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

时间:2024-03-11 作者:HT书生

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评估自己的写作水平,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的精选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一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1、学前思想准备:

可以通过和家长一起参观小学或者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户外活动以及个人卫生等方面来增强幼儿的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现在我们班的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喜欢跑跳,要让幼儿懂得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在玩耍、跑跳时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等。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了,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

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所有配班老师团结一致,搞好具有夏季特色的教室布置工作,为幼儿设置良好的肓人环境,为幼儿的在园生活提供学习、生活、休息的良好场所,让幼儿喜欢上我们班,喜欢我们班的每一位老师。

1、了解幼儿情况

对幼儿的性格、爱好、兴趣等进行祥细的了解,为他们制定远近期发展目标,注意每一个孩子的不同进步。对孩子进行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身体发展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教育教学中注意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有主动学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观念,感觉新教法,表现新思维,让他们在观察中探索,探索中发现,发现中了解,了解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鼓励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力争在师幼互动中完成所有教学计划。

2、日常生活方面

(1)、重视幼儿健康体质的培养和教给幼儿适应各种环境的技能,认真对待每一次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保证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活动中的成就感,并发展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

(2)、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幼儿作出选择的能力,发现他们自己的兴趣,发展其个性。具体措施是:结合主题游戏的开展,与幼儿一同商讨、制订合理的活动区域,并帮助幼儿作出选择。玩具架上摆放的物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老师与幼儿一同动手制作的),能够引发幼儿兴趣,方便他们独自取放,独立使用。当活动结束后,教师需指导幼儿独立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使他们为自己能够独立收放而感到自豪。

(3)、设立“环保总动员”大型区域活动,开展环保小制作,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制品,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提高他们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形成环保教育特色。大班幼儿在手工制作方面已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且注意力有所集中,开展一系列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手工制作活动,那将更具目的性,并能渗透环保教育于其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家园一同收集废旧材料制品。结合主题为各区域提供各类半成品废旧材料,便于幼儿取放。主题教育活动中,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玩具。

(4)、在文明礼貌教育方面:培养幼儿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并会向客人、长辈问好,不乱动别人的东西,初步懂得应互相关心和帮助的道理,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愿意帮助他人,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能初步做到友爱、互助、谦让,并能听从老师劝告,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5)、结合幼儿普遍存在的情况,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多开展合作性的活动,比如合作画、合作表演等,让幼儿体验合作的愉快性。

(6)、学习制定班集体规则,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应该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二

1、了解龙的由来。

2、知道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3、练习舞龙,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动画片:你见过龙吗?

一、说说印象中的龙。

1、你见过龙吗?龙是什么样子的?

2、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龙的样子。

二、观看动画片:你见过龙吗。

1、说一说,动画片中的龙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龙的样子,说说龙的各个部位都像什么?

三、龙的由来。

1、教师讲解龙的由来,让幼儿了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启发幼儿将自己知道的关于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欣赏舞龙表演。

1、播放有关舞龙表演的视频,幼儿欣赏。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表演者是如何舞龙的。

3、幼儿练习舞龙。

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三

2.借形想象并添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3.感受作品的美感。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ppt、大小不一的蔬菜横截面图片、彩色大图画纸、黑色记号笔。

一、导入照片,欣赏蔬菜剖面美。

1.宝贝们,你们认识它吗?如果把黄瓜切开,你们猜猜里面会是怎么样的?

2.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花纹,你想到了什么?哪里像?

3.我们再来看看这张照片,它又会是什么蔬菜呢?

那你们觉得卷心菜肚子里的花纹像什么呢。

二、看看想想,启发创作。

1.宝贝们,蔬菜的肚子能变成很多有趣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先来猜猜它们是什么蔬菜吗?

3.你们能把这些蔬菜肚子里的花纹变成什么呢?假如你有支记号笔,添上什么会更像?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交代要求。

——老师把这些蔬菜的肚子都请到了后面的桌子上,一会儿请你们发挥想象力,通过添画组合的方法,把它们变成一张新的照片。

2指导创作。

四、欣赏交流,分享快乐。

1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哪张照片变得最奇妙?为什么?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四

1、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垫步,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2、学习如何从“臂测”过渡到“目测”的方法来学会“s”形穿插的队形变换。

3、在“葡萄搭架”的表演中体验坚持的`乐趣,在猜测舞伴活动中体验尝试推测及与新舞伴共同舞蹈的乐趣。

录音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图片葡萄,今年的葡萄大丰收了,这么多的葡萄在一起,高兴的跳起舞来了。

二:幼儿站成大圆圈,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

1、教师唱谱幼儿随音乐复习垫补及手腕转动。

2、幼儿单圈变双圈,男孩在内圈,并转身面对女孩,(随乐)练习舞蹈基本动作。

三:女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1、男孩在面向圈里拉手成“葡萄架”,教师示范钻“葡萄架”。

2、女孩面向圈上站立,按瞬时针方向,在男孩搭成的“葡萄架”下进行“s”形穿插。

3、男孩原地蹲下,女孩探索摘葡萄动作。

4、教师唱歌谱,女孩练习钻葡萄架、摘葡萄。"要求女孩先用手指,在用眼睛看该钻葡萄架的第一个空间,然后随乐钻一次葡萄架,摘一次葡萄。

5、随乐练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四:学习垫步看朋友动作。

1、教师唱歌谱,男孩垫步转身,女孩原地垫步。

2、随音乐练习垫步看朋友的动作,注意眼神自然交流。

3、随音乐练习舞蹈1——2遍。

4、男孩、女孩交换角色,男孩学习“s”穿插的队形变化。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内外圈交换位置的方法。我们可以猜一猜,谁是我们的新舞伴,再随乐舞蹈。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在对乐句和乐曲结构的认识、动作的创编和表演、乐曲的听辩、语言的表达和交流以及自主学习方面都能获得较多的经验。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五

我园在园本课程研究中,以环境育人的教育思想推动了我们在班级教学中对陕西民俗、传统节日习俗做了深入研究。“面工坊”在我们幼儿园开设之后,我班孩子已经掌握了做面食的流程。我也跟孩子们分享了老师做花馍的照片,他们都想试一试自己用小手做花馍。《指南》艺术领域明确建议“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根据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因此我设计本活动,旨在通过体验式教育让孩子能了解花馍的历史,亲身经历制作花馍的过程,亲自参与劳动,增强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

1、初步了解花馍的制作方法,感受面塑艺术的特点。

2、尝试运用揉、捏、压、剪等方法,塑造自己喜欢的花馍。

3、感受陕西悠久的面塑文化,增强孩子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孩子热爱及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

:学习制作花馍的基本技法(和面、捏、压、剪、插接等方法),了解面塑的艺术特点。

运用面塑方法,塑造新颖的花馍形象。

花馍ppt、白面团若干、彩色面团若干。

1、谈话:你知道我们家乡有什么美食吗?

小结:天下美食,尽在陕西。特别是我们陕西有一种既好看又好吃的面食,你想知道吗?老师带你们去认识认识。

2、教师出示ppt,请幼儿观察花馍的造型。

3、分析花馍的装饰图案和色彩。

重点观察“鸡年大吉”花膜,交流:。

花馍用了哪些图案?

