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研总结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全9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灵魂曲最新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研总结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全9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研总结篇一

1、通过建构活动使幼儿知道简单的铺路方法等简单技能,锻炼幼儿的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城市规划意识及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协作。

大沙池边放有:玩沙工具,小树,花,积木,红绿灯,岗亭,各种房屋,车,瓶子,小动物玩具。

一。开始部分

以“黑猫警长”去办案,路不平为由引题。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铺路?并请幼儿示范。

2、教师铺路的方法。

3、请幼儿想一想如何规划荒地,并请幼儿观察比较设计图,哪幅更好更合理。

4、请幼儿分工按照设计图来建设十字路,教师当总工程师来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巡回参观,照相。

2、教师。

本节课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了幼儿的环境规划意识,活动准备充分,幼儿积极性很高,课后效果很好,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结束时应带领引导幼儿对其进行观察。

2、幼儿的合理布局意识还不够,在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幼儿这方面的能力。

3、在幼儿构建动物乐园之前,应给孩子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以便在构建过程中加强幼儿记忆。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研总结篇二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工作应将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但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车祸、触电、溺水、拐骗等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儿童,而中班幼儿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认识危险的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不跟陌生人走》,通过讨论交流、创设情境,游戏比赛等活动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陌生人,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办,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2.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

2.请一位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

3.图片、糖果

活动过程:

故事梗概:一天中午,瑞瑞在院门口拍球,这是走过来一位不认识的叔叔问瑞瑞幼儿园在哪,并给了瑞瑞很多五颜六色的糖果和一个奥特曼的玩具,请瑞瑞带他去。瑞瑞很喜欢这些糖果和玩具就带着陌生的叔叔走了。

引导幼儿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个叔叔是谁,瑞瑞认识吗?

2.陌生人对瑞瑞说了什么?给了瑞瑞什么?

3.瑞瑞跟着陌生人走了,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小结:我们不认识、不熟悉的人是陌生人,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也不能要他们的东西,尤其是不能跟着陌生人走。

1.教师接到一个电话里离开了教室,扮演陌生人的阿姨出场利用不同的方法吸引幼儿离开活动室跟她走。

1)带幼儿去找老师

2)给幼儿发糖吃,带幼儿去广场玩。

3)爸爸、妈妈有事,带幼儿去幼儿园大门口等爸爸妈妈。

2、教师带回离开教室的幼儿,交流讨论:

1)请留在活动室的幼儿说说:为什么没有个陌生人走,

2)我们遇到陌生人能不能相信他的话,应该怎样对他说。

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里,你该怎么办?

(3)你一个人在家时,若有人敲门或门铃向了,你该怎么办?

(4)在幼儿园里玩,有不认识的人来接你?你该怎么办?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情况小结遇到陌生人自救的办法

活动延伸:

1.通过对报纸、电视等媒体中有关儿童失踪报道的讨论、谈话,使幼儿充分认识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家园同步,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开门,不随便让幼儿不熟悉的人去幼儿园接孩子;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

活动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针对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活动中利用观看课件、情景模拟、分组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了解遇到陌生人应该怎样做。在活动环节上环环紧扣、层层递进。首先利用生动形象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分析瑞瑞的行为,初步了解什么是陌生人,认识到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接下来精心设置了生动、真实情景,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跟陌生人走的危害,巩固了认识。有奖竞猜环节扩展提升了幼儿的经验,丰富了幼儿应对陌生人的保护方法,使幼儿获得了有益的生活经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共同活动的机会与条件。《纲要》指出:教师应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幼儿与别人讨论,充分调动幼儿看、听、说、动脑等各种感官进行探究问题。在幼儿观看完课件和情景模拟后对故事人物和同伴的行为进行讨论,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让幼儿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我的整个活动都能以《纲要》为指导,具有重学习兴趣、重真实情景体验、重行为培养三大特点,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大块,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研总结篇三

看奥运比赛,让人感受到规则的魅力。这个大竞技场,之所以能掀起一阵阵欢腾的巨浪,在于规则。奥运文化之所以传遍世界,就是规则的魅力。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不成文的规定。作为幼儿园里的规则,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对于孩子来说,许多规则看不见也摸不着,以怎样的形式才能化无形为有形?游戏也许是最好的规则载体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在游戏的过程中共同制定相应的规则,让游戏规则由点及面地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起一定的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格子毯4块,对应的彩色图片若干,笔,记录单,调查表,名次盒,胸牌,颜色标记,备用线路图,幻灯,小铃。

活动过程

1.出示格子毯,激发游戏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四张格子毯,我们要和格子毯做游戏。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

师:毯子上面有什么?

