指导语:你较喜欢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组织交流,鼓励、评价发表见解,谈感受

第二块:拓展质疑,领会作者的.写作感情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讨论:豆和戏都很普通,作者在意的是什么呢?讨论

2组织交流发表见解

3设置情境: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作者的经历吗?思考、.写作

4指导语:对文章本身还有可质疑的地方吗?思考、质疑

5解疑、小结自我小结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图书资源《鲁迅全集》(1938年版作者:鲁迅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传》(作者:王晓明)

第5课时《端午日》

学习目标:1、了解湖南湘西端午习俗;

2、学习本文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手法;

3、开展一次探讨“端午习俗”的研究活动,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篇五

本单元文体都是小说,主题是少年生活。所以教学重点为两个:一是小说的学习,通过情节、语言,分析感受人物性格,理解作者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建议采用思路教学和人物分析教学方法;二是感受和体验作品中所反映的少年生活,并联系生活中自己的少年生活,激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9、故乡

一直来我们把《故乡》定位在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旧中国农民的辛苦生活。然而这样的理解明显带有时代和政治色彩,而且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显得十分牵强。这篇小说比较深刻全面地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生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过程。这样的悲剧在今天或许还在演绎。不过是麻木的特点不同而已。

2、从闰土、杨二嫂的身上可以看到旧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渴望故乡可以说是渴望一个纯真、美丽的精神家园。然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现代社会的思想道德的庸俗化,使作者感到十分的失望。

以上几种主题的理解都是可以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一方面结合小说的时代、人物探究主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联系现代社会的现象理解小说反映主题的典型性。

第二个教学建议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人物分析上,学会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及前后变化推演出人物的性格和人物命运的原因。这个环节的处理一定要注重细节,注重落实在具体的语言上。

第三个教学建议是因为小说篇幅比较长,人物较多,思想深刻。所以更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和自主探究。要放更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和分析讨论,切忌教师的分析或教参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自主阅读,梳理故事情节,自主设计问题。

第二课时:问题反馈和探究,人物性格分析。

第三课时:主题理解和作品延伸。

10.孤独之旅

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杜小康在因家道中落,随父远离家乡去放鸭。因而失去了上学机会,也失去了同学、朋友。过早得经历人生成长的艰辛。但是这个孤独之旅也促使他的成熟,使他很快变的坚强、勇敢。这个经历看似是杜小康独有的,其实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有这样的经历和磨难,没有这样的经历和磨难的人可能永远不会“长大”。被“抛”后的精神转变,是成长的催化剂。

小说着重描写了小康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历程,而且善于通过其它事物来映照小康的心理,如鸭子的活动、周围环境的.渲染等。所以这篇小说不仅写出了一个少年成长中普遍的心理历程,而且构思巧妙,写法独特,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教学建议:

(1)抓住小康的心理活动组织教学,要学生从自己的视角理解小康的心理,这样更切合学生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例如“当时假如是你会怎样想?怎样做等。”

(2)要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鸭群的活动、芦荡的描写、风雨的描写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不仅要理解,最好安排一些片段训练,使学生也能有意识的运用这些写法。

(3)课外引导学生阅读《孤独之旅》全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梳理情节,讨论主题。

第二课时:学习写法,体味语言。

11、我的叔叔于勒

这是一篇老文章,小说反映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金钱与人情之间的矛盾。文章非常真实又非常赤裸裸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丑陋本质。小说篇幅比较简短,故事情节比较清晰,主题也比较突出,所以理解起来不会有很大的困难。但是小说在技巧运用上十分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要注意让学生多比较,多体会。

(1)围绕菲利普夫妇一家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安排情节,使小说情节跌宕,悬念叠出。并且在人物态度不断变化中,把人物的个性和心理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2)“我”的形象在小说中虽只是一个旁观者,但是他的对这件事的态度,暗含着作者的态度,所以需要认真探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初读整体感知,分析菲利普夫妇一家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探究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第二课时:通过比较法,探究小说情节安排的特色。从“我”的作用入手,进一步探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