花馍为什么给我们一种喜庆的感觉。(漂亮的`颜色)。

4、知道这些花馍都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师:花馍,又称为“面花”,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乡间的花馍讲究很多,逢年过节、结婚出嫁、祭奠祖先、老人过寿、小孩满月等等,都有不同造型的花馍。

先用白色的面团做馒头的底部,在用彩色的面团在上面做些简单的图案,例如:小兔、喜洋洋、熊猫等。也可以尝试别的图案。

1、洗手、系围裙。

2、分组进入操作间。

3、教师指导幼儿开展实践活动。

洗菜——榨汁——和面——制作花馍——蒸馍——品尝。

4、活动小结。

(1)作品点评。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增强幼儿民族自豪感。

(2)孩子常规点评。

幼儿前期在面工坊活动中,已经掌握了做面食的流程,并且对制作花馍十分感兴趣。本次活动让幼儿在动手操作技能上加以提升,尝试用剪刀辅助工具制作花馍,并用红枣、豆类进行装饰,从中感受了面塑艺术的特点,体验了制作花馍的乐趣。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六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见识,增加社会阅历,提升自理能力,幼儿园组织大班的小朋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大班社会实践方案怎么写?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班社会实践方案,希望能帮到各位。

活动目标。

1、观察种子的生长位置和特点,简单了解种子的多种用途。

2、能用种子粘贴图画作品,知道种子也可以创造美的效果。

活动准备。

1、大豆、红豆、花生、南瓜、西瓜、玉米、卡纸、瓶子、双面胶。

2、幼儿用书第2册第14页。

活动流程。

1、教师出示事先种好的西瓜苗和玉米苗,让幼儿观察。师说:“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苗吗?你们知道它是怎么种出来的吗?”请幼儿认真讨论后回答,教师做小结。

2、教师出示多种种子,让幼儿观察,组织幼儿谈话,了解种子的多种用途。

(1)引导幼儿探索这些种子可以用来干什么?(可以吃,可以种、可以榨油等)。

(2)请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种子可以吃?

(3)请幼儿讨论是否所有的种子都能吃,可以怎么吃?

(4)请幼儿品尝各种种子,说出他们的味道。

3、组织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种子种在易拉罐里,每天给种子浇水、晒太阳,观察种子的变化。知道种子发芽、生长需要哪些条件。(阳光、空气、水)。

4、引导幼儿做种子粘贴画。

鼓励幼儿创造性的用种子粘贴不同的图案,(大树、太阳、小鱼)粘贴时指导幼儿正确使用胶水或双面胶。

提醒幼儿可以粘贴在纸上,也可以粘贴在瓶子上。

5、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供大家欣赏。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教幼儿做粘贴种子的游戏,提高幼儿粘贴的技能。

活动反思。

本节课,幼儿对种子非常感兴趣,通过幼儿观察种子的生长,使幼儿了解了种子的多种用途。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由种子加工成的食品、饮料等,利用种子粘贴图案,提高幼儿粘贴的能力,体验动手制作食物的乐趣。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请厨师帮忙用各种种子做成的米饭和粥,让幼儿品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汽车主要特征及用途。

3、使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知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带幼儿观察马路上的汽车。

2、用积木或插塑玩具搭建立交桥,师生共同收集的的汽车玩具,布置一个“汽车城”。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班里的“汽车城”,借此来培养幼儿对不同类型的车的兴趣。

二、基础部分:

1、教师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车型,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2、幼儿自由的摆弄各种车辆,熟悉车辆的名称和用途。

3、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熟悉的汽车。

4、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汽车的外型或功能进行分类,在分类活动中融合加减的数学教育内容。

5、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新型的汽车。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在音乐游戏《让座》的歌声中,教育小朋友要有秩序的乘坐公共汽车。

活动目标:

1、懂得火灾的一些自救方法。

2、增强动作的灵敏性。

3、要有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视频“火灾”场面、幻灯机。

2、自制图片三幅、逃生示意图一张。

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出示视频“火灾”场面。

师:小朋友快看,这儿怎么了?(着火了)这是小明的家,小明的家着火了,小朋友快帮他想想办法吧!(幼儿已有经验讲述)。

师:这样的大火会带来那些危害呢?(幼儿讨论回答)。

2、师小结:小朋友讨论得很热烈,火灾的危害是很大的,火灾会使我们人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很大的损失。遇到火灾,先要打119电话报警,消防员叔叔很快会来救火。可是小明在着火的家里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小明想一想吧。

二、知道一些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1、师;如果小明在自己的房间里,用什么办法救自己呢?(幼儿回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明是不是这样做的。(出示图一)。

3、师:如果小明不在房间里而是在已经有很多浓烟的屋子里,他用什么方法救自己呢?(幼儿回答)我们一起来看小明是怎样做的(出示图二)。

5、如果小明逃出去的时候,衣服着火了,他怎么救自己呢?(幼儿回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明是怎样做的(出示图三)。

6、师小结:小明在地上打了一个滚,把火扑灭,然后冲冷水。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7、如果小明从火场里逃出来了,发现自己烧伤了怎么办?(幼儿回答)小朋友为小明想了很多的逃生办法真棒。

8、那如果你家着火了,你怎么自己就自己呢?(幼儿回答)。

三、消防演习。

1、师:你们想不想来练一练自救的本领。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一幅示意图(出示示意图)这幅示意图是告诉我们怎样逃生的,你能看懂吗?谁来说一说(师讲解自救的过程)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2、进入布置好的场地,讲解游戏规则,示范演习一遍,幼儿练习。

3、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动作要快,还要准确,强调游戏规则,小朋友冲好冷水后要赶快跑,跑的时候小朋友不要忘记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鼻子,在过浓烟区的时候要蹲着绕过浓烟区,钻过火区的时候要爬过去。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开心吗?现在请小朋友坐下来。刚才我们学习了火灾时一些自救的本领,也知道了火灾给我们人带来的很多危害,虽然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叔叔会很快来救火的,但是我们还是要防止火灾的发生,大人不在时不随便打开煤气灶,不玩火,放烟火爆竹时也要小心,还要和抽烟的爷爷叔叔的病更不要乱丢香烟头。

活动目标:

1、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游戏区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3、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

活动准备:

1、课件一个。

2、自制的“龙、狮”两条、红包若干个。

3、红色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

4、剪刀、水笔、蜡笔。

5、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教师: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此外,祖国各地的人民还用很多特别的方式来过春节呢!那就让我们跟随“小老虎”去祖国各地去走一走,看看他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一、幼儿观看放鞭炮的课件,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提问:漂亮的礼花和鞭炮声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幼儿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老师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2、教师小结:对呀,在各种喜庆的场合我们都要放鞭炮。特别是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

二、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

1、教师提问: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我们还会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讲到一种习俗就打开课件欣赏。)。

通过欣赏加深了对过年习俗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小结: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3、教师提问:“那人们过新年时为什么要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年兽来了》。

(1)年兽最怕什么呢?