幼:颜色标记(紫黄蓝绿)。

师:每个格子上还有什么?

幼:数字19。

师:格子毯上除了数字宝宝还有谁?

幼:小红旗和小圆点。

师:这些标记是我们跳格子的起点和终点。哪个标记做我们游戏的起点呢?终点呢?

幼:小红旗做起点,小圆点做终点。

师:你们想玩跳格子的游戏吗?

(评析:格子毯是游戏的载体,上面蕴藏了许多游戏的规则,因此在出示格子毯后,我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从漂亮的外观、形状、数字、站队颜色标记、起点终点标记等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在了解游戏工具基本构成的同时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制定基本游戏规则

(1)展示不同跳法

师:我们怎样跳格子?(引导幼儿双脚并拢跳,像小免子那样,一次跳一个格子。)

谁愿意来试一试?我们一起来记录他的跳法,请你慢点跳。

还有不同的跳法吗?

(2)选择线路重点练习

师:这两种线路,哪种最容易记呢?

方案一:幼儿选择

方案二:修改线路

方案三:备用线路

师:那我们分组来练习一下吧。请小朋友看一下身上的颜色标记,找到对应的组,然后按照数字排好队,开始练习,当听到老师敲小铃就请你马上回座位。

(评析:这是充满创意和想象的环节,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跳出属于自己且独具一格的线路来。教师则根据幼儿的跳法及时画出线路图,帮助幼儿更好地形象记忆。但这一环节也是教师把握的难点:有时幼儿的跳法过于简单,有时幼儿的跳法又相对比较复杂,并不适合集体练习。因此我预设了三个方案:如果幼儿的线路难易适度,那么选择方案一;如果线路比较难则选择方案二;如果幼儿无法运行方案二,则采用方案三。所以这个环节相对比较灵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晰的思路。)

3.跳方格接力赛

(1)讨论集体赛规则

师:我们来进行一次跳格子接力赛吧。老师来当裁判。什么是接力赛呢?

幼:一个接着一个比赛。

师:比赛的时候我们都要遵守哪些规则呢?

a.线路相同

b.听口令出发

c.接力棒

师:刚才说到接力赛要一个接着一个,那怎么接?你有什么好办法?

出示接力棒,我想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1号跳完将接力棒交给2号,然后马上回座位;2号拿到接力棒赶紧出发;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小朋友请马上将接力棒交给老师,插到名次台上。)

d.人数相同

师:看懂了吗?现在我请蓝队的小朋友上来参加比赛。蓝队,你们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幼:6个。

师:怎么站?

幼:按顺序16号依次排好。

幼:一个一个往后传,最后一个小朋友把接力棒插到名次盒里。

师:还要请一队小朋友和你们比赛。请绿队吧?绿队,你们几个人?

幼:也是6个。

师:两队的人数正好相同。

(评析:这个环节是活动的灵魂所在。和幼儿共同讨论比赛规则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开放式的归纳过程。这一环节与上一环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们在上一环节的练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在归纳比赛规则时幼儿就有一定的依据。但在这四个比赛规则中,后两个规则的制定不同于前两个,前两个规则是在讨论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而后两个规则的制定更多的是在真实情境的演绎中迸发出来的。原本是活动的难点,但通过真实情境让幼儿切实理解了这两个规则,很好地抹去了教的痕迹。)

(2)第一次集体赛

(3)教师小结,加强规则意识

师:刚才比赛的时候他们都遵守这些规则了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评析:对幼儿来说,一次活动并不足以让他们恪守规则。很多时候,规则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但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在讨论、总结、调整中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在比赛过程中的公平性,从而在内心建立规则意识。)

(4)第二次集体赛

(5)教师小结(视情况再次比赛)

这次他们遵守规则了吗?以后不管你参加什么活动,都要严格遵守规则。规则就是在一个活动中大家都要遵守的行为。

(评析:作为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心理想法和行为表现往往还不能很好地统一,教师要善于观察并总结,提醒孩子严格遵守规则,并明确规则的含义。)

4.生活中的规则

师:比赛有了规则才有秩序。刚才我们小朋友比赛时都能排好队。在我们的幼儿园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要排队呢?(上下楼梯、喝水)除了排队,生活中我们还要遵守什么规则呢?(外出走斑马线,看红绿灯,进公园买门票等等。)