(2)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通过边看边听的形式来帮助幼儿了解过新年习俗的由来。

三、分组过新年,感受过年的欢乐。

1、师:“过年真开心,你们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课件)那我们就挑选你喜欢的方式来过年吧。”

第一组:在热闹愉悦的音乐声中互相拜年和发红包。

第二组:合作舞龙舞狮。

第三组:卷炮竹,放鞭炮。

第四组:设计制作贺卡、做窗花、制作简单的春联。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过新年”的小组活动。

(评析:通过分小组的庆祝活动满足了幼儿想过新年的愿望,并使每个幼儿都得到了愉悦的体验,使幼儿的情绪和活动气氛达到了高潮。)。

四、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

1、思想教育:过完年,我们小朋友就长大了一岁,那我们就不但要团结同伴,还要尊敬父母和老师,孝敬老人。

2、小朋友们一起带着自制的贺卡、春联和窗花,舞着狮子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带着幼儿随着欢庆的音乐出活动室。)。

1、能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拼搭出灾区重建后的美好家园;。

2、学会合作,提高合作意识;。

3、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体验为灾区人民建家园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各种建构游戏材料、幼儿为灾区设计的重建图、各种包装纸盒、音乐磁带《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2、讨论建构主题及分工合作方式。

3、提出建构游戏要求。

4、放音乐幼儿合作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5、作品展示,评价作品。

6、幼儿对作品整体进行小结,并为搭建的作品命名。如:《爱心小区》、《爱心屋》。

四、活动方案反思、评价。

(一)幼儿发展情况评价。

1、幼儿知识面得到拓宽,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主题活动来源于幼儿亲身体验过的一种自然界现象。活动前,幼儿对地震知识的了解几乎是零。通过主题活动,幼儿了解了许多地震灾害和自然界其它灾害的知识,危机时刻的自救方法。在活动中,幼儿求知欲强,与同伴、教师的交往能力得到发展;通过游戏活动,幼儿能主动与教师互动,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并在游戏中学到技能,体验成功、快乐的心情。

2、幼儿学会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安全自救的技能得到提高。

在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高,幼儿不仅了解各种场所的避震方法,以及各种危难时刻的自救方法。通过游戏模拟,幼儿能在安全的时间内,用各种方法进行自救。

3、培养幼儿从小学会关心,关爱他人的情感。

丰富的活动环境创设、幼儿主动参与身边的社会活动使幼儿直接感受到每个人都在为灾区献爱心。通过我和灾区小朋友“手拉手”活动,幼儿不仅能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也会关心起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如班上小朋友生病了,会打个电话问候;摔倒了,会有很多人把他扶起来;谁有遇到困难了,我来帮助你等等。幼儿学会了从身边事做起,会关心关爱他人,得到帮助的小朋友也能深深体会到身边人对他的关爱和帮助。

(二)教师活动中的自我反思。

1、活动目标明确,围绕幼儿的发展水平开展,环境创设与时事和幼儿的认知水平相结合。孩子们参与环境创设的主动性较高。

2、加强了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在活动中幼儿和教师一起参加捐助活动,孩子们更能体会到活动的意义。

3、活动中,家长的参与为幼儿的知识经验的形成有较大的帮助。

4、活动中注重幼儿亲身体验,通过看、听、说、做、想来让幼儿感受爱的温暖。

5、活动内容的安排还不够丰富,幼儿生成了许多活动,由于知识经验受限,无法把活动做得更大更丰富。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七

一、“阅读”为“主”,“看图”为“宾”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方向,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正在形成:从科学主义的精细处理到和人文主义的机智探索相平衡,以人为本成为基本趋势。高中语文,正是从科学主义的精细肢解走向人文主义的机智感悟。

高中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积淀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才是目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由文字阅读转向图像的一览无余,思维的直接势必挤兑了文字想象的空间,其操作性质是感性的、平面化的,学生脑海中的空间是直观的、僵化的,在这一过程中,图像左右了学生的思维,萎缩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图像反“宾”为“主”,久之,学生甚至沦为图像的“奴隶”。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本位,加强语言文字的阅读,激发想象力,以致练就欣赏和鉴赏能力,然后以图像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也就是以学生的“阅读”为“主”,“看图”为“宾”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学生的主体本位就名副其实了。

二、直接经验(经验阅读)和间接经验(体验阅读)合一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学生接触一定规范的语文材料后,习得语言,学会用语言交流思想。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与语言文字相互作用、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结果。

可见,体验阅读获得的知识是学生发展的资源和起点,当学生体验某种特定性质的知识时,知识所内含的特定内容和掌握方式,就以改造了的形式转化为学生个性经验的一部分。学生的各种发展是在体验阅读(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引起的,是知识的内化,是知识的超越。那么,教师就是将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即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

一切知识不需要,也没必要都让学生亲自探究,同样也不可能让学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积累下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况且,高中阶段的读书,除了极少的“经验性阅读”以外,绝大部分属于“体验性阅读”,在有限的时间内,体悟前辈先哲的人生经验,以丰富自己的思想,优化自己的思维。只有把“经验性阅读”和“体验性阅读”结合起来,才能受到全面性的教育。不能为了有限的直接经验,而排除或轻视间接经验,人为地把“探究式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对立起来。以“接受式学习”引领“探究式学习”,把直接经验(经验阅读)和间接经验(体验阅读)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语文素养。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八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标记,初步理解数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和意义,感知数字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字,体验发现的乐趣。

1、师幼共同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实物。

2、常见的数字标记图片三组。

第一组:各类常见的有数字标记的物品、生活场景。(如:日历、时钟、尺子、称、有刻度的药杯、电话、车牌、书、电影票、遥控器、鞋子、门牌、楼层标记、电梯楼层标记、公车号码、价码等等)。

第二组:标有数字2的各类常见数字标记图片。(如:2路公车、2元人民币、2元的食品、第2层楼等)。

第三组:按数字代表的意思进行归类排列的物品和场景图片。(时间日期类、号码类、长短、多少类、地址类等)

3、请家长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数字,并让幼儿记住自家的电话号码、自己穿的鞋码等。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字,体验发现的乐趣。

导入:宝贝们,我们认识了很多数字,那这些数字都在我们生活中的哪里呢?

(1)回忆与生活有关的数字。

师:宝贝们说出了这么多生活中的数字,真是太棒了!

(2)与同伴互相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和物品上的数字。

师:今天老师给宝贝们准备了好多标有数字的物品,现在请宝贝们分组上来每人拿一件物品。

师:宝贝们都拿到物品了吗?

师:现在请宝贝们和你的同伴说说你拿到的是什么物品?上面有什么数字?

(3)个别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师:都和同伴介绍了你的物品了吧!那现在谁愿意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物品?

师:介绍时物品时请你像老师这样说:“我拿到的是计算机,上面有0123456789这些数字。

师:这位宝贝说得很完整!还有谁再来说一说?(鼓励幼儿举手发言,估计三四个小朋友发言。)。

师:现在请小朋友请你把手上的东西收到篮子里。(请幼儿拿两个篮子从两边同时收。)。

(4)介绍教师带来的有数字的物品。(日历)。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有数字的物品,你们看这是什么啊?上面都有哪些数字?

师:上面有1——31的数字。

师:还有哪些数字啊?

师:哇!日历上一共有三组数字,第一组是20xx,它表示的是20xx年;第二组是10,它表示的是20xx年10月,下面1——31日是表示10月份里的每一天,比如:5,就表示10月5日。

师:哦,原来日历上的数字是表示几年几月几日的。

2、讲讲生活中的数字,初步理解数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师:那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数字,那它们又表示什么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图片就知道了。

(1)观看第一组课件(各类常见的有数字标记的物品和生活场景)逐一出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这是什么?上面的数字是表示什么的?

师:哦,上面的数字是表示时间的。(随幼儿回答概括)。

小结:这些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有表示时间日期的,有了这些数字我们的生活就会井然有序;有表示号码的这些数字能方便我们识别事物;有表示地址的,这些数字能让我们快速地找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有表示长度的,有表示重量的,有了这些数字我们就能正确的测量出我们想要知道的结果。数字的用处可真大啊!

(2)观看第二组课件(标有数字2的各类常见数字标记照片),引导幼儿理解同一个数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和意思。

师:不同的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那一样的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再来看看这组图片!

师:宝贝们看看这些图片,上面都有数字几?

师:它表示的意思一样吗?那它们表示的是什么啊?

小结:原来,数字不仅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而且,它们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地方的数字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3)讨论:“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播放无数字的图片)。

师:数字的作用这么大,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教师可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进行假设性思考,如:如果公车上没有数字,电梯里、电话上等没有数字,会怎么样,鼓励幼儿大胆发言,体会数字的重要性。)。

小结:有了这些数字,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会很有序、方便、准确。数字对我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所以,希望大家都要和我们的数字交好朋友。

3、制作幼儿个人数据库。

师:今天,我们在一起说了许多关于数字的事情,现在我们用数字来制作自己的数据库吧!

4、结束活动。

师:好的,还没填完的空,请你带回去和爸爸妈妈来一起完成。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九

知识与技能是支撑教师立于讲台而不倒的两根支柱。新教材中,文学作品占40﹪,高中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不少于300万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

教学。

方法。

实践,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要有较高的知识技能素质。

知识与技能是支撑教师立于讲台而不倒的两根支柱。新教材中,文学作品占40﹪,高中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不少于300万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没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就无法驾驭教材引导学生。当然,不仅仅是文学,还应该有史学、哲学、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知识的准备。因此,就知识而言,语文教师应具有高层次的网络化结构,才可能左右逢源。同时,现代教学的新局面也要求我们在教学技能上应具有高智能的复合型结构。由于新教材对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教学中注意追求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有了新的内容。我们要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能说会写,博学广识,力求做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二、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性素质。

素质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天赋、素养、才智和能力。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对社会善美丑恶以及其他现象的认识、行为和做法。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素质。

一、要有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

有什么样的语文。

教育。

观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合理使用新教材,必须要有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教学的本身其实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鉴于此,我们提倡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对此叶圣陶先生早有过论述:“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育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

文化。

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可见叶老把学习语文和做人紧密联系起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语文学科的价值功能。使用新教材,就要求教师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魔圈,将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以长远的、发展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另外,新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篇目多,这就要求我们有新的教材观。

二、要变“用一本教科书教”为“用多本教科书教”

我以前不管是读书是还是教书,总是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逐步感受到在教学中要教多本书,教科书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学生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

经验。

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由你教师根据参考书的答案讲出,那学生只能得到一种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若能由同学之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的理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深刻得多。学生在交流中就有很多看法,虽然有的是感性的认识,但都是很有道理的。大家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互相启示对方。

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捕捉课程资源,不仅仅是课本,其实你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是传授知识的载体。

一、“阅读”为“主”,“看图”为“宾”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方向,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正在形成:从科学主义的精细处理到和人文主义的机智探索相平衡,以人为本成为基本趋势。高中语文,正是从科学主义的精细肢解走向人文主义的机智感悟。

高中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积淀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才是目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由文字阅读转向图像的一览无余,思维的直接势必挤兑了文字想象的空间,其操作性质是感性的、平面化的,学生脑海中的空间是直观的、僵化的,在这一过程中,图像左右了学生的思维,萎缩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图像反“宾”为“主”,久之,学生甚至沦为图像的“奴隶”。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本位,加强语言文字的阅读,激发。

想象力。

以致练就欣赏和鉴赏能力然后以图像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也就是以学生的“阅读”为“主”“看图”为“宾”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学生的主体本位就名副其实了。

二、直接经验(经验阅读)和间接经验(体验阅读)合一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学生接触一定规范的语文材料后,习得语言,学会用语言交流思想。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与语言文字相互作用、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结果。

可见,体验阅读获得的知识是学生发展的资源和起点,当学生体验某种特定性质的知识时,知识所内含的特定内容和掌握方式,就以改造了的形式转化为学生个性经验的一部分。学生的各种发展是在体验阅读(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引起的,是知识的内化,是知识的超越。那么,教师就是将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即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

一切知识不需要,也没必要都让学生亲自探究,同样也不可能让学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积累下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况且,高中阶段的读书,除了极少的“经验性阅读”以外,绝大部分属于“体验性阅读”,在有限的时间内,体悟前辈先哲的人生经验,以丰富自己的思想,优化自己的思维。只有把“经验性阅读”和“体验性阅读”结合起来,才能受到全面性的教育。不能为了有限的直接经验,而排除或轻视间接经验,人为地把“探究式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对立起来。以“接受式学习”引领“探究式学习”,把直接经验(经验阅读)和间接经验(体验阅读)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语文素养。

一、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入情入境。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使用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即把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教具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使教学内容变直观,通过视、听等多种方式触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感知,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语文课本中具有沉重的历史意义的课文时,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这是可以利用电脑播放悲创的音乐,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可以获得一种生动真实的感觉。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它作为应试教育必考科目,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新的新课改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究学生学习效果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法。而课堂教学作为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门极其深厚的学问,吸引着广大教育人士探索、创新。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不断。

总结。

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广大语文教师钻研探究。

二、实践与理论结合。

众所周知,在所有学科的教师讲授课程的教学目标中都有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的过程和所要采用的方法。这个目标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经历学习的实践过程,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探究、合作研究来实现学习目标。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在课堂上最能施行的实践方法是结合课内外阅读开展活动。阅读本身即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在阅读过程中撰写。

读书笔记。

摘抄。

好词好句。

交流阅读感悟。通过课内外阅读活动学生不仅增加了知识容量而且对课内知识有了更好的了解。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

文章。

主人公的情感,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十

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合理使用新教材,必须要有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教学的本身其实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鉴于此,我们提倡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对此叶圣陶先生早有过论述:“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育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可见叶老把学习语文和做人紧密联系起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语文学科的价值功能。使用新教材,就要求教师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魔圈,将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以长远的、发展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另外,新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篇目多,这就要求我们有新的教材观。

二、要变“用一本教科书教”为“用多本教科书教”

我以前不管是读书是还是教书,总是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逐步感受到在教学中要教多本书,教科书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学生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由你教师根据参考书的答案讲出,那学生只能得到一种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若能由同学之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的理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深刻得多。学生在交流中就有很多看法,虽然有的是感性的认识,但都是很有道理的。大家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互相启示对方。

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捕捉课程资源,不仅仅是课本,其实你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是传授知识的载体。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十一

知识与技能是支撑教师立于讲台而不倒的两根支柱。新教材中,文学作品占40﹪,高中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不少于300万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没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就无法驾驭教材引导学生。当然,不仅仅是文学,还应该有史学、哲学、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知识的准备。因此,就知识而言,语文教师应具有高层次的网络化结构,才可能左右逢源。同时,现代教学的新局面也要求我们在教学技能上应具有高智能的复合型结构。由于新教材对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教学中注意追求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有了新的内容。我们要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能说会写,博学广识,力求做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二、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性素质。

素质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天赋、素养、才智和能力。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对社会善美丑恶以及其他现象的认识、行为和做法。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素质。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十二

目前的改革有下列特点:

1.一纲多本加速了改革的进程。

教学大纲、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是思想政治课多年形成的教学传统。大纲和教材的任何变化,都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一纲多本,使一些盛市、地区,乃至学校,能更多地从实际出发探索教学改革,无疑给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样的前提下,不仅出现了几种省市级的版本,而且有的学校也采用了自编教材,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升学考试制约着改革。

对于思想政治课纳入升学考试科目的利弊是有不同见解的,一种意见认为:不列入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就更不重视,教师也就更难教了;另一种意见认为:用升学考试迫使学生学习,是很难达到教育目的的。使思想政治课从升学考试下解脱出来,有助于探索改革,实现教育目的。最近,受出版社之托,编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文萃》,从有关杂志所载的论文看,初一的改革最为活跃,效果也较好。这和初一的教学内容未纳入升学考试有直接关系。然而就其他年级而言,虽也有些改革方面的探索成果,但远未达到初一的改革水平。致使关于改革部分的文选受到很大局限。