(评析:规则不仅存在于游戏比赛中,更多时候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这一环节由游戏比赛中排队的规则引出幼儿园里的规则,进而又引出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很好地帮助幼儿由点及面地拓展了思维。最后的规则调查表让活动有一个延伸。延伸的过程是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但也许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活动反思

1.精确定位,小题大作

规则的范围涉及面相对较广,活动能够精准地在大范围中寻找适合幼儿的教学小点,从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入手,尝试通过游戏规则的挖掘,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深入开展教学,让小题发挥大作用。

2.教学灵活,灵活教学

活动设计本身灵活性较大,活动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在充分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的同时,对教师教学主方向的把握提出了难点,教师能对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做好方案准备,以不变应万变,让教学灵活,灵活教学。

3.情境体验,自然引发。

规则是潜移默化的,凸显规则的同时需要抹去教的痕迹。情境体验让幼儿能够较好地理解规则,情境又能让幼儿通过伙伴的演示及时明确自己的操作行为,让规则的引发更自然顺畅。

4.由点及面,拓展思维。

我们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活动由游戏规则,引发幼儿园内的规则,进而又扩散到整个社会中的规则,让幼儿通过游戏这个点,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规则,再由调查表的形式扩大教学效应,引发新的教学点。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研总结篇四

1、能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将自己装扮成一只恐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团结协作,解决困难,达到目的。

3、体验创造的成就感和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室内:与幼儿共同布置一片侏罗纪的树林。

2、室外:创设游戏情景,在大操场的山上布置“侏罗纪公园”。

3、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恐龙真好玩,你能给大家说说你喜欢哪些恐龙呀?”

幼:我喜欢的恐龙有三角龙、雷龙、翼龙、长颈龙、剑龙。幼:我喜欢的恐龙有马门溪龙、迅猛龙、双冠龙。

“你们看,这边有我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一起把自己打扮成一只漂亮的恐龙,好吗?”

2、幼儿装扮自己。

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把自己打扮成一只恐龙。

3、游戏:“穿越侏罗纪”。

老师和孩子们一同来到“侏罗纪公园”,唱唱跳跳,发现来了一只凶狠的霸王龙,大家团结在一起把霸王龙赶走了,然后一起快乐地跳起舞来。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研总结篇五

幼儿园中班的小孩有一些事已然可自行解决,但经过观测和察看与调研发现有一些小孩在家吃饭着装還是要依靠爸妈。为教育小孩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培育小孩的自我服务观念设计了此节课。

二、教学目标

1、让孩子明白长大了应当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

2、培育孩子的自我服务观念。

3、锻炼孩子的语言综合表述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育孩子的自我服务观念。

2、教育孩子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

四、教学预备:小故事、衣衫、music

五、教学进程

1、述说小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导出教学课题

小故事大致,述说一对双胞胎姊妹很多地方都相同,即是一個可以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一個却依靠爸妈。。。。。。

2、设计提问(让孩子清楚长大了应当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

(1)小故事内的2个孩子谁真的长大啦。

(2)为什没有说某某长大啦?

(3)幼儿教师总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个儿穿鞋,自个儿着装服、吃饭

3、交流:让孩子说一说自个儿是怎么样做的,自个儿是否长大啦。(教育孩子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

4、着装大赛。(体会自我服务的快乐)

5、幼儿教师总结。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啦,通过此节课小孩们明白了张大了应当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5、各过程着装大赛有一些乏味,预备应再充实些许。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研总结篇六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知道人类和地球上水、空气、动植物的依存关系,感受环境保护的严肃性和迫切性。

2、通过视频,了解地球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及危害,知道我们的地球生病了。

3、树立地球小主人意识,愿意从身边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活动准备:

1、绘本课件《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2、环保污染图片。

3、视频。

4、人们保护破坏环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

二、欣赏绘本《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的一部分,引发思考。

1、绘本欣赏1-11页。

教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发生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2、观看视频,了解地球的污染情况。

教师:如果这些事情变成真的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让我们通过一段短片来了看一下。

3、教师:你看到什么?心里什么感觉?

三、继续欣赏绘本,感受生命的力量。

教师:还好还好,事情还没有糟糕到那种地步,我们看看故事里接着发生的事情。

教师:有了生命的种子,我们就可以种出树木,种出花草,结出果实;有了小鸟,就能有更多的动物朋友。

四、分组观察讨论展板,帮助幼儿树立地球小主人责任感,增强节约意识。

2、分组欣赏图片,讨论:图中的人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1)空气污染(2)水域污染(3)固体废物污染(4)节约能源

4、总结:我们要从现在开始节约资源、绿色出行、不丢垃圾、把垃圾进行分类、尽可能的利用废物,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五、延伸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2、总结: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地球家园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到外面去去告诉更多小朋友保护地球的方法吧。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研总结篇七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对图形组合的变化产生兴趣,感受图形组合的神奇有趣。

2、大胆想象,尝试用各种图形拼搭简单的物体。

物质准备:

1ppt2、大背景3、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三角形、圆形、方形等饼干和树木墙壁图片)活动背景:

刚刚升入中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图形图案,对各种形状十分感兴趣,但对于图形的组合变化正缺少一个启蒙。这本《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讲述的是一个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被坏魔法师控制,后来利用各种图形组合变化逃出魔法师城堡的故事。孩子们可以通过故事领悟到各种图形变化组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扩展他们的空间感、图形思维。因此我们以此为载体,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

活动过程:

提问:你吃过饼干吗?你吃过什么形状的饼干?

小结: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不同形状的饼干。

过渡: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饼干高手--哈哈阿姨,她会做各种各样的饼干,你们想吃什么形状的饼干,她都会做。

二、看看图形变一变(意图:在故事情境中使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图形组合的图案产生兴趣。)师讲述故事,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如果你们能变成小老鼠陪我聊天那该多好啊!变变变!

1、提问:饼干真的变成小老鼠了吗?太神奇啦,饼干是怎么变成小老鼠的?

小结:原来圆形和三角形在一起,就可以变出东西来。

过渡:哈哈阿姨真的有魔法了,这下可以逃出去了。

小结: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在一起,可以变出许多东西。

小结:原来许许多多的图形在一起,拼一拼、搭一搭,就可以变出各种有趣的东西。

三、试试图形变变变(意图:大胆想象,尝试用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拼搭出简单的物体。)

2、幼儿尝试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拼搭各种不同造型的东西。

重点关注幼儿拼搭过程中的想象和创造。

3、分享交流:你想了什么办法?是用什么图形变出来的?

提升:原来拼拼搭搭时两种图形重叠起来会更好看。原来一种图形可以由两种图形合起来代替。

四、吃吃:延伸活动(意图:使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图形的组合产生持久的兴趣。)在大家的帮助下,哈哈阿姨终于回到了家,为了感谢大家,哈哈阿姨准备送饼干给大家,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研总结篇八

活动目标:

1.与同伴交流对动物嘴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嘴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有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的嘴巴》

:救救苹果树3.幼儿用书:《怪嘴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引导谈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嘴巴,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呢?

2.那你们知道啄木鸟的嘴巴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二)播放ppt《救救苹果树》,了解啄木鸟的外形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1.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是谁救了苹果树,为什么啄木鸟能救苹果树?

2.出示ppt:

教师:啄木鸟长着一张什么样的嘴巴?这样的嘴巴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教师小结:啄木鸟的嘴巴是直直的、尖尖的能用力的啄开树皮,给大树治病。

教师: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的嘴巴又有什么本领呢?

(三)感知动物嘴巴的多样性。

观察幼儿用书画面,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世界的神奇,感知动物嘴巴的多样性。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教师:那你知道他有什么本领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逐个播放课件)教师小结:原来每一种动物他们的嘴巴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领。

教师:今天呀,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了解了他们嘴巴的有趣故事。其实呀,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动物朋友呢。他们的嘴巴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可以到书上找一找,也可以和爸爸妈妈到网上找一找。把你知道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收集图片、音像资料,在科学区探索交流,增长知识。

游戏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引导幼儿继续关注动物的嘴巴,满足幼儿对动物的观察兴趣。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研总结篇九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自己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动。

2、能用纸人偶创造性地摆出各种造型。

活动准备:

画有人体轮廓的大纸六张:关节处用圆钉固定,身体各部分可以动的约人偶,幼儿人手一个;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分组操作。

提问: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哪些地方可以动?

幼儿分成五个小组,每组一张人体轮廓图。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运动情况,将身体可以动的部位,用笔标记在人体图的相应位置上。

2、集体讨论。

将五幅图展示出来,请各个小组向大家介绍自己小组探索的结果。

师生共同讨论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动,由老师在空白的人体图上标出。

3、幼儿自由操作。

幼儿自由操作纸人偶,用它摆出各种的动作造型。

与同伴交流自己所摆的动作,可以互相做一做自己、对方摆的动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