3.思想更为明确,教材力图创新。

国家教委最新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地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这一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主要内容。其中,公民品德教育和以往的文件的规定相比,显得更为突出。今年三月,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所编教材“是否有新教材的特点,一要表现在新上,二要贴近学生生活,三要反映时代特点。

总之,新教材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预料,学科设置目的的进一步明确,教材的进一步改革,会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深化。

二、关于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

1.从素质教育看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发展趋势--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概念现今被人们广泛地、灵活地使用着,乃至很难形成一个无争议的定义。因此,人们在各自认定的含义的基础上使用着素质概念,就象信息论、价值论的研究者对待“信息”和“价值”两个概念那样。一般他说,实践并不等待理论的争论,但实践本身又总是需要理论尽可能地提供认识前提。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在专家们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指出:“素质教育的实质在于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这一界定中可以看出素质就是指:“内在身心发展”,构建素质的基本途径是“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就没有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要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内化哪些人类文化,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严格地选择。教学过程与方法也要符合素质构建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产生极深远的影响。

2.从世界教育发展看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双重目的和作用。

第39届国际教育会议提出:“教育的双重目的和作用:保证全面发展,以及充分培养每个人使其对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进步作出贡献。”一方面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要使之适应社会需要,并能做出贡献。

这样的双重目的和作用,是通过各科教学实现的。每一学科都应具有双重目的和双重作用,不恰当地强调某一重目的和作用,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思想政治课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具有双重作用实现双重目的,这是思想政治课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无庸置疑,思想政治课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如何使学生适应社会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在如何使学生个性得到尽可能全面的发展方面,经验是不足的。取得并完善这方面的经验,对于推动个体身心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即使是对以往的成功经验,也应剔除它的时代局限,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使之具有今天的“时代性”。

3.从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的矛盾看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发展趋势--双重价值主体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有着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把社会作为价值主体,一切要从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使学生成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客体。学生本位是把学生作为价值主体,认为教育本身应当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教育主张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都有自己认定的理由。人是社会的人,因而入必须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要;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具体他说,就是满足个体需要。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满足其个性发展需要。39届国际教育会议所提出的双重目的和作用,也正是这两种教育价值观相抗衡的产物。从教育实践看来,纯然的社会本位或纯然的学生本位都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在阐明人的社会性的同时,丝毫没有忽视个体的发展,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由此必然得出一个结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一切关系的基矗这些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马恩选集第四卷第321页,1972年5月第1版)从哲学角度看,社会和个人在价值关系上是互为主客体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在哲学上的失误,才导致了他们的极端主张。正确把握社会和个体的价值关系,对于克服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的片面性,对于深化思想政治课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也可得出一个结论:既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也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并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思想政治课已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4.从一元导向与多元观点的矛盾看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发展趋势--吸收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

无庸讳言,观念多元化对思想政治课的效果产生很大影响。面对观念多元化的现实,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处理好一元导向和观念多元化的矛盾。任何一种观念都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我们无法简单地废除它们。对待多无观念既不能简单地排斥,也不能全盘吸收。应通过辩证分析,提取出具有积极意义的方面,作为我们思想教育的资源。无论其发端于我国,还是来自于国外,对于人类的一切文明的精神成果,都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在观念多元化的现实中,只有开放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封闭的,守成的教育,无异于自讨苦吃。在吸收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方面,我们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共识:要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用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这是一种已看得见的发展趋势。

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会形成一种合力,推动思想政治课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发展又会导致教学过程的改革,不过教学过程改革的深化还需要教师学习现代教学思想。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十三

现在的书籍越来越多,面对如此庞大的书籍,我们不可能每一本都去认真阅读,因而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将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来探讨怎样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俄国世界文坛上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励志作品.,作者是奥斯洛洛夫斯基,是坚强的战士。有这么一个年轻人,他少年时就参加革命,拿枪和敌人殊死作战,留下满身伤痕。战争结束后,他拼命工作至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因此,他曾失望地想过自杀,但终于凭借顽强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花三年时间写出这本长篇小说,证明了自己生命的价值。这就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历,也是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经历。这本书,几乎可以看作是作家的自传。

面对这样一本厚重的书,全篇仔细阅读是十分浪费时间的事情,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使用选择性阅读的方式,来完成这部名著的阅读。我们可以从目的、兴趣、问题等方面引导学生加以选择。在选择性阅读中,目录是一个很好地帮手,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目录,快速找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和问题。

从不同的目的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精细阅读。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课标要求必读的名著之一,学生要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目的就是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理解保尔的精神。因而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这时我们可以从目录入手,学生在了解大致内容后,选择课内的重点人物保尔,通过仔细阅读研究保尔这个人物,了解整本书的线索和精神,感受主题,重点记忆重要情节,悲惨童年、参军入伍、负伤、实名、最终战胜自己、创作成书。如果目的是了解战争的残酷,则可以重点阅读第六章《驰骋疆场》,略读其他部分。如果想要感受主人公坚毅的精神,则可以直接从第二部分开始阅读,略过第一部分等。如果目的是写读后感,则从前言以及最后两章保尔最不屈之处入手,仔细阅读,完成阅读任务。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兴趣入手,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内容感兴趣。例如有的学生对战争非常感兴趣,可以从第二部分参军开始仔细阅读;有的学生对爱情感兴趣,就可以重点研究保尔与冬妮娅、丽达、达雅之间发生的事情;有的学生对保尔的精神所叹服,则可以重点阅读最后两章,保尔战胜病魔以及开始新生活的经历。选择不同的问题阅读的重点也不相同。例如关注童年问题,就可以重点研究保尔的童年对他日后生活的影响;如果关注保尔的勇气,就从第二部分参军后开始认真阅读;如果要研究作者的写作方向,则可以根据这部作品是作者自传来研究主人公保尔的经历;如果想要了解共产主义、共产人士的革命等问题,则重点关注作品中的共产人物,例如朱赫来等。

但是选择性阅读的前提是需要学生了解大致内容,在看书前经过深切思考,有明确的目的或方向,才能高效率完成阅读。

总之,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在阅读之前学生必须有所思考,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入手阅读,有所取舍。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十四

1.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设计总体实践培养计划。

根据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参考国内其他高校的专业建设,课题组组织专家教授开展了5次关于生物工程专业方向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的研讨,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实践培养体系。确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理论实践并重,校内校外并举,校企共同培养”的应用型实践培养体系,并提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与优化要找准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以适应宁夏生物发酵产业强、人才需求量大的产业特点,与地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调整专业建设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备食品生物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实践性强、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更要具备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解决企业各种难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根据宁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要求,需要对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方面、基本技能培养方面、综合技能培养方面、创新能力培养这四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改革,所以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这3个方面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进行课程改革,同时依托于食品学科的生物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根据农业院校学科群的发展状况,丰富食品行业各个领域的知识及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根据食品生物课程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实践课程设置上做了如下的调整:

(1)减少理论学时,加大实践学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2)强化综合实践效果,设置综合课程实验;

(3)设置三个综合实习模块:生物反应与发酵工程综合实验实习模块,涉及的课程包括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原理、工业微生物育种学、氨基酸发酵工艺、有机酸发酵工艺、生物制药工艺学、发酵工程等;果蔬产品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原理综合实践模块,涉及的课程包括生物化学、果蔬采后生理、果蔬保鲜技术等;机械与设备综合实践模块,涉及的课程包括生物工程设备、机械基础、发酵过程控制等。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学分获得也需要进行改革,在学校制定的创新能力获得及认定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体现本专业特色及创新学分获得途径,如:

(1)食品生物发酵企业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2)家乡传统特色食品调查研究,

(3)食品生物类企业调研报告,

(4)创业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学生选择完成其中一个内容,通过学校认定后均可获得2个创新学分。

1.3通过多层次的实践环节设计,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1.3.1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优化专业实验课程,学生基本技能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实验并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一是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演示实验、基本技能实验);二是围绕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如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优化试验方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基本技能实验由教研组教师共同研究编写“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基本技能训练”指导手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综合性实验是将原分散在不同课程的实验进行整合,开设统一的实验课(如生物工程综合实验),避免出现重复或漏开实验的情况,同时也加强了实验设计的连贯性和综合性[7]。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依据企业、市场或创新需求,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方案,通过研究项目的应用前景、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撰写论文或项目报告、准备项目验收等环节,训练学生的项目研究、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观察、分析和表达等能力[10]。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方向开设了95%以上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1.3.2实行专业课程综合教学实习模式,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改变过去单科教学实习的模式为综合教学实习,根据每学期设置综合实习的内容、时间,制定实训指导书,针对生物工程方向专业特点,设置了生物反应与发酵工程、果蔬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原理、机械与设备三个综合实习模块。实习根据专业特点、生产周期及生产季节统一安排,相关课程的老师都要参与,在基地或车间与同学共同工作,解决同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可以将各门专业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知识的系统性,极大地增强了实习的效果。

1.3.3实行跨学期顶岗毕业生产实习,提高实践技能毕业生产实习改过去的一学期实习为跨学期实习(3个月实习期(第八学期春季)延长为6个月实习期(第六学期4月-第七学期的9月底),毕业实习实行毕业生定岗实习,由于毕业环节与产、学、研课题融为一体,学生受到了实际的工程与科研的训练。此过程既有利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促进教师科研项目的完成和转化,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定岗实习使学生了解参与全生产周期的环节,掌握了关键环节的技术,熟悉了主要实习环节,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同时,结合这种顶岗毕业生产实习方式,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工程方向)的学生最近几年尝试了订单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1.3.4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建设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或研发,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提高学生工程素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由两个模块组成:第一个模块为与产、学、研关系密切的小型发酵食品中试生产线,主要由全自动啤酒发酵中试线、乳酸菌发酵饮品小型生产线、代谢控制发酵系统等组成。第二个模块是建立了生物工程专业仿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代谢控制发酵、现代酿造工艺、生物工程设备等生物工艺仿真实验。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意义,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尽快了解和掌握真实的工厂操作、工艺过程、自动控制、安全生产、企业管理、质量控制和物流等环节,有助于提高专业兴趣。选择本地区现代化程度高、管理规范、影响力较大的企业,重点建设了1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如伊品生物、百瑞源枸杞、金河乳业、万胜生物、夏盛酶制剂、夏进乳业等;继续以挂牌或合作的形式增加校企合作型校外实习基地,如宁夏伊利、灵武果业、泰瑞制药等。

1.4自选科研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活动。

生物工程方向的建设总体上在保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前提下,侧重培养应用型、生物技术产业化工程技术人才。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依靠学生个体和群体的主体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去探究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4.1设置自选科研训练项目选择本专业本科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后的任何时间开始自己的科研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承担一个小型研究课题。研究题目既可以由学生自行提出、指导教师认可的方式确定,也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本科生科研训练科目要求学生完成文献检索分析、实验、实验结果分析或研究论文等一个完整的科研训练过程。设置专项负责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评估小组,从立项至完成都需经过评估,最终通过结题验收的学生将获得2学分,计入专业选修课学分。同时,科研训练项目工作开展时间达到一年,且取得良好进展的科研训练项目,可以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提交,学生无须再按学校的统一要求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目前每位教师都指导1-2组不同年级的`科研训练小组,目前该项目已实施了三年,参与学生约120人,师生评价效果良好。

1.4.2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挑战杯等创新项目自开始,学院出台政策,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验,除了参与国家级、区级和校级的创新实验项目,学院和系拿出专项资金,设置科研导师制项目和各类科技服务为主体的实践创新活动项目。各类项目均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认真组织实验立项、中期质量监控与结题验收环节,确保落到实处。几年来,食品生物学生主持6项国家级、13项区级、48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试验,主持参与18项“科研导师制”项目,学生参与创新活动达92%以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在各类比赛中获奖20项,其中国家级2项。有35%的学生参与了科技服务实践活动,先后组织8个社会活动小组参与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2.1通过教改实践,推进了专业及课程建设进程。

结合宁夏特色产业建设,食品学科群下的生物工程专业方向,在教学方式创新方面,积极开展自治区及教改立项和宁夏大学教改立项,通过多方面建设,形成优秀教学团队。宁夏大学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获批区级、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由自治区教育厅唯一推荐申报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目前正在审批中;申报区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极大地促进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为人才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根本保证。获自治区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获批1个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

2.2信息反馈结果显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效果明显。

生物工程专业方向依托食品学科开设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实行多门课程的综合实习,跨学期毕业生产定岗实习以及各类创新实践活动,综合掌握专业知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大部分同学掌握了实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生产管理和关键技术,生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达到免试推荐研究生条件的学生比例比实施前提高25%,应届毕业生中攻读硕士研究生达15%,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6%以上,毕业后自主创业学生占12%。先后有8名学生因成绩优异,表现良好,选送到对口支援学校进行访学。由于生物工程方向的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出了具有较高适应能力、就业能力的本科生,毕业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学生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生产经营和技术指导服务,受到了各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好评;20以来,生物工程方向先后有10余名应届毕业生被选聘为科技特派员,20余名毕业生工作2-3年后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部门主管,10余名毕业生自主创业,有1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创业之星”称号。

3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十五

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称为是“未来最伟大的事业”。“环境保护”在现行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就是要通过环境教育,形成学生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存在着共命运和互相依存的一面,要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把环境责任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把“第一课堂”作为实现学生全面人格教育的`主渠道。

一、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环境保护》教学中,是多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与学是对立的,不能将环境保护理论应用于实际中去,因此教学效果较差。

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将整个课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自主确立一个主题,并按照学生能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结合三月“植树节”、四月“爱鸟周”、“世界地球日”、六月“世界环境日”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寒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任务,收集资料,访问当地环卫站,参观工厂,了解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处理办法,通过环境保护与学科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把环保知识教育与提高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结合起来,与学雷峰、为社会做好事等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建立青少年护绿队,分块包管校内外区域绿地,开展护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育人效果。

二、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强调的一点就是创新思维的训练。环境教育也要讲创新性,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环境知识的说教,要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将物质环境污染与意识环境污染结合起来,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结合起来。

要通过社会实践将环境意识转变为自觉行为,把“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相互联系起来教育,把学校的教育置于社会之中,与社会息息相通,让学生从小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生物百项活动”等社会实践,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参与中提高人格品味。这几年,学校成立了“大气监测”、“水质测试”等课外活动小组,用动、植物做试验,进行环保课题研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从小增强环境意识,提高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想结合,加强直观性与时代性。

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能够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但学生对环境保护理论知识还是缺少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需要加强实践运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化。根据教学内容,可分别组织学生到各公园、街道绿地、居住区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并进行讨论,这样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习与观察,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实践知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中具有突出的意义,它不仅是政治教师的任务,而且应该融入各科教学当中。在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该深入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灵活多样地渗透德育内容,使显性的知识与隐性的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的德育功能,把知识传授与对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寓德育于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之中。

五、注重过程评价,改革评价方式。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点,既能起到检查教学的效果,又能起到对教学过程导向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环境教学的评价应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对《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不断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十六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不同于其它理论性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及软件开发能力。因此,考核方式最好不要采用考试的方式,而应该以软件设计类的大作业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编码能力、系统演示情况、创新能力。

4结语。

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合理构建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体系直接关系着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显得尤为重要。湖北文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在构建实践类课程体系地基础上,定期安排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去参加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应用能力,扩展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实践证明,湖北文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通过合理的构建实践类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3]梁于玲.基于ssh的网络教育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江西农业大学,2015.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十七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愈来愈大。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其实质是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当今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金的国际化,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持久战。因此,任何一个国家要适应全球化,进入全球化,必须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人才,这是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提出的最主要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同样的要求。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第一、政治课教学要树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许多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订了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美国在90年代初制订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强调了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即采用“面貌新,与众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的标准,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韩国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专门成立了“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是:努力提高学生国际化的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言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宗教等问题的研究,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日本在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日本人”,其具体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懂技术、通外语、会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口号,其中就包含着教育要树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的政治课教学应增加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我们的政治教材要增添更多的.国际化知识,我们的学生应该懂得更多的国际惯例。

第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国际接轨。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国际教育接轨,就是要增加课程的国际内容,推进全球化课程建设。随着“全球化课程”(worldcurriculum)新理念的崛起,我们更应注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来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在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席卷全球的条件下,人的个性、主动性和生命力显得格外重要。教育的真谛不是把人培养成整齐划一、缺乏主见、缺乏竞争的工具人,而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包括人的思维活力、交往活力和创新活力,培养人的伟大理想、创新精神。“全球化课程”强调分析综合、批判性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观所应具备的包容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全球化教育的主题和精髓就是崇尚人类的和谐相处、互补发展、共享宇宙。思想政治课应容纳这些被各国所公认的课程目标和新标准,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全球化课程建设。借鉴国外的经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强化以下方面:(1)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为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2)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交往能力,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我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3)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民族和风土人情等。

第三、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要重新定位。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在以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德育在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应着力于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创造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公民,要能够理解并尊重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差异性和丰富性,能够容忍并鼓励不同文明和行为模式的存在。这种国际化的背景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内容和评估标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体系,帮助学生培养在科学思维基础上的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造成了我们道德教育的“假大空”后果,这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价值观格格不入。因此,思想政治课必须审时度势,把握好因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而产生的道德观内涵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个人对他人、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更要发展个人对人类大家庭的责任感。同时,还应该注意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所带来的道德教育的新问题,一方面,互联网的全球性特征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领域,但由于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不强,故网上良莠混杂、源源不绝的信息也容易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污染”;另一方面,网络上人的存在都是以虚拟、数字化和符号形式出现的,人的交往表现为符号之间的互动,这种行为主体的相对隐蔽性导致网上道德作用的弱化现象,进而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现实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伴随着中国完全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峙与抗衡将会加剧,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如何教育青少年坚守民族自信、长葆民族文化的精华,当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政治课教学要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化。必须看到,一些西方国家乘全球化之机,在同我国进行经济、文化、教育合作的同时,也在极力兜售本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大肆推行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我国的教育环境必然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政治课教学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体现培养人才的方向与性质。这就要求教育的“主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受到侵犯,不能因为融入全球化,就丢掉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丧失了自己的教育主权。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味强调全球化、国际化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教育的国际化要与本土化相结合,不能忘掉我们的教育是中国的教育,我们培养的是能遵守国际准则、熟悉国际惯例、有国际意识与能力的、能与外国人竞争的中国人。“国际化”不是“同化”,而是要保留本土化特色和民族化特色。因此,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政治课教学必须加强马列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既要防止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分化”图谋,也要防止“西化”图谋。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十八

摘要:分析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课程设计环节教学改进方案,即建设一个供多门课程使用的可复用教学案例库,并采用分段式教学手段推行案例,配合完整监管与考核体系,保证课程设计环节教学质量。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案例库;可复用。

课程设计是一门课程结束之后安排一周或者两周综合实训,让学生完成一个实际的课题巩固理论知识,对课程知识体系获得更深刻全面的理解,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1]。目前,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从第4、5学期陆续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软件需求分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uml技术》、《软件测试》等,这些课程均安排了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但大四毕业设计时发现部分学生实践能力达不到专业培养要求,原因主要在于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没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经调研发现,这些课程设计周是由各科授课老师布置一个相关课题,明确课题要求,给一周时间让学生自主完成,最后提交一个小的系统与课程设计报告。这种课程设计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方面。老师未能提供系统、综合的课程知识相关案例,导致学生对题目理解不足,对课题认知模糊,无从下手,降低了学习主动性。(2)教学手段陈旧。基本还是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阶段。师生互动较少,学生没有足够时间思考,即使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课后问题可能不了了之。(3)课程设计考核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大多为考察,导致学生不够重视,提交一个报告了事。由于缺乏完整监管机制,学生对整个课题的开发过程认识不清,没有收获。另外,老师凭提交的报告给出成绩,区分度不明显,不够合理公平。针对目前存在问题,本文提出软件工程类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进方案。首先,建设一个可复用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案例库,案例库中的教学案例运用主流开发技术、管理技术及开发环境。“可复用”是指同一案例根据不同课程分割出不同的知识单元,软件工程类课程之间本来就紧密联系,相互承接,案例库可供多门专业课在实践环节教学中使用。其次,推行案例同时更新教学手段,采用注重学生参与及师生交流的分段式教学模式。最后,制定明确的课程设计监管与考核方案,对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严格把控,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课程设计环节教学效果。

1案例库建设。

案例库中的项目不仅要考虑案例库的可复用性,能够服务多门课程,还需体现软件工程专业能力培养需求,并考虑开发难度与学生接受程度。因此应选择学生熟悉的业务系统,采用主流开发工具来实现轻量级工程化系统。系统功能尽量有代表性,同类系统可以仿照实现,并根据课程知识结构需要进行功能定制。如案例库中的项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用c#与sqlserver2008开发。该系统是典型的小型mis系统,主要实现了学生、教师、管理员3类用户对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及成绩信息不同程度的增、删、改、查。该案例可以服务于《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uml技术》、《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课程的设计教学。案例库项目开发融合了软件工程很多专业课程知识,在不同课程中使用,学生可以明确各门课程学习目标,从不同视角体验软件开发流程,提高对软件工程整体把握的能力,建立软件工程的思想。

2知识结构划分与整理。

案例实现之后,为了服务于不同课程,不同授课教师需要重新组织教学资源,梳理课程大纲、划分教学内容、整理教学素材、制作教学课件,这一步至关重要也最为核心。想要通过一个完整教学案例,使学生建立起课程知识结构网络,授课教师不仅要基于案例将课程相关基本知识点及联系贯穿其中,还要对知识进行高度提炼,体现课程内容有机联系。这样学生通过案例讲解,不仅对理论知识理解更加透彻,对课程体系也会有更深刻的把握,学习效果取得质的飞跃。下面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为例,按不同课程知识侧重点进行概要划分,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授课教师结合案例针对本门课程侧重讲授知识结构。(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讲授如何利用c#语言进行系统开发。利用常用控件来搭建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界面、实现窗口间跳转、消息传递;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实现系统业务逻辑与主要功能;利用ado组件访问数据库,完成对系统数据的基本操作。(2)《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讲授如何进行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设计。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的创建;概念结构设计(e-r图的绘制)逻辑结构设计,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如何考察关系模式、规范化程度、规范化理论、视图机制、安全性及完整性设计;数据库的实施:sql的应用,建库、建表、录入数据等。(3)《软件工程》,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按照软件工程流程,讲解每一阶段任务及涉及方法,结合案例从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现及系统测试几个步骤进行。(4)《uml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对应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各阶段从建模的角度讲解uml的9种图,主要包括在需求阶段如何识别参与者与用例,建立用例模型;在分析设计阶段静态结构模型的建立(类图、对象图)及动态行为模型的建立(顺序图、状态图、活动图);系统实现阶段物理模型的建立(组件图、系统部署图),及将uml自动转换为面向对象设计语言的实现。可以看到,不同课程使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案例侧重于不同知识体系。

3案例推行与考核模式建立。

授课教师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推行案例,按照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模式来进行,课堂讲授仍然是不可或缺的[2]。首先通过分析案例程序引导学生学习,由案例的讲解分析,深入浅出地引出知识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程重点、难点,深化理论知识学习[3]。其次提出本次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老师详细分解设计题目内容与步骤,给出参照与示范。案例讲解与任务分解交叉进行,课程差异性使得案例教学不必拘泥于固定模式与时间,讲授案例时间大概是6~10学时,老师可以自行调整授课进度与节奏。在案例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用了“教师提出课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演示案例―学生实践―学生总结、师生交流”分段方式进行,并且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阶段进行考核。在案例讲解、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下,建立完整考核机制,教师监控整个实践过程,激励学生参与到每一个阶段中,学生遇到问题也可以反馈给老师,及时得到帮助,提高学生主动性。成绩考评是根据学生每一阶段任务完成情况,从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语言表达及文档书写能力表现作综合评定,不仅保证了评价结果客观性,也引导了学生加强这些方面的能力培养。

4结语。

针对学院现在软件工程类多门课程在课程设计环节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设可复用的案例库,并根据不同课程教学需要对案例进行知识结构划分与整理,在实践中采用分段式教学推行案例,加以完整考评方式,现已收到较好教学效果。基于案例库的实践教学改进方案还可以应用在软件工程综合实训环节,为了达到更高教学要求,培养高质量人才,案例库还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大班教学方法与实践(模板19篇)篇十九

【内容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软件产业逐步迈入了健康、持续的快速发展通道。在此过程中,大量工程型、应用型的高素质软件工程师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科院校作为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其专业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联着软件产业发展,有关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在对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现状作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就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实践进行了研究。

目前,我国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成果有目共睹,但同时也存在人才适应性、实用性差等问题,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成为顽疾,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人才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然而,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水平,限制了软件产业发展,其创新与优化工作至关重要。

一、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大肆扩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体系缺失。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是一项体系化工程,需要大量的保障基础作铺垫。现阶段而言,大部分本科院校应时代发展需求,逐步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课堂,并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改革举措,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实践机制。然而,我国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保障体系建设依然不尽如人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缺乏与软件产业及相关技术发展变化的有效弹性配合,体现了多阶段逐级过渡的特性,很难实现理论、实践与工程的循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拘泥于书本知识灌输,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与全面发展的考查,不利于其实践能力的提升。究其根本,造成此类现象主要是因为素质教育建设与渗透不足。在软件工程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固守传统思想,本身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创新素质与优化意识,在方法选择上显得过于拘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终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保障体系缺失是影响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

(二)产学联盟滞后。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并非高校一方的责任,其社会价值决定了需要政府支持和企业配合。事实上,软件工程人才培育与相关企业人才需求缺乏反复性地对接与持续性地跟踪,使得本科院校教育逐步脱离了经济市场的导向,所培养的毕业生人才必然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其基本价值沦丧。新时期,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决定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必须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目前,很多本科院校与企业建立的产学联盟还停留于表面,并未深度挖掘软件工程专业建设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尚未真知灼见、长治久远。有些企业过度“计较”对合作育人的成本投入,专业选择具有强烈的“功力”色彩,参与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在此过程中,政府如何发挥引导职能,合理介入校企合作,为其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及资金支持是当前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没有健全的管理措施,校企双方的权责就不能得到有效拷问与执行,一旦发生纠纷,势必会影响两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产学研一体化也因此走向尽头,不利于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完善与深入。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实践成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结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实践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优化课程设置。学科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同时还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健全的专业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否则势必沦亡。因此,本科院校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之初,就需要综合考查自身现有的学科实力,有针对性地做好铺垫工作。具体而言,本科院校要树立良好的市场意识,并以此为导向,明确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合理配置相关学科,设计完善教学内容,逐步形成科学体系,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社会价值。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对多元人才的需求,本科阶段应放宽口径,不细分专业培养方向,但需要考虑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夯实毕业生理论基础的同时,拓展其知识面,使之深入了解某类系统软件及其应用领域。一般而言,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软件数学类课程、软件基础类课程、软件系统类课程、软件工程类课程等内容,着重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对于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学生的考评也应关注其软件数学知识、基础知识以及工程知识水平,全面考查其综合素养及能力,并据此决定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方向。

(二)加强师资建设。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作为主导,既是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对象,又是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参与者,其表现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直接决定了最终工作成效。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本科院校面临着巨大的人才引进压力,需尽量在短时间内优化整个师资团队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职称结构等。在此过程中,本科院校要致力于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及时更新其理论知识素养及专业技能构成,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能力,使之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简单来讲,本科院校应制定完善的教师培训计划,以职业培训为主、脱岗培训为辅,根据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需求,分清轻重缓急,优先发展特色学科,为广大教师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分享有效经验,从而为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同时,本科院校还需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保证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资源充沛,给予表现优异的教师适度职位晋升、薪酬增长等奖励,鼓舞他们自主创新,树立其良好的职业发展愿景,从而使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本职工作上。

(三)推进校企合作。本科院校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根本目标是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只有其自身才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是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方向的决定者。政府方面应充分发挥引导职能,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政策体系支持校企合作,明确双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帮助两者构建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而企业方面也需要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可就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也可与校方专家共同协商专业课程设置,将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引入到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当中。在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本科院校需树立良好的市场意识,将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紧密联系市场,结合自身实践,走特色发展道路,以服务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同时,校企双方还应整合可以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积极打造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引入先进技术及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总而言之,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实践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对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作出的探索可能存在不足,未来其实践工作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因此,希望业界更多专家和学者持续关注我国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实况,全面总结其现状及问题,并深度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促进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对策,从而推动软件工程专业创新优化发展,为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3]吴海涛.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天中学刊,2016,6:133~135.

相关范文推荐

    新员工培训活动方案(优秀14篇)

    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调研和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想要写一篇完美的活动方案吗?请参考以下几篇范文,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示和指导。以咸宁分公司培训工作要求

    审计师的出纳工作汇报(汇总15篇)

    工作汇报还应该注重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的规范性,避免使用口语化、主观化的表达方式,提高汇报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这些工作汇报范文包含了不同行业和岗位的汇报内容和形式,

    销售员的每日销售心得体会总结(汇总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且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制定更好的计划。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思考和收

    仓库管理员的物流工作心得(精选17篇)

    工作心得是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的过程,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工作心得的优秀文章,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反恐教育心得体会(模板18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到改进的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近年来,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发生,

    餐厅领班竞聘演讲稿范文(18篇)

    演讲稿范文是对演讲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书面形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演讲。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起到启发和指导的作用。

    农民的乡村发展心得范文(16篇)

    农民是传承农业文化的保护者与传播者,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以下是一些农民总结的案例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考。第一段:引言(100字)。中国的发展已

    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与师风工作总结(优质18篇)

    幼儿园工作总结是对幼儿在学习和发展方面的综合评估,有助于家长们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

    律师专业知识分享(专业14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种写作类型中,具有代表性和标杆意义的文本。这些范本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灵感。美容专业是近年来

    班主任保证书的实用性(专业13篇)

    范文范本的选取应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和不同类型的作文进行分类。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尊敬的保卫处领导:您好!对于九